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何枝(34)
至于味道方面,赵安能够感觉到对方在模仿赵母的味道,但是香料、食材品质明显不如,导致了最后的口感有了很大的差距。
对于这个结果赵安并不意外。
赵父赵母为了保证卤菜的品质,从食材香料的选择到卤制过程,二人都是精益求精。
这样一来卤菜的成本就已经高出其他商贩不少,再加上赵母的加工费用,可以说明显压榨了卤菜的利润空间。
反正双方就是口头约定,没有任何违约的惩罚,在金钱面前,他们当然动了歪脑筋。
现在已经有了叶氏秘卤连锁店的招牌,卖的到底是不是叶氏秘卤,也没人关心了。
他们以前就厨师,对于卤菜也有一定的了解。于是便直接开始仿造赵母的卤料,然后自己制作、自己售卖。
他们为了不让赵父赵母起疑心,才选择逐步减少每天购买的卤菜量。
赵安在得到结果之后,准备直接把口袋扔掉。
计嘉树不明白的举动,说道:为什么要把他们扔掉,太浪费了。
看着没有起疑心的计嘉树,赵安突然有一种担心,以后计嘉树会被别人骗怎么办。于是从口带中挑选了一块海带送到计嘉树的面前前。
计嘉树也不嫌弃,直接用嘴接过海带,刚咀嚼了两口,就皱着眉头说:这味道比你们家的卤菜差太多了。
但是他们卖给客人的时候,说这就是叶氏秘卤。
赵安说道这里就没有继续解释了,计嘉树马上也要十四了,有些事情不用赵安点破。
他们这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小子居然还用了个成语,赵安差点没绷住自己的表情,对计嘉树说道:走吧,我们还要去另外一个地方。
之后在计嘉树的帮忙下,赵安又尝了尝四店的卤菜,和三店的手法如出一辙。而且他们家连鸡茸辣椒酱都有仿制。
他们太过分了。
赵安还没有什么情绪的变化,计嘉树就开始为赵安打抱不平了。
因为他知道鸡茸辣椒酱算是赵安的想法,对方这么做就是在窃取赵安的创意,而且还在顾客以为这是正宗叶氏秘卤辣椒酱的情况下进行贩卖。
这是赤/裸/裸的欺骗!
好啦,别生气了。我们快回去吃饭吧。
赵安给计嘉树顺了顺毛,然后把计嘉树带回了自己家。
几天后,蓉城日报编辑部。
主编,那个赵季安又来稿件了?
怎么,又是在吹嘘叶氏秘卤的?直接扔了吧。
主编语气不是很好,因为之前相关的稿子是他一手审核通过的,对于叶氏秘卤之后的发展他也有所关注。
他知道刊登报道后,叶氏秘卤立刻开了两家连锁店。
恰巧他的家就在叶氏秘卤连锁四店附近,所以亲自见证了四店的味道如何一步步变差,到现在已经和普通的卤菜店没有任何的区别,对于叶氏秘卤的印象极差。
他以为赵季安来稿又是在宣传连锁店和叶氏秘卤,所以心中很是不满。
主任,这篇文章好像是在骂叶氏秘卤的。
什么?拿来我看看。
从属下手中接过来信,主编的表情就又有了变化,读完所有的内容之后,他确信了一件事情这个赵季安和叶氏秘卤肯定没有任何关系,否则绝对不会把叶氏秘卤现在的连锁店策略从头到尾痛批一顿。
而且赵季安在信中提出了很多在他看来无比珍贵的意见,如果他真的和叶氏秘卤有关系的话,他大可以直接把这些建议告诉叶氏秘卤的老板。
不过还是要亲自去确定一下才行。
下午下班之后,主编专门来到了叶氏秘卤的总店,然后购买了卤菜回家。
当他把叶氏秘卤放入口中的时候,他决定采用赵季安的稿件,并且安排上后天主版面!
1994年6月17日蓉城日报生活版
《连锁店的弊端与管理叶氏秘卤的堕落》
趁着连锁店的东风,蓉城本土的著名卤菜店叶氏秘卤一次性开了两家连锁店。但是这两家连锁店的质量却不尽人意。本人一直关注本土餐饮业的发展,所以对叶氏秘卤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叶氏秘卤的连锁并没有形成任何合同规章,对于连锁店没有任何的限制
本人购买过五家店铺的卤菜,明显感觉到总店、一店、二店的卤菜是统一制作,味道与口感并没有任何的差别。并且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品质与水准
而三店与四店的味道则不尽人意,明显是自行制作的卤菜,只是借着叶氏秘卤的名号在经营而已。在我看来这根本称不上连锁店,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制作流程
我这并不是在为叶氏秘卤进行便捷,相反我对叶氏秘卤仍何人都要更加失望。
作为开创者和经营者的总店,对自己的连锁店没有尽到任何监督、保证责任,这是对于消顾客的欺骗!
这样的餐饮业没有办法在未来立足
如果真的想建立起华夏人自己的连锁店,叶氏秘卤道阻且长
首先,连锁店必须要有法律的约束,用合同来约束双发的义务与责任
其次,卤菜的制作必须要具有可扩张性。据我了解目前连锁一店、二店都是从总店进购卤菜。但如果连锁店进一步扩张,总店的老板又能提供多少品质有保证的卤菜呢?
或许可以借鉴肯德基的经验,把所有制作过程统一、标准化。而总店的任务则是提供技术、食材与方法
最后,叶氏秘卤想要发展,必须要成立公司,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
以上为笔者对于我国餐饮行业的一些粗略思考,本人将会继续关注叶氏秘卤未来的发展,毕竟这是本土餐饮企业的一个可能性。
第53章 学习
赵父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 心中立刻生出了愤怒。倒不是针对于作者赵季安,而是对于连锁四店和五店的老板。
之前就已经对于他们每天购买卤菜的分量产生了怀疑, 如今看到这篇报道, 赵父还有什么不明白了。
赵母根本拦不住愤怒的丈夫,自己又离不开总店, 只能任由赵父去对方说理。
进入店铺后,赵父都不用品尝就已经确定这根本不是自己妻子制作的卤菜。
看到赵父的到来,店主也知道事情败露了, 一开始想和赵父商量商量, 大事化小。
赵老板你有什么事情啊?
你立刻把招牌给我下了!
赵老板, 话不能这么说, 当初我们说好了允许我加盟叶氏秘卤,现在你怎么能单方面反悔呢?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对方反而恶人先告状,把所有的过错全部抛给了赵父。
此时的赵父已经愤怒到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他以前就没和别人在诚信方面有过任何纠葛,没想到居然有人打着他们家好不容易一手创办起来的招牌骗人。
赵父直接把手中的蓉城日报拍在对方面前, 他知道自己是肯定说不过这个无赖, 他已经想好处理这个问题了。
也不管对方看到报道内容之后的脸色有多么难看, 赵父直接往连锁店走去。
果不其然, 赵父的要求再次一次找到了拒绝, 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中。
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事情啊?
赵母看着沉默寡言地赵父有些担心, 如此愤怒的丈夫,她就只见过一次,就是当初村支书故意给赵父分配了一片贫瘠土地的时候。
没隔多久赵父就下定决心带着她和赵安进城打拼, 她特别怕赵父钻牛角尖,又一个人做出什么决定,到时候她拦不住。
这件事全部是我们的错,如果不是我这么轻易地相信他们,那些顾客也不会受骗。
赵父直接把所有的过错包揽到自己身上,因为那片报道中很多话都击中了赵父的心。
作为连锁店的拥有者,这就是在纵容欺骗。
嗯。赵母也点了点头,她现在对这件事也很后悔,她知道蓉城日报的影响力有多大,顾客人以后会怎么看他们叶氏秘卤呢?
赵母也知道对于任何人、任何企业而言,一旦失去了信誉就挽救不回来了。
道歉,给所有人道歉。
赵父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计划是去两个连锁店附近张贴海报,给顾客们道歉。
但那两个店主肯定会阻扰。
赵母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对于这两个店主的人品她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对方可不仅仅是模仿她的卤菜,连在食材的挑选上也大打折扣,报纸上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下午赵安放学的时候,赵父赵母还没有商量出来一个结果。
看到自己父母焦头烂额,赵安心中虽然有些不忍,但是并不后悔。
与其让这些隐患不断酝酿发酵,最终直接导致叶氏秘卤名声全败,不如提前在可控的范围内,把脓疮挑破、剜去腐肉,才有可能尽早痊愈。
更何况,赵安在稿件之中本来就给叶氏秘卤留了后路,并没有一棒子把叶氏秘卤给完全打死。
文中批判的是叶氏秘卤的经营模式缺陷,而不是叶氏秘卤本身的味道与品质。更重要的是,在稿件最后赵安以赵季安的身份承诺会继续关注此事。
就算短时间内,读者、食客们对于叶氏秘卤充满失望,但是赵季安也有办法大幅度的挽回叶氏秘卤的名声。
当然前提是尊重于事实,并且自己的父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爸妈,我们就赵季安的说做吧。
可是要怎么给客人们道歉呢?
赵父还是有些良心难安。
那就刊登在报纸上。
报纸的广告位甚至版面是可以购买的,毕竟报纸就靠这些收入盈利。
赵父想了想《蓉城日报》的影响力,以及很多食客都会关注《蓉城日报》,毕竟他们当初就通过日报上知道了叶氏秘卤。
于是第二天,赵父便来到了蓉城日报大厦,然后咬着牙花了一整个月的收入,购买一个位置足够显眼并且也足够大的地方刊登道歉信。
主编认为这件事有很高的关注度,读者们会愿意了解这件事情的后续,所以便把道歉信刊登在了生活版的正版面之中,而非夹缝或者角落的广告栏。
道歉信
本人叶氏秘卤店主,向所有的食客致以最真挚的歉意。因为自身管理漏洞,导致在部分连锁店中出现了出售非叶氏秘卤菜品的情况,让诸位顾客遭受欺骗与损失。
本店不会再向原叶氏秘卤连锁三店与四店提供货源,并且解除合作协议。
本店承诺会尽快建立相关的管理、监督体系,切实保证各位顾客的权益。还请各位监督。
叶氏秘卤总店
道歉信当然不是赵父写的,既然收了赵父的钱,编辑们自然会帮赵父拟写道歉信。
而生活版的主编也品尝过总店、一店、二店的卤菜,知道叶氏秘卤的味道、品质并没有任何下滑,只是管理上出现了纰漏。
所以在安排这件事的时候,有让下属写得稍微偏向叶氏秘卤一些。毕竟他也不想这么好吃的一家卤菜店,就直接倒闭了。
不过再怎么委婉、偏向,叶氏秘卤的生意也明显出现了下滑。
好在叶氏秘卤的回头客一直比较多,所以他们很清楚叶氏秘卤这三家店的味道和食材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所以继续在叶氏秘卤进行购买。
否则换其他饭店食铺,肯定会出现断崖式的亏损。
赵达和王怀德对于生意下滑这件事也没有什么抱怨,因为他们也知道既然用了叶氏秘卤这个招牌,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
更何况本来就是自家亲戚,还帮助自己良多,他们都很支持赵父赵母的决定。
与此同时,赵大伯和赵三伯家农作物也逐渐成熟了。
土豆的成长也就三个月到四个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给叶氏秘卤提供土豆了。而莲藕和辣椒再等一个月也差不多。就连腐竹也有大伯母和三伯母帮忙制作。
趁着生意稍微淡下来的这段时间,赵父回下东村敲定了运输的事情,一条全新的国道已经修好,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运输到蓉城。
在解决了素菜来源之后,赵父和赵母都轻松不少。这种轻松指的是卤菜摊事情稍微少了一点,但二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那就是学习!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赵父赵母最大的收获就是:他们知道了想把连锁店做好,仅仅会制作卤菜、会挑选食材是完全不够的。
回过头来看之前叶氏秘卤的成功,有太多的幸运之处了。但也仅仅到此为止,如果再犯一次错误,那叶氏秘卤可能会直接倒闭。
现在叶氏秘卤就是他们家收入的保障,如果不好好经营,那家里未来的生计怎么办?
赵父赵母其实一开始是想按照赵季安那片报道中的建议进行整改,但是他们发现自己连别人在说什么都无法理解。
什么叫做成立公司?什么又是签订合同、约束双方的义务与责任?制作的统一、标准化又是什么?还有哪些属于专业人员
夫妻二人一头雾水,哪怕已经很多年没有学习过了,但是二人还是毅然决然地强迫自己开始学习。
不过夫妻二人都只有初中文文凭,都没有资格去夜校学习。同时主要教授高中知识的夜校也不适合二人。
二人只能选择通过买书进行自学。
自学本来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就算一个人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但是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也很难在茫茫书海之中准确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
还好有赵安的存在,他在看到赵父赵母下定决心学习的时候,便提出按照赵季安的建议进行学习
赵季安说了什么建议,就先把这些知识弄懂,然后再围绕这些知识进行扩展。
这个时候赵安已经结束了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再一次获得年级第一的赵安在学习方面的意见特别有说服力。
赵安主动承担起了帮二人挑选书籍的任务,后来赵安又提出自己对于这些知识也很感兴趣,便开始和赵父赵母一起学习。
他在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着自己的父母。
1993年12月,华夏刚刚通过了《公司法》,再加上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让夫妻二人对于公司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恋耽美
对于这个结果赵安并不意外。
赵父赵母为了保证卤菜的品质,从食材香料的选择到卤制过程,二人都是精益求精。
这样一来卤菜的成本就已经高出其他商贩不少,再加上赵母的加工费用,可以说明显压榨了卤菜的利润空间。
反正双方就是口头约定,没有任何违约的惩罚,在金钱面前,他们当然动了歪脑筋。
现在已经有了叶氏秘卤连锁店的招牌,卖的到底是不是叶氏秘卤,也没人关心了。
他们以前就厨师,对于卤菜也有一定的了解。于是便直接开始仿造赵母的卤料,然后自己制作、自己售卖。
他们为了不让赵父赵母起疑心,才选择逐步减少每天购买的卤菜量。
赵安在得到结果之后,准备直接把口袋扔掉。
计嘉树不明白的举动,说道:为什么要把他们扔掉,太浪费了。
看着没有起疑心的计嘉树,赵安突然有一种担心,以后计嘉树会被别人骗怎么办。于是从口带中挑选了一块海带送到计嘉树的面前前。
计嘉树也不嫌弃,直接用嘴接过海带,刚咀嚼了两口,就皱着眉头说:这味道比你们家的卤菜差太多了。
但是他们卖给客人的时候,说这就是叶氏秘卤。
赵安说道这里就没有继续解释了,计嘉树马上也要十四了,有些事情不用赵安点破。
他们这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小子居然还用了个成语,赵安差点没绷住自己的表情,对计嘉树说道:走吧,我们还要去另外一个地方。
之后在计嘉树的帮忙下,赵安又尝了尝四店的卤菜,和三店的手法如出一辙。而且他们家连鸡茸辣椒酱都有仿制。
他们太过分了。
赵安还没有什么情绪的变化,计嘉树就开始为赵安打抱不平了。
因为他知道鸡茸辣椒酱算是赵安的想法,对方这么做就是在窃取赵安的创意,而且还在顾客以为这是正宗叶氏秘卤辣椒酱的情况下进行贩卖。
这是赤/裸/裸的欺骗!
好啦,别生气了。我们快回去吃饭吧。
赵安给计嘉树顺了顺毛,然后把计嘉树带回了自己家。
几天后,蓉城日报编辑部。
主编,那个赵季安又来稿件了?
怎么,又是在吹嘘叶氏秘卤的?直接扔了吧。
主编语气不是很好,因为之前相关的稿子是他一手审核通过的,对于叶氏秘卤之后的发展他也有所关注。
他知道刊登报道后,叶氏秘卤立刻开了两家连锁店。
恰巧他的家就在叶氏秘卤连锁四店附近,所以亲自见证了四店的味道如何一步步变差,到现在已经和普通的卤菜店没有任何的区别,对于叶氏秘卤的印象极差。
他以为赵季安来稿又是在宣传连锁店和叶氏秘卤,所以心中很是不满。
主任,这篇文章好像是在骂叶氏秘卤的。
什么?拿来我看看。
从属下手中接过来信,主编的表情就又有了变化,读完所有的内容之后,他确信了一件事情这个赵季安和叶氏秘卤肯定没有任何关系,否则绝对不会把叶氏秘卤现在的连锁店策略从头到尾痛批一顿。
而且赵季安在信中提出了很多在他看来无比珍贵的意见,如果他真的和叶氏秘卤有关系的话,他大可以直接把这些建议告诉叶氏秘卤的老板。
不过还是要亲自去确定一下才行。
下午下班之后,主编专门来到了叶氏秘卤的总店,然后购买了卤菜回家。
当他把叶氏秘卤放入口中的时候,他决定采用赵季安的稿件,并且安排上后天主版面!
1994年6月17日蓉城日报生活版
《连锁店的弊端与管理叶氏秘卤的堕落》
趁着连锁店的东风,蓉城本土的著名卤菜店叶氏秘卤一次性开了两家连锁店。但是这两家连锁店的质量却不尽人意。本人一直关注本土餐饮业的发展,所以对叶氏秘卤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叶氏秘卤的连锁并没有形成任何合同规章,对于连锁店没有任何的限制
本人购买过五家店铺的卤菜,明显感觉到总店、一店、二店的卤菜是统一制作,味道与口感并没有任何的差别。并且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品质与水准
而三店与四店的味道则不尽人意,明显是自行制作的卤菜,只是借着叶氏秘卤的名号在经营而已。在我看来这根本称不上连锁店,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制作流程
我这并不是在为叶氏秘卤进行便捷,相反我对叶氏秘卤仍何人都要更加失望。
作为开创者和经营者的总店,对自己的连锁店没有尽到任何监督、保证责任,这是对于消顾客的欺骗!
这样的餐饮业没有办法在未来立足
如果真的想建立起华夏人自己的连锁店,叶氏秘卤道阻且长
首先,连锁店必须要有法律的约束,用合同来约束双发的义务与责任
其次,卤菜的制作必须要具有可扩张性。据我了解目前连锁一店、二店都是从总店进购卤菜。但如果连锁店进一步扩张,总店的老板又能提供多少品质有保证的卤菜呢?
或许可以借鉴肯德基的经验,把所有制作过程统一、标准化。而总店的任务则是提供技术、食材与方法
最后,叶氏秘卤想要发展,必须要成立公司,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
以上为笔者对于我国餐饮行业的一些粗略思考,本人将会继续关注叶氏秘卤未来的发展,毕竟这是本土餐饮企业的一个可能性。
第53章 学习
赵父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 心中立刻生出了愤怒。倒不是针对于作者赵季安,而是对于连锁四店和五店的老板。
之前就已经对于他们每天购买卤菜的分量产生了怀疑, 如今看到这篇报道, 赵父还有什么不明白了。
赵母根本拦不住愤怒的丈夫,自己又离不开总店, 只能任由赵父去对方说理。
进入店铺后,赵父都不用品尝就已经确定这根本不是自己妻子制作的卤菜。
看到赵父的到来,店主也知道事情败露了, 一开始想和赵父商量商量, 大事化小。
赵老板你有什么事情啊?
你立刻把招牌给我下了!
赵老板, 话不能这么说, 当初我们说好了允许我加盟叶氏秘卤,现在你怎么能单方面反悔呢?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对方反而恶人先告状,把所有的过错全部抛给了赵父。
此时的赵父已经愤怒到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他以前就没和别人在诚信方面有过任何纠葛,没想到居然有人打着他们家好不容易一手创办起来的招牌骗人。
赵父直接把手中的蓉城日报拍在对方面前, 他知道自己是肯定说不过这个无赖, 他已经想好处理这个问题了。
也不管对方看到报道内容之后的脸色有多么难看, 赵父直接往连锁店走去。
果不其然, 赵父的要求再次一次找到了拒绝, 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中。
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事情啊?
赵母看着沉默寡言地赵父有些担心, 如此愤怒的丈夫,她就只见过一次,就是当初村支书故意给赵父分配了一片贫瘠土地的时候。
没隔多久赵父就下定决心带着她和赵安进城打拼, 她特别怕赵父钻牛角尖,又一个人做出什么决定,到时候她拦不住。
这件事全部是我们的错,如果不是我这么轻易地相信他们,那些顾客也不会受骗。
赵父直接把所有的过错包揽到自己身上,因为那片报道中很多话都击中了赵父的心。
作为连锁店的拥有者,这就是在纵容欺骗。
嗯。赵母也点了点头,她现在对这件事也很后悔,她知道蓉城日报的影响力有多大,顾客人以后会怎么看他们叶氏秘卤呢?
赵母也知道对于任何人、任何企业而言,一旦失去了信誉就挽救不回来了。
道歉,给所有人道歉。
赵父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计划是去两个连锁店附近张贴海报,给顾客们道歉。
但那两个店主肯定会阻扰。
赵母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对于这两个店主的人品她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对方可不仅仅是模仿她的卤菜,连在食材的挑选上也大打折扣,报纸上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下午赵安放学的时候,赵父赵母还没有商量出来一个结果。
看到自己父母焦头烂额,赵安心中虽然有些不忍,但是并不后悔。
与其让这些隐患不断酝酿发酵,最终直接导致叶氏秘卤名声全败,不如提前在可控的范围内,把脓疮挑破、剜去腐肉,才有可能尽早痊愈。
更何况,赵安在稿件之中本来就给叶氏秘卤留了后路,并没有一棒子把叶氏秘卤给完全打死。
文中批判的是叶氏秘卤的经营模式缺陷,而不是叶氏秘卤本身的味道与品质。更重要的是,在稿件最后赵安以赵季安的身份承诺会继续关注此事。
就算短时间内,读者、食客们对于叶氏秘卤充满失望,但是赵季安也有办法大幅度的挽回叶氏秘卤的名声。
当然前提是尊重于事实,并且自己的父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爸妈,我们就赵季安的说做吧。
可是要怎么给客人们道歉呢?
赵父还是有些良心难安。
那就刊登在报纸上。
报纸的广告位甚至版面是可以购买的,毕竟报纸就靠这些收入盈利。
赵父想了想《蓉城日报》的影响力,以及很多食客都会关注《蓉城日报》,毕竟他们当初就通过日报上知道了叶氏秘卤。
于是第二天,赵父便来到了蓉城日报大厦,然后咬着牙花了一整个月的收入,购买一个位置足够显眼并且也足够大的地方刊登道歉信。
主编认为这件事有很高的关注度,读者们会愿意了解这件事情的后续,所以便把道歉信刊登在了生活版的正版面之中,而非夹缝或者角落的广告栏。
道歉信
本人叶氏秘卤店主,向所有的食客致以最真挚的歉意。因为自身管理漏洞,导致在部分连锁店中出现了出售非叶氏秘卤菜品的情况,让诸位顾客遭受欺骗与损失。
本店不会再向原叶氏秘卤连锁三店与四店提供货源,并且解除合作协议。
本店承诺会尽快建立相关的管理、监督体系,切实保证各位顾客的权益。还请各位监督。
叶氏秘卤总店
道歉信当然不是赵父写的,既然收了赵父的钱,编辑们自然会帮赵父拟写道歉信。
而生活版的主编也品尝过总店、一店、二店的卤菜,知道叶氏秘卤的味道、品质并没有任何下滑,只是管理上出现了纰漏。
所以在安排这件事的时候,有让下属写得稍微偏向叶氏秘卤一些。毕竟他也不想这么好吃的一家卤菜店,就直接倒闭了。
不过再怎么委婉、偏向,叶氏秘卤的生意也明显出现了下滑。
好在叶氏秘卤的回头客一直比较多,所以他们很清楚叶氏秘卤这三家店的味道和食材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所以继续在叶氏秘卤进行购买。
否则换其他饭店食铺,肯定会出现断崖式的亏损。
赵达和王怀德对于生意下滑这件事也没有什么抱怨,因为他们也知道既然用了叶氏秘卤这个招牌,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
更何况本来就是自家亲戚,还帮助自己良多,他们都很支持赵父赵母的决定。
与此同时,赵大伯和赵三伯家农作物也逐渐成熟了。
土豆的成长也就三个月到四个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给叶氏秘卤提供土豆了。而莲藕和辣椒再等一个月也差不多。就连腐竹也有大伯母和三伯母帮忙制作。
趁着生意稍微淡下来的这段时间,赵父回下东村敲定了运输的事情,一条全新的国道已经修好,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运输到蓉城。
在解决了素菜来源之后,赵父和赵母都轻松不少。这种轻松指的是卤菜摊事情稍微少了一点,但二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那就是学习!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赵父赵母最大的收获就是:他们知道了想把连锁店做好,仅仅会制作卤菜、会挑选食材是完全不够的。
回过头来看之前叶氏秘卤的成功,有太多的幸运之处了。但也仅仅到此为止,如果再犯一次错误,那叶氏秘卤可能会直接倒闭。
现在叶氏秘卤就是他们家收入的保障,如果不好好经营,那家里未来的生计怎么办?
赵父赵母其实一开始是想按照赵季安那片报道中的建议进行整改,但是他们发现自己连别人在说什么都无法理解。
什么叫做成立公司?什么又是签订合同、约束双方的义务与责任?制作的统一、标准化又是什么?还有哪些属于专业人员
夫妻二人一头雾水,哪怕已经很多年没有学习过了,但是二人还是毅然决然地强迫自己开始学习。
不过夫妻二人都只有初中文文凭,都没有资格去夜校学习。同时主要教授高中知识的夜校也不适合二人。
二人只能选择通过买书进行自学。
自学本来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就算一个人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但是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也很难在茫茫书海之中准确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
还好有赵安的存在,他在看到赵父赵母下定决心学习的时候,便提出按照赵季安的建议进行学习
赵季安说了什么建议,就先把这些知识弄懂,然后再围绕这些知识进行扩展。
这个时候赵安已经结束了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再一次获得年级第一的赵安在学习方面的意见特别有说服力。
赵安主动承担起了帮二人挑选书籍的任务,后来赵安又提出自己对于这些知识也很感兴趣,便开始和赵父赵母一起学习。
他在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着自己的父母。
1993年12月,华夏刚刚通过了《公司法》,再加上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让夫妻二人对于公司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