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节
逸羽风流 作者:澹台扶风
第47节
不比蓬莱岛勾连湖岸,可由6路回返,此间水榭歌台许是追求雅趣,孤立水中,专为蓬莱岛演乐而设,出入却是得借由船只的。君逸羽离了千落,召了个太监领路寻船,却是身后扑来一阵香风,眼前也是一黑。
领路太监躬身领路,听了动静,发现竟有人冒犯世孙爷,便要呵斥,却见君逸羽勾了嘴角,拿了遮目的玉手,音色无奈中却也带了丝笑意,“净··姐姐,怎么又玩这一招?”领路太监当下便只低头,装作不知。
君逸羽回身,果见楚净初魅惑的容颜。“千落之后,你的表演也快到时间了吧,怎么不去准备,还有空在这?”
楚净初没好气的瞪眼,却也妖媚,“表演什么!你那阙词太好,皇上说意趣够了,散宴了!”
君逸羽一讶,这才知了罢宴消息,想来净初是在后台接了表演终止的消息吧。君逸羽低声一句“抱歉”,原来不止砸了千落的表演,连净初的也砸了啊。
楚净初撅嘴,“你是该抱歉,你说把我们当朋友,对我和千落一样的,怎么你都给她两阙词了,还陪她表演,我这儿什么都没有。”
君逸羽呐呐,“机缘巧合,再说了,你是舞跳得好,我都不会跳,想陪也不成啊。”
“那我下次教你!”楚净初偏头眨眼。
“额,还是算了吧。那个,你不能乱跑的吧,快回去吧,我也要走了。”君逸羽说着便要脚底抹油。
“好了,不逗你了,刚刚听说是襄城侯找你麻烦?只怕有我的原因,所以你别抱歉了。”楚净初扯回了君逸羽,见他眼中疑惑,补道:“上回他去起鸾楼求见我,我乏了,懒得搭理他,便用你的名号打发了他。”
君逸羽失笑,听君伟诚一开始的话,他原以为他看不过自己多少与千落有关,没想到症结却是在净初这。“我知道了,没事,都打发了。你回吧,宫里规矩多,你小心乱跑被人抓住了领罚哦,我也要走了。”
“有你在,我才不信你会让他们罚我呢。”
再一次被楚净初扯住了衣摆,君逸羽微有讶异,“好了,今儿不闹了,我有事,真的得走了。”
“好吧”楚净初低头放手,却是从袖袋中摸出一个月饼,掰开来递了一半给君逸羽,“你那阙词真好。”
接了楚净初半个月饼,听得她微有失落的语音,君逸羽默然。想到今夜中秋团圆日,想到她的身世,她这是?把我当做可以和她分食月饼的人了吗?有着前世的孤儿经历,君逸羽很理解她的心情。揽过楚净初,君逸羽安抚的拍了她的背脊,“说好的,我当你弟弟,不难过,不难过。”
“好了,你不是有事的吗,我没事的,你走吧。”推开君逸羽,楚净初仰头给了他一个明媚的笑脸。君逸羽见了,略有些心疼,却也知这惯用千百面具的女子,此刻是告别那一瞬低迷了。三两口吃了手中月饼,君逸羽道了句“好吃”,挥手作别,“姐姐,我先走了,改天去看你。”
目送着紫袍少年离去,楚净初低头,凝视着手中的半个月饼,心头微有闷意。想到方才窥见的明黄,眸光清寒间,她将月饼送入唇边一小口一小口的品着。娘亲,快了!狗皇帝欠的,不光是性命,初儿要让她尽数奉还!初儿会做到的!
118第 118 章
“老三?”君逸羽轻踢墙根,翻墙入得赵秦的东市小院,甫一落地便有人截了上来,顾不得惊讶,他见招拆招,认出了来人的招法,这才出声喝道:“老三,住手!是我!”
“公子?”听得熟悉的声音,赵杉缓和了手底攻击,借着月色辨出了君逸羽,当下单膝跪地,“属下冒犯公子,请公子责罚!”
“哎,老三,起来,是我以为秦叔睡了,翻墙进来的不是,你又没做错什么。还有,说了不许一口一个‘属下’的。”君逸羽将赵杉从地上捞了起来,高兴着忍不住在他胸口轻砸两拳。
老三负责蜀中,前番要他打探师姐行踪的,他既然出现在了玉安,没准是将师姐也找来了。这般想着,君逸羽心头一松,嘴中问着“老三,你怎么来京城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白日来秦叔这还没见你,晚上才来的?”眼神却是打算越过他的肩头寻找易清涵的身影。
久别重逢,再见君逸羽,赵杉也颇为高兴,可听得他的问话,脸上却是现出了愧色来,不等张口,房檐传来了赵秦的招呼,“公子,秋深夜凉,阿三一路赶路也是辛苦,进屋再叙话吧。”
“好,进屋再说。”这般应着,君逸羽与赵杉一道向房门走去,心下却是微沉。他虽然没留意到赵杉脸上的愧疚,可秦叔这院子只巴掌大一块,刚刚打斗的那番动静,师姐若在,必是能听到的,见了自己,也必会迎出来,可如今只见秦叔不见她,那师姐必是不在这了。
青灯摇曳中,君逸羽捧茶静默,听赵杉陈述完始末,他眉头轻皱,“这么说来,老三你在蜀中寻到了我师姐,她原是要随你一同入京的,可快到京城时却不知为何改了主意,如今已不知她行踪了?”
“是,属下寻到清涵小姐时便准备告知公子的,奈何小姐不许,说要在中秋节前入京给公子一个惊喜,属下便只传信给了秦叔。后来小姐变了主意,属下劝不住小姐,小姐许是嫌属下啰嗦,还自行走了。属下找了多日也没能探得小姐的行踪,怕公子和秦叔担心,便先来京城了。属下护送清涵小姐不利,公子···”
听得“惊喜”之语,君逸轻笑一记,师姐再怎么端庄持重,终究只有十七岁,多少还是有些少女心性的。秦叔早已得了他们中秋来京的消息了吗?难怪今儿白天见他有些心不在焉的。
见赵杉又要起身请罪,君逸羽一把稳住了他,只道:“老三你能在蜀中探得师姐的行踪已经很不错了。她是我师姐,她的本事我知道。她若是想走,不拘是用轻功还是用药,你是万万看不住她的。她有心要走,你再难寻得她的消息也是正常。此事,实是怪不得你。”
“谢公子。”
“谢什么,要谢也当是我谢你才是。老三辛苦了,事情我都知道了,你去休息吧,看你这眼圈黑的,必是赶路得辛苦了。”想到刚刚过招时老三的拳都比平素虚些,想来他必是久寻师姐不得,又怕秦叔担心,这才赶在中秋的最后时刻入京的吧,不然白日也不会不见他了。
听得君逸羽的关切之语,赵杉心下感动,却只老实的应诺走了。公子于他们兄妹,是恩人,是主人,也是亲人。若非公子,别说他们兄妹如今这一身武功和一身本事,想来便是他们的性命也早已经丢在了七年前的冬天。此生,他已立誓为公子效死,万事为公子计,听命公子就好,旁的言语都是多余的。
“师姐她怎么突然不来了呢?莫非是有什么急事?那她应该不会去西武吧?”赵杉走后,君逸羽凝视着桌上灯火有一些出神,也不知他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问对坐赵秦。
赵秦看不过他纠结,终是出言道:“公子,清涵小姐可知你身份?”
“身份?”看得赵秦的眼神,君逸羽这才领会得他说的是自己女扮男装的事,当下摇头道:“师姐没必要知道,我没告诉她。”秦叔这,若不是上次劝他拿回羽记,他也是不会说的,谁想竟弄巧成拙了,终究是低估了古人的忠义啊,想到这君逸羽又道:“秦叔,我的身份,别说与阿三他们。”他们兄妹与我一起的日子比秦叔还久,若是知道了,还不知要怎样为我死为我活。
赵秦点头,赵杉他们兄妹诚然可信,对公子也是忠心有加,可事关重大,若无万分必要,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自是省得的。
从君逸羽口中确定易清涵不知君逸羽是女儿身,赵秦却是忍不住叹气了。公子顶聪明的一个人,这事儿竟然想不出关窍?
“秦叔,你叹什么气?”
“公子,你真不知清涵小姐的心意吗?”
“心意?什么心意?”
看得君逸羽懵懂的眼神,赵秦止不住摇头,“公子,清涵小姐怕是喜欢你。”
“喜欢我?她是我师姐,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她自然喜欢我。”
“我说的喜欢,是男女之间的那种!”赵秦这话出口都带了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了。
“秦叔说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再说了,我们一起长大,我当她是”君逸羽顺口说到这,“咳咳”两声将“妹妹”吞回了肚子里,转而道:“师姐她必是拿我当弟弟的。”
“我知道,可清涵小姐她不知道啊!公子忘了阿三刚才说的什么吗?清涵小姐改主意前,可是意外在客栈听了公子你的风流传言的。”赵秦私心里视君逸羽如子侄,见他不解,索性说了个透彻,
“公子,小姐她突然不来了京城找你了,只怕是因为吃醋对公子你耍小性子了。”阿三特意回禀了这事儿,怕是连他都看出这因由了,亏得公子他还想不明白。
“怎么会呢?”君逸羽尤自有些不敢相信,随着这几年长大了,师兄们没少调侃他和易清涵,他只当是前世的同学瞎起哄,是半点没往旁的想的。师姐她?最多是对发小的占有欲发作吧?以前熙儿也是不喜欢我和旁人好的,而且不论男女。
“怎么不会?公子见过哪家的姐姐见不得弟弟和别的女人好的?公子想明白这事了想法子解决就好,便别自欺欺人了。”赵秦倒是有些理解君逸羽的心情,身为女子,阴差阳错的竟被另一个女子喜欢,而那人还是她当亲人看着放在心上的,以公子的心性,必会很过意不去吧。只公子这,旁人不知她女扮男装,以她这好皮相好性子再加好本事,她又和清涵小姐一起长大,惯于亲近女子,养成了个怜惜女子的玲珑心,无心插柳还不知要惹出多少姑娘的相思来。返京这些日子公子的风流传言便不少,虽是市井闲人捕风捉影了夸大其词,但多少也有点由头吧。唉!若公子真是男儿,与清涵小姐一起倒也挺好。这般人物,世间真有配得上她的男儿吗?再有公子这自在性子,真是很难想见她养在深闺、相夫教子的模样呢······
赵秦想得深入时,君逸羽也是默然。秦叔说得没错,师姐不知道我是女的,她和熙儿的情况不一样,那般表现,客观分析起来,还真有可能···想到这,君逸羽脸上现出了凝重颜色。原是想着师姐临时有事应该不会跑去西武了,可若她真是因为吃醋闹脾气,我不放心她去的地方,她很可能偏偏就跑去了!
“秦叔,我要去西武。”
“公子怀疑清涵小姐还是往西武去了,要亲自去找她?公子年初才回京,王府不会舍得公子走吧?公子无需太担心,西武这些年和大华交好异常,清涵小姐颇有些游历经历,便是真的去了那也不会有事的。小姐对公子的脾气从来长不了,想来过些日子就会好的。”
听得赵秦的宽慰之语,君逸羽摇头,怕他阻拦自己,也怕他跟着多担心,也不说出西武时疫的事,只道:“没事,秦叔不用担心我,正好我在玉安也待得闷了。倒是羽记,我若走了,账册交给陵柔,也请秦叔跟着多担待点。”
知道君逸羽自有分寸,赵秦只一句“公子放心”便转而请示道:“公子,此番叫阿三来京,除了清涵小姐的事,还是想要他帮公子打理生意的,可如今公子身边的陵柔有那天份,倒也用不上他了,蜀中又有阿四去了。阿三心性沉稳,我想让他······公子意下如何?”
“秦叔决定就好,生意如何无所谓,但人一定要保重好。”
赵秦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君逸羽说这话了,点头不跌间俩人又商议了些羽记的事宜,看得到了夜半,君逸羽再不耽误赵秦的睡眠时间,告辞回府了。
119第 119 章
“昨儿听太上皇说了,他和陛下的意思,此番羽儿十五岁生辰,需得大办一场。如此,府中这就该着手准备了。”
八月十六悯农堂这顿晚宴,翼王府大小主子倒是来得齐全,便是惯于缺席,惯于迟到的君康舒也是老实在座的。家主翼王发话后,夫唱妇随,王妃也道:“便是宫里不说,也合该是这个理儿。羽儿十年不在家,这回来的第一个生辰,怎么都该好好操办操办的。”
此番计议在理,又有着圣意在里面,桌上自是没人反对,君康舒还嬉声说了句“是该给咱家阿羽好好办办,不然他在外走动得比姑娘家还少,京中好些人家都不认识他呢。”君逸羽有意避开官场,君康舒这话说是“在外”,实则却是打趣君逸羽回来这么久也不主动往权贵子弟圈走动。
君逸羽极为难得的没有反击。他昨晚打定主意要去西武寻一寻易清涵,忍耐着一天没说,实是等着这王府齐聚的晚餐时间,准备一气儿向全家人辞行的。君逸羽十年在外,回家又不过半年功夫,要在这团圆节后的第一天提出离家,着实是有些难以启齿。他正思量着要说话呢,便听家里人商量着要给他过生日,只看这满桌人的理所当然,便是身边两个小堂弟也是满脸喜气,这让他嗓子眼“要走”的话,如何出得了口?
该死!怎么忘了我生日要到了!它怎么好死不死的偏偏挤在这时候呢!一个月不到的话,去西武待不了两天便得返程,那还找个什么人!生日,能让他们不操办吗···君康舒打趣时,懊恼的世孙爷正在心中计算着时间和行程,盘算着主意呢,自然是无暇理会他的。
“尽说些胡话,没个当叔父的样子!”翼王瞪眼。
王妃也责怪的看了自家似乎永远长不大的小儿子一眼,如何能说自己的侄儿像姑娘家呢!在君康舒认错的赔笑中,王妃转而说道:“茹儿和蓉儿要去宁国寺的话,这两天便该出发了,羽儿生日的事,宫里会派内侍监的人来帮衬准备,可府中也得有人主持着,需得你们早去早回才是。”
听得“内侍监”的字眼,君逸羽暗暗吐舌,都把内侍监搬出来了,这分明是皇爷爷和女皇陛下已经安排上了嘛。感念着两家的亲近和他们对自己的好,君逸羽心下却也有些无奈,正所谓君无戏言,朝令夕改是万不可能的,要他们取消庆生的想法还是早点打消的好。
宁国寺又是什么情况?娘亲她两去宁国寺干嘛?这般疑惑着君逸羽也这般问了出来。
听得自家乖孙发问,王妃颇是不满的看了君康逸一眼,这才给君逸羽解释起来。原来自君逸羽离家后,每逢他的生辰,萧茹都会去宁国寺斋戒半个月,为远在千里的孩儿祈祷平安。妯娌相好,长孙蓉也总是陪着萧茹一块去的。往年她们总是九月初离府,到得君逸羽重阳节生辰时恰在为期半个月的祈福期。今年正主回来了,王府既是要庆办,她们自是要提前去才来得及回来的,王妃故有前言。
看得王妃说及自己十年离家的不舍和君康逸的尴尬,君逸羽心内波涛翻滚,再望向萧茹,他有心说一句“谢谢娘亲”,又唯觉苍白无力,一时间感动无言,又有深深的自责涌上心头。细思这十年,虽是师门远隔,师傅督导严厉,学艺不容一天松懈,但他若是有心,也不是找不出回家的时间的。再想到自己临到学成归家那一遭时的犹豫不决,更是差点给他们上演了一出“人间蒸发”,他都有扇自个两个大耳瓜子的心了。
眼看着君逸羽动容了眼神,却又渐渐染上了愧疚的颜色,萧茹心道一句“傻孩子”,开口提议道:“羽儿这次也随娘亲一道去怎么样,算是去还愿。宁国寺的玄慈大师于你有批命之恩,此去虽不能见到他,表表心意也是好的。机缘不巧,这么些年没带阿羽去过宁国寺,说来真是不该呢。”
“好”沉溺在母亲温柔带宠的眼睛里,心潮起伏的君逸羽话一出口,才惊觉自己答应了什么。罢,这么些年了,家人兴致勃勃的给我办一回生日宴,我总是不能缺席的,来去匆匆的也寻不到师姐什么,便先派人打探着,重阳之后再说吧。
萧茹后一句说给桌上众人,也是得了响应,翼王见得君逸羽点头,这才说了句“是这个理”,算是家主拍板将事情定了下来。眼看着时间着紧,好在府中夫人入寺祈福的事儿已成了每年的常例,此番也只多了个君逸羽,倒不愁一晚上拾掇不出来。当下决定了明天出发,安排了随员,王府众人便各回院子了。
===============================================================================
初起秋日的曦光下,松柏掩映中的古刹,更添宁和之气。
感叹着宁国寺的好环境之余,初来乍到的君逸羽却难免有些唏嘘。他虽不信佛,但好歹在这大华朝活了十五年,宁国寺的大名自是早已知了的。
华太祖君瑾开国之初,尊神彻为国师,为他建了这出云峰的宁国寺。青史记载中,国师神彻是太祖君瑾敬若尊长,若师若友的存在。君华百年,口耳相传着神彻弘法传道,慈悲渡世的故事,他早已成了大华人心中的圣僧。而宁国寺,在太祖君瑾与圣僧神彻的双重光芒的照耀下,自然是名扬天下,大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再说今日宁国寺。名师出高徒,它时下的上座主持正是神彻的亲传弟子玄慈,亦是一位得道高僧。尤其玄慈是太祖时人,历经君华六代,到如今早已过了期颐之年,不说人皆短寿的古代,便是放到了现代,百岁之龄也是难得的长寿了。是以,玄慈被时人视作了活佛,宁国寺也因他的存在愈加被佛门信徒视作了圣地。这一点,只看这身在半山的庙宇,太阳才出来,就已有了为数不少的香客,便毋需质疑。
来之前,君逸羽满心想当然的以为宁国寺会比玉安相国寺更加堂皇,谁想,太祖钦造,赐名“宁国”,神彻、玄慈师徒两代高僧先后坐镇,几为大华第一名寺的它,竟只是青松古柏间这一处青砖黛瓦。
看得君逸羽眼中的讶色,萧茹轻笑着与长孙蓉对视一眼,这才招呼着“羽儿,我们进去吧。”又侧身吩咐了身后护卫收好刀具。
“好”君逸羽应声,落后半步,走在萧茹的右侧。
一步步走近“宁国寺”,君逸羽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此间的主持玄慈,萦绕心间多年的疑惑也不由得跟着再度浮现。想到此世出生之时得的批命,接轨了大华国情,知了玄慈名声的君逸羽自不会再有当初“不谙世事”时的“神棍”之想。爹爹若是能请来玄慈那样的佛门大师撒谎了为我保守秘密,那他便要逆天了。只是玄慈大师,为何会给我批命呢?
想到自己装作不经意的问起时,自家爹娘说是缘法,看起来也是不知的,君逸羽心下就是一叹。虽是到了玄慈的家门前,君逸羽却是没有找玄慈问个明白的打算的。玄慈与他,乃至与整个翼王府的接触,也仅限于当初那一语批命而已。佛门玄虚,许是高僧一时兴起也未可说。据说玄慈大师早已避世潜修多年,便是皇爷爷和女皇陛下来了,怕也是不好打扰那位百岁大德的修行的,我可没那么大本事。
佛香缭绕,梵音回旋,宁国寺中香客不少,来往礼佛间却很是安静。君逸羽一行,昨日已经到了出云峰下,今晨上山时,随行的护卫只带了两个,其余都留在了山下,再加萧茹和长孙蓉各自带着贴身丫鬟珠芸和浅予,寻常富贵人家的打扮,七人入寺倒也不算抢眼。
到得大殿,因着自家娘亲的虔诚,君逸羽也跟着跪倒在释迦牟尼像前。只是君逸羽不信佛,缺了向佛之心,跪拜已是他的极限。头顶佛号空明,身侧的萧茹和长孙蓉默拜有词间,他却是忍不住偷眼打量起来。说来他前世今生寺庙去得不少,但每每只是闲步观光,这拜佛还是头一遭呢。
礼佛之时,昨晚被萧茹指派来宁国寺打点安排的随行总管已候在殿侧了,他的身前半步,还有一位中年僧侣,只那身袈裟,想来是知客长老无疑。见得王府此行的三位主儿礼毕起身,总管与知客长老不及迎上,却是萧茹不想阻了后续香客的拜佛之路,携了长孙蓉自行走了过去。君逸羽得了示意正要跟上,心下一动间感觉有人正盯着自己,他偏头,发现是一位小和尚。
小和尚的面容很是清秀,殿内经幡轻摇间,他一袭麻布僧衣合手佛前,年纪虽小,却颇有几分出家人的出尘之意。看得小和尚的晶亮眼神似是探寻,又似有疑虑,君逸羽心头微窘,看他这站位,怕是看到我礼佛时“开小差”了。额,不说宁国寺是佛门圣地,只说它身在山野,能辛辛苦苦来这礼佛的想来也多是虔心向佛的人。古人本就信奉神佛,到了宁国寺的大佛前还像我这般难得专注的,想来难有二家了,难怪这小和尚奇怪。
自觉读懂了小和尚的眼睛,君逸羽掩了心间尴尬,微笑着轻轻颌首算作致意,举步欲走时,又被小和尚清声一句“檀越”给叫住了。
“嗯?”君逸羽纳闷回身。
小和尚倾身微礼,合十的手掌自胸前分出一只,却是借一步说话的邀请。
君逸羽望向萧茹处,想来过去听他们寒暄也好,论佛也罢,于他都是无甚趣味的,加之这气质不俗的小和尚引了他些许好奇,略一犹豫便跟了上去。
“檀越,我师祖想见你。”
“你师祖是谁?”君逸羽疑问出口间,心下隐有一个让人兴奋的猜想,却又觉得不可能。这小和尚虽说小小年纪便有些有道高僧的味道了,可他也就十多岁二十不到的样子,够不着他的徒孙辈吧。
“师祖法号玄慈。”
小和尚直言师祖法号后,合十向空一礼以示敬意,君逸羽却是惊讶得呆立当场。真的是他!原还想着求见玄慈大师不可能,该扔了对这批命因由的疑惑的,没想到他竟派人找上门来了。惊讶之后,是更大的疑惑,避世潜修的玄慈大师为何要见我?因为批命?君逸羽想到自己当初的穿越,莫非这盛名在外的高僧真是有些得道神通,他知道些什么?随即他又自行否了,莫名其妙的穿越,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他能知道什么。虽是这般想着,君逸羽对见玄慈却还是有些期待的,也不掩饰自己的吃惊,他径自问道:“玄慈大师为何要见我?是要见我吗?”
“檀越是说出西游故事的人?”
“西游故事?”君逸羽微怔,忆起曾在东市看到过的那本《世孙故事》,给佑儿他们讲过的《西游记》收录其中时似乎就被叫做了《西游故事》,这名字已经被传开了吗?听得小和尚用的“说出”,“说出倒是没错”,君逸羽当下点头。
小和尚点头,“既是檀越,那便没错。檀越可愿前往?”
“可以,容我向家人打声招呼。”和《西游记》有关?君逸羽也不多纠结,去见了不就知道了。应允间君逸羽偏头,正遇上长孙蓉关切的眼神,轻笑省事,他唇语加手势,得了长孙蓉的点头,便随小和尚走了。
萧茹与知客长老言语时,长孙蓉只静静的陪在一侧,偶尔点头含笑。不见君逸羽过来,长孙蓉状若不经心的去寻,这才发现他正在侧门处与一个年轻僧侣说话。看到君逸羽指指年轻僧侣指指门外,又指了指萧茹,长孙蓉很轻易的读懂了他唇齿开合间并未发出声音的那句“帮我说一声”。长孙蓉忍不住莞尔点头,才这么会儿功夫就寻到同龄玩伴,寻到去处了?看着两个年轻的背影迎着新生的晨光离去,长孙蓉的心中却又浅浅的生了丝怅惘之意。我这只是年纪大了,有些羡慕年轻人吧,这般想着,长孙蓉收回了飘远的目光与莫名的惆怅。
120第 120 章
白墙护持的四合小院,只坐北朝南起了一厢青砖灰瓦的禅房。隐在宁国寺深处的这一处禅院,粗粗看来似与寺中他处的古朴别无二致,细细品味却似别有一番沉静之气孕育其中。禅院东隅,一树葱茏,这青青古松不知年岁几何,任意舒展着,给人一眼枝繁叶茂的愉悦。许是因了这禅院的古朴,又或是因了这老松自存的古意,愉悦赞美之余,这青青一树并未给人欣欣向荣蓬勃朝气,却是给这小小禅院再添了一丝沉寂之意。
君逸羽候在院中,许是受了时下环境的感染,心情竟渐渐平静了下来。闻听玄慈欲和自己相见时,君逸羽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批命,想到也许事关让自己疑惑了十五年的前世今生,任他此间难得的自在灵魂最是潇洒,也因着心头万中存一的浅浅希冀再难洒脱。
凝望着东隅古松,回归了平心静气状态的君逸羽无需多想,心头便自发生出了些计较。一路同行,君逸羽早已知道刚刚奉玄慈大师之命去大殿寻候自己的小和尚法号明觉(jue)。听明觉话里的意思,玄慈大师见我与西游记有关?西游记啊,忆及此间的史书记载中,前齐那位功业颇类玄奘的佛门大德,他的事迹也能往西游记的故事上靠上几分呢。玄慈大师的资历辈分都堪称当今的佛学掌门人,听娘亲说他年轻时也是继承师傅神彻的遗命,以传法为己任的,西游记的故事若是用得好,怕是能成为民间弘扬佛法的大利器。如此,他见我这么个世俗小辈也说得通了。难怪刚刚走过来遇到的那几个宁国寺长老,听明觉说玄慈大师要见我时差点惊掉了眼珠,可一听西游记好像就寻思着有些了然的不奇怪了。只是···玄慈大师,真的是因为它吗?
“檀越,师祖请你进去。”
听得招呼,君逸羽偏头,只笑眼应了声“好”。
禅院中,古松前,晨光照耀下少年俊美的侧影与此间天地的宁和气机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毫无违和之感。“他与这处佛院,似是天生的契合。”年纪虽小却已修佛有道的明觉,察觉出自己心头自发的这句感叹时,不可抑止的生出了震撼。见得君逸羽回身含笑,没了同路而来时的好奇、疑虑和激动,眸光澄澈,尽数安定,明觉的心中震撼更甚。
不足弱冠之龄便跻身佛门高辈弟子,更有幸拜玄慈为师祖,明觉与生俱来的空明佛性功不可没。“佛骨天成,佛眼明彻”是玄慈给明觉的考语。可这一刻,看着朝阳之下洒然行近的俊逸少年,看到晨曦暖暖给他镀上了柔柔的一层金光,天生佛性作祟,竟让明觉不由自主的生了重向往之感。
“他才当得起师祖那句考语!”他不禁如此暗赞。
“明觉?”
近在耳畔的清语让明觉回神,看得君逸羽近在眼前,他侧行一步让出了房门,合掌一句“阿弥陀佛”,又手引禅房,示意君逸羽入内。
“我一个人进去吗?”
“师祖就在里面,檀越进去吧。”
得到确定,君逸羽点头,抬手轻轻推开了虚掩的房门,跨步走了进去。明觉这出尘的小和尚竟然有出神的时候,真是稀罕。嘿嘿,再怎么也才一个十多岁的小家伙。
禅房不大,意料之中的简洁。
转首东间,君逸羽见到了大华朝最高寿的佛门大德。百年有余的岁月风干了他的皮肤,纵横的沟壑是光阴的刻线。黄色僧衣的期颐老人,禅坐闭目,古寂了一方时空。透过玄慈枯瘦的肌骨,君逸羽似乎又看到了刚刚院中的东隅古松。察觉玄慈浅慢绵长的呼吸,似乎暗合着一种吐纳节律,君逸羽来不及赞一句“养生有道,难怪长寿”,眼前的大师已睁开了眼睛。
深邃的眼睛似乎能包罗万物,不知是来源于空门修行,还是韶光的馈赠。注意到玄慈眼角的微弯,配上他雪白柔顺的长眉毛,颇有些慈眉善目的味道。“怪道活佛”心下赞美一句,君逸羽双手合十躬身一礼“见过大师”。他不信佛,但这一礼恭敬,与信仰无关。
“檀越多礼了,请坐吧。”
见得玄慈抬手处的蒲团,君逸羽也不多言客气,倾身一礼道谢一句便盘腿坐了上去。
“檀越不信佛?”
没有与高僧打交道的经历,思量着开场白的君逸羽听得玄慈问话,微微一讶,虽是问句,可这句式分明有八分的肯定自己不信佛。心念一动,许是明觉入内通传时将自己拜佛时的表现告诉了自家师祖,君逸羽心下释然,点头诚声道:“大师见谅,小可的确不是佛门信众。”
没有愠恼,玄慈却是轻轻一笑,“对老僧说不信佛的,檀越是第一个。”
“问小可信不信佛的,大师也是第一个”许是受了玄慈眉目间慈祥笑意的感染,君逸羽也跟着含了抹笑容。两厢相视笑毕,君逸羽端肃了颜色,“尊敬一个人便该尊敬一个人的信仰。大师是佛门的弘道之人,佛家不妄语。小可不信佛,但尊敬大师,只能选择实话实说。小可知道这实话不礼,但在小可看来,只有如此才是对大师,对大师信奉的佛门的诚挚尊重。”
玄慈点头,又问:“檀越拜佛?”
“是,小可今日便在宁国寺拜过佛祖。”
“既不信佛,为何拜佛?”
“家母与··家叔母善信佛祖,十年间每逢小可生辰,便来此清苦斋戒,为小可祈祷平安。好叫大师知道,小可佛前跪拜,不为信佛,也不为拜佛,只为她们的拳拳爱护之意,小可甘愿叩首。”
“檀越为何不信佛?”
这一问,君逸羽也不能说自己现代灵魂秉持着无神论,任世间宗教万般也绝难信奉,他垂目思忖着答道:“大师恕罪,小可想来,佛家信众千万,拜佛求佛之人难免有所愿相悖之时,如此,若真有佛陀在天有知,当如何裁处?小可平生所求不多,便不与佛为难了。”
听得君逸羽话外否定佛陀存在的意思,玄慈却不辩白。“檀越不信佛,信什么?”
君逸羽好感之余再添敬意,从玄慈大师开口说话起君逸羽便隐隐觉得这位佛家的门徒自己虔诚,却不苛求他人,否则,以他这半桶水,辩说起佛门义理来,高僧随口几句便能堵得自己哑口无言,哪里容得下自己这般不敬佛陀不信有佛的言论?不将人点化得潜心向佛就算不错了!
听得玄慈再度发问,信什么吗?宗教给人以寄望,信佛之人求佛拜佛,所求也不过心安罢了。若是心能自安,又何须他求?“小可若有所求,不求天不求地,也不求满天飘渺的神佛,只求自己!信自己!”前世孤儿的自己不正是如此才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吗,今生圆满着懒散,似是让自己别无所求,已经很久没体味过那种感觉了呢。
君逸羽的回答,让玄慈手中的念珠有一瞬停顿,不知是否为了掩饰失态,他合掌念了句佛号,闭目之时,心念竟穿透了苍茫时空。“别给我说什么神佛!齐汉笃信神佛,可结果如何?中原破碎近两百年,胡夷铁蹄之下,汉民百多年活得连猪狗都不如!那些保佑人的神佛都在哪里?······神佛都是虚妄,我早就不相信他们了,我只信我自己,信我手中这杆缨枪!还等什么?!去!杀!”一是暴虐中绝意,一是温润中笃定,言中意却是出离的一致。真的是你?真的是你!
玄慈再度睁眼,依然无波古井。“檀越可有什么想问老僧?”
真诚是最好的相处之道,面对这位洞明的佛门大德,尤其如是。君逸羽点头,毫不拐弯抹角,直言问道:“大师闭关静修,何以有空见小可?听明觉小禅师所言,大师似是因为西游··故事,果真如此吗?”
你为求疑而来,老僧找你来又何尝不是确认释疑?闻听君逸羽问话,玄慈已知他明悟,点头又摇头道:“是,也不是。檀越与老僧有机缘。”
机缘?君逸羽眼前一亮,自己与玄慈大师称得上机缘的,只能是当初的批命了。“十五年前,大师曾给小可批命,不知大师可还记得?”见得玄慈颌首君逸羽才接着道:“据小可所知,大师十五年便开始潜修了,何以会给小可批命?”
玄慈眸光微沉,果真玄机奥妙,你已毫不知情了吗?想到十五年前那夜,饶是玄慈的佛家修为也不禁生了些感慨,那夜若非机缘,便只能带着遗憾故去了呢。“十五年前的重阳夜,老僧堕入心障,若非檀越出生之时惊雷破宇的动静,想来那时便已坐化了。”
玄慈论及自家生死说得极淡,君逸羽却是为这老人心下一紧,还有这一出吗?竟是如此机缘。出生之时惊雷破宇?巧合罢了。如此说来,这机缘竟与我无甚关系了。微含失落,君逸羽再挑一线希望,“大师为何批语小可年幼之时不宜多见外客,否则难以长成?”
“檀越的身份,的确如此。”答话间玄慈向着君逸羽的喉部投去了饱含深意的一瞥。
君逸羽装作不经意的轻触自己颈间的“喉结”,开裆裤的年纪的确容易身份穿帮,若是那样,朝野抨击下活不好也是个大可能。君逸羽心内惊涛骇浪,大师果然知道!
121第 121 章
“大师可知道小可为何会来此世间?”
“人生天地,自有缘法,当来则来矣。”
君逸羽眼中光芒聚拢,这一问,他想弄清楚的,是自己穿越而来的事情,这位似有神通的佛门大德是否知晓,可玄慈的回答并未让他满意。这话打着机锋,不论他知不知自己是异世来客,都说得通。原只当自己的穿越是个灵异事件,既然现状安好,便也无需多想,可这一瞬,君逸羽隐隐觉得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左右自己的命运,穿越转生之事,难道另有隐情?
不会啊,当初明明我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遇到便莫名···君逸羽攒眉凝神,极力想回忆起十五年前自己转生前后的细节,奈何初来此世时他只满心震惊去了,至此时间相去太过久远,想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有些不确定了。
要不问直白点?君逸羽一时间犹疑难定。若想对玄慈问得直接,他必得说明缘由,饶是一番对答已让他亲身确定了这位佛门大师超脱世俗,可这“穿越时空,换体再生”的事情于古人处实是太过惊悚,便是被判做妖邪异端也是大有可能的!
“阿弥陀佛”悠悠一声佛号,玄慈苍老的声音蕴着无尽的悲悯,似是看出了君逸羽的纠结,合十间他不无点化之意的说道:“老僧信佛,便不疑佛,只潜心侍佛。檀越信自己,又当如何?”
君逸羽眼前一亮,竟有顿悟之意。前世的自己无所归依,此生既然已经来这世间十五年,有了王府灵谷诸多牵挂,便只管在这好好的活着就好,又何须计较当初穿越而来的因果缘由?说好信自己的,便是这事另有隐情又如何?我自是我,哪会任他人操纵了命运!
君逸羽起身,行礼诚挚恭顺,比初见时更添三分。“谢谢大师指点。小可既然说出信自己的话,便不该疑自己,此后只当坚守初心,做好自己。”
“檀越客气了,是檀越颖悟,与老僧无关。”
君逸羽再拜一礼,“谢过大师。小可今日已叨唠大师良久了,大师若是无事,小可这就告退了。”
“檀越好走。檀越是老僧的机缘之人,老僧会交代明觉,檀越若想,可寻他带你再来此处找老僧。”看着君逸羽再添明净的眸子,玄慈欣慰之余,又暗有复杂。如此景况,也不知你会不会有那一天。
君逸羽一奇,来此的路上多有护法玄慈的佛门长老,若无明觉领路,他很难光明正大的走到这,只是大师为何要对我大开方便之门?单单为那机缘之说?领会得玄慈对自己的特别,摸不清他是否清楚自己的一切,但君逸羽直觉相信,这位佛门大德便是与自己的穿越之事有关,也不会对自己有恶意。探究转生之事上放开了的君逸羽不再多想,点头道谢,向后退去。
第47节
恋耽美
第47节
不比蓬莱岛勾连湖岸,可由6路回返,此间水榭歌台许是追求雅趣,孤立水中,专为蓬莱岛演乐而设,出入却是得借由船只的。君逸羽离了千落,召了个太监领路寻船,却是身后扑来一阵香风,眼前也是一黑。
领路太监躬身领路,听了动静,发现竟有人冒犯世孙爷,便要呵斥,却见君逸羽勾了嘴角,拿了遮目的玉手,音色无奈中却也带了丝笑意,“净··姐姐,怎么又玩这一招?”领路太监当下便只低头,装作不知。
君逸羽回身,果见楚净初魅惑的容颜。“千落之后,你的表演也快到时间了吧,怎么不去准备,还有空在这?”
楚净初没好气的瞪眼,却也妖媚,“表演什么!你那阙词太好,皇上说意趣够了,散宴了!”
君逸羽一讶,这才知了罢宴消息,想来净初是在后台接了表演终止的消息吧。君逸羽低声一句“抱歉”,原来不止砸了千落的表演,连净初的也砸了啊。
楚净初撅嘴,“你是该抱歉,你说把我们当朋友,对我和千落一样的,怎么你都给她两阙词了,还陪她表演,我这儿什么都没有。”
君逸羽呐呐,“机缘巧合,再说了,你是舞跳得好,我都不会跳,想陪也不成啊。”
“那我下次教你!”楚净初偏头眨眼。
“额,还是算了吧。那个,你不能乱跑的吧,快回去吧,我也要走了。”君逸羽说着便要脚底抹油。
“好了,不逗你了,刚刚听说是襄城侯找你麻烦?只怕有我的原因,所以你别抱歉了。”楚净初扯回了君逸羽,见他眼中疑惑,补道:“上回他去起鸾楼求见我,我乏了,懒得搭理他,便用你的名号打发了他。”
君逸羽失笑,听君伟诚一开始的话,他原以为他看不过自己多少与千落有关,没想到症结却是在净初这。“我知道了,没事,都打发了。你回吧,宫里规矩多,你小心乱跑被人抓住了领罚哦,我也要走了。”
“有你在,我才不信你会让他们罚我呢。”
再一次被楚净初扯住了衣摆,君逸羽微有讶异,“好了,今儿不闹了,我有事,真的得走了。”
“好吧”楚净初低头放手,却是从袖袋中摸出一个月饼,掰开来递了一半给君逸羽,“你那阙词真好。”
接了楚净初半个月饼,听得她微有失落的语音,君逸羽默然。想到今夜中秋团圆日,想到她的身世,她这是?把我当做可以和她分食月饼的人了吗?有着前世的孤儿经历,君逸羽很理解她的心情。揽过楚净初,君逸羽安抚的拍了她的背脊,“说好的,我当你弟弟,不难过,不难过。”
“好了,你不是有事的吗,我没事的,你走吧。”推开君逸羽,楚净初仰头给了他一个明媚的笑脸。君逸羽见了,略有些心疼,却也知这惯用千百面具的女子,此刻是告别那一瞬低迷了。三两口吃了手中月饼,君逸羽道了句“好吃”,挥手作别,“姐姐,我先走了,改天去看你。”
目送着紫袍少年离去,楚净初低头,凝视着手中的半个月饼,心头微有闷意。想到方才窥见的明黄,眸光清寒间,她将月饼送入唇边一小口一小口的品着。娘亲,快了!狗皇帝欠的,不光是性命,初儿要让她尽数奉还!初儿会做到的!
118第 118 章
“老三?”君逸羽轻踢墙根,翻墙入得赵秦的东市小院,甫一落地便有人截了上来,顾不得惊讶,他见招拆招,认出了来人的招法,这才出声喝道:“老三,住手!是我!”
“公子?”听得熟悉的声音,赵杉缓和了手底攻击,借着月色辨出了君逸羽,当下单膝跪地,“属下冒犯公子,请公子责罚!”
“哎,老三,起来,是我以为秦叔睡了,翻墙进来的不是,你又没做错什么。还有,说了不许一口一个‘属下’的。”君逸羽将赵杉从地上捞了起来,高兴着忍不住在他胸口轻砸两拳。
老三负责蜀中,前番要他打探师姐行踪的,他既然出现在了玉安,没准是将师姐也找来了。这般想着,君逸羽心头一松,嘴中问着“老三,你怎么来京城了?什么时候来的?我白日来秦叔这还没见你,晚上才来的?”眼神却是打算越过他的肩头寻找易清涵的身影。
久别重逢,再见君逸羽,赵杉也颇为高兴,可听得他的问话,脸上却是现出了愧色来,不等张口,房檐传来了赵秦的招呼,“公子,秋深夜凉,阿三一路赶路也是辛苦,进屋再叙话吧。”
“好,进屋再说。”这般应着,君逸羽与赵杉一道向房门走去,心下却是微沉。他虽然没留意到赵杉脸上的愧疚,可秦叔这院子只巴掌大一块,刚刚打斗的那番动静,师姐若在,必是能听到的,见了自己,也必会迎出来,可如今只见秦叔不见她,那师姐必是不在这了。
青灯摇曳中,君逸羽捧茶静默,听赵杉陈述完始末,他眉头轻皱,“这么说来,老三你在蜀中寻到了我师姐,她原是要随你一同入京的,可快到京城时却不知为何改了主意,如今已不知她行踪了?”
“是,属下寻到清涵小姐时便准备告知公子的,奈何小姐不许,说要在中秋节前入京给公子一个惊喜,属下便只传信给了秦叔。后来小姐变了主意,属下劝不住小姐,小姐许是嫌属下啰嗦,还自行走了。属下找了多日也没能探得小姐的行踪,怕公子和秦叔担心,便先来京城了。属下护送清涵小姐不利,公子···”
听得“惊喜”之语,君逸轻笑一记,师姐再怎么端庄持重,终究只有十七岁,多少还是有些少女心性的。秦叔早已得了他们中秋来京的消息了吗?难怪今儿白天见他有些心不在焉的。
见赵杉又要起身请罪,君逸羽一把稳住了他,只道:“老三你能在蜀中探得师姐的行踪已经很不错了。她是我师姐,她的本事我知道。她若是想走,不拘是用轻功还是用药,你是万万看不住她的。她有心要走,你再难寻得她的消息也是正常。此事,实是怪不得你。”
“谢公子。”
“谢什么,要谢也当是我谢你才是。老三辛苦了,事情我都知道了,你去休息吧,看你这眼圈黑的,必是赶路得辛苦了。”想到刚刚过招时老三的拳都比平素虚些,想来他必是久寻师姐不得,又怕秦叔担心,这才赶在中秋的最后时刻入京的吧,不然白日也不会不见他了。
听得君逸羽的关切之语,赵杉心下感动,却只老实的应诺走了。公子于他们兄妹,是恩人,是主人,也是亲人。若非公子,别说他们兄妹如今这一身武功和一身本事,想来便是他们的性命也早已经丢在了七年前的冬天。此生,他已立誓为公子效死,万事为公子计,听命公子就好,旁的言语都是多余的。
“师姐她怎么突然不来了呢?莫非是有什么急事?那她应该不会去西武吧?”赵杉走后,君逸羽凝视着桌上灯火有一些出神,也不知他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问对坐赵秦。
赵秦看不过他纠结,终是出言道:“公子,清涵小姐可知你身份?”
“身份?”看得赵秦的眼神,君逸羽这才领会得他说的是自己女扮男装的事,当下摇头道:“师姐没必要知道,我没告诉她。”秦叔这,若不是上次劝他拿回羽记,他也是不会说的,谁想竟弄巧成拙了,终究是低估了古人的忠义啊,想到这君逸羽又道:“秦叔,我的身份,别说与阿三他们。”他们兄妹与我一起的日子比秦叔还久,若是知道了,还不知要怎样为我死为我活。
赵秦点头,赵杉他们兄妹诚然可信,对公子也是忠心有加,可事关重大,若无万分必要,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自是省得的。
从君逸羽口中确定易清涵不知君逸羽是女儿身,赵秦却是忍不住叹气了。公子顶聪明的一个人,这事儿竟然想不出关窍?
“秦叔,你叹什么气?”
“公子,你真不知清涵小姐的心意吗?”
“心意?什么心意?”
看得君逸羽懵懂的眼神,赵秦止不住摇头,“公子,清涵小姐怕是喜欢你。”
“喜欢我?她是我师姐,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她自然喜欢我。”
“我说的喜欢,是男女之间的那种!”赵秦这话出口都带了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了。
“秦叔说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再说了,我们一起长大,我当她是”君逸羽顺口说到这,“咳咳”两声将“妹妹”吞回了肚子里,转而道:“师姐她必是拿我当弟弟的。”
“我知道,可清涵小姐她不知道啊!公子忘了阿三刚才说的什么吗?清涵小姐改主意前,可是意外在客栈听了公子你的风流传言的。”赵秦私心里视君逸羽如子侄,见他不解,索性说了个透彻,
“公子,小姐她突然不来了京城找你了,只怕是因为吃醋对公子你耍小性子了。”阿三特意回禀了这事儿,怕是连他都看出这因由了,亏得公子他还想不明白。
“怎么会呢?”君逸羽尤自有些不敢相信,随着这几年长大了,师兄们没少调侃他和易清涵,他只当是前世的同学瞎起哄,是半点没往旁的想的。师姐她?最多是对发小的占有欲发作吧?以前熙儿也是不喜欢我和旁人好的,而且不论男女。
“怎么不会?公子见过哪家的姐姐见不得弟弟和别的女人好的?公子想明白这事了想法子解决就好,便别自欺欺人了。”赵秦倒是有些理解君逸羽的心情,身为女子,阴差阳错的竟被另一个女子喜欢,而那人还是她当亲人看着放在心上的,以公子的心性,必会很过意不去吧。只公子这,旁人不知她女扮男装,以她这好皮相好性子再加好本事,她又和清涵小姐一起长大,惯于亲近女子,养成了个怜惜女子的玲珑心,无心插柳还不知要惹出多少姑娘的相思来。返京这些日子公子的风流传言便不少,虽是市井闲人捕风捉影了夸大其词,但多少也有点由头吧。唉!若公子真是男儿,与清涵小姐一起倒也挺好。这般人物,世间真有配得上她的男儿吗?再有公子这自在性子,真是很难想见她养在深闺、相夫教子的模样呢······
赵秦想得深入时,君逸羽也是默然。秦叔说得没错,师姐不知道我是女的,她和熙儿的情况不一样,那般表现,客观分析起来,还真有可能···想到这,君逸羽脸上现出了凝重颜色。原是想着师姐临时有事应该不会跑去西武了,可若她真是因为吃醋闹脾气,我不放心她去的地方,她很可能偏偏就跑去了!
“秦叔,我要去西武。”
“公子怀疑清涵小姐还是往西武去了,要亲自去找她?公子年初才回京,王府不会舍得公子走吧?公子无需太担心,西武这些年和大华交好异常,清涵小姐颇有些游历经历,便是真的去了那也不会有事的。小姐对公子的脾气从来长不了,想来过些日子就会好的。”
听得赵秦的宽慰之语,君逸羽摇头,怕他阻拦自己,也怕他跟着多担心,也不说出西武时疫的事,只道:“没事,秦叔不用担心我,正好我在玉安也待得闷了。倒是羽记,我若走了,账册交给陵柔,也请秦叔跟着多担待点。”
知道君逸羽自有分寸,赵秦只一句“公子放心”便转而请示道:“公子,此番叫阿三来京,除了清涵小姐的事,还是想要他帮公子打理生意的,可如今公子身边的陵柔有那天份,倒也用不上他了,蜀中又有阿四去了。阿三心性沉稳,我想让他······公子意下如何?”
“秦叔决定就好,生意如何无所谓,但人一定要保重好。”
赵秦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君逸羽说这话了,点头不跌间俩人又商议了些羽记的事宜,看得到了夜半,君逸羽再不耽误赵秦的睡眠时间,告辞回府了。
119第 119 章
“昨儿听太上皇说了,他和陛下的意思,此番羽儿十五岁生辰,需得大办一场。如此,府中这就该着手准备了。”
八月十六悯农堂这顿晚宴,翼王府大小主子倒是来得齐全,便是惯于缺席,惯于迟到的君康舒也是老实在座的。家主翼王发话后,夫唱妇随,王妃也道:“便是宫里不说,也合该是这个理儿。羽儿十年不在家,这回来的第一个生辰,怎么都该好好操办操办的。”
此番计议在理,又有着圣意在里面,桌上自是没人反对,君康舒还嬉声说了句“是该给咱家阿羽好好办办,不然他在外走动得比姑娘家还少,京中好些人家都不认识他呢。”君逸羽有意避开官场,君康舒这话说是“在外”,实则却是打趣君逸羽回来这么久也不主动往权贵子弟圈走动。
君逸羽极为难得的没有反击。他昨晚打定主意要去西武寻一寻易清涵,忍耐着一天没说,实是等着这王府齐聚的晚餐时间,准备一气儿向全家人辞行的。君逸羽十年在外,回家又不过半年功夫,要在这团圆节后的第一天提出离家,着实是有些难以启齿。他正思量着要说话呢,便听家里人商量着要给他过生日,只看这满桌人的理所当然,便是身边两个小堂弟也是满脸喜气,这让他嗓子眼“要走”的话,如何出得了口?
该死!怎么忘了我生日要到了!它怎么好死不死的偏偏挤在这时候呢!一个月不到的话,去西武待不了两天便得返程,那还找个什么人!生日,能让他们不操办吗···君康舒打趣时,懊恼的世孙爷正在心中计算着时间和行程,盘算着主意呢,自然是无暇理会他的。
“尽说些胡话,没个当叔父的样子!”翼王瞪眼。
王妃也责怪的看了自家似乎永远长不大的小儿子一眼,如何能说自己的侄儿像姑娘家呢!在君康舒认错的赔笑中,王妃转而说道:“茹儿和蓉儿要去宁国寺的话,这两天便该出发了,羽儿生日的事,宫里会派内侍监的人来帮衬准备,可府中也得有人主持着,需得你们早去早回才是。”
听得“内侍监”的字眼,君逸羽暗暗吐舌,都把内侍监搬出来了,这分明是皇爷爷和女皇陛下已经安排上了嘛。感念着两家的亲近和他们对自己的好,君逸羽心下却也有些无奈,正所谓君无戏言,朝令夕改是万不可能的,要他们取消庆生的想法还是早点打消的好。
宁国寺又是什么情况?娘亲她两去宁国寺干嘛?这般疑惑着君逸羽也这般问了出来。
听得自家乖孙发问,王妃颇是不满的看了君康逸一眼,这才给君逸羽解释起来。原来自君逸羽离家后,每逢他的生辰,萧茹都会去宁国寺斋戒半个月,为远在千里的孩儿祈祷平安。妯娌相好,长孙蓉也总是陪着萧茹一块去的。往年她们总是九月初离府,到得君逸羽重阳节生辰时恰在为期半个月的祈福期。今年正主回来了,王府既是要庆办,她们自是要提前去才来得及回来的,王妃故有前言。
看得王妃说及自己十年离家的不舍和君康逸的尴尬,君逸羽心内波涛翻滚,再望向萧茹,他有心说一句“谢谢娘亲”,又唯觉苍白无力,一时间感动无言,又有深深的自责涌上心头。细思这十年,虽是师门远隔,师傅督导严厉,学艺不容一天松懈,但他若是有心,也不是找不出回家的时间的。再想到自己临到学成归家那一遭时的犹豫不决,更是差点给他们上演了一出“人间蒸发”,他都有扇自个两个大耳瓜子的心了。
眼看着君逸羽动容了眼神,却又渐渐染上了愧疚的颜色,萧茹心道一句“傻孩子”,开口提议道:“羽儿这次也随娘亲一道去怎么样,算是去还愿。宁国寺的玄慈大师于你有批命之恩,此去虽不能见到他,表表心意也是好的。机缘不巧,这么些年没带阿羽去过宁国寺,说来真是不该呢。”
“好”沉溺在母亲温柔带宠的眼睛里,心潮起伏的君逸羽话一出口,才惊觉自己答应了什么。罢,这么些年了,家人兴致勃勃的给我办一回生日宴,我总是不能缺席的,来去匆匆的也寻不到师姐什么,便先派人打探着,重阳之后再说吧。
萧茹后一句说给桌上众人,也是得了响应,翼王见得君逸羽点头,这才说了句“是这个理”,算是家主拍板将事情定了下来。眼看着时间着紧,好在府中夫人入寺祈福的事儿已成了每年的常例,此番也只多了个君逸羽,倒不愁一晚上拾掇不出来。当下决定了明天出发,安排了随员,王府众人便各回院子了。
===============================================================================
初起秋日的曦光下,松柏掩映中的古刹,更添宁和之气。
感叹着宁国寺的好环境之余,初来乍到的君逸羽却难免有些唏嘘。他虽不信佛,但好歹在这大华朝活了十五年,宁国寺的大名自是早已知了的。
华太祖君瑾开国之初,尊神彻为国师,为他建了这出云峰的宁国寺。青史记载中,国师神彻是太祖君瑾敬若尊长,若师若友的存在。君华百年,口耳相传着神彻弘法传道,慈悲渡世的故事,他早已成了大华人心中的圣僧。而宁国寺,在太祖君瑾与圣僧神彻的双重光芒的照耀下,自然是名扬天下,大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再说今日宁国寺。名师出高徒,它时下的上座主持正是神彻的亲传弟子玄慈,亦是一位得道高僧。尤其玄慈是太祖时人,历经君华六代,到如今早已过了期颐之年,不说人皆短寿的古代,便是放到了现代,百岁之龄也是难得的长寿了。是以,玄慈被时人视作了活佛,宁国寺也因他的存在愈加被佛门信徒视作了圣地。这一点,只看这身在半山的庙宇,太阳才出来,就已有了为数不少的香客,便毋需质疑。
来之前,君逸羽满心想当然的以为宁国寺会比玉安相国寺更加堂皇,谁想,太祖钦造,赐名“宁国”,神彻、玄慈师徒两代高僧先后坐镇,几为大华第一名寺的它,竟只是青松古柏间这一处青砖黛瓦。
看得君逸羽眼中的讶色,萧茹轻笑着与长孙蓉对视一眼,这才招呼着“羽儿,我们进去吧。”又侧身吩咐了身后护卫收好刀具。
“好”君逸羽应声,落后半步,走在萧茹的右侧。
一步步走近“宁国寺”,君逸羽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此间的主持玄慈,萦绕心间多年的疑惑也不由得跟着再度浮现。想到此世出生之时得的批命,接轨了大华国情,知了玄慈名声的君逸羽自不会再有当初“不谙世事”时的“神棍”之想。爹爹若是能请来玄慈那样的佛门大师撒谎了为我保守秘密,那他便要逆天了。只是玄慈大师,为何会给我批命呢?
想到自己装作不经意的问起时,自家爹娘说是缘法,看起来也是不知的,君逸羽心下就是一叹。虽是到了玄慈的家门前,君逸羽却是没有找玄慈问个明白的打算的。玄慈与他,乃至与整个翼王府的接触,也仅限于当初那一语批命而已。佛门玄虚,许是高僧一时兴起也未可说。据说玄慈大师早已避世潜修多年,便是皇爷爷和女皇陛下来了,怕也是不好打扰那位百岁大德的修行的,我可没那么大本事。
佛香缭绕,梵音回旋,宁国寺中香客不少,来往礼佛间却很是安静。君逸羽一行,昨日已经到了出云峰下,今晨上山时,随行的护卫只带了两个,其余都留在了山下,再加萧茹和长孙蓉各自带着贴身丫鬟珠芸和浅予,寻常富贵人家的打扮,七人入寺倒也不算抢眼。
到得大殿,因着自家娘亲的虔诚,君逸羽也跟着跪倒在释迦牟尼像前。只是君逸羽不信佛,缺了向佛之心,跪拜已是他的极限。头顶佛号空明,身侧的萧茹和长孙蓉默拜有词间,他却是忍不住偷眼打量起来。说来他前世今生寺庙去得不少,但每每只是闲步观光,这拜佛还是头一遭呢。
礼佛之时,昨晚被萧茹指派来宁国寺打点安排的随行总管已候在殿侧了,他的身前半步,还有一位中年僧侣,只那身袈裟,想来是知客长老无疑。见得王府此行的三位主儿礼毕起身,总管与知客长老不及迎上,却是萧茹不想阻了后续香客的拜佛之路,携了长孙蓉自行走了过去。君逸羽得了示意正要跟上,心下一动间感觉有人正盯着自己,他偏头,发现是一位小和尚。
小和尚的面容很是清秀,殿内经幡轻摇间,他一袭麻布僧衣合手佛前,年纪虽小,却颇有几分出家人的出尘之意。看得小和尚的晶亮眼神似是探寻,又似有疑虑,君逸羽心头微窘,看他这站位,怕是看到我礼佛时“开小差”了。额,不说宁国寺是佛门圣地,只说它身在山野,能辛辛苦苦来这礼佛的想来也多是虔心向佛的人。古人本就信奉神佛,到了宁国寺的大佛前还像我这般难得专注的,想来难有二家了,难怪这小和尚奇怪。
自觉读懂了小和尚的眼睛,君逸羽掩了心间尴尬,微笑着轻轻颌首算作致意,举步欲走时,又被小和尚清声一句“檀越”给叫住了。
“嗯?”君逸羽纳闷回身。
小和尚倾身微礼,合十的手掌自胸前分出一只,却是借一步说话的邀请。
君逸羽望向萧茹处,想来过去听他们寒暄也好,论佛也罢,于他都是无甚趣味的,加之这气质不俗的小和尚引了他些许好奇,略一犹豫便跟了上去。
“檀越,我师祖想见你。”
“你师祖是谁?”君逸羽疑问出口间,心下隐有一个让人兴奋的猜想,却又觉得不可能。这小和尚虽说小小年纪便有些有道高僧的味道了,可他也就十多岁二十不到的样子,够不着他的徒孙辈吧。
“师祖法号玄慈。”
小和尚直言师祖法号后,合十向空一礼以示敬意,君逸羽却是惊讶得呆立当场。真的是他!原还想着求见玄慈大师不可能,该扔了对这批命因由的疑惑的,没想到他竟派人找上门来了。惊讶之后,是更大的疑惑,避世潜修的玄慈大师为何要见我?因为批命?君逸羽想到自己当初的穿越,莫非这盛名在外的高僧真是有些得道神通,他知道些什么?随即他又自行否了,莫名其妙的穿越,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他能知道什么。虽是这般想着,君逸羽对见玄慈却还是有些期待的,也不掩饰自己的吃惊,他径自问道:“玄慈大师为何要见我?是要见我吗?”
“檀越是说出西游故事的人?”
“西游故事?”君逸羽微怔,忆起曾在东市看到过的那本《世孙故事》,给佑儿他们讲过的《西游记》收录其中时似乎就被叫做了《西游故事》,这名字已经被传开了吗?听得小和尚用的“说出”,“说出倒是没错”,君逸羽当下点头。
小和尚点头,“既是檀越,那便没错。檀越可愿前往?”
“可以,容我向家人打声招呼。”和《西游记》有关?君逸羽也不多纠结,去见了不就知道了。应允间君逸羽偏头,正遇上长孙蓉关切的眼神,轻笑省事,他唇语加手势,得了长孙蓉的点头,便随小和尚走了。
萧茹与知客长老言语时,长孙蓉只静静的陪在一侧,偶尔点头含笑。不见君逸羽过来,长孙蓉状若不经心的去寻,这才发现他正在侧门处与一个年轻僧侣说话。看到君逸羽指指年轻僧侣指指门外,又指了指萧茹,长孙蓉很轻易的读懂了他唇齿开合间并未发出声音的那句“帮我说一声”。长孙蓉忍不住莞尔点头,才这么会儿功夫就寻到同龄玩伴,寻到去处了?看着两个年轻的背影迎着新生的晨光离去,长孙蓉的心中却又浅浅的生了丝怅惘之意。我这只是年纪大了,有些羡慕年轻人吧,这般想着,长孙蓉收回了飘远的目光与莫名的惆怅。
120第 120 章
白墙护持的四合小院,只坐北朝南起了一厢青砖灰瓦的禅房。隐在宁国寺深处的这一处禅院,粗粗看来似与寺中他处的古朴别无二致,细细品味却似别有一番沉静之气孕育其中。禅院东隅,一树葱茏,这青青古松不知年岁几何,任意舒展着,给人一眼枝繁叶茂的愉悦。许是因了这禅院的古朴,又或是因了这老松自存的古意,愉悦赞美之余,这青青一树并未给人欣欣向荣蓬勃朝气,却是给这小小禅院再添了一丝沉寂之意。
君逸羽候在院中,许是受了时下环境的感染,心情竟渐渐平静了下来。闻听玄慈欲和自己相见时,君逸羽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批命,想到也许事关让自己疑惑了十五年的前世今生,任他此间难得的自在灵魂最是潇洒,也因着心头万中存一的浅浅希冀再难洒脱。
凝望着东隅古松,回归了平心静气状态的君逸羽无需多想,心头便自发生出了些计较。一路同行,君逸羽早已知道刚刚奉玄慈大师之命去大殿寻候自己的小和尚法号明觉(jue)。听明觉话里的意思,玄慈大师见我与西游记有关?西游记啊,忆及此间的史书记载中,前齐那位功业颇类玄奘的佛门大德,他的事迹也能往西游记的故事上靠上几分呢。玄慈大师的资历辈分都堪称当今的佛学掌门人,听娘亲说他年轻时也是继承师傅神彻的遗命,以传法为己任的,西游记的故事若是用得好,怕是能成为民间弘扬佛法的大利器。如此,他见我这么个世俗小辈也说得通了。难怪刚刚走过来遇到的那几个宁国寺长老,听明觉说玄慈大师要见我时差点惊掉了眼珠,可一听西游记好像就寻思着有些了然的不奇怪了。只是···玄慈大师,真的是因为它吗?
“檀越,师祖请你进去。”
听得招呼,君逸羽偏头,只笑眼应了声“好”。
禅院中,古松前,晨光照耀下少年俊美的侧影与此间天地的宁和气机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毫无违和之感。“他与这处佛院,似是天生的契合。”年纪虽小却已修佛有道的明觉,察觉出自己心头自发的这句感叹时,不可抑止的生出了震撼。见得君逸羽回身含笑,没了同路而来时的好奇、疑虑和激动,眸光澄澈,尽数安定,明觉的心中震撼更甚。
不足弱冠之龄便跻身佛门高辈弟子,更有幸拜玄慈为师祖,明觉与生俱来的空明佛性功不可没。“佛骨天成,佛眼明彻”是玄慈给明觉的考语。可这一刻,看着朝阳之下洒然行近的俊逸少年,看到晨曦暖暖给他镀上了柔柔的一层金光,天生佛性作祟,竟让明觉不由自主的生了重向往之感。
“他才当得起师祖那句考语!”他不禁如此暗赞。
“明觉?”
近在耳畔的清语让明觉回神,看得君逸羽近在眼前,他侧行一步让出了房门,合掌一句“阿弥陀佛”,又手引禅房,示意君逸羽入内。
“我一个人进去吗?”
“师祖就在里面,檀越进去吧。”
得到确定,君逸羽点头,抬手轻轻推开了虚掩的房门,跨步走了进去。明觉这出尘的小和尚竟然有出神的时候,真是稀罕。嘿嘿,再怎么也才一个十多岁的小家伙。
禅房不大,意料之中的简洁。
转首东间,君逸羽见到了大华朝最高寿的佛门大德。百年有余的岁月风干了他的皮肤,纵横的沟壑是光阴的刻线。黄色僧衣的期颐老人,禅坐闭目,古寂了一方时空。透过玄慈枯瘦的肌骨,君逸羽似乎又看到了刚刚院中的东隅古松。察觉玄慈浅慢绵长的呼吸,似乎暗合着一种吐纳节律,君逸羽来不及赞一句“养生有道,难怪长寿”,眼前的大师已睁开了眼睛。
深邃的眼睛似乎能包罗万物,不知是来源于空门修行,还是韶光的馈赠。注意到玄慈眼角的微弯,配上他雪白柔顺的长眉毛,颇有些慈眉善目的味道。“怪道活佛”心下赞美一句,君逸羽双手合十躬身一礼“见过大师”。他不信佛,但这一礼恭敬,与信仰无关。
“檀越多礼了,请坐吧。”
见得玄慈抬手处的蒲团,君逸羽也不多言客气,倾身一礼道谢一句便盘腿坐了上去。
“檀越不信佛?”
没有与高僧打交道的经历,思量着开场白的君逸羽听得玄慈问话,微微一讶,虽是问句,可这句式分明有八分的肯定自己不信佛。心念一动,许是明觉入内通传时将自己拜佛时的表现告诉了自家师祖,君逸羽心下释然,点头诚声道:“大师见谅,小可的确不是佛门信众。”
没有愠恼,玄慈却是轻轻一笑,“对老僧说不信佛的,檀越是第一个。”
“问小可信不信佛的,大师也是第一个”许是受了玄慈眉目间慈祥笑意的感染,君逸羽也跟着含了抹笑容。两厢相视笑毕,君逸羽端肃了颜色,“尊敬一个人便该尊敬一个人的信仰。大师是佛门的弘道之人,佛家不妄语。小可不信佛,但尊敬大师,只能选择实话实说。小可知道这实话不礼,但在小可看来,只有如此才是对大师,对大师信奉的佛门的诚挚尊重。”
玄慈点头,又问:“檀越拜佛?”
“是,小可今日便在宁国寺拜过佛祖。”
“既不信佛,为何拜佛?”
“家母与··家叔母善信佛祖,十年间每逢小可生辰,便来此清苦斋戒,为小可祈祷平安。好叫大师知道,小可佛前跪拜,不为信佛,也不为拜佛,只为她们的拳拳爱护之意,小可甘愿叩首。”
“檀越为何不信佛?”
这一问,君逸羽也不能说自己现代灵魂秉持着无神论,任世间宗教万般也绝难信奉,他垂目思忖着答道:“大师恕罪,小可想来,佛家信众千万,拜佛求佛之人难免有所愿相悖之时,如此,若真有佛陀在天有知,当如何裁处?小可平生所求不多,便不与佛为难了。”
听得君逸羽话外否定佛陀存在的意思,玄慈却不辩白。“檀越不信佛,信什么?”
君逸羽好感之余再添敬意,从玄慈大师开口说话起君逸羽便隐隐觉得这位佛家的门徒自己虔诚,却不苛求他人,否则,以他这半桶水,辩说起佛门义理来,高僧随口几句便能堵得自己哑口无言,哪里容得下自己这般不敬佛陀不信有佛的言论?不将人点化得潜心向佛就算不错了!
听得玄慈再度发问,信什么吗?宗教给人以寄望,信佛之人求佛拜佛,所求也不过心安罢了。若是心能自安,又何须他求?“小可若有所求,不求天不求地,也不求满天飘渺的神佛,只求自己!信自己!”前世孤儿的自己不正是如此才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吗,今生圆满着懒散,似是让自己别无所求,已经很久没体味过那种感觉了呢。
君逸羽的回答,让玄慈手中的念珠有一瞬停顿,不知是否为了掩饰失态,他合掌念了句佛号,闭目之时,心念竟穿透了苍茫时空。“别给我说什么神佛!齐汉笃信神佛,可结果如何?中原破碎近两百年,胡夷铁蹄之下,汉民百多年活得连猪狗都不如!那些保佑人的神佛都在哪里?······神佛都是虚妄,我早就不相信他们了,我只信我自己,信我手中这杆缨枪!还等什么?!去!杀!”一是暴虐中绝意,一是温润中笃定,言中意却是出离的一致。真的是你?真的是你!
玄慈再度睁眼,依然无波古井。“檀越可有什么想问老僧?”
真诚是最好的相处之道,面对这位洞明的佛门大德,尤其如是。君逸羽点头,毫不拐弯抹角,直言问道:“大师闭关静修,何以有空见小可?听明觉小禅师所言,大师似是因为西游··故事,果真如此吗?”
你为求疑而来,老僧找你来又何尝不是确认释疑?闻听君逸羽问话,玄慈已知他明悟,点头又摇头道:“是,也不是。檀越与老僧有机缘。”
机缘?君逸羽眼前一亮,自己与玄慈大师称得上机缘的,只能是当初的批命了。“十五年前,大师曾给小可批命,不知大师可还记得?”见得玄慈颌首君逸羽才接着道:“据小可所知,大师十五年便开始潜修了,何以会给小可批命?”
玄慈眸光微沉,果真玄机奥妙,你已毫不知情了吗?想到十五年前那夜,饶是玄慈的佛家修为也不禁生了些感慨,那夜若非机缘,便只能带着遗憾故去了呢。“十五年前的重阳夜,老僧堕入心障,若非檀越出生之时惊雷破宇的动静,想来那时便已坐化了。”
玄慈论及自家生死说得极淡,君逸羽却是为这老人心下一紧,还有这一出吗?竟是如此机缘。出生之时惊雷破宇?巧合罢了。如此说来,这机缘竟与我无甚关系了。微含失落,君逸羽再挑一线希望,“大师为何批语小可年幼之时不宜多见外客,否则难以长成?”
“檀越的身份,的确如此。”答话间玄慈向着君逸羽的喉部投去了饱含深意的一瞥。
君逸羽装作不经意的轻触自己颈间的“喉结”,开裆裤的年纪的确容易身份穿帮,若是那样,朝野抨击下活不好也是个大可能。君逸羽心内惊涛骇浪,大师果然知道!
121第 121 章
“大师可知道小可为何会来此世间?”
“人生天地,自有缘法,当来则来矣。”
君逸羽眼中光芒聚拢,这一问,他想弄清楚的,是自己穿越而来的事情,这位似有神通的佛门大德是否知晓,可玄慈的回答并未让他满意。这话打着机锋,不论他知不知自己是异世来客,都说得通。原只当自己的穿越是个灵异事件,既然现状安好,便也无需多想,可这一瞬,君逸羽隐隐觉得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左右自己的命运,穿越转生之事,难道另有隐情?
不会啊,当初明明我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遇到便莫名···君逸羽攒眉凝神,极力想回忆起十五年前自己转生前后的细节,奈何初来此世时他只满心震惊去了,至此时间相去太过久远,想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有些不确定了。
要不问直白点?君逸羽一时间犹疑难定。若想对玄慈问得直接,他必得说明缘由,饶是一番对答已让他亲身确定了这位佛门大师超脱世俗,可这“穿越时空,换体再生”的事情于古人处实是太过惊悚,便是被判做妖邪异端也是大有可能的!
“阿弥陀佛”悠悠一声佛号,玄慈苍老的声音蕴着无尽的悲悯,似是看出了君逸羽的纠结,合十间他不无点化之意的说道:“老僧信佛,便不疑佛,只潜心侍佛。檀越信自己,又当如何?”
君逸羽眼前一亮,竟有顿悟之意。前世的自己无所归依,此生既然已经来这世间十五年,有了王府灵谷诸多牵挂,便只管在这好好的活着就好,又何须计较当初穿越而来的因果缘由?说好信自己的,便是这事另有隐情又如何?我自是我,哪会任他人操纵了命运!
君逸羽起身,行礼诚挚恭顺,比初见时更添三分。“谢谢大师指点。小可既然说出信自己的话,便不该疑自己,此后只当坚守初心,做好自己。”
“檀越客气了,是檀越颖悟,与老僧无关。”
君逸羽再拜一礼,“谢过大师。小可今日已叨唠大师良久了,大师若是无事,小可这就告退了。”
“檀越好走。檀越是老僧的机缘之人,老僧会交代明觉,檀越若想,可寻他带你再来此处找老僧。”看着君逸羽再添明净的眸子,玄慈欣慰之余,又暗有复杂。如此景况,也不知你会不会有那一天。
君逸羽一奇,来此的路上多有护法玄慈的佛门长老,若无明觉领路,他很难光明正大的走到这,只是大师为何要对我大开方便之门?单单为那机缘之说?领会得玄慈对自己的特别,摸不清他是否清楚自己的一切,但君逸羽直觉相信,这位佛门大德便是与自己的穿越之事有关,也不会对自己有恶意。探究转生之事上放开了的君逸羽不再多想,点头道谢,向后退去。
第4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