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 章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出书版) 作者:张永廷
第 7 章
最令宋太宗赵光义忧心的,是他登基的合法性。宋太宗弟继兄位,朝野内外常有非议。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以及弟弟赵廷美都正值青春年少,无论他们有没有夺权野心,只要他们存在,对赵光义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威胁。
宋太宗原本希望通过建立盖世武功来树立他的崇高地位,所以才有了979年急功近利的北伐契丹,但那一场战役的惨败,使他的雄心壮志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开始认识到,收复燕云十六州实在太难。于是目光由外转内,把稳定政权作为头等大事。
幽州之战失败后不久,宋太祖之子赵德昭在他的言语刺激之下,自杀身亡。981年3月,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又突然暴病身亡。随后,宋太宗联合赵普抛出所谓的“金匮之盟”,为他继位的合法性寻找依据。紧接着又合伙整治唯一可能威胁皇位的赵廷美,将赵廷美一贬再贬。公元984年,赵廷美在忧愤之中客死他乡。这个时候,宋太宗才能够腾出手来,从容对待北部边防。
986年春天,宋太宗又收到边将密报,称“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其实,经过几年的整治,萧太后在辽国的地位已日渐稳固,辽圣宗也已16岁,与萧太后的宠臣韩德让相处融洽,契丹出现了辽史上较为辉煌的时期,可以说,北宋进攻辽国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宋太宗亲自指挥,从河北、山西分东、西、中三路出兵攻辽,约定最后会师幽州。大将曹彬、崔彦进、米信率领东路军为主力,从雄州出击,向幽州推进;田重进率领中路军,由定州攻飞狐,攻取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潘美和杨业率领西路军,出雁门关,收复关北的广大地区。
宋军的策略是中路和西路军先行突击,猛攻猛打一路东进会合主力部队。宋太宗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辽军是一棵大树的话,宋军的战略就是先去其枝叶,然后合力拔树。可惜的是,这一战略决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
战争的最初相当顺利,中路和西路军连战连捷,打了不少胜仗。潘美和杨业率领的西路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所向披靡,不到两个月就收复了云州(山西大同)、应州(山西应县)、寰州(山西朔县东北马邑镇)和朔州(山西朔县),差不多完全收复了山西北部的失地,兵锋直抵桑乾河。
中路军也收复了一些失地。
问题出在东路军这支主力部队身上。中、西路军连打胜仗的消息传来,他们乐观地估计了形势,不顾粮运困难等客观条件,擅自改变作战计划,盲目进军。按照部署,东路军的任务是从东侧虚张声势,以十万之众佯取幽州,诱使契丹主力前救范阳,逼空契丹山后,为潘、田两军从西攻打提供良机。
宋太祖要求曹彬率领的东路军持重缓行,不可贪功冒进,等到潘美尽取山后之地会合田重进东进,与曹部合取幽州。但是,也许是因为宋军攻势太猛,也许是辽军有意诱敌深入。总之,宋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连克固安、涿州、新城等地。
胜利来得太过容易,不少人开始洋洋得意、头脑发昏,以为辽军不过如此,再加一把劲就可以直捣他们的老窝。东路军的一些将领把初时的战略部署抛到脑后,轻敌冒进酿成大祸。他们在涿州被耶律休哥断绝粮道,退兵之后再败于岐沟关,不得已退归雄州。辽兵趁势追杀,宋军损失惨重,曹彬仅以数骑逃亡。
宋军主力失败打乱了整个战略部署,导致战局逆转。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要求田重进退还定州,西路军退守雁门关以南的代州,掩护四州官民内迁。与此同时,萧太后统领十万大军进行反扑,包括潘美在内的宋军已两度败于辽将耶律斜轸,应州守将弃城而逃,辽军又乘机夺回了寰州。
在这种情况下,把四州人民迁回内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代州在雁门关之南,强大的辽军占据了雁门关北,宋军曾收复的四个州中,应州和寰州已经丢了,云、朔两州被辽军隔断,呈孤悬之势,联络相当困难。
潘美是西路军的主帅,杨业是大将,在他们之外,还有两位监军王侁和刘文裕。监军的职位虽然并不比杨业高,但他们代表皇帝,地位非同一般。在讨论如何完成任务时,杨业与监军发生了激烈争执。
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现状和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杨业主张不与强敌硬拼,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跟敌人周旋,并提出了保卫云、朔和应州人民南撤的作战方案。他建议先出兵应州声东击西,乘辽军掉头迎战兵力分散之际,聚歼其部分精锐,借以掩护云、朔两州人民安全向南撤退。
监军王侁对杨业的计划不以为然,他声言宋军现有几万精兵,完全可以走雁门关大路,堂堂正正地向前,看契丹能怎么办。另一位监军刘文裕随声附和。主帅潘美默不作声。若依王侁所言,那就意味着要和辽军硬碰硬,当时辽兵十倍于宋。
杨业非常激愤,指出那样做犹如以卵击石,只会导致失败,根本无法完成任务。身为武将,又觉得自己正确,杨业直言不讳,言辞之间火药味很浓。
王侁听罢非常生气,不但不肯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讥讽他:“你平日自诩无敌,如今碰上敌兵,不敢正面迎战,难道是‘有他志’吗?”
杨业本是北汉降将,与辽国有着30年的盟友关系。归宋后,原本就受排挤,王侁这番话无疑是对他的嘲讽和羞辱。王侁的潜台词非常明白:“你当初对抗我们大宋不是挺能打的吗,还号称‘无敌’,现在要对付辽人就成了软蛋,难道你与他们另有约定吗?”(据《宋史·杨业传》)
在那个年代“有他志”就是死罪。这话从一个监军之口说出,分量是相当重的,字字都击向杨业的软肋。杨业望向主帅,希望他能主持公道。潘美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名将,应该知道在敌众我寡之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更为妥当,况且此行的任务不是与敌交锋,只是迁移民众,但潘美一言不发。
监军是代表皇帝的,如今战术之争上升到了“有无他志”的政治高度,杨业知道再争辩下去也是无益,他横下一条心,慨然而答:“我杨业并非贪生怕死,只因敌强我弱,不想叫将士们白白送命。现在大人既然如是说,我只好领兵受命。”
兵法云,知可以为而为,知不可以为而不为。杨业明知不可为而为,明知出兵必败而又不能不出兵,他伤心至极,与潘美洒泪话别:“我本是北汉降将,按理当斩,太宗皇帝不仅没有杀我,反而委我重任。我决非畏懦不战,只是想等待有利时机战则必胜。现在事已至此,我自当殊死一搏。”
杨业兵到朔州之南、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请求潘美安排精壮步兵在此埋伏以待接应。随后,他率领儿子杨延玉和73岁的老将王贵,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杀进谷去。
辽军调动大批精锐把宋军团团包围,杨业父子浴血苦战,从中午杀到黄昏,宋军只剩下一百多人。他们且战且退到了朔州以南十裕的姐姑是宋太宗之祖母,与皇家有血缘关系,算是“外戚”。他29岁“起家补殿直”,官位很低,但在太宗继位之前,与赵光义有过不少接触,太宗当了皇帝之后,对他不断提拔。
皇帝派监军到西路军,不是监督杨业的,而是监督主帅潘美的。对抗监军就是对抗皇上,“有异志”者是死罪,监军有权处死心怀异志的战将,有的大臣仅仅与监军发生了争执就受了贬官的处分,这是有先例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理解潘美为什么没有挺身而出为杨业主持所谓的公道。官场上,不作为有时是立身之道,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宁可不做也不能犯错。
潘美不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只不过他处事比杨业更为周到圆滑,如果没有这一点,他恐怕早和其他武将一样被“杯酒释兵权”了。以他的性格和为人,在那种场合不会轻易表态,稍微有点城府的人都不会与监军正面冲突,监军的权威是要维护的,否则朝廷也不必派什么监军。
历史上潘美也曾当过监军,对监军的职责肯定有很深刻的理解。宋太祖刚继位时曾对陕州主将袁彦不信任,派潘美去做监军,并授意他随时可以取其性命。但潘美单骑赴任,以大局为重,不但没有简单行事,反而感化激励袁彦,使其诚意归顺大宋。
史书上说杨业不知书,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从其性格过于耿直这一点就能看出些苗头来。杨业与潘美是西路军的主将副将,此前他们之间没有过节,而且能够一起打胜仗。与杨业相处,潘美的心态应该是放松的。杨业是北汉降将,立再大的功也无法与他们这些“根正苗红”的人相比。倒是杨业急于表现自己,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如果过于急于求成,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历史上一些招致杀身之祸的名将大多有这个毛病。南宋的岳飞如此,明代的袁崇焕也如此。
批评潘美的人责难说潘美应该站出来支持杨业,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过高要求官场中的人了,不了解现实的残酷性,带了太多的浪漫色彩。不仅是潘美,即便换了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否定监军而支持杨业。况且当时,两位监军已形成了一致意见,潘美此时站出来反对,只能使矛盾激化,于解决问题无益。
如果军队主帅与监军发生争执,皇帝肯定更容易相信监军而非部队将领,王、刘二人回朝后的汇报至关重要,他们是最能左右皇帝判断的人。杨业不懂吏事,不懂官僚系统的程序,而潘美在官场历练多年,显然更世故老到。如果潘美是动不动就与人叫板的人,他也不会有功德圆满的下场。
杨业之死,与其说是被奸人所害,倒不如说是死在了无处可见但又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有他志”、“莫须有”、“朝廷疑耳”都是宋朝军事制度之下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悲剧。杨业的悲剧是宋朝武将的悲剧,或者说是中国武将的悲剧。
七 谁为杨业洗冤屈
第 7 章
恋耽美
第 7 章
最令宋太宗赵光义忧心的,是他登基的合法性。宋太宗弟继兄位,朝野内外常有非议。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以及弟弟赵廷美都正值青春年少,无论他们有没有夺权野心,只要他们存在,对赵光义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威胁。
宋太宗原本希望通过建立盖世武功来树立他的崇高地位,所以才有了979年急功近利的北伐契丹,但那一场战役的惨败,使他的雄心壮志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开始认识到,收复燕云十六州实在太难。于是目光由外转内,把稳定政权作为头等大事。
幽州之战失败后不久,宋太祖之子赵德昭在他的言语刺激之下,自杀身亡。981年3月,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又突然暴病身亡。随后,宋太宗联合赵普抛出所谓的“金匮之盟”,为他继位的合法性寻找依据。紧接着又合伙整治唯一可能威胁皇位的赵廷美,将赵廷美一贬再贬。公元984年,赵廷美在忧愤之中客死他乡。这个时候,宋太宗才能够腾出手来,从容对待北部边防。
986年春天,宋太宗又收到边将密报,称“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其实,经过几年的整治,萧太后在辽国的地位已日渐稳固,辽圣宗也已16岁,与萧太后的宠臣韩德让相处融洽,契丹出现了辽史上较为辉煌的时期,可以说,北宋进攻辽国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宋太宗亲自指挥,从河北、山西分东、西、中三路出兵攻辽,约定最后会师幽州。大将曹彬、崔彦进、米信率领东路军为主力,从雄州出击,向幽州推进;田重进率领中路军,由定州攻飞狐,攻取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潘美和杨业率领西路军,出雁门关,收复关北的广大地区。
宋军的策略是中路和西路军先行突击,猛攻猛打一路东进会合主力部队。宋太宗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辽军是一棵大树的话,宋军的战略就是先去其枝叶,然后合力拔树。可惜的是,这一战略决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
战争的最初相当顺利,中路和西路军连战连捷,打了不少胜仗。潘美和杨业率领的西路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所向披靡,不到两个月就收复了云州(山西大同)、应州(山西应县)、寰州(山西朔县东北马邑镇)和朔州(山西朔县),差不多完全收复了山西北部的失地,兵锋直抵桑乾河。
中路军也收复了一些失地。
问题出在东路军这支主力部队身上。中、西路军连打胜仗的消息传来,他们乐观地估计了形势,不顾粮运困难等客观条件,擅自改变作战计划,盲目进军。按照部署,东路军的任务是从东侧虚张声势,以十万之众佯取幽州,诱使契丹主力前救范阳,逼空契丹山后,为潘、田两军从西攻打提供良机。
宋太祖要求曹彬率领的东路军持重缓行,不可贪功冒进,等到潘美尽取山后之地会合田重进东进,与曹部合取幽州。但是,也许是因为宋军攻势太猛,也许是辽军有意诱敌深入。总之,宋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连克固安、涿州、新城等地。
胜利来得太过容易,不少人开始洋洋得意、头脑发昏,以为辽军不过如此,再加一把劲就可以直捣他们的老窝。东路军的一些将领把初时的战略部署抛到脑后,轻敌冒进酿成大祸。他们在涿州被耶律休哥断绝粮道,退兵之后再败于岐沟关,不得已退归雄州。辽兵趁势追杀,宋军损失惨重,曹彬仅以数骑逃亡。
宋军主力失败打乱了整个战略部署,导致战局逆转。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要求田重进退还定州,西路军退守雁门关以南的代州,掩护四州官民内迁。与此同时,萧太后统领十万大军进行反扑,包括潘美在内的宋军已两度败于辽将耶律斜轸,应州守将弃城而逃,辽军又乘机夺回了寰州。
在这种情况下,把四州人民迁回内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代州在雁门关之南,强大的辽军占据了雁门关北,宋军曾收复的四个州中,应州和寰州已经丢了,云、朔两州被辽军隔断,呈孤悬之势,联络相当困难。
潘美是西路军的主帅,杨业是大将,在他们之外,还有两位监军王侁和刘文裕。监军的职位虽然并不比杨业高,但他们代表皇帝,地位非同一般。在讨论如何完成任务时,杨业与监军发生了激烈争执。
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现状和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杨业主张不与强敌硬拼,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跟敌人周旋,并提出了保卫云、朔和应州人民南撤的作战方案。他建议先出兵应州声东击西,乘辽军掉头迎战兵力分散之际,聚歼其部分精锐,借以掩护云、朔两州人民安全向南撤退。
监军王侁对杨业的计划不以为然,他声言宋军现有几万精兵,完全可以走雁门关大路,堂堂正正地向前,看契丹能怎么办。另一位监军刘文裕随声附和。主帅潘美默不作声。若依王侁所言,那就意味着要和辽军硬碰硬,当时辽兵十倍于宋。
杨业非常激愤,指出那样做犹如以卵击石,只会导致失败,根本无法完成任务。身为武将,又觉得自己正确,杨业直言不讳,言辞之间火药味很浓。
王侁听罢非常生气,不但不肯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讥讽他:“你平日自诩无敌,如今碰上敌兵,不敢正面迎战,难道是‘有他志’吗?”
杨业本是北汉降将,与辽国有着30年的盟友关系。归宋后,原本就受排挤,王侁这番话无疑是对他的嘲讽和羞辱。王侁的潜台词非常明白:“你当初对抗我们大宋不是挺能打的吗,还号称‘无敌’,现在要对付辽人就成了软蛋,难道你与他们另有约定吗?”(据《宋史·杨业传》)
在那个年代“有他志”就是死罪。这话从一个监军之口说出,分量是相当重的,字字都击向杨业的软肋。杨业望向主帅,希望他能主持公道。潘美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名将,应该知道在敌众我寡之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更为妥当,况且此行的任务不是与敌交锋,只是迁移民众,但潘美一言不发。
监军是代表皇帝的,如今战术之争上升到了“有无他志”的政治高度,杨业知道再争辩下去也是无益,他横下一条心,慨然而答:“我杨业并非贪生怕死,只因敌强我弱,不想叫将士们白白送命。现在大人既然如是说,我只好领兵受命。”
兵法云,知可以为而为,知不可以为而不为。杨业明知不可为而为,明知出兵必败而又不能不出兵,他伤心至极,与潘美洒泪话别:“我本是北汉降将,按理当斩,太宗皇帝不仅没有杀我,反而委我重任。我决非畏懦不战,只是想等待有利时机战则必胜。现在事已至此,我自当殊死一搏。”
杨业兵到朔州之南、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请求潘美安排精壮步兵在此埋伏以待接应。随后,他率领儿子杨延玉和73岁的老将王贵,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杀进谷去。
辽军调动大批精锐把宋军团团包围,杨业父子浴血苦战,从中午杀到黄昏,宋军只剩下一百多人。他们且战且退到了朔州以南十裕的姐姑是宋太宗之祖母,与皇家有血缘关系,算是“外戚”。他29岁“起家补殿直”,官位很低,但在太宗继位之前,与赵光义有过不少接触,太宗当了皇帝之后,对他不断提拔。
皇帝派监军到西路军,不是监督杨业的,而是监督主帅潘美的。对抗监军就是对抗皇上,“有异志”者是死罪,监军有权处死心怀异志的战将,有的大臣仅仅与监军发生了争执就受了贬官的处分,这是有先例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理解潘美为什么没有挺身而出为杨业主持所谓的公道。官场上,不作为有时是立身之道,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宁可不做也不能犯错。
潘美不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只不过他处事比杨业更为周到圆滑,如果没有这一点,他恐怕早和其他武将一样被“杯酒释兵权”了。以他的性格和为人,在那种场合不会轻易表态,稍微有点城府的人都不会与监军正面冲突,监军的权威是要维护的,否则朝廷也不必派什么监军。
历史上潘美也曾当过监军,对监军的职责肯定有很深刻的理解。宋太祖刚继位时曾对陕州主将袁彦不信任,派潘美去做监军,并授意他随时可以取其性命。但潘美单骑赴任,以大局为重,不但没有简单行事,反而感化激励袁彦,使其诚意归顺大宋。
史书上说杨业不知书,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从其性格过于耿直这一点就能看出些苗头来。杨业与潘美是西路军的主将副将,此前他们之间没有过节,而且能够一起打胜仗。与杨业相处,潘美的心态应该是放松的。杨业是北汉降将,立再大的功也无法与他们这些“根正苗红”的人相比。倒是杨业急于表现自己,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如果过于急于求成,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历史上一些招致杀身之祸的名将大多有这个毛病。南宋的岳飞如此,明代的袁崇焕也如此。
批评潘美的人责难说潘美应该站出来支持杨业,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过高要求官场中的人了,不了解现实的残酷性,带了太多的浪漫色彩。不仅是潘美,即便换了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否定监军而支持杨业。况且当时,两位监军已形成了一致意见,潘美此时站出来反对,只能使矛盾激化,于解决问题无益。
如果军队主帅与监军发生争执,皇帝肯定更容易相信监军而非部队将领,王、刘二人回朝后的汇报至关重要,他们是最能左右皇帝判断的人。杨业不懂吏事,不懂官僚系统的程序,而潘美在官场历练多年,显然更世故老到。如果潘美是动不动就与人叫板的人,他也不会有功德圆满的下场。
杨业之死,与其说是被奸人所害,倒不如说是死在了无处可见但又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有他志”、“莫须有”、“朝廷疑耳”都是宋朝军事制度之下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悲剧。杨业的悲剧是宋朝武将的悲剧,或者说是中国武将的悲剧。
七 谁为杨业洗冤屈
第 7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