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悲情反派进行时(62)
到最后楚熹年听的都有些耳热,他沉下身形,掩住谢镜渊从唇间溢出的闷哼,勾唇道:将军在我面前说便罢了,在旁人面前可不许这么说。
谢镜渊被捂着说不出话,只能红着眼点了点头,睫毛湿濡一片。
真乖。
楚熹年满意亲了亲他的眼睛。
到最后一盒香膏用了大半,剩下的也零星无几,他们这才鸣金收兵。只能说谢镜渊不愧为习武之人,耐力就是比旁人强些。
夜晚入眠时,谢镜渊已经累得眼皮子都睁不开了,但想起太子募粮的事,还是问了一句:你的法子当真有用么?
他们维持着相拥的姿势,不曾分开。
楚熹年闻言在黑夜中悄然睁开眼,从后面将谢镜渊往怀里紧了紧,不知牵扯到什么,引得谢镜渊低低闷哼了一声。
楚熹年低叹出声,意有所指:将军说,这香膏是不是果然好用?
谢镜渊不知楚熹年是如何顶着一副风光霁月般的皮相说出这种下流话的,饶是再不拘小节,面色也难免尴尬,睨了他一眼:谁问你这个了。
楚熹年笑着道:将军是指太子么,这个法子自然没问题。
楚熹年在布一个很大的局,这个局不仅能把晋王逼到墙角,还能借力打力将燕帝也拉下来。今日太子募粮之事只是个开始。
他会不动声色削弱晋王的实力,先名声,后财力,再将对方麾下的谋士一一除尽。
等这些事做完了,局也可以开始收尾了,谢镜渊的仇自然也就报了。
兰亭
楚熹年忽然叫了谢镜渊一声,然后偏头亲了亲他。
谢镜渊没说话,后退着落入了楚熹年怀中。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心里的恨少了那么一些,不至于带着同归于尽般的覆灭感。
大抵今日太累,谢镜渊沉沉睡去时,又梦到了旧年之事。谢家满族覆灭,数百家将拼死护送他们出城,最后死得一个都不剩。
那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郊外,但因为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满地都是尸体,鲜血横流蔓延,将干涸的土地染成了暗色。
谢镜渊也杀了人,但他精疲力尽,实在杀不动了,勉强用剑支撑着身体,牢牢将母亲护在身后,少年面容青涩,眼神却狼一样凶狠。
身上穿着一件白衫,被血染得通红,若干净时,风姿大概不逊楚熹年。
一名身着盔甲的将军见状示意部下后退,长叹口气,对他们道:谢将军对在下有恩,今日我若赶尽杀绝,辜恩负义,可若心慈手软,有负圣命,谢夫人莫要令在下难做。
谢夫人顿时被抽空力气般,轰然倒地。她也曾是世家贵女,如今却跪在泥地,痛哭叩首:我夫君蒙冤而死,仅兰亭一条血脉,将军手下留情,我来世当牛做马不忘此恩!
那将军思忖良久,只说了一个字:可。
他剑锋寒芒一闪,正指着谢夫人,意思很明显,今日只能活一个人:谢夫人,在下别无选择,你安心去吧,令公子我会照顾好,陛下说了,你谢氏子弟旁支免死。
谢镜渊闻言将谢夫人用力拉起来,双眼猩红:娘,你别求他!我不怕死!
啪!
谢夫人忽然重重扇了他一巴掌,哭喊道:但是娘怕!
不知是那一巴掌太重,还是谢镜渊厮杀整夜,早就没了力气,他跌在地上,半天都没爬起来。
谢夫人忽然跑过去将他抱在了怀里,眼泪一直往下落:兰亭兰亭我的孩子啊
她将谢镜渊抱得很紧很紧,指尖几欲陷入皮肉,神情却是温柔的,低头认真摸着他的脸,又轻又柔。过了片刻才痛苦闭眼,一只手慢慢从头上拔下了一根金钗,滚烫的泪水尽数掉在谢镜渊脸上:你要记得娘的话离开京城不要入朝,不要为官有多远便走多远
谢镜渊不知她要做些什么,僵住了身形不敢动,直到谢夫人忽然用簪子在他脸上狠划了一下,才震惊挣扎起来。
谢镜渊声音惊慌:娘!
谢夫人紧紧抱着他,用力亲了亲他的额头,不让他乱动,泪水混着血,淌得满脸都是:兰亭、兰亭、别动!是娘对不起你,是娘对不起你,娘最疼的就是你
她抵着谢镜渊的额头,用簪子一下一下,将他的脸划得鲜血淋漓,痛哭出声:兰亭,娘不想,娘不想啊
簪子划破皮肉,留下道道狰狞的伤痕,鲜血黏腻,缓缓流淌。
谢镜渊无助瞪大眼睛,身体因为疼痛而控制不住的抽搐紧绷起来,却又不敢推开母亲,直到鲜血模糊了视线,所有景物都变得血红一片。
娘
他怔怔出声,半边脸早已麻木,他想伸手去摸,却被谢夫人攥住了手。
女人的手冰凉颤抖,紧紧将他抱在怀里:兰亭,兰亭,娘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了,以后忘了你的名字忘了你的身份、好好活着
她又爱怜的亲了亲谢镜渊的额头,终于松开了他。谢镜渊眼睁睁看着她起身后退,对着自己凄然一笑,然后捡起地上的长剑,朝着脖颈用力一划
漫天鲜红。
娘!
谢镜渊从睡梦中陡然惊醒,倏地从床上坐起身。待发现周遭的环境时,这才发现是将军府。他胸膛起伏不定,闭了闭眼,慢慢平复着起伏的心绪。
窗外晨光熹微,阳光顺着斜入内室,落在团花锦簇的地毯上,打出道道光柱。帐幔轻纱层层叠叠,隐约可见尘埃跳动。
做噩梦了?
楚熹年也醒了过来。他看了眼外间大亮的天色,然后披着衣服起身下床,倒了杯茶递给谢镜渊,语气关切:喝一点。
谢镜渊默不作声喝完了,也不知为什么,看着楚熹年不说话。
楚熹年见状一顿:怎么了?
谢镜渊低头,无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没什么。
楚熹年拉着他起床:时辰不早了,起身更衣吧,等会儿东宫募粮的人便到了,将军还可以看场好戏。
楚熹年喜欢穿白衣,这颜色他也衬得起。谢镜渊是行军打仗之人,三两下便穿好了衣裳,见楚熹年动作不疾不徐的,双手抱臂靠在门边打量他,忽然勾唇出声道:本将军从前也喜欢穿白衣,比你好看。
楚熹年闻言一顿,不知道谢镜渊大清早为什么要和自己比美:何以见得?
他觉得自己也不差。
谢镜渊将那枚银色面具扣上右脸,转身出去了:这不明摆着的么。
西北长大的少年,一身白衣,策马疾驰,肆意生长。白天是耀眼的太阳,夜晚是黄沙滩上皎洁的明月。越过万里山川来到京城,亦是鲜衣怒马,无人可及。
徒留楚熹年在房间里盯着镜子看了半天,摸着自己的脸若有所思。他穿白衣服很丑吗?
第74章 功德碑
京中达官显贵甚多, 太子自然不可能挨家挨户的上门募集钱粮,故而前来登记造册的都是东宫属官以及户部小吏,仅有几名辈分较老的皇叔才能让太子亲自上门。
将军府的对门住着一户人家, 乃是秘书省少监萧达的府邸。此人乃晋王门下,昨夜便已经收到晋王暗中指派的消息, 绝不可让太子此次募捐太过顺利。
故而当户部与东宫的官吏上门时, 萧达站在门口, 双手揣于袖中,面色愧疚的道:老夫家中清贫, 身无长物, 有心帮扶北地灾民, 奈何无力,咬咬牙挤出了五百两银子,还望莫要嫌弃。
语罢便吩咐老仆抬来了一箱子零零散散的铜板碎银,看起来实在是寒酸的紧。
谢镜渊和楚熹年站在门后看热闹,见状嗤笑道:这老东西喜欢养马,后院数十匹上好的西域千里驹,随随便便牵一匹出来便要千两银子, 萧达这是得了晋王的命,故意在给太子使绊子。
燕朝百官俸禄平平, 不算米粮棉布,三品官一年的俸禄也就八百两,故而萧达只拿出五百两, 倒也让人说不出什么来。
可惜官员都不是傻子,谁家私底下没点商铺生意, 燕帝也会时不时赐下金银良田, 再加上底下人的孝敬, 朝堂的俸禄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总而言之,萧达纯粹是在恶心人。
东宫的官吏已经见怪不怪了,大概别家也是差不多的情形。命人清点好银钱,登记造册后便来到了将军府。
谢镜渊将一摞银票扔到楚熹年怀里,后者见状笑了笑,递给太子属官:将军听闻北地蝗灾蔓延,百姓易子而食,实在忧心不已,特捐纹银一万两,米粮三千石。
一万两,不多也不少,既出了力,也不会引起燕帝的怀疑。别人都穷得叮当响,就你一个人出手阔绰,岂不是让人怀疑你贪污。
太子属官激动得热泪盈眶,哆哆嗦嗦把银票接了过来。看的出来,这大概是他今日募捐为止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横财了。
将军大义,下官替百姓先行谢过了。
萧达站在对门,估计也想探探情况,见谢镜渊捐献一万两白银,意有所指的叹息出声:还是谢将军出手阔绰,我等靠俸禄吃饭的人,也只能攒下这些杯水车薪了。
他好似在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偏偏让人抓不到马脚。
谢镜渊平日也是个猖狂性子,闻言睨了萧达一眼,眼中笑意轻蔑,缓慢出声道:萧大人为官二十余载,只攒下了百两家私,啧,真是
他摇摇头,似乎不知该怎么形容为好,半晌才吐出四个字:废物一个。
楚熹年深以为然。这就好比现代一个年薪百万是领导层人物,无病无灾的情况下,二十年只攒了五十万一样离谱。不知道是该说他太大手大脚还是脑子不好使。
谢镜渊骂人从来都是明晃晃的,从不拐弯抹角。萧达在对面听见这句话,气得脸色铁青,吹胡子瞪眼,指着谢镜渊哆哆嗦嗦道:你你你谢镜渊,老夫要去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谢镜渊才不怕,闻言直接仰头笑出了声,甚是开怀:捐五百两银子还好意思参本将军,你去吧,瞧瞧圣上会罚谁。
这年头钱多的人才硬气。
楚熹年慢慢摇了摇扇子,在旁补刀,轻言细语道:萧大人已是年过天命,何必学稚子小儿,哭嚎告状?
萧达已经快被这两个挨千刀的给气死了,眼前一阵眩晕,踉跄着后退了两步。偏偏他还真没胆子闹到燕帝面前,捐了五百两已是抠门,还敢闹到圣上面前,那纯粹是提着灯笼进茅厕,找死。
老夫与你没完!
萧达只能甩出这么一句没什么威慑力的狠话,转身拂袖进门了。
谢镜渊睨了眼楚熹年:这就是你说的好戏?
楚熹年笑着道:将军莫急,等会儿自然有好戏看。
募粮之事刻不容缓,加上东宫户部人马齐动,兵分多路,一上午就把所有显贵家中走遍了。意料之中的,数额少得可怜,也就那些世家大族给的多些,但也是杯水车薪。
晋王一派的人都在暗中看笑话,包括平王昌王也在不着痕迹的使绊子,准备看看太子怎么交差。然而午间的时候,东宫属官忽然又挨家挨户的上门发了一张名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捐献钱粮者的姓名。
萧达也有一份,他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什么名堂来,皱眉问道:这是何物?
楚熹年和谢镜渊就站在门口,他们吃完午膳就出来看热闹了,见状步下石阶,好心给萧达解释道:萧大人难道不知,这是功德碑上的排名。
因着募粮一事牵动千户万家,各家各户都探头出来看情况了,包括商贾百姓也聚集在街边,准备听听这张纸是个什么名堂。
萧达眉头紧皱:什么功德碑?
楚熹年声音清朗,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萧大人有所不知,太子殿下感念诸位捐粮恩德,有意让后世铭记,便请能工巧匠用汉白玉石砌了一块百年功德碑,将我等姓名篆刻其上,立于城门之外,好让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瞧见,流芳百世,岂不是美名一件。
萧达此时还没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无意识跟着点了点头,心想这五百两银子捐的倒也不冤。他此生功绩平平,怕是到死也难入史官笔下,青史卷中,若能将自己的名姓留于百年功德碑上,让所有人都看见
萧达思及此处,胸中忽然一阵热流涌动,心脏狂跳不止,仿佛已经预见自己名传后世的场景了。与将军府比邻而居的人家官位都低不到哪儿去,仆役们听见楚熹年的话,都纷纷跑进去给自家主人报信了。
然而就在此时,楚熹年却忽然话锋一转,状似为难的啧了一声:不过这碑上的名字
萧达下意识看向他:碑上的名字怎么了?
楚熹年连连摇头,状似可惜:太子殿下说了,碑上的名字顺序不论官位高低,只按捐银多少来排,多捐者名列前茅,少捐者嘛这名字自然也就被压到底下去了。
萧达想起自己的五百两,心里顿时一咯噔,美梦碎了一地。
古人重名重节,有思想顽固的人甚至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捐的少便也就罢了,还要刻在百年石碑上让所有人来看,岂不是丢尽了八辈祖宗的脸。
偏偏楚熹年还拿着名单,在萧达眼前翻了好几页,指着最后几排垫底的名字故意道:萧大人,瞧,您的名字在这儿呢。
萧达顺着他手指的看去,只见自己的名字列于众人之后,压到了最底下。大概最后纸张位置不够,名字特意缩小了写,歪歪扭扭像蚂蚁,脸色顿时涨红。
偏偏谢镜渊双手抱臂,仿佛还嫌萧达受的刺激不够大,故意拔高声音问了楚熹年一句:快瞧瞧,咱们的名字在哪儿?
楚熹年往前翻了几页,指着第五排笑道:将军,名列第五。
谢镜渊微微勾唇:第五怎么够,最不济也要挤个第三,否则子孙后代瞧见祖宗名字落后,岂不是丢了大人。
萧达气得脑子发懵,谢镜渊和楚熹年这两个断袖之癖,绝子绝孙,哪儿来的子孙后代,分明是在含沙射影的骂自己!
楚熹年笑着收了扇子,轻敲掌心:这还不简单,将军不必忧心,我立刻让人快马加鞭再送三万两银子去东宫,咱家的排名自然也就上去了。
偏偏太子还损的很,在名单上故意把敌对世家的名字都写在了一起。
河东裴氏与京兆韦氏素有世仇,裴氏的排名却不偏不倚刚好在韦氏上面。韦氏的家主现在已经气得直拍桌了:混账,同为世家大族,凭什么我韦氏要低人一头,被裴家压在底下!
韦夫人更是忧心:夫君,听下人们说这块碑还要立于城外,百年长立,来来往往的百姓都能瞧见,咱们多捐几万两银子也就是了。
韦氏家主皱眉犹豫:可晋王
韦夫人甩了一下帕子,此时不免也气恼了起来:晋王晋王,晋王还没当上太子呢,就算当上了又能拿咱们家如何,夫君仔细想想,是百年名声重要,还是晋王重要,再不捐银子,妾身日后闺中聚会,岂不是都要矮裴家娘子一头。
恋耽美
谢镜渊被捂着说不出话,只能红着眼点了点头,睫毛湿濡一片。
真乖。
楚熹年满意亲了亲他的眼睛。
到最后一盒香膏用了大半,剩下的也零星无几,他们这才鸣金收兵。只能说谢镜渊不愧为习武之人,耐力就是比旁人强些。
夜晚入眠时,谢镜渊已经累得眼皮子都睁不开了,但想起太子募粮的事,还是问了一句:你的法子当真有用么?
他们维持着相拥的姿势,不曾分开。
楚熹年闻言在黑夜中悄然睁开眼,从后面将谢镜渊往怀里紧了紧,不知牵扯到什么,引得谢镜渊低低闷哼了一声。
楚熹年低叹出声,意有所指:将军说,这香膏是不是果然好用?
谢镜渊不知楚熹年是如何顶着一副风光霁月般的皮相说出这种下流话的,饶是再不拘小节,面色也难免尴尬,睨了他一眼:谁问你这个了。
楚熹年笑着道:将军是指太子么,这个法子自然没问题。
楚熹年在布一个很大的局,这个局不仅能把晋王逼到墙角,还能借力打力将燕帝也拉下来。今日太子募粮之事只是个开始。
他会不动声色削弱晋王的实力,先名声,后财力,再将对方麾下的谋士一一除尽。
等这些事做完了,局也可以开始收尾了,谢镜渊的仇自然也就报了。
兰亭
楚熹年忽然叫了谢镜渊一声,然后偏头亲了亲他。
谢镜渊没说话,后退着落入了楚熹年怀中。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心里的恨少了那么一些,不至于带着同归于尽般的覆灭感。
大抵今日太累,谢镜渊沉沉睡去时,又梦到了旧年之事。谢家满族覆灭,数百家将拼死护送他们出城,最后死得一个都不剩。
那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郊外,但因为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满地都是尸体,鲜血横流蔓延,将干涸的土地染成了暗色。
谢镜渊也杀了人,但他精疲力尽,实在杀不动了,勉强用剑支撑着身体,牢牢将母亲护在身后,少年面容青涩,眼神却狼一样凶狠。
身上穿着一件白衫,被血染得通红,若干净时,风姿大概不逊楚熹年。
一名身着盔甲的将军见状示意部下后退,长叹口气,对他们道:谢将军对在下有恩,今日我若赶尽杀绝,辜恩负义,可若心慈手软,有负圣命,谢夫人莫要令在下难做。
谢夫人顿时被抽空力气般,轰然倒地。她也曾是世家贵女,如今却跪在泥地,痛哭叩首:我夫君蒙冤而死,仅兰亭一条血脉,将军手下留情,我来世当牛做马不忘此恩!
那将军思忖良久,只说了一个字:可。
他剑锋寒芒一闪,正指着谢夫人,意思很明显,今日只能活一个人:谢夫人,在下别无选择,你安心去吧,令公子我会照顾好,陛下说了,你谢氏子弟旁支免死。
谢镜渊闻言将谢夫人用力拉起来,双眼猩红:娘,你别求他!我不怕死!
啪!
谢夫人忽然重重扇了他一巴掌,哭喊道:但是娘怕!
不知是那一巴掌太重,还是谢镜渊厮杀整夜,早就没了力气,他跌在地上,半天都没爬起来。
谢夫人忽然跑过去将他抱在了怀里,眼泪一直往下落:兰亭兰亭我的孩子啊
她将谢镜渊抱得很紧很紧,指尖几欲陷入皮肉,神情却是温柔的,低头认真摸着他的脸,又轻又柔。过了片刻才痛苦闭眼,一只手慢慢从头上拔下了一根金钗,滚烫的泪水尽数掉在谢镜渊脸上:你要记得娘的话离开京城不要入朝,不要为官有多远便走多远
谢镜渊不知她要做些什么,僵住了身形不敢动,直到谢夫人忽然用簪子在他脸上狠划了一下,才震惊挣扎起来。
谢镜渊声音惊慌:娘!
谢夫人紧紧抱着他,用力亲了亲他的额头,不让他乱动,泪水混着血,淌得满脸都是:兰亭、兰亭、别动!是娘对不起你,是娘对不起你,娘最疼的就是你
她抵着谢镜渊的额头,用簪子一下一下,将他的脸划得鲜血淋漓,痛哭出声:兰亭,娘不想,娘不想啊
簪子划破皮肉,留下道道狰狞的伤痕,鲜血黏腻,缓缓流淌。
谢镜渊无助瞪大眼睛,身体因为疼痛而控制不住的抽搐紧绷起来,却又不敢推开母亲,直到鲜血模糊了视线,所有景物都变得血红一片。
娘
他怔怔出声,半边脸早已麻木,他想伸手去摸,却被谢夫人攥住了手。
女人的手冰凉颤抖,紧紧将他抱在怀里:兰亭,兰亭,娘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了,以后忘了你的名字忘了你的身份、好好活着
她又爱怜的亲了亲谢镜渊的额头,终于松开了他。谢镜渊眼睁睁看着她起身后退,对着自己凄然一笑,然后捡起地上的长剑,朝着脖颈用力一划
漫天鲜红。
娘!
谢镜渊从睡梦中陡然惊醒,倏地从床上坐起身。待发现周遭的环境时,这才发现是将军府。他胸膛起伏不定,闭了闭眼,慢慢平复着起伏的心绪。
窗外晨光熹微,阳光顺着斜入内室,落在团花锦簇的地毯上,打出道道光柱。帐幔轻纱层层叠叠,隐约可见尘埃跳动。
做噩梦了?
楚熹年也醒了过来。他看了眼外间大亮的天色,然后披着衣服起身下床,倒了杯茶递给谢镜渊,语气关切:喝一点。
谢镜渊默不作声喝完了,也不知为什么,看着楚熹年不说话。
楚熹年见状一顿:怎么了?
谢镜渊低头,无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没什么。
楚熹年拉着他起床:时辰不早了,起身更衣吧,等会儿东宫募粮的人便到了,将军还可以看场好戏。
楚熹年喜欢穿白衣,这颜色他也衬得起。谢镜渊是行军打仗之人,三两下便穿好了衣裳,见楚熹年动作不疾不徐的,双手抱臂靠在门边打量他,忽然勾唇出声道:本将军从前也喜欢穿白衣,比你好看。
楚熹年闻言一顿,不知道谢镜渊大清早为什么要和自己比美:何以见得?
他觉得自己也不差。
谢镜渊将那枚银色面具扣上右脸,转身出去了:这不明摆着的么。
西北长大的少年,一身白衣,策马疾驰,肆意生长。白天是耀眼的太阳,夜晚是黄沙滩上皎洁的明月。越过万里山川来到京城,亦是鲜衣怒马,无人可及。
徒留楚熹年在房间里盯着镜子看了半天,摸着自己的脸若有所思。他穿白衣服很丑吗?
第74章 功德碑
京中达官显贵甚多, 太子自然不可能挨家挨户的上门募集钱粮,故而前来登记造册的都是东宫属官以及户部小吏,仅有几名辈分较老的皇叔才能让太子亲自上门。
将军府的对门住着一户人家, 乃是秘书省少监萧达的府邸。此人乃晋王门下,昨夜便已经收到晋王暗中指派的消息, 绝不可让太子此次募捐太过顺利。
故而当户部与东宫的官吏上门时, 萧达站在门口, 双手揣于袖中,面色愧疚的道:老夫家中清贫, 身无长物, 有心帮扶北地灾民, 奈何无力,咬咬牙挤出了五百两银子,还望莫要嫌弃。
语罢便吩咐老仆抬来了一箱子零零散散的铜板碎银,看起来实在是寒酸的紧。
谢镜渊和楚熹年站在门后看热闹,见状嗤笑道:这老东西喜欢养马,后院数十匹上好的西域千里驹,随随便便牵一匹出来便要千两银子, 萧达这是得了晋王的命,故意在给太子使绊子。
燕朝百官俸禄平平, 不算米粮棉布,三品官一年的俸禄也就八百两,故而萧达只拿出五百两, 倒也让人说不出什么来。
可惜官员都不是傻子,谁家私底下没点商铺生意, 燕帝也会时不时赐下金银良田, 再加上底下人的孝敬, 朝堂的俸禄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总而言之,萧达纯粹是在恶心人。
东宫的官吏已经见怪不怪了,大概别家也是差不多的情形。命人清点好银钱,登记造册后便来到了将军府。
谢镜渊将一摞银票扔到楚熹年怀里,后者见状笑了笑,递给太子属官:将军听闻北地蝗灾蔓延,百姓易子而食,实在忧心不已,特捐纹银一万两,米粮三千石。
一万两,不多也不少,既出了力,也不会引起燕帝的怀疑。别人都穷得叮当响,就你一个人出手阔绰,岂不是让人怀疑你贪污。
太子属官激动得热泪盈眶,哆哆嗦嗦把银票接了过来。看的出来,这大概是他今日募捐为止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横财了。
将军大义,下官替百姓先行谢过了。
萧达站在对门,估计也想探探情况,见谢镜渊捐献一万两白银,意有所指的叹息出声:还是谢将军出手阔绰,我等靠俸禄吃饭的人,也只能攒下这些杯水车薪了。
他好似在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偏偏让人抓不到马脚。
谢镜渊平日也是个猖狂性子,闻言睨了萧达一眼,眼中笑意轻蔑,缓慢出声道:萧大人为官二十余载,只攒下了百两家私,啧,真是
他摇摇头,似乎不知该怎么形容为好,半晌才吐出四个字:废物一个。
楚熹年深以为然。这就好比现代一个年薪百万是领导层人物,无病无灾的情况下,二十年只攒了五十万一样离谱。不知道是该说他太大手大脚还是脑子不好使。
谢镜渊骂人从来都是明晃晃的,从不拐弯抹角。萧达在对面听见这句话,气得脸色铁青,吹胡子瞪眼,指着谢镜渊哆哆嗦嗦道:你你你谢镜渊,老夫要去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谢镜渊才不怕,闻言直接仰头笑出了声,甚是开怀:捐五百两银子还好意思参本将军,你去吧,瞧瞧圣上会罚谁。
这年头钱多的人才硬气。
楚熹年慢慢摇了摇扇子,在旁补刀,轻言细语道:萧大人已是年过天命,何必学稚子小儿,哭嚎告状?
萧达已经快被这两个挨千刀的给气死了,眼前一阵眩晕,踉跄着后退了两步。偏偏他还真没胆子闹到燕帝面前,捐了五百两已是抠门,还敢闹到圣上面前,那纯粹是提着灯笼进茅厕,找死。
老夫与你没完!
萧达只能甩出这么一句没什么威慑力的狠话,转身拂袖进门了。
谢镜渊睨了眼楚熹年:这就是你说的好戏?
楚熹年笑着道:将军莫急,等会儿自然有好戏看。
募粮之事刻不容缓,加上东宫户部人马齐动,兵分多路,一上午就把所有显贵家中走遍了。意料之中的,数额少得可怜,也就那些世家大族给的多些,但也是杯水车薪。
晋王一派的人都在暗中看笑话,包括平王昌王也在不着痕迹的使绊子,准备看看太子怎么交差。然而午间的时候,东宫属官忽然又挨家挨户的上门发了一张名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捐献钱粮者的姓名。
萧达也有一份,他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什么名堂来,皱眉问道:这是何物?
楚熹年和谢镜渊就站在门口,他们吃完午膳就出来看热闹了,见状步下石阶,好心给萧达解释道:萧大人难道不知,这是功德碑上的排名。
因着募粮一事牵动千户万家,各家各户都探头出来看情况了,包括商贾百姓也聚集在街边,准备听听这张纸是个什么名堂。
萧达眉头紧皱:什么功德碑?
楚熹年声音清朗,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萧大人有所不知,太子殿下感念诸位捐粮恩德,有意让后世铭记,便请能工巧匠用汉白玉石砌了一块百年功德碑,将我等姓名篆刻其上,立于城门之外,好让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瞧见,流芳百世,岂不是美名一件。
萧达此时还没发现事情的严重性,无意识跟着点了点头,心想这五百两银子捐的倒也不冤。他此生功绩平平,怕是到死也难入史官笔下,青史卷中,若能将自己的名姓留于百年功德碑上,让所有人都看见
萧达思及此处,胸中忽然一阵热流涌动,心脏狂跳不止,仿佛已经预见自己名传后世的场景了。与将军府比邻而居的人家官位都低不到哪儿去,仆役们听见楚熹年的话,都纷纷跑进去给自家主人报信了。
然而就在此时,楚熹年却忽然话锋一转,状似为难的啧了一声:不过这碑上的名字
萧达下意识看向他:碑上的名字怎么了?
楚熹年连连摇头,状似可惜:太子殿下说了,碑上的名字顺序不论官位高低,只按捐银多少来排,多捐者名列前茅,少捐者嘛这名字自然也就被压到底下去了。
萧达想起自己的五百两,心里顿时一咯噔,美梦碎了一地。
古人重名重节,有思想顽固的人甚至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捐的少便也就罢了,还要刻在百年石碑上让所有人来看,岂不是丢尽了八辈祖宗的脸。
偏偏楚熹年还拿着名单,在萧达眼前翻了好几页,指着最后几排垫底的名字故意道:萧大人,瞧,您的名字在这儿呢。
萧达顺着他手指的看去,只见自己的名字列于众人之后,压到了最底下。大概最后纸张位置不够,名字特意缩小了写,歪歪扭扭像蚂蚁,脸色顿时涨红。
偏偏谢镜渊双手抱臂,仿佛还嫌萧达受的刺激不够大,故意拔高声音问了楚熹年一句:快瞧瞧,咱们的名字在哪儿?
楚熹年往前翻了几页,指着第五排笑道:将军,名列第五。
谢镜渊微微勾唇:第五怎么够,最不济也要挤个第三,否则子孙后代瞧见祖宗名字落后,岂不是丢了大人。
萧达气得脑子发懵,谢镜渊和楚熹年这两个断袖之癖,绝子绝孙,哪儿来的子孙后代,分明是在含沙射影的骂自己!
楚熹年笑着收了扇子,轻敲掌心:这还不简单,将军不必忧心,我立刻让人快马加鞭再送三万两银子去东宫,咱家的排名自然也就上去了。
偏偏太子还损的很,在名单上故意把敌对世家的名字都写在了一起。
河东裴氏与京兆韦氏素有世仇,裴氏的排名却不偏不倚刚好在韦氏上面。韦氏的家主现在已经气得直拍桌了:混账,同为世家大族,凭什么我韦氏要低人一头,被裴家压在底下!
韦夫人更是忧心:夫君,听下人们说这块碑还要立于城外,百年长立,来来往往的百姓都能瞧见,咱们多捐几万两银子也就是了。
韦氏家主皱眉犹豫:可晋王
韦夫人甩了一下帕子,此时不免也气恼了起来:晋王晋王,晋王还没当上太子呢,就算当上了又能拿咱们家如何,夫君仔细想想,是百年名声重要,还是晋王重要,再不捐银子,妾身日后闺中聚会,岂不是都要矮裴家娘子一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