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干 > 奸臣之女

分节阅读9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9

    他老人家挖了坑把季繁给推到了坑里,没想到季繁从坑里刨了大把烂泥往坑外扔,溅得四处都是。首当其冲的就是郑靖业,他被兜头浇了脸,还要被皇帝用诡异的目光打量——里外不是人。

    第个马仔

    “季繁这是疯了么?”

    依旧是郑派奸党小聚会,沉不气的理所当然是小喽啰。光禄寺卿第个嚷了出来,嚷完了,才想起来季繁好像是郑靖业的老师,又讪讪地住了口。果然,郑靖业不悦地看了他眼:“嚷嚷什么呢?”

    光禄寺卿把心横,反正季繁对郑靖业的态度也不咋地,不怕郑相真的生气:“下官说的是真心话,自从这位名士入了朝,在座的谁不缩起了肩膀等着挨他的骂?骂就骂吧,咱们是晚辈。可他长辈,不带这么坑人的。这两天,我都不敢回家了我。”

    焦急的语气把郑靖业给逗乐了:“你也是九卿之,还怕这样的场面?”

    答话的是户部尚书:“光要是我们也没什么,这回,只怕圣人要疑上相公您。季侍中是您荐的,他又出了这样的个主意,您又没明着驳,这个……怕不好办呐。”

    郑靖业挑眉:“有什么不好办的?”也不看看他今天都叫了谁过来!他这不正是要解决着问题吗?季繁还真是会给他找麻烦!当初是借季繁的名声出仕的,现在轮到他连本带利地还债了。

    也罢,把季繁解决了,从此无人能在道义上压得住他了,顶在背后耍耍嘴皮子。

    “他要办,你们就认真协办。光禄寺就把历来先贤后人、勋贵遗孤、世家子弟,统统录了给他,记住,每个人都要写出最光鲜的面。”

    “0……”光禄寺卿。

    “户部那里,把国库所积之柴、米、钱、锻数目造册,天下户口、田亩厘清,务要清清爽爽。我还没说完,把要发放给驻军的粮饷刨出来、俸禄刨出来、公廨田刨出来、封邑田亩刨出来……”

    “!”郑靖业还没说完,户部尚书就悟了,“高,实在是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两人齐声拍马。

    ————————————————————————————————————————

    为什么说郑靖业这手很高明呢?这还要从季繁说起。

    季名士人生的前七十年,过得是顺风顺水。他老人家即使不是出身什么流世家,也不是苦哈哈的穷人。在经历过严格守丧、谢绝征召等等系列行动之后,又凭借其口才与学识,季繁终于成为代名士,这个时候他才刚刚三十五岁。

    然后开课收徒,出了很名士学生,出了很高官学生,他老人家也名满天下。季繁很聪明,知道自己出身不算高,年纪轻轻的入朝当官也没有什么大前途——那会儿的世家比现在还强大——不如直当个名士。

    年轻的季繁也是有傲气的,当个刀笔小吏算什么事儿?不如继续当名士。

    直到郑靖业拜相,学生都当宰相了,季繁的名头响,然后麻烦也来了。这个他本来就不怎么看好的学生……捅漏子了,他理所当然地被很知道他们关系的熟人轮番约谈。

    季繁被迫进京,到了京城,郑靖业马上服软了,显然没有痛哭流涕表示忏悔,也是用实际行动表示了退让。让人想不到的是,郑靖业向皇帝推荐了他!鉴于他的名头之响,上来就做了侍中。

    忘了说句,他老人家今年七十五了,孔子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成圣三年了。他老人家还能在这个年龄段开始份全新的工作,实在是有莫大的勇气。

    本来日子过得挺美好的,很人都支撑他,也没人给他捣蛋,他招兵买马,辟用了不少人做僚属,小日子过得也是红红火火。

    季繁不知道,郑靖业不给他捣蛋,乃是因为工作本身就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如果你想混下去的话。

    这不,正人君子们在最初的个月给予季繁各种帮助——从推荐可用之材到介绍朝廷动态——之后,要求季繁对他们的政治投资进行回报。

    季繁左看右看,才发现自己这回是真的落在坑里了。

    他是郑靖业推荐做官的,他必须从此对郑靖业礼让三分,不能再摆老师的架子了。除非郑靖业办了什么祸国殃民的大事,郑靖业最近是什么小动作都没有,此命题不成立。

    这朝上各种关系实在复杂,顺了哥情失嫂意。举手投足个政策下来就要让些人得利而让另些人生气,惹到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可是不管你是不是名义,照样把你骂成个奸臣。

    在给予他很大帮助之后,有人理所当然地请季繁牵个头(他名声最大、地位也高嘛),要求恢复旧制。

    这个旧制,是被先前那个比郑靖业还坏百倍的奸臣魏静渊给破坏掉的诸政策中的个。魏静渊最大的恶名就是来源于此:降级袭爵。

    话说,世家势力大,几代当宰相当九卿什么的,在朝中势力非同般,皇家都希望跟他们联姻,哪个流世家内部没几个世袭的爵位、娶过十个八个公主呢?

    从有分封制开始,分下去的爵位给了你就直是你这系的了,除非改朝换代或者是全家谋反,否则,你是王、你儿子也是王、你孙子还是王,国家不但要少这部分税收,还要免除因为你而带来的相关系列的税收。

    不但如此,如果个父亲立功很大,本身爵位已经很高了,还可以另封个或几个儿子爵位。即使没有爵位封,还可以荫子补官。

    最凶残的是,个王朝覆灭了,皇室除了被新王朝选个政治上的花瓶以示新朝宽容之外,其他皇室成员都成了平民。可世家不样,他们有势力,新王朝需要他们帮忙,他们本身也许就是纵容新王朝建立的“功臣”。好了,可以继续接着领新王朝的爵位,当新王朝的高官。

    有官有爵之人非但本人不缴税,每人根据品级的不同,可以有数名到数百名的奴仆与数顷到数百顷的耕地不纳税。

    现在的皇帝年轻时面通过对外扩张建立威信,面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等他威信建立起来了,战争也花了不少钱,那啥,宰肥羊呗。魏静渊应运而生,他的许政治主张比皇帝还激进,提出了“降级袭爵”的制度。

    当爹的是亲王,儿子就是郡王,孙子就是公爵。当然,相应的特权也要有所削减。还有,不再是所有的爵位都有实封,有些就是领定额的俸禄,不再给实封。不但对世家如此,对皇室也是如此。

    再加上其他林林总总的措施,魏静渊成了众矢之的,最后□掉以泄众忿。

    哪怕是魏静渊身死家败,皇帝也没有松口说恢复旧制。当然,皇帝他老人家不是顶在最前线的,他老人家装死,帮他顶缸的是郑靖业,任凭少人明示、暗示,郑靖业就是不接这个茬。再加上郑靖业本人行为方式也有点问题,打击政敌手段也很恶劣,他的名声也坏了。

    亏得有个始作俑的魏静渊,不然这郑靖业就该是本朝第大奸臣了。

    ————————————————————————————————————————

    “原来是这样。”郑琰了然地点点头。她爹、她老师比较重视她也不会拿这些事情跟她说,她另有探听的渠道。

    比如魏静渊的光辉事迹,成年人没有个不知道的,问问身这的婢女都能说出个二三来。而季繁做了些什么,她正好有三个已经出仕的哥哥,还有几个半大不大的侄子。她打听不到的,他们肯定能打听得到,她再从他们那里问些事情,东拼西凑也能知道点真相。最方便的是,她的侄子欠了她个大人情。

    在这个家里,她算是有地位的,也得爹娘疼爱,年纪又小,基本上只要不闯进爹妈兄嫂的卧房,哪里都去得。厨房马厩前厅后院儿,没有她到不了的地方。恰逢她侄子德兴有事相求:这孩子上交给他爹的家庭作业交错了。

    “该缴这本的,时发昏,拿错了。小姑姑帮我回吧。”

    “你把这本今天再交上去不就成了?”

    郑德兴苦着张脸:“哪有这么容易的?”吞吞吐吐,还是招了。原来,这时并没有长篇小说,而是流行种话本子,并不长,但是内容颇为精彩,家长们自己也看,却是绝对不提倡孩子看的。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学生们私底下流传的方法:手抄本(这年头没有什么活字印刷),外头弄个与课业本子样的封皮,混在堆书本里非常利于隐蔽。

    唯的不好就是像现在这个样子,容易拿错。郑琇和方氏都是端方的人,让他们发现了少不得顿手板。郑德兴思来想去,全家可以不用避讳地到他家院子里再进他爹的书房的人,也就是他祖母、母亲,最后个就是他小姑姑了。其他人或或少都要避个嫌。

    就她了!据他观察,他这个小姑姑也是个活泼的人,还是个小孩子,也好劝说。最坏也就是被告发,或者办不成事,结果都是被罚,如果小姑姑帮了忙,他就赚了。

    郑琰板着脸:“你怎么这样不求上进呢?”

    郑德兴看着个小孩儿在他面前摆谱,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郑琰很是为难,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就这回,我给你换了回来,这手抄的本子,就归我了。以后你也不许乱看书。嗯,你欠了我个人情,以后我有事要用到你,可不许推脱。”

    郑德兴对于帮他姑姑办事并不在意,七岁的女孩子能有什么难为事呢?对于手抄本却是非常心痛,又怕事发之后肉痛,忍痛点头:“就依姑姑,”伸手,奉上正规的课业本子,“阿爹快回来了,您千万快着点儿啊。”

    郑琰抽过课业本子就往书房去:“大娘知道了必要怨我的!”

    人情就这么欠下了,郑德兴今年十二了,算半个大人,郑靖业在考虑给他在宫里弄个亲卫干干,想打听什么朝上的事情也容易。

    郑琰的第个放在朝廷上的马仔就这么上了贼船。郑德兴在这件事情上也不能说没有受益,至少郑琰想打听什么事情,是要他去办的,也是锻炼了他对朝政的敏感。

    郑琰并没有接触到政治,她的那些个三脚猫的知识都是从书上学来的,不少都是少人智慧的凝结。这其中在天朝学校里背了十几年的政治经济学,是有利于郑德兴同学大局观的建立的。

    这是后话了。

    现在,郑琰在听了郑德兴转述朝廷正在大盘点的消息之后,郑重对郑德兴许诺:“以后有要我帮忙的地方,只管来找我。”

    失控的局势

    “太子殿下,该着急了吧?”说话的是个三十来岁的文士,皮肤白皙,蓄着美须。口中说着近乎大逆不道的话,声调还是舒缓得在念情书。

    “不可无礼。”同样和缓的声调从文士身前的青年口中传出,听不出他是不是真的在训斥。

    文士扫了眼青年,悠悠地道:“谨领命。”

    “山泉烹茶味道最佳,能来饮否?”

    “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两人举步缓行,山间小风吹,很有股神仙姿态,后面打扇的、提壶的、捧毛巾塵尾香炉的齐跟上。

    临水小亭,已有二、三人就坐,茶具摆开,就等人齐了开茶话会。

    这就是个茶话会。

    主席:皇次子齐王萧令业。出席者:齐郎中令顾宣,齐常侍沈处纲,齐舍人欧阳述,齐谒者郭劭。

    会议主题:皇帝的心意是不是要改变、太子是不是要下课、齐王有没有可能入主东宫。

    顾宣淡定地洗着杯子,沈处纲默默地看着亭外的片绿水,欧阳述部花白胡须拿在手里捻来捻去。郭劭看在座的自己职位最低,先开口:“今天,东宫詹事可是讨了个没趣。”

    沈处纲微微笑:“这是应有之意,这些年,可是办了不少东宫的人。”

    萧令业也微笑:“昨天东宫烧了几十页的废纸,都是太子殿下写坏了的字纸。”

    欧阳述放下胡须:“看来是太热闹了,扰了太子殿下呢。”

    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不是流也是郡之杰。东宫詹事是附和季繁的提议被骂的,从另角度上说算是维护世家利益,但是詹事被皇帝痛批,这些世家出身的人却在这里高兴。

    可见凡事并不是可以概而论的。

    自从魏静渊拜相,这朝上就很热闹,今天你做了什么不法的事情被揭发了,明天哪里官员不称职又牵连到了他。世袭之家被兜头打了闷棍,嗷嗷叫着反扑。希望虎口夺食的草根们因为许礼仪问题或被嘲笑,或因“失仪”而被弹劾罢官。

    这种情况直到魏静渊死,都没得到改善。相反,魏静渊的死,又是场大热闹。

    等到魏静渊死了,许人想着,这下该是各归各位,大家依旧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过日子了吧?皇帝死活没搭这个茬儿,又看中了郑靖业,把他给推出来让朝堂继续热闹。

    这种热闹本质上是权利和利益的争夺与再分配。

    从宏观上来说,是对腐朽的门阀士族政治的冲击,让的有才华的人参与到国家决策与运转中来,有利于全民族的发展。

    从微观上看,就相当微妙了。

    客观规律是通过无数的个案体现出来总趋势的,在这个客观规律被众人所熟知并信奉之前,你不能要求每个人事事都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不是?许有识之士许会发出“旧家恩宠不如前”的感叹,的人只是看到了个个的个案。今天张家被打了,明天李家被骂了。然后,他们会往另个方面去想从而得出个奇怪的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皇帝不喜欢太子了——拿份十二年前东宫僚属名单与现在的东宫僚属名单对比,你就会发现,除了正常退休的,有半人都因为各种罪名或贬或离职或者干脆被砍了。

    这样的情况越往后来越明显,令人不得不产生遐思。

    齐王就是心驰神往的人之,他也有足够的资本去意乱情迷。

    今上六十年的人生中,前三十年里是个孩子也没有。直捱到了登基,还是没孩子,不得不广选淑女。直到三十岁上,方由宫人生下了现在的太子。

    从那以后,皇帝好像找到了生孩子的窍门,儿子女儿不停地往外蹦,时至今日他老人家已经有了二十三个儿子、二十七个女儿,现在活着的有十五个儿子、二十二个女儿。

    以上这些子女中,无嫡出,报告完毕。

    然后问题来了!

    皇长子占了个长字,但是出身并不高贵,尤其在崇尚世家的年代,在父系出身相同的时候,母系的出身就尤其重要。皇长子的生母只是个普通的宫人,是皇帝在直无子的情况下病急乱投医的产物。出身既不高贵,也没有苗妃之宠,到死都只是个淑媛。

    在她死之前,她的儿子还不是太子,在她死之后,她也没有得到追封。皇太子的位子,也是杀出条血路拼出来的。

    其他的皇子就不样了。皇帝久婚无子,病急乱投医之下,听说谁家子息旺,就把这家适龄的女孩子弄进宫来。此时他与世家处在短暂的蜜月期,他的皇后就是世家女,可惜直无子。

    皇长子非嫡、母卑,在重嫡庶的时代混得艰难,雪上加霜的是,这些世家女子还真有好几个生了儿子的。这里面包括皇次子、皇三子、皇七子等系列皇子,直到近十来年,皇帝后嗣无忧,身边出身低微的女人方了起来。

    皇帝有意无意排斥世家在朝堂上的权利,也不是想把他们赶尽杀绝,而是控制。与许旁观者顺口说的“打击世族势力”不同的是,皇帝希望把这世族势力维持在个范围之内。同时,皇室也是很钦羡世家的。不但皇后是世家女,皇帝给儿子挑老婆也是从世家里挑,嫁女儿也希望往世家里嫁。

    皇帝中年的时候度很喜欢几个世家女子,其中就有蒋相的亲戚淑妃。

    对于个母家出身不好的皇子做了太子,很人心里不是不嘀咕的,架不住太子懂事(没娘的孩子可怜)、好学(认真的孩子可爱)、上进(坏了……),他又长得健康。为固国本,就在十二岁上被册为太子。

    世家也觉得有这样个太子也不错,那啥,如果让张家外孙子做了皇帝李家不愿意,让李家的外孙子做了皇帝王家又不高兴。这个好,跟大家都不沾边,咱们从头竞争起。心思灵敏的已经开始对东宫进行投资了,正好,皇太子母家没势力,也需要结交朝臣。

    皇太子萧令行十八岁娶了国内流世家陈氏的女儿做太子妃,转年就生了个儿子——地位很稳固。

    儿子周岁过,风向变了,魏静渊这货当了宰相。魏某人在地方锻炼的时候就以“不畏豪强”著称,世家遇到了他算是倒了八百辈子血霉了!大笔挥,削爵、括隐、考勤、查办不法,样样不容情。

    朝廷内外哭声片,大批官员纷纷落马,这里面有中央官员也有东宫属员。

    朝廷上的人员再变,人们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觉得皇帝要完蛋。东宫的属员十年如日地□掉,谁都要想想了。

    魏静渊也好、郑靖业也罢,本心里都没有针对太子的意思。但是太子与世家牵扯太深,看起来就好像是前后两任宰相都跟太子过不去,而皇帝也被这两个“奸臣”离间了父子亲情。

    ——除了奸臣与皇帝,别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冤枉啊!!!

    量变引起质变,初时还没人有异动。连着量变了十年,今年皇帝又六十岁了,很人心动行动了。这大概是皇帝与两任宰相没有想到的事情了。

    这真是个不美丽的误会啊!

    ————————————————————————————————————————

    熙山既然叫山,地势就不太平,郑琰的马车弯弯绕绕地往翠微宫驶去。熙山占地面积不小,如果把个不认识路的人随便往里面丢,运气好的也要错过三回饭点儿。

    即使如此,郑府离翠微宫也不是很远。座山,不可能处处都适合建房、处处都适合赏景。最好的地段是皇帝的别宫,诸臣按照地位的不同居住的地方也各有差异。郑家别业虽然是接手别人的,也是择了个离皇帝比较近、景色比较好的。

    正方便了郑琰被苗妃拎到翠微宫去玩。

    翠微宫比大正宫小了不少,前面堆也是各单位的办公场所。郑琰坐在车上,摇摇晃晃就进了翠微宫。

    苗妃正在无聊,拜季老先生所赐,皇帝不得不再次于度假期间出面调停,无意间就冷落了美妾,苗妃只好自己想办法打发时间。

    郑琰看到苗妃,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苗妃跟前什么时候冒出来这么大个团子?!

    大团子是个小正太,生得粉嫩嫩水灵灵,郑琰睁大了眼睛时回不过神儿来——这是谁家的孩子啊?长得还真是不错哎~他的五官不像傅宗铨那样分明,看起来平淡柔和,嫩嫩的皮肤,乌黑明亮的眼睛,嘴巴上还泛点水泽。郑琰的怪阿姨之心瞬间回来了,心都要酥了——这小脸儿手感定超好的,捏下去定很q很有弹性。

    “不认得吧?这是令仪。”苗妃很热情地解说。

    “……”很有名么?

    苗妃看郑琰脸懵懂,没好气地道:“看傻了么?见到我们二十三郎不会说话了?”

    “这到底是谁啊?”郑琰从谏如流地改正错误,说话了。

    “二十三郎啊?”

    “谁家的啊?”大姐,您甭玩我了行不行?

    “不是说了么?我们家的啊。”

    “嘎?”郑琰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刚刚用极其猥琐的目光吃了位皇子的小嫩豆腐。

    苗妃笑得直打跌:“想不到吧?”

    郑琰诚实地点点头,又跟这小皇子福了福行礼。小皇子直那么坐着,此时认真地点点头:“免礼。”

    郑琰没想到这是位小皇子乃是因为这小子身上穿的衣服料子是不错,却不是制服,而且,她从没见过这小子。

    萧妃招招手,让郑琰上前坐着,自己搂着萧令仪:“翠微宫地方毕竟不如大正宫大,我们能挤就挤着住。正好,二十三郎就住到我这里来了。”

    眼前这个萧令仪是皇帝最小的儿子,生母只是个普通的宫人。他爹儿子又、正事也、私生活还丰富,基本不怎么跟小儿子、小女儿们玩,有那功夫,他还跟苗妃努力下给萧令仪再添个弟弟呢。

    而苗妃,据郑琰观察,她似乎正处在个难以抉择的境地。究竟是从后宫抱养个孩子呢,还是专心跟皇帝生个?这是个大问题。郑琰觉得吧,苗妃如果是担心养老问题,完全可以边养着边人的孩子边生自己的,但是苗妃似乎觉得两者无法兼得。

    现在这是想清楚要下手了?

    郑琰满腹狐疑,萧妃却已经向萧令仪介绍起她来了:“二十三郎,看看七娘好不好看?”

    萧令仪认真地点头:“很好看。”声音也软糯糯的。

    郑琰:“……”

    苗妃笑得欢了:“七娘已经读书认字了呢,二十三郎今天有不会的字拿来问问七娘,看她会不会。”

    她在被迫进行选择,依照她的心意,抚养别人的孩子,不定能养熟,不如自己生个。无奈皇帝跟别人就生得出来,跟她就生不出来。如果不是现在的情势,她还能再等,如今外面剑拔弩张的,苗妃也等不得了。

    苗妃知道自己的出身和现在的高位让后宫很女人看不顺眼,旦这些女人的儿子当了皇帝,绝对够自

    分节阅读9

    欲望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