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萧寒城(51)
明白,明白,这牢头被唬得一怔,忙道:小的亲自带公公前去,绝不会引人耳目!两位公公,这边请
郭赛掩面咳嗽了一声,便走了上前。林荆璞压低脑袋,紧随其后。
牢头说着,又无意间往后瞄了一眼,倒未察觉出有什么异常,只觉得这小太监面容长得过于姣好,忍不住要让人多看几眼。
二位公公,宁为钧就关押在这里头。小的便不打扰了,有什么吩咐,只管传唤。
郭赛见他走远了,紧绷的身子才松了下来,屏立至林荆璞身后,自在了许多。
宁大人。林荆璞摘了太监帽子,上前作揖。
宁为钧见到林荆璞,忙提起精神,起身隔着铁栏行礼:二爷。
林荆璞打量,他的身上没有半道伤痕,囚服整洁,只是看着两颊略微消瘦了一些,怕是压根没怎么被审过。
狱里的饭食可还好?
灯火昏暗,宁为钧低着头,恭敬回答:好。
睡得如何?
也好。
狱中不透风,可阴冷得让人站不住。郭赛取了件大氅,给林荆璞仔细披上。
宁为钧仍不抬头,只将视线稍稍上移,迟疑问:二爷深夜前来,敢问是
说来也惭愧。当日凤隆坡一事,我明知柳佑不可信,却还是给你递送了消息,害你落得如今这般境地。林荆璞身子渐暖,面色透润如玉,亲切地说:你可怨我?
宁为钧往后退了小半步,奉命唯谨:是我自己当日行事莽撞,未曾调查清楚便去打草惊蛇。怨不得二爷。
林荆璞是个最没架子的主,可宁为钧看似对他总是过于恭敬谨慎,乃至有几分颤颤巍巍,像是生怕踩到他的什么忌讳。
林荆璞先前与宁为钧的交集并不多,正儿八经说上话的也就那么一次。时至今日,他才确信宁为钧敬重自己,可也在提防自己。
既有敬意,又为何要防?自己又有什么值得他防的?
你怨我也是应当的,林荆璞眸底一深,又惋惜道:烧毁军用是大罪,魏绎没对你手下留情,五日后便要行刑。不过,你若肯告诉我一些实话,我或许可救你一命。
宁为钧的唇抿成了一道黑线,又道:谢二爷,可死生由命不由己。
你还不知我要问什么。林荆璞似笑非笑,面上捉摸不透。
宁为钧一愣,惶恐一拜,以示歉意:二爷想问什么,便问吧。
林荆璞长指拢袖:当年你族中长辈十余人殉国,你何以活了下来?
宁为钧微顿,平静道:我怕死,只好仕新朝而苟活于世。
是么?林荆璞淡淡瞥了眼他的站姿,又问:这一年间,你为何要助魏绎行事?
宁为钧:他是皇帝,我忌惮其威势,不敢有所得罪。
你要真这么想,林荆璞不动喜怒地纠正道:那该与朝中那些庸碌之官一样,听命于燕鸿才是。
宁为钧神色均敛,便跪了下来,不再答话。
林荆璞也无心再逼问他。
他摘了大氅交给郭赛,语气冰冷:宁为钧,我赏识你是个可用之才,知你心性坚韧,平日也不与你试探交心,唯恐辱没了你。难得魏绎对你下了狠手,想着我有机可趁,却不想你顽钝麻木,是块撬不动的坚石。也罢
他戴上侍者冠,便要离去。郭赛忙弯腰碎步跟了上去,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须得走在前头。
宁为钧跪在地上岿然不动,到最后也没吱半句。
上了回宫的马车,郭赛见林荆璞面色不豫,小声问:二爷,宁为钧什么都不肯说,我们今夜不是白来了一趟?要是被皇上知道,我们偷跑出宫是来提狱见他
魏绎急着要杀他灭口,定有不可告人的缘由。不亲来一趟,我不甘心。林荆璞面色沉静,可耐不住心底烦闷。
他掀帘看向车窗外,只见夜色中的一队差吏抓了五六十名罪犯,正往狱中赶去。
铁链铐着的那帮罪犯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哀啼连连,差吏的鞭笞辱骂声更是不绝于耳。
郭赛往外瞄了眼,见不得这样的场面,便去合了窗。
二爷,奴才前些日子在御前侍奉时听说过,说军火案一旦查起来,要抄家灭门的可不止宁为钧一个。宁为钧家中人少,如此看来,比他惨的人还大有人在。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林荆璞,他想到了什么,目色渐深:我记得曹将军先前查过,说宁为钧还有个姐姐,也还活着。
好像是有的,郭赛也想起来了:宁昌隆一家忠烈,死在了故土。宁为钧只与他的姐姐在邺京相依为命。
不知为何,林荆璞脑海浮现出了那只荷包的模样。那一日,他就觉得那针线的落脚处有几分熟悉,故而多留意了几眼。
宁为钧不曾娶妻,他说那荷包是他家人为他亲手缝制的。
这便怪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温馨提示:荷包的伏笔在第33章 。
第76章 皇嫂 他与我合作,怎会不留一手。
刑期将至,宁为钧名下没有地契商铺,官府只将宁家宅院查封了,门前的两道封条都是崭新的。
月下不留影,树上不留痕。夜已将息,曹游穿着夜行衣,与两个部下手脚利索地从后院矮墙翻了进去,分头隐秘寻找这宁宅中的蛛丝马迹。
官兵抄家抄得干净,几间屋子里头只剩了些破烂桌椅,窗棂一角也已蒙起了层蜘蛛网。
一部下在前厅搜查了一圈,一无所获,跑来与曹游禀报:公子,这宅子里外统共就这么点大地方,穷得连口井都没有,二爷究竟是想让我们找什么?
我哪知道啊,二爷什么底也没透,只说让我来看看这破宅子有什么可疑的,曹游也摸不着头脑,又问:对了,你那可有发现什么女人用的器物?
没,连个破碗都不剩了。
宁为钧这官当得本就一穷二白,抄了家之后,宅子里头几乎扣不出半点值钱的东西,连侧卧上的被褥床幔都没了,只剩下张硬床板。
这便有几分欲盖弥彰的意思了。恐怕在他们来之前,早有人潜入这间府邸,动了手脚,生怕他们找到什么线索。
曹游心中起疑,此时另一名部下似有所发现,匆匆来报:公子,东边主卧里有东西!
曹游一凛,立刻大步迈去了那间主卧,确认四下安全后,掌中点了盏油灯。
是一根被砍断了的铁链。
这根铁链是被人砍断的,只有常人指头的宽窄,可上面隐约有些斑驳的血痕,须得借着月光仔细看才能瞧见。
好家伙,藏得够深啊。
曹游以前跟曹问青行过军,也做过几年衙差的活,一眼便认出这种血迹须是冷器在人皮肤上磨得久了,日渐渗出来的。
公子,这铁链子是在床榻后头找到的,十分隐蔽,方才我险些也疏漏了。
曹游总觉得这间屋子里有阵说不上的诡异,阴森森的,又不觉看向了那扇窗户,又脱口而出:你们看着,这两边的窗子是不是比其他屋子里的高些?
他们忙去比对了一番,公子好眼力,果真是如此!
曹游得意地笑了一声:不稀奇,地牢里的窗户也都一间比一间造得高呢,宁为钧把自家主卧当成牢房,得亏他胆子大!
林荆璞昨夜没有回宫,去了曹家草堂之前,在南市买了两袋柿饼,让郭赛连同手书一起带回了宫去。
曹游的字形草得难以辨认,也没几句话能读得通顺。
林荆璞看过后,便放灯烛上烧了。
二爷,昨日起刑部大牢便加派了成倍的重兵把守,凡进出大牢的官员前后要过六道关卡,须得持官牌、提审公文以及皇帝御笔亲批条子三者,缺一不可入内,如此一来,便是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林荆璞没说什么,余烬不小心烫到了指尖,眉头微蹙。
曹问青听言,生出愁容,不由担忧说:这启帝性子的确多疑,想他也是个手段的人。启朝初建时,燕鸿是大启诸臣的太阳,他是陨落了,可保不准这小皇帝将来有一日,会成为启朝众人新一轮的赤日。好在他们六部官员都是燕鸿的旧部,燕鸿死后,心肠里都打着各自算盘,说到底还是一盘散沙,启帝想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听皇命行事,并非易事。二爷,说到底我们还是得抓紧时间
说着,曹问青想起什么,又问身边人:伍老是不是已快到邺京了?
将军,快了,就这几日的功夫。
林荆璞就要离京了。
这几日邺京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燕鸿的死,反倒是掩盖了许多声音。
林荆璞与魏绎虽未明着扯破脸皮,贪恋肌肤间的余温,可也改不了缔盟已破的事实。
而他自前夜出城以来,足足一日半,魏绎也不曾派人来找过他。两人床上契合难分,一旦疏远起来,倒也十分有默契。
欲望大不过人命与江山,他们早是同床异梦,都在为布局新的阵营而筹谋忙碌。
林殷余党要防备魏绎下手,因此曹问青埋在邺京城与宫里的许多眼线都已撤走或换了人,一些能移交出去的生意也都一并转手,隐匿情报网。很快,连这曹家草堂过几日也会人去楼空。
可宁为钧灭门一事,让林荆璞放不下心就这么全身而退。
林荆璞说:魏绎性子多疑,可此时在刑部加派重兵,并非只是为了防我,而是因为如今那里关押了不同寻常的犯人。
二爷说的,可是关在宁宅的那个人?曹问青皱眉,屋子都被搬空了,曹游找不出旁的东西,除非能避开视线掘地三尺。
林荆璞颔首,下意识地抚着金钩镯上的花纹,指尖的灼痛感才得以缓和了些。
曹问青叹息,愁眉不展:这是老臣的疏忽,先前替二爷调查宁为钧的底细,可偏偏漏了他的住宅,那宅子那么小,边上又有好几间官宅,平日里走动的人也多,谁能想到里头竟藏了人?
虽说那宅子已事先被人清理过一遍,曹游没能查出更多线索,之前各端冒出来的苗头又很是隐晦繁杂,但林荆璞心思敏锐远胜于常人。
正因为是在家宅里藏人,旁人才不会怀疑,林荆璞说:此事也不能怪曹将军,我本该更高看魏绎几分,他与我合作,怎会不留一手。
曹问青没捋清:启帝与这事究竟有何关联?
他清隽的眉眼如墨,深不可测,面上看着仍是寡淡谦和,说:宁家皆是大殷忠烈,宁府多年来藏着的这个人,必对三郡、对大殷举足轻重,否则他早些年不会忍辱负重,屈居于启朝而不愿作为。魏绎必然提前知晓了此人的存在,这便说得通,他为何一直以来重用宁为钧,宁为钧也甘愿为他所用。他这皇帝先前虽当得名不副实,可宁为钧也在朝中无依无靠,他要端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宅邸,杀光他所守护之人,还是易如反掌。
曹问青恍然,顿觉郁气难解,换了个稍能舒服点的坐姿,胸口才得以稍加舒缓:那依二爷所见,宁宅里头关着的人究竟会是谁?大殷皇室历五百年而不绝,太子不幸早亡,您是天下唯一正统的皇嗣血脉,除了您,还有什么人足以动摇社稷时局
他的话戛然而止,脑中顿时也现出了一道灵光:该不会
他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此时瞳中也露出了惊恐之色,没再往下猜想,背后的冷汗先渗了出来。
林荆璞的指腹被金钩镯嵌着的虎牙无意刮了一道。这提醒了他,这镯子是个宝贝,可也是个会伤人的锐器。
二爷!
林荆璞用另一只手握住那道伤痕,垂眸缓声道:曹将军不知,我曾见过宁为钧身上有个荷包。那荷包的针线蹩脚,绣的鹤活像只鹌鹑,要说起这鹌鹑,总难免让人想到皇兄了。
曹问青眉头深蹙,几乎是屏气而听。
皇兄是太子,按规制他在朝上得佩金鱼袋。身边与他熟悉的人都知道,他的金鱼袋里必得藏一个尺寸稍小的荷包,随身佩戴,那荷包的图案也是只像鹌鹑的鹤,瞧着十分丑陋,惟有皇兄如视珍宝。只因那是皇嫂出嫁前夕,亲手为他缝制的。
他凝眸看向曹问青,稳声替他说出了他不敢说的:倘若当年邺京沦陷时,皇嫂没死,那她腹中的孩子如今也该能读诗写字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小高潮前卡文卡得厉害,更得少,实在抱歉
第77章 生离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头,燕鸿的后事也并未耽搁下。
既下旨要按国丧的规制厚葬,便是国礼。丧礼上的事无巨细,一切都得听从朝廷安排,燕家的人插不上话。
恋耽美
郭赛掩面咳嗽了一声,便走了上前。林荆璞压低脑袋,紧随其后。
牢头说着,又无意间往后瞄了一眼,倒未察觉出有什么异常,只觉得这小太监面容长得过于姣好,忍不住要让人多看几眼。
二位公公,宁为钧就关押在这里头。小的便不打扰了,有什么吩咐,只管传唤。
郭赛见他走远了,紧绷的身子才松了下来,屏立至林荆璞身后,自在了许多。
宁大人。林荆璞摘了太监帽子,上前作揖。
宁为钧见到林荆璞,忙提起精神,起身隔着铁栏行礼:二爷。
林荆璞打量,他的身上没有半道伤痕,囚服整洁,只是看着两颊略微消瘦了一些,怕是压根没怎么被审过。
狱里的饭食可还好?
灯火昏暗,宁为钧低着头,恭敬回答:好。
睡得如何?
也好。
狱中不透风,可阴冷得让人站不住。郭赛取了件大氅,给林荆璞仔细披上。
宁为钧仍不抬头,只将视线稍稍上移,迟疑问:二爷深夜前来,敢问是
说来也惭愧。当日凤隆坡一事,我明知柳佑不可信,却还是给你递送了消息,害你落得如今这般境地。林荆璞身子渐暖,面色透润如玉,亲切地说:你可怨我?
宁为钧往后退了小半步,奉命唯谨:是我自己当日行事莽撞,未曾调查清楚便去打草惊蛇。怨不得二爷。
林荆璞是个最没架子的主,可宁为钧看似对他总是过于恭敬谨慎,乃至有几分颤颤巍巍,像是生怕踩到他的什么忌讳。
林荆璞先前与宁为钧的交集并不多,正儿八经说上话的也就那么一次。时至今日,他才确信宁为钧敬重自己,可也在提防自己。
既有敬意,又为何要防?自己又有什么值得他防的?
你怨我也是应当的,林荆璞眸底一深,又惋惜道:烧毁军用是大罪,魏绎没对你手下留情,五日后便要行刑。不过,你若肯告诉我一些实话,我或许可救你一命。
宁为钧的唇抿成了一道黑线,又道:谢二爷,可死生由命不由己。
你还不知我要问什么。林荆璞似笑非笑,面上捉摸不透。
宁为钧一愣,惶恐一拜,以示歉意:二爷想问什么,便问吧。
林荆璞长指拢袖:当年你族中长辈十余人殉国,你何以活了下来?
宁为钧微顿,平静道:我怕死,只好仕新朝而苟活于世。
是么?林荆璞淡淡瞥了眼他的站姿,又问:这一年间,你为何要助魏绎行事?
宁为钧:他是皇帝,我忌惮其威势,不敢有所得罪。
你要真这么想,林荆璞不动喜怒地纠正道:那该与朝中那些庸碌之官一样,听命于燕鸿才是。
宁为钧神色均敛,便跪了下来,不再答话。
林荆璞也无心再逼问他。
他摘了大氅交给郭赛,语气冰冷:宁为钧,我赏识你是个可用之才,知你心性坚韧,平日也不与你试探交心,唯恐辱没了你。难得魏绎对你下了狠手,想着我有机可趁,却不想你顽钝麻木,是块撬不动的坚石。也罢
他戴上侍者冠,便要离去。郭赛忙弯腰碎步跟了上去,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须得走在前头。
宁为钧跪在地上岿然不动,到最后也没吱半句。
上了回宫的马车,郭赛见林荆璞面色不豫,小声问:二爷,宁为钧什么都不肯说,我们今夜不是白来了一趟?要是被皇上知道,我们偷跑出宫是来提狱见他
魏绎急着要杀他灭口,定有不可告人的缘由。不亲来一趟,我不甘心。林荆璞面色沉静,可耐不住心底烦闷。
他掀帘看向车窗外,只见夜色中的一队差吏抓了五六十名罪犯,正往狱中赶去。
铁链铐着的那帮罪犯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哀啼连连,差吏的鞭笞辱骂声更是不绝于耳。
郭赛往外瞄了眼,见不得这样的场面,便去合了窗。
二爷,奴才前些日子在御前侍奉时听说过,说军火案一旦查起来,要抄家灭门的可不止宁为钧一个。宁为钧家中人少,如此看来,比他惨的人还大有人在。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林荆璞,他想到了什么,目色渐深:我记得曹将军先前查过,说宁为钧还有个姐姐,也还活着。
好像是有的,郭赛也想起来了:宁昌隆一家忠烈,死在了故土。宁为钧只与他的姐姐在邺京相依为命。
不知为何,林荆璞脑海浮现出了那只荷包的模样。那一日,他就觉得那针线的落脚处有几分熟悉,故而多留意了几眼。
宁为钧不曾娶妻,他说那荷包是他家人为他亲手缝制的。
这便怪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温馨提示:荷包的伏笔在第33章 。
第76章 皇嫂 他与我合作,怎会不留一手。
刑期将至,宁为钧名下没有地契商铺,官府只将宁家宅院查封了,门前的两道封条都是崭新的。
月下不留影,树上不留痕。夜已将息,曹游穿着夜行衣,与两个部下手脚利索地从后院矮墙翻了进去,分头隐秘寻找这宁宅中的蛛丝马迹。
官兵抄家抄得干净,几间屋子里头只剩了些破烂桌椅,窗棂一角也已蒙起了层蜘蛛网。
一部下在前厅搜查了一圈,一无所获,跑来与曹游禀报:公子,这宅子里外统共就这么点大地方,穷得连口井都没有,二爷究竟是想让我们找什么?
我哪知道啊,二爷什么底也没透,只说让我来看看这破宅子有什么可疑的,曹游也摸不着头脑,又问:对了,你那可有发现什么女人用的器物?
没,连个破碗都不剩了。
宁为钧这官当得本就一穷二白,抄了家之后,宅子里头几乎扣不出半点值钱的东西,连侧卧上的被褥床幔都没了,只剩下张硬床板。
这便有几分欲盖弥彰的意思了。恐怕在他们来之前,早有人潜入这间府邸,动了手脚,生怕他们找到什么线索。
曹游心中起疑,此时另一名部下似有所发现,匆匆来报:公子,东边主卧里有东西!
曹游一凛,立刻大步迈去了那间主卧,确认四下安全后,掌中点了盏油灯。
是一根被砍断了的铁链。
这根铁链是被人砍断的,只有常人指头的宽窄,可上面隐约有些斑驳的血痕,须得借着月光仔细看才能瞧见。
好家伙,藏得够深啊。
曹游以前跟曹问青行过军,也做过几年衙差的活,一眼便认出这种血迹须是冷器在人皮肤上磨得久了,日渐渗出来的。
公子,这铁链子是在床榻后头找到的,十分隐蔽,方才我险些也疏漏了。
曹游总觉得这间屋子里有阵说不上的诡异,阴森森的,又不觉看向了那扇窗户,又脱口而出:你们看着,这两边的窗子是不是比其他屋子里的高些?
他们忙去比对了一番,公子好眼力,果真是如此!
曹游得意地笑了一声:不稀奇,地牢里的窗户也都一间比一间造得高呢,宁为钧把自家主卧当成牢房,得亏他胆子大!
林荆璞昨夜没有回宫,去了曹家草堂之前,在南市买了两袋柿饼,让郭赛连同手书一起带回了宫去。
曹游的字形草得难以辨认,也没几句话能读得通顺。
林荆璞看过后,便放灯烛上烧了。
二爷,昨日起刑部大牢便加派了成倍的重兵把守,凡进出大牢的官员前后要过六道关卡,须得持官牌、提审公文以及皇帝御笔亲批条子三者,缺一不可入内,如此一来,便是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林荆璞没说什么,余烬不小心烫到了指尖,眉头微蹙。
曹问青听言,生出愁容,不由担忧说:这启帝性子的确多疑,想他也是个手段的人。启朝初建时,燕鸿是大启诸臣的太阳,他是陨落了,可保不准这小皇帝将来有一日,会成为启朝众人新一轮的赤日。好在他们六部官员都是燕鸿的旧部,燕鸿死后,心肠里都打着各自算盘,说到底还是一盘散沙,启帝想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听皇命行事,并非易事。二爷,说到底我们还是得抓紧时间
说着,曹问青想起什么,又问身边人:伍老是不是已快到邺京了?
将军,快了,就这几日的功夫。
林荆璞就要离京了。
这几日邺京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燕鸿的死,反倒是掩盖了许多声音。
林荆璞与魏绎虽未明着扯破脸皮,贪恋肌肤间的余温,可也改不了缔盟已破的事实。
而他自前夜出城以来,足足一日半,魏绎也不曾派人来找过他。两人床上契合难分,一旦疏远起来,倒也十分有默契。
欲望大不过人命与江山,他们早是同床异梦,都在为布局新的阵营而筹谋忙碌。
林殷余党要防备魏绎下手,因此曹问青埋在邺京城与宫里的许多眼线都已撤走或换了人,一些能移交出去的生意也都一并转手,隐匿情报网。很快,连这曹家草堂过几日也会人去楼空。
可宁为钧灭门一事,让林荆璞放不下心就这么全身而退。
林荆璞说:魏绎性子多疑,可此时在刑部加派重兵,并非只是为了防我,而是因为如今那里关押了不同寻常的犯人。
二爷说的,可是关在宁宅的那个人?曹问青皱眉,屋子都被搬空了,曹游找不出旁的东西,除非能避开视线掘地三尺。
林荆璞颔首,下意识地抚着金钩镯上的花纹,指尖的灼痛感才得以缓和了些。
曹问青叹息,愁眉不展:这是老臣的疏忽,先前替二爷调查宁为钧的底细,可偏偏漏了他的住宅,那宅子那么小,边上又有好几间官宅,平日里走动的人也多,谁能想到里头竟藏了人?
虽说那宅子已事先被人清理过一遍,曹游没能查出更多线索,之前各端冒出来的苗头又很是隐晦繁杂,但林荆璞心思敏锐远胜于常人。
正因为是在家宅里藏人,旁人才不会怀疑,林荆璞说:此事也不能怪曹将军,我本该更高看魏绎几分,他与我合作,怎会不留一手。
曹问青没捋清:启帝与这事究竟有何关联?
他清隽的眉眼如墨,深不可测,面上看着仍是寡淡谦和,说:宁家皆是大殷忠烈,宁府多年来藏着的这个人,必对三郡、对大殷举足轻重,否则他早些年不会忍辱负重,屈居于启朝而不愿作为。魏绎必然提前知晓了此人的存在,这便说得通,他为何一直以来重用宁为钧,宁为钧也甘愿为他所用。他这皇帝先前虽当得名不副实,可宁为钧也在朝中无依无靠,他要端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宅邸,杀光他所守护之人,还是易如反掌。
曹问青恍然,顿觉郁气难解,换了个稍能舒服点的坐姿,胸口才得以稍加舒缓:那依二爷所见,宁宅里头关着的人究竟会是谁?大殷皇室历五百年而不绝,太子不幸早亡,您是天下唯一正统的皇嗣血脉,除了您,还有什么人足以动摇社稷时局
他的话戛然而止,脑中顿时也现出了一道灵光:该不会
他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此时瞳中也露出了惊恐之色,没再往下猜想,背后的冷汗先渗了出来。
林荆璞的指腹被金钩镯嵌着的虎牙无意刮了一道。这提醒了他,这镯子是个宝贝,可也是个会伤人的锐器。
二爷!
林荆璞用另一只手握住那道伤痕,垂眸缓声道:曹将军不知,我曾见过宁为钧身上有个荷包。那荷包的针线蹩脚,绣的鹤活像只鹌鹑,要说起这鹌鹑,总难免让人想到皇兄了。
曹问青眉头深蹙,几乎是屏气而听。
皇兄是太子,按规制他在朝上得佩金鱼袋。身边与他熟悉的人都知道,他的金鱼袋里必得藏一个尺寸稍小的荷包,随身佩戴,那荷包的图案也是只像鹌鹑的鹤,瞧着十分丑陋,惟有皇兄如视珍宝。只因那是皇嫂出嫁前夕,亲手为他缝制的。
他凝眸看向曹问青,稳声替他说出了他不敢说的:倘若当年邺京沦陷时,皇嫂没死,那她腹中的孩子如今也该能读诗写字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小高潮前卡文卡得厉害,更得少,实在抱歉
第77章 生离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头,燕鸿的后事也并未耽搁下。
既下旨要按国丧的规制厚葬,便是国礼。丧礼上的事无巨细,一切都得听从朝廷安排,燕家的人插不上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