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摄政王只想种田[穿书]

染千江-全文阅读(7)

    苏墨叹息一声,他没有注意宴云河话中的「我们」二字,不自觉就被宴云河带入同个阵营,降低成本何其困难,更别说还要降低学习难度了。
    宴云河道:我有些想法,想要让苏先生为我参详一二。
    王爷请说。
    宴云河倒了些茶水在茶案上,以手为笔,缓缓书写几行文字,苏先生看一下这上面的字,可能识得?
    苏墨定睛一看,就见上面的文字大多不全,但看了之后,他也能将这些字识个九成。
    小弟子也凑过头去看,咦?我好像能看懂,这个「说」字才不是这么写的,该这么写才对。
    他边说边比划,一旁的苏墨却看得出了神,这些字显然已经被完善过了,绝不可能是一时半刻就想到的,他许久才道:虽然残缺,却又一脉相承,王爷想造字?
    宴云河摇摇头,我只是区区一介普通人,如何能轻易造出与经过上千年演化而来的文字相提的字,先生应该看出来了,纸上的字有些是从草书演化而来,有些是楷书。
    自文字出现以来,经由甲骨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都是由繁至简的过程,至此时民间也有俗体字出现,我只不过是想顺应这个趋势,将简化后的字体传播于民间,降低识字的难度。
    苏墨抚须,王爷的想法是好的,但王爷有没有想过,世人识字多为功名,学了这些简体字的人,今后如何考取功名。
    宴云河哈哈一笑,朗声道:先生说笑了,我明明在和先生讲教化之道,又关功名仕途什么事?
    苏墨亦笑言:我哪是开玩笑,我是怕这简体字朝廷不认,学了也不能做官,百姓不愿学而已。
    世人多功利,只能看一时,宴云河这个想法固然降低了学习门槛,但无利可图还要花费精力,只怕应者廖廖。
    宴云河说道: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所以我准备自行创建学校,以简体字教学,学生学成之后,我会为这些学生提供工作,只要有钱赚,相信百姓还是愿意入学的。我尝试过了,认了简体字,同样可以轻松识别繁体字,二者之间虽有不同,却也相通。
    当然,他的这个尝试,是根据现在简体字推广之后得出的结果,此时说来,倒也不算错。
    苏墨也没问宴云河要提供什么工作,他手指敲了敲茶案上写了简体字的纸,那王爷又有何法可降低成本?
    宴云河道:现今识字练字需笔墨纸砚四宝,但在我看来,只需笔与纸两样即可。
    何解?无墨怎能书写?
    书写,就是在纸上留下痕迹。宴云河拿起那张纸,如此才能让人看到字,只要找到能代替毛笔与墨汁的东西,同样能在纸张上留下清晰的痕迹,但制作的成本却远远低于制造笔墨,就能降低成本。
    苏墨来了兴趣,王爷已经找到了。
    不错,宴云河神秘一笑,虽然还未制成,但我相信离此物面世那日已经不远了,到时还要先生品评一二。
    若能得见此物,那是老夫之幸,当不得「品评」二字。
    苏墨一手提起茶壶,给宴云河倒上一杯,说了这半天,茶都要凉了,王爷莫嫌弃。
    宴云河从善如流,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润润唇,接着说道:我今日前来,是请先生出山的,简体字只是其中一方面。
    苏墨拿起煽火的小蒲扇朝着煮水的火炉扇了扇,我有一二老友,或许会对这简体字感兴趣,但多的老夫这个闲人怕是帮不到王爷。
    这是明晃晃地拒绝,宴云河也不急,先生听我说完再表态不迟,我说简体字只是一方面,是因为还有两件事也与这教化相关。
    哦?说来听听。苏墨又放下了手中的蒲扇。
    宴云河道:我知道大多数人学字时,会为不认识的生字做注音,但因为个人的习惯不同,音标杂乱,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想请先生制定一套适合初学者的注音。
    此为一,二嘛,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编订字典。
    若说音标,苏墨自己还能努努力,但字典一事,向来是朝廷主持的事,这绝非一人可成。
    我朝已有《朝闻字典》,王爷觉得这字典不可用?苏墨皱眉道。
    宴云河摇摇头,《朝闻字典》虽好,却非我心中的字典,它更像是典籍的注释,而我所认同的字典,是能以音查字、以字查音,所有人都能轻松使用,在其中找到文字含义的字典。
    所有人?苏墨喃喃道。
    宴云河肯定道:所有人!学识无贵贱,自是所有人都有认字的权利,此乃青史留名之大事,我不知能托付何人,唯有先生的道德品行使我敬佩,学识使众人信服,此事非先生不可!
    虽然宴云河之前根本不知道苏墨此人,但听了他不畏权贵的事迹,又有一番闲聊下来,对他的品格还是能看出一二的。
    当然,这些事也不是非一人不可,其余人不行的,宴云河这话也只是想着先说说好话,给苏墨画画饼,能忽悠一个是一个,他要是干了,还能半途而废不成?他要是不想干,宴云河再去找别人就是。
    更何况,像苏墨这种学士,哪能没有几个大佬朋友?抓住这一个,就等于抓住一群,非常值得宴云河竭力结交。
    苏墨陷入沉思,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嘴角微翘,最后干脆起身在亭外来回踱步,像是举棋不定的样子。
    宴云河反而松懈下来,端起茶盏,观赏起亭外花丛,欣赏起这夏初的好景致。
    小弟子看看自家老师,又看看面前的摄政王,不是很明白这两个大人怎么了,老师之前明明还是很闲适的。
    苏墨本就是性格坚定之人,不一会儿就已拿定主意,他回到茶案前坐下,神情坚定又放松,先说好,老夫是不管朝中事的。
    宴云河双眸中亦满是坚决,我也不管那朝中事,这一生只要能将扫盲之事办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扫盲之事?
    有字不识如目盲,不通教化是心盲,我只愿有生之年,再没有眼盲心盲之人。
    好!好一个扫盲,此事加我一个!
    宴云河想做的事多了,当然不只扫盲一件事,在他心中,农业才是重中之重,其余的吃饱饭再说。
    但在做一件事时,并不是孤胆英雄就可以,他需要同伴,所以此时才要为之后的教育做准备,免得后续发展时无人可用。
    更何况,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此时不做准备,后续难免掣襟露肘。
    只不过为了表达自己对此事的重视,免不了用些夸张的修辞手法。
    如今成效显著,苏墨已经答应加入他的队伍,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举起茶盏,敬道:有先生助我,吾道不孤,今日我愿与先生约定,共同进行这教化改革,必不让先生有后顾之忧,我在此冒昧代天下人及后世百代谢谢先生,敬先生。
    苏墨亦端起茶盏,老夫亦必将全力以赴,不负君之所望,今日就与君定下这亭下之约,清风朗日均为我等见证。
    请!
    二人以茶代酒,在这朗朗乾坤见证之下,做下了影响后世千百年的约定。
    即便后世史书如何着墨,也无法描绘出此等画卷一二,当世之事唯有当时之人才能体会。
    也唯有同样见证亭下之约的小弟子,经历了后来的教育改革之后,才能真切地体会三分,后日之格局变换,是如何从这小小的凉亭之下开始的。
    第11章
    摄政王他宽宏大量。
    将有关拼音的一些特点与苏墨交流完之后,苏墨有了设想,迫不及待地去整理了,宴云河也就顺势告辞,这都是需要时间的,只字典一项一年能完成个初级版就不错了。
    下一步要建个肥料厂,农大学妹提供了几个土配方,是在这个时代也可以做出来的,只是还需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如此才能真正面向大众。
    王府车架平稳地行驶在洛城之中,宴云河在车内静静思索这些事该如何安排。
    就在此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外面传来呵斥的声音,宴云河听出是王府侍卫在赶人,以免影响不好,给自己本就岌岌可危的名望值雪上加霜,宴云河开口询问道:发生何事?
    当即就有人禀告,是一少年跪在街上阻拦车架,惊扰了王爷,实在罪该万死。
    让他上前来,问问他拦车的原因。宴云河心想,不会是拦路喊冤的套路吧?这可是电视剧中常有的情节。
    外面很快传来了少年的声音,听起来不过十一二岁,他声音洪亮,草民计蕴,乃罪官计讯之子,家父失职,幸得王爷仁慈并未追究,谁料他却畏罪自杀,却使王爷承担污名,草民每每思及此处,寝食难安,今日特来向王爷请罪,告知天下人,我父计讯之死实乃他胆怯之故,与王爷毫不相干。
    他人虽死,罪仍在,不孝子计蕴愿代父承担失职之罪,也让他泉下有知,以得安宁!
    宴云河伸手打开车门,走出车厢,就见高头大马前跪着一个白衣少年,正俯首叩头,仔细一看,这少年穿的正是孝衣。
    计蕴这个名字,宴云河记忆深刻,在学妹做的人物简述中,这个人才是摄政王府的右长史。
    但此人是个二五仔,最后背叛了「宴云河」,选择效忠皇帝,是助皇帝扳倒摄政王的大功臣。
    此时这人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即便跪在王府车架前,被侍卫以刀相指,被围观者口舌议论,仍然不见惊惶,并能清晰地说出以上那番话,可见这少年的过人之处。
    宴云河下了马车,快步走到少年身前,亲手将他扶起,朗声说道:计讯虽有渎职之错,但罪不至死,他的死孤同样感到遗憾,人死如灯灭,就让他的错一起消散吧,你小小年纪,当思好好读书,日后报效朝廷,如此才是正道。
    虽不知这计蕴为何突然拦车重提计讯之事,但若任由计蕴的话传播出去,恐怕民间要流传出「摄政王欺凌弱小」之类的言论。而且,宴云河之前是给过计家王府的帖子的,只要他拿着拜帖就可以直接上门,何须在此拦车,显然计蕴来者不善。
    传扬开来,无人会在意这件事是不是宴云河做的,大家只会看到十一二岁的失怙少年无奈在王爷车架前请罪,若不是被逼无奈,一个少年人如何会这么做?
    所以宴云河一开口,首先就确定计讯确实失职,并不存在他逼迫他人一事,其次再表明无意追究,最后还要教育这少年以后好好读书,少想些歪门邪道。
    计讯只是小小官吏,他的事本就只在朝堂议论过,所以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计讯所犯何事的,此时也只会认定这人确实是有罪的。
    宴云河风姿过人,今日见苏墨,更是换上了许久未穿的锦衣华服,他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见到他的人无一不惊叹,只有皇家才能生出如此神仙般的人吧。世人惯爱以貌取人,于是对他口中说出的话,天然就信了一分。
    他此番话落,就感觉计蕴被自己握着的手臂一抖,他低头看去,刚到他胸口处的少年涨红了一张脸,那双眼中有着极力遮掩的愤怒、不平。
    宴云河松开手,并不在意这少年的怒火,接着说道:回家去吧,好好读书比什么都强。
    谢王爷不怪我惊扰车架,以后定遵王爷教诲。计蕴低下头,掩去神色,拱手说道。
    宴云河招手唤来一名侍卫,让他护送计蕴回家,之后就上了马车离开,像是并未将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甘泉楼二楼临窗位置,围观了一场好戏的吴培啧啧感叹:忠王真是一点亏都不吃啊,也不知道这计蕴是何人指派的,还指望靠这个扳倒咱们这位摄政王啊?
    他对面的楚静安收回看向王府车架的目光,问道:他就是宴云河?
    吴培没料到他会搭话,见这位冷淡的表弟终于有了反应,颇感兴趣道:这天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有如此风姿的人物了,表弟莫不是看他模样,不忍心和他作对了?
    楚静安淡淡道:我没有和他作对。
    若是宴云河见了楚静安,就会发现,这正是他那日从烧瓷坊返回王庄时遇见的少年。
    哈哈哈,吴培笑了两声,又压低声音道:谁不知道左相与摄政王不和,你就不用在表哥面前遮掩了。
    左相是左相,我是我。楚静安端起面前的茶饮了一口,声音是一贯的波澜不惊,仿佛他和楚海德不是父子关系。
    吴培想到曾听父亲说过,楚家父子二人不和,没想到这事竟是真的,这种话是传不到外面的,只不过因为他姑母是楚静安的母亲,所以他才能知道一二。
    唉!总之你离那位摄政王远点,人家可只认你是左相之子。吴培无奈叹气。
    楚静安突然放下茶杯,站起身说道:我走了。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茶还没喝两口呢,怎么就要走了?哎?我说你怎么走这么快?吴培叫了两声,见楚静安只顾离开,就摇摇头再叹一声,这么任性,还不是因为有个做左相的爹和当太后的姐姐?
    楚静安径直回了府,进门之后脚步略顿,直接去了楚海德书房,而此时楚海德书房内也正有一场有关宴云河的讨论。
    忠王自请离朝之后,一直住在王庄,只今日却去见了苏墨,恐怕他目的不简单。户部侍郎石延庆开口道。
    他左手边的侍读学士邓术道:苏墨自从辞官之后,一直以教导弟子为主,旁的事一概不管,他一向对朝堂之事只是愤慨有余,如今更是闲云野鹤、悠闲自在,若让他插手朝堂,他也不会愿意。
    但他弟子都是人中俊杰,不说去年的探花,吏部和刑部,那也是有他的弟子在的。
    苏墨桃李满天下,受过他教导的可不在少数,即便不做官的,那也是一方士绅了。
    楚静安静静走到楚海德身后坐下,他的到来只让在场之人微微侧目,并无人停止议论,这些人都是左相心腹,自然知道这位新近出现的左相公子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
    就在这时,一人开口说道:依我看,大家也不用如此忧心,你们莫不是忘了,忠王可是疾病缠身的。
    说的也是,说不定是知道苏墨文笔好,想要求一篇文章呢?他说到「文章」二字时,露出颇有深意的笑容。
    在场众人除楚静安外,都跟着会心一笑,那人接着道:反而是右相,近日倒是不太安分。
    吏部尚书年事已高,近来又生了重病,请辞折子已经递了上去,于是下一任吏部尚书的人选成了朝堂的焦点。
    本以为摄政王一退,他那一派的官员消停之后,整个朝堂左相已尽在掌握,谁曾想,半路杀出个路之言,在吏部尚书一职上跟他们揪扯不清,至今还没有定论。
    不只如此,路右相还力保下多名摄政王一党的官员,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原摄政王一派的官员倒向他了。
    在众人心照不宣「摄政王命不久矣」这一点后,如今的朝堂党争已经从王相之争转为二相相斗,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左右二相身上,倒是给宴云河省掉不少麻烦。
    楚静安静静听了一会儿,又默默退出了书房,如今里面的议题已经从摄政王转到右相,他对此毫无兴趣。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