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6 章
老舍评传(出书版) 作者:潘怡为
第 6 章
剖析落后的国民的“国民性”,指出附着在古老民族精神上的传统的“积习”的沉渣,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是《猫城记》内容上的又一个重要侧面。三十年代的一位评论家在比较《阿Q正传》和《猫城记》的异同时,曾经指出:《阿Q正传》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社会人物,”“而《猫城记》却是在于要企图创造一个典型的社会”。(注:王淑明:《猫城记》,《现代》第四卷第3期(1934年1月1日)。)比之于《阿Q正传》,《猫城记》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但在解剖落后的“国民性”或称之为民族的劣根性方面,两部作品却有一致的地方。
在《猫城记》中,讽刺落后的中国人精神上的弱点,涉及的方面是相当广泛的。比如:折中、妥协、没有勇气;自私、横行、不合作;实利、贪财、世故人情和面子;根深蒂固的糊涂,糊涂的结果是事事敷衍。这种落后的国民的“国民性”,按作家的描写是渗透于广泛的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说来,上层统治者对外国人心存恐惧,却又总想假借外国人的威风压迫本国的同胞;一般人交朋友是为了互相利用;军人的职业就是抢劫老百姓的财物;学者研究学问为争第一随意提出一些怪问题;政客组织党派团体只是为起哄,而并无济世救民的宗旨;妇女解放只是学会了往脸上擦更多的白粉、穿高跟鞋,婚姻自由变成了儿戏;新教育只剩下空壳,变成了赚钱的买卖,等等。
“国民性”的这些弱点,是一种久远的古老的“积习”在今人身上的复现,如同古老的鬼魂附着在今人的躯体上。这是一种历史的惰性。作品借小蝎之口,说出了猫国几代人衰朽精神素质的承续:
父亲是个新人物,至少是二十年前的新人物。二十年前他反对吃迷叶,现在他承袭了祖父的迷林。二十年前他提倡女权,现在他不许你进去,因为家中有妇女。祖父常说,将来我也是那样:少年的脾气喜新好奇,一到中年便回头看祖宗的遗法了。祖父一点外国事不懂,所以拿我们祖先遗传下来的规法当做处世的标准。父亲知道一些外国事,在他年青的时候,他要处处仿效外国人,现在他拿那些知识作为维持自己利益的工具。该用新方法的地方他使用新方法,不似祖父那样固执;但是这不过是处世方法上的运用,不是处世的宗旨的变动,在宗旨上父亲与祖父是完全相同的。
统治阶级如此,被统治阶级中的落后的人们也是如此。作者在书中愤激地指出:“这样多糊涂,老实,愚笨,可怜,贫苦,随遇而安,快活的民众;这么多只拿棍子,只抢迷叶与妇女的兵;这么多聪明,自私,近视,无耻,为自己有计划,对社会不关心的政客。”猫国是“热闹的”,但在这热闹的景象中,仿佛正有一个“毁灭的手指,似乎将要剥尽人们的皮肉,使这猫城成为白骨的堆积场”。“一眼看见猫城,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形成了一句话:这个文明快要灭绝!”
剖析落后的“国民性”,寻求疗治的方法,这是当时许多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鲁迅远在日本读书时就把探讨“国民性”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因为要救治国人麻木的精神,他才决定弃医从文,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老舍也是这样的:他从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开始,就表现出对于中国民族性思索的兴趣,在《二马》中他几乎倾注了全力以艺术的对比手法展示了我们民族在精神上的消极现象。当时他还只是一般地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观察问题,到了写作《猫城记》时,亡国的危险,摆在每一个爱国者的面前,他痛感民族精神的迟滞而愚钝,这时他就不是一般地提出问题,而是把振奋民族精神、医治落后“国民性”问题看作是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任务了。
但是,老舍并不能解决这个课题。他因而陷于悲观:“一个文明的灭绝是比一个人的死亡更不自觉的;好似是创造之程(疑为“神”——引者)已把那毁灭的手指按在文明的头上,好的——就是将死的国中总也有几个好人罢——坏的,全要同归于尽。那几个好的人也许觉出呼吸的紧促,也许已经预备好了绝命书,但是,这几个人的悲吟与那自促死亡的哀乐比起来,好似几个残蝉反抗着狂猛的秋风。”这自然又表现着作家思想上的局限。
在黑暗中徘徊
《猫城记》是一部在内容上充满矛盾的作品,对它采取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都是不适当的。
老舍试图在《猫城记》中概括旧中国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全部“病象”,然而作家当时在主观上并不具备正确分析这些“病象”的能力,加以选取了限制很多的讽刺小说的形式,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处置不当或评断失误的地方。
第一、在探索愚弱的“国民性”形成的时代的社会的根源时,在探索如何改造这种“国民性”的途径上,作品出现了明显的偏颇。当他从生活的直感出发,描述社会生活中的消极现象,描述落后的“国民性”的诸种表现时,他是富于机智和智慧的,许多评断锋利而又准确,但是当他进一步思索这种落后的“国民性”何以形成以及如何改造时,他就显得十分软弱无力,所见不深了。在他看来,人们性格、精神上所以出现了危机,是由于“没有人格,没有知识”,而所以如此,又是由于缺少正确的教育。《猫城记》中对旧教育的批评是尖锐而深刻的。“大家想多发一点财,而不是想叫子弟多明白一点事,是想多造出新而好用的东西,不是想叫人们多知道一些真理。”“学校里有人,而无人格,教员为挣钱,校长为挣钱,学生为预备挣钱,大家看学校是一种新式饭铺”,“皇上没有人格,政客没有人格,人民没有人格,于是这学校外的没人格又把学校里的没人格加料的洗染了一番。”作品中小蝎曾经说过:“我相信有十年的人格教育,猫国便会变个样子。”“社会黑暗,把社会变白了是谁的责任?办教育的人只怨社会黑暗,而不记得他们的责任是使社会变白了的,不记得他们的人格是黑暗的星光,还有什么希望?”这自然是小蝎的主张,但其中也透露着老舍本人的倾向。这自然是肤浅而又未能切中时弊的意见。所以两年之后他在重新检视作品的思想时,曾经遗憾地指出:“眼前的坏现象是我最关切的;为什么有这种恶劣现象呢?我回答不出。”(注:《我怎样写〈猫城记〉》,《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作家曾试图回答,结果是失败了。
第二、“讽刺了前进的人物”(注:《老舍选集·自序》。),讽刺了党所领导的群众运动,是《猫城记》思想内容上严重缺陷之一。作品中以隐喻的方式不正确地描述了“大家夫斯基”、“大家夫斯基哄”以及信仰“马祖大仙”的学生之间的争论。作品的描述,因为采取了隐喻的方式,这就很难准确地反映事实的面貌;评述的任意性,也给评述的内容带来严重损害。我们今天应当具体地分析作家产生这些糊涂认识的主客观原因。首先,三十年代初期,我们党内曾经发生过两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先是“立三路线”,以后是王明为代表的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路线),党的群众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左”的指导方针的影响,这是一个历史事实。老舍当时只是一个民主主义者,既未直接参加群众运动,又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全局,当然更无从把握革命发展的总趋势、主流、本质。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观感发生错误几乎是必然的。其次,他对于具体问题的观察,也有以偏盖全的错误倾向。诚如他自己后来所讲的,“这是因为我未能参加革命,所以只觉得某些革命者未免偏激空洞,而不明白他们的热诚与理想”。(注:《老舍选集·自序》。)这就难怪在作品中对“前进的人物”多所揶揄和嘲讽了。
“猫城”里是一片黑暗,没有一线光明。即使是作家所肯定的大鹰,他为了报效国家,不惜以死来唤醒猫人的觉醒,结果也只是徒然捐躯,猫人并无积极的反响。这样的描述,多少反映了作家当时的“心态”:“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种种的失败”,使老舍“由愤恨而失望”。(注:《我怎样写〈猫城记〉》。)《猫城记》阴冷的色调既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也是老舍特定情绪的产物。胡洁青先生说得好:“我觉得,正因为老舍是个爱国的作家,在当时的情况下,忧国之至,而又找不到出路,才会有《猫城记》。这部书反映了一个徘徊在黑暗中不断寻求真理的旧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反映了一个老作家复杂曲折的成长过程。”(注:胡洁青:《老舍论创作·后记》,《老舍论创作》。)
老舍并未绝望。他徘徊在黑暗中,力图跨越这弥天的黑暗,去追求光明。《猫城记》中,常常有离开具体事物的描写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其言词之热切,是老舍其他作品中少见的。他借“我”之口,说出了他的痛苦:“我落下泪来,不是怕,是想起来故乡、光明的中国,伟大的中国……我将永远不能享受合理的人生了……”但是他仍执着地向往未来,梦想有一天“猫城改建了,成了一座花园似的城市,音乐,雕刻,读书声,花,鸟,秩序,清洁,美丽……”
《猫城记》记录了老舍的思索和探求,记录了他的痛苦和失望,记录了他的长处和弱点。以后,他再没写过同《猫城记》类似的作品。
第字检查也使我不愿露骨的形容,免得既未参加革命,而又戴上一顶‘红帽子’。”(注:《老舍选集·自序》。)白李的形象虽属侧面着笔,近于剪影,但这个形象仍显示了一些新的特点,他不单对旧世界有明确的反抗意识,而且参加到工人群众的斗争中去(尽管这种斗争是自发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白李做为一个革命者的轮廓是清晰而又确定的。老舍这时的创作接受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是毫无疑义的。
《赶集》中还有不少表现处于城市底层、在困苦中挣扎求生的人们生活情状的作品,《热包子》、《微神》、《柳家大院》、《也是三角》等都是。这几个短篇,在内容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几乎都接触到城市底层的妇女命运问题。这是不难理解的。如果说旧社会是一口黑洞洞的深井,那么妇女就处在深井的最底层,农村如此,城市也是如此。她们在物质上的极端贫困以及精神上、肉体上所受到的摧残,格外引起了老舍的注意。
《微神》是这些短篇中写得最为凄婉动人的了。作品以“我”在一种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下追想往日生活的方式,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悲剧。这个悲剧不是由于感情上的冲突或破裂,而是生活境遇的变化酿成的。他们在十七岁的时候有过温馨的初恋,但是由于“许多许多无意识而有力量的阻碍”,使“提婚”成为“不能想的事”,接着他远走南洋,五年以后他自南洋返回祖国,她却成了一个暗娼。在这五年里,,她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和个人的沉沦一系列令人痛楚的遭遇。她先是同一个爱她的青年结合,却因为不能忘怀南洋的他,引起对方的猜忌而终至于离异,此时“她父亲的财产全丢了”,于是她把自己卖给一个阔公子,“为是供给她的父亲”,这也不能持久,因为她心有所寄,结果被阔家公子赶了出来,连一件长衫也没给她留下。她必须供养腐化成性却又不名一文的父亲,自己也得吃饭,她一向“吃好的穿好的惯了”。“为满足肉体,还得利用肉体,身体是现成的本钱。”她于是做了暗娼。“父亲的烟是无底的深坑”,她“只为钱着急”全不管自己,几次打胎人也日渐衰老。这样,当他从南洋回来,她已经变得不堪救药。作品并没有把她处理为一个灵魂卑琐的女人,即使她已沦落风尘,依然保持着对他的圣洁的感情,然而,她已再不能奉献给他初恋时的纯洁无瑕了。她说:“你的眼已不是那年——多少年了?——看我那双绿拖鞋的眼。可是,多少还是你自己,我,早已死了。你可以继续作那初恋的梦,我已无梦可做。……及至见着你,我自己已找不到我自己,拿什么给你呢?你没回来的时候,我永远不拒绝,不论是对谁说,我是爱你;你回来了,我只好狂笑。单等我落到这样,你才回来,这不是有意戏弄人?假如你永远不回来,我老有个南洋作我的梦,你老有个我在你的心中,岂不很美?你偏偏的回来了,而且回来这样迟——”后来,她在痛苦中,在打胎的时候,她杀死了自己,为的是“愿在你心中永远是青春”。这个故事中所包蕴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作品的基本内容是揭露了埋葬了她的社会的罪恶。“春天也会埋人的”,有多少美的感情,在冰冷的现实里被埋葬了。从她最初的身世看并非属于底层的人们,但她终于跌落到城市底层的人们之中了。老舍着力描写那种初恋的纯真和不得结合的苦痛,以及她沦为暗娼却依然保有初恋时圣洁的感情,这样的矛盾景况、矛盾的感情,给作品蒙上一层凄迷而又哀怨的色调。“此恨绵绵无尽期”,其中也就隐含了对旧世界的控诉。
《柳家大院》描述了石匠一家的悲剧,特别是石匠媳妇的悲惨的结局。石匠媳妇因为不堪公公和丈夫的虐待自杀了。作品告诉我们,是传统的封建宗法制道德观念杀死了她。她所以经常挨公爹和丈夫的欺侮和毒打,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他们以为她该挨揍”,“男的该打女的,公公该管教儿媳妇,小姑子该给嫂子气受”。“在她自己还不如那锅饭值钱”的家庭里,她注定了悲剧的命运。“人穷就缺了理”,她的死是必然的。作家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述了石匠媳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痛苦过程,读后使人为之泪下。
《也是三角》接触到底层妇女痛苦命运的经济根源。这个作品中描述的败兵马得胜和孙占元“合伙娶”的事实,反映了由于贫困所造成的畸形的社会现象。这里更使人感到战栗的是一个姑娘面对着同时被两个大兵男人占有的局面。作家把阴冷的、令人窒息的生活真实摆在读者面前,并且严峻地指出,这一切都是因为贫穷。姑娘的父亲老林四是个洋车夫,他因病不能拉车,在床上躺了七天,这样连最低的生活也难于维持,姑娘已连续两天没吃什么东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父亲以五十块钱的价钱把女儿卖给了两个大兵。“女人也有三六九等,价钱自然都不一样”,她——一个洋车夫的女儿就只值五十块钱!临别的时刻,“老林四就那么趴着,好象死了过去”。姑娘的眼里没有眼泪,然而这是最深的悲痛的结果,“好吧,我都听爸爸的”。老林四“按着那些钱”悲怆地呼喊“我不是你爸爸”。这是一个充满血泪的故事,它诅咒了吃人的旧社会,诅咒了扼杀妇女的一切罪恶的势力。
第九章 “返回幽默”——《离婚》和《牛天赐传》
《离婚》
《离婚》是老舍早期长篇小说创作中成熟的作品之一。这部长篇于一九三三年笔,与极聪明的脑子,……我没有这样厉害的手与脑,而又舍去我较有把握的幽默,《猫城记》就没法不爬在地上,象只折了翅的鸟儿”。(注:《我怎样写〈猫城记〉》,《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大明湖》和《猫城记》的“双双失败”,使老舍认识到,他应该“返归幽默”。(注:《我怎样写〈离婚〉》,《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
《离婚》是老舍艺术上的圆熟之作。“返归幽默”并不是对过去驾轻就熟的艺术手法简单重复的运用,它是在新的构思指导下艺术地把握现实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事实上,《离婚》中的幽默既保持了先前作品中的优点,又避免了先前作品中失之于油滑、追求笑料的缺点;讽刺尖锐而又不流于“戏笑”和“溢恶”,达到了含蕴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地。
第 6 章
恋耽美
第 6 章
剖析落后的国民的“国民性”,指出附着在古老民族精神上的传统的“积习”的沉渣,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是《猫城记》内容上的又一个重要侧面。三十年代的一位评论家在比较《阿Q正传》和《猫城记》的异同时,曾经指出:《阿Q正传》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社会人物,”“而《猫城记》却是在于要企图创造一个典型的社会”。(注:王淑明:《猫城记》,《现代》第四卷第3期(1934年1月1日)。)比之于《阿Q正传》,《猫城记》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但在解剖落后的“国民性”或称之为民族的劣根性方面,两部作品却有一致的地方。
在《猫城记》中,讽刺落后的中国人精神上的弱点,涉及的方面是相当广泛的。比如:折中、妥协、没有勇气;自私、横行、不合作;实利、贪财、世故人情和面子;根深蒂固的糊涂,糊涂的结果是事事敷衍。这种落后的国民的“国民性”,按作家的描写是渗透于广泛的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说来,上层统治者对外国人心存恐惧,却又总想假借外国人的威风压迫本国的同胞;一般人交朋友是为了互相利用;军人的职业就是抢劫老百姓的财物;学者研究学问为争第一随意提出一些怪问题;政客组织党派团体只是为起哄,而并无济世救民的宗旨;妇女解放只是学会了往脸上擦更多的白粉、穿高跟鞋,婚姻自由变成了儿戏;新教育只剩下空壳,变成了赚钱的买卖,等等。
“国民性”的这些弱点,是一种久远的古老的“积习”在今人身上的复现,如同古老的鬼魂附着在今人的躯体上。这是一种历史的惰性。作品借小蝎之口,说出了猫国几代人衰朽精神素质的承续:
父亲是个新人物,至少是二十年前的新人物。二十年前他反对吃迷叶,现在他承袭了祖父的迷林。二十年前他提倡女权,现在他不许你进去,因为家中有妇女。祖父常说,将来我也是那样:少年的脾气喜新好奇,一到中年便回头看祖宗的遗法了。祖父一点外国事不懂,所以拿我们祖先遗传下来的规法当做处世的标准。父亲知道一些外国事,在他年青的时候,他要处处仿效外国人,现在他拿那些知识作为维持自己利益的工具。该用新方法的地方他使用新方法,不似祖父那样固执;但是这不过是处世方法上的运用,不是处世的宗旨的变动,在宗旨上父亲与祖父是完全相同的。
统治阶级如此,被统治阶级中的落后的人们也是如此。作者在书中愤激地指出:“这样多糊涂,老实,愚笨,可怜,贫苦,随遇而安,快活的民众;这么多只拿棍子,只抢迷叶与妇女的兵;这么多聪明,自私,近视,无耻,为自己有计划,对社会不关心的政客。”猫国是“热闹的”,但在这热闹的景象中,仿佛正有一个“毁灭的手指,似乎将要剥尽人们的皮肉,使这猫城成为白骨的堆积场”。“一眼看见猫城,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形成了一句话:这个文明快要灭绝!”
剖析落后的“国民性”,寻求疗治的方法,这是当时许多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鲁迅远在日本读书时就把探讨“国民性”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因为要救治国人麻木的精神,他才决定弃医从文,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老舍也是这样的:他从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开始,就表现出对于中国民族性思索的兴趣,在《二马》中他几乎倾注了全力以艺术的对比手法展示了我们民族在精神上的消极现象。当时他还只是一般地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观察问题,到了写作《猫城记》时,亡国的危险,摆在每一个爱国者的面前,他痛感民族精神的迟滞而愚钝,这时他就不是一般地提出问题,而是把振奋民族精神、医治落后“国民性”问题看作是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任务了。
但是,老舍并不能解决这个课题。他因而陷于悲观:“一个文明的灭绝是比一个人的死亡更不自觉的;好似是创造之程(疑为“神”——引者)已把那毁灭的手指按在文明的头上,好的——就是将死的国中总也有几个好人罢——坏的,全要同归于尽。那几个好的人也许觉出呼吸的紧促,也许已经预备好了绝命书,但是,这几个人的悲吟与那自促死亡的哀乐比起来,好似几个残蝉反抗着狂猛的秋风。”这自然又表现着作家思想上的局限。
在黑暗中徘徊
《猫城记》是一部在内容上充满矛盾的作品,对它采取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都是不适当的。
老舍试图在《猫城记》中概括旧中国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全部“病象”,然而作家当时在主观上并不具备正确分析这些“病象”的能力,加以选取了限制很多的讽刺小说的形式,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处置不当或评断失误的地方。
第一、在探索愚弱的“国民性”形成的时代的社会的根源时,在探索如何改造这种“国民性”的途径上,作品出现了明显的偏颇。当他从生活的直感出发,描述社会生活中的消极现象,描述落后的“国民性”的诸种表现时,他是富于机智和智慧的,许多评断锋利而又准确,但是当他进一步思索这种落后的“国民性”何以形成以及如何改造时,他就显得十分软弱无力,所见不深了。在他看来,人们性格、精神上所以出现了危机,是由于“没有人格,没有知识”,而所以如此,又是由于缺少正确的教育。《猫城记》中对旧教育的批评是尖锐而深刻的。“大家想多发一点财,而不是想叫子弟多明白一点事,是想多造出新而好用的东西,不是想叫人们多知道一些真理。”“学校里有人,而无人格,教员为挣钱,校长为挣钱,学生为预备挣钱,大家看学校是一种新式饭铺”,“皇上没有人格,政客没有人格,人民没有人格,于是这学校外的没人格又把学校里的没人格加料的洗染了一番。”作品中小蝎曾经说过:“我相信有十年的人格教育,猫国便会变个样子。”“社会黑暗,把社会变白了是谁的责任?办教育的人只怨社会黑暗,而不记得他们的责任是使社会变白了的,不记得他们的人格是黑暗的星光,还有什么希望?”这自然是小蝎的主张,但其中也透露着老舍本人的倾向。这自然是肤浅而又未能切中时弊的意见。所以两年之后他在重新检视作品的思想时,曾经遗憾地指出:“眼前的坏现象是我最关切的;为什么有这种恶劣现象呢?我回答不出。”(注:《我怎样写〈猫城记〉》,《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作家曾试图回答,结果是失败了。
第二、“讽刺了前进的人物”(注:《老舍选集·自序》。),讽刺了党所领导的群众运动,是《猫城记》思想内容上严重缺陷之一。作品中以隐喻的方式不正确地描述了“大家夫斯基”、“大家夫斯基哄”以及信仰“马祖大仙”的学生之间的争论。作品的描述,因为采取了隐喻的方式,这就很难准确地反映事实的面貌;评述的任意性,也给评述的内容带来严重损害。我们今天应当具体地分析作家产生这些糊涂认识的主客观原因。首先,三十年代初期,我们党内曾经发生过两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先是“立三路线”,以后是王明为代表的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路线),党的群众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左”的指导方针的影响,这是一个历史事实。老舍当时只是一个民主主义者,既未直接参加群众运动,又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全局,当然更无从把握革命发展的总趋势、主流、本质。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观感发生错误几乎是必然的。其次,他对于具体问题的观察,也有以偏盖全的错误倾向。诚如他自己后来所讲的,“这是因为我未能参加革命,所以只觉得某些革命者未免偏激空洞,而不明白他们的热诚与理想”。(注:《老舍选集·自序》。)这就难怪在作品中对“前进的人物”多所揶揄和嘲讽了。
“猫城”里是一片黑暗,没有一线光明。即使是作家所肯定的大鹰,他为了报效国家,不惜以死来唤醒猫人的觉醒,结果也只是徒然捐躯,猫人并无积极的反响。这样的描述,多少反映了作家当时的“心态”:“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种种的失败”,使老舍“由愤恨而失望”。(注:《我怎样写〈猫城记〉》。)《猫城记》阴冷的色调既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也是老舍特定情绪的产物。胡洁青先生说得好:“我觉得,正因为老舍是个爱国的作家,在当时的情况下,忧国之至,而又找不到出路,才会有《猫城记》。这部书反映了一个徘徊在黑暗中不断寻求真理的旧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反映了一个老作家复杂曲折的成长过程。”(注:胡洁青:《老舍论创作·后记》,《老舍论创作》。)
老舍并未绝望。他徘徊在黑暗中,力图跨越这弥天的黑暗,去追求光明。《猫城记》中,常常有离开具体事物的描写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其言词之热切,是老舍其他作品中少见的。他借“我”之口,说出了他的痛苦:“我落下泪来,不是怕,是想起来故乡、光明的中国,伟大的中国……我将永远不能享受合理的人生了……”但是他仍执着地向往未来,梦想有一天“猫城改建了,成了一座花园似的城市,音乐,雕刻,读书声,花,鸟,秩序,清洁,美丽……”
《猫城记》记录了老舍的思索和探求,记录了他的痛苦和失望,记录了他的长处和弱点。以后,他再没写过同《猫城记》类似的作品。
第字检查也使我不愿露骨的形容,免得既未参加革命,而又戴上一顶‘红帽子’。”(注:《老舍选集·自序》。)白李的形象虽属侧面着笔,近于剪影,但这个形象仍显示了一些新的特点,他不单对旧世界有明确的反抗意识,而且参加到工人群众的斗争中去(尽管这种斗争是自发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白李做为一个革命者的轮廓是清晰而又确定的。老舍这时的创作接受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是毫无疑义的。
《赶集》中还有不少表现处于城市底层、在困苦中挣扎求生的人们生活情状的作品,《热包子》、《微神》、《柳家大院》、《也是三角》等都是。这几个短篇,在内容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几乎都接触到城市底层的妇女命运问题。这是不难理解的。如果说旧社会是一口黑洞洞的深井,那么妇女就处在深井的最底层,农村如此,城市也是如此。她们在物质上的极端贫困以及精神上、肉体上所受到的摧残,格外引起了老舍的注意。
《微神》是这些短篇中写得最为凄婉动人的了。作品以“我”在一种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下追想往日生活的方式,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悲剧。这个悲剧不是由于感情上的冲突或破裂,而是生活境遇的变化酿成的。他们在十七岁的时候有过温馨的初恋,但是由于“许多许多无意识而有力量的阻碍”,使“提婚”成为“不能想的事”,接着他远走南洋,五年以后他自南洋返回祖国,她却成了一个暗娼。在这五年里,,她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和个人的沉沦一系列令人痛楚的遭遇。她先是同一个爱她的青年结合,却因为不能忘怀南洋的他,引起对方的猜忌而终至于离异,此时“她父亲的财产全丢了”,于是她把自己卖给一个阔公子,“为是供给她的父亲”,这也不能持久,因为她心有所寄,结果被阔家公子赶了出来,连一件长衫也没给她留下。她必须供养腐化成性却又不名一文的父亲,自己也得吃饭,她一向“吃好的穿好的惯了”。“为满足肉体,还得利用肉体,身体是现成的本钱。”她于是做了暗娼。“父亲的烟是无底的深坑”,她“只为钱着急”全不管自己,几次打胎人也日渐衰老。这样,当他从南洋回来,她已经变得不堪救药。作品并没有把她处理为一个灵魂卑琐的女人,即使她已沦落风尘,依然保持着对他的圣洁的感情,然而,她已再不能奉献给他初恋时的纯洁无瑕了。她说:“你的眼已不是那年——多少年了?——看我那双绿拖鞋的眼。可是,多少还是你自己,我,早已死了。你可以继续作那初恋的梦,我已无梦可做。……及至见着你,我自己已找不到我自己,拿什么给你呢?你没回来的时候,我永远不拒绝,不论是对谁说,我是爱你;你回来了,我只好狂笑。单等我落到这样,你才回来,这不是有意戏弄人?假如你永远不回来,我老有个南洋作我的梦,你老有个我在你的心中,岂不很美?你偏偏的回来了,而且回来这样迟——”后来,她在痛苦中,在打胎的时候,她杀死了自己,为的是“愿在你心中永远是青春”。这个故事中所包蕴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作品的基本内容是揭露了埋葬了她的社会的罪恶。“春天也会埋人的”,有多少美的感情,在冰冷的现实里被埋葬了。从她最初的身世看并非属于底层的人们,但她终于跌落到城市底层的人们之中了。老舍着力描写那种初恋的纯真和不得结合的苦痛,以及她沦为暗娼却依然保有初恋时圣洁的感情,这样的矛盾景况、矛盾的感情,给作品蒙上一层凄迷而又哀怨的色调。“此恨绵绵无尽期”,其中也就隐含了对旧世界的控诉。
《柳家大院》描述了石匠一家的悲剧,特别是石匠媳妇的悲惨的结局。石匠媳妇因为不堪公公和丈夫的虐待自杀了。作品告诉我们,是传统的封建宗法制道德观念杀死了她。她所以经常挨公爹和丈夫的欺侮和毒打,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他们以为她该挨揍”,“男的该打女的,公公该管教儿媳妇,小姑子该给嫂子气受”。“在她自己还不如那锅饭值钱”的家庭里,她注定了悲剧的命运。“人穷就缺了理”,她的死是必然的。作家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述了石匠媳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痛苦过程,读后使人为之泪下。
《也是三角》接触到底层妇女痛苦命运的经济根源。这个作品中描述的败兵马得胜和孙占元“合伙娶”的事实,反映了由于贫困所造成的畸形的社会现象。这里更使人感到战栗的是一个姑娘面对着同时被两个大兵男人占有的局面。作家把阴冷的、令人窒息的生活真实摆在读者面前,并且严峻地指出,这一切都是因为贫穷。姑娘的父亲老林四是个洋车夫,他因病不能拉车,在床上躺了七天,这样连最低的生活也难于维持,姑娘已连续两天没吃什么东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父亲以五十块钱的价钱把女儿卖给了两个大兵。“女人也有三六九等,价钱自然都不一样”,她——一个洋车夫的女儿就只值五十块钱!临别的时刻,“老林四就那么趴着,好象死了过去”。姑娘的眼里没有眼泪,然而这是最深的悲痛的结果,“好吧,我都听爸爸的”。老林四“按着那些钱”悲怆地呼喊“我不是你爸爸”。这是一个充满血泪的故事,它诅咒了吃人的旧社会,诅咒了扼杀妇女的一切罪恶的势力。
第九章 “返回幽默”——《离婚》和《牛天赐传》
《离婚》
《离婚》是老舍早期长篇小说创作中成熟的作品之一。这部长篇于一九三三年笔,与极聪明的脑子,……我没有这样厉害的手与脑,而又舍去我较有把握的幽默,《猫城记》就没法不爬在地上,象只折了翅的鸟儿”。(注:《我怎样写〈猫城记〉》,《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大明湖》和《猫城记》的“双双失败”,使老舍认识到,他应该“返归幽默”。(注:《我怎样写〈离婚〉》,《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
《离婚》是老舍艺术上的圆熟之作。“返归幽默”并不是对过去驾轻就熟的艺术手法简单重复的运用,它是在新的构思指导下艺术地把握现实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事实上,《离婚》中的幽默既保持了先前作品中的优点,又避免了先前作品中失之于油滑、追求笑料的缺点;讽刺尖锐而又不流于“戏笑”和“溢恶”,达到了含蕴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地。
第 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