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之君的日子里——青渊在水(75)
顾励听说这事,不胜感慨。夏星骋与左世爵斗了一辈子,自他来后,清查王正案,夏星骋下台,看似是左世爵赢了一局,可却让左世爵双目蒙尘,陷在争权夺利之中始终无法清醒,虽然取了个了趣的别名,被当做世外禅师,却始终无法超脱;反而是夏星骋一朝落败,亲眼见到繁华起落,大厦倾颓,心性上有了顿悟,成了真正的方外之人。
夏星骋既然已领了度牒,那便是登记在册的僧人,想要再入朝为官,怕是不易了,这些私人请托,登门拜访终于少了许多。
再见到顾励,夏星骋摸了摸光溜溜的头顶,笑道:剃了三千烦恼丝,果真凉快清爽多了。陛下呢,究竟是什么个想法?治理黄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得早做打算。
顾励已经想好了,黄河是定然要治理的,只不过他要先看看今年会不会打仗啊!
若是打仗,那就需得准备好军费。若是现在就把钱投进水利建设,到时候开仗了,这开荒开到一半,水库修到一半,反倒成了个烂摊子。
顾励只得先把聂光裕调去工部,升任水部郎中。至于夏星骋,便请他给工部的郎中主事们授课,讲一讲治水思路方法。同时征集民间能工巧匠,为兴修水利做准备。
顾励密切关注着辽东的局势,盛京的天花很是闹了一阵,除蒲俊成外,不少将帅文臣都病倒了,最后还是常与南人做生意的商贾向阿巴赫献上种牛痘的对策,这才止住了天花的蔓延趋势。
人死了不少,可惜的是蒲俊成活了下来,只留下了满脸的麻子。这一次虽然称不上能让女真元气大伤,可也算得上是不小的打击了。
就不知他们今年是否还有南下劫掠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先闹将起来的,不是北方的建虏,而是南方的文人。
开春时阿巴赫让人送来议和的书信,要求大楚赔款割地,双方以大凌河为界,当时他交代兵部尚书杨鸿见假意讲款,拖延时间。
杨尚书一直在派兵部的官员与建州女真暗中书信来往,为顾励争取时间,拖得一时是一时。可这事不知怎么的,泄露了出去,南方生员们把杨鸿见痛骂一顿,称他行此绥靖之举,乃是姑息养奸的卖国贼。
南方生员骂声如沸,朝中亦有人连番弹劾,杨尚书气得称病在家,不上朝了。
顾励连忙派李棠带上米面土豆红薯花生去看望他,好生宽慰了一阵子。
顾励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做才好。他觉得这事情不太好办,他授意杨尚书假意讲款,这本就是台面下的事,若是拿到明面上大张旗鼓地来说,建虏说不定便要以此为借口南下开战;可若是不做解释,让杨尚书背下这个黑锅,那他这个当皇帝的也太混账无耻了。
穆丞相来找他,询问他该怎么办,顾励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总结道:若是事情无法平息,朕就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来,讲清楚这事乃是朕授意杨尚书做的。
穆丞相想了想,说:陛下啊,建虏是否会南下,并不取决于您和杨尚书是否欺骗了他们,而是取决于,他们是有必要南下!
顾励想了想,明白了穆丞相这话的意思。受骗上当只是一个借口,建虏是否会南下,要看他们南下劫掠能占到多少便宜,是否足以弥补挑起战乱的损失,也要看他们有没有兵将马匹,有能力南下劫掠。
如果南下占不到便宜,反而要吃亏,建虏就算知道议和讲款只是骗局,也愿意忍一时之气,等到时机成熟。
盛京刚闹过天花,北边有焦烈威镇守,建虏几次游袭,都未能讨到便宜去,老臣想他们就算想要南下,也要掂量一二。
顾励已想明白,说:朕这就在《大楚晨报》上为杨尚书正名。
穆丞相思索道:此事或许没这么简单,不过陛下可先这么办,也好引蛇出洞。
顾励当即写了一篇小论文,一来阐明假意讲款乃是大楚的战争策略,不能推到杨尚书一人头上,二来分析时弊,是时张贼之乱刚过,百废待兴,大楚要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农业和经济,冒然挑起战争是不明智的。
原以为在《大楚晨报》上这么一发,大家就都应该可以理解了,哪知道这一次,他踢到铁板了。
南方的文人发揭帖檄文,讨伐顾宜兴满口胡言,助纣为虐,又声称大楚泱泱大国,怎么可能连建虏这等小小跳蚤都摁不死,顾宜兴不过是在妄自揣测上意罢了。
这事情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挑头。
而且他看出来了,这帮人是冲着顾宜兴和《大楚晨报》来的!
对此,顾励十分愤怒,这帮人是想干嘛,顾宜兴妨碍到你们装逼了吗?!
顾宜兴找了个南来的读书人来问过才知道,顾宜兴的确妨碍到他们装逼了。
南方复社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文社组织,顾励是一直都知道的。复社提倡复古文风,可顾宜兴携白话文体高调亮相,抢尽文坛风头,谁人不眼红?上次江夏生假扮他召开文会,来参加的文人多少眼红的,多少泛酸的,他都见过。
从这帮南方复社的文人角度来看,金庸先生天纵才华,自射雕、神雕两部后,便再也未曾在《大楚晨报》上连载,了趣接替金庸,现如今也已经悄无声息,如今在《大楚晨报》上连载话本小说的,都需得由报坊精挑细选,没有谁是常胜将军!
可这个顾宜兴究竟是什么东西?要才无才,要名无名,却能在《大楚晨报》上长盛不衰,《大楚晨报》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大家都明白,顾宜兴,他配吗?强捧遭天谴哪!
既然朝廷不过是要一个能发声的人,那么这个人只要会做文章,是谁都可以!把顾宜兴拉下马,换成他们上,有何不可?!能成为《大楚晨报》的常驻文手,谁不眼红?!
而且顾宜兴的白话文,已经影响到了文人们的文学审美,挤压了复古文风的生存空间。来年春闱在即,若是考官青睐白话文本,对复社的文人们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可是,这帮人大概没有想到,顾宜兴这个马甲的皮下,乃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顾励叫人去查,挑头的果然是复社的骨干张生。
顾励让人去南直隶请张生,用的是顾宜兴的名义。
此外,他问过国子监祭酒,找了几名颇有才华的监生撰文,表面是针砭时弊,实际上则是为假意讲款正名。
张生这厮之所以带头挑事能这般成功,就是因为这些南方文人们压根不了解辽东的真实局势,一厢情愿地认为大楚军队一出便能横扫建虏,哪怕是假意议和,也无法容忍。这些文人太天真也太理想主义了。
甚至别说文人们,朝中不少官员都还抱着建虏不过区区属夷的轻敌态度,压根认不清辽东形势,不知道建州女真人的实力究竟如何,也不知道边防军队们付出了多少,辽东守将们一旦吃了败仗就要被弹劾打压,这种目空一切的心态,对打仗是不利的。
于是在这短短半个月内,文坛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番唇枪舌战硝烟滚滚,最后是顾宜兴在《大楚晨报》上发起文会,文会地点关宁。
顾励在报纸上,把这阵子在文坛上蹦跶得厉害的几个人一一点了名,并委婉表示不来是孙子。
李棠对此表示不解,问顾励:皇上,这帮文人们闹事,把他们抓起来便罢,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顾励说:这些文人们闹事,一来是受人煽动,二来是对辽东和建虏的形势了解不够,简单粗暴地把他们抓来,治标不治本。朕的用意,是让他们对辽东局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人中,将来若有入朝为官的,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提出明确的对策。
他看向李棠,笑道:文运关乎国运,读书人们有理想,有热忱,这是一件好事,朝廷未来的栋梁,就出在这帮年轻人里头了。
要敲打年轻人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背后带头挑事的绝对不能放过!
张生已进了京城,就住在客栈里。这天早晨,顾励带着谢莲和小谭出了宫,去客栈会会他。
他坐着轿子,自小门进了客栈。谢莲小谭把守在门口,顾励进了雅间,张生已在室内等着了。
张生正栗栗不安,强自镇定。他虽说是被顾宜兴从南直隶请过来,可请他的人态度却甚为恶劣,那不像请,倒像是押。
只不过张生既然敢带头挑事,也曾暗自权衡过,报坊姓的是皇姓,那顾宜兴身后靠山,多半是皇上跟前的什么人,他在京城中也有些人脉,暗自运作一番,未尝不能把顾宜兴拉下马来。
可到了京城后,他私下请托关系,对方却通通闭门不见,让他心中打鼓,难道这顾宜兴当真有那个能耐,能手眼通天,以至于谁都不敢作声?
张生正暗自揣摩着,终于等到顾宜兴与他见面这天。他一早在雅间准备了,可顾励走进来时,仍是叫他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人这般年轻貌美,虽然之前这人在宣城伯府上露过面,有几名文人与他打过照面,称他模样出挑,可没想到竟是这般出挑。
张生一瞬间福至心灵,恍然大悟!
张生快步上前,倒身下拜道:晚生张生拜见顾先生!
他这番举动,却让顾励着实纳罕了。这张生背后挑事,脸都撕破了,怎么他刚露了个面,这人就换成这番态度呢?
顾励暗忖,难道是他也有了王霸之气,让张生不自觉地便心悦诚服了?
顾励哼了一声,说:张先生,您这一拜,我可不敢受。你撺掇南方的文人们闹出好大的动静来,知不知给我等造成了多大的麻烦?
张生讪讪一笑,说:都是一场误会!晚生也是关心国家大事,我大楚□□上国,怎能让那建虏骑到脖子上来?!
顾励说:可我在《大楚晨报》上撰文解释,你却仍发动文生们讨伐我满口胡言,助纣为虐,妄自揣测上意!这难道也是误会吗?
张生脸色一白,满脸愧疚,道:都是晚生想岔了!若是早知道,顾先生乃是陛下的体己人,晚生说什么也不会这么做啊!
顾励:你说什么?我是陛下的什么人?
张生一脸暧昧的笑意,说:早便听说陛下喜爱年轻俊俏的郎君,顾先生这般绝代容姿,想必很得陛下青眼吧!
靠!瞎了你的狗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奉奉上上章不是才出了场咩?为啥上章又想他了?唔,把修建水利、开科举的事情安排好,就会让奉奉回来了,很快的。
感谢在20200502 16:54:34~20200503 17:51: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唯安主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虽然早知道原主狎戏俊俏太监这事不少人知道杨尚书还特意给他买猪腰子补肾呢,可是,张生这厮是不是眼瞎才会把他当成皇上的娈宠啊?
他哪里长得像一个娈宠了?
张生见顾励面色不对,正要说话,门外的谢莲已经听不下去,走进来为顾励撑场子:陛下,该回宫了!
张生登时愣住了。
他脸上一时间一片茫然,接着是难以置信,再然后,他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怎么可能?这人不是顾宜兴吗?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侍卫称呼他为陛下?
张生一向机灵的脑瓜子,此时却死活转不过弯来!
顾励已不想多说什么,对谢莲道:此人煽动舆论,蛊惑人心,谣言中伤朝廷大臣,将他交由刑部议处!
张生终于反应过来,膝盖砰砰跪地,求饶道:陛下陛下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求陛下饶命啊!小人怎么也想不到,顾宜兴居然就是陛下本人,若是早知道
早知道,他说什么也不敢打这个主意!
张生已经明白了,陛下乃是用顾宜兴这个化名,为朝廷举措做正面宣传引导。这事实在是离奇,谁能想得到,堂堂九五之尊,居然会化名在报纸上刊发文章,甚至还扮成寻常生员,去宣城伯的府邸做客!
难怪他在京城中的熟人都袖手旁观,这些人虽然不知道顾宜兴就是陛下,可一定也能猜到顾宜兴背景强硬吧!
是他有眼无珠,利欲熏心啊!
顾励让谢莲把人送刑部去先关着,此外他还在《大楚晨报》上召开文会,点名让南方那几个蹦跶得特别厉害的文人一定要去,因着远近不同,这十几二十天,陆陆续续有文人真的带着家仆书童赶去了宁远,要会一会顾宜兴,结果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已事先与顾励通气的焦烈威扣押了。
焦烈威给的理由冠冕堂皇,宁远是军事重地,容得你乱来吗?谁知道你是不是女真的探子?
惊觉自己受骗上当的读书人们纷纷跳脚,好你个顾宜兴,信誓旦旦说谁不来谁是孙子,结果用这激将法把咱们激来,自己却藏头露尾!
焦烈威才不管这帮读书人多么苦大仇深呢。他们武将与文人之间的宿怨由来已久,文人只懂得纸上谈兵,高谈阔论,压根不了解实际形势,吃了败仗被弹劾,打了胜仗却是理所当然,他们武将成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赢一场胜仗要死多少弟兄,这帮文人谁在乎?
这次因为杨尚书私底下假意议和的事情被踢破,建州女真闹了起来,三不五时便派散兵游勇在边境滋扰,这事说起来还不是这帮不识大体的文人们害的!
焦烈威把人扣押了,一人发一套甲胄,拉着他们操练。生员们纷纷抗议,逼问焦烈威凭什么扣押他们,他们是读书人,不少人还有功名在身,岂是焦烈威可以平白作践的。
焦烈威嘿然冷笑,要他说,这帮读书人还没搞清楚状况,既然来了辽东这边陲之地,要怎么整治还不是他说了算么。
他叫来大兵,把这帮文人好好操练一番,折腾了几天,文人们个个累成狗,哪里还有力气叫唤。
焦烈威见他们老实了,便把人打包送到前方的锦州防线,让这些人好好看看,建虏的铁骑是不是当真如他们想象的一般好对付。
这帮人初到锦州,被送到方从鉴手里。方从鉴因投毒有功,被升任千户他认为这功劳该是傅少阁的,只是焦烈威不便提拔傅少阁这戴罪之身。
方千户管兵卒自有一套,见了这些人,也不管他们什么来历,先把规矩立下。一秀才举手问道:方千户,你既然说每日都需得操练,否则杖二十,那我方才进兵营的时候,可是看见有一人没在操练!
另一人附和道:正是,非但没操练,我还看见他在烤土豆!
方从鉴道:他前次上阵受了伤,又立了功,焦总督许他多休息几日!
那人正是傅少阁。虽然方从鉴觉得傅少阁这厮是在偷懒从盛京回来多久了,他的腿伤怎么可能还没好?只不过方从鉴因立了功,被提拔为千夫长,可他总觉得是抢了傅少阁的功劳,不好跟他计较,又把顾励赏赐的十斤土豆送给傅少阁这玩意儿可比绢布值钱多了。
恋耽美
夏星骋既然已领了度牒,那便是登记在册的僧人,想要再入朝为官,怕是不易了,这些私人请托,登门拜访终于少了许多。
再见到顾励,夏星骋摸了摸光溜溜的头顶,笑道:剃了三千烦恼丝,果真凉快清爽多了。陛下呢,究竟是什么个想法?治理黄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得早做打算。
顾励已经想好了,黄河是定然要治理的,只不过他要先看看今年会不会打仗啊!
若是打仗,那就需得准备好军费。若是现在就把钱投进水利建设,到时候开仗了,这开荒开到一半,水库修到一半,反倒成了个烂摊子。
顾励只得先把聂光裕调去工部,升任水部郎中。至于夏星骋,便请他给工部的郎中主事们授课,讲一讲治水思路方法。同时征集民间能工巧匠,为兴修水利做准备。
顾励密切关注着辽东的局势,盛京的天花很是闹了一阵,除蒲俊成外,不少将帅文臣都病倒了,最后还是常与南人做生意的商贾向阿巴赫献上种牛痘的对策,这才止住了天花的蔓延趋势。
人死了不少,可惜的是蒲俊成活了下来,只留下了满脸的麻子。这一次虽然称不上能让女真元气大伤,可也算得上是不小的打击了。
就不知他们今年是否还有南下劫掠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先闹将起来的,不是北方的建虏,而是南方的文人。
开春时阿巴赫让人送来议和的书信,要求大楚赔款割地,双方以大凌河为界,当时他交代兵部尚书杨鸿见假意讲款,拖延时间。
杨尚书一直在派兵部的官员与建州女真暗中书信来往,为顾励争取时间,拖得一时是一时。可这事不知怎么的,泄露了出去,南方生员们把杨鸿见痛骂一顿,称他行此绥靖之举,乃是姑息养奸的卖国贼。
南方生员骂声如沸,朝中亦有人连番弹劾,杨尚书气得称病在家,不上朝了。
顾励连忙派李棠带上米面土豆红薯花生去看望他,好生宽慰了一阵子。
顾励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做才好。他觉得这事情不太好办,他授意杨尚书假意讲款,这本就是台面下的事,若是拿到明面上大张旗鼓地来说,建虏说不定便要以此为借口南下开战;可若是不做解释,让杨尚书背下这个黑锅,那他这个当皇帝的也太混账无耻了。
穆丞相来找他,询问他该怎么办,顾励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总结道:若是事情无法平息,朕就把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来,讲清楚这事乃是朕授意杨尚书做的。
穆丞相想了想,说:陛下啊,建虏是否会南下,并不取决于您和杨尚书是否欺骗了他们,而是取决于,他们是有必要南下!
顾励想了想,明白了穆丞相这话的意思。受骗上当只是一个借口,建虏是否会南下,要看他们南下劫掠能占到多少便宜,是否足以弥补挑起战乱的损失,也要看他们有没有兵将马匹,有能力南下劫掠。
如果南下占不到便宜,反而要吃亏,建虏就算知道议和讲款只是骗局,也愿意忍一时之气,等到时机成熟。
盛京刚闹过天花,北边有焦烈威镇守,建虏几次游袭,都未能讨到便宜去,老臣想他们就算想要南下,也要掂量一二。
顾励已想明白,说:朕这就在《大楚晨报》上为杨尚书正名。
穆丞相思索道:此事或许没这么简单,不过陛下可先这么办,也好引蛇出洞。
顾励当即写了一篇小论文,一来阐明假意讲款乃是大楚的战争策略,不能推到杨尚书一人头上,二来分析时弊,是时张贼之乱刚过,百废待兴,大楚要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农业和经济,冒然挑起战争是不明智的。
原以为在《大楚晨报》上这么一发,大家就都应该可以理解了,哪知道这一次,他踢到铁板了。
南方的文人发揭帖檄文,讨伐顾宜兴满口胡言,助纣为虐,又声称大楚泱泱大国,怎么可能连建虏这等小小跳蚤都摁不死,顾宜兴不过是在妄自揣测上意罢了。
这事情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挑头。
而且他看出来了,这帮人是冲着顾宜兴和《大楚晨报》来的!
对此,顾励十分愤怒,这帮人是想干嘛,顾宜兴妨碍到你们装逼了吗?!
顾宜兴找了个南来的读书人来问过才知道,顾宜兴的确妨碍到他们装逼了。
南方复社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文社组织,顾励是一直都知道的。复社提倡复古文风,可顾宜兴携白话文体高调亮相,抢尽文坛风头,谁人不眼红?上次江夏生假扮他召开文会,来参加的文人多少眼红的,多少泛酸的,他都见过。
从这帮南方复社的文人角度来看,金庸先生天纵才华,自射雕、神雕两部后,便再也未曾在《大楚晨报》上连载,了趣接替金庸,现如今也已经悄无声息,如今在《大楚晨报》上连载话本小说的,都需得由报坊精挑细选,没有谁是常胜将军!
可这个顾宜兴究竟是什么东西?要才无才,要名无名,却能在《大楚晨报》上长盛不衰,《大楚晨报》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大家都明白,顾宜兴,他配吗?强捧遭天谴哪!
既然朝廷不过是要一个能发声的人,那么这个人只要会做文章,是谁都可以!把顾宜兴拉下马,换成他们上,有何不可?!能成为《大楚晨报》的常驻文手,谁不眼红?!
而且顾宜兴的白话文,已经影响到了文人们的文学审美,挤压了复古文风的生存空间。来年春闱在即,若是考官青睐白话文本,对复社的文人们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可是,这帮人大概没有想到,顾宜兴这个马甲的皮下,乃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顾励叫人去查,挑头的果然是复社的骨干张生。
顾励让人去南直隶请张生,用的是顾宜兴的名义。
此外,他问过国子监祭酒,找了几名颇有才华的监生撰文,表面是针砭时弊,实际上则是为假意讲款正名。
张生这厮之所以带头挑事能这般成功,就是因为这些南方文人们压根不了解辽东的真实局势,一厢情愿地认为大楚军队一出便能横扫建虏,哪怕是假意议和,也无法容忍。这些文人太天真也太理想主义了。
甚至别说文人们,朝中不少官员都还抱着建虏不过区区属夷的轻敌态度,压根认不清辽东形势,不知道建州女真人的实力究竟如何,也不知道边防军队们付出了多少,辽东守将们一旦吃了败仗就要被弹劾打压,这种目空一切的心态,对打仗是不利的。
于是在这短短半个月内,文坛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番唇枪舌战硝烟滚滚,最后是顾宜兴在《大楚晨报》上发起文会,文会地点关宁。
顾励在报纸上,把这阵子在文坛上蹦跶得厉害的几个人一一点了名,并委婉表示不来是孙子。
李棠对此表示不解,问顾励:皇上,这帮文人们闹事,把他们抓起来便罢,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顾励说:这些文人们闹事,一来是受人煽动,二来是对辽东和建虏的形势了解不够,简单粗暴地把他们抓来,治标不治本。朕的用意,是让他们对辽东局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人中,将来若有入朝为官的,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提出明确的对策。
他看向李棠,笑道:文运关乎国运,读书人们有理想,有热忱,这是一件好事,朝廷未来的栋梁,就出在这帮年轻人里头了。
要敲打年轻人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背后带头挑事的绝对不能放过!
张生已进了京城,就住在客栈里。这天早晨,顾励带着谢莲和小谭出了宫,去客栈会会他。
他坐着轿子,自小门进了客栈。谢莲小谭把守在门口,顾励进了雅间,张生已在室内等着了。
张生正栗栗不安,强自镇定。他虽说是被顾宜兴从南直隶请过来,可请他的人态度却甚为恶劣,那不像请,倒像是押。
只不过张生既然敢带头挑事,也曾暗自权衡过,报坊姓的是皇姓,那顾宜兴身后靠山,多半是皇上跟前的什么人,他在京城中也有些人脉,暗自运作一番,未尝不能把顾宜兴拉下马来。
可到了京城后,他私下请托关系,对方却通通闭门不见,让他心中打鼓,难道这顾宜兴当真有那个能耐,能手眼通天,以至于谁都不敢作声?
张生正暗自揣摩着,终于等到顾宜兴与他见面这天。他一早在雅间准备了,可顾励走进来时,仍是叫他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人这般年轻貌美,虽然之前这人在宣城伯府上露过面,有几名文人与他打过照面,称他模样出挑,可没想到竟是这般出挑。
张生一瞬间福至心灵,恍然大悟!
张生快步上前,倒身下拜道:晚生张生拜见顾先生!
他这番举动,却让顾励着实纳罕了。这张生背后挑事,脸都撕破了,怎么他刚露了个面,这人就换成这番态度呢?
顾励暗忖,难道是他也有了王霸之气,让张生不自觉地便心悦诚服了?
顾励哼了一声,说:张先生,您这一拜,我可不敢受。你撺掇南方的文人们闹出好大的动静来,知不知给我等造成了多大的麻烦?
张生讪讪一笑,说:都是一场误会!晚生也是关心国家大事,我大楚□□上国,怎能让那建虏骑到脖子上来?!
顾励说:可我在《大楚晨报》上撰文解释,你却仍发动文生们讨伐我满口胡言,助纣为虐,妄自揣测上意!这难道也是误会吗?
张生脸色一白,满脸愧疚,道:都是晚生想岔了!若是早知道,顾先生乃是陛下的体己人,晚生说什么也不会这么做啊!
顾励:你说什么?我是陛下的什么人?
张生一脸暧昧的笑意,说:早便听说陛下喜爱年轻俊俏的郎君,顾先生这般绝代容姿,想必很得陛下青眼吧!
靠!瞎了你的狗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奉奉上上章不是才出了场咩?为啥上章又想他了?唔,把修建水利、开科举的事情安排好,就会让奉奉回来了,很快的。
感谢在20200502 16:54:34~20200503 17:51: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唯安主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1章
虽然早知道原主狎戏俊俏太监这事不少人知道杨尚书还特意给他买猪腰子补肾呢,可是,张生这厮是不是眼瞎才会把他当成皇上的娈宠啊?
他哪里长得像一个娈宠了?
张生见顾励面色不对,正要说话,门外的谢莲已经听不下去,走进来为顾励撑场子:陛下,该回宫了!
张生登时愣住了。
他脸上一时间一片茫然,接着是难以置信,再然后,他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怎么可能?这人不是顾宜兴吗?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侍卫称呼他为陛下?
张生一向机灵的脑瓜子,此时却死活转不过弯来!
顾励已不想多说什么,对谢莲道:此人煽动舆论,蛊惑人心,谣言中伤朝廷大臣,将他交由刑部议处!
张生终于反应过来,膝盖砰砰跪地,求饶道:陛下陛下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求陛下饶命啊!小人怎么也想不到,顾宜兴居然就是陛下本人,若是早知道
早知道,他说什么也不敢打这个主意!
张生已经明白了,陛下乃是用顾宜兴这个化名,为朝廷举措做正面宣传引导。这事实在是离奇,谁能想得到,堂堂九五之尊,居然会化名在报纸上刊发文章,甚至还扮成寻常生员,去宣城伯的府邸做客!
难怪他在京城中的熟人都袖手旁观,这些人虽然不知道顾宜兴就是陛下,可一定也能猜到顾宜兴背景强硬吧!
是他有眼无珠,利欲熏心啊!
顾励让谢莲把人送刑部去先关着,此外他还在《大楚晨报》上召开文会,点名让南方那几个蹦跶得特别厉害的文人一定要去,因着远近不同,这十几二十天,陆陆续续有文人真的带着家仆书童赶去了宁远,要会一会顾宜兴,结果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已事先与顾励通气的焦烈威扣押了。
焦烈威给的理由冠冕堂皇,宁远是军事重地,容得你乱来吗?谁知道你是不是女真的探子?
惊觉自己受骗上当的读书人们纷纷跳脚,好你个顾宜兴,信誓旦旦说谁不来谁是孙子,结果用这激将法把咱们激来,自己却藏头露尾!
焦烈威才不管这帮读书人多么苦大仇深呢。他们武将与文人之间的宿怨由来已久,文人只懂得纸上谈兵,高谈阔论,压根不了解实际形势,吃了败仗被弹劾,打了胜仗却是理所当然,他们武将成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赢一场胜仗要死多少弟兄,这帮文人谁在乎?
这次因为杨尚书私底下假意议和的事情被踢破,建州女真闹了起来,三不五时便派散兵游勇在边境滋扰,这事说起来还不是这帮不识大体的文人们害的!
焦烈威把人扣押了,一人发一套甲胄,拉着他们操练。生员们纷纷抗议,逼问焦烈威凭什么扣押他们,他们是读书人,不少人还有功名在身,岂是焦烈威可以平白作践的。
焦烈威嘿然冷笑,要他说,这帮读书人还没搞清楚状况,既然来了辽东这边陲之地,要怎么整治还不是他说了算么。
他叫来大兵,把这帮文人好好操练一番,折腾了几天,文人们个个累成狗,哪里还有力气叫唤。
焦烈威见他们老实了,便把人打包送到前方的锦州防线,让这些人好好看看,建虏的铁骑是不是当真如他们想象的一般好对付。
这帮人初到锦州,被送到方从鉴手里。方从鉴因投毒有功,被升任千户他认为这功劳该是傅少阁的,只是焦烈威不便提拔傅少阁这戴罪之身。
方千户管兵卒自有一套,见了这些人,也不管他们什么来历,先把规矩立下。一秀才举手问道:方千户,你既然说每日都需得操练,否则杖二十,那我方才进兵营的时候,可是看见有一人没在操练!
另一人附和道:正是,非但没操练,我还看见他在烤土豆!
方从鉴道:他前次上阵受了伤,又立了功,焦总督许他多休息几日!
那人正是傅少阁。虽然方从鉴觉得傅少阁这厮是在偷懒从盛京回来多久了,他的腿伤怎么可能还没好?只不过方从鉴因立了功,被提拔为千夫长,可他总觉得是抢了傅少阁的功劳,不好跟他计较,又把顾励赏赐的十斤土豆送给傅少阁这玩意儿可比绢布值钱多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