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摇(6)
殿下的亲舅舅,乃镇国大将军,在西北时,二人一同上过战场
古战场的雄浑与苍茫,带来的巨大的冲击与震撼。
太子久居深宫,头一回见识到江山如此姿态,执意留在边关,随其舅父戍守边关。
本是最多三四个月的行程,却因此足足耽搁了三年。
太子在边关学习兵法,那双手搭过弓、射过箭,挽得了骏马,更带兵上过战场。
大昭开国一百年来,国力逐渐走向衰弱,到了这一朝,天子不事朝政,内忧外患,满城风雨。
直到太子巡边,亲自上战场,接连送回来一道又一道胜利的军报。
萦绕在朝堂内外的担忧,如疾风骤雨般消失。
太子年纪轻轻,战功煊赫,本就有贤明之名,经过此事,威望更甚,直到
姜吟玉听他一提,也记起来了,问:皇兄的伤,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吗?
吴怀眉头紧锁,道:是一年前,本来殿下已经准备回长安了,却被镇国大将军强行留下,让殿下与他一同攻打北方一游牧民族。都说穷寇莫追,偏偏大将军的长子,贪功冒进,对敌军穷追不舍,逼得对方鱼死网破,以至于陷入绝境。
殿下带兵前去救险,在回营途中,为流矢击中。
若只是普通的流矢也就算了,可箭尖上下了奇毒,殿下落马后,昏迷不醒,无论找了多少大夫,都称此毒药石无医。一旦中此毒,人就会日渐虚弱,最后心衰力竭而亡,眼疾便是症状之一。
听到这里,姜吟玉背后已经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吴怀道:殿下回宫后,不是没想管政务,只是力不从心,看书都尚且不行,如何能处理朝政?直到最近一两个月,孙太医在古书中找到一个古方,给殿下试了试,病情才稍有所好转,却没想到今日又复发了。
大雨泼瓢,雨声哗啦啦。
姜吟玉立在原地,一时难以消化。
她缓过心神,半躲在门边帘幕后,听外面孙太医道:微臣先施针,将殿下的穴位封住,防止毒素扩散,再看能不能将毒逼出来一点。
不知过了多久,孙太医才离去。
人走后,姜吟玉出来,问:皇兄的眼睛好了吗?
曹公公转头,无奈摇了摇头。
姜吟玉心中浮起一丝不妙的情绪,看向姜曜。
他乌发松散地垂在肩上,眉眼附近才施完针,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绫,上面浸透出来些许血痕。
曹公公道:殿下施完针后,还是看不见,孙太医也束手无策,只能先回去
姜吟玉一听这话,便知不好。
皇兄本来是该在东宫好好养病的,今日受了冷风淋雨,全都因为上山去找自己。
姜曜坐在灯下,白绫覆眼,清霜加身,如月色一般冷冽。
先出去。
声音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的起伏。
曹公公深深叹了口气。
没人知晓太子殿下这一年是如何熬过来的,这病情反复,毒素深入骨髓,殿下身子已经有衰败的迹象了,要如何才能好转?
他准备退下,见姜吟玉清愁的视线落在姜曜身上,轻声道:公主,走吧。
**
月亮堕入云层,群星隐去踪迹。
与此同时,未央宫,殿外响起宦官通报声:皇后求见!
韦皇后气度优雅,款款现身,一身华丽的月白色绮罗长裙,露水加身,缓步走入皇帝的寝殿。
寝殿光线昏暗,帘幕翩飞,烛光映照出床帏间一男一女影子。
榻上妃子正娇滴滴扑在帝王怀中,忽觉背后一片凉意袭来,扭过头来,见一只素手拨开了帐幔。
韦皇后挑起帘幔,居高临下立在那里。
娘、娘娘!
妃子大惊失色,手忙脚乱地下榻穿衣。
妃子退下后,韦皇后看向榻上的皇帝,嘴角浮起几分讥嘲:都这个时候了,陛下还有心思与妃子狎乐?您的女儿柔贞公主还至今下落不明呢。
中年男子听到声音,缓缓睁开双目。
皇后深夜前有何事?声音异常沙哑。
韦皇后优雅坐下,把目的挑明了。
卫侯要人,让陛下三天之内,将柔贞公主带到他面前。
姜玄唔了一声,朕不是给他羽林军了吗?还没搜到人?
没有,韦皇后眼皮轻挑,陛下难道不知外头如何议论的?都在说柔贞公主任性妄为,娇蛮放纵,被陛下宠坏了,才会干出如此耻辱行为,置王室尊严不顾。
姜玄意兴阑珊,不是很想听:她一时想不开,逃婚也是正常。
可其中似乎另有隐情啊。
姜玄懒洋洋地问:什么隐情?
韦皇后勾了勾唇:说她到底兰昭仪生下来的女儿,是十乘十继承了她的母妃,连婚前逃婚一举都和她母妃如出一辙,就是不知这次柔贞公主逃婚,是不是也是和哪个情郎私奔?
这话一出,姜玄语调骤变,皱眉问:你说什么?
当年姜吟玉的母亲兰氏,本是内定的太子妃人选,要嫁给姜玄,谁知兰氏竟胆大妄为,干出婚前与人私奔的勾当。
这事也成了姜玄心中的执念,所以他登基之后,想法子也要将兰氏重新夺回宫中。
姜玄像是被激怒了,三下五除二皮披好衣衫,赤脚下榻,死死扼住韦皇后的手,面目阴寒道: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姜玄随手抄起一旁案上的茶盏,往地上狠狠砸去。
砰的一声,碎片飞溅。
姜玄微微眯了眯眼,另一只手掐住韦皇后的下巴,迫她仰头,眼底阴骘毕露。
我告诉你,我女儿想嫁给谁就嫁给谁,轮得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你算什么东西,韦家给你的脸,让你蹬鼻子上脸?以为我不知道,你之前为了让她嫁给卫侯使了什么下作手段,还将人迷晕了,送到卫侯的榻上?幸好事情没成,不然我必定扒你的皮,抽你的筋!
韦皇后身子撞到桌案上,险些跌倒,鬓发散乱下来,扭头看着姜玄,牙关疼得都在发颤。
还不快滚!
姜玄愤而拍桌,冷声怒斥。
韦皇后咬紧牙关,连衣裙也不整理了,满面恼红地走出大殿。
有宫女进来,收拾地上的碎片。
大殿的台阶上,姜玄席地而坐,面色愠怒,周身气场低沉。
一旁的老宦官看着皇帝,劝道:陛下,不管您如何疼爱柔贞公主,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人,您最了解她,应该能猜到她躲在哪里吧?
姜玄如何不知道?
他叹了一口气,闭了闭眼,如同暴怒的狮子,瞬间歇下了周身的防御。
知子莫若父,从一开始,他听人说姜吟玉去过后山,就猜到了姜吟玉的意图。
果然是他养大的女儿,机敏极了,知道躲到哪里最安全,不会被人给发现。
姜玄一直没把后山上有密道的事告诉卫燕,大概是心有怜悯,觉得对不起女儿,想她若逃了便逃了,也算解脱。
一想到卫燕这个名字,姜玄心里就浮起了一层憎恶。
他问老宦官,之前太医是不是说过,太子身子好转了?
是好转了,殿下气色比以前好了许多。
姜玄点点头,道:你去送点人参和雪莲,让曜儿好好养身子。顺便去问问他,柔贞公主这事,他能不能出来和卫侯谈谈,把事情给解决了。
与此同时,韦皇后出了未央宫,转身对贴身宫女道:你去东宫,告知太子,说本宫希望他能出面,帮卫侯找到柔贞公主。
**
雨水已停,天色渐亮。
清晨,东宫接连来了两拨人。
曹公公给姜曜传话:柔贞公主公主这事不能拖了,陛下和娘娘都想请您出面管一管
说着说着,曹公公的声音低了下去。
他看到山水屏风后绕出来一人。
姜吟玉慢慢走了出来,一身宫女的衣裳,乌发松松挽就,未施粉黛,肌肤胜雪,眼角有一抹晕开的洇红,好似落过泪。
曹公公做了个礼,识相地退了出去,殿内只留下他二人。
皇兄。姜吟玉走近,轻声唤道。
姜曜听到动静,没有应答。
年轻男子坐在榻边,一袭白衣胜雪,眼睛上缠着一层薄薄的白纱,斑驳日光浮动在他的纱布上。
姜吟玉走到他身边,慢慢跪坐下,仰起头看他,眼中有清波流转。
昨晚她愧疚了一夜,辗转难眠。
从小到大,所以只要谁对她有一分好意,她便都记在心头。她极其珍惜,不想让皇兄对她产生芥蒂。
少女锁骨哽动,声音轻轻的:皇兄,我想要留下来照顾你,可以吗?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的病会好的。
作为强取豪夺文的男主,身子一定要好。
第7章 哥哥
秋日的阳光从外入窗,洒在他二人周身,铺上一层明亮的光晕。
姜曜道:不必留下来照顾。
姜吟玉蹙眉:此事归根到底因我而起,若我能在山上躲好一点,或者更机敏一点,皇兄也不必上山找我。
姜曜不语,没有给她回答。
姜吟玉垂下眼睫,觉得他或许在生自己的气。
寻常人眼睛骤然失明,一时半会恐怕也接受不了,更何况是他?昨晚他的情绪就很不好。
他没有回话,姜吟玉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有男子的声音响起:三哥,三哥你在吗
姜吟玉扭头,透过屏风,看到一道男子的身影朝殿内走来。
曹公公走到那人身侧,道:六殿下,您等等,太子殿下正在里头喝药。
等什么?三哥喝药还要避着我?我俩什么关系你还不知道?
曹公公拦着人,吴怀则绕过屏风,小跑进来,对姜吟玉做口型道:公主,您先出去避一避,祁王殿下来了,要和太子谈事。
六哥来了?
姜吟玉知道祁王和姜曜一向关系好,可他不是在藩地吗,怎么会一下回皇宫?
此刻也不及多想,姜吟玉赶紧起身,跟着吴怀从屏风另一边绕了出去。
东宫并没有什么宫人,姜吟玉出来后,坐在花丛掩盖的长廊边,静静等着祁王谈完事离开。
她不会回去找父皇认罪,从逃婚那一刻起,她便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东宫人少,那她便扮作宫女,留在皇兄身侧照顾他好了,她小心一点,应该不会被人发现,等过上十天半个月,后山上的护卫放松了警惕,再找到机会出宫。
想到这里,她抬起眼,看向着那扇紧闭的殿门,也不知六哥什么时候才能谈完事离开。
**
东宫内殿。
祁王从来时得知姜曜双目失明,这会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这次回长安,是皇帝五十大寿,千秋节将至,特地赶回来贺寿。
祁王姜灼和姜曜寒暄了几句,从衣襟里拿出一封信,递到姜曜面前,旋即想到姜曜看不见,收回了手,道:我这里有一份信,要转交给三哥,是河西兰家托我带给你的。
河西兰家?
对,就是柔贞公主母妃,兰昭仪的娘家。
河西兰家,镇守西北,把关河西走廊一带几十年,威望雄厚,是西北不容小觑的一脉势力。
姜曜问:信上说什么了?
祁王拆开信件,一目十行扫下来,道:是关于十四妹的婚事,兰家现在的家主,也就是十四妹的舅舅,听说父皇要将十四妹嫁给卫侯,坚决反对,希望三哥您能在其中转圜一二,将婚事给推了。
只是西北消息实在不通畅,兰家人恐怕还不知道这桩婚事闹成什么样子了。
少年收回信,抬头看向身边人,三哥,你知道十四妹躲在哪里吗?
姜曜接过信,语调平常:我与她不熟。
也是。
少年将信扔到一边桌上,双手放到脑后,自在地靠在圈椅上,说起十四妹,我还记得她小时候特别黏你呢。
那个时候,她也才五岁大吧,听说三哥你要被玄寂大师带去寺庙住,哭着跟在你后面跑,让你带她一起走,抱着你怎么都不肯松手,后来几个嬷嬷去拉她,才将她从你腿上扯下来。
姜曜自然记得,对姜吟玉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此事。
祁王打趣道:我要是十四妹,仗着小时候那点交情,也要来东宫求你收留,反正三哥你肯定会搭她一把。
姜曜手搭在茶蛊边缘滑了滑:就是你逃婚来我这里,我也未必会搭救。
祁王笑嘻嘻,忽然想起什么,咳嗽了一声,压低声音,道:早些年我年岁小,听过一些风言风语,说兰昭仪入宫前嫁过别的男子,入宫后没多久就怀了身孕,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姜曜道:慎言。
祁王立马噤声。
兰昭仪自从去世去后,便成了宫里人不能说道提起的人物,祁王一直觉得其中有古怪,询问宫中老人,全都避之不谈,简直不让人生疑都不行。
然而祁王也没继续深究下去,和姜曜聊起别的事情来。
一直到用午膳的时辰,祁王才离开。
姜吟玉在长亭里,目送着祁王的身影,悄悄走回殿内。
东宫大殿被阳光照得暖洋洋的,姜曜坐在那里,锦袍顺着修长的大腿滑下,玉革带勾勒出劲瘦的腰身,矜贵和优雅从袖间不经意就流了出来,除了覆盖在眼上的一层薄薄白纱,完全看不出是他尚在病中。
姜吟玉打开门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她小心翼翼地往内殿走去,尽量不发出一点动静,注意着脚下,绕过屏风时,险些撞到花瓶架子,还好及时稳住。
窗下的男子似乎没听见响动,神色清和坐在那里。
姜吟玉长松一口气,继续靠近,在他面前蹲下,揉了揉怀中抱着小猫。
方才姜吟玉出去,在东宫的竹林边上发现了这只受伤奄奄一息的小猫。
小猫可怜极了,左腿受伤,血肉模糊一片,姜吟玉实在心疼,便将它抱回来洗干净,并包扎了一下。
猫儿四肢雪白,毛发柔顺,正安静地埋在她胸口。
姜吟玉一边观察姜曜的神情,一边提起小猫的两只前爪,缓缓地放上了姜曜的膝盖。
姜曜感受到到膝盖上的异动,道:别乱动。
姜吟玉眨了眨眼睛,一动不动,反倒是怀里的小猫,不安分地扭了扭身子,抬起小脑袋,朝着姜曜发出了一声软软的喵。
空旷的大殿,唯有这一声静静的喵叫。
姜曜微不可察迟疑了一下,过了会,才唤她的名号:柔贞?
是我。姜吟玉应答,脸颊露出浅浅的笑涡。
姜吟玉将猫儿放到他膝盖上,猫儿好像极其喜欢他,他手一放上来,便缠着他的腕骨,柔软地蹭了蹭。
男子的手纤秾合度,指节分明,被白色的猫毛衬得像是上好的美玉,在阳光照耀下,浮现一层淡淡的清光。
他揉了揉猫儿的后颈,猫便舒服地又发出了一声喟叹:喵。
姜吟玉蹲直身子,继续拿小猫的爪子够他的手,柔声道:哥哥,你在生我气吗?
这是长大以后,姜吟玉第一次这么亲昵地喊他。
恋耽美
古战场的雄浑与苍茫,带来的巨大的冲击与震撼。
太子久居深宫,头一回见识到江山如此姿态,执意留在边关,随其舅父戍守边关。
本是最多三四个月的行程,却因此足足耽搁了三年。
太子在边关学习兵法,那双手搭过弓、射过箭,挽得了骏马,更带兵上过战场。
大昭开国一百年来,国力逐渐走向衰弱,到了这一朝,天子不事朝政,内忧外患,满城风雨。
直到太子巡边,亲自上战场,接连送回来一道又一道胜利的军报。
萦绕在朝堂内外的担忧,如疾风骤雨般消失。
太子年纪轻轻,战功煊赫,本就有贤明之名,经过此事,威望更甚,直到
姜吟玉听他一提,也记起来了,问:皇兄的伤,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吗?
吴怀眉头紧锁,道:是一年前,本来殿下已经准备回长安了,却被镇国大将军强行留下,让殿下与他一同攻打北方一游牧民族。都说穷寇莫追,偏偏大将军的长子,贪功冒进,对敌军穷追不舍,逼得对方鱼死网破,以至于陷入绝境。
殿下带兵前去救险,在回营途中,为流矢击中。
若只是普通的流矢也就算了,可箭尖上下了奇毒,殿下落马后,昏迷不醒,无论找了多少大夫,都称此毒药石无医。一旦中此毒,人就会日渐虚弱,最后心衰力竭而亡,眼疾便是症状之一。
听到这里,姜吟玉背后已经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吴怀道:殿下回宫后,不是没想管政务,只是力不从心,看书都尚且不行,如何能处理朝政?直到最近一两个月,孙太医在古书中找到一个古方,给殿下试了试,病情才稍有所好转,却没想到今日又复发了。
大雨泼瓢,雨声哗啦啦。
姜吟玉立在原地,一时难以消化。
她缓过心神,半躲在门边帘幕后,听外面孙太医道:微臣先施针,将殿下的穴位封住,防止毒素扩散,再看能不能将毒逼出来一点。
不知过了多久,孙太医才离去。
人走后,姜吟玉出来,问:皇兄的眼睛好了吗?
曹公公转头,无奈摇了摇头。
姜吟玉心中浮起一丝不妙的情绪,看向姜曜。
他乌发松散地垂在肩上,眉眼附近才施完针,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绫,上面浸透出来些许血痕。
曹公公道:殿下施完针后,还是看不见,孙太医也束手无策,只能先回去
姜吟玉一听这话,便知不好。
皇兄本来是该在东宫好好养病的,今日受了冷风淋雨,全都因为上山去找自己。
姜曜坐在灯下,白绫覆眼,清霜加身,如月色一般冷冽。
先出去。
声音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的起伏。
曹公公深深叹了口气。
没人知晓太子殿下这一年是如何熬过来的,这病情反复,毒素深入骨髓,殿下身子已经有衰败的迹象了,要如何才能好转?
他准备退下,见姜吟玉清愁的视线落在姜曜身上,轻声道:公主,走吧。
**
月亮堕入云层,群星隐去踪迹。
与此同时,未央宫,殿外响起宦官通报声:皇后求见!
韦皇后气度优雅,款款现身,一身华丽的月白色绮罗长裙,露水加身,缓步走入皇帝的寝殿。
寝殿光线昏暗,帘幕翩飞,烛光映照出床帏间一男一女影子。
榻上妃子正娇滴滴扑在帝王怀中,忽觉背后一片凉意袭来,扭过头来,见一只素手拨开了帐幔。
韦皇后挑起帘幔,居高临下立在那里。
娘、娘娘!
妃子大惊失色,手忙脚乱地下榻穿衣。
妃子退下后,韦皇后看向榻上的皇帝,嘴角浮起几分讥嘲:都这个时候了,陛下还有心思与妃子狎乐?您的女儿柔贞公主还至今下落不明呢。
中年男子听到声音,缓缓睁开双目。
皇后深夜前有何事?声音异常沙哑。
韦皇后优雅坐下,把目的挑明了。
卫侯要人,让陛下三天之内,将柔贞公主带到他面前。
姜玄唔了一声,朕不是给他羽林军了吗?还没搜到人?
没有,韦皇后眼皮轻挑,陛下难道不知外头如何议论的?都在说柔贞公主任性妄为,娇蛮放纵,被陛下宠坏了,才会干出如此耻辱行为,置王室尊严不顾。
姜玄意兴阑珊,不是很想听:她一时想不开,逃婚也是正常。
可其中似乎另有隐情啊。
姜玄懒洋洋地问:什么隐情?
韦皇后勾了勾唇:说她到底兰昭仪生下来的女儿,是十乘十继承了她的母妃,连婚前逃婚一举都和她母妃如出一辙,就是不知这次柔贞公主逃婚,是不是也是和哪个情郎私奔?
这话一出,姜玄语调骤变,皱眉问:你说什么?
当年姜吟玉的母亲兰氏,本是内定的太子妃人选,要嫁给姜玄,谁知兰氏竟胆大妄为,干出婚前与人私奔的勾当。
这事也成了姜玄心中的执念,所以他登基之后,想法子也要将兰氏重新夺回宫中。
姜玄像是被激怒了,三下五除二皮披好衣衫,赤脚下榻,死死扼住韦皇后的手,面目阴寒道: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姜玄随手抄起一旁案上的茶盏,往地上狠狠砸去。
砰的一声,碎片飞溅。
姜玄微微眯了眯眼,另一只手掐住韦皇后的下巴,迫她仰头,眼底阴骘毕露。
我告诉你,我女儿想嫁给谁就嫁给谁,轮得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你算什么东西,韦家给你的脸,让你蹬鼻子上脸?以为我不知道,你之前为了让她嫁给卫侯使了什么下作手段,还将人迷晕了,送到卫侯的榻上?幸好事情没成,不然我必定扒你的皮,抽你的筋!
韦皇后身子撞到桌案上,险些跌倒,鬓发散乱下来,扭头看着姜玄,牙关疼得都在发颤。
还不快滚!
姜玄愤而拍桌,冷声怒斥。
韦皇后咬紧牙关,连衣裙也不整理了,满面恼红地走出大殿。
有宫女进来,收拾地上的碎片。
大殿的台阶上,姜玄席地而坐,面色愠怒,周身气场低沉。
一旁的老宦官看着皇帝,劝道:陛下,不管您如何疼爱柔贞公主,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人,您最了解她,应该能猜到她躲在哪里吧?
姜玄如何不知道?
他叹了一口气,闭了闭眼,如同暴怒的狮子,瞬间歇下了周身的防御。
知子莫若父,从一开始,他听人说姜吟玉去过后山,就猜到了姜吟玉的意图。
果然是他养大的女儿,机敏极了,知道躲到哪里最安全,不会被人给发现。
姜玄一直没把后山上有密道的事告诉卫燕,大概是心有怜悯,觉得对不起女儿,想她若逃了便逃了,也算解脱。
一想到卫燕这个名字,姜玄心里就浮起了一层憎恶。
他问老宦官,之前太医是不是说过,太子身子好转了?
是好转了,殿下气色比以前好了许多。
姜玄点点头,道:你去送点人参和雪莲,让曜儿好好养身子。顺便去问问他,柔贞公主这事,他能不能出来和卫侯谈谈,把事情给解决了。
与此同时,韦皇后出了未央宫,转身对贴身宫女道:你去东宫,告知太子,说本宫希望他能出面,帮卫侯找到柔贞公主。
**
雨水已停,天色渐亮。
清晨,东宫接连来了两拨人。
曹公公给姜曜传话:柔贞公主公主这事不能拖了,陛下和娘娘都想请您出面管一管
说着说着,曹公公的声音低了下去。
他看到山水屏风后绕出来一人。
姜吟玉慢慢走了出来,一身宫女的衣裳,乌发松松挽就,未施粉黛,肌肤胜雪,眼角有一抹晕开的洇红,好似落过泪。
曹公公做了个礼,识相地退了出去,殿内只留下他二人。
皇兄。姜吟玉走近,轻声唤道。
姜曜听到动静,没有应答。
年轻男子坐在榻边,一袭白衣胜雪,眼睛上缠着一层薄薄的白纱,斑驳日光浮动在他的纱布上。
姜吟玉走到他身边,慢慢跪坐下,仰起头看他,眼中有清波流转。
昨晚她愧疚了一夜,辗转难眠。
从小到大,所以只要谁对她有一分好意,她便都记在心头。她极其珍惜,不想让皇兄对她产生芥蒂。
少女锁骨哽动,声音轻轻的:皇兄,我想要留下来照顾你,可以吗?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的病会好的。
作为强取豪夺文的男主,身子一定要好。
第7章 哥哥
秋日的阳光从外入窗,洒在他二人周身,铺上一层明亮的光晕。
姜曜道:不必留下来照顾。
姜吟玉蹙眉:此事归根到底因我而起,若我能在山上躲好一点,或者更机敏一点,皇兄也不必上山找我。
姜曜不语,没有给她回答。
姜吟玉垂下眼睫,觉得他或许在生自己的气。
寻常人眼睛骤然失明,一时半会恐怕也接受不了,更何况是他?昨晚他的情绪就很不好。
他没有回话,姜吟玉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有男子的声音响起:三哥,三哥你在吗
姜吟玉扭头,透过屏风,看到一道男子的身影朝殿内走来。
曹公公走到那人身侧,道:六殿下,您等等,太子殿下正在里头喝药。
等什么?三哥喝药还要避着我?我俩什么关系你还不知道?
曹公公拦着人,吴怀则绕过屏风,小跑进来,对姜吟玉做口型道:公主,您先出去避一避,祁王殿下来了,要和太子谈事。
六哥来了?
姜吟玉知道祁王和姜曜一向关系好,可他不是在藩地吗,怎么会一下回皇宫?
此刻也不及多想,姜吟玉赶紧起身,跟着吴怀从屏风另一边绕了出去。
东宫并没有什么宫人,姜吟玉出来后,坐在花丛掩盖的长廊边,静静等着祁王谈完事离开。
她不会回去找父皇认罪,从逃婚那一刻起,她便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东宫人少,那她便扮作宫女,留在皇兄身侧照顾他好了,她小心一点,应该不会被人发现,等过上十天半个月,后山上的护卫放松了警惕,再找到机会出宫。
想到这里,她抬起眼,看向着那扇紧闭的殿门,也不知六哥什么时候才能谈完事离开。
**
东宫内殿。
祁王从来时得知姜曜双目失明,这会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这次回长安,是皇帝五十大寿,千秋节将至,特地赶回来贺寿。
祁王姜灼和姜曜寒暄了几句,从衣襟里拿出一封信,递到姜曜面前,旋即想到姜曜看不见,收回了手,道:我这里有一份信,要转交给三哥,是河西兰家托我带给你的。
河西兰家?
对,就是柔贞公主母妃,兰昭仪的娘家。
河西兰家,镇守西北,把关河西走廊一带几十年,威望雄厚,是西北不容小觑的一脉势力。
姜曜问:信上说什么了?
祁王拆开信件,一目十行扫下来,道:是关于十四妹的婚事,兰家现在的家主,也就是十四妹的舅舅,听说父皇要将十四妹嫁给卫侯,坚决反对,希望三哥您能在其中转圜一二,将婚事给推了。
只是西北消息实在不通畅,兰家人恐怕还不知道这桩婚事闹成什么样子了。
少年收回信,抬头看向身边人,三哥,你知道十四妹躲在哪里吗?
姜曜接过信,语调平常:我与她不熟。
也是。
少年将信扔到一边桌上,双手放到脑后,自在地靠在圈椅上,说起十四妹,我还记得她小时候特别黏你呢。
那个时候,她也才五岁大吧,听说三哥你要被玄寂大师带去寺庙住,哭着跟在你后面跑,让你带她一起走,抱着你怎么都不肯松手,后来几个嬷嬷去拉她,才将她从你腿上扯下来。
姜曜自然记得,对姜吟玉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此事。
祁王打趣道:我要是十四妹,仗着小时候那点交情,也要来东宫求你收留,反正三哥你肯定会搭她一把。
姜曜手搭在茶蛊边缘滑了滑:就是你逃婚来我这里,我也未必会搭救。
祁王笑嘻嘻,忽然想起什么,咳嗽了一声,压低声音,道:早些年我年岁小,听过一些风言风语,说兰昭仪入宫前嫁过别的男子,入宫后没多久就怀了身孕,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姜曜道:慎言。
祁王立马噤声。
兰昭仪自从去世去后,便成了宫里人不能说道提起的人物,祁王一直觉得其中有古怪,询问宫中老人,全都避之不谈,简直不让人生疑都不行。
然而祁王也没继续深究下去,和姜曜聊起别的事情来。
一直到用午膳的时辰,祁王才离开。
姜吟玉在长亭里,目送着祁王的身影,悄悄走回殿内。
东宫大殿被阳光照得暖洋洋的,姜曜坐在那里,锦袍顺着修长的大腿滑下,玉革带勾勒出劲瘦的腰身,矜贵和优雅从袖间不经意就流了出来,除了覆盖在眼上的一层薄薄白纱,完全看不出是他尚在病中。
姜吟玉打开门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她小心翼翼地往内殿走去,尽量不发出一点动静,注意着脚下,绕过屏风时,险些撞到花瓶架子,还好及时稳住。
窗下的男子似乎没听见响动,神色清和坐在那里。
姜吟玉长松一口气,继续靠近,在他面前蹲下,揉了揉怀中抱着小猫。
方才姜吟玉出去,在东宫的竹林边上发现了这只受伤奄奄一息的小猫。
小猫可怜极了,左腿受伤,血肉模糊一片,姜吟玉实在心疼,便将它抱回来洗干净,并包扎了一下。
猫儿四肢雪白,毛发柔顺,正安静地埋在她胸口。
姜吟玉一边观察姜曜的神情,一边提起小猫的两只前爪,缓缓地放上了姜曜的膝盖。
姜曜感受到到膝盖上的异动,道:别乱动。
姜吟玉眨了眨眼睛,一动不动,反倒是怀里的小猫,不安分地扭了扭身子,抬起小脑袋,朝着姜曜发出了一声软软的喵。
空旷的大殿,唯有这一声静静的喵叫。
姜曜微不可察迟疑了一下,过了会,才唤她的名号:柔贞?
是我。姜吟玉应答,脸颊露出浅浅的笑涡。
姜吟玉将猫儿放到他膝盖上,猫儿好像极其喜欢他,他手一放上来,便缠着他的腕骨,柔软地蹭了蹭。
男子的手纤秾合度,指节分明,被白色的猫毛衬得像是上好的美玉,在阳光照耀下,浮现一层淡淡的清光。
他揉了揉猫儿的后颈,猫便舒服地又发出了一声喟叹:喵。
姜吟玉蹲直身子,继续拿小猫的爪子够他的手,柔声道:哥哥,你在生我气吗?
这是长大以后,姜吟玉第一次这么亲昵地喊他。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