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这么爱我吗——三月桃胡(21)
陈向东说:这个直播啊,简单得很。
他回想推销员小伙子的话,你拍了视频,会有很多人看,越多人看,你就能得到越多的钱。
电视看过吧,跟上电视一样,所有人都能看见你。不过电视对人有要求,直播没有,是个人都可以拍。
很多人都可以看到吗?池宁突然想,如果他出现在上面,他哥会不会也有可能看到呢?
陈向东拍了拍他胳膊,池宁中断思绪,看着陈向东:爷爷,怎么了?
陈向东手拢在袖子里,灰白的头发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今天太冷了,早点回去,以后我隔天过来,你要是想来,也隔天。
池宁便陪陈向东去退直播设备。到店后,店员否认设备是从店里买的,池宁正在询问另一个店员关于直播设备的用途和相关功能,听到争吵后,连忙跑过去。
店员再三解释没小票退不了,陈向东自知理亏,长叹一口气,拖着设备离开。池宁落后他一段距离,加快步子上前,安慰道:爷爷,没关系,你先带回家,我去学怎么用,等我学会了教你。
陈向东嘿嘿一笑:那你记得赶紧学啊。
他朝池宁摆摆手,往另外一个方向去,走了。
陈向东长得瘦小,外套偏大,被风一吹,鼓鼓囊囊的,人看起来像路边的枯枝,腐朽得酥脆,一踩就断。池宁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小,喊他:爷爷!
陈向东停住,回过头,池宁喊:你钱够不够用?!
陈向东定在那里,犹如一块静默的碑。他静静注视着池宁走过来,苍老的脸上落满灯光,我这么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还是第一次被问缺不缺钱用。
要有你这样的孙子,那还不错。陈向东拍拍池宁肩膀,语气像水一样平淡,可惜喽,没福分。
池宁判断不出陈向东的表情,很复杂,又像什么都没有,他帮陈向东把旧外套的拉链拉好,说:爷爷,我可以拿东西去换钱,你给我买零食的钱,我也没有全花完。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留了棺材本,陈向东说,我在这里弹吉他,不只是为了钱。
天气太冷,赶紧回家吧。陈向东碰了碰池宁露在外面的手,滚热滚热的,顿时把剩下的话咽了下去。
陈向东的背影消失在马路尽头,池宁捧着脸坐在台阶上,发了会儿呆。他不怕冷,但台阶坐久了,凉意顺着骨缝往上窜,身上的热气慢慢流失。
他摸出手机,已经九点半了,便发了条信息给梁行野,问他有没有忙完,等了大概十分钟,收到了回复:去路口等我,我现在下来。
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腿有些僵硬,池宁慢步走向马路边。刚在路口站定,梁行野的车就来了。池宁上了车,系好安全带,梁行野偏头看他:想去哪个超市?
都可以。
梁行野启动车子,挤入川流不息的车流,池宁望着被甩在身后的小广场,跟梁行野聊陈向东。梁行野听完,推测道:他不缺钱用的话,可能是想要热闹,很多老人都这样。
池宁嗯了声,想起陈向东手里的直播设备,问梁行野知不知道直播。
池宁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见到什么都爱问,梁行野猜他晚上应该接触过,没糊弄他,从内容,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将行业情况分析给他听。
比想象中要难,池宁又细问了几个问题,待梁行野回答后,手撑着脸认真思索。
超市离公司大概三公里距离,一会儿就到了。三层的国际连锁大型超市,霓虹灯闪烁不停,梁行野将车停在路边的停车位上,下了车,带池宁顺着人流走。
梁行野在入口推了个购物车,边往里走边问池宁换了老师适不适应。
新来的家教老师上了一个多礼拜课,池宁对他印象不错,便说:他教得很好,不过除了上课,很少和我说话,可能跟陈老师一样,嫌我太吵。
陈老师嫌你吵?陈老师是之前的女老师,人长得温婉,性格较为内向,梁行野给的工资按市场价定的。他以为辞职原因在她那边,找到了更高薪资的工作或是家里有事,没成想是因为池宁。
池宁惆怅地说:我不懂的太多了,总是问她。
池宁做事态度认真,梁行野原本觉得他年纪小玩心会很重,实际上恰好相反,他忙工作忙到多晚,池宁学习就学到多晚,要么就在书房练吉他。
老师教授的内容主要是语数,附带一些基本的政治历史常识,其他科目会讲,但提得不多。上次他去书房看了眼,池宁进步飞快,字迹也从一开始的潦草不堪变得干净整洁。
梁行野穿梭在玲琅满目的货架中,对池宁说:没关系,有不懂的地方就该问。
他揉了揉池宁的脑袋,不是想逛超市吗?去挑零食。
池宁朝梁行野笑,撒欢似的到处跑,犹如仓鼠囤货,购物车很快装满了一半。经过粮油区域时,池宁停了下来,犹豫地站在卖米的格子前。
池宁背对着梁行野,两人隔了十米远,梁行野看他傻站半天,推着购物车慢慢靠近,正准备叫池宁,见他撕下了两个袋子,装米装黄豆,一手一个,伸进去抓着玩。
梁行野等了会儿,池宁还在玩,手机忽地振动,他摸出一看,谢辛打来的,便推着购物车,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接听。
两人商讨的主要是该拉谁进项目,谢辛做了一些调查,让梁行野权衡利弊。相关的情况梁行野大致都了解,根据谢辛补充的细节定下人选后,挂了电话。
梁行野环视四周,按印象挑了条走道去找池宁。超市占地面积广,一眼望不到边,货架与货架之间几无不同,梁行野天生方向感薄弱,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对劲。
他想打电话给池宁,又记起池宁把手机扔在了车上,不得已之下,找到超市导购员问粮油区域怎么走。
然而绕来绕去,他又绕回了原地,导购员是个小姑娘,相当热情地领着他往目的地走,到了粮油区,却不见池宁的身影,只剩下个整理货物的工作人员,和三三两两的路人。
梁行野连忙询问工作人员,是否看见过一个十八九岁,头发浅栗微卷,大眼睛,穿着白色外套的男孩。工作人员在补缺货的商品,指向卖糯米的位置,刚才在这玩米呢,已经走了。
梁行野对着四通八达的走道,不知该往哪个方向找人。
头顶的广播忽然响了,紧接着传出一个字正腔圆的女声,亲爱的顾客朋友们,您好,请梁行野先生听到广播后速到超市总台,您的朋友池宁正在此等候。
亲爱的顾客朋友们,您好
梁行野迎着广播声,被导购员领去了总台。
总台位于超市一角,一米高的褐色曲形台隔开了服务区和通道。
池宁手里抱着两袋米,正坐在服务区的旋转椅上,腿一蹬一蹬的,无聊地转着圈,他看到梁行野,连忙跑过去,眼含焦急:你去哪儿了?我没带手机,找不到你。
去接了个电话,梁行野接过米,扔进购物车,笑着夸他,你还知道想办法,挺机灵的。
池宁弯起眼睛,有点得意,我问了阿姨,阿姨教我的。
梁行野推着购物车走向前方的收银台,嘱咐道:记一下我的号码,以后这种情况用得上。
池宁点头应好,跟在梁行野身后背了一路。
买单时,梁行野发现顾旭发了几条消息过来,说新来的男老师辞职的事,理由是身体不舒服。
身体不舒服明显是个幌子,一个两个都这样,梁行野不由得怀疑,难道真的因为池宁话多?
池宁有时候话确实多,但都在合理范围内,梁行野怕池宁知道了会难过,想了一路该怎么跟他说。
到了家,梁行野将购物袋搁到大理石台子上,欲言又止地望着池宁,最后没开口,只是让顾旭重新找过家教,要求耐心一点的,并提高了薪资待遇。
今晚有拳击比赛,梁行野开了瓶酒,一手端酒杯,一手横放搭着沙发,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池宁迟疑片刻后,晃到他身边,找了个舒适的坐姿陪他一起看。
屏幕上播放着上场比赛的精彩瞬间,观众的呐喊声响彻于耳,池宁偷偷把脑袋枕在梁行野手臂上,梁行野,你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拳击啊?
七岁。
那你好小,拳击学起来难吗?
梁行野看得正起劲,随口应道:拳击有直拳,勾拳,摆拳,看似简单,其实运用起来很复杂。
直拳是什么?
出拳没有摆动幅度,由足尖,腰到肩发力击打,适用于中远距离。
勾拳是什么?
勾拳有四种,平,上,侧,斜上
这四种有什么区别吗?摆拳又是什么?为什么一拳就能把他打趴下?上次我看
小臂被池宁压着,梁行野转动手腕,轻轻捂住了他的嘴。
第28章 行野哥哥
梁行野放开手,边喝酒边看屏幕。他挑了款威士忌,因发酵和蒸馏过程中的处理,流动着金雀花丛的气味,颜色深,口感圆润。
等比赛结束,梁行野已经微醉,身上散发着浓烈的酒味,他觉得热,懒散地扯开领带。
池宁坐在他边上,一直没吭声,耷拉着脑袋,垂下眼睛,漂亮的唇抿了起来,像条被雨淋湿的可怜小狗。
关了电视,梁行野发现池宁不对劲,抬起他的脸,怎么了?
池宁被迫仰头,缓慢眨动睫毛,你也嫌我吵对吗?
梁行野捕捉到他眼里藏着的委屈,身体前倾,和他近距离对视,脸带笑意:没有,刚才逗你玩的。
骗人,池宁唇抿成一条线,又松开,慢吞吞开口,你们都觉得我吵,可是我每天见到的人太少了,都没人和我说话。
两个家教老师都属于文静内向的性格,他从早上八点开始上课,下午五点半才结束,除了课程内容,和他们几乎没有交流。
晚餐他一般和梁行野吃,梁行野总是忙,有时候一顿饭下来,手机未曾离手。算来算去,和他交谈最多的还是何向东。
池宁小声说:我没有朋友。
你可以把我当朋友。梁行野望着他眼睛,语气一本正经。
池宁微蹙起眉头,梁行野中途上厕所时,池宁偷喝了一口他的酒,威士忌浓郁爽口,后劲足,池宁清醒着,只是反应变得有些慢。
池宁下巴还托在梁行野手心,他一瞬不瞬地盯着梁行野,梁行野眉眼深邃,轮廓硬朗分明,带着股独特鲜活的野性,举手投足间像蓄势待发的捕食者。要是在海里,池宁避之不及。
但他跟梁行野相处了许久,早已习惯了他的存在。比如睡前的温牛奶,非吃不可的青菜上一段类似如此的安稳生活,要追溯到他哥未上岸之前。
但梁行野和他哥不一样,他哥像父亲,梁行野不知道像什么。
梁行野偶尔会故意惹他生气,买昂贵的蛋糕骗他说很便宜,教他打架时把他推被子上,喂他吃他不想吃的鳕鱼
好的时候又特别好,梁行野曾经说希望他能过得稍微体面一点,两人的生活水平得保持一致,然而后来他从细枝末节中发现他的吃穿用度甚至比梁行野还高质量。
池宁觉得梁行野是一面坚硬的盾,时常护着他。
尤其那个磅礴的雨夜,梁行野从地下拳击场抱他出来,经过长长的破落小巷,梁行野是第一重庇护,伞才是第二重。
当他们的头发在潮湿的水汽和雾气中相蹭,他看着梁行野鞋边四溅的水花,闻到梁行野身上滚烫的气味时,安全感和归属感猛烈碰撞,让他莫名心里泛酸。
我没把你当朋友,池宁歪头,脸颊贴在梁行野手心,安静地和他对视,眼睛眨到累了,喊他,哥哥,行野哥哥。
池宁拖着调子,像在撒娇。
电视已经关了,声音在半开放式的大厅里回响,沙发旁的树枝状落地灯悠悠散着光。梁行野半垂着眼看池宁,指腹在他眼尾轻轻摩挲,像是无意,又像蓄意为之,不要这样叫我。
池宁有些痒,弯着眼睛笑起来:那我要叫你叔叔吗?你不是才25岁?
今天怎么这么闹腾?梁行野盖住他眼睛,是不是偷喝了我的酒?
池宁认真回答:只喝了一口,有点辣,还有点甜。
池宁的睫毛在梁行野掌心扇动,他不自觉拱起手背,快去洗澡睡觉。
梁行野,我看不见了。池宁说。
梁行野过了会儿才松手,站起身,让池宁早点上楼休息。
次日一早,池宁在闹铃中醒来,按惯例赖了会儿床,迷迷糊糊一看时间,将近七点半,赶紧起床洗漱,急匆匆下楼吃早餐。
刚推开餐厅门,迎面撞上梁行野,以往这个点梁行野正在去公司的路上,池宁仰头看他,你今天不用上班吗?
晚点去,有件事忘了和你说,你先吃早餐,梁行野往外走,待会儿来书房找我。
池宁点头,进了餐厅,在厨房忙活的阿姨听到动静,放下手里的活,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小馄炖送到池宁面前,池宁笑着说谢谢,埋头吃起来。
馄饨皮薄肉厚,夹着脆爽的虾肉粒,鸡汤用小火熬煮了一晚,撇了表层的油,浓香醇厚,碧绿的葱花裹在微黄的汤中,随着池宁用勺子舀馄饨的动作不断翻滚。
桌上还用小碟子摆了捏好的紫菜鲜虾饭团,池宁吃完馄饨,咬了几口饭团感觉饱了,便出去找梁行野。
梁行野的书房在一楼,面积大,书柜高低变化,淡棕主调,显得柔和,休息区靠窗,梁行野坐在窗边的软塌上,面前放着电脑。
听到敲门声,梁行野边让池宁进来,边移动鼠标,点开页面。池宁走得急,再过几分钟家教老师就要到了,担心让他等,池宁连忙问梁行野什么事。
十月底,天气渐冷,池宁怕热,又吃了滚烫的早餐,脸颊红扑扑的,鼻尖还有汗。梁行野说:跑这么快干什么?不用急。
恋耽美
他回想推销员小伙子的话,你拍了视频,会有很多人看,越多人看,你就能得到越多的钱。
电视看过吧,跟上电视一样,所有人都能看见你。不过电视对人有要求,直播没有,是个人都可以拍。
很多人都可以看到吗?池宁突然想,如果他出现在上面,他哥会不会也有可能看到呢?
陈向东拍了拍他胳膊,池宁中断思绪,看着陈向东:爷爷,怎么了?
陈向东手拢在袖子里,灰白的头发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今天太冷了,早点回去,以后我隔天过来,你要是想来,也隔天。
池宁便陪陈向东去退直播设备。到店后,店员否认设备是从店里买的,池宁正在询问另一个店员关于直播设备的用途和相关功能,听到争吵后,连忙跑过去。
店员再三解释没小票退不了,陈向东自知理亏,长叹一口气,拖着设备离开。池宁落后他一段距离,加快步子上前,安慰道:爷爷,没关系,你先带回家,我去学怎么用,等我学会了教你。
陈向东嘿嘿一笑:那你记得赶紧学啊。
他朝池宁摆摆手,往另外一个方向去,走了。
陈向东长得瘦小,外套偏大,被风一吹,鼓鼓囊囊的,人看起来像路边的枯枝,腐朽得酥脆,一踩就断。池宁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小,喊他:爷爷!
陈向东停住,回过头,池宁喊:你钱够不够用?!
陈向东定在那里,犹如一块静默的碑。他静静注视着池宁走过来,苍老的脸上落满灯光,我这么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还是第一次被问缺不缺钱用。
要有你这样的孙子,那还不错。陈向东拍拍池宁肩膀,语气像水一样平淡,可惜喽,没福分。
池宁判断不出陈向东的表情,很复杂,又像什么都没有,他帮陈向东把旧外套的拉链拉好,说:爷爷,我可以拿东西去换钱,你给我买零食的钱,我也没有全花完。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留了棺材本,陈向东说,我在这里弹吉他,不只是为了钱。
天气太冷,赶紧回家吧。陈向东碰了碰池宁露在外面的手,滚热滚热的,顿时把剩下的话咽了下去。
陈向东的背影消失在马路尽头,池宁捧着脸坐在台阶上,发了会儿呆。他不怕冷,但台阶坐久了,凉意顺着骨缝往上窜,身上的热气慢慢流失。
他摸出手机,已经九点半了,便发了条信息给梁行野,问他有没有忙完,等了大概十分钟,收到了回复:去路口等我,我现在下来。
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腿有些僵硬,池宁慢步走向马路边。刚在路口站定,梁行野的车就来了。池宁上了车,系好安全带,梁行野偏头看他:想去哪个超市?
都可以。
梁行野启动车子,挤入川流不息的车流,池宁望着被甩在身后的小广场,跟梁行野聊陈向东。梁行野听完,推测道:他不缺钱用的话,可能是想要热闹,很多老人都这样。
池宁嗯了声,想起陈向东手里的直播设备,问梁行野知不知道直播。
池宁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见到什么都爱问,梁行野猜他晚上应该接触过,没糊弄他,从内容,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将行业情况分析给他听。
比想象中要难,池宁又细问了几个问题,待梁行野回答后,手撑着脸认真思索。
超市离公司大概三公里距离,一会儿就到了。三层的国际连锁大型超市,霓虹灯闪烁不停,梁行野将车停在路边的停车位上,下了车,带池宁顺着人流走。
梁行野在入口推了个购物车,边往里走边问池宁换了老师适不适应。
新来的家教老师上了一个多礼拜课,池宁对他印象不错,便说:他教得很好,不过除了上课,很少和我说话,可能跟陈老师一样,嫌我太吵。
陈老师嫌你吵?陈老师是之前的女老师,人长得温婉,性格较为内向,梁行野给的工资按市场价定的。他以为辞职原因在她那边,找到了更高薪资的工作或是家里有事,没成想是因为池宁。
池宁惆怅地说:我不懂的太多了,总是问她。
池宁做事态度认真,梁行野原本觉得他年纪小玩心会很重,实际上恰好相反,他忙工作忙到多晚,池宁学习就学到多晚,要么就在书房练吉他。
老师教授的内容主要是语数,附带一些基本的政治历史常识,其他科目会讲,但提得不多。上次他去书房看了眼,池宁进步飞快,字迹也从一开始的潦草不堪变得干净整洁。
梁行野穿梭在玲琅满目的货架中,对池宁说:没关系,有不懂的地方就该问。
他揉了揉池宁的脑袋,不是想逛超市吗?去挑零食。
池宁朝梁行野笑,撒欢似的到处跑,犹如仓鼠囤货,购物车很快装满了一半。经过粮油区域时,池宁停了下来,犹豫地站在卖米的格子前。
池宁背对着梁行野,两人隔了十米远,梁行野看他傻站半天,推着购物车慢慢靠近,正准备叫池宁,见他撕下了两个袋子,装米装黄豆,一手一个,伸进去抓着玩。
梁行野等了会儿,池宁还在玩,手机忽地振动,他摸出一看,谢辛打来的,便推着购物车,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接听。
两人商讨的主要是该拉谁进项目,谢辛做了一些调查,让梁行野权衡利弊。相关的情况梁行野大致都了解,根据谢辛补充的细节定下人选后,挂了电话。
梁行野环视四周,按印象挑了条走道去找池宁。超市占地面积广,一眼望不到边,货架与货架之间几无不同,梁行野天生方向感薄弱,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对劲。
他想打电话给池宁,又记起池宁把手机扔在了车上,不得已之下,找到超市导购员问粮油区域怎么走。
然而绕来绕去,他又绕回了原地,导购员是个小姑娘,相当热情地领着他往目的地走,到了粮油区,却不见池宁的身影,只剩下个整理货物的工作人员,和三三两两的路人。
梁行野连忙询问工作人员,是否看见过一个十八九岁,头发浅栗微卷,大眼睛,穿着白色外套的男孩。工作人员在补缺货的商品,指向卖糯米的位置,刚才在这玩米呢,已经走了。
梁行野对着四通八达的走道,不知该往哪个方向找人。
头顶的广播忽然响了,紧接着传出一个字正腔圆的女声,亲爱的顾客朋友们,您好,请梁行野先生听到广播后速到超市总台,您的朋友池宁正在此等候。
亲爱的顾客朋友们,您好
梁行野迎着广播声,被导购员领去了总台。
总台位于超市一角,一米高的褐色曲形台隔开了服务区和通道。
池宁手里抱着两袋米,正坐在服务区的旋转椅上,腿一蹬一蹬的,无聊地转着圈,他看到梁行野,连忙跑过去,眼含焦急:你去哪儿了?我没带手机,找不到你。
去接了个电话,梁行野接过米,扔进购物车,笑着夸他,你还知道想办法,挺机灵的。
池宁弯起眼睛,有点得意,我问了阿姨,阿姨教我的。
梁行野推着购物车走向前方的收银台,嘱咐道:记一下我的号码,以后这种情况用得上。
池宁点头应好,跟在梁行野身后背了一路。
买单时,梁行野发现顾旭发了几条消息过来,说新来的男老师辞职的事,理由是身体不舒服。
身体不舒服明显是个幌子,一个两个都这样,梁行野不由得怀疑,难道真的因为池宁话多?
池宁有时候话确实多,但都在合理范围内,梁行野怕池宁知道了会难过,想了一路该怎么跟他说。
到了家,梁行野将购物袋搁到大理石台子上,欲言又止地望着池宁,最后没开口,只是让顾旭重新找过家教,要求耐心一点的,并提高了薪资待遇。
今晚有拳击比赛,梁行野开了瓶酒,一手端酒杯,一手横放搭着沙发,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池宁迟疑片刻后,晃到他身边,找了个舒适的坐姿陪他一起看。
屏幕上播放着上场比赛的精彩瞬间,观众的呐喊声响彻于耳,池宁偷偷把脑袋枕在梁行野手臂上,梁行野,你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拳击啊?
七岁。
那你好小,拳击学起来难吗?
梁行野看得正起劲,随口应道:拳击有直拳,勾拳,摆拳,看似简单,其实运用起来很复杂。
直拳是什么?
出拳没有摆动幅度,由足尖,腰到肩发力击打,适用于中远距离。
勾拳是什么?
勾拳有四种,平,上,侧,斜上
这四种有什么区别吗?摆拳又是什么?为什么一拳就能把他打趴下?上次我看
小臂被池宁压着,梁行野转动手腕,轻轻捂住了他的嘴。
第28章 行野哥哥
梁行野放开手,边喝酒边看屏幕。他挑了款威士忌,因发酵和蒸馏过程中的处理,流动着金雀花丛的气味,颜色深,口感圆润。
等比赛结束,梁行野已经微醉,身上散发着浓烈的酒味,他觉得热,懒散地扯开领带。
池宁坐在他边上,一直没吭声,耷拉着脑袋,垂下眼睛,漂亮的唇抿了起来,像条被雨淋湿的可怜小狗。
关了电视,梁行野发现池宁不对劲,抬起他的脸,怎么了?
池宁被迫仰头,缓慢眨动睫毛,你也嫌我吵对吗?
梁行野捕捉到他眼里藏着的委屈,身体前倾,和他近距离对视,脸带笑意:没有,刚才逗你玩的。
骗人,池宁唇抿成一条线,又松开,慢吞吞开口,你们都觉得我吵,可是我每天见到的人太少了,都没人和我说话。
两个家教老师都属于文静内向的性格,他从早上八点开始上课,下午五点半才结束,除了课程内容,和他们几乎没有交流。
晚餐他一般和梁行野吃,梁行野总是忙,有时候一顿饭下来,手机未曾离手。算来算去,和他交谈最多的还是何向东。
池宁小声说:我没有朋友。
你可以把我当朋友。梁行野望着他眼睛,语气一本正经。
池宁微蹙起眉头,梁行野中途上厕所时,池宁偷喝了一口他的酒,威士忌浓郁爽口,后劲足,池宁清醒着,只是反应变得有些慢。
池宁下巴还托在梁行野手心,他一瞬不瞬地盯着梁行野,梁行野眉眼深邃,轮廓硬朗分明,带着股独特鲜活的野性,举手投足间像蓄势待发的捕食者。要是在海里,池宁避之不及。
但他跟梁行野相处了许久,早已习惯了他的存在。比如睡前的温牛奶,非吃不可的青菜上一段类似如此的安稳生活,要追溯到他哥未上岸之前。
但梁行野和他哥不一样,他哥像父亲,梁行野不知道像什么。
梁行野偶尔会故意惹他生气,买昂贵的蛋糕骗他说很便宜,教他打架时把他推被子上,喂他吃他不想吃的鳕鱼
好的时候又特别好,梁行野曾经说希望他能过得稍微体面一点,两人的生活水平得保持一致,然而后来他从细枝末节中发现他的吃穿用度甚至比梁行野还高质量。
池宁觉得梁行野是一面坚硬的盾,时常护着他。
尤其那个磅礴的雨夜,梁行野从地下拳击场抱他出来,经过长长的破落小巷,梁行野是第一重庇护,伞才是第二重。
当他们的头发在潮湿的水汽和雾气中相蹭,他看着梁行野鞋边四溅的水花,闻到梁行野身上滚烫的气味时,安全感和归属感猛烈碰撞,让他莫名心里泛酸。
我没把你当朋友,池宁歪头,脸颊贴在梁行野手心,安静地和他对视,眼睛眨到累了,喊他,哥哥,行野哥哥。
池宁拖着调子,像在撒娇。
电视已经关了,声音在半开放式的大厅里回响,沙发旁的树枝状落地灯悠悠散着光。梁行野半垂着眼看池宁,指腹在他眼尾轻轻摩挲,像是无意,又像蓄意为之,不要这样叫我。
池宁有些痒,弯着眼睛笑起来:那我要叫你叔叔吗?你不是才25岁?
今天怎么这么闹腾?梁行野盖住他眼睛,是不是偷喝了我的酒?
池宁认真回答:只喝了一口,有点辣,还有点甜。
池宁的睫毛在梁行野掌心扇动,他不自觉拱起手背,快去洗澡睡觉。
梁行野,我看不见了。池宁说。
梁行野过了会儿才松手,站起身,让池宁早点上楼休息。
次日一早,池宁在闹铃中醒来,按惯例赖了会儿床,迷迷糊糊一看时间,将近七点半,赶紧起床洗漱,急匆匆下楼吃早餐。
刚推开餐厅门,迎面撞上梁行野,以往这个点梁行野正在去公司的路上,池宁仰头看他,你今天不用上班吗?
晚点去,有件事忘了和你说,你先吃早餐,梁行野往外走,待会儿来书房找我。
池宁点头,进了餐厅,在厨房忙活的阿姨听到动静,放下手里的活,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小馄炖送到池宁面前,池宁笑着说谢谢,埋头吃起来。
馄饨皮薄肉厚,夹着脆爽的虾肉粒,鸡汤用小火熬煮了一晚,撇了表层的油,浓香醇厚,碧绿的葱花裹在微黄的汤中,随着池宁用勺子舀馄饨的动作不断翻滚。
桌上还用小碟子摆了捏好的紫菜鲜虾饭团,池宁吃完馄饨,咬了几口饭团感觉饱了,便出去找梁行野。
梁行野的书房在一楼,面积大,书柜高低变化,淡棕主调,显得柔和,休息区靠窗,梁行野坐在窗边的软塌上,面前放着电脑。
听到敲门声,梁行野边让池宁进来,边移动鼠标,点开页面。池宁走得急,再过几分钟家教老师就要到了,担心让他等,池宁连忙问梁行野什么事。
十月底,天气渐冷,池宁怕热,又吃了滚烫的早餐,脸颊红扑扑的,鼻尖还有汗。梁行野说:跑这么快干什么?不用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