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页
孟以非要在他家俱乐部的西餐厅里吃羊肉火锅,请来他那些文化圈子里的朋友一起吃,瞿正瞪了他三秒钟,答应了。
没办法,如今孟小爷在瞿家的地位可和以前大不一样。
一个月前,他从仓库调往瞿家的船厂,目前和几个工程师一起负责船舶建造工作。
这船厂一开始只能做船舶修理,他们的船厂并不小,也不太缺乏资金,但是根本得不到太先进机器,缺乏人才和技术,暂时只能修修补补。
不过前阵子船厂从日本倒闭的一家船厂收购了一批设备,又建造了更大的船台,准备造几艘炮艇,先培养一下技术工人。
孟以非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他的大脑与众不同,而且还有杨玉英在。
杨玉英不缺少技术,两个人双剑合璧,三言两语就把船厂的技术人员都给忽悠得找不着北。
反正现在整个造船厂都听孟以非的,连正经的老板说话也不管用了。
瞿正想起自己当年被老爷子扔到家里各个产业去锻炼,底下那些老人们仗着资历把他耍得团团转,他熬了三年才算熬出头,得了人家一句了得的评语。
再看看孟以非,年轻的小后生往那儿一坐,一群倚老卖老成习惯的老前辈就低头哈腰,奉茶的奉茶,扇风的扇风,看那德行,跪下叫爹都乐意。
“老天爷真不公平。”
瞿正发现自己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公平。
孟以非如今在船厂那是说一不二,听说上个月立项,要开始建造一个三距船体冷加工车间,还要配备两台天车。
他都要亲自设计打造,光图纸就准备了三间办公室来装,技术工人都找好了,还联系了两家国内装备制造厂,一家德国的制造厂,拿图纸换的技术人员,如今已经热火朝天地准备开工。
瞿老爷现在在整天笑得合不拢嘴,一早就叮嘱过瞿正,孟以非要什么给什么,而且不能等人家要,必须提前想到。
现在孟小爷一病,那更是牵动了瞿家上下的心。
别说想在西餐厅里吃火锅,他就是打算在瞿老爷的书房里吃火锅,老爷也要给他让地方。
瞿正:“幸亏我们家小孟没学会作威作福。”
否则瞿家一干小辈们可又要多一祖宗。
但是,孟以非只会逮住他这一只羊捋羊毛,根本不理旁人,这真是,让人烦恼的不行。
瞿正抱肩立在西餐厅门前片刻,便叮咛服务员给上一壶下火的清茶。
羊肉火锅虽好,可燥的厉害,需得小心上火。
孟以非没聊工作,正和大家谈小说谈得热火朝天,商衡的小说已经三易其稿,从九万字增加到二十一万字又缩减到十五万字,这刚刚写了上半部。
他打算写上中下三部,大纲已经整理得差不多,光是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就有一箱子,梅先生等人为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商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斗志昂扬。
他对孟以非,对梅先生,王专员,白先生,还有约翰先生等人都特别感激。
梅先生轻笑:“商先生,你可莫要妄自菲薄,咱们小孟的眼光毒得很,他能放在眼里的,绝对没有庸人。”
商衡脸一下子红了。
就在孟以非一边养病,一边关注商衡这部作品的进展时,沈鸿熬了足足两个半月,熬得自己脸颊消瘦,一身疲敝,满脸沧桑,终于大作成。
当天他看着新鲜出炉的作品,小心翼翼地装订整齐,亲自拿着直奔他已经看好的登州出版社。
他没重生的那一世,这本小说正是在登州出版社付梓刊印,随即卖得洛阳纸贵,让商衡一书成名。
沈鸿投稿进行得还算顺利。
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沈平凡,言辞恳切地给登州出版社打了个电话,就立时有个编辑答应见他。
登州出版社的钱编辑是个老编辑,为人认真,对每一个来投稿的年轻人都很客气,只要文章写得不是特别糟糕,他一般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当下刚兴起,还未曾特别完善的白话文。
今天电话里听一个新作者,特别自信地说,他写了一本十八万字的长篇白话小说,希望能出版,钱编辑听了挺高兴,无论如何,一个新作者能踏踏实实写十八万字,那就很值得一看。
不过,钱编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他看了这些年的稿子,对新作者的毛病相当清楚,每个新作者都觉得自己第一本书就能写得特别好,立马就能成为大作家,但事实上,十个新作者的大作里面,也不一定有一个能说一声还行。
当然,这年头读书人少,文人也矜持,不是认认真真写好,反反复复修改,认为确实不错的作品,恐怕也不会拿出来给人看。
钱编辑听作者沈平凡自信满满,就不免也有些期待,一出门,在大门口看到沈鸿,心里也一赞,如果这位的文笔还可以,那他们出版社完全能把人签下来。
这年头,年轻,长得体面的作家,稀罕着呢。
客气了几句,钱编辑就接了稿子,大体翻了翻,他就不禁点头。
一本小说好还是不好,像这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大体上扫个几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眼下这稿子就瞧着很不错,虽然遣词用句上稍嫌稚嫩,文笔上也有些粗陋,可是稿子本身很厚重,说的只是家长里短,情情爱爱,可里面透露出来的对时代的思考,很有点意思。
--
没办法,如今孟小爷在瞿家的地位可和以前大不一样。
一个月前,他从仓库调往瞿家的船厂,目前和几个工程师一起负责船舶建造工作。
这船厂一开始只能做船舶修理,他们的船厂并不小,也不太缺乏资金,但是根本得不到太先进机器,缺乏人才和技术,暂时只能修修补补。
不过前阵子船厂从日本倒闭的一家船厂收购了一批设备,又建造了更大的船台,准备造几艘炮艇,先培养一下技术工人。
孟以非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他的大脑与众不同,而且还有杨玉英在。
杨玉英不缺少技术,两个人双剑合璧,三言两语就把船厂的技术人员都给忽悠得找不着北。
反正现在整个造船厂都听孟以非的,连正经的老板说话也不管用了。
瞿正想起自己当年被老爷子扔到家里各个产业去锻炼,底下那些老人们仗着资历把他耍得团团转,他熬了三年才算熬出头,得了人家一句了得的评语。
再看看孟以非,年轻的小后生往那儿一坐,一群倚老卖老成习惯的老前辈就低头哈腰,奉茶的奉茶,扇风的扇风,看那德行,跪下叫爹都乐意。
“老天爷真不公平。”
瞿正发现自己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公平。
孟以非如今在船厂那是说一不二,听说上个月立项,要开始建造一个三距船体冷加工车间,还要配备两台天车。
他都要亲自设计打造,光图纸就准备了三间办公室来装,技术工人都找好了,还联系了两家国内装备制造厂,一家德国的制造厂,拿图纸换的技术人员,如今已经热火朝天地准备开工。
瞿老爷现在在整天笑得合不拢嘴,一早就叮嘱过瞿正,孟以非要什么给什么,而且不能等人家要,必须提前想到。
现在孟小爷一病,那更是牵动了瞿家上下的心。
别说想在西餐厅里吃火锅,他就是打算在瞿老爷的书房里吃火锅,老爷也要给他让地方。
瞿正:“幸亏我们家小孟没学会作威作福。”
否则瞿家一干小辈们可又要多一祖宗。
但是,孟以非只会逮住他这一只羊捋羊毛,根本不理旁人,这真是,让人烦恼的不行。
瞿正抱肩立在西餐厅门前片刻,便叮咛服务员给上一壶下火的清茶。
羊肉火锅虽好,可燥的厉害,需得小心上火。
孟以非没聊工作,正和大家谈小说谈得热火朝天,商衡的小说已经三易其稿,从九万字增加到二十一万字又缩减到十五万字,这刚刚写了上半部。
他打算写上中下三部,大纲已经整理得差不多,光是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就有一箱子,梅先生等人为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商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斗志昂扬。
他对孟以非,对梅先生,王专员,白先生,还有约翰先生等人都特别感激。
梅先生轻笑:“商先生,你可莫要妄自菲薄,咱们小孟的眼光毒得很,他能放在眼里的,绝对没有庸人。”
商衡脸一下子红了。
就在孟以非一边养病,一边关注商衡这部作品的进展时,沈鸿熬了足足两个半月,熬得自己脸颊消瘦,一身疲敝,满脸沧桑,终于大作成。
当天他看着新鲜出炉的作品,小心翼翼地装订整齐,亲自拿着直奔他已经看好的登州出版社。
他没重生的那一世,这本小说正是在登州出版社付梓刊印,随即卖得洛阳纸贵,让商衡一书成名。
沈鸿投稿进行得还算顺利。
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沈平凡,言辞恳切地给登州出版社打了个电话,就立时有个编辑答应见他。
登州出版社的钱编辑是个老编辑,为人认真,对每一个来投稿的年轻人都很客气,只要文章写得不是特别糟糕,他一般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当下刚兴起,还未曾特别完善的白话文。
今天电话里听一个新作者,特别自信地说,他写了一本十八万字的长篇白话小说,希望能出版,钱编辑听了挺高兴,无论如何,一个新作者能踏踏实实写十八万字,那就很值得一看。
不过,钱编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他看了这些年的稿子,对新作者的毛病相当清楚,每个新作者都觉得自己第一本书就能写得特别好,立马就能成为大作家,但事实上,十个新作者的大作里面,也不一定有一个能说一声还行。
当然,这年头读书人少,文人也矜持,不是认认真真写好,反反复复修改,认为确实不错的作品,恐怕也不会拿出来给人看。
钱编辑听作者沈平凡自信满满,就不免也有些期待,一出门,在大门口看到沈鸿,心里也一赞,如果这位的文笔还可以,那他们出版社完全能把人签下来。
这年头,年轻,长得体面的作家,稀罕着呢。
客气了几句,钱编辑就接了稿子,大体翻了翻,他就不禁点头。
一本小说好还是不好,像这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大体上扫个几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眼下这稿子就瞧着很不错,虽然遣词用句上稍嫌稚嫩,文笔上也有些粗陋,可是稿子本身很厚重,说的只是家长里短,情情爱爱,可里面透露出来的对时代的思考,很有点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