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陈毅军事文选

正文 第 97 章

    陈毅军事文选 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 97 章

    然不能满足斗争环境所提出的需要,教育方针和学习方针的转变,仅仅部分

    的开始。要求彻底执行党中央的新的教学方针,彻底审查和转变抗大教学方

    针,是今后华中抗大工作的中心任务。

    党中央的教学方针是什么呢?

    党中央指出一般干部学校教学上的基本缺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所学非所用,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存在。中央军委及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干

    部教育的指示上,亦指出教育与作战脱离,是军队干部教育上的主观主义、

    教条主义的主要标志。因此,理论与实际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做什么学

    什么),教育与作战联系,这是我们军队教育上学习上应该采取的三大原则。

    “马列主义教育之目的,是为了培养改造现实的战士,因此理论与实践,所

    学与所用的一致,就该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这就是要学生能够用马列主

    义的精神和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与目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

    验,使学生养成这种应用的习惯,以便在他们出校之后,善于应用马列主义

    的精神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去指导实践。因此除了教授马列主义的理论之

    外,又要教授中国历史与中国情况,党的历史与党的政策,使学生既懂得理

    论又懂得实际,并把二者联系起来。”(见《解放日报》社论《教育上的革

    命》)这是我党中央提供的完整的教学方针。

    这一方针运用到军事教育与学习上,就是要学生通晓一般的战略战术原

    则和马列主义的军事原则,从军事理论的学习,把握军事科学中的规律性,

    而同时又要使学生能够根据一般的军事原则去研究目前的实际的作战经验,

    总结中国革命中过去各时期的战争经验,去发现和体会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

    规律,去提高学员指挥实战的能力。不仅能够讲而且能够做,不仅懂得大的

    问题而且学会小的动作和技术,不仅在讲堂上能背诵讲义,回答问题,而且

    要在出校后在战场上真正能够指挥部队打胜仗。

    但是这一方针,仅是一般的原则说明,运用到华中总分校与各抗大分校,

    ① 这是陈毅在华中抗日军政大学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原载于《建军》杂志一九四二年第二期。

    则应分别学员对象,如团级、营级、连级等职之不同而应有所去取。又要根

    据教员学员的理论程度,工作经验多少,采取活泼的运用。如果好高骛远,

    把延安学校和抗大总校的课程教育计划表,一般无二运用于华中各抗大,或

    把总分校及抗大分校的计划,搬到各团的教导队照样去做,则在本质上仍然

    是片面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作怪,虽然口头上空喊执行中央的教学方针而

    实际违反他,于是不管你学校和教员如何努力,而学员一是听不懂,二是记

    不清,三是出校之后不能用,这千马列主义培养改造现实的战士的教育目的,

    仍是毫无关联,且要造成实际工作上的妨碍。因此华中各抗大应根据实践去

    讲授理论,根据理论去总结实战,作为教育与学习的总方针。不独学员应如

    此,教员亦应如此。教员的任务不仅限于讲解书本,更在于帮助学生如何去

    运用书本知识,以总结其本身的工作经验。学生的任务,不仅限于熟读讲义

    和课目,而在于能领会课目讲义所包含的精神和实质,并能进一步启发对实

    践经验的了解,并提高今后指挥作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为了实践而学习

    理论,为了打胜仗提高工作而进学校,为了养成一批军队工作干部才办抗大。

    这一方针之确定,自然会引起教育计划、教学方法上之根本改革,解决许多

    不必要的争执。

    检查各抗大的教育计划一般表现着政治重于军事,有轻视军事业务的偏

    向。在重视政治中又有以空洞的无血无肉的理论教育压倒一切的偏向,对根

    据地政治情况及党的政策反不重视,尤其日常接触的政府的现行的法令反而

    置之不闻不问,夏收秋收群众运动的经验反而下列入政治学习的课程中去。

    在军事学习既被轻视的状况中,而军事教育计划,又是最庞大的,包罗万象

    的。陆军大学的课程,几乎七、八十种课目限令四个月完成,结果没有一个

    课目完成。内容表现着正规战术多于游击战术,理论讲授多于实战总结,制

    式教练多于实战动作,课堂讲授多于野外演习,军队技术的具体研究和实习

    第 97 章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