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陆知府的脸被说的涨红,他心里很是恼火,却不能开口反驳。以赵宽的财力和他在南闽省的影响力来说,要是得罪了他,估计下半年的商税收上来会是一个很难看的数字。
他陪着笑脸说道:赵老爷善举整个南闽无人不知,本官也知道你做生意不易,现在想来,其实那些条件也不算
陆知府,喝杯茶吧。时临夏日,天气炎热,您脸都热红了。眼看陆知府就要妥协,楚辞不管那么多,就出口打断了。
陆知府虽然不喜楚辞,但也清楚他的能力,这会儿打断他一定是有话要说,便也没急着斥责,而是端起杯子,开始装模做样地饮茶。
楚提学,你不是说这修建码头之事要陆知府做主的吗?怎么你又突然插嘴,是不是对知府大人有所不满呢?赵宽的脸又阴了下来,心中暗恨楚辞狡诈,也恨这陆知府意志不坚定,明明刚才就要成功了!
楚辞呵呵一笑:非也,本官并非故意打断,只是有些事尚未说清楚,现在下定论还言之过早了。不如咱们将您提的条件一条一条掰扯清楚,再来做决定如何?
呵呵,楚提学想说什么?
先说您这第一条吧,上面写着若码头建成官府必须免除您名下店铺三年税收,这一条明显就与大魏律相斥了。大魏律有云:凡行商之人必须每年缴纳所得利之十五,以儆其尤。所纳税款交由当地官府,再上呈户部入国库之中。除非大赦,否则任何人不得拒缴或少缴税款,违法之人一经发现,便以绞刑处置。
楚辞如数家珍,当场将律法扯了出来,看着赵宽有些呆滞的表情,楚辞继续说道:赵老爷您要求官府必须为您免税,这就触犯了国法了,罪名可不小呢!听说您在别的府亦是这般行为,若是严查下来,这唉!他叹了口气,仿佛赵宽已经是个死人了。
片刻之后,赵宽挤出一个笑容:楚提学说笑了,赵某每年课税都是按照律法办事的,至于那条款,不过是下人不懂规矩胡乱写上去的,我原本想说的是,码头建成之后,我名下店铺的税收可否适当拖延一两年,毕竟建码头所需银两不少。
哦!楚辞恍然大悟般,原是如此啊!也不知赵老爷那下人是蠢还是毒,我差点以为他是想要害您呢!既然是延迟那便没有关系,朝廷商税三年一清算,只要您在规定的时间内缴清就没关系了。张兄,快去拿笔墨过来,将这条款改了,以免害赵老爷担罪。
张文海愣了愣,然后咧开嘴,大声应到:唉,我这就去。说完,便噔噔噔跑出门外,向小二要来纸笔,将赵宽的第一条按刚才所说的内容改掉。
赵宽看着白纸上的墨痕渐渐干透,心里却像被划了一刀一样汩汩流出鲜血,那楚辞竟敢以这事威胁他,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第337章 契书
楚提学, 关于下面的这些,可还有要说的?赵宽扯了扯嘴角,之前第一点要求被这厮以律法推脱掉了, 如果这第二点他还不同意, 那这个生意也别想做了!
哦, 关于这第二点嘛楚辞顿了顿,赵宽眼睛一暗, 问道,如何?
第二点, 您要求玉融坊的生意除官府自用外不可卖出一颗, 本官其实是没有意见的。但是, 这恐怕会有碍赵老爷您的名声。楚辞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很认真地在为他考虑似的。
此话何解?赵宽眉头一皱,心里顿时出现不好的预感。
是这样的,这玉融丸到底是漳州府之物, 除了卖给周边来进货的行商之外,咱们每天还会留两大锅出来低价卖给附近的百姓们,让他们也能够尝尝鲜。可是您此话一出, 老百姓们就没有这两锅的福利了。若是明白事理的,可能不会说什么, 但百姓大多愚昧, 本官恐怕他们会视赵老爷为奸商。这样一来, 一传十,十传百的, 可不是会对赵老爷您的声誉不利?
赵宽压了压脾气,说道:只两锅倒也碍不了什么事,以后照旧便罢了, 其他的却不能再给旁人了。
楚辞笑着点点头,示意张文海将第二条写上,然后把这个条件补充在后面。
赵宽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说道:这第三点又有什么要求你不妨一并说了!
这第三点嘛楚辞又停顿了一下,对面的赵宽此时脸已黑的能滴下墨来。真是欺人太甚,他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楚辞竟还真有别的想法?!
陆知府在楚辞谈判时一直默默饮着茶水,他与楚辞虽有不穆,但利益当前,能谈下来的话他的好处明显更多,他也就不说什么了。可现在眼看楚辞马上就要把他的大钱袋得罪了,他不由咳嗽了两声,示意楚辞见好就收。
第三点就按赵老爷您说的那样,建立码头由三方来出银子。只是,您心里有没有预算,这样我们也好去筹银子。楚辞问道,张口就是赵宽不太能听懂的话。
预算?这是什么?赵宽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也就是说,您在心里有没有想好这造码头该花多少银两?就像前期勘探地形,以及后期购置材料和随之产生的人工费用等等,您应该先列个单子将一应物品全部写下来,并且在后面写上您预计花费的钱数。这样等大家看完了之后,也能知道该花多少银子,而这些银子又花在何处了。
要是现在,一个地级市的政府工程要招标,想投标的人个个都得挤尽脑汁写标书。现在赵宽省去投标这一步了,连个计划书也没有就太过分了。
因为楚辞的表情太过理所当然,所以赵宽忍不住回忆了几息自己以往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个东西。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他不止没做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请恕赵某孤陋寡闻了,在这之前,赵某可从来都没听说什么预算,也不曾做过这个东西。莫非楚提学是有意为难?赵宽脸色不善地盯着楚辞。
楚辞镇定自若,半点也不露怯:赵老爷之所以以前不曾做过,只不过是因为您从未要求三方出资建造码头。现在涉及到三方,陆知府除了要向官府的差官们解释银子去哪了,还要对慷慨解囊的漳州府商户们负责。若没有预算书,往后这银子可怎么分,总不能随着赵老爷您怎么说便怎么是吧?
瞧着赵宽的神色有些犹豫,楚辞趁热打铁:不知各位可听说过京城南郊的文化公园?
赵宽心里一动:略有耳闻。
这文化公园可是去年京城里的大工程,由户部和礼部官员共同主持,工部在旁协建。当时建文化公园的是京城商会里的人,似这等利国利民之事,他们都是很积极主动参与的。当时报名的人太多,户部便要求他们上交了预算书,选出了工期最短,造价最便宜的几位,然后将这文化公园的几个院子承包给了那几位。所以,这并非楚某胡编乱造出来的,而是京城的人都在做。
楚辞说的煞有介事,不止赵宽,就连陆知府和张文海听他这样一讲都相信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楚辞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可是这预算书赵某也没做过啊。赵宽有些为难,可京城商圈的大佬们都这样做,他不照着做,岂不显得他太不合群了?
楚辞一脸温和地笑道:如果赵老爷放心的话,可以派几个手下去提学司衙门,到时候楚某会和他们一起将这预算书做出来。
赵宽思来想去,竟觉得这办法还挺合算的,便一口答应下来。
楚辞友好地冲他笑了笑,赵宽也回了一个笑容,在这笑容之下的,是那怎么藏也藏不住的大狐狸尾巴。
接下来的几条内容就无关紧要了,楚辞想着给他留几分余地,便没有提出意见,而是让张文海直接往纸上誊。誊好这一份后,楚辞拿起纸,先递给了陆知府,让他仔细看过并表示没有意见后,才将纸又递给了赵宽。
赵宽几眼扫过,便称无误。楚辞拿回纸,交给张文海,让他另外誊写两张纸。张文海写字速度不慢,很快,三份内容一模一样的纸张便在桌上出现了。
两位若无意见,便在这下方签字盖印吧。
陆知府生怕赵宽会反悔,拿过纸就在上面签了大名,然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印章,在上面连盖了三下。之后,他把纸推给了赵宽,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动作,无声催促他快点签名。赵宽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签名盖章了。最后楚辞也在下方签好了名,掏出印章啪的一声盖上了。
这契书一式三份,一方保管一份,若有违契约内容,可上诉至官府处决。这个大家都明白,楚辞却还是再提醒了一遍,这个提醒主要针对的就是赵宽,意在告诉他不要有违约的想法。
纠结了几天的事情终于完美解决,楚辞心里也是一松。接下来的酒宴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待酒足饭饱之后,陆知府便揣着新出炉的契书提前告辞了。
而后赵宽命人撤了酒席,端上清茶,开始与张文海详谈玉融丸生意的事情。张文海这几日也像何掌柜取了经,知道怎样才能替己方争取更大的利益,于是赵宽斗完了楚辞又要斗张文海,心力很是交瘁。
终于,两方谈妥了条件,写好了契书。赵宽以送瘟神的模样目送楚辞二人离去后,忍不住发出一声喟叹。
老爷,您怎么了?一旁的管家问道。
人啊,真是不服老不行啊。赵宽自嘲地笑了笑。
老爷您分明宝刀未老,又何苦这样说呢?管家吹捧道。
赵宽只笑笑,他能不服老吗?那两个年轻人只两三天的功夫便发生了蜕变,遭受言语攻击的他简直毫无反抗能力。他仗着那点可怜的经验站在原地时,别人早就将他甩的远远的了。
楚辞自然不知道有人因为他开始思考人生了,他这会儿正领着一院子的人喝酒聊天,不亦乐乎。
少爷,若按契书上要求来看,初时咱们每月必须交一万五千斤玉融丸给那赵老爷送去,算下来就是每日五百余斤。听上去似乎不多,可实际上却难以办到。
何掌柜看着张文海递过来的契书有些为难,张家商行在这漳州府不过二十余人,每日光是运鱼剖鱼去刺捶打就要去掉不少人手。虽说也请了一些人过来帮忙,但未免泄密,大部分的事情还是要他们自己做的。
这点倒不用担心。楚兄已经从知府大人那里要来了一块地,往后你们就在那里做事。人手方面,粗活只需大量招收本地百姓即可,涉及到用料以及制作手法的问题,还是劳烦何掌柜你在旁边看着了。
何掌柜点点头,又提出另一个问题:那不知做玉融丸的食材方面,少爷可有解决的办法?咱们目前的食材,都是靠那些夫子收上来做抵束脩的鱼,有时候多些,有时候少些,若想每天做够五百斤的玉融丸,至少需要一千斤的鱼才行,就这还不能是太小的或是骨头多的。
往日运过来的鱼,大小不一,甚至还有很小的杂鱼,那种鱼刺很多,要是挑刺吧,浪费时间,不挑刺吧,又很影响口感,这种鱼一般都是剖了之后胡乱剁碎用来煮汤提鲜的。
张文海对于这个问题显然也有答案了:这个也不是问题,只需要去到某个渔村,将他们村子每日打上来的大鱼都定下,价钱可以比外头多一两文,这样一来,食材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何掌柜听完,捋了捋胡子,一脸欣慰地道:少爷真是长大了。不过少爷最好还是多花点心思在读书上面,老爷和夫人前两天来信问了,还等着您回信呢。
何掌柜是张家的老人了,可以说张文海就是他看着长大的,所以他说这些话,张文海一点儿也不会觉得被冒犯。他只是苦恼该怎么回复他爹娘的信。
说起来,他之所以会来长途跋涉来到漳州府投靠楚辞,除了想要跟着他做文章、学经验之外,还是想躲了家里的逼婚。
之前他还未考上秀才之时,家里已经想为他说亲了。他当时觉得娶妻也挺好的,就由着他们四处帮着相看了。可当他考上秀才,在书院和大家一起交流学问之时,他突然发现,男儿应先立业再成家,不应把儿女私情放在第一位。就连楚兄以前都发下誓言,不考上举人绝不成亲。渐渐的,他的心思就淡了。
前年科举入场,他很情理之中的落第了。这时候家里为他相看妻房的动作就越加频繁了。那段时间害得他只敢躲在县学里,朔望日都不敢回家去。
晋阳比起他来,就要幸福得多,他对家里人说,因为小翠的关系他现在根本无心儿女情长,而且他身体因为多年的磨难还有些虚弱,暂时就不谈亲事了。方家人很支持他,纵使别人上门来说和,也都委婉推拒了。
熬了一年,晋阳从县学离开了,张文海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那里,便也离开县学回家读书。这下可算是遂了张家父母的心愿,三天两头就要带着张文海去相一次亲,口口声声都是抱孙子抱孙子的,仿佛他们的儿子就是制造孙子的工具。
张文海那段时间简直生不如死,后来因为张父不慎失言吃了官司才算消停下来。等楚辞回来后,张文海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跟在楚辞身边,这样才能摆脱被催婚的噩梦。
不过,张文海自己虽然不想成亲,但是操心起楚辞的终身大事来,却丝毫不含糊。等生意上的事交代清楚之后,他就开始四处打听了。只可惜,漳州府有底蕴的人家很少,能配得上楚辞的更是一个也没有,张文海只能挫败的暂时放弃了。
幸好,正忙着写预算的楚辞还丝毫不知道,这一场逼婚危机因为缺少合适的对象而消弭于无形。若是他知道了,恐怕会跳起来锤爆张文海的狗头。什么叫皇帝不急太监急,而且,他分明是有对象的!
第338章 入了个假社
自从接下预算书的任务, 楚辞这几天就忙的昏天黑地的。他以前虽然没有写过这玩意,但好歹实习的时候跟了一个工程,看过预算书是怎么写的。现在要他依葫芦画瓢倒也不难, 主要是这事做起来太繁琐了。
幸好赵宽派来的几个手下都挺有能力的, 以往在别的府建码头时, 他们也曾参与其中,知道该做哪些事情。就这样白天晚上不停讨论, 他们终于在第三天把预算书写出来了。
楚辞打发走赵宽的手下后,又命人将其中一份预算书送到知府衙门给陆知府过目。这里头除了财政拨款外, 还需要向本地富商化化缘。这银子都有定数, 要是陆知府要不来这么多钱, 府里的财政就要多出一些了。
楚辞是不准备去趟这一池浑水的, 没道理陆知府什么活都不干就能坐享其成。若是他一个父母官都要不来银子,那这两三年也算白经营了。
把所有事都处理好后,楚辞伸手拿了个粽子剥了吃。前几天过端午, 楚辞都还是忙得昏天黑地回去,发现他们在吃粽子时才发现的。他还道最近衙门为什么总是那么香呢,原来是其他大人身上都佩戴着香囊。
恋耽美
他陪着笑脸说道:赵老爷善举整个南闽无人不知,本官也知道你做生意不易,现在想来,其实那些条件也不算
陆知府,喝杯茶吧。时临夏日,天气炎热,您脸都热红了。眼看陆知府就要妥协,楚辞不管那么多,就出口打断了。
陆知府虽然不喜楚辞,但也清楚他的能力,这会儿打断他一定是有话要说,便也没急着斥责,而是端起杯子,开始装模做样地饮茶。
楚提学,你不是说这修建码头之事要陆知府做主的吗?怎么你又突然插嘴,是不是对知府大人有所不满呢?赵宽的脸又阴了下来,心中暗恨楚辞狡诈,也恨这陆知府意志不坚定,明明刚才就要成功了!
楚辞呵呵一笑:非也,本官并非故意打断,只是有些事尚未说清楚,现在下定论还言之过早了。不如咱们将您提的条件一条一条掰扯清楚,再来做决定如何?
呵呵,楚提学想说什么?
先说您这第一条吧,上面写着若码头建成官府必须免除您名下店铺三年税收,这一条明显就与大魏律相斥了。大魏律有云:凡行商之人必须每年缴纳所得利之十五,以儆其尤。所纳税款交由当地官府,再上呈户部入国库之中。除非大赦,否则任何人不得拒缴或少缴税款,违法之人一经发现,便以绞刑处置。
楚辞如数家珍,当场将律法扯了出来,看着赵宽有些呆滞的表情,楚辞继续说道:赵老爷您要求官府必须为您免税,这就触犯了国法了,罪名可不小呢!听说您在别的府亦是这般行为,若是严查下来,这唉!他叹了口气,仿佛赵宽已经是个死人了。
片刻之后,赵宽挤出一个笑容:楚提学说笑了,赵某每年课税都是按照律法办事的,至于那条款,不过是下人不懂规矩胡乱写上去的,我原本想说的是,码头建成之后,我名下店铺的税收可否适当拖延一两年,毕竟建码头所需银两不少。
哦!楚辞恍然大悟般,原是如此啊!也不知赵老爷那下人是蠢还是毒,我差点以为他是想要害您呢!既然是延迟那便没有关系,朝廷商税三年一清算,只要您在规定的时间内缴清就没关系了。张兄,快去拿笔墨过来,将这条款改了,以免害赵老爷担罪。
张文海愣了愣,然后咧开嘴,大声应到:唉,我这就去。说完,便噔噔噔跑出门外,向小二要来纸笔,将赵宽的第一条按刚才所说的内容改掉。
赵宽看着白纸上的墨痕渐渐干透,心里却像被划了一刀一样汩汩流出鲜血,那楚辞竟敢以这事威胁他,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第337章 契书
楚提学, 关于下面的这些,可还有要说的?赵宽扯了扯嘴角,之前第一点要求被这厮以律法推脱掉了, 如果这第二点他还不同意, 那这个生意也别想做了!
哦, 关于这第二点嘛楚辞顿了顿,赵宽眼睛一暗, 问道,如何?
第二点, 您要求玉融坊的生意除官府自用外不可卖出一颗, 本官其实是没有意见的。但是, 这恐怕会有碍赵老爷您的名声。楚辞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很认真地在为他考虑似的。
此话何解?赵宽眉头一皱,心里顿时出现不好的预感。
是这样的,这玉融丸到底是漳州府之物, 除了卖给周边来进货的行商之外,咱们每天还会留两大锅出来低价卖给附近的百姓们,让他们也能够尝尝鲜。可是您此话一出, 老百姓们就没有这两锅的福利了。若是明白事理的,可能不会说什么, 但百姓大多愚昧, 本官恐怕他们会视赵老爷为奸商。这样一来, 一传十,十传百的, 可不是会对赵老爷您的声誉不利?
赵宽压了压脾气,说道:只两锅倒也碍不了什么事,以后照旧便罢了, 其他的却不能再给旁人了。
楚辞笑着点点头,示意张文海将第二条写上,然后把这个条件补充在后面。
赵宽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说道:这第三点又有什么要求你不妨一并说了!
这第三点嘛楚辞又停顿了一下,对面的赵宽此时脸已黑的能滴下墨来。真是欺人太甚,他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楚辞竟还真有别的想法?!
陆知府在楚辞谈判时一直默默饮着茶水,他与楚辞虽有不穆,但利益当前,能谈下来的话他的好处明显更多,他也就不说什么了。可现在眼看楚辞马上就要把他的大钱袋得罪了,他不由咳嗽了两声,示意楚辞见好就收。
第三点就按赵老爷您说的那样,建立码头由三方来出银子。只是,您心里有没有预算,这样我们也好去筹银子。楚辞问道,张口就是赵宽不太能听懂的话。
预算?这是什么?赵宽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也就是说,您在心里有没有想好这造码头该花多少银两?就像前期勘探地形,以及后期购置材料和随之产生的人工费用等等,您应该先列个单子将一应物品全部写下来,并且在后面写上您预计花费的钱数。这样等大家看完了之后,也能知道该花多少银子,而这些银子又花在何处了。
要是现在,一个地级市的政府工程要招标,想投标的人个个都得挤尽脑汁写标书。现在赵宽省去投标这一步了,连个计划书也没有就太过分了。
因为楚辞的表情太过理所当然,所以赵宽忍不住回忆了几息自己以往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个东西。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他不止没做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请恕赵某孤陋寡闻了,在这之前,赵某可从来都没听说什么预算,也不曾做过这个东西。莫非楚提学是有意为难?赵宽脸色不善地盯着楚辞。
楚辞镇定自若,半点也不露怯:赵老爷之所以以前不曾做过,只不过是因为您从未要求三方出资建造码头。现在涉及到三方,陆知府除了要向官府的差官们解释银子去哪了,还要对慷慨解囊的漳州府商户们负责。若没有预算书,往后这银子可怎么分,总不能随着赵老爷您怎么说便怎么是吧?
瞧着赵宽的神色有些犹豫,楚辞趁热打铁:不知各位可听说过京城南郊的文化公园?
赵宽心里一动:略有耳闻。
这文化公园可是去年京城里的大工程,由户部和礼部官员共同主持,工部在旁协建。当时建文化公园的是京城商会里的人,似这等利国利民之事,他们都是很积极主动参与的。当时报名的人太多,户部便要求他们上交了预算书,选出了工期最短,造价最便宜的几位,然后将这文化公园的几个院子承包给了那几位。所以,这并非楚某胡编乱造出来的,而是京城的人都在做。
楚辞说的煞有介事,不止赵宽,就连陆知府和张文海听他这样一讲都相信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楚辞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可是这预算书赵某也没做过啊。赵宽有些为难,可京城商圈的大佬们都这样做,他不照着做,岂不显得他太不合群了?
楚辞一脸温和地笑道:如果赵老爷放心的话,可以派几个手下去提学司衙门,到时候楚某会和他们一起将这预算书做出来。
赵宽思来想去,竟觉得这办法还挺合算的,便一口答应下来。
楚辞友好地冲他笑了笑,赵宽也回了一个笑容,在这笑容之下的,是那怎么藏也藏不住的大狐狸尾巴。
接下来的几条内容就无关紧要了,楚辞想着给他留几分余地,便没有提出意见,而是让张文海直接往纸上誊。誊好这一份后,楚辞拿起纸,先递给了陆知府,让他仔细看过并表示没有意见后,才将纸又递给了赵宽。
赵宽几眼扫过,便称无误。楚辞拿回纸,交给张文海,让他另外誊写两张纸。张文海写字速度不慢,很快,三份内容一模一样的纸张便在桌上出现了。
两位若无意见,便在这下方签字盖印吧。
陆知府生怕赵宽会反悔,拿过纸就在上面签了大名,然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印章,在上面连盖了三下。之后,他把纸推给了赵宽,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动作,无声催促他快点签名。赵宽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签名盖章了。最后楚辞也在下方签好了名,掏出印章啪的一声盖上了。
这契书一式三份,一方保管一份,若有违契约内容,可上诉至官府处决。这个大家都明白,楚辞却还是再提醒了一遍,这个提醒主要针对的就是赵宽,意在告诉他不要有违约的想法。
纠结了几天的事情终于完美解决,楚辞心里也是一松。接下来的酒宴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待酒足饭饱之后,陆知府便揣着新出炉的契书提前告辞了。
而后赵宽命人撤了酒席,端上清茶,开始与张文海详谈玉融丸生意的事情。张文海这几日也像何掌柜取了经,知道怎样才能替己方争取更大的利益,于是赵宽斗完了楚辞又要斗张文海,心力很是交瘁。
终于,两方谈妥了条件,写好了契书。赵宽以送瘟神的模样目送楚辞二人离去后,忍不住发出一声喟叹。
老爷,您怎么了?一旁的管家问道。
人啊,真是不服老不行啊。赵宽自嘲地笑了笑。
老爷您分明宝刀未老,又何苦这样说呢?管家吹捧道。
赵宽只笑笑,他能不服老吗?那两个年轻人只两三天的功夫便发生了蜕变,遭受言语攻击的他简直毫无反抗能力。他仗着那点可怜的经验站在原地时,别人早就将他甩的远远的了。
楚辞自然不知道有人因为他开始思考人生了,他这会儿正领着一院子的人喝酒聊天,不亦乐乎。
少爷,若按契书上要求来看,初时咱们每月必须交一万五千斤玉融丸给那赵老爷送去,算下来就是每日五百余斤。听上去似乎不多,可实际上却难以办到。
何掌柜看着张文海递过来的契书有些为难,张家商行在这漳州府不过二十余人,每日光是运鱼剖鱼去刺捶打就要去掉不少人手。虽说也请了一些人过来帮忙,但未免泄密,大部分的事情还是要他们自己做的。
这点倒不用担心。楚兄已经从知府大人那里要来了一块地,往后你们就在那里做事。人手方面,粗活只需大量招收本地百姓即可,涉及到用料以及制作手法的问题,还是劳烦何掌柜你在旁边看着了。
何掌柜点点头,又提出另一个问题:那不知做玉融丸的食材方面,少爷可有解决的办法?咱们目前的食材,都是靠那些夫子收上来做抵束脩的鱼,有时候多些,有时候少些,若想每天做够五百斤的玉融丸,至少需要一千斤的鱼才行,就这还不能是太小的或是骨头多的。
往日运过来的鱼,大小不一,甚至还有很小的杂鱼,那种鱼刺很多,要是挑刺吧,浪费时间,不挑刺吧,又很影响口感,这种鱼一般都是剖了之后胡乱剁碎用来煮汤提鲜的。
张文海对于这个问题显然也有答案了:这个也不是问题,只需要去到某个渔村,将他们村子每日打上来的大鱼都定下,价钱可以比外头多一两文,这样一来,食材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何掌柜听完,捋了捋胡子,一脸欣慰地道:少爷真是长大了。不过少爷最好还是多花点心思在读书上面,老爷和夫人前两天来信问了,还等着您回信呢。
何掌柜是张家的老人了,可以说张文海就是他看着长大的,所以他说这些话,张文海一点儿也不会觉得被冒犯。他只是苦恼该怎么回复他爹娘的信。
说起来,他之所以会来长途跋涉来到漳州府投靠楚辞,除了想要跟着他做文章、学经验之外,还是想躲了家里的逼婚。
之前他还未考上秀才之时,家里已经想为他说亲了。他当时觉得娶妻也挺好的,就由着他们四处帮着相看了。可当他考上秀才,在书院和大家一起交流学问之时,他突然发现,男儿应先立业再成家,不应把儿女私情放在第一位。就连楚兄以前都发下誓言,不考上举人绝不成亲。渐渐的,他的心思就淡了。
前年科举入场,他很情理之中的落第了。这时候家里为他相看妻房的动作就越加频繁了。那段时间害得他只敢躲在县学里,朔望日都不敢回家去。
晋阳比起他来,就要幸福得多,他对家里人说,因为小翠的关系他现在根本无心儿女情长,而且他身体因为多年的磨难还有些虚弱,暂时就不谈亲事了。方家人很支持他,纵使别人上门来说和,也都委婉推拒了。
熬了一年,晋阳从县学离开了,张文海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那里,便也离开县学回家读书。这下可算是遂了张家父母的心愿,三天两头就要带着张文海去相一次亲,口口声声都是抱孙子抱孙子的,仿佛他们的儿子就是制造孙子的工具。
张文海那段时间简直生不如死,后来因为张父不慎失言吃了官司才算消停下来。等楚辞回来后,张文海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跟在楚辞身边,这样才能摆脱被催婚的噩梦。
不过,张文海自己虽然不想成亲,但是操心起楚辞的终身大事来,却丝毫不含糊。等生意上的事交代清楚之后,他就开始四处打听了。只可惜,漳州府有底蕴的人家很少,能配得上楚辞的更是一个也没有,张文海只能挫败的暂时放弃了。
幸好,正忙着写预算的楚辞还丝毫不知道,这一场逼婚危机因为缺少合适的对象而消弭于无形。若是他知道了,恐怕会跳起来锤爆张文海的狗头。什么叫皇帝不急太监急,而且,他分明是有对象的!
第338章 入了个假社
自从接下预算书的任务, 楚辞这几天就忙的昏天黑地的。他以前虽然没有写过这玩意,但好歹实习的时候跟了一个工程,看过预算书是怎么写的。现在要他依葫芦画瓢倒也不难, 主要是这事做起来太繁琐了。
幸好赵宽派来的几个手下都挺有能力的, 以往在别的府建码头时, 他们也曾参与其中,知道该做哪些事情。就这样白天晚上不停讨论, 他们终于在第三天把预算书写出来了。
楚辞打发走赵宽的手下后,又命人将其中一份预算书送到知府衙门给陆知府过目。这里头除了财政拨款外, 还需要向本地富商化化缘。这银子都有定数, 要是陆知府要不来这么多钱, 府里的财政就要多出一些了。
楚辞是不准备去趟这一池浑水的, 没道理陆知府什么活都不干就能坐享其成。若是他一个父母官都要不来银子,那这两三年也算白经营了。
把所有事都处理好后,楚辞伸手拿了个粽子剥了吃。前几天过端午, 楚辞都还是忙得昏天黑地回去,发现他们在吃粽子时才发现的。他还道最近衙门为什么总是那么香呢,原来是其他大人身上都佩戴着香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