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干 > 奸臣之女

分节阅读15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15

    、情商高,只是差点常识,非常好办。

    夫妻二人还要收拾女儿留下的烂摊子,毕竟小女孩儿就知道攒私房钱实在不是什么好名声。封口的封口,扫尾的扫尾。向全家宣布郑琰的钱是她未来嫁妆的部分,可以由她自己处理,亦可用来增殖,以增加嫁妆份量,已经被批准。以后家里有女孩子也照此办理。

    郑琰则因祸得福,有了自主处理财产的权力,哪怕丢了座宅子、俩月租金。她手上还有些钱,回去就把婢女们的损失给补上了。阿庆很是感激:“是婢子没有跟七娘说明白,没挨打已是万幸了,怎么再有脸拿七娘的钱?”阿肖等也跟着推说不要。说起来郑琰习房的事情并不是所有婢女都知道的,也有心中不太乐意的,但是郑琰这补贴,至少没人会有怨念,下回有个什么事儿,还会认真执行命令。

    “做什么怪样子,不要哭啦。以后要是我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只管说就行了。”

    ———————————————————————————————————————

    经此事,郑琰也老实了,短期内再没有置业的打算了,就算想买房,也得有合适的房源呐,并不是天天都有人要卖房凑路费的。京城的房子,不逼到份儿上了谁舍得卖呢?

    她现在的任务是补课,郑靖业确定女儿比同龄人心智成熟但是缺管同龄人该有的常识之后,就同时授意顾益纯与杜氏,给这丫头灌常识!有能力而无常识,会闯大祸的!光给她与姐姐同样的待遇还不够,还要让她明白这待遇要怎么享用才行!

    郑琰自觉丢了个大脸,也用心学习,教什么学什么,先从生活最基本的规定学起,非常自觉,让老师们很是欣慰。

    郑靖业见女儿乖,也放下心来,叮嘱:“这个月除了去你顾伯父那里不要乱跑,附近许人进京投考,不要被冲撞了。”

    “投考?”

    郑靖业生怕女儿因为常识缺乏再弄出什么事来,解释道:“已经开春,年也过完了,天气也彻底暖和了,正好招些人手。各府属员或有空缺,让有才学的人来投考,考过了授官。”

    “啊?”如果能够考试做官,以前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呢?而且,郑靖业的官也不是考上来的啊,“可以考试做官?不是要举荐的么?”

    郑靖业声冷笑,这考试招收公务员是他老人家发明的,当初他为了举荐的事情不得不投到季繁门下,虽然学了很东西,但是对于这种走后门的形式非常之不感冒。觉得只要有本事,干嘛非要举荐才能做官?!

    自从有能力自己招聘下属,他就想了这个怪招,贴出榜文:老子缺人手,能干活的过来考试。

    这时的制度,除了比较重要的官职,其他的都是自己招募。比如宰相府,宰相是皇帝任命,相府如功曹、主簿这样的官职,是国家官职正式的有品级,但是,是由宰相自己选择,然后上表给皇帝:我看中谁谁谁了,要让他到我家。

    般皇帝都会批。不过通常这举荐途,都是要有名望的人推荐,然后还要看主官的心意,通常都是世家把持。

    郑靖业就是个草根,打破了这个传统。不得不说,这个做法非常管用,因为有名的不定会干活,比如李俊。但是出身不好的,扎实肯干的必定不少,且有上进心。

    omg!郑琰再次被她爹打败了。

    郑相的心声

    郑靖业生来就是要惊掉人眼珠子的。

    郑琰惊诧于她爹的奇思妙想,就穿越者来说,以科举选官来打破世家的政治垄断基本上就是常识了。但是对于个生长在崇尚世家、崇拜世家,恨不得成其门下走狗的年代的人来说,能有这等开阔思维,也只有用天才二字才能形容了。

    郑靖业看着女儿眼珠子都要凸出来的样子非常担心,很怕她又办出什么违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事情出来,小孩子是大凶器啊。颇为认真地向女儿解释了他这个考试选拔与时下推荐做官的不同。

    “都是辟为僚属,便是有人推荐,也要考考来者的学问的,不过推荐的是认识的,考试是大家都不认识的而已。人品确是不知根知底,学问还是有的……”

    经过郑靖业的解释,郑琰终于明白了,这个考试不是国家组织的,纯属他爹的个人行为。不过因为他爹的行政级别基本上等于国务院总理,所以这件事情的影响也就比较大点。

    这样的考试并不是年年都有,也没有个特定的频率,只有在宰相府缺员比较的情况下才开考。考试者于每年春天入京,要持本人身份证明,必须有当地官府开具保函,证明没有犯罪前科。然后就是过来考试,报考人数不限,招收名额有限。

    由于宰相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报考的人士里,京城及附近地区的人比较。

    郑靖业自己出题,主要是考实务,满意了就先招进来,向皇帝报告、从吏部备案。从小官做起,有潜力的他会栽培。鉴于他本人就兼管着人事工作,合了他心意的人升迁会很快,每逢相府招人,总是有很寒门士子打破了头想挤进来。

    不为别的,就因为如果是想从地方基层做起,除非你是世家子弟,又或者是名师弟子,否则就要像袁曼道那样人品好得所有人都知道,不然是没有太机会出仕的——家里有钱也不行!

    其时通行举荐征辟制,每个地方都有些人,他们的特长就是品评人物。谁有才华啦、谁人品好啦、谁是坏人啦……都由他们说了算,不用说,这些人与世家的关系非同般。寻常(出身的)人入不了他们的法眼。而这些人的眼睛有时候干脆就是瘸的,看人先看姓氏郡望,如果是名门望族,就要先高看眼。如果不是,再有钱、书读得再也是个土包子,人家看不上你。

    顾益纯没入这个体系,但是因为其独到的眼光也为世人所推崇,只是他已经很少开尊口了。

    皇帝也喜欢自己的人事任免权被人间接操控,所以他让郑靖业兼着吏部尚书,所以他下令,每郡每年都要给皇帝进贡两名人才,称为“贡士”。如果贡士水平不过关,该郡守的年终考核就要打折扣。

    见女儿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郑靖业不放心地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就跟阿爹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你正是学东西的时候,不问,我怎么给你讲解,你又怎么明白呢?”

    郑琰犹豫了半天,才问他爹:“这样招来的,都是能干的人吧?”

    郑靖业理所当然地点头:“难道要招群吃白饭的?”

    “阿爹上回还说,最恨朝中有尸位素飨者,为什么不请圣人也这样考考才情再授官?” 为什么不推广?以后天下以科举晋身的人都要念着郑靖业的份功劳,有这份劳在,奸臣的名头可以洗去大半了。

    郑靖业扶额,果然,给这丫头科普是对的!不然不定她要惹下什么祸事来呢!又庆幸,之前郑琰没有闯祸。郑琰的思考方向是对的,要郑靖业来说,用这样的方法最好,能者上、庸者下,别tmd仗着有个好祖宗就觉得高人等。

    可是,政治上的事情不可以用这样的简单思维来思考,不然就是利国利民坑己坑爹。比如魏静渊,他所有的改革举措,在郑靖业看来都是利国利民的,结果呢?身败名裂!

    科举的好处郑靖业知道,他的相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效率的机构了。但是,能由他个丞相提出这样的改革建议吗?不行!这是市恩于天下也是结仇于世家,死期可待。

    这事得皇帝自己“想”到,郑靖业提都不能提,与他有关系的所有人都不能提。不然就等于告诉所有人:老子瞧你们把持着选官不顺眼,我自己来,你们都滚蛋!等于告诉几乎半以上的高官:你们家孩子以后不是到年龄就能当官了,得考试。

    郑靖业没有舍身成仁的觉悟,他老人家如此努力的初衷绝不是为国为民,而是为了家人吃饱穿暖不受欺负。既然天下是皇帝的,这事儿就交给皇帝好了。郑靖业对皇帝也没啥感激之心,主要是因为魏静渊的下场太惨了,魏某人为皇帝干了少得罪的人事儿啊,到了最后,皇帝愣是把他推出去给世家出气,连人家子女都不肯保上保。

    让郑靖业不高兴的是,皇帝让他当宰相,既是看中了他的能力,也是想让他接着魏静渊的棒子干下去。郑靖业傻了才会答应!要不是季繁进京,要不是被太子惦记上了,他到现在还不想气解决了关于爵位承袭的讨论呢。

    你丫想当千古明君、捞万世美名、历实子孙基业,黑锅我来背、账单我来付?做梦!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实是郑相的心里话。

    老子才不是魏静渊那个傻货!

    “以后入宫,不要说政事!”郑靖业以从未有过的严厉语气提醒女儿。

    郑琰哪里敢不答应呢?差点坑了全家啊!

    ————————————————————————————————————————

    从居家过日子到朝政改革,郑琰被两记闷棍打下来,彻底老实了。认认真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老老实实接受本土化教育改造。郑靖业舒了大口气,郑琰也格外关注了许以前忽略的知识。

    郑靖业主持的国务院公务员考试也有了结果,他挑了几个看着不错的人上表辟为不同的官职,同时也接受了几份荐书,接纳了李俊的侄子李湛之入相府——推荐人,顾益纯。

    顾益纯的本意,乃是为了弥补郑靖业的形象,同时也是因为李湛之为人比较务实。通过世家内部渠道,顾益纯了解到李湛之是不喜欢李俊这个样子的。在推荐的时候,顾益纯也提醒郑靖业:“他毕竟是李家的人,你用的时候,也有个分寸。”

    郑靖业听了最后这句话,笑得眉眼弯:“这还用说?”又问顾益纯,“七郎(指顾鼐)今已十五,春天正是各府召辟人手的时候,要不要我写封荐书?”以顾家的背景,相信没有人会以为顾鼐是他的人而防范。

    顾益纯也没客气:“你要荐他到哪里?”

    他问到了点子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定适应每个岗位,如果放对了位置就能发出光彩,如果放错了位置,后果不堪设想。郑靖业低头想,方道:“卫王府上如何?”卫王是皇帝的兄弟,是个比较安全的人。

    顾益纯点头:“也好。”

    顾鼐的生母是他父亲的元配正室,也是世家女,也就是说,顾鼐的外祖家也是世家。光看这两个世家的面子,卫王就不能不接受这个人。再说了,卫王正在为他庶出的第五子谋个外地郡守,正是要求郑靖业的时候。

    每年年初都是各个部门补进新人的时候,顾鼐也好、李湛之也罢,都在这波的招聘活动中领到了官衔儿。都不高,入仕都由从八品干起,倒也算是个出身。

    以上,都是郑琰不知道的。她只知道,她又要头疼了。

    郑靖业生日在三月十四,巧的是顾益纯的生日也是这天,下子要准备两份寿礼,让郑琰有些忙不过来。不能总是送张屏啊、送双袜子什么的,得有点儿心意才行吧?做碗寿面?桥断有点儿老啊!而且吧,那么兄姊,人家也不是不孝,自己这样有抢镜头的嫌疑,也不够厚道。

    想了想,还是换了身男装,带着四个婢女,揣上钱,又跟杜氏报备了下,这天下午的家政课就先不上了,去东市逛逛买东西去。杜氏心头跳:“你要出去做什么?”

    郑琰脸皮抽了两下,看来自己的不良记录挺让人吐血的,乖乖解释:“阿爹和先生的生日到了,找不到寿礼。我的东西都是爹娘给的,拿出来也不算我的心意,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

    杜氏这才道:“路上小心,”又嘱咐阿崔,“看好七娘,寸步不许离!”

    郑琰低头作忏悔状,看来要让她爹娘忘掉她办过的荒唐事,还是需要时间和靠谱的事情来证明的。

    骑马到东市,行得并不快,马也跑不起来,杜氏令两个家丁给郑琰牵着马“走”过去的。到了东市大门口,郑琰下了马,个家丁把马在旁边的栓马石上系好,守在那里,另个就陪着郑琰进东市。

    东市里东西特别,有贵有贱,郑琰路走路摇头,很少有比得上家里用的东西。看来还是要在“新”这字上下功夫,正这么想着,抬头看到家文具店。郑靖业与顾益纯都是书法大家,对于文具的消耗是比较重视的。这其中郑靖业还好些,顾益纯直都是用的好东西。寻找两件难得的大家制作的笔砚送去,倒是比较符合他们的身份。

    受顾益纯的影响,郑琰挑笔墨也是有套的。店主人非常有眼色,笑着上前:“小娘子要看点儿什么?”

    郑琰扫向毛笔,店主人道:“小娘子好眼力,这是芒山笔。”

    “假的。”制笔大师高素,在芒山开场子,他制的笔世称芒山笔。顾益纯只用高素做的笔,次要弄个十几匣,郑琰自从跟了这位老师学书法,也跟着改用这种笔。高某人做笔,从用料到工艺都与众不同,闻起来的味儿都不样,可不是在笔管上刻上芒山二字就能冒充的。

    店主人不乐意了,辩道:“小娘子,老朽这店开了二十年了,从不卖假货。”

    “老吴你就不要再犟了,连个娃娃都骗不过去。”带着磁性的男声从店铺深处传来,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慢条斯理地踱到了店主人身边。

    郑琰想,她当时的样子定很蠢,仰着个头、微张着嘴、瞪大了眼。实是因为眼前这枚帅绝人寰的大帅哥啊!

    大帅哥俯下身,笑得颠倒众生:“小娘子好眼力啊,这确不是高素亲制的,却是他的徒弟做的,师徒都在芒山住,说是芒山笔,倒不算太骗人。”

    店主人不再和蔼可亲,黑着脸推着四处放电的家伙往外赶:“去去去,郎君无事不要闲逛,夫人怪罪下来,老奴担待不起。”

    大帅哥对这满脸褶子的店家比对郑琰亲切了:“阿爹正要收拾我呢,他想不到我在这里的,就让我躲会儿,等阿娘回家了,我就回去。老吴你大人有大量,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不能见死不救啊!”

    官员不好意思经商,倒是会让家仆、门客出面,看这眼前的对儿,正是躲避父亲的鸡毛掸子的少爷与忠心耿耿的老仆之间的对话。

    郑琰收回了口水,调整了表情,然后翻了个白眼。反正也没有正品,逛下家吧,虽然她对东市不太抱希望了。没想到大帅哥看了过来,认真地道:“你长得挺好看,不要作怪样子啊,作怪样子就不好看了,怪可惜的。”

    “……”继续给他个白眼。

    店主人又来拉他家小主人:“小娘子别生气,大郎就是口无遮拦。大郎不要再惹事,上回打人还没吃到教训么?”

    帅人两眼望天:“害怕了我就不是袁守诚。”

    原来这家店是仇人家开的!她记得这货,因为这家伙,她大哥还挨了板子。

    郑琰落荒而逃,最后还是去合了几样香料、做了几个香囊凑数,心里直想哭,走个亲戚能遇到仇人,逛个街进了仇人开的店。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

    郑靖业与杜氏这对无良夫妇很快就知道了女儿的逛街奇遇,两人笑得直打跌。郑靖业还说:“阿琰不要生气嘛,他为人轻佻了些,眼光还是不错的。他既说你生得好看,你必是好看的。”

    郑琰:“……”

    郑靖业过生日,皇帝都给赐点生日礼物,反正场面很是盛大。有皇帝牵头,其他人不管乐意不乐意,少都要有点表示,郑家这天热闹非常,连东宫都派了人来。

    郑家五子悉往前厅迎客,郑琰与杜氏则接待女眷们。郑琰就看到了姜氏,她的气色不是特别好,想来有于明朗那样个儿子,做母亲的少都会有些不顺。郑琰也只作不知道,舅母长舅母短地跟姜氏说话。

    由于是郑靖业做生日,女眷们到得就不是特别,都是些关系比较亲密又或者是家里想与郑家交好的,气氛颇为不错。出嫁的郑瑜也回来了,儿子还不满周岁,就没有带过来。

    郑琰把她仔仔细细看了八圈,认真地道:“阿姊,胖了。”周围人都笑。

    郑瑜嘴角抽,忍住了下手的冲动:“你给我记着。”

    郑家颇为和乐,宣德府顾宅就有些气闷了。齐王的郎中令顾宣算起来是顾益纯的族侄,来给叔父拜寿,连同顾鼐等顾家亲眷,也是开了次宴。比起郑家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顾宅的寿宴就低调、雅致得。

    器用名窑、菜是佳馔,菜谱都是祖上传下来、经过时间考验的。并无百戏,却是众人诗文相和、高歌曼舞,很有古风。饶是顾益纯对家族不太亲近,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该道贺的也都贺过了,众人纷纷告辞。顾宣似有未尽之语,特意留了下来。顾益纯皱了下眉,对仍住在这里的顾鼐道:“你明日还要去王府应卯,又饮了酒,先去歇息。”

    顾鼐看了看顾宣,低头应了声是,轻轻走了开去。

    顾益纯在前面走,顾宣跟在后面,路跟到了书房。顾宣还待绕两句客套话,顾益纯已经不客气地在榻上歪:“你有话说。”

    顾宣怔了下,马上适应了这种‘酒后名士’的谈话状态:“是有事,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说来看看。”接过小僮上的热茶,深深吸了口气,嗅那般清香。

    直到茶凉了,顾益纯还没有喝上口,脑子里还在回荡着顾宣的话:“齐王殿下有子,王妃爱逾性命,欲早日为其择良缘,看遍淑女皆不如意。齐王殿下想嗣王恰与郑相爱女同庚,不知可结两姓之好否?”

    吹皱池水

    顾益纯生啃了齐王的心都有了!他就是再闲云野鹤,好歹也是世家打滚出来的,好歹也是经历过些事情的,好歹也是个有思想有文化的帅老头子,看不出齐王的心思才怪!

    他知道郑靖业现在的处境,已经无意间得罪了东宫。与太子修好尚且来不及,还tmd跟个想要跳出来夺嫡的齐王搅和在起?太子正位东宫十八年了,儿子都十二了,老婆还是出自名门陈氏,十年前就开始正式参与政务,是那么好对付的么?

    太子的妈不是皇后、不是后宫最得宠的女人、也没有混个妃子当当,太子甚至没有个强大的外家可以依靠。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凭着个庶长子的名头在十二岁时当上了太子,这个太子很简单么?

    还有——“你为什么跟我说?为什么跟我说?为什么跟我说?你怎么不登相府的门,倒说到我眼前来了?”顾益纯连问了三个为什么,砸得顾宣头昏眼花。为什么想提亲不跟人家亲爹说?把老子当成什么人了?

    顾宣陪笑道:“侄儿这不是请教您来的么?您看可不可行?”

    顾益纯的眼神很冷,冻得顾宣哆嗦。看得顾宣低下了头,顾益纯哼了声。

    “是齐王自己的主意还是你撺掇的?”

    顾宣咽了口唾沫:“大家都觉得……”

    “到底是谁!”

    顾宣乖乖地道:“齐王。”其实是他这个狗头军师提议与郑靖业维持良好的关系,然后齐王完善了这个主意。

    md!顾益纯在心里把历代先帝问候了遍。

    “想都不要想,想都不要想,想都不要想,”顾益纯化身复读机,把顾宣骂了个狗血淋头,“你们动什么歪心思啊?少跟我扯那些冠冕堂皇的!你跟着搀和什么?顾家还缺什么?要你这样拼着小命四处钻?你属老鼠的啊?”

    顾宣最初被骂懵了,挨了几句之后也展现了比较高的心理素质,他回过味儿来了。反问顾益纯:“有什么不好么?”

    如果这家伙不是姓顾,顾益纯理都不想理他!“你们觉得郑靖业很傻么?”

    顾宣道:“郑相是聪明人,聪明人是最识时务的,”既然已经说开了,他也就不遮遮掩掩了,“东宫对郑相久有不满,郑相已经是进退维谷了。”努力游说游说再游说。

    顾家在东宫和齐王那里都有人的,不但如此,家大业大的,不少藩王那里都有些与他们家关系或近或远的亲戚。当然,大家在维持家族利益的大前提下,各有各的小算盘。各个家族的基本情况也都差不。有家族的庇护,顾宣的仕途还是比较顺利的,如果想上层楼,就必须靠自己。所谓富贵险中求,不外如是。

    他是齐王的属臣,齐王好了,他自己也就好了。齐王的母亲是九嫔之首的昭仪,出自世家韩氏,齐王的庶长子还是皇帝的第个孙子颇得皇帝青眼,齐王自以什么都比太子好,就是比太子小了俩月。恨呐!从上回要立太子开始,两人就不大对付。

    稍微有点儿政治头脑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东宫的势力在被不断的削弱。东宫的旧僚属们个个地下台,每个人被调走或或少都带了几项罪名。不管郑靖业是不是故意,不管这里面有没有皇帝授意,个客观的事实就是:太子在被削弱着。

    不趁着这个时候搏把,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太子登基,对于这个碍眼的弟弟肯定没好脸色的,钝刀子割肉也能把齐王给剐成火锅肉片儿。顾宣出自世家,或许不会受太大的牵连,至少不会诛连,但是,丫如果不叛变,前途也就没了,太子不像是个心胸特别宽广的人。

    在顾宣看来,这个建议也算是双赢,郑家没有根基,难保太子上位之后会怎么样。跟齐王合作就不样了,投资下位君

    分节阅读15

    欲望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