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重生之靠山吃山

正文 第6节

    重生之靠山吃山 作者:彦平方

    第6节

    安如宝上辈子冬日也能吃到新鲜蔬菜水果,这乍一吃不到,心里郁郁,恰好秦风要买些大蒜葱姜,想到一事,心中一动,对秦风道:“阿么,咱们多买些大蒜吧。”

    秦风瞄他一眼,也没问为甚么,又多买了二斤。至于水果,街面上最多就是酸梨和柿子。这两种都是越冻越好吃的水果另类,安如宝以前很爱吃,。秦风见他一副馋样,每样要了一筐。一筐水果足有百十来斤,一下子就是两筐,再加上安轩背上的背篓也不轻,秦风跟摊主商量了一番,最后车主驾车由安轩带路,把东西送去了安仁那里。

    其后,秦风领着安如宝四人买了各种调味料,又去了布店,捡各人喜欢的颜色一人买了一匹,又想了想,多买了一匹褚色一匹宝蓝色的一并算了钱。腊月农闲,串门的比较多,零食茶点必不可少,子花生糖秦风都多买了些。点心由于不易保存,却只捡家人爱吃的买了几样,等最后一集的时候才能多买些留着年节待客用。

    一样一样买下来,等单子上的东西买的差不多,安如玉已经叫了几次饿了。秦风领着他们去了与安轩约好的酒楼,正是饭点儿,街上的大小饭馆都是人满为患,酒楼也未能幸免,好不容易等到空了一处座位,安轩也赶来过来,一家人胡乱点了些东西填了填肚子,歇了半晌方又重新逛起来。

    到了后半晌,大多数人都买全了东西回家,街道上的人慢慢少了,走一圈下来,秦风又买了几样需要的,才开始往回走。这一次收获颇丰,一家人又是手里大包小包提的满满的,就是宋亦和安如玉怀里都抱了一个放点心的盒子。

    走到车场时,路明和安凌早等在车旁,见他们回来,东西买的又多,忙上前帮忙。两家人买的东西都不少,不过没急着装车,而是由安轩安如宝驾车先去张记木材店里取了寄放的东西,方将地上大件的东西堆到车厢后面用绳子拴好,小件的堆到车厢里。

    东西都安置妥当,所有人上了车,安轩赶着马车往家赶。进了村,先是将路明和安凌送回家,东西卸下来后,秦风将那两批褚色和宝蓝的布匹拿出来,递给路明道:“我们一家买的多,店里算的便宜,我就顺手多买了两匹,谁知道这两个颜色家里没人喜欢,这回了家怕是要放起来生虫,哥么你看看可喜欢,若是喜欢就送给哥么了,也省的浪费。”

    路明当然是不相信他的说辞,不过也知道秦风是想送些东西给他们,又怕伤了他们才拐弯抹角说了这许多,心里又感激又感动,倘若不接倒显的他矫情了,当下大大方方笑着接过来道:“我倒觉的这两个颜色还好,这么好的布料放起来确实可惜了的,你们要是不要了,那我就不客气的收着了,刚好省了买布钱。”

    秦风见他收下心里松了口气,遂跟他们告别。路明知道他们还等着回家收拾东西,也没强留他们。目送着马车离开。

    回到家,一家人先将车上的东西都搬到后院,秦风和宋初才去烧了些热水,让全家人都喝了些暖暖身子,歇了歇才开始收拾东西。

    肉留下一些用来吃,剩下的都放在库房的小缸里冻起来。菜干和水果也同样放到库房,调料放到厨房,布匹秦风先收起来,思量着哪天量了家人的尺寸,找村里的裁缝做几件新衣。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也都放到该放的地方。只有那些没用的骨头,秦风实在不知该怎么处理,只得询问自家小爷儿。

    安如宝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骨头,笑着道:“阿么,这些骨头虽然没有肉,可是好东西呢,喝用这些骨头熬成的汤对身体特别好。咱家孩子多,喝骨头汤可以补……补身体,尤其对长个最有帮助。而且,骨头汤的味道也很香,尤其用它煮面,更是……”

    秦风疑惑的看他几眼,打断他的话,道:“你从小没进过厨房,这都是从哪里知道的?”

    安如宝摸摸鼻子干笑道:“都是从……从书上看来的……真的,阿么这个骨头汤真的是好东西,你就听我的吧,明天我给你们做好吃的。”说罢,将那多半篓的骨头提进库房。

    秦风冲着他的背影瞪了两眼,咕囔了句:“臭小子每日里就会看些杂书。”也没上心里去,转身去厨房准备晚饭。

    整整逛了一天,着实劳累。宋亦和安如玉吃饭的时候就困的快睡着了,吃罢饭,秦风跟着宋初收拾好,就和安轩抱着孩子回了东屋。

    晚间,躺在炕上,安如宝抱着宋初,在他唇上好一顿□□,方才搂着怀里困顿不堪的人,闭上眼睛。

    第22章 (小修)

    翌日一大早,心里有事儿的安如宝鸡叫第一声的时候,就睁开眼睛,小心翼翼将宋初枕在肩上的脑袋挪到枕头上,轻声轻脚的爬起来,穿上衣服,就跑到了厨房。

    秦风因昨日太累了,果然还没起来做早饭。安如宝微微一笑,转身跑到库房,将放了骨头的罐子揭开,拿出一块冻成一坨的骨头,将盖子盖好,又跑回厨房。

    厨房水缸里的水还有不少,安如宝也不忙着挑水,先用菜刀将水缸里的冰层切开,舀出几瓢水倒在锅里,然后点着火,慢慢加热,直到锅里的水有些烫手,他舀出一些倒在盆里,将骨头洗洗干净,方将那冻成一坨的骨头整个放到水中,继续加热。

    水汽在厨房里逐渐弥漫,安如宝不时戳戳锅里的骨头,发现骨头已经开冻,水面上渐渐飘起一层油脂和血沫,骨头也煮的发白,赶忙将骨头自锅中捞起,放到菜板上。

    把锅里的水淘出来,提到后院倒在菜园里,拿起放在灶旁的斧子,用水洗干净,安如宝开始艰难的将那些骨头剁成段。说是艰难,毕竟他现在的身体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孩儿,细胳膊细腿,着实没有力气,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才堪堪砍断了一小段,让他十分沮丧。可是不切开又不行,毕竟骨头里的骨髓可是好东西。

    正在他鼓足力气想要再接再厉,宋初揉着眼睛,走进厨房,看到他动作又笨拙又无力,轻笑一声走过去,拿过斧子,道:“你要切成啥样的,我来。”

    安如宝回头看他,打量了一番对方比自己矮了半个脑袋的个头,瘦了一圈的身材,笑道:“小初你别闹了,斧子可不是好玩儿的东西,小心砍了你自己,你帮着添添火看看灶,斧子给我,我自己来就行了。”

    宋初见安如宝看不起自己,冷哼一声,一手把他推开,举起斧子就往骨头上剁。安如宝吓了一跳,怕他伤了自己,定睛一看,在他眼里坚硬无比的骨头,宋初一斧下去,竟整整齐齐的被砍成两段。

    安如宝更沮丧了。讪讪的收回手,道:“那个只要砍成一段段的就行,不用太小,就……就跟我之前砍的差不多就行。”

    宋初点点头,表示知道,继续用斧头剁剩下的骨头,安如宝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那表情怎么看怎么透着股愉悦。

    有个有暴力倾向,又武力值爆表的夫郎,安如宝亚历山大,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暗暗发誓一定要多喝些骨头汤,好赶紧长高长壮,

    将锅刷干净,又倒上水,开始将灶里的火烧旺,等宋初将骨头剁完,安如宝指挥他把骨头全部放到锅里,自己则切了姜蒜花椒等扔进去,盖上锅盖,开始熬汤。

    很快骨头汤特有的香气从锅里飘出来,宋初抽抽鼻子,咽了咽口水道:“还……还要做啥?”安如宝看着他双眼死死盯着锅的馋样儿,想着初初见他时,他故作老成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心中得意,表面上则十分正经的道:“你去活些面,我们今日早饭就做些面条吧。”

    宋初点点头,跑去和面,可眼睛还是时不时的瞄向冒着香气的大锅,圆圆的眼睛闪闪发亮。安如宝实在撑不住了,走过去捏捏了他的鼻子,笑道:“过会儿就能吃了,你要喜欢待会儿就多吃几碗。”

    宋初瞪他一眼,赌气低头一心一意的和面,可骨头汤的味道实在太诱人,过了一会儿,他又忍不住偷瞄,安如宝不再逗他,在一旁偷笑。

    秦风走进厨房时,整个厨房都充满了骨头汤的香气,他一进门,就被这浓郁的香气吸引了,问安如宝道:“你这是在做甚么?好香啊。”

    安如宝笑道:“我在熬骨头汤,过会儿用它煮面条,听说可好吃了。”秦风听说是在熬骨头,挑了挑眉毛,揭开锅盖看了看,发现里面煮的真是那些没有肉的骨头,此时那汤经过长时间大火熬煮,已经泛白,秦风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惊讶道:“没想到那些没有用的骨头煮出来这么香,用这个汤煮面一定非常好吃。”

    宋初的面团正好活好,秦风接过手来,开始擀面切面条,动作比往常多了几分急切。安如宝看在眼里,轻轻笑出声来,引来秦风和宋初两个大大的白眼。

    吃早饭时,全家人都被骨头汤的味道征服了,尤其里面的骨髓,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结果是全家人都吃撑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安如玉拍拍鼓鼓的小肚子,装模作样的长叹一声,道:“真是好好吃啊,这么好吃的东西要是能每天吃就好了。”说着,大眼睛咕噜噜地不住的在秦风身上转。秦风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笑着戳戳他的小脑门,道:“小吃货,就知道吃。再好吃的东西,每天吃也会吃腻的,小笨蛋。”安如玉没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被骂了小笨蛋,心里郁闷,撅着嘴直往秦风身上扭,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势。宋亦在一旁实在看不过,拉过他耳边悄声道:“你忘了安良让咱们今天早点去,他要带咱们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再不走就晚了。”

    安良自上一次婚宴与安如玉和宋亦和解后,一直和他们玩在一起。安良比他们大,又是孩子王,也最会玩,安如玉和宋亦很快以他马首是瞻。安如玉经宋亦一提,也记起这件事。他心思直,立刻忘了耍赖的事儿,急急忙忙的和宋亦跑回屋里穿上大衣,两个人手拉着手跑了。

    临近年节,秦风也不再拘着他们,就由他们去了。

    安轩和安如宝吃完早饭就去仓房装稻谷,年节的一个月不兴动石碾,这一个多月要吃的米都要在年节前准备好,这样一来,几乎家家都要碾米,可石碾有限,村民们就抓阄决定顺序轮流来碾,今天正好轮到安轩家。

    左右家中有马,爷俩个足足装了三袋稻谷,安如宝让安轩牵着马先去,一头钻进厨房。。

    宋初和秦风正在厨房收拾碗筷,安如宝进门便问秦风道:“阿么,昨天买来的大蒜放到哪里了?”秦风被他一问,也想起来安如宝让他多买的二斤大蒜。他之前以为安如宝是喜欢吃才让他多买一些,如今看他急匆匆的样子又不太像,心中疑惑,道:“我放在碗橱的最下层了,你这这一大早的找大蒜干甚么?”

    安如宝嘿嘿一笑道:“我看集上也没啥青菜,见大蒜挺新鲜的,就想着生生看,看能不能生些新鲜青菜出来。”说着从碗橱最下层拿出一条蒜辫来。他前世不是生在大蒜产地,第一次见到这种蒜辫的时候,感觉非常新奇。如今再看一次,那种新奇感丝毫不减。

    蒜辫是一斤一条,一条十几个,安如宝从上边捡蒜瓣饱满,根须茂密的摘下四头,又将剩下的放了回去。

    虽说秦风自小家境丰裕,安家也曾算是大户人家,冬日里除了白菜萝卜,也是很少能吃到别的青菜,更别说家境贫寒的宋初,听安如宝说要试着在冬日里生青菜,两人都有些怀疑,也有些好奇,瞪大眼睛看着他忙活,想要看看他怎么生。

    安如宝挑好大蒜后,又跑进库房一阵翻找,在角落里找到几个有些破烂的木匣。这些木匣大小不一,本来是盛放小物件用的,搬家时不小心压坏了,才会被扔在角落。安如宝挑挑拣拣半天,拿了两个还算齐整的,拆掉上面的盖子,出了库房。

    用水将木匣冲洗干净,安如宝又拿着铁锨和土筐去后园挖土。冬天挖土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他家离后山近,园中大多也是沙土,土质疏松,冻得不严,他用的也不多,只堪堪挖了一筐,用手将冻到一起的土坷垃捏碎,在两个木匣里铺了差不多五指深。

    之后,安如宝拿过一头大蒜,左看右看,想了想,犹疑着放到木匣中,大头朝下埋好,又想了想,起身从缸里舀出一瓢冷水倒在木匣里,直到水稍稍漫过大蒜根部,才停下手将木匣放到一边,拿过另一头,将蒜瓣一瓣瓣地掰下来,铺到第二个木匣里,同第一个一样,浇了水,放到一边。

    秦风和宋初在一旁看的一头雾水,见他似已忙完,刚要问,就听安如宝道:“阿么,给我找两个盘子来,要深一点儿的。”

    秦风把到嘴边的问题咽下,转身去橱柜里拿来两个中等大小的盘子递给他,看他又掰了一捧蒜瓣,放到盘子中一个挨一个的铺好,又在另一个盘子里放好一头完整的,对秦风和宋初道:“阿么和小初帮忙将找两个匣子和盘子搬到屋里去。”说着,他双手捧着一个木匣走出厨房。

    秦风和宋初一个捧着匣子,一个双手拿着两个盘子跟在他后面走到西屋里面的卧室。

    到了屋里,安如宝将自己和秦风手中的木匣放到地上,宋初手里的盘子则被要求放到了桌子上。等东西都被放好,安如宝又跑回厨房端来清水,温了温,倒在两个盘子里,长吁了一口气,道:“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

    秦风这才有机会问道:“这样行么?把大蒜这么放着,就能生出菜来?”安如宝看看自家阿么,又看看一旁同样满含疑惑看着自己的小夫郎,笑道:“我也就是试试,反正生不好也就白搭几头蒜,生好了我们冬日就有蒜薹吃了。”

    秦风和宋初互看一样,秦风问道:“蒜薹是甚么?”安如宝一愣。他前世家在北方农村,他小时候家乡还很落后,一到冬天跟这里一样只能吃些白菜萝卜、酸菜干菜,为了能吃到新鲜的青菜,一些人家就用买来的大蒜生一些蒜薹来吃,他母亲就没少生过,后来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冬日里能吃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从那之后,就再没见家里生过了。

    时间过去太久,具体步骤安如宝也记的不甚清晰,他之所以用了土生和水生两种方法,每个还只放了一头大蒜,就是看看到底哪种方法正确。如果确实能生出蒜薹,以后的冬日家里就会多样青菜。不过,他从来没想到这里的人居然不知道甚么是蒜薹,又一想,也有可能是叫法不一样,就道:“蒜薹也叫蒜苗,你们看这里,”他指着蒜瓣上面的小芽,“就是从这里生出来的。”

    宋初还是一头雾水,他从小只吃自家地里长出来的菜,从未吃过蒜苗,也没见过。倒是秦风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蒜苗啊,蒜薹,嗯,这名字比确实比蒜苗好听多了,蒜苗我吃过,挺好吃的,这样真的能生出来么?”

    旁边的宋初也表示出同样的担忧。安如宝笑笑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看这蒜头上有蒜芽,就想着反正咱家屋子暖和,把它们放到屋里再经常浇浇水,说不准能生出来。”

    秦风想了想,觉得自家小爷儿说的有些道理。反正只是几头蒜头的事儿,孩子们爱鼓捣就随他,要是真被他鼓捣出蒜苗,家里多了能吃的青菜也是好事。想到这儿,秦风捏捏安如宝的脸蛋,笑道:“也不知道你这脑袋里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念头。你爱折腾随你,要是真生出蒜苗……蒜薹来,阿么给你炒蒜薹鸡蛋吃。”

    第23章

    安如宝呵呵一笑,没说话。他嘴上说是不甚确定,其实对是否能生出蒜苗还是有几分把握。毕竟这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安如宝就被自家小夫郎的欢呼声惊醒,还未睁开眼,身上就是一沉,听自家小夫郎用比平日高了三度的声音,在他耳边兴奋地嚷嚷道:“生出来了,生出来了……”

    安如宝伸手抱住他一阵揉搓,最后捧着他的脸,在他唇上狠狠亲了一口,才起身穿好衣服,任由宋初拉着来到放置木匣和盘子的角落。

    宋初指着放着整头大蒜的盘子,道:“快看,这里真的长出了小苗苗。”安如宝看向他指的地方,果然见蒜瓣上的芽抽出了一小截。再看其他三个,盛着蒜瓣的盘子里抽的也很明显。木匣里的差一些,不过仔细看也抽出了一点点。

    安如宝虽然早知道结果,不过眼前绿油油的小嫩苗实在喜人,也很兴奋,搂住自家小夫郎的腰向怀里一拉,刚要亲,怀里的人忽地一挣,游鱼般滑了出去,他只觉手中一空,宋初的声音已从院中传来,高叫着“阿爹、阿么”,一路跑到东屋。

    不是第一次被抛下的安如宝安小爷儿,摇摇头,对自家小夫郎的活泼无计可施。

    真的生出蒜苗,一家人围着这四头大蒜,对上面新生出的不足一指长的蒜苗啧啧称奇。尤其秦风,脸上都笑开了花,当即拍板,决定要在接下来的集日多采购几斤大蒜。

    接下来的时日,蒜苗飞快的生长,不过,因为方法不一样,蒜苗长得有好有坏,有快有慢,整头放进去的涨势一般,掰开放的水生的要更快更好些,只是蒜瓣放在盘子里不老实,歪七扭八的,生出来的蒜苗也不甚整齐。安如宝总觉得自己忽略了甚么,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索性就由着这些大蒜自由生长,左右生出来能吃就行。

    不过显然秦风不这么想,面对参差不一的蒜苗有些不能忍,开始各种捣鼓,安如宝看他每天摆弄大蒜,一副研究狂人的模样,简直目瞪口呆,对自家阿么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得不说,秦风的研究是有成效的,很快家里的东西两屋里就多了几个盘子,盘子里的蒜瓣被剥的干干净净,用线串在一起围成圆圈泡在水里,顶上的小苗郁郁葱葱,安如宝灵机一动,终于知道自己忽略了甚么,对自家阿么佩服的五体投地。

    腊月十一,安轩邀了族长安泰,村长安如喜以及安福义等村里族中的一些老人来家中吃饭,他其实早有此打算,可自打搬进村子,又是秋忙又是安如宝和宋初的结亲礼,好容易到了冬闲又赶上几场大雪,生生耽误了。

    前一天是集日,秦风在集上将请客要用的东西采买齐全,次日一早就开始忙活,鸡鸭鱼肉自不必提,安如玉的小兔子也没能保住。那兔子自被关起来,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心大的很,丝毫没有忧患意识,将自己养的肥肥壮壮的,家里的野味在去不了镇上的日子里,早就被吃光了,秦风对这硕果仅存的一只早动了几次心思,这一次终于出了手,一道红烧兔肉做的色香味俱全。

    安如玉可不干了,他养小兔子费了无数心血,连带着宋亦每天都要帮他到后园的地窖里取白菜萝卜,好容易将小兔子养的漂漂亮亮的,他就出去玩儿了一会儿,兔子就遭了自家阿么的毒手,立时就在厨房哭闹起来。

    秦风没时间搭理他,宋初抱着他一再保证以后会给他抓更多的兔子才勉强安抚好了,和宋亦一人端着一碗秦风盛给他们的兔肉吃的津津有味。

    安如喜是第一个来的,进屋就哈哈一笑道:“我就说我得是第一个,你哥么说我忒心急,来的太早,我就说这不是安善人这房子在咱村都立了十来年了,我还没正经看过呢,来的早些,正好参观参观。”安轩笑着领着他前院后院加后园转了一圈,安如喜不无羡慕地道:“这宅院在村子里,就是算上安富民家在内也是独一份,这个……“他竖起大拇指,接着道:“当初安善人建着院子时,木材、石料、工匠都是用的最好的,那时我阿爹还在,直说浪费,不过现在看看,这房子再有五十年也是半点儿问题也没有的。”

    虽说这些日子气温升了些,餐房里还是太冷,参观完毕,安轩将人迎进东面套间,套间里摆了大圆桌,修在墙角里、与卧室里火炕相连的炉子生的红彤彤,还在桌子不远处放了火盆,烧着上好的木炭,把屋子烘的暖洋洋的。

    安如喜进了屋,脱了外衫,站在屋子中间转了一圈,一眼就看到了摆在靠窗书桌上蒜苗。蒜苗刚出寸许,绿莹莹的格外喜人,安如喜凑近去仔细端详,边道:“乖乖,这是啥啊,你们咋在屋里养起草来了,不过这草挺好看的。哎呦,怎么是用蒜生的,这不糟蹋东西么。”

    安轩笑道“这不是草,这不如宝冬天闲着没事儿干,说是馋新鲜青菜,就让他阿么买了不少大蒜,自己鼓捣玩儿,没想到真让他生出来了。”安如喜也没吃过蒜苗,道:“蒜苗?我就知道这大蒜是调味的,还真不知道还能生出菜来,这真的能吃?”

    安轩道:“能吃,挺好吃的,哥你过会儿尝尝就知道了。”

    和安如喜一样,后头来的客人无不对摆在桌上的几盆蒜苗充满兴趣,围着细看,边不住讨论,听说这东西还能吃也是又惊讶又怀疑,刚好,第一茬蒜苗到了收割的时候,秦风炒了一盘蒜苗炒肉端上桌,众人犹疑着每人夹了口尝了尝,眼睛都是一亮。

    庄稼人靠山吃山,地里长啥吃啥,冬日里家家地窖里贮的萝卜白菜,就是唯一能吃见到的绿色儿,乍一吃到这新鲜的菜,又说自家就能生,在座的人心里都有些痒痒,不过自持身份,都不好意思开口。

    安如喜最先忍不住,道:“要说这人呢,就是不能惯,你说以前吧,这家里只有萝卜白菜,上顿吃下顿吃,吃的人舌头都麻了,也没觉得啥。可吃了安轩老弟家的这个蒜……蒜苗,再去天天萝卜白菜,恐怕就难熬了。”

    安轩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笑了笑没说话。

    安泰也忍不住道:“听说这法子是如宝想出来的?不愧是秀才老爷啊,这脑袋就是不一般。”

    安如宝心道:“脑袋不一般的是阿么,跟我可没关系。”不过面上还是恭敬敬地道:“族长谬赞了,这也不是我想出来的,就是平时看书的时候看到过,就试了试,也没想到能成。”论辈分年龄,他作为小辈原本是没资格跟桌上人同席,但几位族老说他怎么也是秀才老爷,愣是将他留了下来。

    其他族老也都纷纷夸赞,话说了一箩筐,还是没问出实际的来。安泰也看出来了,不明着说出来,安轩爷儿俩只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他自己也清楚,这法子好歹是人家自己想出来的,哪能轻易交底,清咳了一声道:“咱们也都不兜圈子,我就明说了吧,我们这把老骨头今天豁出这张老脸,没别的,就是要跟你们讨教讨教这生蒜苗的法子,你们教也得教,不教也得教,不过,村里不会让你们白教,不管是谁要学,都会给你们好处。”

    安轩忙道:“族长这说的哪里话,折杀安轩了。这东西本来就是家里生出来自己吃的,我们也没想用它赚钱,也没啥好藏着掖着的,好处就罢了,都是庄里庄亲的,说好处就见外了。其实这法子也听简单的……”接着将生蒜苗的步骤,要注意的地方一一向桌上人说了。

    这是一家人早就商量好的,他们初来乍到,还没在村子里站稳脚跟,左右蒜苗的事儿也瞒不住,不如卖个人情给村里,让村里人念着他们的好,是以才特意把蒜苗摆在显眼的地方,引来族老村老们的注意,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安泰也明白,那所谓的好处也就是随口说说。

    几位族老村老听得极为认真,连饭都顾不得吃了。其中一位名叫安玉林的,是安氏一个分支的主事,问道:“用这法子能生其他的菜么?”

    安如宝道:“现在我们只会生蒜苗,照理其他的也能生,不过法子可能不一样,要试了才知道。”众人点点头。

    吃罢饭,大家坐着说了会儿闲话,就回了家。之后的事儿安轩一家不关注,不过,剩下的几个集,大蒜差点儿被青山村村民抢购一空,摊贩涨了几次价都无济于事,直说青山村民疯了,买大蒜回家当饭吃。

    时间很快到了腊月二十六,一大早,安凌就敲开了安轩家的大门,拉着宋初往村外跑。

    二十五封集之后,这一日是外出做工、学徒、读书的人放假回家的日子,村头已立了好些人,安远、安仁都是今天回来,路明也站在人群中,安凌和宋初挤到他旁边。

    随着日头升高,陆陆续续回来很多人,有喜气洋洋的,有疲累不堪的,有愁眉不展的,看到等在村口的家人都一样红了眼眶。

    安仁和安远回来的不太早,他们是搭伴回来的,坐在一辆装饰漂亮的马车上,远远的就从车厢里探出头来拼命招手,没等到跟前就跳下车往村口跑,马车慢悠悠的跟在后面,车帘掀起一角,露出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看到宋初后就不动了。

    路明抱住跑到面前的安远,捧着他的脸直说黑了瘦了,安仁则停在安凌旁边,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顾嘿嘿傻笑。

    马车走过来,车上人道:“你们只顾得跑,东西都不要了么?”声音清脆明亮,车帘挑开,从车厢里走出一个少年来,只见他一袭白色狐毛斗篷,内着淡蓝长衫,面目清隽,气质温润。

    安凌看到他,招呼道:“承佑哥,你回来了?”安承佑叫声:“小凌。”眼波流转,看向宋初,微微一笑道:“小初也在啊。”他本就长得好,这一笑更是温煦如春风一般。

    宋初淡淡看他一眼,轻嗯一声,垂下眼帘。

    第24章

    青山村作为左近最大的村子,有山有水,田地肥沃,相对富裕一些,村子里颇有几家名下有几十亩田地的富户,不过能称的上地主的,则只安富民一家。

    要说这安富民家最早也只是小有薄产,到安富民阿爷一代,刚好赶上朝代更迭,战祸连连,村子里很多年轻的爷儿汉子被征了兵丁,一去再没回来。因无人耕种,村子里很多田地成了荒地,他阿爷便用极低的价格买了大片的荒地,成了这青山村最大的地主。

    安富民阿爹和安富民一样都颇擅经营,这些年家里田地不仅不少还多了一些,每年光田里就能收入几百两,更别说他们还在镇上还买了几家铺面,租金更是一大笔收入。

    安富民的夫郎本家也在青山村,名唤安井乐,他大哥安井生正是安春的阿爹。

    安井乐为安富民生了两个爷儿一个哥儿,大爷儿安泽仕今年17岁,刚刚成年,小哥儿安旭文年方7岁,而最让他们夫夫自豪的,便是这个小爷儿安承佑。

    安承佑今年13岁,在镇上的白鹭学院读书,他天资聪慧,学习刻苦,文章很得夫子赏识,每每捋须摇头道:“此子他日必成大器。”安富民心里高兴,平日束脩送的多,年节的时候还要备一份厚礼,此次就是安富民派人将礼品送去给夫子,连带接安承佑回来。

    马车行到半路碰上安远和安仁,两人手上提了不少东西,加上三人年纪相差不多大,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就搭了个便车。虽说自打安承佑进学后,三人联系少了些,感情还在,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热闹。

    安富民虽说是地主,为人倒不算刻薄,尤其对待自家爷儿,很少拘束,是以安承佑的性子比一般富家子少了些倨傲,平日里没少跟村里孩子上山下河的疯玩儿,倒是安井生总要让他收收性子,“少和村子里的穷鬼掺和”,他也不以为意。

    安承佑和安远、安仁玩得好,和安凌自然就熟些,连带着和宋初多了些接触。宋初因是外姓,被村里孩子排斥,性子有点儿冷,不爱和除了安凌以外的人玩儿。安承佑比宋初大两岁,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宋初绷着小脸就想欺负他,倒也不是打骂,只搞些扔虫子、拽头发之类的恶作剧,或是说些“傻瓜”“笨蛋”的刺头话,时间一长,宋初就对他敬而远之了。他心里又痒痒,总想法子撩拨人家,闹到后来,宋初更是连他的面都不着了。

    一开始不懂,后来认了字读了书,懂得了些道理,年龄上也大了,安承佑渐渐就明白了自己对宋初的心思不一般。只可惜,小时候的阴影太大,到现在宋初都不爱搭理他,看到他都绕着走,每每让他郁闷不已。

    因要参加明年春日的童试,课业繁忙了些,安承佑已经半年未曾回过家了,宋初阿爹去世和差点被赶出村子,以及奉人的事儿,他自是不知的,此时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宋初,穿着草绿色簇新的棉衣,个头拔高了一截,模样比半年前圆润了许多,眉目间少了些凌厉冷淡,整个人格外精神漂亮,几百个日夜的思念一刹那都似化成了水般,把整个心都浸的又柔又软。

    安仁、安远把放在马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安承佑有意帮他们将东西送到家,安远拍拍他的肩膀道:“心意我们领了,你半年多没回来,估计这会儿子家里人都该等着急了,我们东西也不多,自己提着就行,再不济还有小凌小初他们在,你就先回家吧,别管我们了。”

    安承佑没有坚持,也没急着走,看着宋初头也不回的走在安凌旁边,两人不时低头交谈,背影鲜活的四周一切都成了陪衬。

    安承佑看了一阵,嘴角笑意微收,转身钻进车厢,对车夫道:“走吧。”车夫吆喝一声,马车继续前行,进了村顺着街道向南行去,方向刚好与宋初等人相反。

    安仁给家里买了不少东西,提着大包小包不方便,把揣在怀里的礼物塞给安凌,急匆匆向家赶去。

    东西用一方白布包着,看形状像个簪子,拆开果然就是,檀木的,上面雕着两朵梅花,素净雅致,只雕工略显稚嫩些,不过每一道纹路都毫不马虎,一看就是费了心思,

    安凌十分喜欢,用手反复摸索,插在头上试了又试,只可惜小哥和未结亲的哥儿是不能带簪子的,试了几次只得摘下来重新包好,小心翼翼的放到怀里。

    回到安凌家,安庆和路明拉着安远回屋去嘘寒问暖,安凌则反复翻看怀里的簪子,面色含春,心不在焉,宋初呆了一会儿有些无趣,正好安仁来了,他赶忙告辞。

    安凌家住在村北靠里,从他家出来往外走,要拐几个弯,路过几户人家,才能到主街,因之前住的不远,这几户人家宋初倒是都认得,走过一处院落时,听到里面传出争吵声,声音不是很大,宋初下意识看了看,是安华家。

    安华家的院子是他阿爹阿么在时建的,茅草顶加斑驳的泥墙有些老旧,虽说这几年他挣了钱,但平日跑商很少在家,就没重建房子,之前安华家人少,听那争吵声,应该是有外人,宋初也没理会。

    安华家院墙外修了柴棚,斜斜地搭在院墙上紧挨着胡同,宋初走过时,听到里面似乎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他停下脚步细听,那声音停了一会儿又响了起来。

    宋初第一个念头是“里面有人。”接着是“这人胆子很小。”最后是“会不会是贼?”庄稼人大多勤劳朴实,可青山村人口不少,其中免不了有一个半个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爱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儿,没碰上倒也罢了,既然碰上,宋初自然不愿放过,立刻放轻脚步绕到柴棚前面,侧着耳朵找准那声音发出的方位靠过去,伸手往里一抓一拽,从柴棚里拽出个小孩儿来,小小的个子,穿的圆滚滚,一双大眼睛在遮住额头的帽檐下闪着惊惧的光,宋初仔细一看却是认得,正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安华的小夫郎。

    宋初赶紧松了手,小孩儿没站稳坐在地上,他又赶紧去扶,把小孩儿吓的直往后缩,宋初闹了误会,还把人吓着了,心怀愧疚,忙蹲在身子,凑到小孩儿面前道:“你不认识我了?我们见过的,我给过你糖吃,就是在那个高高大大的房子前面。”他说的是腊月初一祭祖,他去祠堂在角落里遇到了小孩儿的事儿,那时两人在一起呆着,宋初给小孩儿了一颗糖,小孩儿吃了,除此之外连话都没说。

    小孩儿眼睛在宋初脸上转了转,似是有了点儿印象,脸上戒备淡了些,宋初趁机将人扶起来,给他拍拍了尘土,听院子里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皱了皱眉头,问小孩儿道:“你怎么躲在柴棚里,怎么不进屋去?”小孩儿抓抓衣角,良久才怯怯地道:“院子……有坏人,怕……”宋初道:“你是说院子里有坏人?那安华哥呢?他没在家么?”

    正说着,院门“哐当”一声被人打开,两个中年夫郎跌跌撞撞地从里面跑了出来,其中一个边跑边道:“叔么这也是为你好啊,你如今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安思多好的小哥儿,模样俊,又会挑家过日子,还不嫌你有个养夫郎,这样的小哥儿……啊……”

    一根木棍急冲冲向他飞过来,那夫郎一个躲闪不及差点儿被砸到,也没了继续说的心思,瞪了旁边另一个夫郎一眼,急匆匆跑了,另一个本来似乎有话要说,看这架势哪里还敢,也很快没了踪影。

    这两人一前一后自宋初旁边跑过,宋初瞥了一眼,都认识,一个是安华的叔么李成,另一个名唤安钧则是安华的叔叔。

    安华紧随两人身后跑出来,黑沉着脸,似有些焦急,看到宋初身边好好的小孩儿方才松了一口气,神色间也有了些暖意。

    他见到宋初愣了一下,但两人实在不熟,只含含糊糊地招呼了声:“来了。”宋初点点头,道:“那个……我从这儿路过,看到他躲在柴棚里,我以为是贼就……把他吓着了,你把他领家去吧,外面太冷了。”

    安华道了声谢,看向小孩儿,小孩儿身上还在发抖,却已露出甜甜的笑容,像平常一般喊着“华……”向他扑了过来,安华心下一疼,蹲下身子把他接个满怀,亲亲他的脸抱起来,又对宋初点点头,转身回了院子,而宋初也继续向家行去,完全未将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

    第二日安华敲开了安轩家的大门。

    第25章

    自打上次在集市上见了安华一面,安轩对他的印象着实不错,热情的将人一路领到到了东屋套间,安华后边还跟着小尾巴,躲在他身后,只露出一双大眼睛偷偷打量四周,见有人看他,就急忙缩回去,将整个脑袋埋在安华的背上。

    进到套间后,安轩招呼两人坐下,小孩儿黏安华黏的紧,安华好说歹说,终于从他背后出来,却只是垂着头拉着安华的衣袖贴着他站着不动。

    安华无法,只得先将手中提着的东西递给安轩,方才脱了自己和小孩儿的外套,找了下首的位置坐了,安轩把东西放到桌上,皱眉道:“何苦破费,我上次说了,你既叫我一声叔,咱们就是一家人,到家里串门还带着东西,这不是见外么? ”

    安华笑道:“我自然不跟叔见外,前几个月我去跑商,回来才听说叔家办了喜事,正好这次跑商去了趟南平城,进了些瑞锦,我寻思着拿两匹颜色新鲜的,给弟郎做件衣裳,还有些其他的,都是南部的一些新鲜小玩意儿,也不值几个钱。”

    安轩这才展眉道:“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安华点点头。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秦风端着茶水和点心进来,安华站起来,叫了声:“叔么。”秦风应了一声,笑着对他道:“自打咱们搬来村里,人生地不熟,家里平日很少有人走动,到底冷清,以后没甚么事儿就来家里玩儿,陪你叔说说话。”安华“诶”一声答应了。

    安轩把桌上的东西拿给秦风,秦风也直说破费,安华连连保证下次不会了才作罢,小孩儿站在安华旁边本来是低着头的,秦风一进门,他的鼻子就耸了耸,这会儿看到桌上各色的糕点和糖果,偷偷咽了咽吐沫,秦风看着有趣,又见小孩儿穿的虽多,整个人却小小的,怯生生的,实在招人疼,问道:“这个孩子是哪家的?”

    安华转头看了看小孩儿,见他眼睛都快在点心上扎根了,拿起一块儿桂花糕递给他,立刻换来一个大大的笑容,自己不由也笑了下,对安轩和秦风道:“让叔和叔么见笑了,他叫楚离,是我的准小夫郎,这次带来给叔和叔么看看。”

    安华养了养夫郎的事儿,青山村无人不知,安轩和秦风自也听说过,此刻听安华的话,似乎并非如此,毕竟小夫郎和养夫郎虽只差了一个字,其中的含义却是天差万别的。

    心有疑惑,安轩作为长辈也不避讳,开口道:“我来村里时间不长,对于村子里一些传言也略有耳闻,想必你也听了不少吧?”

    安华笑了笑,道:“是听了不少,别人我倒是不理会,叔这里我一定是要说清楚的,我带小离来就是这个意思,他是我的准小夫郎,以后会是我唯一的夫郎。”

    秦风点点头,道:“说的好,咱们安家的爷儿就该是这样的。”秦风拉过楚离,摸摸他的头,问安华道:“多大了?哪的人?他阿爹阿么舍得?”

    安华道:“小离过完年节就十一了,家在玉兴城,他阿爹阿么……都不在了。”楚离这会儿一心一意吃点心,对外界的一切没有半点儿反应,秦风道:“十岁了?怎么会这么瘦小,我还以为他和小玉、小亦差不多,这孩子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安华叹了口气道:“小离的阿爹叫楚林,可以算是我的师傅。四年前,我怀里揣着卖地的钱跑到玉兴城,完全是两眼一抹黑,那时我个儿矮又瘦小,别说是赚钱的路子,就是要找个活儿都没人雇我,我在街上游荡了好些日子,都快绝望了,有一天看见城里最大的商行林记商行在招跑商的临时伙计,我就去试了试,本来商行是不想要我的,那时林哥是商行里的管事,管着商队,力排众议留下了我。第一次跟着商队去南方,我年纪小身体又不好,一路上水土不服病了好几场,都是林哥照顾我,不仅如此,林哥还教我认字和一些行商的知识,我问他为啥对我这么好,他说他也是从伙计做起来的,告诉我做伙计不是一辈子的出路。从那以后我就跟着林哥,一年后开始自己试着买进卖出,慢慢摸索出门道,赚了些钱,第一次赚钱时,林哥比我还高兴,说我有前途。”

    安轩点头道:“这个楚林是个好人。”

    安华闻言冷哼一声道:“可惜好人没好报。两年前,有人在林记商行老板那里告了林哥一状,说是林哥贪墨,那时我们刚从南方回来,告状的是商队的副管事。那个副管事姓孙,早有取代林哥之心,一向视林哥为眼中钉,林哥为人最是义气,处事又公平,商队里的人没一个相信那姓孙的话,谁知商行老板不问青红皂白就报了官,衙门派人去林哥家里搜,竟然真搜出不少不明来路的银子,林哥百口莫辩,不仅被商行开除还挨了板子罚了钱,在床上躺了足足一个月才好。我不信林哥会贪墨,又苦无证据,后来姓孙的果然升了管事,我不愿跟着他,就去了别的商行,叔、叔么,你们也知道,贪墨在哪里都是大罪,林哥好了后只能靠打些零工养活家人,生活有些艰难,是以每次跑商回来我都会去看看他。去年秋日我跟着商队去了趟云城,回来晚了些,不过比往日多赚了很多,我心里高兴算了钱就去林哥家,谁知到了地方,却见他家门上贴着封条,问了周围邻居才知道,林哥家出了事儿,林哥杀了自己的夫郎和那姓孙的,被判了斩立决。”

    秦风惊道:“怎么会这样?”安华抹了把脸,接着道:“我也是从他人口中得知,原来林哥的夫郎和姓孙的早就暗中有了首尾,可怜林哥为了养活一家人四处奔波,却……也是命里该着,那日林哥回家早了些,被他撞到两个人在床上苟且,他夫郎为活命,告诉他当年从他家搜出的银子就是姓孙的让他放的,是他和姓孙的合谋陷害的林哥!林哥为这事儿丢了一辈子的前程和脸面,万万没想到罪魁祸首竟是枕边人,一怒之下杀了那两个畜生……林哥只有小离一个孩子,因我经常去他家,他那时就黏我,知道林哥出事后,我就四处打听他的下落,拼了命地到处去找,辗转了几个地方,才在一群人贩子手里找到了他。”

    安华顿了一下,攥紧拳头,哑着声音道:“我刚找到小离时,他全身上下都是伤,有拳打脚踢的,有用辫子抽的,甚至还有用火烫的……那时小离发着高烧,我耐着性子那些人,我势单力孤,没办法只好假装买主,耐着性子跟他们讨价还价,他们之前正商量着要不要把小离扔了,碰到我这个冤大头自然求之不得,也没有怀疑,用一个很低的价格将小离卖给了我,救下小离后,我就去附近的衙门报了官,没两日衙门就把那群人贩子连锅端了,那之后小离养了好久才渐渐好转,之后我就带他回了青山村。”

    安轩和秦风听完半晌无语,楚离吃完一块点心,有些意犹未尽,舔了舔嘴角,可怜巴巴的盯着安华,秦风的眼眶早就红了,亲手递给他一块儿,楚离全身心都在点心上,接过点心就开开心心的吃起来,完全不知道屋里几人正在为他的命运唏嘘。

    第6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