正文 第 118 章
陈毅军事文选 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 118 章
一九四二年春华中主力计官,不谙武事。地方部队主力不管,地方管不来,形
同孤哀子一样。这样使华中主力不得不拨去担负地方任务,有主力等于无主
力,虽有地方军四万亦等于没有,民兵则更未形成,根据地的治安问题十分
严重。
自从决定主力精干化,而拨主力并入地方军后,情形便改观了。一面主
力编入地方,一年以后所有地方部队均战力高强,能追随主力之后独立应付
敌顽,在事实上扩大了主力,使根据地巩固而向外扩大,一面地方部队的主
力化不是走的过去路线,强迫调离原地,而是把主力并入地方,去加强当地
斗争,落脚生根,为地方群众日常生活利益而斗争,与地方人民打成一片,
把边区巩固变中心区,向外推进,于是地方性逐渐消失。这是走的加强其地
方性以最终消灭其地方性转化为主力的道路。这一辩证的发展,便把主力地
方化、地方军主力化的矛盾正确解决了。因此现在华中的十四万大军,每个
团均能独立打鬼子、打顽军,也就是主力扩大了。以前地方军怕鬼子怕顽军,
只欺负伪军的现象,完全改变而提高了。
3.民兵建设经验:
华中自卫军工作开始时,即感觉其只有开大会时刀剑林立的捧场作用,
其次便是形式主义的查路票的劳民伤财的坏处,故一般不强调搞自卫军而着
重在民兵建设,但并不取消自卫军,只在中心地区乡为单位利用冬暇作一些
人人皆兵的军事训练工作,作为民兵的一种教育基础。
民兵工作是开始于群众减租运动胜利之后,为巩固胜利,群众要求武装
的心甚切,因此实行向地主转移枪支。起初用硬转办法,下命令向地主强要,
结果造成枪支外流,或埋入地下,甚至武装反抗。以后采取借用的办法,由
农会打借条,政府劝告到期退还,这样时借时还或早借晚还,地主嫌麻烦而
自动捐枪,把借枪条退回。这样开始借用一、二支枪,以后逐渐添借,特别
反“扫荡”及肃清土匪运动中民兵表现了力量,地主自身取得安全,又确见
减租运动是有节制的,于是也自动拿枪出来。通过这一渐进办法,把枪逐渐
从地主手中转到工农手里来了,华中民枪甚多,估计至少在二十万支左右,
现在转入农民手中的枪支无确数统计。如继续用这一逐渐转移办法,将来武
装的需要定可逐渐满足。
民兵战斗力之提高,是在于边缘区的反维持的斗争(淮南、淮北及淮海
第 118 章
恋耽美
第 118 章
一九四二年春华中主力计官,不谙武事。地方部队主力不管,地方管不来,形
同孤哀子一样。这样使华中主力不得不拨去担负地方任务,有主力等于无主
力,虽有地方军四万亦等于没有,民兵则更未形成,根据地的治安问题十分
严重。
自从决定主力精干化,而拨主力并入地方军后,情形便改观了。一面主
力编入地方,一年以后所有地方部队均战力高强,能追随主力之后独立应付
敌顽,在事实上扩大了主力,使根据地巩固而向外扩大,一面地方部队的主
力化不是走的过去路线,强迫调离原地,而是把主力并入地方,去加强当地
斗争,落脚生根,为地方群众日常生活利益而斗争,与地方人民打成一片,
把边区巩固变中心区,向外推进,于是地方性逐渐消失。这是走的加强其地
方性以最终消灭其地方性转化为主力的道路。这一辩证的发展,便把主力地
方化、地方军主力化的矛盾正确解决了。因此现在华中的十四万大军,每个
团均能独立打鬼子、打顽军,也就是主力扩大了。以前地方军怕鬼子怕顽军,
只欺负伪军的现象,完全改变而提高了。
3.民兵建设经验:
华中自卫军工作开始时,即感觉其只有开大会时刀剑林立的捧场作用,
其次便是形式主义的查路票的劳民伤财的坏处,故一般不强调搞自卫军而着
重在民兵建设,但并不取消自卫军,只在中心地区乡为单位利用冬暇作一些
人人皆兵的军事训练工作,作为民兵的一种教育基础。
民兵工作是开始于群众减租运动胜利之后,为巩固胜利,群众要求武装
的心甚切,因此实行向地主转移枪支。起初用硬转办法,下命令向地主强要,
结果造成枪支外流,或埋入地下,甚至武装反抗。以后采取借用的办法,由
农会打借条,政府劝告到期退还,这样时借时还或早借晚还,地主嫌麻烦而
自动捐枪,把借枪条退回。这样开始借用一、二支枪,以后逐渐添借,特别
反“扫荡”及肃清土匪运动中民兵表现了力量,地主自身取得安全,又确见
减租运动是有节制的,于是也自动拿枪出来。通过这一渐进办法,把枪逐渐
从地主手中转到工农手里来了,华中民枪甚多,估计至少在二十万支左右,
现在转入农民手中的枪支无确数统计。如继续用这一逐渐转移办法,将来武
装的需要定可逐渐满足。
民兵战斗力之提高,是在于边缘区的反维持的斗争(淮南、淮北及淮海
第 11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