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重生]——绣生(17)
可偏偏朱闻竟然没入套,还牵扯出了赵炎与殷承汝。
区区赵炎死便死了,殷承汝却决不能折进去。
李踪磨了磨牙,沉着脸道:此事疑点众多,还是要交由刑部彻查,
李凤岐没反对,只道:冀州拱卫上京,谋逆关系国本,非同小可。只刑部怕是不够。还需大理寺与御史台三司共审。至于冀州刺史殷承汝,私自调兵,不论其意图为何,都违反军令。为防万一,该先解除官职,押入大理寺刑狱候审。
他遥遥望着皇帝:陛下意下如何?
李踪瞪着他,良久,才扫视殿内:众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不可。齐国公叶知礼道:殷家满门披肝沥胆,为国尽忠。若是未查明真相便将人革职下刑狱,恐会寒了忠臣良将的心。
齐国公这话就不对了,谋逆是诛九族的重罪,不过是暂时将人请到刑狱候审,如何就寒了心?大理寺卿王且出列驳斥道:我掌大理寺十余年,未曾出过一桩冤案,若是查明无罪,自然会将人放出来,还他清白。王且一甩袖,冷笑连连:若如此轻易便寒了心,谈何忠臣良将?
说完他语气微顿,又疑惑道:还是说齐国公因着与殷家的姻亲关系,想要徇私?
叶知礼被他接二连三堵得说不出话来,自原配身亡后,王家便与他断了往来,王且更是处处同他唱反调。他心知此事难以善了,斟酌片刻,到底还是甩袖退了回去。
此后又有人出列谏言。但有赞同的,便有反驳的。大殿之中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所有人都看向不发一言的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以为如何?
年迈的御史大夫眯着眼,慢吞吞道:大理寺审案,刑部复核,我御史台只司监察,既然二位大人都同意了,老臣总不能反对。陛下与诸位大人放心,老臣必会恪尽职守。
如此一来,这事便定了音。
李踪再想将人保住,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袒护。他死死攥着拳头,咬牙切齿地下了旨:那便依众卿所言,暂停冀州刺史殷承汝官职,押入大理寺刑狱候审!
说罢怒气冲冲地起身,离开了太和殿。
崔僖见状再次鸣鞭:散朝
文武百官缓缓往殿外走去,李凤岐缀在最后,韩蝉走在他身侧,压低声音道:王爷当真好手段,一露面,便折了殷家一条胳膊。
殷家是皇帝心腹,冀州刺史殷承汝,乃是殷啸之的次子。
殷家敢对北疆动手,李凤岐可不会坐以待毙。甫一露面,便以雷霆之势逼迫皇帝将殷承汝下了刑狱。
大理寺的刑狱,不管谁进去都要脱层皮。更何况大理寺卿王且一向与齐国公不对付,自然也连带看殷家不顺眼,在此事上,绝对会从严审理。
两人交锋,李踪毫无还手之力,李凤岐完胜。
韩蝉感叹: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
言语之间,似对李踪颇有微词。
李凤岐对他言语间暗示自己身世毫无兴趣,嘲讽道:李踪一向孺慕敬重你,你却只将他当做争权夺利的棋子。若是他听见你这番话,恐怕要气得发疯。
韩蝉淡淡道:那不叫他知道便是。他意有所指道:有时候无知才是福气,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入这盘棋局。
他的表情极冷,又夹杂几分不加掩饰的轻蔑。生生破坏了一身不染凡俗的出尘气质,叫他平白多出几分阴鸷来。像个堕了魔道的仙人。
四十余岁的男人,眼角眉梢没染上岁月痕迹,心肠却已经被淬炼得坚硬毒辣。
然而李凤岐却并不想被他牵着走,似笑非笑道:太傅大概没理解我的意思,我既然这么说了,当然是要将原话转达给李踪的。也好叫他看清自己,少被人挑唆做些蠢事。
韩蝉眼角抽了抽,冷清声音里染了些火气:王爷何必冥顽不灵,你我合作,江山倾覆只在眨眼间。你难道就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想知道为什么这些年会被养在永安王府么?
我要知道的,迟早会知道。听他提起身世,脸色便沉下来,他轻蔑地瞧着韩蝉:与我合作?你也配?
他生平护短又记仇,敢对他的兄弟与玄甲军动手,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韩蝉以为拿捏着不知真假的陈年旧事就能与他谈条件,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凤岐耐心彻底告罄,转动轮椅加快速度往外走。等候在外头五更见状连忙上前,推着他出宫。
韩蝉望着他的背影,面色变幻。忽怒忽喜,像是看着他,又像是透过他看着别的人。
喃喃自语道:果然是他的儿子,连脾气也如此像
他沉思之际,一个内侍匆匆过来唤道:太傅,陛下正寻您呢,您赶紧去一趟吧。
韩蝉思绪被迫从回忆中抽离出来,脸上隐约有些不耐,又很快隐藏了起来:陛下又怎么了?
那内侍神情恐惧:陛下正发脾气呢。
韩蝉敛眸,随着内侍往后宫行去。
*
太乾宫。
宫女内侍匍匐在地,殿内一片狼藉。
李踪砸了所有能砸的东西,犹不解气,又命人拿了鞭子来,拿两个小太监泄气。
韩蝉到来时,那两个小太监已经成了血人,崔僖正吩咐人将他们拖下去,他压低了声音交代:回去后去太医署开些伤药,能不能活,便看他们的造化了。
抬人的内侍面无血色,忍着恐惧点头。
韩蝉走近:崔常侍竟也会体恤下面人。
都是些命苦的人,也没做错事,就这么死了,总是可惜。崔僖似真似假地感叹了几句,话锋一转,就直指韩蝉:我可不比韩太傅,坏事做多了,心肝已经硬了。
他翘着嘴角,笑容嘲讽。
韩蝉无意与他纠缠,擦过他的肩膀入了殿中。待看见满地狼藉时,皱了皱眉,沉声道:陛下的脾气该收一收,若是传出去了
若是传出去了恐怕不利朕的名声?李踪不待他说完便道:太傅总跟我说名声名声,可我看,这最没用的便是名声,他眉目间一片阴沉:若是朕不顾及名声,直接杀了永安王,又怎么会有今日之事?!
他现在最为后悔的便是太过顾忌名声,没在李凤岐最虚弱的时候了结了他。才让他有机会翻身。
韩蝉垂眸:陛下若杀了永安王,日后史官笔下,恐要背负骂名。杀他的法子有千百种,陛下何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李踪脾气也上来了,狠狠拂袖直视着他:后世骂名朕从未放在眼里,明君昏君朕也从不在乎,便是担了骂名又如何?只要身前逍遥自在,哪管他身后洪水滔天种种骂名?他咬着牙,一字一顿吐露心声:朕就是太听太傅的话,顾忌太多了。
他似一头被激发了凶性的狼,终于开始挣脱被施加在身上的枷锁。
韩蝉隐隐心惊,面上却软和了神色安抚道:我知道陛下气怒,但如今不过是一时之胜负罢了。天为地纲,君为臣纲,陛下永远是陛下,而永安王,永远也只是永安王。陛下何必置一时之气?他神色越发柔和,从李踪五岁开始,他便是他的老师,是他引导着李踪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也最清楚他的软肋:陛下难道还信不过老师么?
太傅说的对。李踪似乎被安抚了,在榻上坐下来,垂首转动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垂下的眼睫挡住了眼底情绪,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君为臣纲,君为臣纲
他闭了闭眼,抬头笑道:朕想明白了,老师今日也累了,先回去歇息吧。
韩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总觉得他今日有些不对。但李踪坦然与他对视,却又瞧不出问题来。他垂眸思索一瞬,便告退离开。
韩蝉离开之时,听见里头的李踪说:崔僖留下。
李踪似想通了什么,又恢复了慵懒神色,他斜倚在榻上,唤了两个内侍给自己捶腿,目光瞥向崔僖:上回你说人找到了?
崔僖眸色一闪:是,是一对双胎兄弟。陛下可要去瞧瞧?
李踪思考一瞬。便颔首:将人带来。
崔僖吩咐下去,人很快便被带了上来。
兄弟两个跪在李踪面前,以额触地。
直起身来,让朕瞧瞧。李踪道。
兄弟两个忐忑地直起身,露出两张极其相似的姣好容貌,其实他们并不是女气的长相,疏淡的眉目十分精致,只是神情太过畏畏缩缩,又穿着一身不伦不类的白衣,便有些东施效颦的滑稽感。
李踪皱了皱眉,道:留下吧。又道:以后只许穿青衣。
兄弟两个闻言大喜,连声谢恩。
*
却说另一边,李凤岐出了太和殿,行至太和殿广场,便有不少官员凑过来同他说话。这些官员惯会看形势,眼见现在西风又压倒了东风,便纷纷来示好,想方设法地同他搭话,
李凤岐对此嗤之以鼻,一律回以冷脸。来示好的官员碰了壁,便讪讪离开。
但也有锲而不舍的人,试图与他搭上话。只是能说的话题前头都有人提了,统统铩羽而归,搭话的这位寿春伯是个活泛人,思来想去剑走偏锋,竟提起了永安王妃。
正巧齐国公就在不远处,他笑呵呵道:说起来王爷与齐国公如今也是姻亲了,先前王爷养病不见客,我等也没有机会上门讨杯喜酒。
他这话一出,四周静默。
这桩婚事从上朝到散朝,谁也没敢提。就怕触了霉头。没想到寿春伯竟然如此有胆量。
众人都放慢了脚步,偷眼把他瞧着。就连走在前面的叶知礼都转过头,意味不明看了他一眼。
但这寿春伯实在不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见李凤岐没有露出不耐之色,就觉得自己找对了话题,就继续道:司天台的监正果然有几分本事,说要寻贵人冲喜,竟当真把王爷的病冲好了。
众人:
他们恐惧地看一眼面无表情的永安王,脸色阴沉的齐国公,再看看还在叭叭叭个不停的寿春伯,要不是没胆子,真想扑上去捂住他那张嘴。
真是说一句错一句,还把两个人都得罪死了。一般人都没这深厚功力。
有同寿春伯有些交情的官员,实在瞧不过眼,偷偷拉了拉他的袖子,想叫他赶紧闭嘴。
哪知寿春伯还挺不乐意,将自己的袖子拽回来,不满道:你好端端拽我做甚?
那人:
没人再尝试叫寿春伯闭嘴,都屏声静气支棱起耳朵看戏。
寿春伯好一顿吹捧之后,总结道:改天我也要叫司天台给我看看命盘,兴许也能寻个贵人。
叶知礼脸色铁青:不过无稽之谈罢了,寿春伯还是不要太当真。
这话要是传到皇帝耳朵里,他便是有十张嘴都说不清。
当初让司天台选了叶云亭,完全是因为世子之位必须由叶妄继承。哪成想弄巧成拙,永安王竟然没死成。虽然皇帝至今还未说什么,但要是寿春伯的话传到皇帝耳朵里,难免不会对他有所揣测。
齐国公此言差矣。
本来冷着一张脸的李凤岐忽然挑眉反驳道:司天台说云亭是我命中贵人,与我相辅相成。我二人成婚之后,我的身体也果然一日比一日康健,这怎么是无稽之谈?
叶知礼一噎:这都是王爷吉人自有天相。
李凤岐嗤笑:齐国公莫要推辞,本王还没来及谢你呢,卧床那段时日,云亭照顾我良多。
叶知礼闻言脸色越发难以言喻,他生怕李凤岐再说些别的话,最后传进皇帝耳朵里去,敷衍应付了几句后,借口有事匆忙走了。
李凤岐看着他狼狈而逃的背影,轻嗤一声,心想叶云亭如今长成这副模样,定然是随了母亲。
*
却说叶知礼回府之后,越想越气。
他阴着脸,将茶盏重重搁在桌上:那个孽子,我送他入王府。可不是真叫他去给永安王当牛做马的。这叫陛下日后如何看我?!
老爷何必同他置气?殷夫人起身给他拍抚后背,明艳脸庞上满是轻蔑:若是大公子不知轻重,传信将人叫回来敲打一番就是了。他连家学都未去过,哪里懂得朝堂局势。
叶知礼一想也是,这个大儿子心肠软,奶娘生病都衣不解带的照料。说不得进了王府见永安王可怜,便心软照顾也未可知。
他沉吟片刻,召来了管家,写了一封拜帖叫他送去王府:你去请大公子回府一趟,就说我有事与他商议。
管家收好请帖,领命而去。
请帖送到时,叶云亭正在院子里给猎隼喂兔子,李凤岐则懒洋洋坐在一边,听朱烈汇报府中事宜朱烈虽然自认被罚得有些冤,但王府如今确无可信的管事之人,他还是用上了整顿都督府内务的经验,将王府上下整顿了一番。如今正在跟李凤岐一一汇报。
听闻齐国公府上来人,叶云亭还以为是叶妄来找他讨要猎隼了,结果通传的侍女却说是齐国公府上的管事薛平。
薛平?他来做什么?叶云亭闻言摸不着头脑。
李凤岐思索了一番,将太和殿广场的一番话学给了叶云亭听:约莫是叶知礼受了气,来找你麻烦的,他眼神歉意:是我思虑不周,大公子还多担待些。
叶云亭摇摇头,叫侍女将人带来正院说话。
薛平很快便被引到了正院,他原本在正厅候着,半晌没等到叶云亭,便略有些不耐。后来侍女又说叶云亭在正院,要引他去见,薛平便有些不满了。觉得叶云亭这是仗着永安王的势,拿乔起来了。
要知道从前在国公府里,叶云亭名义上是大公子,实际上过得连他这个管事都不如。
如今竟然也敢装腔作势了,难怪老爷恼怒。
薛平面色倨傲地进了正院,还未见到叶云亭,便先瞧见了面色冷峻的李凤岐。他心里咯噔一下,倨傲便转为了畏惧。
恋耽美
区区赵炎死便死了,殷承汝却决不能折进去。
李踪磨了磨牙,沉着脸道:此事疑点众多,还是要交由刑部彻查,
李凤岐没反对,只道:冀州拱卫上京,谋逆关系国本,非同小可。只刑部怕是不够。还需大理寺与御史台三司共审。至于冀州刺史殷承汝,私自调兵,不论其意图为何,都违反军令。为防万一,该先解除官职,押入大理寺刑狱候审。
他遥遥望着皇帝:陛下意下如何?
李踪瞪着他,良久,才扫视殿内:众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不可。齐国公叶知礼道:殷家满门披肝沥胆,为国尽忠。若是未查明真相便将人革职下刑狱,恐会寒了忠臣良将的心。
齐国公这话就不对了,谋逆是诛九族的重罪,不过是暂时将人请到刑狱候审,如何就寒了心?大理寺卿王且出列驳斥道:我掌大理寺十余年,未曾出过一桩冤案,若是查明无罪,自然会将人放出来,还他清白。王且一甩袖,冷笑连连:若如此轻易便寒了心,谈何忠臣良将?
说完他语气微顿,又疑惑道:还是说齐国公因着与殷家的姻亲关系,想要徇私?
叶知礼被他接二连三堵得说不出话来,自原配身亡后,王家便与他断了往来,王且更是处处同他唱反调。他心知此事难以善了,斟酌片刻,到底还是甩袖退了回去。
此后又有人出列谏言。但有赞同的,便有反驳的。大殿之中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所有人都看向不发一言的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以为如何?
年迈的御史大夫眯着眼,慢吞吞道:大理寺审案,刑部复核,我御史台只司监察,既然二位大人都同意了,老臣总不能反对。陛下与诸位大人放心,老臣必会恪尽职守。
如此一来,这事便定了音。
李踪再想将人保住,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袒护。他死死攥着拳头,咬牙切齿地下了旨:那便依众卿所言,暂停冀州刺史殷承汝官职,押入大理寺刑狱候审!
说罢怒气冲冲地起身,离开了太和殿。
崔僖见状再次鸣鞭:散朝
文武百官缓缓往殿外走去,李凤岐缀在最后,韩蝉走在他身侧,压低声音道:王爷当真好手段,一露面,便折了殷家一条胳膊。
殷家是皇帝心腹,冀州刺史殷承汝,乃是殷啸之的次子。
殷家敢对北疆动手,李凤岐可不会坐以待毙。甫一露面,便以雷霆之势逼迫皇帝将殷承汝下了刑狱。
大理寺的刑狱,不管谁进去都要脱层皮。更何况大理寺卿王且一向与齐国公不对付,自然也连带看殷家不顺眼,在此事上,绝对会从严审理。
两人交锋,李踪毫无还手之力,李凤岐完胜。
韩蝉感叹: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
言语之间,似对李踪颇有微词。
李凤岐对他言语间暗示自己身世毫无兴趣,嘲讽道:李踪一向孺慕敬重你,你却只将他当做争权夺利的棋子。若是他听见你这番话,恐怕要气得发疯。
韩蝉淡淡道:那不叫他知道便是。他意有所指道:有时候无知才是福气,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入这盘棋局。
他的表情极冷,又夹杂几分不加掩饰的轻蔑。生生破坏了一身不染凡俗的出尘气质,叫他平白多出几分阴鸷来。像个堕了魔道的仙人。
四十余岁的男人,眼角眉梢没染上岁月痕迹,心肠却已经被淬炼得坚硬毒辣。
然而李凤岐却并不想被他牵着走,似笑非笑道:太傅大概没理解我的意思,我既然这么说了,当然是要将原话转达给李踪的。也好叫他看清自己,少被人挑唆做些蠢事。
韩蝉眼角抽了抽,冷清声音里染了些火气:王爷何必冥顽不灵,你我合作,江山倾覆只在眨眼间。你难道就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想知道为什么这些年会被养在永安王府么?
我要知道的,迟早会知道。听他提起身世,脸色便沉下来,他轻蔑地瞧着韩蝉:与我合作?你也配?
他生平护短又记仇,敢对他的兄弟与玄甲军动手,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韩蝉以为拿捏着不知真假的陈年旧事就能与他谈条件,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凤岐耐心彻底告罄,转动轮椅加快速度往外走。等候在外头五更见状连忙上前,推着他出宫。
韩蝉望着他的背影,面色变幻。忽怒忽喜,像是看着他,又像是透过他看着别的人。
喃喃自语道:果然是他的儿子,连脾气也如此像
他沉思之际,一个内侍匆匆过来唤道:太傅,陛下正寻您呢,您赶紧去一趟吧。
韩蝉思绪被迫从回忆中抽离出来,脸上隐约有些不耐,又很快隐藏了起来:陛下又怎么了?
那内侍神情恐惧:陛下正发脾气呢。
韩蝉敛眸,随着内侍往后宫行去。
*
太乾宫。
宫女内侍匍匐在地,殿内一片狼藉。
李踪砸了所有能砸的东西,犹不解气,又命人拿了鞭子来,拿两个小太监泄气。
韩蝉到来时,那两个小太监已经成了血人,崔僖正吩咐人将他们拖下去,他压低了声音交代:回去后去太医署开些伤药,能不能活,便看他们的造化了。
抬人的内侍面无血色,忍着恐惧点头。
韩蝉走近:崔常侍竟也会体恤下面人。
都是些命苦的人,也没做错事,就这么死了,总是可惜。崔僖似真似假地感叹了几句,话锋一转,就直指韩蝉:我可不比韩太傅,坏事做多了,心肝已经硬了。
他翘着嘴角,笑容嘲讽。
韩蝉无意与他纠缠,擦过他的肩膀入了殿中。待看见满地狼藉时,皱了皱眉,沉声道:陛下的脾气该收一收,若是传出去了
若是传出去了恐怕不利朕的名声?李踪不待他说完便道:太傅总跟我说名声名声,可我看,这最没用的便是名声,他眉目间一片阴沉:若是朕不顾及名声,直接杀了永安王,又怎么会有今日之事?!
他现在最为后悔的便是太过顾忌名声,没在李凤岐最虚弱的时候了结了他。才让他有机会翻身。
韩蝉垂眸:陛下若杀了永安王,日后史官笔下,恐要背负骂名。杀他的法子有千百种,陛下何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李踪脾气也上来了,狠狠拂袖直视着他:后世骂名朕从未放在眼里,明君昏君朕也从不在乎,便是担了骂名又如何?只要身前逍遥自在,哪管他身后洪水滔天种种骂名?他咬着牙,一字一顿吐露心声:朕就是太听太傅的话,顾忌太多了。
他似一头被激发了凶性的狼,终于开始挣脱被施加在身上的枷锁。
韩蝉隐隐心惊,面上却软和了神色安抚道:我知道陛下气怒,但如今不过是一时之胜负罢了。天为地纲,君为臣纲,陛下永远是陛下,而永安王,永远也只是永安王。陛下何必置一时之气?他神色越发柔和,从李踪五岁开始,他便是他的老师,是他引导着李踪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也最清楚他的软肋:陛下难道还信不过老师么?
太傅说的对。李踪似乎被安抚了,在榻上坐下来,垂首转动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垂下的眼睫挡住了眼底情绪,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君为臣纲,君为臣纲
他闭了闭眼,抬头笑道:朕想明白了,老师今日也累了,先回去歇息吧。
韩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总觉得他今日有些不对。但李踪坦然与他对视,却又瞧不出问题来。他垂眸思索一瞬,便告退离开。
韩蝉离开之时,听见里头的李踪说:崔僖留下。
李踪似想通了什么,又恢复了慵懒神色,他斜倚在榻上,唤了两个内侍给自己捶腿,目光瞥向崔僖:上回你说人找到了?
崔僖眸色一闪:是,是一对双胎兄弟。陛下可要去瞧瞧?
李踪思考一瞬。便颔首:将人带来。
崔僖吩咐下去,人很快便被带了上来。
兄弟两个跪在李踪面前,以额触地。
直起身来,让朕瞧瞧。李踪道。
兄弟两个忐忑地直起身,露出两张极其相似的姣好容貌,其实他们并不是女气的长相,疏淡的眉目十分精致,只是神情太过畏畏缩缩,又穿着一身不伦不类的白衣,便有些东施效颦的滑稽感。
李踪皱了皱眉,道:留下吧。又道:以后只许穿青衣。
兄弟两个闻言大喜,连声谢恩。
*
却说另一边,李凤岐出了太和殿,行至太和殿广场,便有不少官员凑过来同他说话。这些官员惯会看形势,眼见现在西风又压倒了东风,便纷纷来示好,想方设法地同他搭话,
李凤岐对此嗤之以鼻,一律回以冷脸。来示好的官员碰了壁,便讪讪离开。
但也有锲而不舍的人,试图与他搭上话。只是能说的话题前头都有人提了,统统铩羽而归,搭话的这位寿春伯是个活泛人,思来想去剑走偏锋,竟提起了永安王妃。
正巧齐国公就在不远处,他笑呵呵道:说起来王爷与齐国公如今也是姻亲了,先前王爷养病不见客,我等也没有机会上门讨杯喜酒。
他这话一出,四周静默。
这桩婚事从上朝到散朝,谁也没敢提。就怕触了霉头。没想到寿春伯竟然如此有胆量。
众人都放慢了脚步,偷眼把他瞧着。就连走在前面的叶知礼都转过头,意味不明看了他一眼。
但这寿春伯实在不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见李凤岐没有露出不耐之色,就觉得自己找对了话题,就继续道:司天台的监正果然有几分本事,说要寻贵人冲喜,竟当真把王爷的病冲好了。
众人:
他们恐惧地看一眼面无表情的永安王,脸色阴沉的齐国公,再看看还在叭叭叭个不停的寿春伯,要不是没胆子,真想扑上去捂住他那张嘴。
真是说一句错一句,还把两个人都得罪死了。一般人都没这深厚功力。
有同寿春伯有些交情的官员,实在瞧不过眼,偷偷拉了拉他的袖子,想叫他赶紧闭嘴。
哪知寿春伯还挺不乐意,将自己的袖子拽回来,不满道:你好端端拽我做甚?
那人:
没人再尝试叫寿春伯闭嘴,都屏声静气支棱起耳朵看戏。
寿春伯好一顿吹捧之后,总结道:改天我也要叫司天台给我看看命盘,兴许也能寻个贵人。
叶知礼脸色铁青:不过无稽之谈罢了,寿春伯还是不要太当真。
这话要是传到皇帝耳朵里,他便是有十张嘴都说不清。
当初让司天台选了叶云亭,完全是因为世子之位必须由叶妄继承。哪成想弄巧成拙,永安王竟然没死成。虽然皇帝至今还未说什么,但要是寿春伯的话传到皇帝耳朵里,难免不会对他有所揣测。
齐国公此言差矣。
本来冷着一张脸的李凤岐忽然挑眉反驳道:司天台说云亭是我命中贵人,与我相辅相成。我二人成婚之后,我的身体也果然一日比一日康健,这怎么是无稽之谈?
叶知礼一噎:这都是王爷吉人自有天相。
李凤岐嗤笑:齐国公莫要推辞,本王还没来及谢你呢,卧床那段时日,云亭照顾我良多。
叶知礼闻言脸色越发难以言喻,他生怕李凤岐再说些别的话,最后传进皇帝耳朵里去,敷衍应付了几句后,借口有事匆忙走了。
李凤岐看着他狼狈而逃的背影,轻嗤一声,心想叶云亭如今长成这副模样,定然是随了母亲。
*
却说叶知礼回府之后,越想越气。
他阴着脸,将茶盏重重搁在桌上:那个孽子,我送他入王府。可不是真叫他去给永安王当牛做马的。这叫陛下日后如何看我?!
老爷何必同他置气?殷夫人起身给他拍抚后背,明艳脸庞上满是轻蔑:若是大公子不知轻重,传信将人叫回来敲打一番就是了。他连家学都未去过,哪里懂得朝堂局势。
叶知礼一想也是,这个大儿子心肠软,奶娘生病都衣不解带的照料。说不得进了王府见永安王可怜,便心软照顾也未可知。
他沉吟片刻,召来了管家,写了一封拜帖叫他送去王府:你去请大公子回府一趟,就说我有事与他商议。
管家收好请帖,领命而去。
请帖送到时,叶云亭正在院子里给猎隼喂兔子,李凤岐则懒洋洋坐在一边,听朱烈汇报府中事宜朱烈虽然自认被罚得有些冤,但王府如今确无可信的管事之人,他还是用上了整顿都督府内务的经验,将王府上下整顿了一番。如今正在跟李凤岐一一汇报。
听闻齐国公府上来人,叶云亭还以为是叶妄来找他讨要猎隼了,结果通传的侍女却说是齐国公府上的管事薛平。
薛平?他来做什么?叶云亭闻言摸不着头脑。
李凤岐思索了一番,将太和殿广场的一番话学给了叶云亭听:约莫是叶知礼受了气,来找你麻烦的,他眼神歉意:是我思虑不周,大公子还多担待些。
叶云亭摇摇头,叫侍女将人带来正院说话。
薛平很快便被引到了正院,他原本在正厅候着,半晌没等到叶云亭,便略有些不耐。后来侍女又说叶云亭在正院,要引他去见,薛平便有些不满了。觉得叶云亭这是仗着永安王的势,拿乔起来了。
要知道从前在国公府里,叶云亭名义上是大公子,实际上过得连他这个管事都不如。
如今竟然也敢装腔作势了,难怪老爷恼怒。
薛平面色倨傲地进了正院,还未见到叶云亭,便先瞧见了面色冷峻的李凤岐。他心里咯噔一下,倨傲便转为了畏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