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萧寒城(31)
嗯,允州这季节如今是潮了些。胡轶语气十分寡淡,又偏头去打量了眼岑谦衣着,责问道:岑大人接见邺京官差的礼仪,向来都如此与众不同么?
岑谦无暇顾及这些事,起身往前了一步,腹热肠慌,弯腰拱手问道:御史大人此趟可是奉了圣旨,带了救灾钱粮来的?
胡轶窃笑,看了他一眼,又让下人煮了壶新茶来,不紧不慢道:皇上与燕相只是让本官来两州查明灾情,如实禀报,拨银子的事,左右不归我管。临州那边也是馋狗等骨头呢,过两日我还得赶去一趟,再回京跟圣上覆旨。
外头的雨声又大了起来,听得岑谦心灼难耐。掺着泥沙的水滴一路往下,又脏了他被磨破的雨靴。
岑谦怔了有半晌,胸中涌上一股气,他擦了把鬓边的泥,咬牙忍气道:下官第一封折子应在半月前就送至了邺京,后每隔一日都会往朝中通报允州灾情,上头所言句句为真,朝廷莫不是信不过我这地方刺史,为何还要再查?御史大人这一路前来,莫非没有看到街道尽毁,百姓罹难吗!?
岑大人莫急,胡轶宛转叹了一口长气,道:正是因为赈灾之事重大,朝廷才更要慎重一些。待本官去督查完临州的灾情后,便立刻回京复命。岑大人,到时皇上与燕相自会有裁决,钱粮人马一个也不会给你落下
人命关天,怎能不急!实不相瞒,允州弹尽粮绝,明日给灾民的粮米已发不出来!
岑谦摊着双手发颤,哑声道:请御史大人务必即刻发信告知皇上!否则满城百姓就是啃树皮吃干草,也撑不到赈灾钱粮发下的那一日啊大人
胡轶的语气重了几分,稍显不悦:岑大人,你在官场中也是混了大半辈子的人,何必要咄咄逼人至此。上头有领旨,下头便得跑断腿,我也委实是有许多难处的。这洪水如猛兽,百姓也能体谅,谁也不会把责任怪罪到你的头上。允州是种果蔬的大州,往年比京畿还要富庶,城中哪里会没粮,你早些日子往府上囤积一些,也够你这座府衙吃上半年的了
岑谦撑着桌沿,有些站不住了。
他乌纱帽檐下的泥沙渐渐褪去,露出鬓边斑斑的灰发。余光回望这风雨满城,他顿觉心力交瘁,一时老了许多。
林荆璞离了邺京后,一路往东先赶到了猿啼峰,后从离江走的水道。这季节驶船往南正好是顺风,挂帆直下,一日半的功夫便能到了允州与临州交界,他与冯卧和沈随碰上了面。
冯卧比林荆璞早两日从邺京出发,走得更急。他们已顺路先去过了临州,眼下正要赶往允州去。
洪水势大,到了灾情泛滥之地,便坐不得舟船了,只能改走陆地。
大批赀货从船上卸下,冯卧掀帘往后看了眼那满满当当的货物,不由惊异:好家伙,这许多钱粮!二爷,皇上是如何在一日之内凑齐的?
林荆璞在马车上没抬头,手上正在钻研一本《疏河十二要义》,淡淡道:找人借的。
嘎不是一笔小数目呀!两州灾情在邺京尚未通报,朝廷没有名目拨下钱款,何况运往临州得还有一大批呢,皇上能找谁借哝?冯卧乡音飙了出来,又看了眼林荆璞,便也心知肚明了。
二爷,你这钱怕是讨不回来咯。冯卧笑着打趣道。
他这几日为了灾情忙得脚不沾地,脚丫都没拿出来透过气,鞋底是又潮又霉,想拿出来晾一晾。沈随隐约已闻到了那酸臭味,冷冷瞪了他一眼,冯卧只好不情愿地将那靴子胡乱套了回去。
这钱既是用在百姓身上,从谁的口袋出都一样。林荆璞合上了书,眉心微沉:子丙先生,你去过了临州,那边情势如何?
冯卧正经答话起来:二爷,鄙人的老家就在临州。淹是淹了不少,但那几条官道还是畅通的。临州刺史李怀复是个没胆魄又没主意的,伍老前些日子悄悄周济了他们一批粮食,他私下欣然受了,也正因如此,城中的灾民还能再撑上一段时间,不至于饿肚子。等你的这批粮运过去,只要挨过洪潮一退,问题就不大。
林荆璞与冯卧都清楚,此次救灾,难便难在允州。
这水灾最早便从允州最先发的,允州的地貌以松软的垸田为主,汛期的水位一涨,河水挟泥沙而下,河道淤积,致使洪水愈发不可收拾。
可想而知,允州的灾情必然比临州要严重许多,可那岑谦偏偏是个清风两袖、至清无鱼之辈,身为启朝臣,他立场分明从不与三郡往来,自然也不会领受三郡的施舍。
他一直咬牙硬挺,苦等着大启朝廷来搭救。
林荆璞又问:燕鸿举荐的御史到了吗?
胡轶啊,听说一早那厮就风风光光到了允州府衙,还摆架子给岑谦看呢。冯卧说。
你对此人熟悉?
冯卧盘腿嗤道:我与胡轶是同部同司,算有几分熟络。他这人论才学远不及商珠,论手段也不及之前的安保庆,这么多年他在户部顶多算个圆滑玲珑之人,考核筹算样样不行,官场上的行话倒是一套一套的。
林荆璞也轻笑:燕鸿还是知道用人之道的。灾情当前,他偏要派条泥鳅来上推下卸。
冯卧想到了什么,又微微犯难:二爷,胡轶既已去见了岑谦,他定会说朝廷还没将赈灾款项拨下。而今我们又将这些东西送去,得拿什么名头?
他胡轶是御史,你冯卧就不是了吗?你才是大启皇帝钦定督查赈灾的御史大人。林荆璞将手藏在袖子中,温润的眸中泻出一份危险:既有人敢冒充御史,耽误赈灾大事,那便是欺上瞒下的死罪,可就地正法。
冯卧皱起了眉:嗳,这事不对啊,分明是我被私调来两州的,名不正言不顺,凭什么指认胡轶是假冒的御史?
只见林荆璞缓缓掏出了一枚铸金令牌,冯卧一怔,穿好鞋去双手恭敬接过,仔细打量,不由瞪傻了眼,又扺掌大笑了起来:二爷,连皇帝令牌他也舍得让你带出来?
魏绎抠门,自是不舍得的。林荆璞举止生姿,眼梢出了一分浅笑:他全不知情,是我在龙榻上顺来的。
第48章 令牌 忘情到了这种地步么?
南边洪潮湍急不退,邺京这几日却风平浪静得不大正常。
偏殿的门扉白日都虚掩着,宫人们还是惯例进出打扫伺候,看不出与素日里有什么分别。可终究是少了一个人,魏绎总觉得整个衍庆殿都冷清了许多。才九月底,他便让宫人搬来了暖炉烘烤。
午后高阳悬晒,前些天雨水的霉气又尚未蒸干,湿热难耐,颇有返夏的势头。
宁为钧穿着一袭旧制的官服,于衍庆殿正厅外等候。
魏绎昨又熬了一夜,方卧下补了会儿觉,听到郭赛通报,便从榻上强起。
宁为钧见他到了,肃面拱手而迎:微臣参见皇上。
魏绎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屏退了殿中杂人,用茶水随意漱了个口,哑声问:查到眉目了吗?
微臣依照皇上的意思去仔细查了,这三月以来各州的钱庄数量较半年前所差无几,民间私营的银子并未大量流入朝廷手中。只如此看来,燕相应只是单单动用了国库里的钱。宁为钧道。
魏绎听言一顿,放下了漱口的茶杯,轻嗤道:既与民营挂不上勾,那他拿走国库银两,就不会是做民本生意。
宁为钧沉思片刻,说:皇上,燕相的买卖与百姓的吃穿用度无关,流水之大又堪比两个州的赈灾钱,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
魏绎黯然一凛。
军备。
燕鸿极有可能拿钱私造了军火器械,从中牟取盈利。
历朝历代养军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启朝每年光是给逐鹿、策林添置器械盔甲的钱得花上百万两,供应朝廷的军火商能从中赚一大笔银子,军备之物又关系到国家局势,所以几大军火商最好是由皇帝的心腹亲信一手掌控。
可启朝建立不久,皇族人丁单薄,大权不在魏绎的手上,他也发愁抽派不出合适的人选来掌管军火机密。
如今供应兵部军火的几家商当都是从民间起家的,朝廷督查也难免会有疏漏。燕鸿在这一块下手,的确是有机可乘。
可启朝的两只军队从不缺少军备,燕鸿就是造了军火,又不好光明正大地卖给兵部,那这批货他又打算转手卖将给谁?
再说,燕鸿当真只是为了挣钱么?
魏绎疑心更甚,拧眉道:你再去查查各地的武器商行,还有兵部的库部司,连着户部的那些糊涂账一起查!
燕鸿做事滴水不漏。他们现今要查,也只能凭着蛛丝马迹,大浪淘沙。
是。
宁为钧躬身,又犯难说道:皇上,户部的帐目每月都有留存在皇阁之中,臣不难调阅。不过兵部的库部司是重镇之地,微臣是刑部官员,就是找了恰当的由头也不好随意出入,斗胆恳请皇上将天家令牌发下借臣一用。
朝廷的实权虽没完全落在魏绎的手上,可他到底还是大启唯一的皇帝,手下的人凭着金令牌出入六部各司还是容易的。
魏绎颔首嗯了一声,手往腰上一摸,却发现空空如也,只剩下那根原先绑在令牌上的金穗。
他愣一愣,见那线头纷乱,显然是被人扯断的。除了那只狐狸,没人能近御前下手,还会使他毫无察觉。
天高皇帝远,地方上的变数谁能猜得准,林荆璞要拿了令牌,的确是更方便在两州办事些。可魏绎诧异的是,自己上次竟忘情到了这种地步么?
他恼了半分,又转而一笑,对宁为钧说:令牌朕有别的急用。库部司不方便去就先搁着,不好打草惊蛇,等有了机会,再去探探邵明龙的口风罢。
此乃大启天子金令,岑大人可看清楚了?冯卧正举着那枚令牌,对岑谦拱手一笑。
岑谦被晃到了眼,挑眉一滞,忙在坑洼中跪下了双膝:臣岑谦,叩谢圣恩
冯卧见他这身狼狈不堪的模样,当场就放下了御史的架子,岑大人快快请起!
允州的大雨还是没停,冯卧仔细收起了令牌,没让人帮着打伞,淋着雨光着脚,沿着这条河道水势低洼处与岑谦一同巡查。
防筑堤坝的允州卫兵已吃不消了,冯卧带来的几十人便先顶了上去,剩下的人手还忙着将赈灾粮食运往城中粮仓。
有条不紊。
岑谦的腿泡在水中皆是发软的,一日之内一起一落,他恍如在梦中,忍不住跟冯卧毕恭毕敬地唠嗑了起来,左右不过都是一个谢字。
冯卧最不自在的便是别人跟自己道谢,所幸这雨点与洪水声大,他听不太清楚。
他抬高了斗笠,又扯着嗓子对岑谦高喊道:岑大人,格堤虽十分要紧,可遥堤和缕堤也是治水关键啊!今日河道必得加造出一条新的缕堤
御史大人,下官也曾想过这个,只是这一带的地质松软,只怕是承不住缕堤的重量啊岑谦也高声喊道。
冯卧弯腰去掏了一把泥沙仔细瞧了瞧,又将淤泥全蹭在了自己衣上,笑着,高喊:这地是软了点,可不算松,想办法加宽即可,然后基地改用石子加固!岑大人这几日辛苦,今夜便由我来守值督查吧!
这、这怎可劳烦御史大人!
无妨,救灾要紧!灾情不稳,皇上回去要你我小命
岑谦感激涕零,可心中仍是有疑虑,问:今日一早户部的胡大人便已来了府衙,皇上莫不是派了两位御史前来允州?这是何意啊
冯卧像是没听清,将手掌贴在了耳朵旁:啊?你说什么?
岑谦只得将声音提得更高:下官是问,户部的胡大人也是御史,为何冯大人早上没有与他一同前来
胡啥?冯卧还是听不清。
胡轶大人岑谦喊得喉咙都要破了。
此时一卷洪水重重拍下,浑浊的水花溅了两人一身。
冯卧嗳哟一声往旁躲了一下,好像还是没听清楚岑谦的话,笑着摆摆手:瞎胡扯呢!
要入夜了,河道旁有冯卧这名经验老到的治水能手督查,岑谦这才能抽了空,赶回城中体察灾民。
头等要紧的事便是粮食。
岑谦先回了允州粮仓,总算是见到满满当当的米面,连声叫好,又激动地要流下眼泪来:冯大人是天降神兵!皇上爱民之心殷切,朝廷也并未弃允州而不顾啊!快,快去分发给城中每户
他便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对完了赈灾钱粮的帐,又立即连夜调遣人马,挨家挨户地去送粮食。
忙到翌日清晨,岑谦才发完了这第一批粮食,一回府衙坐下,便累得有些站不起身。可他心眼里还是高兴的。
雨这会儿已停了,许是离开霁之日不远了。
此时,胡轶赶着天明雨歇过了来,他今日带了不少人,望着瘫软在椅子上的岑谦,冷声一笑:岑大人好生舒坦。
恋耽美
岑谦无暇顾及这些事,起身往前了一步,腹热肠慌,弯腰拱手问道:御史大人此趟可是奉了圣旨,带了救灾钱粮来的?
胡轶窃笑,看了他一眼,又让下人煮了壶新茶来,不紧不慢道:皇上与燕相只是让本官来两州查明灾情,如实禀报,拨银子的事,左右不归我管。临州那边也是馋狗等骨头呢,过两日我还得赶去一趟,再回京跟圣上覆旨。
外头的雨声又大了起来,听得岑谦心灼难耐。掺着泥沙的水滴一路往下,又脏了他被磨破的雨靴。
岑谦怔了有半晌,胸中涌上一股气,他擦了把鬓边的泥,咬牙忍气道:下官第一封折子应在半月前就送至了邺京,后每隔一日都会往朝中通报允州灾情,上头所言句句为真,朝廷莫不是信不过我这地方刺史,为何还要再查?御史大人这一路前来,莫非没有看到街道尽毁,百姓罹难吗!?
岑大人莫急,胡轶宛转叹了一口长气,道:正是因为赈灾之事重大,朝廷才更要慎重一些。待本官去督查完临州的灾情后,便立刻回京复命。岑大人,到时皇上与燕相自会有裁决,钱粮人马一个也不会给你落下
人命关天,怎能不急!实不相瞒,允州弹尽粮绝,明日给灾民的粮米已发不出来!
岑谦摊着双手发颤,哑声道:请御史大人务必即刻发信告知皇上!否则满城百姓就是啃树皮吃干草,也撑不到赈灾钱粮发下的那一日啊大人
胡轶的语气重了几分,稍显不悦:岑大人,你在官场中也是混了大半辈子的人,何必要咄咄逼人至此。上头有领旨,下头便得跑断腿,我也委实是有许多难处的。这洪水如猛兽,百姓也能体谅,谁也不会把责任怪罪到你的头上。允州是种果蔬的大州,往年比京畿还要富庶,城中哪里会没粮,你早些日子往府上囤积一些,也够你这座府衙吃上半年的了
岑谦撑着桌沿,有些站不住了。
他乌纱帽檐下的泥沙渐渐褪去,露出鬓边斑斑的灰发。余光回望这风雨满城,他顿觉心力交瘁,一时老了许多。
林荆璞离了邺京后,一路往东先赶到了猿啼峰,后从离江走的水道。这季节驶船往南正好是顺风,挂帆直下,一日半的功夫便能到了允州与临州交界,他与冯卧和沈随碰上了面。
冯卧比林荆璞早两日从邺京出发,走得更急。他们已顺路先去过了临州,眼下正要赶往允州去。
洪水势大,到了灾情泛滥之地,便坐不得舟船了,只能改走陆地。
大批赀货从船上卸下,冯卧掀帘往后看了眼那满满当当的货物,不由惊异:好家伙,这许多钱粮!二爷,皇上是如何在一日之内凑齐的?
林荆璞在马车上没抬头,手上正在钻研一本《疏河十二要义》,淡淡道:找人借的。
嘎不是一笔小数目呀!两州灾情在邺京尚未通报,朝廷没有名目拨下钱款,何况运往临州得还有一大批呢,皇上能找谁借哝?冯卧乡音飙了出来,又看了眼林荆璞,便也心知肚明了。
二爷,你这钱怕是讨不回来咯。冯卧笑着打趣道。
他这几日为了灾情忙得脚不沾地,脚丫都没拿出来透过气,鞋底是又潮又霉,想拿出来晾一晾。沈随隐约已闻到了那酸臭味,冷冷瞪了他一眼,冯卧只好不情愿地将那靴子胡乱套了回去。
这钱既是用在百姓身上,从谁的口袋出都一样。林荆璞合上了书,眉心微沉:子丙先生,你去过了临州,那边情势如何?
冯卧正经答话起来:二爷,鄙人的老家就在临州。淹是淹了不少,但那几条官道还是畅通的。临州刺史李怀复是个没胆魄又没主意的,伍老前些日子悄悄周济了他们一批粮食,他私下欣然受了,也正因如此,城中的灾民还能再撑上一段时间,不至于饿肚子。等你的这批粮运过去,只要挨过洪潮一退,问题就不大。
林荆璞与冯卧都清楚,此次救灾,难便难在允州。
这水灾最早便从允州最先发的,允州的地貌以松软的垸田为主,汛期的水位一涨,河水挟泥沙而下,河道淤积,致使洪水愈发不可收拾。
可想而知,允州的灾情必然比临州要严重许多,可那岑谦偏偏是个清风两袖、至清无鱼之辈,身为启朝臣,他立场分明从不与三郡往来,自然也不会领受三郡的施舍。
他一直咬牙硬挺,苦等着大启朝廷来搭救。
林荆璞又问:燕鸿举荐的御史到了吗?
胡轶啊,听说一早那厮就风风光光到了允州府衙,还摆架子给岑谦看呢。冯卧说。
你对此人熟悉?
冯卧盘腿嗤道:我与胡轶是同部同司,算有几分熟络。他这人论才学远不及商珠,论手段也不及之前的安保庆,这么多年他在户部顶多算个圆滑玲珑之人,考核筹算样样不行,官场上的行话倒是一套一套的。
林荆璞也轻笑:燕鸿还是知道用人之道的。灾情当前,他偏要派条泥鳅来上推下卸。
冯卧想到了什么,又微微犯难:二爷,胡轶既已去见了岑谦,他定会说朝廷还没将赈灾款项拨下。而今我们又将这些东西送去,得拿什么名头?
他胡轶是御史,你冯卧就不是了吗?你才是大启皇帝钦定督查赈灾的御史大人。林荆璞将手藏在袖子中,温润的眸中泻出一份危险:既有人敢冒充御史,耽误赈灾大事,那便是欺上瞒下的死罪,可就地正法。
冯卧皱起了眉:嗳,这事不对啊,分明是我被私调来两州的,名不正言不顺,凭什么指认胡轶是假冒的御史?
只见林荆璞缓缓掏出了一枚铸金令牌,冯卧一怔,穿好鞋去双手恭敬接过,仔细打量,不由瞪傻了眼,又扺掌大笑了起来:二爷,连皇帝令牌他也舍得让你带出来?
魏绎抠门,自是不舍得的。林荆璞举止生姿,眼梢出了一分浅笑:他全不知情,是我在龙榻上顺来的。
第48章 令牌 忘情到了这种地步么?
南边洪潮湍急不退,邺京这几日却风平浪静得不大正常。
偏殿的门扉白日都虚掩着,宫人们还是惯例进出打扫伺候,看不出与素日里有什么分别。可终究是少了一个人,魏绎总觉得整个衍庆殿都冷清了许多。才九月底,他便让宫人搬来了暖炉烘烤。
午后高阳悬晒,前些天雨水的霉气又尚未蒸干,湿热难耐,颇有返夏的势头。
宁为钧穿着一袭旧制的官服,于衍庆殿正厅外等候。
魏绎昨又熬了一夜,方卧下补了会儿觉,听到郭赛通报,便从榻上强起。
宁为钧见他到了,肃面拱手而迎:微臣参见皇上。
魏绎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屏退了殿中杂人,用茶水随意漱了个口,哑声问:查到眉目了吗?
微臣依照皇上的意思去仔细查了,这三月以来各州的钱庄数量较半年前所差无几,民间私营的银子并未大量流入朝廷手中。只如此看来,燕相应只是单单动用了国库里的钱。宁为钧道。
魏绎听言一顿,放下了漱口的茶杯,轻嗤道:既与民营挂不上勾,那他拿走国库银两,就不会是做民本生意。
宁为钧沉思片刻,说:皇上,燕相的买卖与百姓的吃穿用度无关,流水之大又堪比两个州的赈灾钱,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
魏绎黯然一凛。
军备。
燕鸿极有可能拿钱私造了军火器械,从中牟取盈利。
历朝历代养军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启朝每年光是给逐鹿、策林添置器械盔甲的钱得花上百万两,供应朝廷的军火商能从中赚一大笔银子,军备之物又关系到国家局势,所以几大军火商最好是由皇帝的心腹亲信一手掌控。
可启朝建立不久,皇族人丁单薄,大权不在魏绎的手上,他也发愁抽派不出合适的人选来掌管军火机密。
如今供应兵部军火的几家商当都是从民间起家的,朝廷督查也难免会有疏漏。燕鸿在这一块下手,的确是有机可乘。
可启朝的两只军队从不缺少军备,燕鸿就是造了军火,又不好光明正大地卖给兵部,那这批货他又打算转手卖将给谁?
再说,燕鸿当真只是为了挣钱么?
魏绎疑心更甚,拧眉道:你再去查查各地的武器商行,还有兵部的库部司,连着户部的那些糊涂账一起查!
燕鸿做事滴水不漏。他们现今要查,也只能凭着蛛丝马迹,大浪淘沙。
是。
宁为钧躬身,又犯难说道:皇上,户部的帐目每月都有留存在皇阁之中,臣不难调阅。不过兵部的库部司是重镇之地,微臣是刑部官员,就是找了恰当的由头也不好随意出入,斗胆恳请皇上将天家令牌发下借臣一用。
朝廷的实权虽没完全落在魏绎的手上,可他到底还是大启唯一的皇帝,手下的人凭着金令牌出入六部各司还是容易的。
魏绎颔首嗯了一声,手往腰上一摸,却发现空空如也,只剩下那根原先绑在令牌上的金穗。
他愣一愣,见那线头纷乱,显然是被人扯断的。除了那只狐狸,没人能近御前下手,还会使他毫无察觉。
天高皇帝远,地方上的变数谁能猜得准,林荆璞要拿了令牌,的确是更方便在两州办事些。可魏绎诧异的是,自己上次竟忘情到了这种地步么?
他恼了半分,又转而一笑,对宁为钧说:令牌朕有别的急用。库部司不方便去就先搁着,不好打草惊蛇,等有了机会,再去探探邵明龙的口风罢。
此乃大启天子金令,岑大人可看清楚了?冯卧正举着那枚令牌,对岑谦拱手一笑。
岑谦被晃到了眼,挑眉一滞,忙在坑洼中跪下了双膝:臣岑谦,叩谢圣恩
冯卧见他这身狼狈不堪的模样,当场就放下了御史的架子,岑大人快快请起!
允州的大雨还是没停,冯卧仔细收起了令牌,没让人帮着打伞,淋着雨光着脚,沿着这条河道水势低洼处与岑谦一同巡查。
防筑堤坝的允州卫兵已吃不消了,冯卧带来的几十人便先顶了上去,剩下的人手还忙着将赈灾粮食运往城中粮仓。
有条不紊。
岑谦的腿泡在水中皆是发软的,一日之内一起一落,他恍如在梦中,忍不住跟冯卧毕恭毕敬地唠嗑了起来,左右不过都是一个谢字。
冯卧最不自在的便是别人跟自己道谢,所幸这雨点与洪水声大,他听不太清楚。
他抬高了斗笠,又扯着嗓子对岑谦高喊道:岑大人,格堤虽十分要紧,可遥堤和缕堤也是治水关键啊!今日河道必得加造出一条新的缕堤
御史大人,下官也曾想过这个,只是这一带的地质松软,只怕是承不住缕堤的重量啊岑谦也高声喊道。
冯卧弯腰去掏了一把泥沙仔细瞧了瞧,又将淤泥全蹭在了自己衣上,笑着,高喊:这地是软了点,可不算松,想办法加宽即可,然后基地改用石子加固!岑大人这几日辛苦,今夜便由我来守值督查吧!
这、这怎可劳烦御史大人!
无妨,救灾要紧!灾情不稳,皇上回去要你我小命
岑谦感激涕零,可心中仍是有疑虑,问:今日一早户部的胡大人便已来了府衙,皇上莫不是派了两位御史前来允州?这是何意啊
冯卧像是没听清,将手掌贴在了耳朵旁:啊?你说什么?
岑谦只得将声音提得更高:下官是问,户部的胡大人也是御史,为何冯大人早上没有与他一同前来
胡啥?冯卧还是听不清。
胡轶大人岑谦喊得喉咙都要破了。
此时一卷洪水重重拍下,浑浊的水花溅了两人一身。
冯卧嗳哟一声往旁躲了一下,好像还是没听清楚岑谦的话,笑着摆摆手:瞎胡扯呢!
要入夜了,河道旁有冯卧这名经验老到的治水能手督查,岑谦这才能抽了空,赶回城中体察灾民。
头等要紧的事便是粮食。
岑谦先回了允州粮仓,总算是见到满满当当的米面,连声叫好,又激动地要流下眼泪来:冯大人是天降神兵!皇上爱民之心殷切,朝廷也并未弃允州而不顾啊!快,快去分发给城中每户
他便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对完了赈灾钱粮的帐,又立即连夜调遣人马,挨家挨户地去送粮食。
忙到翌日清晨,岑谦才发完了这第一批粮食,一回府衙坐下,便累得有些站不起身。可他心眼里还是高兴的。
雨这会儿已停了,许是离开霁之日不远了。
此时,胡轶赶着天明雨歇过了来,他今日带了不少人,望着瘫软在椅子上的岑谦,冷声一笑:岑大人好生舒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