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11)
刘文华说话沉稳,不紧不慢回:回郡王爷话,这次文华率两百精兵前来,巡逻南沧县城,以防匈奴人进犯,现已驻扎在城外。至于匈奴人,最近派出不少探子,除去南沧县,附近的渠水县,曲昌县等也都抓到了小股探子,恐怕今年匈奴秋掠就要来了,殿下也让我禀告郡王,今年提早准备秋收,粮食一熟成就迅速收粮。
听说刘文华带了队伍前来,宣瑾瑜大大松了一口气。原来,这匈奴人若要进军轩国,势必通过望泗关,若要瞒过望泗关往里进犯,就必须从山林里行走,若是几个探子乔装打扮混进商队,或者潜行山林,倒有几分可能,但要大队人马通过,动静完全掩藏不住,半道上就会被望泗关守军发现迎敌。
那几个匈奴探子或山林潜行,或乔装打扮,绕开望泗关来探听这几个县城虚实,实则是为了打探哪个县富裕,粮食何时熟成,便比如窃贼踩点,到时候攻打望泗关劫掠,就能火速把附近县城的粮食、财富劫走,然后匈奴人就大摇大摆回到草原,他们也知道,中原腹地毕竟有大量军队可以源源不断支撑,打下来也总归是守不住,不如目标明确,奔着就是劫掠。
这二百精兵一来,在城外一驻扎,算上哨兵探查的距离,小股匈奴兵足以歼灭,大举侵犯自有望泗关提前发现,设兵狙击。
不过这样一来,真正御敌的压力就落在了望泗关身上宣瑾瑜心里沉沉,希望裴佑能挡下来!想到这儿,宣瑾瑜也打起精神来,何必做这无用的忧愁?还不如把全幅精力用在南沧县建设上,多挣几个银钱攒着,毕竟打仗从来都是烧钱。
比起刚接手南沧县的时候,宣瑾瑜腰包厚实了不少,蘑菇棚因为盈利有限又费精力,干脆已经关闭,因为香皂带来了惊人的利润。王府自家在郡城和南沧县贩卖香皂,其他地方的经营交给了如意坊,现在连宣瑾瑜都听说如意坊的老板是个本事人,靠香皂硬生生在外郡也打开局面,这项生意每月给王府足足带来五千两银子,且还在不断增长。酱坊眼下产能扩大,一月稳定出息也足有千两,更多却是不行了,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南沧县都是土路,狭窄不平,运输能力有限,要想富,还得先修路。
刚收拾出来的小院里,石灰石已经碾碎,木炭也已经运来了一小筐,可以开始烧制生石灰。烧制生石灰难的是需要保持高温,一开始人们为了保持炉子高温,便先砌出高炉来,然后一层石灰石,一层柴禾,如此堆叠,烧个二十天才能得到生石灰,这又费柴禾又费时间。好在之前宣瑾瑜为了吃火锅,小批量制作了木炭,木炭可以提供比柴禾更高的温度。
按照宣瑾瑜的吩咐,铁匠铺里先是砌了炉子,先铺上一层木炭,又铺上一层碾碎的石灰石,然后又是一层木炭,这才封炉,已经烧制了四个时辰,眼下正是开炉的时候。
在宣瑾瑜的吩咐下,几个匠人打开炉子,把里面煅烧的石灰石粉取了出来。旁边徐福和耿磊都聚精会神看着,他们都有共同的疑问,从来只听说用火锻铁锻金,但从来没有用火烧过石头,郡王说这样就能烧制出一种叫水泥的至宝来,实在是违反徐福和耿磊的认知啊。
石灰石粉取出来的时候十分细腻,洁白如雪,宣瑾瑜也精神一振,问道:其他材料可取来了?
都取来了,之前打铁的铁矿渣,还有白色的陶土,都给运过来了!耿磊连忙说。他也有点小心思,郡王新收拾了小院子,说要研发水泥,他这个铁匠铺的负责人也想要在郡王面前露露脸,省得被郡王遗忘。
宣瑾瑜当即就让人按照一份生石灰,三份矿渣,三份陶土混合在一起拌匀,然后众目睽睽之下,匠人拎起水桶,往混合物里里倒水,再拿铲子搅拌,只见粉末遇水化作灰色的柔软砂泥,如同湿泥巴一般。旁边有四块木板立着围成方形,匠人按照宣瑾瑜的吩咐,把水泥浇筑进了这木板围成的模具里。
行,现在就等晾干吧,明日再来查看效果。宣瑾瑜说,可惜没有石膏。她顺嘴说。石膏也是矿物,可以调节水泥的凝固速度和质量,没有也能做,但有石膏的水泥会更好。
石膏是何物?旁边徐福却突然发话。
在烧制生石灰时,徐福就问过宣瑾瑜是否可以让他记录过程,宣瑾瑜爽快答应,注意到他时刻拿着帛书写写画画,对着漏壶记录烧制时间,出来粉末状态,看着倒真是个搞科研的好料子。
宣瑾瑜便给他描述了起来,徐福听完却问:小道把平日炼丹所用之物都搬到了这院子,郡王若有空,不妨去看看,也许里面便有这石膏?
宣瑾瑜倒是好奇起来,索性跟着徐福进了他在小院里布置的炼丹房,只见正中间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青铜丹炉,这吸引了宣瑾瑜的目光,需知此时青铜价昂,这么一个丹炉,可当得上一件宝物,以宣瑾瑜历史系学生的专业眼光看,上面花纹生动,器型圆润,放在后世,足以做地方博物馆的镇馆收藏了。
小道士还有点家底嘛。宣瑾瑜想。她又往旁边一看,靠墙的架子上摆着晒干的各种草药,案桌上摆着药钵和其他器具,地上的箩筐里则放满了各色矿石。
宣瑾瑜一样一样查看起来,只可惜都不是石膏,但她却有了惊喜的发现。
宣瑾瑜拿起一块半透明的晶石,问道:这是何物?
徐福说:此乃北地玄珠,极阴之材,乃是炼丹调和阴阳之用,小道是在打虎山岩石表层发现。
古代修仙果然是奥妙玄秘啊,起码用词真的好高大!但在宣瑾瑜的认知里,所谓的北地玄珠,就是硝石啊!看来南沧县种植不行,矿产却挺发达!
宣瑾瑜说:这北地玄珠倒也确实当得上极阴之材的名号,这东西可以用来制冰。
她轻飘飘地说着,却不异于在徐福耳边炸了个惊雷。
制冰?这这是何等大胆的想法!难道师父说的是真的?修仙到了高深境界,可以感应天地以改换天象吗?
徐福肃然,当即虚心请教道:这可如何制得?是否需要焚香斋戒,端坐修炼,亦或者行走世间,治愈万民,修得大功德方可开始制作?
不用啊,把这个往水里一扔就行啊。宣瑾瑜纳闷说,刚刚徐福说的也太奇怪了,你们道士搞化学研究这么有仪式感的吗?
于是,徐福眼睁睁地看着童子用木盆取来清水,郡王愉快地丢了几块北地玄珠进去,水面就开始冒出袅袅凉雾,不多时,水面就开始出现薄薄的冰层!
可恶,就这么简单吗?难道不应该先做个道场,向三清虔诚禀告后再施展法术吗?还就用普通的木盆!随便打了点井水!徐福一边悲愤,一边奋笔疾书,记录下制冰的过程。
太好了!宣瑾瑜心潮澎湃,眼下正是盛夏,她每日都觉得仿佛置身火炉炙烤,眼下有了冰块,终于可以降温,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宣瑾瑜感慨道,作为在徐福旁观的交换条件,她愉快地让人把剩下的一筐硝石搬回了郡王府。
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边大虎感慨说,他是边老三的大儿子,听说郡城里的盐队来了,便赶着今日来南沧县城里买点吃用回去。
可不是吗?旁边田万接话,他和边大虎差不多年纪,两人关系好,约着一起来了县城。
县廷府先后开了两家专营铺子,第一家专买卖和修理铁器,第二家卖些吃用的东西。他俩来的就是第二家铺子。
掌柜,盐价多少哩?田万说,他今日足足带了五百文钱来,也不知道能买多少。
一百文一两。掌柜撩撩眼皮,说。
一百文!田万呼吸急促起来,他们家上次买盐还是一年前,省吃俭用花了五百文才买了三两,十天半个月吃上一两次,若不是人不吃盐得生病,家里都舍不得买呢。没想到今年却便宜了这么多。
掌柜却知道,今年的盐这么便宜,是因为县廷府富裕不少,郡王收到盐,也未对盐加价,直接就原价卖了出来。
对,每人每年至多只能买两斤,村民要拿村长开的盐引子来,县民要去县廷府开引子,带了吗?掌柜问。这也是郡王定的规矩,怕的是有人故意低价买盐倒卖,所以严格控制,若是查了出来,谁开引子谁负责,眼下宗族观念根深蒂固,一个村就是一个宗族,县里的居民也多为亲戚,若有人私自卖盐,连累他人,那是在族里活不下去的。偶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也影响不了大局。
有的有的,买三两盐。田万连忙拿出引子递过去。
买半斤盐,我家人多。边大虎也递过去引子。
掌柜先是查验了印信,又翻出一个簿子,把他俩的名字登记上去,开始称盐。
边大虎和田万却在一旁好奇地小声说话。原来柜台上摆着一块黄色的方块肥皂,这和宣瑾瑜那批高端定制卖到郡府和外地的不同,没有任何花纹,就是未添加精油的最普通不过的肥皂,可凑近了闻,还是有淡淡清香,售价也低出一大截,卖二百文。
这就是肥皂吗?上次我们村长家花大价钱买了一块,这样一块便要足足二百文呢,听说是给自家闺女出嫁的时候用。田万说。
我也听说了。边大虎说,他们二人提起来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都明白,这是洗澡用的,说是大姑娘小媳妇用这个洗澡,特别干净。现在村子里好一点的人家,都咬牙买了一块,闺女出嫁的时候洗上几天,都能白净几分。
我这次来,就打算买一块,我要成亲了,等桂花过门了用,她最爱干净。边大虎憨憨一笑。自打上次垦荒后,他家里多出了田地,几个男丁没日没夜地种,眼瞅着今年秋收肯定能赚着钱,家里小妹和阿娘也不闲着,种蘑菇之余就磨麦面做饼子卖,日子越来越好,边大虎攒了好久银钱,就想着换块肥皂,让媳妇过门时开心开心。
旁边田万也有点羡慕,他知道边大虎和桂花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自己是不是也该找个媳妇了?攒钱给她买点好吃好用的?
于是等掌柜称好盐,边大虎让他再拿一块肥皂。
皂引子呢?每人每年只能买四块。掌柜说。
边大虎递出皂饮子,这才买到。提着东西,两个人高高兴兴往回走,路上说着自己种田的经验。
那荒地按照县廷府教的方法种,种进去的菽豆长得老高,我看,今年准要丰收。田万说。
边大虎连连点头,他嘴笨,但可是田间的好把式:郡王爷教的,没得错!
田万赞同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反正今年托郡王老人家福,冬天能吃饱肚子咯!
第18章 水泥初成
铁锤砸下,四块外围的木板碎开,露出里面的水泥墩子。
经过一整天的凝固,水泥已经彻底硬化,呈现出宣瑾瑜熟悉的青灰色,她上前仔细查看,没有裂纹,轻敲表面也足够坚固,再倒上水也没有渗漏。
很好,看来这土水泥是做出来了。宣瑾瑜满意地点头。
早在木板揭开的时候,徐福和耿磊就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郡王爷早就说过,这叫水泥的东西可以在一天内从柔软的灰泥变为坚硬的石块,两人听得是半信半疑,如今却亲眼所见,哪能不被震在当场?
各种工程最难的就是开采、打磨和运输石料,尤其是石料的形状大小还要基本一致,民夫们最多的劳力就用在这儿。现在有了水泥,不需要任何开采,也少了恼人的二次打磨,连运输也轻松许多,还能轻松拥有这种上佳的材料,恐怕以后做任何工程的时间都会大为缩短!
徐福先回过神来:敢问郡王爷,这水泥是要用在何处?
修一条直通郡城的水泥道。这件事便交由你来总领。宣瑾瑜却说。这件事她考虑了许久,眼下宋冬政务农务一把抓,手下几个书吏也都忙得团团转,林齐主管刑狱,对工程是一窍不通,唯一沾点边的耿磊又要操持铁匠铺,是时候给县廷府引进人才了。
徐福搞科研严谨热忱,过去的半骗半传教的经历让他极擅沟通,手底下五六个道童管得服服帖帖,倒不如试试他能否担起这修水泥路的活计,若能行,就留用;若不行,那就换了再找合适人选。
徐福闻言是眼冒精光,他祖上也出过小官,当然知道营造一事向来所为重大,这水泥道要想修下来,耗费不下数百金,若这事儿能担下来,恐怕他也有机会跻身县廷府的实权人物,而不仅仅是挂个名头的客卿。
徐福当即深深一揖:徐福愿为郡王效犬马之劳,但凭郡王差遣!
好家伙,到底是江湖里摸爬滚打过的老油条,一看到领导派大活就立马知道表忠心啊!宣瑾瑜心里古怪,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出言勉励了几句。
她先是写了一道手令,让徐福去找宋冬给他安排招揽一队民夫,并在打虎山脚下划出一片地来,修建一个土窑,好大批量烧建木炭,开采和碾碎石灰石也直接安排在土窑旁边,再堆砌一个高炉用来烧生石灰,务必要尽快将水泥量产。
刚交代完,宣瑾瑜一转头,就看见耿磊巴巴的眼神,这汉子憋了半天,脸涨的通红,说:我也愿为郡王分忧解难!
耿磊的文化水平颇有长进啊,宣瑾瑜不禁刮目相看,她也明白过来,耿磊也希望在她面前露脸,她也不愿意寒了老人的心,当即笑眯眯说:正好,我有个事儿要交待给你,你且做个木头冰鉴来。
木头冰鉴?耿磊疑惑大起,不过他早已习惯从郡王口中蹦出他闻所未闻的词儿,反正打跟着郡王爷干活起,他就没做过自己熟悉的东西,除了菜刀。
宣瑾瑜便给他描述起来。她其实想做的是个木头冰箱,一个大木箱里嵌套有小木箱,大木箱和小木箱的空隙中放冰,小木箱里可放一些酒水,借外侧冰来制成冷饮,木箱上面的盖子做成两半,一半固定尽可能保温,另一半活动,可打开放冰拿酒,另在两侧做两个把手,方便搬动这木头冰箱。
前世里就出土过这样式的国宝,是当时贵族用的冰箱,不过乃是青铜制成,宣瑾瑜到底还是舍不得用青铜做,她得留银子修路,郡王家也没有余粮啊,便索性用木头来做,物美价廉,咱就图个实用。
听完宣瑾瑜描述,耿磊是喜极而泣,终于,郡王有个简单东西给他做了!老耿打保票,这是郡王让他做的东西里,最容易的一件!耿磊立马说:放心吧王爷,明天,不,今晚就给您送到王府里去!
宣瑾瑜大喜,也勉励了耿磊几句。
宋冬带着古淼去往边家村,两人都穿着麻衣布鞋,行走在田垄上。
老边,我们先去看看栗米和麦子。宋冬说,栗米和麦子都是主粮,不能出错。
好勒,宋大人,古公子,这边走。边杰穿着草鞋,健步如飞,脸上全是乐呵呵的笑意。
到了地头了。阳光下,金灿灿的栗米舒展着,栗米穗已经下垂,挨着栗米是矮一点的菽豆,也尽都挂上了豆荚。每一株栗米上,穗子足有七八个,豆荚也都饱满硕大。
宋冬直接钻进了地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颤抖着手一个一个数着,没得错,确实大都是七个,少的也至少六个,偶尔能有八个穗!又掂量了一下栗米穗的分量,拿手比划一下长度,宋冬很快判断出来,每个栗米穗都十分饱满,比以前重出不少。数数豆荚,也是一般情况。
就连对农事只粗浅了解的古淼也瞠目结舌。老天,他去自家庄子里看过,爹也请人教过他农术,但他也是头一次见到这般富饶又古怪的田地!说富饶,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是丰收;说古怪,从未听说过这栗米能和菽豆种在一块田里!
恋耽美
听说刘文华带了队伍前来,宣瑾瑜大大松了一口气。原来,这匈奴人若要进军轩国,势必通过望泗关,若要瞒过望泗关往里进犯,就必须从山林里行走,若是几个探子乔装打扮混进商队,或者潜行山林,倒有几分可能,但要大队人马通过,动静完全掩藏不住,半道上就会被望泗关守军发现迎敌。
那几个匈奴探子或山林潜行,或乔装打扮,绕开望泗关来探听这几个县城虚实,实则是为了打探哪个县富裕,粮食何时熟成,便比如窃贼踩点,到时候攻打望泗关劫掠,就能火速把附近县城的粮食、财富劫走,然后匈奴人就大摇大摆回到草原,他们也知道,中原腹地毕竟有大量军队可以源源不断支撑,打下来也总归是守不住,不如目标明确,奔着就是劫掠。
这二百精兵一来,在城外一驻扎,算上哨兵探查的距离,小股匈奴兵足以歼灭,大举侵犯自有望泗关提前发现,设兵狙击。
不过这样一来,真正御敌的压力就落在了望泗关身上宣瑾瑜心里沉沉,希望裴佑能挡下来!想到这儿,宣瑾瑜也打起精神来,何必做这无用的忧愁?还不如把全幅精力用在南沧县建设上,多挣几个银钱攒着,毕竟打仗从来都是烧钱。
比起刚接手南沧县的时候,宣瑾瑜腰包厚实了不少,蘑菇棚因为盈利有限又费精力,干脆已经关闭,因为香皂带来了惊人的利润。王府自家在郡城和南沧县贩卖香皂,其他地方的经营交给了如意坊,现在连宣瑾瑜都听说如意坊的老板是个本事人,靠香皂硬生生在外郡也打开局面,这项生意每月给王府足足带来五千两银子,且还在不断增长。酱坊眼下产能扩大,一月稳定出息也足有千两,更多却是不行了,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南沧县都是土路,狭窄不平,运输能力有限,要想富,还得先修路。
刚收拾出来的小院里,石灰石已经碾碎,木炭也已经运来了一小筐,可以开始烧制生石灰。烧制生石灰难的是需要保持高温,一开始人们为了保持炉子高温,便先砌出高炉来,然后一层石灰石,一层柴禾,如此堆叠,烧个二十天才能得到生石灰,这又费柴禾又费时间。好在之前宣瑾瑜为了吃火锅,小批量制作了木炭,木炭可以提供比柴禾更高的温度。
按照宣瑾瑜的吩咐,铁匠铺里先是砌了炉子,先铺上一层木炭,又铺上一层碾碎的石灰石,然后又是一层木炭,这才封炉,已经烧制了四个时辰,眼下正是开炉的时候。
在宣瑾瑜的吩咐下,几个匠人打开炉子,把里面煅烧的石灰石粉取了出来。旁边徐福和耿磊都聚精会神看着,他们都有共同的疑问,从来只听说用火锻铁锻金,但从来没有用火烧过石头,郡王说这样就能烧制出一种叫水泥的至宝来,实在是违反徐福和耿磊的认知啊。
石灰石粉取出来的时候十分细腻,洁白如雪,宣瑾瑜也精神一振,问道:其他材料可取来了?
都取来了,之前打铁的铁矿渣,还有白色的陶土,都给运过来了!耿磊连忙说。他也有点小心思,郡王新收拾了小院子,说要研发水泥,他这个铁匠铺的负责人也想要在郡王面前露露脸,省得被郡王遗忘。
宣瑾瑜当即就让人按照一份生石灰,三份矿渣,三份陶土混合在一起拌匀,然后众目睽睽之下,匠人拎起水桶,往混合物里里倒水,再拿铲子搅拌,只见粉末遇水化作灰色的柔软砂泥,如同湿泥巴一般。旁边有四块木板立着围成方形,匠人按照宣瑾瑜的吩咐,把水泥浇筑进了这木板围成的模具里。
行,现在就等晾干吧,明日再来查看效果。宣瑾瑜说,可惜没有石膏。她顺嘴说。石膏也是矿物,可以调节水泥的凝固速度和质量,没有也能做,但有石膏的水泥会更好。
石膏是何物?旁边徐福却突然发话。
在烧制生石灰时,徐福就问过宣瑾瑜是否可以让他记录过程,宣瑾瑜爽快答应,注意到他时刻拿着帛书写写画画,对着漏壶记录烧制时间,出来粉末状态,看着倒真是个搞科研的好料子。
宣瑾瑜便给他描述了起来,徐福听完却问:小道把平日炼丹所用之物都搬到了这院子,郡王若有空,不妨去看看,也许里面便有这石膏?
宣瑾瑜倒是好奇起来,索性跟着徐福进了他在小院里布置的炼丹房,只见正中间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青铜丹炉,这吸引了宣瑾瑜的目光,需知此时青铜价昂,这么一个丹炉,可当得上一件宝物,以宣瑾瑜历史系学生的专业眼光看,上面花纹生动,器型圆润,放在后世,足以做地方博物馆的镇馆收藏了。
小道士还有点家底嘛。宣瑾瑜想。她又往旁边一看,靠墙的架子上摆着晒干的各种草药,案桌上摆着药钵和其他器具,地上的箩筐里则放满了各色矿石。
宣瑾瑜一样一样查看起来,只可惜都不是石膏,但她却有了惊喜的发现。
宣瑾瑜拿起一块半透明的晶石,问道:这是何物?
徐福说:此乃北地玄珠,极阴之材,乃是炼丹调和阴阳之用,小道是在打虎山岩石表层发现。
古代修仙果然是奥妙玄秘啊,起码用词真的好高大!但在宣瑾瑜的认知里,所谓的北地玄珠,就是硝石啊!看来南沧县种植不行,矿产却挺发达!
宣瑾瑜说:这北地玄珠倒也确实当得上极阴之材的名号,这东西可以用来制冰。
她轻飘飘地说着,却不异于在徐福耳边炸了个惊雷。
制冰?这这是何等大胆的想法!难道师父说的是真的?修仙到了高深境界,可以感应天地以改换天象吗?
徐福肃然,当即虚心请教道:这可如何制得?是否需要焚香斋戒,端坐修炼,亦或者行走世间,治愈万民,修得大功德方可开始制作?
不用啊,把这个往水里一扔就行啊。宣瑾瑜纳闷说,刚刚徐福说的也太奇怪了,你们道士搞化学研究这么有仪式感的吗?
于是,徐福眼睁睁地看着童子用木盆取来清水,郡王愉快地丢了几块北地玄珠进去,水面就开始冒出袅袅凉雾,不多时,水面就开始出现薄薄的冰层!
可恶,就这么简单吗?难道不应该先做个道场,向三清虔诚禀告后再施展法术吗?还就用普通的木盆!随便打了点井水!徐福一边悲愤,一边奋笔疾书,记录下制冰的过程。
太好了!宣瑾瑜心潮澎湃,眼下正是盛夏,她每日都觉得仿佛置身火炉炙烤,眼下有了冰块,终于可以降温,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宣瑾瑜感慨道,作为在徐福旁观的交换条件,她愉快地让人把剩下的一筐硝石搬回了郡王府。
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边大虎感慨说,他是边老三的大儿子,听说郡城里的盐队来了,便赶着今日来南沧县城里买点吃用回去。
可不是吗?旁边田万接话,他和边大虎差不多年纪,两人关系好,约着一起来了县城。
县廷府先后开了两家专营铺子,第一家专买卖和修理铁器,第二家卖些吃用的东西。他俩来的就是第二家铺子。
掌柜,盐价多少哩?田万说,他今日足足带了五百文钱来,也不知道能买多少。
一百文一两。掌柜撩撩眼皮,说。
一百文!田万呼吸急促起来,他们家上次买盐还是一年前,省吃俭用花了五百文才买了三两,十天半个月吃上一两次,若不是人不吃盐得生病,家里都舍不得买呢。没想到今年却便宜了这么多。
掌柜却知道,今年的盐这么便宜,是因为县廷府富裕不少,郡王收到盐,也未对盐加价,直接就原价卖了出来。
对,每人每年至多只能买两斤,村民要拿村长开的盐引子来,县民要去县廷府开引子,带了吗?掌柜问。这也是郡王定的规矩,怕的是有人故意低价买盐倒卖,所以严格控制,若是查了出来,谁开引子谁负责,眼下宗族观念根深蒂固,一个村就是一个宗族,县里的居民也多为亲戚,若有人私自卖盐,连累他人,那是在族里活不下去的。偶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也影响不了大局。
有的有的,买三两盐。田万连忙拿出引子递过去。
买半斤盐,我家人多。边大虎也递过去引子。
掌柜先是查验了印信,又翻出一个簿子,把他俩的名字登记上去,开始称盐。
边大虎和田万却在一旁好奇地小声说话。原来柜台上摆着一块黄色的方块肥皂,这和宣瑾瑜那批高端定制卖到郡府和外地的不同,没有任何花纹,就是未添加精油的最普通不过的肥皂,可凑近了闻,还是有淡淡清香,售价也低出一大截,卖二百文。
这就是肥皂吗?上次我们村长家花大价钱买了一块,这样一块便要足足二百文呢,听说是给自家闺女出嫁的时候用。田万说。
我也听说了。边大虎说,他们二人提起来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都明白,这是洗澡用的,说是大姑娘小媳妇用这个洗澡,特别干净。现在村子里好一点的人家,都咬牙买了一块,闺女出嫁的时候洗上几天,都能白净几分。
我这次来,就打算买一块,我要成亲了,等桂花过门了用,她最爱干净。边大虎憨憨一笑。自打上次垦荒后,他家里多出了田地,几个男丁没日没夜地种,眼瞅着今年秋收肯定能赚着钱,家里小妹和阿娘也不闲着,种蘑菇之余就磨麦面做饼子卖,日子越来越好,边大虎攒了好久银钱,就想着换块肥皂,让媳妇过门时开心开心。
旁边田万也有点羡慕,他知道边大虎和桂花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自己是不是也该找个媳妇了?攒钱给她买点好吃好用的?
于是等掌柜称好盐,边大虎让他再拿一块肥皂。
皂引子呢?每人每年只能买四块。掌柜说。
边大虎递出皂饮子,这才买到。提着东西,两个人高高兴兴往回走,路上说着自己种田的经验。
那荒地按照县廷府教的方法种,种进去的菽豆长得老高,我看,今年准要丰收。田万说。
边大虎连连点头,他嘴笨,但可是田间的好把式:郡王爷教的,没得错!
田万赞同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反正今年托郡王老人家福,冬天能吃饱肚子咯!
第18章 水泥初成
铁锤砸下,四块外围的木板碎开,露出里面的水泥墩子。
经过一整天的凝固,水泥已经彻底硬化,呈现出宣瑾瑜熟悉的青灰色,她上前仔细查看,没有裂纹,轻敲表面也足够坚固,再倒上水也没有渗漏。
很好,看来这土水泥是做出来了。宣瑾瑜满意地点头。
早在木板揭开的时候,徐福和耿磊就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郡王爷早就说过,这叫水泥的东西可以在一天内从柔软的灰泥变为坚硬的石块,两人听得是半信半疑,如今却亲眼所见,哪能不被震在当场?
各种工程最难的就是开采、打磨和运输石料,尤其是石料的形状大小还要基本一致,民夫们最多的劳力就用在这儿。现在有了水泥,不需要任何开采,也少了恼人的二次打磨,连运输也轻松许多,还能轻松拥有这种上佳的材料,恐怕以后做任何工程的时间都会大为缩短!
徐福先回过神来:敢问郡王爷,这水泥是要用在何处?
修一条直通郡城的水泥道。这件事便交由你来总领。宣瑾瑜却说。这件事她考虑了许久,眼下宋冬政务农务一把抓,手下几个书吏也都忙得团团转,林齐主管刑狱,对工程是一窍不通,唯一沾点边的耿磊又要操持铁匠铺,是时候给县廷府引进人才了。
徐福搞科研严谨热忱,过去的半骗半传教的经历让他极擅沟通,手底下五六个道童管得服服帖帖,倒不如试试他能否担起这修水泥路的活计,若能行,就留用;若不行,那就换了再找合适人选。
徐福闻言是眼冒精光,他祖上也出过小官,当然知道营造一事向来所为重大,这水泥道要想修下来,耗费不下数百金,若这事儿能担下来,恐怕他也有机会跻身县廷府的实权人物,而不仅仅是挂个名头的客卿。
徐福当即深深一揖:徐福愿为郡王效犬马之劳,但凭郡王差遣!
好家伙,到底是江湖里摸爬滚打过的老油条,一看到领导派大活就立马知道表忠心啊!宣瑾瑜心里古怪,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出言勉励了几句。
她先是写了一道手令,让徐福去找宋冬给他安排招揽一队民夫,并在打虎山脚下划出一片地来,修建一个土窑,好大批量烧建木炭,开采和碾碎石灰石也直接安排在土窑旁边,再堆砌一个高炉用来烧生石灰,务必要尽快将水泥量产。
刚交代完,宣瑾瑜一转头,就看见耿磊巴巴的眼神,这汉子憋了半天,脸涨的通红,说:我也愿为郡王分忧解难!
耿磊的文化水平颇有长进啊,宣瑾瑜不禁刮目相看,她也明白过来,耿磊也希望在她面前露脸,她也不愿意寒了老人的心,当即笑眯眯说:正好,我有个事儿要交待给你,你且做个木头冰鉴来。
木头冰鉴?耿磊疑惑大起,不过他早已习惯从郡王口中蹦出他闻所未闻的词儿,反正打跟着郡王爷干活起,他就没做过自己熟悉的东西,除了菜刀。
宣瑾瑜便给他描述起来。她其实想做的是个木头冰箱,一个大木箱里嵌套有小木箱,大木箱和小木箱的空隙中放冰,小木箱里可放一些酒水,借外侧冰来制成冷饮,木箱上面的盖子做成两半,一半固定尽可能保温,另一半活动,可打开放冰拿酒,另在两侧做两个把手,方便搬动这木头冰箱。
前世里就出土过这样式的国宝,是当时贵族用的冰箱,不过乃是青铜制成,宣瑾瑜到底还是舍不得用青铜做,她得留银子修路,郡王家也没有余粮啊,便索性用木头来做,物美价廉,咱就图个实用。
听完宣瑾瑜描述,耿磊是喜极而泣,终于,郡王有个简单东西给他做了!老耿打保票,这是郡王让他做的东西里,最容易的一件!耿磊立马说:放心吧王爷,明天,不,今晚就给您送到王府里去!
宣瑾瑜大喜,也勉励了耿磊几句。
宋冬带着古淼去往边家村,两人都穿着麻衣布鞋,行走在田垄上。
老边,我们先去看看栗米和麦子。宋冬说,栗米和麦子都是主粮,不能出错。
好勒,宋大人,古公子,这边走。边杰穿着草鞋,健步如飞,脸上全是乐呵呵的笑意。
到了地头了。阳光下,金灿灿的栗米舒展着,栗米穗已经下垂,挨着栗米是矮一点的菽豆,也尽都挂上了豆荚。每一株栗米上,穗子足有七八个,豆荚也都饱满硕大。
宋冬直接钻进了地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颤抖着手一个一个数着,没得错,确实大都是七个,少的也至少六个,偶尔能有八个穗!又掂量了一下栗米穗的分量,拿手比划一下长度,宋冬很快判断出来,每个栗米穗都十分饱满,比以前重出不少。数数豆荚,也是一般情况。
就连对农事只粗浅了解的古淼也瞠目结舌。老天,他去自家庄子里看过,爹也请人教过他农术,但他也是头一次见到这般富饶又古怪的田地!说富饶,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是丰收;说古怪,从未听说过这栗米能和菽豆种在一块田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