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萧寒城(34)
林荆璞无奈一笑,给冯卧使了个眼色,他这才把岑谦的鞋还了回去。
家仆给他们上了茶与点心。林荆璞坐下抿了一口,茶味很淡,几乎品不出茶香,但恐怕已是刺史府眼下能拿出招待客人最好的茶水了。
岑谦喝完了药,哭得喉咙发涩,缓了缓才道:这几日我卧病在床,总是想起前几日发生之事。想明白了一些,可想不明白的事更多,还望二爷指教。
岑大人还在病中,不宜过于耗神。有什么疑虑,只管开口便是。林荆璞道。
岑谦听他如此说,也不再客套,开门见山:那日胡轶围剿营帐,你的高手应是早在堤坝上下了埋伏,那一箭才会射的如此之准。因此我便想不通了,二爷身边既有如此高手,早应有许多机会,可一箭要了胡轶的性命,又为何要白白生出来这许多事端?
这一点,岑谦实在是费解至极。
既然杀了胡轶便可破解允州之乱,又为何不早点杀?为何林荆璞非要换了霉米,劫了狱,等待无退路时再杀他?
林荆璞似笑非笑,声音温和:允州毕竟不是邺京,大洪当前,城防宽松,杀了一个胡轶容易,可要拉拢人心难。
岑谦眉头一滞:此话怎说?
胡轶是燕鸿钦定的御史是不争的事实,满邺京都知道此事。他若无缘无故枉死在允州,到时朝廷必定会以此做文章重查此案。我倒是可以轻易脱身,岑大人身为本州刺史,可有应对之策?
岑谦背后一阵冷汗,思忖道:这,确实无策可对
林荆璞说:这是其一,所以必得给胡轶安一个滋事生乱之名,给启朝朝廷一个交代,才可保允州与岑大人安然无虞。
岑谦见他迟迟不语,又问:可还有其二?
林荆璞一笑:至于其二么,权是我的一片私心,实在是愧于向大人说出口。
二爷但说无妨。岑谦早已卸下了对他的防备,还对他有些许的敬佩之意。
岑大人是清正之辈,以苍生百姓为重,又嫉恶如仇,不愿与吾等前朝余孽同流。从北边运到三郡的赀货,常为大人所阻截,亚父多次向允州示好,大人也从不领受。
林荆璞眉心微低,眼角却生了笑意,站起来躬身一拜:实不相瞒,我费这许多周折想拉拢的人,正是岑大人您。
岑谦一顿,恍然明白了他的算计,心头不觉发怵起来。可见他君子如玉,肯将心计向自己坦诚,又不免对他更加敬重。
少年帝王,本该如此。
这季节日头变短,不多久,天色便暗了。岑谦又留林荆璞与冯卧在刺史府吃了点小菜小酒,这几日城中秩序恢复,已能在街市上买到新鲜的牛肉与蔬菜。
酒饱饭足,岑谦不肯听妻子的劝回去躺着,拄着杖非要送他们出府。
眼下洪灾情势已稳,二爷可要回邺京了?要不在允州上再多待上几日。
林荆璞系上大氅,金色的短绒很是厚实,他垂眸看了眼,笑道:有人急,我不急。但也不能再留在允州了,难得来一趟南边,我还得赶去见亚父。
去三郡?岑谦挑眉。
林荆璞颔首。
岑谦一拜,好心提醒道:听闻三郡倭寇之患频生。二爷此去三郡,还是得当心些。
渔民一出海,倭寇便要搜刮渔船,囤积了足够的粮食钱财,每年这时都会在海边滋事。三吴专门备了一支水军应付他们,不足为患。林荆璞说着,也再朝岑谦恭敬一拜,便要上马离去。
曹游此时骑了马,从街道的另一头驰来,翻身下马,不大情愿地将一封信笺递上:二爷,是启朝皇帝的信。
林荆璞弯腰去接过,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加急金印,便可想见这封信笺经过每站驿亭时,该是何等的畅通无阻。
哪怕是头等要紧的军令急报,也只能戳一个加急章。
以权谋私,也不是他这么玩的。林荆璞唇间嗤出了一分风流。
他借着刺史府前的灯笼,将信拿出来读,面色一沉,当即调转了马头。
冯卧皱眉:二爷?
林荆璞急切,对曹游道:派人去告诉亚父,不必等我去三郡了。我今夜就得启程,先回邺京!
第52章 偷闲 忙里偷闲才最快活。
治洪还有些未尽的事宜,冯卧一时还走不了,得多留上两日。林荆璞归心似箭,是夜便乘马离了允州境内。
他们来允州时是一路顺水而下,眼下急着回邺京,便坐不了船,只能一路快马加鞭。
翌日途径韦州郊外的一家驿馆,歇了不过三个时辰,板桥上的露水未干,天蒙蒙亮,林荆璞便又要动身了。
再这样赶路,马都得跑坏了,二爷的身子怎么吃得消!曹游牵着马犯嘀咕。
大氅遮盖住了林荆璞的身形,里头灌了风,旁人就看不大出。魏绎花了大半年光景在他身上养的肉,这几日全耗磨在马上了。
林荆璞扣住了缰绳:邺京的事要紧,耽误不得。
曹游心中仍有怨气:二爷,都已快出了韦州境内,我们就是不这么赶,最迟后日也能到邺京了。启朝皇帝既都已查到了那私造军火的人,大可以自己处置了便是,再不济他手下还有一批专办的官员,何须叫二爷专程赶回去。他是皇宫里头众星拱月的主,没了二爷,到底是吃不下饭了,还是睡不着觉了?
林荆璞不由看了他一眼,轻笑道:若他真念我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倒也是件好事。
曹游仿佛被噎了一下,面色不豫。
林荆璞又正经说道:燕鸿拿启朝国库的钱去私造的这批军火,不是寻常的兵器,而是仿造外域所制的火门枪。火门枪威力甚大,一把火门枪,可敌过上千人,于数里之外强攻,摧毁城池不在话下。魏绎此时叫我回去,也是料到燕鸿要将这批火门枪卖往南边。
南边?难道是卖给三郡?曹游捋不清楚,又问:不对,燕鸿为何要造了好兵器卖给我们?二爷,这里头说不过去啊。
再南。林荆璞沉声道。
三郡已是中原至南,再南边那就是海了,曹游才恍然大悟:莫不是莱海倭寇!
林荆璞皱眉嗯了一声,在马上道:莱海倭寇常年搜刮出海渔船,他们最不缺银钱,只是缺少精兵良将。火门枪正好可以用在船上远攻,这批货若是落在倭寇手中,三郡水师必败。如此一来,倭寇之患极有可能就成了覆灭三郡的关键。燕鸿从中谋取暴利,无须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大殷余党与三吴,这便是他的长远之局。
想造出火门枪绝非易事,燕鸿的这番谋划不止一朝一夕,国库的账目早就有问题,只是无人敢查罢了。而且这不只是关乎邺京,燕鸿此番牵动了从南至北的势力,必然是思虑深熟,步步不容差错,他才因此不惜耽误了两个州的灾情。
这盘大棋谋划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林荆璞也是在收到魏绎的信后,在路上才想清楚的。具体的情势,还得等到了邺京再看。
这下曹游倒是比他还急了,燕鸿他要与倭寇同谋!那启朝皇帝既已查到了私造军火的证据,为何不赶紧查办!时间拖得越长,越是不利!
林间的风吹得紧,大氅都挡不住清晨的凉风。林荆璞由着寒气入袖,掩面打了个呵欠,冷声道:他既然是启朝皇帝,三郡覆灭,他自是一点都不着急的,就打算吊着我这口呢。
一月之期还未到,便入深秋了,宫里的菊花还没怎么开过,梅花就抽出了新枝。
这天愈冷了,人也懒散了下来。魏绎盖着一条虎皮毯子,悠悠地躺在一张摇椅上,他手里正拿着一盒食抹,给蟋蟀喂食吃。
这几日邺京都没好太阳,直到今日午后方才开霁,一缕微光照进了正殿中。可魏绎不喜,觉得那道光很是刺眼,一把搁了装蟋蟀的竹筒,由着那几只蟋蟀乱跳了出去,心中不觉一阵烦闷。
深宫难熬,连雨停了他也懒得出去耍,掐着日子算,想着那人也该回来了。
皇上,皇上
郭赛一路跑得气急,魏绎听见这声,又忙坐回了摇椅上,拾起竹筒,漫不经心地握着根斗草往里头戳。
郭赛推门来到了御前,还没缓上一口气。
何事如此慌张。魏绎与他说话,眼神却淡淡瞟着外边。
郭赛弯腰,谨慎地端上一盘点心:皇上,奴才前些天去膳房新学的灌汤包终于成,拿给皇上尝尝。
魏绎面色一沉,当即往他脚上摔了竹筒,就这事?
郭赛一愣,忙敛目低声道:奴才该死,扰了皇上清静。原想着每日这时,皇上便要用点心了
蟋蟀还在地上蹦跶个不消停,魏绎吁了一口冷气,烦躁道:拿下去吧,朕吃不下。
郭赛应声,忙讪讪退下,悄悄合上了殿门。午后日长,魏绎不觉起了丝倦意,让人拉了帘子,又卧到了榻上小憩。
大风一作,明晃晃的天又暗了下来。
魏绎这顿午觉睡得不踏实,又长久醒不过来,浑浑噩噩,身上仿佛有千斤巨石压着。
这宫里香软的床榻总让他在梦里忆起魏天啸死时的惨状,七窍流血,口舌发青。
鲜血与金殿的色泽都极为秾丽,瘆人得相得益彰,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违和。以至于会令魏绎常常在梦中生出错乱,披着龙袍死去的人是自己。
魏天啸是被一杯酒活活毒死的。指使下毒的人是燕鸿,将毒酒送至魏天啸口中的却是魏绎。
十二岁的少年与权臣同谋了一场,一个是为了苟且偷生,一个是为了施政变法。这场同谋成了魏绎被扶持为傀儡皇帝的肇始,令他在偌大的孤立无援,可他从不后悔。
这世道举目无亲才好,羁绊么,都是让人亡命天涯的尖刀。
魏天啸很不喜他。魏绎刚进宫时不会握筷,行礼手总不知放哪,魏天啸嫌他丢人现眼,还说他长得太像那尼姑母亲,每次看见便觉得心头晦气。魏天啸当了皇帝,眼里便容不得沙子了,更容不得一下杂种承欢膝下。
杀意是写在父亲眼里的,小孩子什么都懂。若是没有燕鸿,等那良嫔肚子里的孩子一生下来,魏绎就得死了。
魏绎。有人在梦外唤他。
魏绎听这声心中一动,那根弦忽然松了,身子紧绷了,他想借着这声清冽从噩梦挣脱醒来。
魏绎
那人的声音忽又远了,直到冰凉的手探进了滚烫的被褥。
活将魏绎给冻醒了。
魏绎身子恍然轻了许多,惺忪睁眼,看清那人的脸,哑声问:何时回来的?
刚到,林荆璞从被褥中抽出了手,袖子无意拂过他的喉颈,淡笑着问:没迟吧?
不迟,来得正是时候呢。魏绎还未清醒全,一把扣住了他的手腕,一阵发渴。
林荆璞风尘仆仆回来,此刻无心与他厮缠,一心只念着正事:查到私造军火的商贩在何处了?可有线报?
魏绎躺着没动,不紧不慢:人都被朕扣着了。
林荆璞挑眉注视他:你信上没说。
若得知军火商都被扣了,他也不必这么着急,还能抽出时间赶去三郡一趟。
魏绎漫不经心:信上寥寥,哪能将事事都道全?不急。
我以为某人心急如焚,连加急金印都快盖不下了。林荆璞从袖中掏出那封信,冷冷打在了魏绎的鼻梁上。
魏绎鼻尖一痒,低眸便将那信撇开了。
他摸到林荆璞的手腕没肉,眉间一蹙,手掌又往他空空如也的袖子深处摸索,触碰到那只镯子还在,不觉一笑:这便是你不懂了,忙里偷闲才最快活。
第53章 偷欢 朕很是想你
树影倾斜,纱幔摇曳,林荆璞栽倒了下去。
两人鼻尖相触,对视了片刻。
林荆璞的面色依旧清冷:连日赶路,还没仔细洗过。
魏绎不觉得他沉:无妨,朕有近一月没开荤了。
饿狼要在雪天后出洞,必定是饥不择食。魏绎没那么多讲究,何况他闻着还挺香。
方才郭赛的包子里裹了肉,你怎么不吃点?林荆璞被什么东西硌着了,略感不适,要挪动身子。
俗物瞧不上,朕喜欢吃狐狸肉。魏绎摁死了他,大掌滑进他的后颈,拇指用力一摁,逼他吻上了。
林荆璞不大走心,草草敷衍了一通,得了点缝隙便喘气挣了出来:魏绎,我要亲审那帮军火商。
等宁为钧审完了再给你审,魏绎忽也不动了,手掌还藏在林荆璞后背的衣里,饶有兴趣地打量起他在上方的神色,又笑着道:他虽年轻,可骨子里可是铁铮铮的前朝臣,此案交给他来办,你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林荆璞以肘撑榻,勉强给彼此留了一道间隙,道:燕鸿老奸巨猾,你只拿一个宁为钧对付他,是把三郡的人命当草芥。
魏绎直直盯着他那颗苍白圆润的唇珠:那些人的嘴严实得很,既没供出一个与燕鸿亲近之人,也没有供出这批货卖到何处。燕鸿与莱海倭寇有交易,也全是你我的猜测,未必就会危及三郡。
恋耽美
家仆给他们上了茶与点心。林荆璞坐下抿了一口,茶味很淡,几乎品不出茶香,但恐怕已是刺史府眼下能拿出招待客人最好的茶水了。
岑谦喝完了药,哭得喉咙发涩,缓了缓才道:这几日我卧病在床,总是想起前几日发生之事。想明白了一些,可想不明白的事更多,还望二爷指教。
岑大人还在病中,不宜过于耗神。有什么疑虑,只管开口便是。林荆璞道。
岑谦听他如此说,也不再客套,开门见山:那日胡轶围剿营帐,你的高手应是早在堤坝上下了埋伏,那一箭才会射的如此之准。因此我便想不通了,二爷身边既有如此高手,早应有许多机会,可一箭要了胡轶的性命,又为何要白白生出来这许多事端?
这一点,岑谦实在是费解至极。
既然杀了胡轶便可破解允州之乱,又为何不早点杀?为何林荆璞非要换了霉米,劫了狱,等待无退路时再杀他?
林荆璞似笑非笑,声音温和:允州毕竟不是邺京,大洪当前,城防宽松,杀了一个胡轶容易,可要拉拢人心难。
岑谦眉头一滞:此话怎说?
胡轶是燕鸿钦定的御史是不争的事实,满邺京都知道此事。他若无缘无故枉死在允州,到时朝廷必定会以此做文章重查此案。我倒是可以轻易脱身,岑大人身为本州刺史,可有应对之策?
岑谦背后一阵冷汗,思忖道:这,确实无策可对
林荆璞说:这是其一,所以必得给胡轶安一个滋事生乱之名,给启朝朝廷一个交代,才可保允州与岑大人安然无虞。
岑谦见他迟迟不语,又问:可还有其二?
林荆璞一笑:至于其二么,权是我的一片私心,实在是愧于向大人说出口。
二爷但说无妨。岑谦早已卸下了对他的防备,还对他有些许的敬佩之意。
岑大人是清正之辈,以苍生百姓为重,又嫉恶如仇,不愿与吾等前朝余孽同流。从北边运到三郡的赀货,常为大人所阻截,亚父多次向允州示好,大人也从不领受。
林荆璞眉心微低,眼角却生了笑意,站起来躬身一拜:实不相瞒,我费这许多周折想拉拢的人,正是岑大人您。
岑谦一顿,恍然明白了他的算计,心头不觉发怵起来。可见他君子如玉,肯将心计向自己坦诚,又不免对他更加敬重。
少年帝王,本该如此。
这季节日头变短,不多久,天色便暗了。岑谦又留林荆璞与冯卧在刺史府吃了点小菜小酒,这几日城中秩序恢复,已能在街市上买到新鲜的牛肉与蔬菜。
酒饱饭足,岑谦不肯听妻子的劝回去躺着,拄着杖非要送他们出府。
眼下洪灾情势已稳,二爷可要回邺京了?要不在允州上再多待上几日。
林荆璞系上大氅,金色的短绒很是厚实,他垂眸看了眼,笑道:有人急,我不急。但也不能再留在允州了,难得来一趟南边,我还得赶去见亚父。
去三郡?岑谦挑眉。
林荆璞颔首。
岑谦一拜,好心提醒道:听闻三郡倭寇之患频生。二爷此去三郡,还是得当心些。
渔民一出海,倭寇便要搜刮渔船,囤积了足够的粮食钱财,每年这时都会在海边滋事。三吴专门备了一支水军应付他们,不足为患。林荆璞说着,也再朝岑谦恭敬一拜,便要上马离去。
曹游此时骑了马,从街道的另一头驰来,翻身下马,不大情愿地将一封信笺递上:二爷,是启朝皇帝的信。
林荆璞弯腰去接过,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加急金印,便可想见这封信笺经过每站驿亭时,该是何等的畅通无阻。
哪怕是头等要紧的军令急报,也只能戳一个加急章。
以权谋私,也不是他这么玩的。林荆璞唇间嗤出了一分风流。
他借着刺史府前的灯笼,将信拿出来读,面色一沉,当即调转了马头。
冯卧皱眉:二爷?
林荆璞急切,对曹游道:派人去告诉亚父,不必等我去三郡了。我今夜就得启程,先回邺京!
第52章 偷闲 忙里偷闲才最快活。
治洪还有些未尽的事宜,冯卧一时还走不了,得多留上两日。林荆璞归心似箭,是夜便乘马离了允州境内。
他们来允州时是一路顺水而下,眼下急着回邺京,便坐不了船,只能一路快马加鞭。
翌日途径韦州郊外的一家驿馆,歇了不过三个时辰,板桥上的露水未干,天蒙蒙亮,林荆璞便又要动身了。
再这样赶路,马都得跑坏了,二爷的身子怎么吃得消!曹游牵着马犯嘀咕。
大氅遮盖住了林荆璞的身形,里头灌了风,旁人就看不大出。魏绎花了大半年光景在他身上养的肉,这几日全耗磨在马上了。
林荆璞扣住了缰绳:邺京的事要紧,耽误不得。
曹游心中仍有怨气:二爷,都已快出了韦州境内,我们就是不这么赶,最迟后日也能到邺京了。启朝皇帝既都已查到了那私造军火的人,大可以自己处置了便是,再不济他手下还有一批专办的官员,何须叫二爷专程赶回去。他是皇宫里头众星拱月的主,没了二爷,到底是吃不下饭了,还是睡不着觉了?
林荆璞不由看了他一眼,轻笑道:若他真念我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倒也是件好事。
曹游仿佛被噎了一下,面色不豫。
林荆璞又正经说道:燕鸿拿启朝国库的钱去私造的这批军火,不是寻常的兵器,而是仿造外域所制的火门枪。火门枪威力甚大,一把火门枪,可敌过上千人,于数里之外强攻,摧毁城池不在话下。魏绎此时叫我回去,也是料到燕鸿要将这批火门枪卖往南边。
南边?难道是卖给三郡?曹游捋不清楚,又问:不对,燕鸿为何要造了好兵器卖给我们?二爷,这里头说不过去啊。
再南。林荆璞沉声道。
三郡已是中原至南,再南边那就是海了,曹游才恍然大悟:莫不是莱海倭寇!
林荆璞皱眉嗯了一声,在马上道:莱海倭寇常年搜刮出海渔船,他们最不缺银钱,只是缺少精兵良将。火门枪正好可以用在船上远攻,这批货若是落在倭寇手中,三郡水师必败。如此一来,倭寇之患极有可能就成了覆灭三郡的关键。燕鸿从中谋取暴利,无须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大殷余党与三吴,这便是他的长远之局。
想造出火门枪绝非易事,燕鸿的这番谋划不止一朝一夕,国库的账目早就有问题,只是无人敢查罢了。而且这不只是关乎邺京,燕鸿此番牵动了从南至北的势力,必然是思虑深熟,步步不容差错,他才因此不惜耽误了两个州的灾情。
这盘大棋谋划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林荆璞也是在收到魏绎的信后,在路上才想清楚的。具体的情势,还得等到了邺京再看。
这下曹游倒是比他还急了,燕鸿他要与倭寇同谋!那启朝皇帝既已查到了私造军火的证据,为何不赶紧查办!时间拖得越长,越是不利!
林间的风吹得紧,大氅都挡不住清晨的凉风。林荆璞由着寒气入袖,掩面打了个呵欠,冷声道:他既然是启朝皇帝,三郡覆灭,他自是一点都不着急的,就打算吊着我这口呢。
一月之期还未到,便入深秋了,宫里的菊花还没怎么开过,梅花就抽出了新枝。
这天愈冷了,人也懒散了下来。魏绎盖着一条虎皮毯子,悠悠地躺在一张摇椅上,他手里正拿着一盒食抹,给蟋蟀喂食吃。
这几日邺京都没好太阳,直到今日午后方才开霁,一缕微光照进了正殿中。可魏绎不喜,觉得那道光很是刺眼,一把搁了装蟋蟀的竹筒,由着那几只蟋蟀乱跳了出去,心中不觉一阵烦闷。
深宫难熬,连雨停了他也懒得出去耍,掐着日子算,想着那人也该回来了。
皇上,皇上
郭赛一路跑得气急,魏绎听见这声,又忙坐回了摇椅上,拾起竹筒,漫不经心地握着根斗草往里头戳。
郭赛推门来到了御前,还没缓上一口气。
何事如此慌张。魏绎与他说话,眼神却淡淡瞟着外边。
郭赛弯腰,谨慎地端上一盘点心:皇上,奴才前些天去膳房新学的灌汤包终于成,拿给皇上尝尝。
魏绎面色一沉,当即往他脚上摔了竹筒,就这事?
郭赛一愣,忙敛目低声道:奴才该死,扰了皇上清静。原想着每日这时,皇上便要用点心了
蟋蟀还在地上蹦跶个不消停,魏绎吁了一口冷气,烦躁道:拿下去吧,朕吃不下。
郭赛应声,忙讪讪退下,悄悄合上了殿门。午后日长,魏绎不觉起了丝倦意,让人拉了帘子,又卧到了榻上小憩。
大风一作,明晃晃的天又暗了下来。
魏绎这顿午觉睡得不踏实,又长久醒不过来,浑浑噩噩,身上仿佛有千斤巨石压着。
这宫里香软的床榻总让他在梦里忆起魏天啸死时的惨状,七窍流血,口舌发青。
鲜血与金殿的色泽都极为秾丽,瘆人得相得益彰,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违和。以至于会令魏绎常常在梦中生出错乱,披着龙袍死去的人是自己。
魏天啸是被一杯酒活活毒死的。指使下毒的人是燕鸿,将毒酒送至魏天啸口中的却是魏绎。
十二岁的少年与权臣同谋了一场,一个是为了苟且偷生,一个是为了施政变法。这场同谋成了魏绎被扶持为傀儡皇帝的肇始,令他在偌大的孤立无援,可他从不后悔。
这世道举目无亲才好,羁绊么,都是让人亡命天涯的尖刀。
魏天啸很不喜他。魏绎刚进宫时不会握筷,行礼手总不知放哪,魏天啸嫌他丢人现眼,还说他长得太像那尼姑母亲,每次看见便觉得心头晦气。魏天啸当了皇帝,眼里便容不得沙子了,更容不得一下杂种承欢膝下。
杀意是写在父亲眼里的,小孩子什么都懂。若是没有燕鸿,等那良嫔肚子里的孩子一生下来,魏绎就得死了。
魏绎。有人在梦外唤他。
魏绎听这声心中一动,那根弦忽然松了,身子紧绷了,他想借着这声清冽从噩梦挣脱醒来。
魏绎
那人的声音忽又远了,直到冰凉的手探进了滚烫的被褥。
活将魏绎给冻醒了。
魏绎身子恍然轻了许多,惺忪睁眼,看清那人的脸,哑声问:何时回来的?
刚到,林荆璞从被褥中抽出了手,袖子无意拂过他的喉颈,淡笑着问:没迟吧?
不迟,来得正是时候呢。魏绎还未清醒全,一把扣住了他的手腕,一阵发渴。
林荆璞风尘仆仆回来,此刻无心与他厮缠,一心只念着正事:查到私造军火的商贩在何处了?可有线报?
魏绎躺着没动,不紧不慢:人都被朕扣着了。
林荆璞挑眉注视他:你信上没说。
若得知军火商都被扣了,他也不必这么着急,还能抽出时间赶去三郡一趟。
魏绎漫不经心:信上寥寥,哪能将事事都道全?不急。
我以为某人心急如焚,连加急金印都快盖不下了。林荆璞从袖中掏出那封信,冷冷打在了魏绎的鼻梁上。
魏绎鼻尖一痒,低眸便将那信撇开了。
他摸到林荆璞的手腕没肉,眉间一蹙,手掌又往他空空如也的袖子深处摸索,触碰到那只镯子还在,不觉一笑:这便是你不懂了,忙里偷闲才最快活。
第53章 偷欢 朕很是想你
树影倾斜,纱幔摇曳,林荆璞栽倒了下去。
两人鼻尖相触,对视了片刻。
林荆璞的面色依旧清冷:连日赶路,还没仔细洗过。
魏绎不觉得他沉:无妨,朕有近一月没开荤了。
饿狼要在雪天后出洞,必定是饥不择食。魏绎没那么多讲究,何况他闻着还挺香。
方才郭赛的包子里裹了肉,你怎么不吃点?林荆璞被什么东西硌着了,略感不适,要挪动身子。
俗物瞧不上,朕喜欢吃狐狸肉。魏绎摁死了他,大掌滑进他的后颈,拇指用力一摁,逼他吻上了。
林荆璞不大走心,草草敷衍了一通,得了点缝隙便喘气挣了出来:魏绎,我要亲审那帮军火商。
等宁为钧审完了再给你审,魏绎忽也不动了,手掌还藏在林荆璞后背的衣里,饶有兴趣地打量起他在上方的神色,又笑着道:他虽年轻,可骨子里可是铁铮铮的前朝臣,此案交给他来办,你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林荆璞以肘撑榻,勉强给彼此留了一道间隙,道:燕鸿老奸巨猾,你只拿一个宁为钧对付他,是把三郡的人命当草芥。
魏绎直直盯着他那颗苍白圆润的唇珠:那些人的嘴严实得很,既没供出一个与燕鸿亲近之人,也没有供出这批货卖到何处。燕鸿与莱海倭寇有交易,也全是你我的猜测,未必就会危及三郡。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