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娇鸾

-灿摇(63)

    呼林累看着姜吟玉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道:公主还在担心弥舒?弥舒他无能,护不住公主,公主怎么会倾心于他?
    姜吟玉转过头来,迎着晨间的雾气,笑了笑道:五大王的意思是我该倾心您?
    呼林累道:在草原上,男人都用拳头讲道理。一个男□□头不硬,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那他的东西被夺走,便是他活该。
    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面传赖。
    姜吟玉与他一同往右侧山坡上看去,有一骑从山坡上冲下来:大王
    那汉子停在呼林累面前,气喘吁吁,从怀中掏出一皱巴巴的纸。
    呼林累问:什么东西?
    汉子回道:信,大昭送来的信!
    呼林累接过,字迹映入眼帘,问:给谁的?
    那汉子目光从呼林累脸上移开,落到他身后的姜吟玉身上,是给公主的,先前就已经送到西北了。
    呼林累本来还打算拆开开来看看,听到这话,手一顿,以示尊重,慢悠悠地将信递了出来。
    姜吟玉看到信封上的柔贞二字,心口像被灼了一下,拆开信封,读了起来。
    呼林累认不得汉字,也没去窥视那信件上的内容,而是仔细观察姜吟玉的神情。
    眼瞧见,这中原来的小公主,纤细的指尖攥紧信纸,仿佛要将信纸捏碎了,她面部线条紧绷,脸色越看脸色越白,长睫不停地颤抖。
    仿佛那信上写了多可怕的东西,将她胆子都快吓破了。
    呼林累忽然来了兴致,昨夜她被他掳走,也没失魂落魄成这样。
    那信封上的字迹飘逸俊秀,一看就知道写信之人不凡。
    呼林累问:信上写了什么。
    姜吟玉不回答他,低下头,将信纸塞回了信封,没什么。
    她骑马往前走了一步,离呼林累远一点。
    至于信上写了什么?
    信上面寥寥的几句话,问了她,是去嫁人了吗?为什么她以为跑到北凉,就能躲得了他?
    姜吟玉心砰砰乱跳,回首看一眼身后的草原。
    信件上落款的日子是一个月前,算算时间,那时皇帝才下达赐婚的诏书,不久消息传到了南线。姜曜就是那时,写了一封的信来质问她。
    姜吟玉将信收好塞进袖子里,呼林累见她不肯说,也没再追问,回头招呼众人:走快一点!
    这一支队伍,日夜兼程。
    终于在一日午后,他们到达了王都。
    王城百姓,早就知道公主要来,巷内巷外全都在议论着此事。
    公主的美貌、公主的高贵出生,公主代着大昭前来联姻
    厚重的城门向两侧打开,中原公主骑马进入街道,人群欢欣鼓舞,爆发出一阵一阵的欢呼。
    公主容色倾城,明艳端庄,身上带着中原女子特有的典雅,一言一行,尽态极妍,绝非奔放的西域女子可比,如同那九天下凡的神女。
    街上人头攒动,情绪高昂。呼林累心潮起伏,振臂高呼!
    北凉和大昭世代为友邻,几十年来,无数次向大昭请求联姻,都无功而返。
    如今呼林累却将人给带了回来,在百姓心中,他就是英雄!
    夹道的百姓簇拥着车马,人群载歌载舞,欢迎公主的到来。
    街上水泄不通,一直到午后,姜吟玉才进入了北凉的王庭。
    **
    北凉王庭占地广阔,与中原皇宫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墙壁以石头堆砌成,随处可见瑰丽堂皇的壁画。
    姜吟玉一身淡黄色的长裙,裙摆曳过石板地上,在女使的带领下,进入了北凉宫殿。
    雄伟的殿门推开,无数道目光,齐齐朝殿门口看来,随着那二人走近,殿内安静无声,甚至可以听见微微风声。
    呼林累换了一身华服,在长毯上单膝跪下,做大礼道:呼林累见过王上!
    北凉的老国王,坐在宝座上,头发花白,眼眶下陷,面容瘦削,听到这一声,咧开嘴笑了笑。
    他在身边人的搀扶下,走下台阶。
    姜吟玉见到他,屈膝做了个礼。
    北凉王混浊的目光盯着她,对着姜吟玉说了一通。
    过了会,一胡人才走出来,用汉话道:大王是说,柔贞公主远嫁而来,日后便是我们北凉的人了!他向您的父皇表示由衷的敬意!
    姜吟玉回以一笑:谢过大王。
    她又道:我父皇同意我和亲,是挑中了您的二王子弥舒,可您的亲弟弟却刺杀他,将他丢在了草原。
    她孤身一人,处在这偌大的王庭,听着周围所有人说的话,格外的吃力,可哪怕如此,也不能露出一点怯意。
    北凉的大臣,将姜吟玉的话转成胡语给北凉王庭。
    呼林累再次下跪,向兄长解释。
    北凉王沉思片刻,看向呼林累,道:此事确实是呼林累的不是,吓到了公主。可本王派弥舒去中原时,也没有答应过他,要将公主许配给他。本意就是让他将公主带回来,和几个兄弟比一比。谁最勇猛,就让公主嫁给谁。
    呼林累杀了弥舒,本王也不能怪罪于他,因为他更凶猛,相反若是弥舒杀了他,我的态度也是一样。
    北凉王不疾不徐地道。
    一时间,宫廷上下所有人,都看向殿中央那位远道而来的公主,等着她开口。
    姜吟玉道:可和亲一事,也得尊重我的意见,不是吗?弥舒是我父皇亲定的驸马,不能随意更改,他还没有死,就在草原上。
    呼林累道:都一天一夜了,肯定冻死了。
    塞北的草原,夜晚有多寒冷,众人都清楚。
    北凉王道:事已至此,公主要悼念弥舒,也是之后的事了,当务之急,是尽快将婚典办完。
    北凉王抬起瘦削的手指,指向右侧一排。
    公主,您瞧瞧,我还有几个儿子,任由您挑选,您喜欢哪一个,就让哪个娶您,如何?
    姜吟玉侧过脸看去,那些王子纷纷微笑,朝她作礼,其中最小的,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
    老北凉王道:入乡随俗,公主既然来了,也要遵循我们的礼节。女子丈夫死后,就要改嫁给他的儿子,或者兄弟。
    甚至老北凉的几个儿子,就是他和自己父王的妃子生的。
    不待姜吟玉回答,呼林累已经走出来,高声道:我愿意娶公主!
    他走到那些王子面前,一一问:你们想娶中原来的公主吗?
    众王子挺直腰背,看着他,无一人回答。
    北凉王一众儿子中,最有本领的便是弥舒,可他的下场是什么?此情此景,谁还敢当出头鸟?
    面对呼林累时,众王子身子绷住,不仅感受到呼林累的目光,更感受到来自北凉王敲打的眼神。
    呼林累走了一圈,得不到一句反对声,哈哈大笑,到皇帝面前,挺着肚子道:他们都不想娶公主呢!
    这可如何是好?老北凉王忧心地看向姜吟玉。
    呼林累的手下走出来道:公主,五大王上一任大妃因难产去世,我们大王到现在还没有另娶妃,公主若嫁给他,就能做五大妃了,日后是草原上顶顶尊贵的女人。我们五大王,可正值壮年!
    呼林累上来拉公主的手,道:公主愿意嫁给我吗?
    姜吟玉将手从他手中抽出,道:我的嫁妆还没有到,我的奴仆全在大昭,现在谈论婚典尚且还早,等嫁妆到了再说。
    姜吟玉有意拖延时间,北凉王自然清楚。
    他笑道:可以,送公主回去吧。
    大殿的门打开,阳光照进来洒在地毯上,姜吟玉转身往外走。
    人退出去后,北凉王将呼林累留下,到内庭说话。
    老国王低声问:弥舒有功,他是我最爱的大妃生下的孩子,你怎么能伤害他?
    呼林累道:可哥哥你不是已经答应将王位传给我了吗?弥舒留着,回来要娶公主,到时候我怎么办?你爱我不是胜过爱弥舒吗?
    北凉王指着他骂,过了会,气喘吁吁坐回位子上,哀痛的目光望着外面,我对不起大妃啊。
    呼林累叹息一声:弥舒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也舍不得,可怎么办,人我已经杀了,婚礼不能再拖了。万一送嫁妆的中原人到了,公主和他们诉苦,要将这事传信告诉中原皇帝怎么办?
    北凉王手撑着额头:你说怎么办。自己做的事自己解决。
    呼林累走到北凉王身边,弯下腰,贴着他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
    没一会,北凉王面色松动,摆了摆手,就按你说的办好了。
    呼林累说的是:先将事办成了,强娶了公主,哪怕到时候中原人来了,也束手无策。
    一个和亲公主而已,对大昭来说,就是一枚弃子,他们手还能伸这么长,来管北凉?
    中原人最道貌岸然,讲究礼数,等婚典一成,公主嫁了他,怀了他的种,哪怕想回去也不能了。
    呼林累转身,笑着往外走。
    这事拖不得,越快越好,明日就是他和公主的婚典。
    **
    太阳西落,夜晚,王廷的一处宫室。
    窗门紧阖,灯烛摇晃,姜吟玉坐在床榻边缘,空气弥漫着刺鼻的膻腥味。
    北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格外的陌生。
    她不敢入睡,抱膝坐在床榻边缘。
    过了会,她走到镜子前,将姜曜寄给她的那封信偷偷拿出来看。
    一个个字眼跳入她的眼帘,她的嗓子仿佛被攥住了,几乎不能呼吸。
    在信上,他没有问她为何要背着他离开,而是问她,北凉的风俗如何,住得习惯不习惯,她过得好不好。
    看似平常的话语,姜吟玉却从中体会到别样的意味。
    他是带了几分讥嘲,问她后悔不后悔。
    姜吟玉将信件收好,抬手卸下鬓发上,朝镜子里的自己露出一个笑容,可她忍不住落泪,伏在桌案上哭起来。
    少女长发散落,肩膀轻轻地颤抖,水光淋漓,湿透了衣襟。
    白日里她还可以装作镇定,丝毫不惧地面对北凉人,可一到夜晚,万籁俱寂,再没有旁人,她心里脆弱的一面涌出,终于忍不住偷偷地哭泣起来。
    也很快,她就坐直了身子,擦干净了眼泪。
    她将姜曜的信铺平铺开,对折整齐,小心翼翼叠放好,贴在心口处。
    她很想哥哥,很想母亲,很想中原。
    又望了会月色,姜吟玉才关上窗,到床边卧下。
    这时门外传来的敲门声。
    姜吟玉竖起警惕,害怕是呼林累,穿鞋下床,跑到门边,手抵着门,问:是谁?
    门那边传来的是一个女声,公主,给您送衣物的。
    姜吟玉将门拉开一条缝,见外头确实只站着一个女使,才敢让她进来。
    那女使手里托盘,捧着一条织金红裙,上面堆放着各种珠玉宝石,颈链璎珞,熠熠的宝光,刺入人眼中。
    姜吟玉用自己学的简单的胡语和她交流,问:这是什么?
    女使露出笑容,手搭在自己肩膀上对她行礼,五大妃,这是呼林累大王给您准备的嫁衣,明日就是你二人的婚典。
    第79章 洞房夜
    姜吟玉愣住,问:我的婚典?
    女使点头,将五大王交代的话,一五一十转述给姜吟玉听,便径自退了出去。
    姜吟玉一个人立在桌边,长发被风吹起,望向桌上那件嫁衣。
    那犹如鲜血织成的,血色淋漓。
    **
    第二日,姜吟玉起来时,外面正传来喧闹声。
    她推开窗户,看到院子里来来回回人忙碌布置婚典的身影。
    这个时候,殿门被拍响,姜吟玉转身,看到几个身量魁梧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
    姜吟玉用胡语问她们来做什么,这些妇人也不回话,上来就拖住姜吟玉,带她到镜前梳妆。
    是呼林累将她们派来的,他特别叮嘱,若公主不愿意嫁,就用强硬的手段,逼她换上嫁衣。
    胡女们和姜吟玉交涉了几句,见姜吟玉不愿配合,便去扒她的衣服。
    她身上原本的汉裙被粗暴地脱下,换上了深红的胡裙,那衣襟大大敞开,露出锁骨以及向下的雪白肌肤。她颈间戴上了番石榴璎珞圈,头顶披上了纱巾,以各种珍珠金叶首饰为簪。
    当姜吟玉躲开粗暴的动作,抬起头,看到镜子里自己,完全定住。
    伏在梳妆镜前的少女,雪肤红唇,眼尾妩媚,双耳宝石来回摇晃。
    女使满意道:公主这样打扮,才像我们北凉人。
    她眼中渐渐蓄起了泪珠,咬了咬牙,坐直身子,扔维持优雅姿态,道:不要碰我,我自己来。
    胡女们后退,看姜吟玉给自己梳妆,不再干涉。
    许久,姜吟玉起身,站在宫室中央。
    女使们道:客人们都在外头了,五大妃,走吧。
    见她不动,她们又要上来帮她。姜吟玉这才提着裙裾,朝外缓缓迈出了第一步。
    **
    王庭宫殿里,立满了乌泱泱的人,午后温暖的柔风,飘进殿内。
    五大王呼林累立在最前方台阶上,等着他的大妃到来。
    许久的沉寂,客人们等不到公主现身,渐渐起了窃窃私语。
    公主怎么还不来,难道是不愿意嫁五大王?
    呼林累鼻梁侧两道深深的皱纹动了动,朝说话人看去,头顶上方传来国王威严的声音,殿内一下寂静。
    再去请请公主。北凉王道。
    话音才落,门外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
    宾客们齐齐扭头去看,见一道身影缓缓经过,转身,她在女使们的陪伴下步入了大殿。
    公主长发披拂在肩上,身着明媚罗裙,头披金色纱巾,一直垂落到腰际。
    当她在石阶前停下,露出面容,四周胡人一时都忘了呼吸。
    公主的美,有目共睹,就像是那罂粟花,明知道带毒,人却忍不住想要靠近,一亲芳泽。
    这一位中原的公主,远不如她外表一样良纯,这点从昨日她在王庭上,和北凉王对峙,就可以看出。
    大臣走出,宣布典礼开始。
    女使捧着托盘出来,呼林累笑着拿起盘子上的羊毛衣物,转过身来,披到姜吟玉身上。
    我们北凉成亲,男人都给女人穿这个。
    之后呼林累按照礼节,拿起匕首,在自己掌心划了一刀,将流下来的血水滴进陶碗里,望向殿顶,朝先王起誓。
    今日我与大妃结为一体,日后共壤北凉大业。
    呼林累做完后,大臣便提醒姜吟玉照做。
    姜吟玉低头,望着托盘上那把锋利的匕首,滴滴答答的鲜血从匕刃上滴下来。
    公主,该您了?大臣又提醒了一遍。
    姜吟玉依旧不为所动。
    周围响起低低的说话声,大臣看一眼声音传来的方向,捧着托盘,第三次劝说她。
    公主,划完手,大礼就成了,您快一点。
    姜吟玉垂在身边的手,依旧没有抬起的动作。
    大臣无奈转过头,道:王上,公主她好像不愿意起誓
    北凉王站在高处,俯看着她问:为何?
    姜吟玉开口道:昨日王上您答应过我,说婚期日后再议。今日的婚典,违背了我的意愿,我暂时不想起誓。请再容我几日准备。
    中原公主当众拂北凉王的面子,胡人们见到这一幕,心里轻吸了一口气。
    下一刻,众人就看见公主提着裙裾,朝殿外走去。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