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和暴君在一起了[重生]——白衣冬瓜(1
*
张母正在家里做些零工,想起昨日她对张家来人提出条件的心动,坐着就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听到何母敲门的声音她一惊。
昨天的话言犹在耳,还想着躲何母几天,不料今天何母就找上了门,张母心虚极了,生怕有谁听到院子里的谈话传出去。
她赶紧把人请进去,倒上茶水,你看你,怎么忽然来了,我这连个吃的都没有。
要是往常,何母就随意的说话了,她们两熟知多年,又怎么会差这点吃的。
何母神色平平,脸色不好看,张妹子,怀信昨天可在家里?
怎么问起怀信了?张母呆了一呆,强笑道,怀信这段时间都待在书院里用心读书,我怀信怎么会在家呢?
何母静静地看她,看张母脸上甚至出了汗,她忍不住想多:难道怀信这事她作为母亲知道?
何母这么一想只觉得双眼都要冒出火来,张怀信不看两家情面就算了,张母呢,她们这么多年在京城互相帮扶,可不是假的啊!
张母被看得心里发慌,同样在心想,难不成这事被何母知道了,可也没必要这么生气啊,她就是想想,兰兰也是她从小看大的,怎么会答应下来呢?
除了这事,可没其他事了。
张母忍不住说,你从哪听了闲话,我对兰兰满意地很,昨天那人来找我给怀信说亲我没同意,明天我就回绝了她,咱们老姐俩我人怎么样,你还不知道吗?
昨天谁来找过张母说亲?还没被张母一口回绝掉?
其他人有问起自家兰兰的事,自己可都是说的有婚约了。
何母只觉得胸口那团火,越烧越旺,她语气听不出喜怒,看不出来怀信还挺抢手的?
张母一愣,恭维道,别说我儿子,你家兰兰可不遑多让,要不是我家儿子眼光好早早定下,怕是你家要被媒人踩破门槛,哈哈。
何母看着她在那笑,越笑越小声,直到尴尬起来。
何母阴阳怪气道,你家儿子眼光是好,早早定下了我家兰儿,可我家兰儿却不是个眼光好的,偏偏看上个吃里扒外的。
张母被气到了,老姐姐,你这话再说我可要生气了,不就是没直接回绝掉吗,对方说怀信娶了对方能当官,还能住在京城里,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多想儿子能当个官,不管怎么说我最看重的还是兰兰。
何母冷眼看着她,像是第一次见识到她,清晰无比的意识到,即便没有张怀信去青楼的事,考中举人的张怀信也不是良配。
何母绝了和对方做亲家的心思,只想问问,行,那我们不说这事,张怀信在外面逛青楼这事你知不知道,张良娣,你说实话!
青楼?他儿子?
张母的笑容僵在脸上,不可置信道:我这事我真不知道啊,怀信他在读书,和学院夫子那读书呢,我儿子是个好孩子,这事是不是弄错了?
何母失望道,我昨天想了很久兰兰和你儿子的婚事,最后觉得他们当初定下婚约时年龄太小,性情还没长大,到底是不适合,这婚约作罢吧。
张母才意识到,姐姐,老姐姐,你要相信怀信,他不会这么做,他做不出这样的事啊,兰兰兰兰也喜欢怀信的呀。
何母站起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兰兰也同意解除婚约。
临走前,何母看着她恍惚不敢置信的样子,终究不忍她始终被瞒在谷里,提醒道,昨天长安看到怀信在青楼,他在学院夫子那请假说回家侍疾,但昨天他也没回家,今天你好好的,兰兰还闻到过他身上的脂粉味道,言尽于此。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是差点更新晚的一天!
第15章
何母走出巷子口,远远听到一声嚎啕大哭,她微不可察的叹一声气。
远远看到馄饨摊上的何长安,在朝自己招手,何母心中微暖,走过去一起坐下,你妹妹这桩婚事断了。
那以后再见到张怀信何长安不知道两家之间是否还留的有余地。
见到该喊张姨就张口喊,就是别再对他们掏心掏肺了。何母已经平静下来。
两人相伴回到家,路上不可避免的说起怎么安慰何兰,看小妹那么喜欢张怀信,甚至两人差一个月不到就要成婚的地步。
何母感慨一句,按照规矩,再过十天,我就要把给兰兰的嫁妆送过去了。
何长安说,失之桑榆,及早发现还好,我看小妹画那个图纸挺开心的,之前还塞给我过几十文钱,说她画图纸老板娘多给的。
希望如此。何母在家里意外地没有发现何兰的踪迹,何长安找了一圈,说,邻居里的刘大娘说,和她小姐妹逛街去了。
何母说起以后的打算,之前说的是看张怀信考的怎么样,如果他考的不好,咱们两家就回去乡里当个邻居,考得好,兰兰留在这,但现在出了这事,我想提前回去乡里。
我何长安张了张嘴,不知道为什么,他第一个想起的居然是李泽。
没了何兰婚事对时间的限制,何长安忽然发现他们随时都可以离开这里,离开这京城。
他略微有些茫然,离开京城远离李泽,他不该高兴吗?
再等些时间好不好,等我把我的事情结束掉。何长安捂着额头,分不清楚是伤口在发疼还是其他的地方,他尽量冷静下来声音,我和书店掌柜的有约定,要帮他抄书。
何母焦急的凑过来看,回去乡里又不急,收拾妥当也要一个月呢,别急别急,是头又疼了吗?
疼痛只是一阵,过了那个劲就好了。到底长痛不如短痛,病是,人也是,何长安笑着说,没事,我去煮药。
何母把药夺过来,你会煮个什么药,连烧火都不会,坐那歇着去。
他会烧火。何长安心说,李泽随先皇游江南时被人追杀,他们两谁都不敢相信,逃到山里的一个茅草屋时,他勉强找些草药想煮给李泽喝,灰头土脸了半个时辰,终于学会了烧火。
何母怕他头在疼,想说点轻松的话,你不是说明天没事吗,咱们去城外拜拜吧。
何长安唔一声,正好给小妹添几盒胭脂水粉,咱们都去去晦气。
*
陈春在四王爷的店里,以三千两银子买下一幅字。
小二鞠躬哈腰把人送走,管事在他身后凉凉道,该来他还会来,不来就不来了。这字怕是王爷这店里最贵的字了。
这番话说的小二摸不着头脑,不是他态度好点,客人会多来点吗?
陈春拿着字就进了宫,正赶上太后带了补汤来皇上这。
陈春心内惊呼糟糕,这是赶上了,但凡太后来过,皇上心情就没好过。
陈春远远站在宫殿外,有侍卫想凑过来说话,他赶紧呵斥道,守好你的位置。
大太监郑时牢牢守在宫门口,低眉顺眼仿佛没听到里面的嘲讽争吵声。
陈春不解,皇上没有登上皇位时,和太后的关系虽然并不亲近,但也是时常会去说说话,怎么登基后,太后和皇上的关系这么剑拔弩张?
但为人臣子,陈春知道分寸,不知道的他绝对不知道。
过一会儿,太后带着人风风火火的来,又怒气冲冲的走,陈春进去时,地上摔碎一碗汤药。
他把字放在桌子上,动手收拾地上的瓷碗碎片,恒元殿这里常有宫女妄图一步登天,杖毙的不知几几,最后竟然一个都没剩下。
李泽坐在窗边,我很久没有梦到过皇后了,你说他是不是把我忘了?
陈春尽量不发出一点动静,把瓷碗碎片收拾好准备一会儿一起带出去。
李泽也习惯他的不说话,自顾自道,没有三拜九叩,没有拜堂喝交杯酒,他会承认是我的皇后吗?
母后说得对,等她寿数到了,这茫茫天地,就剩下我一个人。
陈春心说,依太后吵架那个气势还能再活三十年。
李泽忽然扭过头说,我要拜宗嗣举行大典,这样长安就不会把我忘了,等我修完皇陵,先祖不会怪我的。
祖宗哟又来!您忘了宗嗣快死全了?
陈春一板一眼地说,皇后娘娘的父亲还在世,是否需要把他老人家请来?
不,不妥,李泽立即否定说,他不同意再来京城。
可李泽心里说的是,老侯爷也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陈春心想,要不是老侯爷离京的早,估摸着皇上定下皇后之位的时候还有人能拦拦。
李泽恍惚着说了许多话,陈春安静的听着,直到李泽精神不振,去了床上躺着。
郑公公听不到里面的说话声,悄悄进来,去床边放下帷帐,看到皇上睡着了,脸色略显红润了些,愣了下去试皇上额头的温度。
手背温度微热,郑公公急了,小步跑出去,传太医,多叫几个快。
陈春不敢擅自探图帝况,闻言就要收走字画撤退,被眼疾手快的郑公公拉住。
你拉我做什么,我又不会治病。陈春扯会自己的袖子。
陈大人呐,这时候你可不能弃我于不顾,郑时不敢放人走,皇上睡觉时常噩梦连连,往常不让人靠近,郑时也是守在屋外,就怕听到皇上梦中说出什么要人命的东西。
只有陈春,听得不少,也不差今天一天了。
陈春往常是好说话,但今天他怀里还揣着皇后的字,这在这时候就是要命的东西,万一皇上看到那上面不知道写给谁的情诗病情不加重才怪。
郑公公一声令下,几个小公公都开始过来抱大腿哭诉哀求,陈春只好反身回去伺候着。
*
第二天,是个艳阳天,何长安雇了一辆马车,何母和何兰坐在马车里,他和车夫坐在一起。
车夫是个健谈的汉子,一路上给他们说着见闻,何长安不时接两句,让何母和何兰在车里不至于无聊。
大佛寺香火众多,他们拐到去大佛寺的路上时,不少人都在树荫下歇着,看来是准备歇一阵再走。
何兰看到一个卖糖水的喊了停,下去买回来几碗,车夫也有一碗。
何长安看着被煮的微微透明的梨块,一饮而尽,还挺甜的。店家实惠嘛。
何兰也惊奇道,比上次来买的甜好多啊。
糖是个精贵东西,带甜味的糕点一块都要十几文,何母也说,甜了很多。
围着糖水摊的都是些年轻姑娘,跟着家中长辈来,何兰喝完不想去还碗,把碗递给何长安,撒娇道,哥。
何长安顿时明白了,拿着碗去还给糖水摊。
等他准备转身走时,忽然看见这人穿的鞋子,黑色筒靴上面绣着二十四时节的花样这是禁卫军统一配的鞋子?
他没认错吧,平常人家穿的鞋子也会绣上二十四时节的花,只是在路边卖糖水的人显然穿不起那么好的布料才是。
再仔细去看,这人一举一动干脆利落,是个练家子。
附近不只有卖糖水的摊子,还有那个卖苹果的人,蹲在地上鞋子显露出来,是差不多样式的鞋子。
李泽最是不信道,也不信佛,怎么回来大佛寺?
何长安带着疑问坐上马车,车夫正羡慕的对何母说,你儿子女儿感情很好啊,要我女儿让他哥做事,我儿子是不愿意的。
提起这个何母脸上带了笑容,目光里含着骄傲,哥哥惯的坏毛病。
何兰悄悄塞给何长安一块糖,何长安笑着放嘴里,我妹妹懂事,我可没惯着。
到大佛寺外,何长安把何母扶下车,天气虽然热,这时候将近中午,眼前人还是不少,他感慨着,人真多啊。
拜佛的人太多,何兰兴奋的去排队求签,今天我要求个什么签呢?
何母说,随你的心意就好。
何母把何长安也拉近排队的队伍里,快过来,这里很准的,我求签问兰兰姻缘,你求签问自己的。
何长安一惊,这么久何母从来没提过他的姻缘,也没有给他说亲的意思,他打算能拖一天是一天,他要怎么告诉娘,他喜欢的是男人?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祈求这签是准还是不准了。
第16章
在侯府,他曾经早早察觉到自己对李泽的心意,做过打算,怂恿他爹收了一名义子。
他大哥父母双亡,读书没读出头,倒是身上略通武艺,当个教武艺的师傅,平常为人稍微憨厚,但人品端庄就是最大的优点。
那时候大哥被请来教导自己,时长对他表示羡慕,在何长安和父母拌嘴时,还会劝说他,何长安就动了念头,后来几年,果然他大哥是真的把二老当成亲身父母对待。
所以即便他身死在天牢,他爹带着大哥回乡,何长安想念过他爹,但没担心过。
队伍排地很快,何长安一个没留神就到了他这,前面不知道何母和何兰和老和尚讲了什么,两人都高高兴兴的,看来是个好签。
老和尚年逾花甲,看起来很和蔼,何长安稍微没那么紧张了,我我问问我的事业
刚说一半胳膊被何母拉走,何母说,他问什么时候能找到情投意合的媳妇儿。
身后不少排队的人发出低笑声。
何长安微囧,那我问什么时候找到媳妇儿。
老和尚手指掐算几下,施主这个问题,不用问签我都能给你解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桃花开在手边,施主唾手可得,可莫错过了大好姻缘。
哦,骗子啊。
何长安维持住脸上的微笑,多谢大师。
何长安给解签钱给的不情不愿,何母瞪着他,一把从他包钱的手绢里掏出二十文钱放进去。
解签钱自然是没有那么贵的,给三文钱的也有,但谁让何母比较信这个,最近他家也不缺钱。
只有何长安比较郁卒,够他吃好几碗馄饨了。
必不可少的求签后,就是在各个佛像面前拜拜,何母在前面跪在蒲团上,嘴里念叨着佛经,何长安在后面跟着跪下来,他除了在进大门时比较彷徨,生怕像是话本里白素贞被打出佛寺一样从门口扔出去,在拜佛像时便保持沉默。
恋耽美
张母正在家里做些零工,想起昨日她对张家来人提出条件的心动,坐着就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听到何母敲门的声音她一惊。
昨天的话言犹在耳,还想着躲何母几天,不料今天何母就找上了门,张母心虚极了,生怕有谁听到院子里的谈话传出去。
她赶紧把人请进去,倒上茶水,你看你,怎么忽然来了,我这连个吃的都没有。
要是往常,何母就随意的说话了,她们两熟知多年,又怎么会差这点吃的。
何母神色平平,脸色不好看,张妹子,怀信昨天可在家里?
怎么问起怀信了?张母呆了一呆,强笑道,怀信这段时间都待在书院里用心读书,我怀信怎么会在家呢?
何母静静地看她,看张母脸上甚至出了汗,她忍不住想多:难道怀信这事她作为母亲知道?
何母这么一想只觉得双眼都要冒出火来,张怀信不看两家情面就算了,张母呢,她们这么多年在京城互相帮扶,可不是假的啊!
张母被看得心里发慌,同样在心想,难不成这事被何母知道了,可也没必要这么生气啊,她就是想想,兰兰也是她从小看大的,怎么会答应下来呢?
除了这事,可没其他事了。
张母忍不住说,你从哪听了闲话,我对兰兰满意地很,昨天那人来找我给怀信说亲我没同意,明天我就回绝了她,咱们老姐俩我人怎么样,你还不知道吗?
昨天谁来找过张母说亲?还没被张母一口回绝掉?
其他人有问起自家兰兰的事,自己可都是说的有婚约了。
何母只觉得胸口那团火,越烧越旺,她语气听不出喜怒,看不出来怀信还挺抢手的?
张母一愣,恭维道,别说我儿子,你家兰兰可不遑多让,要不是我家儿子眼光好早早定下,怕是你家要被媒人踩破门槛,哈哈。
何母看着她在那笑,越笑越小声,直到尴尬起来。
何母阴阳怪气道,你家儿子眼光是好,早早定下了我家兰儿,可我家兰儿却不是个眼光好的,偏偏看上个吃里扒外的。
张母被气到了,老姐姐,你这话再说我可要生气了,不就是没直接回绝掉吗,对方说怀信娶了对方能当官,还能住在京城里,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多想儿子能当个官,不管怎么说我最看重的还是兰兰。
何母冷眼看着她,像是第一次见识到她,清晰无比的意识到,即便没有张怀信去青楼的事,考中举人的张怀信也不是良配。
何母绝了和对方做亲家的心思,只想问问,行,那我们不说这事,张怀信在外面逛青楼这事你知不知道,张良娣,你说实话!
青楼?他儿子?
张母的笑容僵在脸上,不可置信道:我这事我真不知道啊,怀信他在读书,和学院夫子那读书呢,我儿子是个好孩子,这事是不是弄错了?
何母失望道,我昨天想了很久兰兰和你儿子的婚事,最后觉得他们当初定下婚约时年龄太小,性情还没长大,到底是不适合,这婚约作罢吧。
张母才意识到,姐姐,老姐姐,你要相信怀信,他不会这么做,他做不出这样的事啊,兰兰兰兰也喜欢怀信的呀。
何母站起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兰兰也同意解除婚约。
临走前,何母看着她恍惚不敢置信的样子,终究不忍她始终被瞒在谷里,提醒道,昨天长安看到怀信在青楼,他在学院夫子那请假说回家侍疾,但昨天他也没回家,今天你好好的,兰兰还闻到过他身上的脂粉味道,言尽于此。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是差点更新晚的一天!
第15章
何母走出巷子口,远远听到一声嚎啕大哭,她微不可察的叹一声气。
远远看到馄饨摊上的何长安,在朝自己招手,何母心中微暖,走过去一起坐下,你妹妹这桩婚事断了。
那以后再见到张怀信何长安不知道两家之间是否还留的有余地。
见到该喊张姨就张口喊,就是别再对他们掏心掏肺了。何母已经平静下来。
两人相伴回到家,路上不可避免的说起怎么安慰何兰,看小妹那么喜欢张怀信,甚至两人差一个月不到就要成婚的地步。
何母感慨一句,按照规矩,再过十天,我就要把给兰兰的嫁妆送过去了。
何长安说,失之桑榆,及早发现还好,我看小妹画那个图纸挺开心的,之前还塞给我过几十文钱,说她画图纸老板娘多给的。
希望如此。何母在家里意外地没有发现何兰的踪迹,何长安找了一圈,说,邻居里的刘大娘说,和她小姐妹逛街去了。
何母说起以后的打算,之前说的是看张怀信考的怎么样,如果他考的不好,咱们两家就回去乡里当个邻居,考得好,兰兰留在这,但现在出了这事,我想提前回去乡里。
我何长安张了张嘴,不知道为什么,他第一个想起的居然是李泽。
没了何兰婚事对时间的限制,何长安忽然发现他们随时都可以离开这里,离开这京城。
他略微有些茫然,离开京城远离李泽,他不该高兴吗?
再等些时间好不好,等我把我的事情结束掉。何长安捂着额头,分不清楚是伤口在发疼还是其他的地方,他尽量冷静下来声音,我和书店掌柜的有约定,要帮他抄书。
何母焦急的凑过来看,回去乡里又不急,收拾妥当也要一个月呢,别急别急,是头又疼了吗?
疼痛只是一阵,过了那个劲就好了。到底长痛不如短痛,病是,人也是,何长安笑着说,没事,我去煮药。
何母把药夺过来,你会煮个什么药,连烧火都不会,坐那歇着去。
他会烧火。何长安心说,李泽随先皇游江南时被人追杀,他们两谁都不敢相信,逃到山里的一个茅草屋时,他勉强找些草药想煮给李泽喝,灰头土脸了半个时辰,终于学会了烧火。
何母怕他头在疼,想说点轻松的话,你不是说明天没事吗,咱们去城外拜拜吧。
何长安唔一声,正好给小妹添几盒胭脂水粉,咱们都去去晦气。
*
陈春在四王爷的店里,以三千两银子买下一幅字。
小二鞠躬哈腰把人送走,管事在他身后凉凉道,该来他还会来,不来就不来了。这字怕是王爷这店里最贵的字了。
这番话说的小二摸不着头脑,不是他态度好点,客人会多来点吗?
陈春拿着字就进了宫,正赶上太后带了补汤来皇上这。
陈春心内惊呼糟糕,这是赶上了,但凡太后来过,皇上心情就没好过。
陈春远远站在宫殿外,有侍卫想凑过来说话,他赶紧呵斥道,守好你的位置。
大太监郑时牢牢守在宫门口,低眉顺眼仿佛没听到里面的嘲讽争吵声。
陈春不解,皇上没有登上皇位时,和太后的关系虽然并不亲近,但也是时常会去说说话,怎么登基后,太后和皇上的关系这么剑拔弩张?
但为人臣子,陈春知道分寸,不知道的他绝对不知道。
过一会儿,太后带着人风风火火的来,又怒气冲冲的走,陈春进去时,地上摔碎一碗汤药。
他把字放在桌子上,动手收拾地上的瓷碗碎片,恒元殿这里常有宫女妄图一步登天,杖毙的不知几几,最后竟然一个都没剩下。
李泽坐在窗边,我很久没有梦到过皇后了,你说他是不是把我忘了?
陈春尽量不发出一点动静,把瓷碗碎片收拾好准备一会儿一起带出去。
李泽也习惯他的不说话,自顾自道,没有三拜九叩,没有拜堂喝交杯酒,他会承认是我的皇后吗?
母后说得对,等她寿数到了,这茫茫天地,就剩下我一个人。
陈春心说,依太后吵架那个气势还能再活三十年。
李泽忽然扭过头说,我要拜宗嗣举行大典,这样长安就不会把我忘了,等我修完皇陵,先祖不会怪我的。
祖宗哟又来!您忘了宗嗣快死全了?
陈春一板一眼地说,皇后娘娘的父亲还在世,是否需要把他老人家请来?
不,不妥,李泽立即否定说,他不同意再来京城。
可李泽心里说的是,老侯爷也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陈春心想,要不是老侯爷离京的早,估摸着皇上定下皇后之位的时候还有人能拦拦。
李泽恍惚着说了许多话,陈春安静的听着,直到李泽精神不振,去了床上躺着。
郑公公听不到里面的说话声,悄悄进来,去床边放下帷帐,看到皇上睡着了,脸色略显红润了些,愣了下去试皇上额头的温度。
手背温度微热,郑公公急了,小步跑出去,传太医,多叫几个快。
陈春不敢擅自探图帝况,闻言就要收走字画撤退,被眼疾手快的郑公公拉住。
你拉我做什么,我又不会治病。陈春扯会自己的袖子。
陈大人呐,这时候你可不能弃我于不顾,郑时不敢放人走,皇上睡觉时常噩梦连连,往常不让人靠近,郑时也是守在屋外,就怕听到皇上梦中说出什么要人命的东西。
只有陈春,听得不少,也不差今天一天了。
陈春往常是好说话,但今天他怀里还揣着皇后的字,这在这时候就是要命的东西,万一皇上看到那上面不知道写给谁的情诗病情不加重才怪。
郑公公一声令下,几个小公公都开始过来抱大腿哭诉哀求,陈春只好反身回去伺候着。
*
第二天,是个艳阳天,何长安雇了一辆马车,何母和何兰坐在马车里,他和车夫坐在一起。
车夫是个健谈的汉子,一路上给他们说着见闻,何长安不时接两句,让何母和何兰在车里不至于无聊。
大佛寺香火众多,他们拐到去大佛寺的路上时,不少人都在树荫下歇着,看来是准备歇一阵再走。
何兰看到一个卖糖水的喊了停,下去买回来几碗,车夫也有一碗。
何长安看着被煮的微微透明的梨块,一饮而尽,还挺甜的。店家实惠嘛。
何兰也惊奇道,比上次来买的甜好多啊。
糖是个精贵东西,带甜味的糕点一块都要十几文,何母也说,甜了很多。
围着糖水摊的都是些年轻姑娘,跟着家中长辈来,何兰喝完不想去还碗,把碗递给何长安,撒娇道,哥。
何长安顿时明白了,拿着碗去还给糖水摊。
等他准备转身走时,忽然看见这人穿的鞋子,黑色筒靴上面绣着二十四时节的花样这是禁卫军统一配的鞋子?
他没认错吧,平常人家穿的鞋子也会绣上二十四时节的花,只是在路边卖糖水的人显然穿不起那么好的布料才是。
再仔细去看,这人一举一动干脆利落,是个练家子。
附近不只有卖糖水的摊子,还有那个卖苹果的人,蹲在地上鞋子显露出来,是差不多样式的鞋子。
李泽最是不信道,也不信佛,怎么回来大佛寺?
何长安带着疑问坐上马车,车夫正羡慕的对何母说,你儿子女儿感情很好啊,要我女儿让他哥做事,我儿子是不愿意的。
提起这个何母脸上带了笑容,目光里含着骄傲,哥哥惯的坏毛病。
何兰悄悄塞给何长安一块糖,何长安笑着放嘴里,我妹妹懂事,我可没惯着。
到大佛寺外,何长安把何母扶下车,天气虽然热,这时候将近中午,眼前人还是不少,他感慨着,人真多啊。
拜佛的人太多,何兰兴奋的去排队求签,今天我要求个什么签呢?
何母说,随你的心意就好。
何母把何长安也拉近排队的队伍里,快过来,这里很准的,我求签问兰兰姻缘,你求签问自己的。
何长安一惊,这么久何母从来没提过他的姻缘,也没有给他说亲的意思,他打算能拖一天是一天,他要怎么告诉娘,他喜欢的是男人?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祈求这签是准还是不准了。
第16章
在侯府,他曾经早早察觉到自己对李泽的心意,做过打算,怂恿他爹收了一名义子。
他大哥父母双亡,读书没读出头,倒是身上略通武艺,当个教武艺的师傅,平常为人稍微憨厚,但人品端庄就是最大的优点。
那时候大哥被请来教导自己,时长对他表示羡慕,在何长安和父母拌嘴时,还会劝说他,何长安就动了念头,后来几年,果然他大哥是真的把二老当成亲身父母对待。
所以即便他身死在天牢,他爹带着大哥回乡,何长安想念过他爹,但没担心过。
队伍排地很快,何长安一个没留神就到了他这,前面不知道何母和何兰和老和尚讲了什么,两人都高高兴兴的,看来是个好签。
老和尚年逾花甲,看起来很和蔼,何长安稍微没那么紧张了,我我问问我的事业
刚说一半胳膊被何母拉走,何母说,他问什么时候能找到情投意合的媳妇儿。
身后不少排队的人发出低笑声。
何长安微囧,那我问什么时候找到媳妇儿。
老和尚手指掐算几下,施主这个问题,不用问签我都能给你解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桃花开在手边,施主唾手可得,可莫错过了大好姻缘。
哦,骗子啊。
何长安维持住脸上的微笑,多谢大师。
何长安给解签钱给的不情不愿,何母瞪着他,一把从他包钱的手绢里掏出二十文钱放进去。
解签钱自然是没有那么贵的,给三文钱的也有,但谁让何母比较信这个,最近他家也不缺钱。
只有何长安比较郁卒,够他吃好几碗馄饨了。
必不可少的求签后,就是在各个佛像面前拜拜,何母在前面跪在蒲团上,嘴里念叨着佛经,何长安在后面跟着跪下来,他除了在进大门时比较彷徨,生怕像是话本里白素贞被打出佛寺一样从门口扔出去,在拜佛像时便保持沉默。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