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干 > 奸臣之女

分节阅读5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5

    业就爬起来,穿戴了去上朝。朝会上,推荐他老师季繁。说其大才,朝廷不能“使野有遗贤”。朝上片侧目,昨天季繁给郑靖业脸子看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后宫里都知道了,今天他居然要推荐季繁,这是……悔改了?

    郑琰还不知道他爹已经丢脸丢到京城外了,大清早的,郑靖业刚走没久,郑琰还没起床,宫里苗贵妃遣了内官来叫郑琰到宫里玩。

    季师入红尘

    苗贵妃没有孩子,就乐意见到小孩子,这个小小的愿望在宫里几乎不能实现。皇帝现在最年长的孩子——太子——今年都三十岁了,年幼的皇子皇女又没有合适她亲近的,就变着法儿地召大臣们的孩子来玩。不用说,郑琰就是她很想见小孩子之,或许是最想见的也不定。

    郑琰有封号有自己的配车,县君的车驾可用铜为饰,还算宽敞,装饰布置得也算气派,坐在里面再带上两个婢女,点也不嫌挤。她进宫好回了,有杜氏领着的,也偶有就自己过去的,只要带够了跟车的人,家里人还是很放心的。苗妃大早就派了内官过来领她入宫,也不用担心行走宫中有什么不妥。

    此时早朝未散,郑琰的车也不张扬,路行到宫门前。整个皇宫是个整体,前朝后宫,宫禁当然是严格的,还没有到惊乍的地步。命妇女眷得宣召入宫,也是由前往后走,有品级之人,正式晋见,不兴走后门,要走前门以示郑重。

    从入宫门开始,就不能再使用任何交通工具了,你得自己走——得到特许权的例外。郑琰是有特许的,在宫门下车,换上宫中准备的肩舆,阿月随行入内、阿宣在车上等候。

    整个皇宫坐北朝南方方正正,从皇宫右门长庆门入,贴西墙而行,穿过了长长的广场,这广场处在整个宫城正中的最前沿,是百官集合的地方,命妇入后宫,如果时间太巧,很有可能碰上几个官员。今天没有,郑琰坐在肩舆上四下看,除了岗的,个余的人都没有。西宫墙并不是宫城的外墙,过这道墙往西,就是掖庭宫,里面住着低品级的后宫人员,那里不是郑琰今天的目的地。以苗贵妃之尊,并不住在那里。郑琰也无从得知里面的情况,只是知道这正宫西边是掖廷宫而已。

    再过道宫门——右辅门,还没有到后宫,度其位置,该是几个中央衙署了,大概就是国务院所在地。郑琰行靠西墙往北,没有冲进人家办公场所,继续前行,再过道门,又是个比较大的广场。前行数十丈,这时候,队伍的右手边出现了座壮丽的宫殿,这就是整个王朝的中心大正殿,整个皇宫也因此得名为大正宫【1】。现在,里面群人正看着她爹,以为郑靖业发昏——这件事情郑琰是不知道的。

    再过道宫门,才算是进入后宫了。此门名月华门,过了这道门,眼前不由亮,后宫的景色就是比前朝漂亮。花树生荫、亭阁错落、流水潺潺,这后宫不像前朝那样严肃,方正的宫殿外面就是各式的景色,不似前朝四处都是正方、长方形的块儿。

    后宫离前朝最近的中央地带有殿名勤政殿,是皇帝起居之处。离这寝宫最近的地方就是后边苗贵妃所居之昭仁殿,这里本该是皇后的寝殿,现在没皇后,苗贵妃住了,前几年为了这件事情朝上还生出不小的风波来。郑琰的目的地就是昭仁殿。

    离昭仁殿还有段距离,前面远远看到队人,是步行,走得并不快,郑琰的队伍很快就赶了上来。两下交错,看到了个半生不熟的人——蒋相的掌珠蒋文清。蒋文清没有肩舆,身上也没有封号,入宫只得步行。

    她也算是后宫常客,郑琰也见过她几次,只是交情不深。蒋文清今年十六了,跟小萝莉没有共同语言,她又是世家出身,双方都觉得不是路人,相互之间答话少了。最近郑靖业又“倒行逆施”,蒋文清不想跟个小丫头交浅言深。

    郑琰已经让停住了肩舆,跳下来打招呼。蒋文清之父蒋进贤也是宰相,两家还没有翻脸,就算是翻了脸,郑琰也要装成不知道地、派天真可爱地跟蒋文清打招呼:“阿蒋向可好?”

    两人离着有几步的距离,再往前,郑琰就得仰着头看蒋文清的脸了,她不想这样。蒋文清是个美人儿,清雅如同新开的梨花,微蹙了下眉毛,很快就调整了表情,淡笑道:“阿郑向可好?”

    这位,乃是去淑妃殿里的。淑妃楚氏乃是她的姨母,常使其入宫说话。楚淑妃住在昭仁殿右后稍远点的延安殿里,蒋文清贴着西墙路向北,就是想要绕开昭仁殿。苗妃入住昭仁殿,是前朝后宫心里的根刺,她僭越了。

    皇帝乐意!

    少人拼死劝谏,把皇帝惹火了:“我励精图治近卅载,今须发皆白,令妃子就近侍奉,有何不可?尔等想要我无人侍奉么?”

    昭仁殿是皇后住的又怎么了?老子乐意让苗妃住!我还让她管后宫哩!神马?册封新皇后?

    亲,对不起哦亲,我跟元配老婆感情很好哒,不忍心有人占了她的位子。

    尼玛!!!睁眼说瞎话啊这是!

    皇帝说是了,死活不肯改,就是不纳谏、就是不给你这个面子,你还真能造反么?

    蒋文清知道,郑琰此去必是往昭仁殿的,心里是不痛快,还是回答了郑琰“阿蒋要去哪里”的问题,又问了郑琰要去哪里,然后说:“我与阿郑并不同路了,阿郑早些去见贵妃,不要耽误了事情。我要往延安殿去了。”

    郑琰笑得派天真:“就此别过了。阿蒋慢些走。”挥挥手,坐上肩舆,走人。

    她走得干脆利落,蒋文清看得目瞪口呆。虽然很想早点摆脱这丫头,可她这走得也太快了吧?

    ————————————————————————————————

    昭仁殿本是皇后居所,不尚奇巧贵在大气,殿前的石板地都比别处面积要大!虽然现在里面住的只是个贵妃而不是皇后,四下里侍奉的人也是按照最高规格给配置的。

    脚踏进昭仁殿里,就闻到股浓浓的香味儿。皇帝年老,很器官的机能都没有少时灵敏了,喜欢闻浓香。郑琰忍住打喷嚏的欲望,揉揉鼻子,给苗妃见礼。

    已有内官向苗妃通报了,前朝近来事,皇帝再想偷懒,这几天还是抽了点时间去见百官,苗妃就闲了。正在无聊间听说郑琰来了,放下手中的眉笔:“七娘这里来。给七娘上茶,拿贡桔来。”

    郑琰给苗妃见礼,并不是跪礼,福身而已。在不是朝见这样的过于正式的场合,臣见君也不施跪礼的。此时君臣之间,还没有天堑鸿沟般的生疏。

    苗妃拉着郑琰,把她抱到怀里:“春天瓜果就是不,这贡桔还是内侍省那里想破了脑袋存下来的,他们也是不得法,十斤里还折了半儿去。”

    郑琰脑袋往后仰,拿皇帝宠妃当肉垫,看着苗妃形状优美的下巴:“这样难得,娘娘这里还有?”不愧是老皇帝这个在花丛里混了几十年的人看中的,长得真是漂亮啊。柳眉杏眼樱桃口,雪肌玉肤杨柳腰。

    苗妃低头,看着郑琰透着好奇的眼睛,笑容里不由泛出丝得意来,伸手点了点郑琰的鼻尖儿:“宫里的东西总比外面点,就算没有,我叫七娘来,也要找到可口的招待七娘啊。”

    苗妃是小官之女,结交宰相家,也是好有外援。现在的情况是,郑家不定需要苗妃,苗妃却需要有个朝臣对她表示出善意来,她对郑琰格外亲近,度还想通过郑瑜与郑瑜的夫家接触,但是人家不搭这茬儿。

    郑琰又生得可爱,苗妃与她在起心情也好,相处是融洽。什么宫里合的香料啦、新奇的首饰啦、哪里贡上的好吃的啦,手头宽点就给郑琰了,对郑家比对娘家还要好。

    郑琰眨眨眼:“那我和阿蒋都有口福了,她今天走了好路,正好吃点好吃的补补力气呢。”

    “阿蒋?”

    “嗯!蒋相公家的阿蒋。”

    苗妃眯了眯眼睛,她是老皇帝时兴起四下蹓跶不小心碰上的。苗妃家里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名门望族,因父亲是个小官,日子过得并不紧,也是娇纵长大的。性情活泼,正对了老皇帝的胃口。

    带到宫里,皇帝对她依旧感兴趣,却少不了些宫斗的桥段。她不是不谙世事,从小也是充满了对世家的敬畏,朝被抬举,年轻姑娘难免得意忘形,吃了几个暗亏,才发现自己的处境不妙,这才收敛了起来。苗妃是个聪明人,吃堑长智,抓住重点——皇帝,又思自己在外无援,往宫外找联盟。

    郑靖业要是把宝押到后宫女人身上,他就不是郑靖业了。在他看来,苗妃可以接触,但是给她当枪使,受她的遥控指挥就不必了,这样的态度已经足以让苗妃感激涕零了。当初,她不知轻重的时候,想提携自家父兄弟弟来的,结果没干仨月,就出了惹皇帝生气的纰漏来,弄得她差点跟着失宠,她这才知道,朝廷不是那么好混的。

    对于郑琰来说,跟苗妃聊天是件很轻松的事情。苗妃问她:“家里人都好么?”

    郑琰放下剥了半的桔子,取了巾子擦手:“还跟平常样过日子。”

    过日子总少不了磕磕绊绊,老子打儿子也算是“平常”。

    苗妃又感兴趣地道:“你昨天见了季先生?听说是个名士,他长得什么样子?是不是说什么话都很有学问?”

    “我就看了他眼,没我阿爹好看。问了好,我就跟哥哥、侄儿们出来了。”

    “……”有说等于没有说。伪萝莉是大杀器,让听到了点师徒见面不欢而散的风声、 想知道□的苗妃不确定了起来。难道真的没有什么?

    苗妃皱了皱鼻子,娇憨可人:“七娘又学了什么?”

    两人又开始了没营养的对话,什么你学了什么功课,什么我这两天我爹说要教我骑马。讲了好会儿话,苗妃估摸着皇帝要下朝了,就派人包了两盘贡桔送郑琰回家。

    这样没营养的联络感情时常发生在两人中间。苗妃借此表示自己的态度,郑琰也顺手捞了不少东西,郑靖业对幼女的疼爱因为她的“懂事”也是只增不减——这丫头嘴巴严。

    ————————————————————————————————

    郑琰回到家里,把贡桔交给杜氏,其中有盘是苗妃指名给杜氏的。杜氏笑把桔子分了分,问郑琰:“今天贵妃都跟你说什么了?”

    郑琰五十地道:“先是遇到了阿蒋,她去见淑妃。到了昭仁宫,贵妃还问我见了季先生没有,季先生说了什么没有。我说我就叫了声先生就出来了,什么也不知道。”

    杜氏笑着戳戳她的额头:“就你机灵!”

    郑靖业今天回来得晚,早早遣人回家,说是要晚回来,让家里先吃饭。杜氏也点不客气地带着儿女先吃了晚安。再让厨房给郑靖业预备热饭。

    郑靖业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很是真诚,他下了他的第步棋。女儿结交宫妃,当爹的也不好意思闲着。他当朝推荐了他的老师季繁,这在当时是常态,熟悉的人之间互相推荐下,季繁又实在有名。

    在这师徒不和的风声传来的时候,推荐理解政敌的季繁?季繁还是个声望很好的家伙,能够起到招牌作用。

    郑靖业傻了么?这是许人的观点。他竟然还说“季师之才,弟子不敢置措,当由天子自征辟”。

    又想,老师来了,按照时人的道德标准来看,师道尊严,老师骂着,学生就得听着,学生在老师面前是万不能无礼的,否则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郑靖业也没脸在相位上呆着了。季繁大名远扬,郑靖业这是不得不荐呀!

    当然,说不定这是郑靖业的试探,季繁许久不入京师了,此次来不知目的。试上试,就知道他是不是有意出仕。如果不想出仕,郑靖业也算是松了口气了。如果想……郑靖业也只能干瞪眼。

    这些想法郑靖业都能猜得到,对周围投到身上的目光视若无睹,郑靖业肚里冷笑。

    季繁何曾做过官?还要让他做京官!不出漏子才怪!在京里出了漏子可不如在地方上好遮掩,御史就能咬死他!嫌我不会干事儿?我倒要看你能干什么实事儿。

    你们不是说我“遍植党羽”、“朋比为奸”吗?看看这位海内名士庭前车马几何!到时候你们紧密团结在此人周围,皇帝会生气的!

    出仕就是入了官场,从此与名士清高的形象彻底脱钩了,只能在这潭浑水里摸爬滚打。郑靖业不相信有几个人还能保持“高洁”,有史以来,“清正高洁”的名士每朝都够开个《名士传》里面每个人也就写个名字加几十字的简介而已。而得到“清正高洁”之评的官员,两百年的个朝代未必能出个让所有人都承认的!

    郑靖业说动了皇帝,说是放他影响力太大,在外面乱逛实在太危险了,不如收在眼皮子底下——收拾起来也方便啊。话没有说得那么直白,他只是委婉地表示:“季师为海内名士,游学四方士庶倾慕。其行囊无余资而走遍天下,所到之处,世家无不倾力供奉,识遍天下名门。如此贤者流落野外,是宰相之过。”

    郑靖业劝说皇帝的另个理由是季繁对朝廷最近的政策虽然颇有微辞,但他不是个傻子,把他留在朝中当两天官“知道圣人的艰难,就不会再妄议朝政了。”

    最后:“如此名士,若是有志直在京外为圣人教化四方也就罢了,如今进京,圣人不下诏征辟,倒显得朝廷‘轻士’。今召其来,也是显得圣人政治清明,朝野归心。”

    几招都拍到了皇帝的穴道上,当皇帝的没有不想要好名声的,弄季繁来当个装饰也不错,尤其最近朝上氛围有点紧张,当个缓冲也好、粉饰太平也好。季繁与世家联系颇深也是事实,与其让他四处串联,拘在京里也不坏。如果让季繁知道了政事的艰难,改弦易张,从此从桀骜不驯的名士变成鞠躬尽瘁的名臣,也是他皇帝的识人之明。

    皇帝想得很美,同意了。想了会儿,决定给季繁个侍中的名头。

    侍中这个职衔呢,开始的时候地位并不高,但是有了这个头衔就可以直接见皇帝。经常跟领导见面才能提升得快、才能说别人的坏话、才能让领导记得住……总之,好处不能胜数。以至于宰相们的身上无例外都有个侍中的衔。

    这个职位吃香品级直在提高,在朝会上也得到靠前的位置,用来安置季繁也是不错的。就季繁本人的情况来看,去管个崇文馆合适,但是皇帝是想收伏他,不是拎他来镀金的,季繁在文化上的名声够高的了,再拔高对皇帝也没好处。

    季繁本人没有任何治理地方的经验,平时却对政治发表意见,有指手划脚的嫌疑。要给他安排个看似合适的位置的话,御史台是个不错的地方。可是皇帝不想听他唠叨挑剔,想让他唱颂歌。

    就侍中吧!可以议政,可以当差,不拘于某方面,能够全面地看到朝廷的情况。希望他能够认清事实。即使捅了漏了,还有郑靖业这个学生给他收拾烂摊子,皇帝痛快地答应了。

    皇帝三下诏书,吵得李俊家不得安生。

    三诏三辞,季繁赚足了名声,还要推辞,郑靖业又有了动作,他天内干掉了两个东宫僚属——都是有名的大族子弟。

    季繁在世家的劝说下出仕了!他本不想趟浑水的,有小人在朝,君子耻与之同列!出仕也不定比郑靖业位置高(这是肯定的,皇帝还没瞎),老师的面子有点抹不开了。

    季繁对自己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也相信郑靖业能说服皇帝,他定可以,因为他的学识与名望,因为他坚信自己是对的。嘴上还要谦虚两句,什么以前没干过,怕干不好之类的——其实心里并不这样想。

    虽是谦虚之辞,大家还是把这个变量考虑了进去,然后劝季繁不用担心。其时很官员是靠僚属的,如李俊那样主官好几个月不管事的也不是没有人。再者,季繁是个门生遍天下的主儿,拼凑几个能干活的还是可以的,实在不行,他的弟子里有出身世家的,世家也不是全出废物的,总有各种资源可以共享。退万步讲,季繁做了官,只要到了定级别,就可以自己任命相关属员,有许出身不高而有能力的人巴不得借着这块跳板展现才华——当年郑靖业就是这么起家的。

    话不能直接说出来,说出来就是藐视季繁的能力。所以名门公子们说:“今小人当朝,正须君子秉政,先生回避,如天下何?”

    季繁跳进了郑靖业给挖的粪坑里。

    师兄的回忆

    季繁跳到坑里尤不自知,能看出郑靖业险恶用心的目前还没有出现。郑相之奸党方面着急:即使相信郑相的智慧,也不能否认季繁有个老师的身份足以掣肘郑靖业很事情。

    郑靖业的政敌们的想法就分了很流派,由此可见政敌们也不是铁板块。据不完全统计,第种:觉得郑靖业这是怕了,慑于师尊的威力。第二种:认为郑靖业被老师当头棒喝从此醒悟回头是岸。

    以上两种意见可以不作考虑。

    第三种:郑靖业定有阴谋,具体阴谋是什么,待考。不过大家知道他有坏心,已经心生警惕不会让他得逞的。

    第四种:郑靖业定有阴谋,具体阴谋是什么,待考。但是,不知道没关系,有季繁在前面顶着。郑靖业不可能对老师出手,如果做了,大家群起而攻之。当年郑靖业介孤寒,不是在季繁门下混过,他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季繁弟子的身份是他的敲门砖。现在对老师出手,那就是忘恩负义,有这条就能咬死他。

    大家都很乐观。

    直到郑府出现了个不乐观的人——顾益纯。

    顾益纯太了解郑靖业了,即使分别了二十年,他还是称得上这世上最了解郑靖业的人之。杜氏也是了解郑靖业的人,她能够从郑靖业的气息上察觉出郑靖业的情绪,而顾益纯根本不用跟郑靖业共处室都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是亲眼看着郑靖业从个只是粗识文字的乡下小子步步入京为官的,虽然郑靖业入京之后两人就没再见过面,书信往来依旧不绝。

    这太不像郑靖业了,不掐死季繁算郑靖业好心了,怎么还推荐他当官?

    凭良心说,季繁这个名士也有平凡人会有私心,不过对顾益纯也算照顾了。顾益纯也不想郑靖业因为跟季繁这个老头子顶了牛,把已经不好的名声再弄得不好点。

    这么想着,他派人去郑府递上了名刺。

    这道名刺递过去不要紧,把郑府大总管吓得魂都快没了。

    你妹!幸亏老子认得顾先生身边的老仆,要不然让那帮不懂事的清客把顾先生的名刺当成什么阿猫阿狗的给扔了……相公会打死人的!暗自提醒自己:以后不能接到名刺随便处理,每份都要看看,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顾益纯当天就收到了郑靖业的明确答复,另附张正式邀请函,请顾益纯过府叙。顾益纯看着请柬上写着“想来先生事务繁忙,已无瑕他顾。”不由苦笑。郑靖业的性情,还是没变呐!

    ——————————————顾师兄回忆分割线——————————————————

    他还记得,那是个初秋的早晨,淡淡的秋雾让天地间都诗情画意了起来,作为个“闲得蛋疼的名士准名士自许为名士群体”中的员,他拎了张杌子往门口摆,观起景来——这也是名士作派之。

    别说,放空心灵什么都不想眼睛就这么直愣愣地看着远方(俗称发呆)真是让心情平和了不少啊!就在这时,个少年身单薄的褐色葛衣短打扮,就这么慢慢地从雾气中浸了出来。

    当时的顾益纯很闲很闲,闲得蛋疼的那种闲。他是季繁的得意弟子之,天生聪慧,又出身名门,还是那种没有没落的名门。这辈子已经没啥好想的了,就只剩下四处闲晃、闲坐、闲谈、看闲书打发时间。

    猛然间看到这么个人,把惊讶放在心里,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微笑。这小家伙是来干什么的呢?

    薄雾中他眼神再好也没好到隔着几十步远看清人脸,只是从身形步态上辨认,觉得这是个少年,而且还是个步伐很稳的少年。步是步地往前走,不快不慢。与所有名士样,季繁的山居设在离城比较远的地方,这么大清早地赶了这么远的路过来,还能保持步子的节奏,不错,不错,有意思。

    接下来就有意思了。顾益纯思考的功夫,郑靖业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长揖到地,问他:“请问兄台,这里是季先生的居所么?”

    顾益纯吃饱了撑着的扮起了门房懒懒地道:“正是。阁下有何贵干?”上下打量着,哟,长得不错么,少年的身子骨还没完全长开,略显纤细,张被秋雾打湿的脸,下巴尖尖,唇红齿白剑眉星目,像是鲜花上头沾了露珠。

    不可否认,要不是长成这副德性,顾益纯也懒得搭理郑靖业。换个角度来看,如果郑靖业小同学长得奇丑无比,丑出了特色、丑出了水平,顾益纯说不定也会跟他说说话。

    果然有意思!慕名而来找季繁拜师的,或者说,敢来来找季繁拜师的,少都要有点儿倚仗。最起码的,亲自来的人得有点文化知识,衣着上也要讲究些,绝不能是这样的短打。如果是派家仆过来打头阵的,仆人的衣服当然不会太好,至少要带着名刺、书信,半还要带着礼物。

    眼前这个小家伙两手空空……不

    分节阅读5

    欲望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