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10)

    待纸灰积得满满一盘,徐福这才喝一声:先郡王宣承义,今日贫道借鬼神之力,待问阁下现下如何?
    徐福用手捧起盘中纸灰,如此三次,待纸灰从手掌上完全落下时,他的左右手掌却各有纸灰聚集起了平、安二字。
    徐福伸出双掌,给李氏察看:郡王太妃,先郡王既已报信平安,想来先郡王有福德在身,在地府也安之若素,不久就能转世了。
    李氏当即喜不自胜,只念老天保佑,旁边春香心领神会,当即拿出准备好的贺礼钱,足有十两银子。
    李氏说:听闻道长尤擅鬼神祭祀,还愿道长祭祀时让鬼神照顾先夫一二,些许微礼还请道长收下。
    徐福点头,见到大笔银钱倒也处之泰然,说:郡王太妃心怀善念,信仰神佛,自然会得庇佑。旁边小童机灵,伸手接过春香递来的金银。
    见法事完毕,徐福又请宣瑾瑜和李氏去静室歇息。李氏今日见到徐福施展仙术,心悦诚服,一路上不停问徐福一些修行之事,徐福对答如流,只宣瑾瑜一直小心偷瞧着徐福手掌,她注意到徐福手心的纸灰到现在还未落去。
    宣瑾瑜若有所思,她想起当年给导师做的一篇有关巫祝之术的论文,在一些偏远地区,至今还有一些骗子偷偷在手上用薄薄的透明蜜糖写成文字,待烧纸成灰后,用手轻轻往纸灰堆里一压,蜜糖就沾上纸灰在手掌上形成文字,以此愚民行骗。
    看来这徐福八成就是这样一个骗子了。不过看到李氏高兴神情,宣瑾瑜倒也不愿在她面前拆穿,若花点银钱给生者一些念想,也未必是坏事吧。
    静室里,童子拿陶盘托来一壶茶水,案桌上有小小盆景,泥土上还摆放着几块白色石头。
    徐福正拿湿布巾拭手,见此轻叱童子:这茶怎么没有温了上来?喝这凉茶岂不是容易染了风邪?
    旁边李氏正想说无事,却见徐福叹道:罢罢罢,我这童儿不够机灵,便让我这做师父的拿石头给贵人温茶吧。
    李氏刚想出口的话咽了回去,难道道长又要施展仙术?春香和夏三也不由好奇。
    徐福随手从盆景上取了两块石头,往陶盘上一放,又拿茶壶往石头上浇了些茶水,便见石头上滋滋直冒白烟,徐福把茶壶往石头上一煨,不多时,茶壶里的水变得温热。
    李氏和春香当即为这仙术惊呼出声,连夏三看向徐福的眼光也不禁有了尊崇,宣瑾瑜惊讶异常,她当然不会认为是仙术,她只想知道徐福是从哪儿找到的这白色石头!
    这白色石头分明就是石灰石,石灰石遇水会释放出大量热,这也是烧制水泥的原材料!有了这个,离宣瑾瑜造屋开路的梦想还远吗?
    宣瑾瑜索性找了个借口支开李氏和春香,夏三犹如铜壁铁塔一般坚持守在她旁边,宣瑾瑜犹豫一下,也就随他去了。
    徐福暗自志得意满,郡王留他单独谈话,想来是看重他了,不枉他今日大费周章,提前筹备这么久,也要在郡王面前一鸣惊人!若是能搭上这位金主,徐福不禁心中火热,自己的炼丹术花费的大量材料就有着落了!
    这石灰石,道长是在哪里发现的?指着盆景里的白色石头,郡王冷冷问。
    此话一出,徐福心里就凉了半截。他暗自心存侥幸,笑着回答:郡王何出此言?这不过是盆景下随处捡来的石头罢了,贫道却不知是不是郡王口中的石灰石。
    哦?我看道长对这石灰石熟稔得紧。宣瑾瑜不紧不慢从盆景种取出一枚石头在指间把玩:怕是只有这种专门挑出来的石头,才会遇水生热,道长要是认不出来,想必变出来的戏法也没人看了吧。
    这这小王爷竟然知道师门的不传之秘!徐福心中惊骇,发间不觉滴落汗珠,这小郡王能够说得如此清楚,徐福心知自己今天是遇见了高人,咬牙索性坦白:还请郡王明察,这石头名曰石髓,确是我道家宝物,我倒也不曾欺负信客。
    宣瑾瑜不置可否,她回头自会让人去查这徐福所为,若只是骗些小钱小物,倒也罢了,毕竟这几百年,道士本就靠一些简单戏法来慢慢传香火,不过若是有什么别的罪状,她自不会手软。
    郡王问话,不得打岔!速速回答!旁边夏三却听了个明白,感情这是个懂把戏的骗子!他当即粗声粗气喝问。
    保镖大哥还挺上道啊!见有夏三逼问,宣瑾瑜乐得不说话,只维持自己郡王高深莫测的人设。
    就在打虎山上,有条小道往后,便有许多这石髓来徐福立刻说明,他是个心思活络之人,一看郡王只是逼问,但也未有锁牢下狱的意思,当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事情倒了个底掉。
    这打虎山便在南沧县郊外,离着倒也不远,平日里南沧县民们还常去砍些树木回来修屋,这矿产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而不自知。
    宣瑾瑜难掩激动,没想到出门陪着李氏走一趟,便有了个意外的收获?
    她又看看徐福,徐福连忙露出一个微笑,此时褪去那股子做作劲儿,他确实一脸精明灵活。说不定培养一下,撇开过去行骗的不光彩历史,这个人恰是当下稀缺的技术人才?
    道教可是出了不少科学家啊,不炼丹炼化学,也不知道行不行得通宣瑾瑜暗想。唉,等以后有了钱,她一定要在南沧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不至于眼下想找个识字懂技术的人就难如登天。
    第16章 礼物
    徐福的情况被查了个底掉,写成帛书递到宣瑾瑜的书桌上。
    宣瑾瑜翻看着,这徐福原来是个落魄官宦子弟,生了重病被一位游方道士所救,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便拜这游方道士为师,承了衣钵,把自家唯一的宅院做了讲经的道场。徐福的医术也是跟师父学的,不过他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医术着实高明,治好了不少南沧县民的老毛病。
    徐福平日里一边传道讲经挣些法事钱,一边行医赚点医药费,收费倒都不高,赚来的钱据说都补贴进了炼丹术。
    能为报恩而做道士,看来这徐福倒也有两分可取之处。不过没想到林齐做这情报搜集工作倒是一把好手啊,手底下的狱吏是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这么快就把徐福给查了个清楚。宣瑾瑜暗想。
    略一思忖,横竖手里是没有比徐福更合适的人选了,宣瑾瑜修书一封,派人送去给了徐福。
    接到郡王爷的书信,徐福喜忧参半,他素有野心,虽然为了报恩做了道士,但也未尝不想做王公贵族的座上宾,现在郡王邀他做客卿,每月十两银子俸银,说想请他做些道家仙术研究,按理他该喜不自胜,但因着之前跟郡王打交道的经历,他深知这小郡王已经看穿自己的把戏,对于郡王到底要自己做什么,心里始终没谱。
    该不会看上了自己耍弄的把戏,要让自己去做神棍天师,惑乱其他王公以谋取私利?徐福胡思乱想着,越琢磨越觉得肯定是一出宫斗大戏。
    于是等到了约定去王府报道的一天,徐福特地穿了宽袍大袖而来,一派仙师风范,却见宣瑾瑜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说:徐道长,今日请你来,是想让你带路上山,我们去挖些石灰石回来。
    啊?原来只是上山挖矿?真做道家仙术研究?徐福傻眼。
    宣瑾瑜瞅瞅徐福的装扮,这样上山,怕是不太方便吧?不过这到底是人家的个人爱好,宣瑾瑜也不多说,只带着徐福、夏三、还有雇来的采石匠前去。
    打虎山上灌木丛生,只有一些人踩出来的羊肠小道,一行人跟在徐福身后,去找矿石。徐福对山路十分熟悉,他经常来山上找些草药或矿产,毕竟制药和炼丹的原料都五花八门。
    等爬到半山腰,又绕行一刻钟,他们站到了一个山洞前,只见这里光秃秃不见树木,石头都呈现青白色,旁边散落不少白色石块,宣瑾瑜挑起一块,往上浇水后,果然石头滋滋冒出白烟。
    行!就是这个了!宣瑾瑜分外满意,便让采石匠人开开采这石灰石,采石匠人小心问:郡王爷,这采石可要多大?
    宣瑾瑜这才恍然,看来石匠们是以为她要拿来修屋,才问大小,可她拿来做水泥,只用入窑煅烧,当即吩咐他们采石时不必在乎大小,每人装满一筐就可以。
    等到带来箩筐都装满大小不一的石块,宣瑾瑜这才带着人满意而归。就在耿磊的铁匠铺旁边,宣瑾瑜早就命人收拾了个小院,以作化工研究之用,如今这带回来的石灰石就卸在这院里。
    敢问郡王,是要用这石灰石做何仙术?难道是烧水?徐福揣测问,不无困惑。
    烧水宣瑾瑜再一次为徐福的脑洞叹然。她闻言也起了促狭心思,便一本正经说:这石灰石可炼出一种道家至宝,名曰水泥,此物可随意塑造,一夜成型后硬如岩石,我便是要你来炼这道家至宝!
    这!徐福倒抽一口凉气:如果郡王所说为实,这水泥也太神奇了,不愧是我道家至宝!虽说这名字有点土徐福也是官宦子弟,下意识风雅癖发作,觉得不如取名叫石髓灵之类的名字。
    宣瑾瑜也不多说,只嘱咐徐福带着石匠们把石灰石碾成碎渣,越碎越好,等其他材料都到了就开炉炼制。
    一队车马晃晃悠悠进了南沧县城,为首的是一个弱冠少年,名叫古淼,他是长都郡守古元朗的儿子,在郡城里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今日来,是押解南沧县份例的官盐和官铁。
    这官盐和官铁是天子专营,每年按份例分给各郡各县,郡县把钱付给盐铁官,再各自酌情加价卖给百姓。若某郡某县耗费不多,按份例有多余的,便可向上峰申请少要,但多要却不可能。
    往年间南沧县都只管长都郡买一半份例,今年却格外大方,全都包圆。他父亲古元朗听说小诚郡王管理一县威望甚高,带领百姓过日子是蒸蒸日上,便特地将这差事交于他,起的是让他找小郡王讨教学习、以开眼界的念头。
    县廷府里,县丞宋冬上前迎来,他不敢怠慢这郡守公子,正要请古淼往里坐,古淼却一摇头:宋大人,且先办这核查对数的事情吧。他年岁虽小,但也知道自己眼下领这押送盐铁的官差,数目定要在眼皮子底下查个清楚。
    宋冬也乐得如此,两人便一起守着衙役清点完盐铁的数量,宋冬也立刻把县廷府提前备好的银两递上,两人再把往来文书签字画押留证。
    因提前就递了拜帖,古淼一办妥公事,便改道往郡王府走去。宋冬听说他要去拜访王府,干脆一同前去,他本来也要去找郡王爷议事。
    于是郡王府里,厨娘带着仆妇们在灶间忙活,今日郡王太妃说有客人来,让做羊肉锅子,厨娘更是使出十八般武艺,定要做出美味来。
    古淼临行前,他爹如此叮咛:你自幼生长在豪族,锦衣玉食惯了,这次去南沧县到底偏远,若吃住不如意,不可上脸,一切都随便些。
    古淼瞅着这满桌的吃食,麻木想,爹啊,你想多了,这些美食,怕等我回长都郡才会觉得不如意了吧!
    桌子上满满当当的全是菜碟子,要说牛羊肉倒不稀奇,可稀奇的是这么涮成薄薄一小片,在锅子里奶白汤里一煮,香,香透了!其中一种菽豆蘸酱,古家在长都郡的如意坊里买到后早成了餐餐必备,古淼自也耳闻是南沧县出品,但他从来没想到,羊肉蘸蒜泥麻油能这么美味!
    仆妇们还在一道道上,古淼本觉得牛羊肉片已是无上珍馐,可能他尝到鸭肠、鸭血这些又觉得别是一番风味。就连主食麦面饼子,他也觉得好香,能干三大个!
    这般好吃的麦面饼子,就是拿那干涩刺喉的麦饭做出来的?古淼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
    正是,回头古公子若感兴趣,可去南沧县村中一看,那边常有人磨好麦粒就回家现做饼子。宣瑾瑜笑着说。
    古淼看看郡王爷,郡王比自己还小四岁呢,可说话智珠在握,风度斐然,又学问渊博,难道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古淼慨叹道,殊不知他离真相十分接近。想着想着,古淼又偷偷瞥宣瑾瑜,嗯,郡王长得也好漂亮呀,笑起来,虽然是男孩子,但比家里那些美貌姐妹还要漂亮呢,现在对他一笑,古淼不禁脸红红。
    宣瑾瑜早注意到古淼偷看,却不以为意,古淼长相俊秀,芝兰玉树一般斯文有礼,眼神如同好奇狗狗一样可爱,又时常求知欲旺盛地提问,宣瑾瑜只错觉自己像是在给表弟辅导作业。
    吃过饭,天色已擦黑,古淼不好意思地问能否在王府暂住,宣瑾瑜自是爽快答应。古淼回到住处,用王府特质的香皂舒舒服服洗完澡,睡到床铺上却发现意外地柔软。古淼在自己府中枕的乃是玉石枕头,价格昂贵,可完全没有这个软绵绵的小枕头舒服,听伺候婢女说,是用鸭子和鸡的绒羽洗净晒干制作的枕芯。
    古淼几乎沾枕头就睡着,临睡前迷迷糊糊想:郡王府好多没见过的东西,都是郡王发明的,郡王好厉害,爹说得对
    此时宣瑾瑜正在灯下读着厚厚一叠帛书,是裴佑寄来。
    裴佑并未写太多军营里事务,反而讲了些边疆的奇谈怪事,宣瑾瑜看得津津有味,她来自一个娱乐发达的时代,眼下看不了电影电视剧,听听故事也是好的。
    捎带的木箱子里有几本古籍,是前朝的一些逸闻趣事,给你留着看,还有一瓶玫瑰花油,是从西域送到皇宫的贡品,你留着自己用,擦脸也好做皂也好,上次不是说新做的皂不敢用来洗脸,怕伤皮肤吗?用这玫瑰花油试试看。并有几匹贡缎,做些新衣服。
    几个木箱子里装得满满当当,都是一并带来的丝绸、书籍和那瓶贡品玫瑰花油,宣瑾瑜只觉得心里暖暖的,唉,以前她在现代的时候误会裴佑了,裴佑虽然嘴坏了一点,但真是个好人呀!
    毕竟在这个时代,自己其实只能和裴佑交流了这么一说,竟然有点想他?宣瑾瑜觉得奇怪,又很快释然,也是,刚收到裴佑的信,想到他也正常嘛。
    哼着歌,宣瑾瑜愉快地拿玫瑰花油润了润脸,自觉浑身香香地沉入了梦乡。
    唉,我说当年就该生个闺女,到底还是闺女贴心。不像养个儿子,去了边关一封书信也无,好容易写封信这倒好,是来讨东西的!富丽堂皇的宫中,苏夫人蹙着峨眉,念叨着自家那不孝子,别的也罢,那玫瑰花油连她也就两瓶,硬生生被儿子讨去一瓶。
    旁边姑姑连忙说:皇子殿下要这花油,依奴婢之见却是好事,想来殿下已经有了心仪的女子。
    这倒是,佑儿这孩子性子冷,平日里不爱和小娘子们打交道,没想到有了喜欢的女子,倒也知道送礼物讨人家欢心。这小娘子收到礼,总该知道他的心意了吧?苏夫人脸上又挂上喜色:这花油给便给吧,就盼他赶紧把媳妇娶进门,好让我抱个孙子孙女。
    旁边宫人连忙凑趣,说起了一堆吉祥话。
    作者有话说:
    宣瑾瑜:裴佑是个好人。
    收人打江山系统:滴,检测到外来好人卡一张。宿主是否要绑定?
    裴佑:这没用的系统还是关了的好。
    第17章 生石灰
    夏三领着一个高大魁梧的军士进来,夏三上前说:郡王爷,这就是领队来的军侯刘文华,他负责带队巡逻南沧县。
    刘文华皮肤黝黑,是个剽悍汉子,抱拳说:军侯刘文华,见过郡王爷。
    宣瑾瑜点点头,让他俩坐下,问道:那匈奴军情如何?皇子殿下是如何打算的?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