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萧寒城(22)
魏绎气息压低:你早查过他?
很难不疑心。林荆璞唇齿间呵出热气,眼底却亮着寒冰,要在两人中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冰河来。
水深火热。扇子也掉到了地上。
魏绎将胸膛收回了些,先给彼此留了点空隙:那曹问青应查过他的家世,他父亲是何许人。
嗯,都查了。
林荆璞淡定拢袖,毫不避讳,又说:宁为钧的父亲宁昌隆曾是大殷地方上从七品的县令,颇有政绩,深得当地民心,可一直不得擢升。殷亡后没过两年,宁昌隆不愿入仕新朝,便以身殉国了,是个忠士。
魏绎望着他雪白的手腕,忍不住去掐了一把,道:那你还记不记得朕早前与你说过,燕鸿通过提拔的官员共有三种:才学入仕、买官入仕与被逼入仕。宁为钧便是这第三种,他承了他父亲的遗志,起初宁死也不肯入仕启朝,燕鸿手下有人到处搜罗能人志士,听说宁家公子颇有才干,便将他的名字举荐了上去,然后又挟持了他家人性命,逼他入仕。他在大启这两年,一直无所作为,安保庆也有意压着他。
林荆璞凝望着魏绎身后的枝叶不语,牙尖轻嘶,手腕已是通红。
魏绎又将他的袖子放了下来:朕要擢用宁为钧,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来,他是决不会与燕鸿同流合污。这二来么,他念着你是他的旧主,你如今做了朕的风流鬼,他替朕卖命自当无话可说。不然当日马场,他为何要急着来跟朕报信?他怎会不知安保庆勾结天策军布下了防线,他就是宁可损了朕,也不愿你丢了命。
林荆璞听了,鼻尖轻嗤,不以为然说:一夜风流,还死不成当鬼。
死不成便再杀一次,魏绎不知不觉已将那水深火热解读成了另一种意思,切齿道:你要疑心朕,朕就是觉得你想再死死。
树枝猛烈摇晃了下,绿叶落下在林荆璞的肩头,他低头缓慢旋动手腕,不紧不慢,非要把话往正道上引:他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话一语双关,魏绎两种意思都领悟到了,可他只装作听懂了一种。火又蹿了上来,他一手控住林荆璞的腰,便将他的背转了过来,凶狠地摁在了树上。
林荆璞的心霎时都提到了嗓子眼,挣扎痛骂:魏绎!
没旁人,朕让他们都退了。他此刻只想摁住这只狐狸,可劲叫,再叫几声朕的名字听听,看谁能杀得了谁。
你说了一次便分胜负!
魏绎眉头轻拧,一时也有些烦躁。
他迟疑了。本来上次明面上是他赢了,可眼下要再比试,便还是承认自己输了。
胜负欲使魏绎想立于不败之地,却也使他想要再次凌驾于林荆璞之上,狠狠踩着他,让他痛哭流涕。
林荆璞嘴唇煞白,像是中暑了,他侧目去看了眼魏绎,似乎摸透了他的心思,无端喘气一笑:太热了,好歹换个地方
青天白日,胜负欲被抛诸于九霄云外。
管他输赢,人已被魏绎扛在肩上了。
第34章 泪痕 下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吧,林荆璞。
天色已沉了下来。
挥汗如雨。
从云端跌入深渊,又从沟堑跃入云层,回环往复,两人到最后都已筋疲力竭。
这辈子的眼泪怕是都流干了吧,林荆璞,魏绎哑声调笑,又去舔花了他的泪痕,下次还哭得出来么?
林荆璞眼眶还泛着泪光,他此时心生堕落,反倒是放纵无畏了:有人疼惜,也不算吃亏。
魏绎一怔,舌尖发涩,便不再留恋,迅即披上了黄袍,下床起身。
林荆璞一时还起不来,脖颈后躺,闭眸嗅着这殿里的腥味经久弥留,仿佛在苟延残喘。
魏绎手搭着外衫,看了眼外头的天色,一只脚胡乱套上了靴子:今日杂事繁多。有件正事,朕忘了与你说。
林荆璞的潮红已渐渐褪了:方才你干的便不是正事了?
魏绎将玉带掷到了他胸上,要让他帮自己系,听见正事二字,又弯腰凑近:原来你表字唤作这个。
亚父并未给我取过表字。
林荆璞一顿,这才意识到魏绎是在借机调戏自己。
他眸子微垂,便冷淡地将那玉带往龙榻里边一丢:我不会伺候这些。
魏绎也没勉强他,去地上拾了那条浅青色的腰带自己系上。这腰带除了窄了一些,颜色搭着还算顺眼,很是称魏绎的心意。
理好了衣着,魏绎才不紧不慢说:前些日子,北境的新汗王阿哲布登基为王了。阿哲布与他的兄长格仓在草原上明争暗斗长达十年之久,如今格仓一死,大局已定,阿哲布稳坐北境王位。谁知这新王一上位,阿哲布就派出使团启程要来邺京,说打算与大启交好,今日文书都已递到朕手上了。
林荆璞将一只光溜的手伸出被褥,魏绎会意,去拾了内衫丢给他,又说:曹问清的爪牙也到过北境一带,北境的情势,你应知道得比朕还清楚。
多谢。
林荆璞套上内衫,缓缓坐了起来,才道:北境内乱算来已有十年,牵连北境十七个大小的部落此消彼伏,战乱不止。北境又赶上连年的蝗灾,所以哪怕这些年中原萧条,他们也无暇起兵,最多派细作潜入中原。此番看来,阿哲布虽比格仓年轻得多,可他的确更适合做北境之王。他划清了界限,历年来与北境交恶只是大殷,并非大启。此时止战修好,才能给北境马与草争得足够的时间,以蓄后劲。
魏绎听着,在龙榻另一头坐了下来,并不打算将裤子拾给他。
林荆璞去讨要,魏绎没理会,又道:虽是新朝新王,可中原与北境水火不容已久,想修补好关系,必定得拿值钱的人质或宝物交换。林荆璞,你心机玩转得深沉,不妨猜猜北境要做什么。
林荆璞:先将裤子还我。
朕又没抢你裤子。魏绎不屑,朝地上努了努下巴。
林荆璞沉肩,无奈先道:这年头大启的国库紧缺,北境一时也交不出数以万计的牛羊马匹,所以必然是交换人质。
不错。
魏绎:格仓已死,可他还留下了遗孀遗孤,算起来都是阿哲布的亲嫂侄。阿哲布打算把他们送来邺京当人质,其中就有大殷公主,你的阿姊,林佩鸾。
当年大殷与北境交战,北境攻势凶猛,大殷节节战败,连丢了八座城池,上万战俘被沦为奴隶,放逐草原。
无奈之下,林佩鸾临危受命,携着十里嫁妆一路嫁至了北境以求和,她成为了格仓的王后,讨得了格仓的欢心,才换回了部分战俘回国。十五年来,她在北境为格仓共生了三儿一女,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儿子,乳名唤作阿达。
林佩鸾和亲那一年,林荆璞才四岁,他已记不大清阿姊长什么模样。而林佩鸾嫁到北境后不久,殷朝中人也对她少有过问,人们几乎都快淡忘了这个名字。
他只知道,这些年来林佩鸾颇得格仓宠爱,哪怕是殷朝覆灭之后,格仓也没废了她的王后之位。
林荆璞面上沉稳,唯有眼底发沉:阿哲布没杀他们,是想甩烫手山芋。
无论长远,眼下这对启朝也算是桩好事,魏绎看了他一眼,周身不觉也跟着发沉,又去玩他的脚踝:只是不知,北境究竟想要换什么人回去。
林荆璞不言,唇齿生笑,笑中掺着极儒雅的冷。魏绎看不分明。
相府。
燕相,再过两日,北境使团便到邺京了,礼部鸿胪寺已着手使团迎接事宜,一切就备,还请燕相过目。孙怀兴将拟定的礼册呈给了燕鸿。
燕鸿仔细看过,淡淡应了一声,叮嘱道:不可怠慢,亦不可媚悦,凡事尽可能求个折中,勿失了国体。
是,下官谨记。孙怀兴道。
燕相,我看就得怠慢那些北境登徒子才好!
说这话的是萧承晔,他禁足的日子已到,前些日子跟着天策军在马场立了大功,仗着燕鸿的庇佑,便立即官复原职了。
萧承晔背手,一条腿松懈着,总是站不直:北境竖子狡猾,明面上说要与大启修好,可却拿不出半点儿诚意。那格仓都死了,阿哲布却要拿格仓的老婆儿子来邺京当人质,这算什么破买卖!到时候真打起仗来,北境哪还会管他们的死活?巴不得借我们的手将那对母子给杀了。
燕相嗤笑不发。
商珠看了眼燕鸿,便往前一步,说:萧司马此言差矣。
萧承晔一看是商珠出来反驳,便立刻恭让,笑着道:商姐姐,你说。
商珠正色言道:格仓是北境的前汗王,他的姬妾子女甚多,阿哲布此次若是拿另一对母子送到邺京为质,的确是说不过去,朝廷也不必理会。可他送来的是林佩鸾母子,恰恰可见其诚意。
林佩鸾不就是个前朝公主么?萧承晔咕哝,也不大声,殷朝都亡了,林荆璞都成了我们皇上的小倌,她又算什么东西。
商珠无奈一笑:林佩鸾在北境当了王后足足有十五年,颇得北境皇室人心,也得草原上诸民的爱戴。何况,天|行关外有一支军队,常年驻守北境边境,这支军队与林佩鸾的关系很是微妙。
萧承晔是从军过的,当即反应了过来:商姐姐说的是,贺兰洵?
商珠颔首,贺兰军是支特殊的叛军。十三年前,贺兰洵率兵北征,殷朝让他撤兵,他死守在天|行关不肯撤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是当政者最忌讳的,于是殷朝当局索性断了他后方粮草,一月之间活活饿死了他的上千兵马。贺兰洵大怒,因此断了与朝中的往来,不再听命于殷朝,自行领着士兵在天|行关驻守下来,开垦荒地,自给自足。而林佩鸾出嫁前,曾与贺兰洵有过婚约。曾有传言,说当年贺兰洵不肯撤兵,是为了林佩鸾,而贺兰洵与他的兵十三年来扎根生活在天|行关,直压着北境边境,也是为了林佩鸾,不知真假。
不过
商珠顿了顿:阿哲布当了汗王后,忌惮不杀林佩鸾母子,也算是得了半个印证。
萧承晔若有所思,合掌道:要真这么说来,只要我们得了林佩鸾做人质,岂不是就可轻易操控八万贺兰军?
宫廷秘闻而已,也不可全信。商珠漂亮的眸子一深:贺兰洵是个名将。但凡能为美人所左右的,都称不上什么名将。
燕鸿呷了一口茶,也默然认同。
议事完毕,六部官员皆离了相府,商珠留在相府书阁,拟定未发下的诏书。
她搁了笔,又揉了揉眉心,略有些疲态。她今日施了点粉黛,方在人前佯装得体,可实际已有几日不曾睡过踏实觉了。
燕鸿用余光瞥了她一眼,捧着卷轴,道:累了便早些退下,回府休息吧。
商珠轻摇头,笑了笑说:天还早,学生就要写完了,不妨事的。
相府的这间书阁沉静宽阔,除了书画,便只有几盆松柏,最适宜静心读书。
可商珠还是静不下心来,胸中郁郁不安,忍不住低声发问:依老师看北境这次派使团来,会拿林佩鸾母子跟朝廷换什么人?
燕鸿不以为然,搁下卷轴,去摆弄盆栽:你在忧心什么?
商珠抿唇不言。
燕鸿一眼便知道了她的心思,稳声教诲:公主和郡主是皇家换取平安的赀货,她们虽是金枝玉叶,可她们的命只值钱一时。而你一身清骨,是朝廷命官,将来更要做启朝的主心骨。
商珠垂眸,微微叹息:可世人不这么觉得。正是因为当朝没有公主,亦没有郡主,皇上在这个节骨眼上若是要敕封一个公主郡主用以和亲,是最容易不过的事。哪怕学生对自己所行之事、所担之责深信不疑,可也
世人多愚笨,才显得这世道愚昧不堪。
燕鸿冷笑了一声,皱眉望着她:有老师护着你,阿哲布他不敢娶你。珠儿,你不想嫁人便不嫁,只管放手博功名、谋高位。
多谢老师成全!
商珠眼眶晃着泪,已低头跪了下来,半晌,她又抬起头,拧眉看着燕鸿:北境使团不日就要入京了,老师可是都筹谋好了?
燕鸿轻嗤,折断了盆栽上的一根扎眼的绿刺:北境既诚心诚意送来了林佩鸾为质,礼尚往来,我们自然得将她的阿弟送回去。
第35章 鱼肉 朕怕晚上回来,被窝里冷。
两日后,北境使团入京,孙怀兴携礼部官员于城外迎接。
这场迎接外使的盛典场面阔大,礼制周备,孙怀兴操办得滴水不漏。可魏绎与燕鸿一整日都未曾在使团面前露面,只由鸿胪寺着手接待。
大启明面上将北境使团当成客,可并未卸下城府。北境使团心照不宣,也未说什么。
直至使团入京的第二日夜里,朝廷才在万祥殿设宴,要为北境使团接风洗尘。
今夜的国宾之宴,我是不是不便出席?林荆璞拨弄瓶中荷花。
盛夏将息,荷花也要败了,唯独这衍庆殿里的仍开得好。
宫婢正在给魏绎收拾冠帽,他目色深邃,看了他一眼:就不想见林佩鸾一面?
林荆璞似笑非笑: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的。
魏绎摆手,宫人齐齐屏退至殿外。他走到林荆璞身旁,下巴去蹭他肩上的旧伤,软语逼诱:去吧,给朕撑撑腰。
恋耽美
很难不疑心。林荆璞唇齿间呵出热气,眼底却亮着寒冰,要在两人中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冰河来。
水深火热。扇子也掉到了地上。
魏绎将胸膛收回了些,先给彼此留了点空隙:那曹问青应查过他的家世,他父亲是何许人。
嗯,都查了。
林荆璞淡定拢袖,毫不避讳,又说:宁为钧的父亲宁昌隆曾是大殷地方上从七品的县令,颇有政绩,深得当地民心,可一直不得擢升。殷亡后没过两年,宁昌隆不愿入仕新朝,便以身殉国了,是个忠士。
魏绎望着他雪白的手腕,忍不住去掐了一把,道:那你还记不记得朕早前与你说过,燕鸿通过提拔的官员共有三种:才学入仕、买官入仕与被逼入仕。宁为钧便是这第三种,他承了他父亲的遗志,起初宁死也不肯入仕启朝,燕鸿手下有人到处搜罗能人志士,听说宁家公子颇有才干,便将他的名字举荐了上去,然后又挟持了他家人性命,逼他入仕。他在大启这两年,一直无所作为,安保庆也有意压着他。
林荆璞凝望着魏绎身后的枝叶不语,牙尖轻嘶,手腕已是通红。
魏绎又将他的袖子放了下来:朕要擢用宁为钧,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来,他是决不会与燕鸿同流合污。这二来么,他念着你是他的旧主,你如今做了朕的风流鬼,他替朕卖命自当无话可说。不然当日马场,他为何要急着来跟朕报信?他怎会不知安保庆勾结天策军布下了防线,他就是宁可损了朕,也不愿你丢了命。
林荆璞听了,鼻尖轻嗤,不以为然说:一夜风流,还死不成当鬼。
死不成便再杀一次,魏绎不知不觉已将那水深火热解读成了另一种意思,切齿道:你要疑心朕,朕就是觉得你想再死死。
树枝猛烈摇晃了下,绿叶落下在林荆璞的肩头,他低头缓慢旋动手腕,不紧不慢,非要把话往正道上引:他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这话一语双关,魏绎两种意思都领悟到了,可他只装作听懂了一种。火又蹿了上来,他一手控住林荆璞的腰,便将他的背转了过来,凶狠地摁在了树上。
林荆璞的心霎时都提到了嗓子眼,挣扎痛骂:魏绎!
没旁人,朕让他们都退了。他此刻只想摁住这只狐狸,可劲叫,再叫几声朕的名字听听,看谁能杀得了谁。
你说了一次便分胜负!
魏绎眉头轻拧,一时也有些烦躁。
他迟疑了。本来上次明面上是他赢了,可眼下要再比试,便还是承认自己输了。
胜负欲使魏绎想立于不败之地,却也使他想要再次凌驾于林荆璞之上,狠狠踩着他,让他痛哭流涕。
林荆璞嘴唇煞白,像是中暑了,他侧目去看了眼魏绎,似乎摸透了他的心思,无端喘气一笑:太热了,好歹换个地方
青天白日,胜负欲被抛诸于九霄云外。
管他输赢,人已被魏绎扛在肩上了。
第34章 泪痕 下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吧,林荆璞。
天色已沉了下来。
挥汗如雨。
从云端跌入深渊,又从沟堑跃入云层,回环往复,两人到最后都已筋疲力竭。
这辈子的眼泪怕是都流干了吧,林荆璞,魏绎哑声调笑,又去舔花了他的泪痕,下次还哭得出来么?
林荆璞眼眶还泛着泪光,他此时心生堕落,反倒是放纵无畏了:有人疼惜,也不算吃亏。
魏绎一怔,舌尖发涩,便不再留恋,迅即披上了黄袍,下床起身。
林荆璞一时还起不来,脖颈后躺,闭眸嗅着这殿里的腥味经久弥留,仿佛在苟延残喘。
魏绎手搭着外衫,看了眼外头的天色,一只脚胡乱套上了靴子:今日杂事繁多。有件正事,朕忘了与你说。
林荆璞的潮红已渐渐褪了:方才你干的便不是正事了?
魏绎将玉带掷到了他胸上,要让他帮自己系,听见正事二字,又弯腰凑近:原来你表字唤作这个。
亚父并未给我取过表字。
林荆璞一顿,这才意识到魏绎是在借机调戏自己。
他眸子微垂,便冷淡地将那玉带往龙榻里边一丢:我不会伺候这些。
魏绎也没勉强他,去地上拾了那条浅青色的腰带自己系上。这腰带除了窄了一些,颜色搭着还算顺眼,很是称魏绎的心意。
理好了衣着,魏绎才不紧不慢说:前些日子,北境的新汗王阿哲布登基为王了。阿哲布与他的兄长格仓在草原上明争暗斗长达十年之久,如今格仓一死,大局已定,阿哲布稳坐北境王位。谁知这新王一上位,阿哲布就派出使团启程要来邺京,说打算与大启交好,今日文书都已递到朕手上了。
林荆璞将一只光溜的手伸出被褥,魏绎会意,去拾了内衫丢给他,又说:曹问清的爪牙也到过北境一带,北境的情势,你应知道得比朕还清楚。
多谢。
林荆璞套上内衫,缓缓坐了起来,才道:北境内乱算来已有十年,牵连北境十七个大小的部落此消彼伏,战乱不止。北境又赶上连年的蝗灾,所以哪怕这些年中原萧条,他们也无暇起兵,最多派细作潜入中原。此番看来,阿哲布虽比格仓年轻得多,可他的确更适合做北境之王。他划清了界限,历年来与北境交恶只是大殷,并非大启。此时止战修好,才能给北境马与草争得足够的时间,以蓄后劲。
魏绎听着,在龙榻另一头坐了下来,并不打算将裤子拾给他。
林荆璞去讨要,魏绎没理会,又道:虽是新朝新王,可中原与北境水火不容已久,想修补好关系,必定得拿值钱的人质或宝物交换。林荆璞,你心机玩转得深沉,不妨猜猜北境要做什么。
林荆璞:先将裤子还我。
朕又没抢你裤子。魏绎不屑,朝地上努了努下巴。
林荆璞沉肩,无奈先道:这年头大启的国库紧缺,北境一时也交不出数以万计的牛羊马匹,所以必然是交换人质。
不错。
魏绎:格仓已死,可他还留下了遗孀遗孤,算起来都是阿哲布的亲嫂侄。阿哲布打算把他们送来邺京当人质,其中就有大殷公主,你的阿姊,林佩鸾。
当年大殷与北境交战,北境攻势凶猛,大殷节节战败,连丢了八座城池,上万战俘被沦为奴隶,放逐草原。
无奈之下,林佩鸾临危受命,携着十里嫁妆一路嫁至了北境以求和,她成为了格仓的王后,讨得了格仓的欢心,才换回了部分战俘回国。十五年来,她在北境为格仓共生了三儿一女,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儿子,乳名唤作阿达。
林佩鸾和亲那一年,林荆璞才四岁,他已记不大清阿姊长什么模样。而林佩鸾嫁到北境后不久,殷朝中人也对她少有过问,人们几乎都快淡忘了这个名字。
他只知道,这些年来林佩鸾颇得格仓宠爱,哪怕是殷朝覆灭之后,格仓也没废了她的王后之位。
林荆璞面上沉稳,唯有眼底发沉:阿哲布没杀他们,是想甩烫手山芋。
无论长远,眼下这对启朝也算是桩好事,魏绎看了他一眼,周身不觉也跟着发沉,又去玩他的脚踝:只是不知,北境究竟想要换什么人回去。
林荆璞不言,唇齿生笑,笑中掺着极儒雅的冷。魏绎看不分明。
相府。
燕相,再过两日,北境使团便到邺京了,礼部鸿胪寺已着手使团迎接事宜,一切就备,还请燕相过目。孙怀兴将拟定的礼册呈给了燕鸿。
燕鸿仔细看过,淡淡应了一声,叮嘱道:不可怠慢,亦不可媚悦,凡事尽可能求个折中,勿失了国体。
是,下官谨记。孙怀兴道。
燕相,我看就得怠慢那些北境登徒子才好!
说这话的是萧承晔,他禁足的日子已到,前些日子跟着天策军在马场立了大功,仗着燕鸿的庇佑,便立即官复原职了。
萧承晔背手,一条腿松懈着,总是站不直:北境竖子狡猾,明面上说要与大启修好,可却拿不出半点儿诚意。那格仓都死了,阿哲布却要拿格仓的老婆儿子来邺京当人质,这算什么破买卖!到时候真打起仗来,北境哪还会管他们的死活?巴不得借我们的手将那对母子给杀了。
燕相嗤笑不发。
商珠看了眼燕鸿,便往前一步,说:萧司马此言差矣。
萧承晔一看是商珠出来反驳,便立刻恭让,笑着道:商姐姐,你说。
商珠正色言道:格仓是北境的前汗王,他的姬妾子女甚多,阿哲布此次若是拿另一对母子送到邺京为质,的确是说不过去,朝廷也不必理会。可他送来的是林佩鸾母子,恰恰可见其诚意。
林佩鸾不就是个前朝公主么?萧承晔咕哝,也不大声,殷朝都亡了,林荆璞都成了我们皇上的小倌,她又算什么东西。
商珠无奈一笑:林佩鸾在北境当了王后足足有十五年,颇得北境皇室人心,也得草原上诸民的爱戴。何况,天|行关外有一支军队,常年驻守北境边境,这支军队与林佩鸾的关系很是微妙。
萧承晔是从军过的,当即反应了过来:商姐姐说的是,贺兰洵?
商珠颔首,贺兰军是支特殊的叛军。十三年前,贺兰洵率兵北征,殷朝让他撤兵,他死守在天|行关不肯撤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是当政者最忌讳的,于是殷朝当局索性断了他后方粮草,一月之间活活饿死了他的上千兵马。贺兰洵大怒,因此断了与朝中的往来,不再听命于殷朝,自行领着士兵在天|行关驻守下来,开垦荒地,自给自足。而林佩鸾出嫁前,曾与贺兰洵有过婚约。曾有传言,说当年贺兰洵不肯撤兵,是为了林佩鸾,而贺兰洵与他的兵十三年来扎根生活在天|行关,直压着北境边境,也是为了林佩鸾,不知真假。
不过
商珠顿了顿:阿哲布当了汗王后,忌惮不杀林佩鸾母子,也算是得了半个印证。
萧承晔若有所思,合掌道:要真这么说来,只要我们得了林佩鸾做人质,岂不是就可轻易操控八万贺兰军?
宫廷秘闻而已,也不可全信。商珠漂亮的眸子一深:贺兰洵是个名将。但凡能为美人所左右的,都称不上什么名将。
燕鸿呷了一口茶,也默然认同。
议事完毕,六部官员皆离了相府,商珠留在相府书阁,拟定未发下的诏书。
她搁了笔,又揉了揉眉心,略有些疲态。她今日施了点粉黛,方在人前佯装得体,可实际已有几日不曾睡过踏实觉了。
燕鸿用余光瞥了她一眼,捧着卷轴,道:累了便早些退下,回府休息吧。
商珠轻摇头,笑了笑说:天还早,学生就要写完了,不妨事的。
相府的这间书阁沉静宽阔,除了书画,便只有几盆松柏,最适宜静心读书。
可商珠还是静不下心来,胸中郁郁不安,忍不住低声发问:依老师看北境这次派使团来,会拿林佩鸾母子跟朝廷换什么人?
燕鸿不以为然,搁下卷轴,去摆弄盆栽:你在忧心什么?
商珠抿唇不言。
燕鸿一眼便知道了她的心思,稳声教诲:公主和郡主是皇家换取平安的赀货,她们虽是金枝玉叶,可她们的命只值钱一时。而你一身清骨,是朝廷命官,将来更要做启朝的主心骨。
商珠垂眸,微微叹息:可世人不这么觉得。正是因为当朝没有公主,亦没有郡主,皇上在这个节骨眼上若是要敕封一个公主郡主用以和亲,是最容易不过的事。哪怕学生对自己所行之事、所担之责深信不疑,可也
世人多愚笨,才显得这世道愚昧不堪。
燕鸿冷笑了一声,皱眉望着她:有老师护着你,阿哲布他不敢娶你。珠儿,你不想嫁人便不嫁,只管放手博功名、谋高位。
多谢老师成全!
商珠眼眶晃着泪,已低头跪了下来,半晌,她又抬起头,拧眉看着燕鸿:北境使团不日就要入京了,老师可是都筹谋好了?
燕鸿轻嗤,折断了盆栽上的一根扎眼的绿刺:北境既诚心诚意送来了林佩鸾为质,礼尚往来,我们自然得将她的阿弟送回去。
第35章 鱼肉 朕怕晚上回来,被窝里冷。
两日后,北境使团入京,孙怀兴携礼部官员于城外迎接。
这场迎接外使的盛典场面阔大,礼制周备,孙怀兴操办得滴水不漏。可魏绎与燕鸿一整日都未曾在使团面前露面,只由鸿胪寺着手接待。
大启明面上将北境使团当成客,可并未卸下城府。北境使团心照不宣,也未说什么。
直至使团入京的第二日夜里,朝廷才在万祥殿设宴,要为北境使团接风洗尘。
今夜的国宾之宴,我是不是不便出席?林荆璞拨弄瓶中荷花。
盛夏将息,荷花也要败了,唯独这衍庆殿里的仍开得好。
宫婢正在给魏绎收拾冠帽,他目色深邃,看了他一眼:就不想见林佩鸾一面?
林荆璞似笑非笑: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的。
魏绎摆手,宫人齐齐屏退至殿外。他走到林荆璞身旁,下巴去蹭他肩上的旧伤,软语逼诱:去吧,给朕撑撑腰。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