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内有恶犬 作者:禾韵
年面前:“本官有个提议,樊公子不妨听一听,现在是用人之际,樊公子若是愿意的话,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呢?”
谢启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转了好几转,试图摒除杂念,好不容易攒下一点睡意,小厮就咚咚咚的在门外敲了起来。
“少爷少爷,兵部的方尚书来了。”
兵部的人来做什么?谢启一边穿衣一边心里有了数猜到了答案,方大人大概是来游说他的。
欠人人情总是难以还清,恐怕迁都派的人就是知道这点,才叫方尚书过来。谢启大步走进主厅时,方尚书正坐在椅上喝茶,动作闲适又文雅,一派名流风范。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寒暄半晌,谢启以前求过人办过事,现在总是拉不下脸面来冷颜以对,他假意不知对方来意,问道:“不知方大人今日来,是有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对了――”方尚书忽然转口,微笑道:“我来谢兄府上的时候,路上碰到了一位熟人。”
谢启正用盖子轻轻拨着清茶,手顿了一下,“哦?”
“真没想到是原来的樊家公子。”
谢启不做声,掀了掀唇当做回答。
“原先我以为谢兄与樊公子有什么过节,不然也不会数次阻止他入军,却没想到谢兄与樊公子交情不浅,谢兄也知道现在京城缺兵乏粮,稍微过得去的将士都被挑走了,国家危难之际就应该不拘一格将人才,既然之前樊公子有心参军,于是我便问他愿不愿意接受我的引荐。”
谢启心里冷淡到了极点,只怕引荐是假,来他这里赚人情是真,他事不关已的应着:“不知方大人为他引荐什么职位?”
“委署前锋校,从八品,领三千人马。”方尚书叹气道:“这么好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京城里头的精兵良所剩无几,比起其他世家子弟,樊林好歹也带过兵,拿来当献死前锋绰绰有余啊。
谢启面无表情:“那他答应了?”
方尚书眨眨眼,遗憾的挥挥手:“他说要考虑几日再做答复,年轻人啊――就是喜欢意气用事,机会这种东西是随时随地都会送上门的吗?我想他还是记恨着皇上,不懂珍惜,不知道往前看啊,过去的事哪有以后的前途重要呢。”
谢启笑出了声:“的确,过去的事比不上以后,方大人消消火。”
“谢兄若是与他相熟,就劝劝吧。”男人改了用词,把话说得更有余地些:“谢兄……不像是为私心而误大事的人。”
“方大人谬赞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拐弯抹角。”方大人放下手中端着的茶杯,正声道:“谢兄为何不赞成让皇上离京暂避风头?”
“理由我之前说过,皇上离京不仅动摇军心而且――”谢启极少这样咄咄逼人,严苛冷峻的不近人情,“皇上若是一走,京城势必被破,然后只能选择迁都,运气若好,乞求来一段苟延残喘的和平,若对方根本不接受你们提出的条件呢?这一步根本就是死棋。”
“那谢大人就眼睁睁看着皇上被困死在京师?”方尚书也动怒了,“能为皇家留下血脉,那就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谢启面上一片死寂,话如冰刀:“国若不在,留血脉有何用。”
方大人重哼一声,唯有拂袖离去,谢启没去相送,他一动不动的坐在椅间,保持着一开始的姿势,表情晦暗不定。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历史充满戏剧性,谁知道他今日这个决定,是可笑固执还是英明先见?
夕阳西下的时候,青年回来了。
“在等我吗?”
青年愉悦的上前,弯腰亲昵的拍了拍谢启的脸:“送信的人刚刚一直不在,我便等了会,你应该先吃饭的。”
在这样粮食紧缺的情况下,能一起吃顿家常饭是无上享受,于是谢启暂压下心里头要说的话,等一顿饭快到尾声的时候,才开口:“兵部的方大人,你今天碰到了吧?”
“哦,是。”樊林勾起嘴角笑:“他升官了,官腔更浓,我们聊了一会。”
谢启笃定方大人是不会将之前青年屡试不入的原因告诉对方的,他无须担心这点,私心而讲,他还是不愿意樊林再与朝廷有任何牵连,即便青年这次有机会小小翻身一下,那也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这种小恩小惠又有什么大用途?
即便是以后政局稳定下来,青年也不会有大的发展,这是注定的事。
旁观者虽清,但当一个机会实实在在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不抓住似乎又真的是很可惜。
他不能替青年做这个主。
“谢启,他说举荐我做从八品的委署前锋校。”
谢启咳了声,青年乌亮的眼睛满是对他的信赖,干净年轻的脸,就算没有锦缎华服,也依旧耀眼非常。
不想折他理想损他自尊,他得想一个万全的法子,谢启问的不徐不疾,这会显得他并不急迫:“你想去吗?机不再来你要好好考虑一下。”
“那你想我去吗?”
樊林发问,顺势按住谢启放在膝上的手,慢慢摩挲着,谢启背脊一紧,热气立刻窜上他的脸皮上。
青年逼视着他,微笑问:“你觉得怎么样呢?”
为对方做了决定,比为自己做艰难多了,谢启沉吟许久,樊林非要逼他表个态,他避不过,只好道:“我觉得……你最好不要去。”
然后听到一声愉快的笑声,眉眼略弯,樊林是在笑,如负重担的:“对啊,你觉得怎么样说出来就好了,你想我怎么样,不想怎么样,你不说我很难猜得到的。”
“谢启,你不表态,我会猜的好辛苦。”
“是……是么。”
他的狐疑换来对方坚定地数下点头。
“当然我没有当面拒绝他,说先考虑一下,现在时局那么乱,不看着你不行。”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骨络都似在作响。
“不想再分开了。”
吠吼第五十三声
谢启静候在皇帝寝宫外头,等待的时光沉长而乏味,他对着门对面的小太监发呆许久,对方也冲他笑笑,表情空洞而缺乏生气。
好不容易见几位太医提着药箱从殿内缓步走出,谢启急忙上前:“皇上可醒了?”
太医面有愁色:“醒了,皇上宣谢大人进去呢。”
“有劳太医了。”
“谢大人请千万留心,陛下精神不好,莫要……耽误太久。”
皇帝半卧在床,脸白如纸,病色入骨,真是病来如山倒,半点不留情面,皇帝见谢启进殿,咳了几声后便赐座,让谢启坐近。
“皇上今日身体可好些?”
皇帝摆摆手,一副不谈也罢的神情:“好与不好现在并不重要,爱卿看看这个。”
谢启疑惑着,捧过皇上手里递来的一纸书信,在皇上眼神示意下,打了开来。
顿时脸上神情骤变,龟裂成无数块碎渣子。
“不……不可能。”
谢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中所见,手抖不止,惶恐浮现上脸,憋成一片惨白,竟比重病中的皇帝脸色还要糟糕。
“爱卿不必担心消息是否可靠。”皇帝握拳在唇边,干咳起来:“这是真的。”
“……”
“秦敛与蒙古新可汗早已暗中结盟,他们这是唱了出双簧,蒙古人假意进犯,秦敛便可借此机会……蒙古人自然是乐意的,他们自古游牧,居无定所,能有抢夺一番的机会,何乐而不为?若成事,秦敛便许诺送上边疆五城作为答谢,若不成事,他们也不亏。”
“臣不解。”谢启定下心神,又仔仔细细的将手中秘信反复看了几次:“如此大的事,怎会一点风声也没有,秦敛虽为丞相,但要制住军队总不可能一点声响也没有。”
皇帝阖上了眼,“一开始……是朕同意的。”
有很多事情,其实并不用说出来彼此都心知肚明,但谢启就是要问个清楚,要对方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他不敢去做什么猜测,也不想去。他们在刑部的人就是这样,就算杀人的理由是如何凄婉动人,感人肺腑,但杀人就是杀人,你可以为他们怅惋,为他们惋惜,甚至为他们伤心流泪,但结果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
结果是怎么样,一开始就注定了。
就像皇上为了铲除樊家,默许了秦敛了某些动作一样,种了什么样的因,就得了什么果,没法说谁是罪魁祸首,你有你的不甘无奈,我有我的雄心报复,就算判断出了对错,又能有什么办法?
谢启觉得这些事已经让他越发麻木了,回头看去,比之前在京城十年间所有受过的委屈艰辛加起来,更加让人难以承受,以前他是有盼头的,虽然自己不得意,但看着周边的人,看着与他一同中举,但早已位极人臣的秦敛,他不甘不忿,也会自怨自艾,但在心里头,即便是最颓废无助的时候,也总是有个微小的声音在不断提醒督促着他,前面并不是没有希望的,你看别人可以,为什么偏偏你不行呢?
但现在似乎所有人的命运都搅合在了一起,成了一滩沼泽,大家同在里头挣扎,美好的愿景一夕间全数崩坍,没有奔头了,心麻木似石,一被扔下湖中就毫无知觉的沉死下去,再大的波涛都掀不起来。
“皇上很信任他。”
这个时候说这种话,可以算得上是某种讽刺了,皇帝却苦笑一声,摆摆手:“朕从未信任过秦敛。”
“从他初初入朝的时候,朕就知道这个人有野心,朕从不讨厌有野心的,朕很想看看他的野心能到哪步,能帮朕做些什么,一把利刃固能伤人,但若用不当,就伤己。”
“皇上您在放纵他。”
“是啊,他是个没有背景的人,这点让朕很欢喜。”皇帝用不高不低的声音沙哑道:“这么多年,朝中势力多被几个大家族所瓜分,表面上是好,内地里早已烂如朽木,朕若不下定决心除掉他们,皇族早晚会被这帮人架空吃净。”
“您太急了。”
谢启隐隐觉得今天,他问出口的问题,似乎皇上都会一一解答,或许是面前的人今天恰好也有倾诉的念头。
“朕是急了,朕一想到自己时日无多,太子又如此无能……朕就日夜心急如焚。”
谢启都要怜悯起皇帝了,他试过夜不能安眠的滋味,睁着眼睛想睡也一直无法入睡,那很难捱。要考虑那么多东西,要顾及这个牵制那个,算计来算计去,到头来自己的继承人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秦敛就是想过这种生活?坐在这个高位上,日夜重复着如今皇上的生活,换个国号,换个年号,然后一切照旧,又能有什么新意?
以谢启的脑袋,是完全想不出这种生活有什么闪光点值得他去争取。
“若庆国这次……真的迈不过这道坎,朕也不能丢了祖宗的颜面,朕是绝对不会走的,朕生在这儿,一辈子就这儿了,哪里也不会去。”
“陛下安心,不会这样的。”谢启一听这种话心里头就惶惶然的很,他低声安慰道:“藩王们不会袖手旁观的,再过些时日援兵来了,叛军也坚持不了多久,他们名不正言不顺,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叛军首领们似乎颇为团结,但底下的将士们大多都是迫不得已,大人物们做大事,分得天大的利益又关这些小兵们何事?
军心会乱是迟早的,他们急,那边也并不是无忧无虑。
皇帝之后又吩咐了谢启几件其他事,谢启记着太医的话,劝皇帝好好休养莫要忧心难过,皇帝背靠在软枕上,眼睛闭上,呼吸轻浅,谢启正准备告退,但心里莫名的升起一股焦灼,让他步调微乱,他觉得若是自己这个时候不问,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陛下。”谢启胆子大了起来,皇帝其实并未睡着,只是没抬眼,鼻音重重的嗯了声。
“臣不明,您今日……为何要告诉臣这些。”
殿中安神香味稠密似胶,气派非常的殿宇中此时只有君臣二人,只听皇帝平静道:“朕是在为你解惑。”
谢启诧然:“为臣解什么惑?”
“爱卿在刑部立功无数,但十年间少有升迁,爱卿一定没少怨过朕,是吧?”皇帝微笑了一下,略略挑眉,削了几分病色,似又回到从前金殿上爱开玩笑的时候:“爱卿但说无妨,朕不会恼你的。”
不光怨皇上,还在怨生活,怨周围的人,只是自己心摆不正,看什么都是歪斜的。
“臣以前是怨过。”谢启如实道:“可臣现在大概明白了。”
“爱卿明白什么?将来给朕听听。”
心里面有许多的想法其实都是没有章法头绪的,一天一天积累起来,汇集成海,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是不同的,他想通了以前看不开的事,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但要将一招一式写进书谱里,又不知如何动笔,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谢启向来讷言,舌灿莲花这种事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他呐呐道:“臣只是觉得……侍郎与尚书对臣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管的杂事多了,人多了,奉银多了,见面给他行礼的人多了。
但是他能办的案子却少了。
可是他的成就感,满足感,却恰恰是需要这些一桩桩的案件来支撑的,他可以再年老后自己慢慢回味从前办理解破的案子,从头到尾都有根有据,倾注的汗水可以为他证实,他还可以一桩一桩的讲给年轻人听,那些惊悚的,可怕的,缠绵的过去,没错,他的青春,他的过去。
谢启不想在暮暮老矣的时候,能为年轻人诉说的,都是那些虚幻的一纸荣华。
“朕还记得,当年你与秦敛一起中举,在琼林宴那时候爱卿你说过的话。”皇帝仰头呼了口长气,现在说那么多话,其实已经很是疲惫:“也真奇怪,每年琼林宴上这么多孩子,说过的话几乎一模一样,朕偏偏记得你说过的。”
谢启还没到荣辱不惊的地步,脸微微燥热:“臣,臣当年说什么了?”
“爱卿说,愿意为朕肝脑涂地,你说你为了这天,已经等了很多年,你一直都在等待为国效力。”皇帝回忆着往昔,露出怀念的神色:“每年,每个人都会这样说,但没人能坚持很久,其实朕也不需要他们坚持很久,为国所用的,不能全是君子,水至清则无鱼,只要能为朕所用的就可以了。可是爱卿说了,朕就觉得你可信,朕对自己的眼光很自负,所以朕对爱卿,抱了很大的期望。”
“朕当年重用秦敛,并不表示朕信任他,喜欢他。”
皇帝至今记得,当年琼林宴下青年的身上无需压抑的激情,明明只是一个书生,说出肝脑涂地四个字的时候,竟会让他也到了心悸到眼眶发热的地步,那种迸发的光彩是要怀抱着巨大的梦想的人才会拥有,不经伪装,不被收买,刚硬似坚石,不会因为时间的冲刷而磨损自己的理想。
皇帝也年轻过,冲动过,在最为天真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理想,并相信那是极为美好的事,直到现在,皇帝也迷恋着自己年幼时候曾有过,但早已消失无踪的激情。
所以这个年轻人,只有这个年轻人,皇帝想从这个人身上,续留住一个可贵的梦想。
谢启双膝落地,轻声道:“臣自知资质有限,非帅才之能……当年的话,陛下竟还记得……”他心口似有潮水涌动,以致身躯微微颤动:“能为民做事,为国效力,为君尽忠,已是臣上辈子修来的福分,臣死而无憾。”
他跪了许久,久久不见有回音,慢慢抬头看的时候,皇帝还是半靠软枕间,面容疲倦,却是睡着了。
吠吼第五十四声
一个月后,叛军派遣来了使者,是求和?还是下最后的战书?朝中众人心里头都没底,但无论怎么说,能谈判,就是表示还有回转的余地,前来的使者长了张极具欺骗意义的脸,眉慈而目善,然后不吭不卑的对着满朝堂的人说出了一个和谈前的条件。
这个条件其实很简单,简单到皇帝都觉得小题大做了,皇帝咳了几声,皇冠上的玉旒随声晃动。
“谢卿,既然如此,这次就你去好了。”
谢启楞了半晌,抬眼看去的时候正好对上使者眼含深意的笑,打了个寒颤,不容他多想就跪下谢恩。
“臣领旨,必当不负皇命。”
要他去?蛇窟虎穴他都不会惧怕,何况这些只是乱臣贼子,他绝对不会退让半分。
秦敛再也不是从前,会与他通宵畅谈未来,一起苦读诗书的那个人了,谢启忍不住就这样小心眼的猜测起来,若是对方想利用私情,那就真是大错特错了,自己虽时常软弱,但在这种问题上,他是不可能退让的。
樊林的反应倒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了,镇定的让谢启咂舌,怎么说呢,谢启虽僵僵硬硬的独身过很长一段日子,但心里头还是滞留着一点风花雪月的残影,在这种可能面临生死别离的时候,就不免文人意气一番,偏偏他逞面子,观察樊林许久后,才长叹几口气,话语苦涩:“这次我去,都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果然青年看向他,停下手头上的事然后把他的手抓在自己手掌里:“不会有事的,不要担心。”
谢启得寸进尺,继续一脸苦涩:“你怎么知道?你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虽说两军交手不斩来使,你也知道我不讨喜,万一口上得罪人了……”
青年打断他的话,微笑道:“你怎么不讨喜了,哪里不讨喜?”
谢启被这句话搔得浑浑噩噩,青年忍着笑伸出双手,搓了几下他渐红的耳垂,神色就微妙起来:“我就怕你太讨喜,被人扣着不给回来了。”
“我有当人质的资本?”
“嗯……”青年假意皱眉,卖关子道:“能让我举手投降。”
谢启连咳好几声,等独自离开房后才四下张望,才谨慎的摸了一下耳朵,身为一个三十好几粗皮糙肉的男人,唯一柔软的大概就只有耳朵这一小点地方,这种陌生的柔软和滚烫的触感交织在一起,不由得就让人心头泛热,全灭之前的沮丧焦虑,举目越是萧索悲凉,心里的火越是噼里啪啦的烧的厉害。
他不惧千斤重担,只怕身侧无人。
三日后谢启率使团,在五百将士护送下,浩浩荡荡的冲往狼窝。
深入敌营不是个好差事,责任重大,多数情况下吃力不讨好,谢启一路都在琢磨着各种的可能,藩王们总不可能一直坐以待毙下去,只怕这些地方军早就时刻准备好,就等着老大看准风向标下赌注了。
使团马车驶入敌营,谢启在马车里用手挑高了帘子,只看到一派尚算温和的军旅景象,此时正值正午,营帐边上正在分派食物,还是冒着气的饼――谢启不由就叹起气来。
饼子,竟然有饼可吃,许多京城百姓已经到了寻嫩树根吃的地步了。
谢启忽然感受到一阵陌生的视线,他当然不是武林高手,只是出于本能的看了过去,马车刚刚经过的帐篷边上半蹲着一个年轻士兵,看起来十分年幼,身上的衣服都似不是自己的,领子太大歪露出一片肉,眼大而空,却似讨命的鬼怪似的盯住谢启马车离去的方向。
难道是认识的人?谢启记性好,却没从脑海中搜刮出这样一个人。
容不得他多想,马车很快就离开了,到了地方后也没有稍作休息,气都不多喘一口,直接就带着人前往了叛贼的主帐,隔着老远他就见帐前密密麻麻的站着一堆人。
谢启眼尖,一眼就认出了叛贼的头头,狼窝的老大。
秦敛一身肃黑长袍,俊眉修目,轮廓漂亮,神色冷凝,却是气色极好――好,好的很,谢启顿时怒得牙齿都在打颤,他以为自己能控制住愤怒,显然他太高估自己的城府了。
“一路辛苦了。谢尚书里面请。”
秦敛微笑着,神色平静,与招待来自远方的友人无甚区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谢启冷哼一声,不假思索的大步迈前,斜视都不屑给予一个。
副使在后提醒他:“大人……请以大局为重。”
本来就不该找他来,既然秦敛指名道姓要他过来,就不会猜不到他的态度,对这样一帮叛臣贼子,的确他是连话都不屑讲的。
多少无辜百姓因此而死,若是死在外族人手上,他们还可以有个报复的理由,但是这种窝里反――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同胞,本来又关这些人什么事呢?大家规规矩矩的生活,权贵的事他们又知道什么?
一己之私,可恨的一己之私!
两方的位置安排是面对面的,谢启身为主使就难免要跟秦敛相对,秦敛面对谢启不加掩饰的怒意,深深一笑,眼睛就显得特别深邃,这是一种可怕的假象。
多似温柔啊。
谢启一下子就冷静下来了,面前的人,他从前敬过,爱过,并视他为最为美好的愿景,现在梦醒时分,瞧对方多么的清醒,潇洒自在,谁死谁活根本不入他的眼。
放在膝上的手就猛地松了开来,谢启抬眼,冷冷淡淡的道了句:“这些日子,秦相过得可好?”
他这是故意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了这个称号,秦敛抬了抬眼,静静看着他,神情是极为柔软:“不算太好,但也不差,还算顺心,有劳谢大人费心了。”
谢启笑容里就不免带了悲凉,道:“好,那当真是好得很。”
他们现在还处于被动的状态,但又不是毫无胜算,只要藩国肯来救兵,或者京城再死守多几月,叛军内里自然会滋生事端。
要争取时间,只要拖长一天,他们的反击的胜算就越多一分。
谢启接过了对方侍者捧上的文书,看完后一言不发的冷凝着脸,倒是刚刚还劝谢启多多冷静的副使在看后第二眼就开始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指秦敛:“叛贼!你们休要欺人太甚――”
谢启先一步站起阻住副使的动作,挡在人前,手握文书,眼里抹过受辱的怒意:“秦敛,既然是你们先提出要和谈,那至少也要拿出一些诚意才行,不是吗?”
秦敛依旧跪坐,姿势半分也没改变,道:“谢大人不满意现在的议和条件?”
谢启将手头的东西扔下地,怒斥:“你这是羞辱我们!”
“议和总要付出代价的,不是吗?”对面的人一摆手,接着说:“以南江为界,南江以北归我军,南江以南的十六州全归你大庆,如何?”
南江十六州地远人稀,荒无人烟又鸟不生蛋,打的好响的算盘,不光要他们偏安一方,还得对他们俯首称臣以后年年上贡,谢启逼视对方,如同在看一个贪得无厌令人厌恶的怪物:“这不可能。”
此刻的气氛沉重的让人几乎都要窒息而死。
秦敛十分扼腕的扬了下眉,语气里甚至带着一点怜悯感,好像正在面对一群不知情势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既然这样,那你们认真考虑一下,这是大事,也急不得。”
庆使们脸上皆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愤怒,大庆立国两百五十八年,从来都是周边弹丸小国向他们俯首进贡,从未有一人想过竟有人敢朝他们开出这样的价码,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而如今叛军却敢提出这样荒唐的条件,庆使中不禁有人惴惴不安,叛军这般的狮子开大口,难道真是胸有成竹了么?
谢启对这次的议和本就不抱希望,唯一的盼头不过是想多争取些许时间,而且他从来都是铁血的主战派,比起瓦全,他宁可就此玉碎。
幸而在同僚中动摇的人并不多,这让谢启觉得既欣慰又心酸,议和肯定是没可能的了,要离开也要等明天,谢启在招待自己的帐篷里洗了把脸,外头传来侍卫雄赳赳的声音,原来是进来送晚饭的。
篷中烛光昏暗,谢启看清了提着食盒的那个年轻士兵,恰巧是来这儿的时候,在路上的军营里见过的那个。
年轻人依旧脸色灰白,眉毛下耸,像具行走却没生气的尸体,年轻人轻轻放下食盒,然后阵阵的看着谢启,谢启被盯得全身发毛,不禁直起背脊,坐在椅上抬眼问:“你……可是有事找我?”
年轻人扑通一声跪下,声音沙哑,似多日没讲过话一般:“您……您可是刑部的谢,谢大人?”
“正是。”
“大人您可记得……前年,京城巨商王富贵的儿子,奸……奸辱民女的事?”年轻人抖抖索索,讲话的时候闭紧了眼,似是不忍回忆:“就是……住在祥福胡同的那户人家。”
谢启一下子就记起来了:“那户人家姓胡。”
那家的姑娘在前年正好是十六岁,是平常女孩要出嫁的年岁了,却没想到被王家那个纨绔子弟看上,不但奸辱,还杀掉了前来阻止的胡老爹,按大庆律法,那纨绔子弟早被他秋后问斩了。
年轻人呜咽一声,头磕到了地上:“她……是我的亲妹妹,我们本来以为……官官相护,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没法伸冤的,多亏大人……帮我们逃讨回一个公道,小的,小的知道您是好官,小的求大人一件事,求求大人……”
谢启不由分说的将年轻人强行拉起,做了个嘘声的动作,安抚道:“你有什么事慢慢说,我能帮你的,绝不会推脱。”
年轻人仓促抹了把脏脸,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掀开,捧在手心:“大人,这是前些日子我们攻破湘城,一个富商求我放他们出城送给我的,求您帮我带给我妹妹和我娘,卖掉买米也好。”
谢启看那玉佩,虽然看起来好大一块,但一摸就知道是低劣的玉石,卖不了什么好价格,多半是对方看年轻人出生不好不识货,拿些假货骗了这孩子。
“好,我会回去交给她们。”
“那,那就太好了。”年轻人像卸了心头大石,眼里也渐渐有了生气:“我妹子已经疯疯癫癫的了,没人肯要她,我娘也老了看不了她多久,万一打起仗来,她们是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如果我回不去了,就请大人……对她们稍加照料。”
谢启点头:“这不是难事。”
“只希望她不再……受人欺侮。”
谢启默然,按住对方肩头:“不会的。”
吠吼第五十五声
年轻人提着空的食盒走的时候,又朝谢启规规矩矩磕了三下头,十分虔诚,虔诚的让谢启顿感无力,本来路途疲惫就提不起食欲,如今更是全无胃口,他想着这样一个疯疯癫癫的小姑娘究竟要怎么安置才能不让人再欺辱。
他随便吃了几口菜便草草了事,刚刚停筷,外头就来人请谢启等会出去一趟,这时间掐的刚刚好,好像算准了似的。
上吊也要让人喘口气啊。
秦敛的帐篷里布置的跟他的那间差不多,只是要稍微大些,书桌旁的架子上还挂着一个鸟笼子,谢启进去的时候那只鸟正扑着翅膀叫得欢畅,一见有生人来了,马上挺胸翘尾摆出矜贵的样子,用鸟喙慢慢梳理起自己的翠绿色羽毛来。
秦敛手里还拿着一根细长,并且垂头丧气的野草,这草前头被鸟咬得破破碎碎的。
“秦相真是好风雅。”谢启见状,半讽道。
“只是找点乐子而已。”秦敛用手帕擦干净手,笑道:“这鸟是养的有些娇气了,怕见人。”
这鸟是娇气逼人还是豪气冲天都不管他的事,谢启很不耐烦的说道:“如果没其他事我就先告辞了,你若是有话就请直说。”
秦敛将手头里的帕子放回盆中,回头看了眼谢启,谢启笔直的站在门前,不愿再踏前一步。
“叙旧也不行?”
谢启眼眸流怒,提醒他:“你若是念旧情的人,不说多了,稍稍念点旧情,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这是两码事。”秦敛摇头,很不认同的:“你觉得我做错了只是你拿自己那套标准要求我,我又做错了什么?”
谢启被秦敛的话震得牙齿打颤:“做错什么?叛国叛君,置天下人于不
恋耽美
年面前:“本官有个提议,樊公子不妨听一听,现在是用人之际,樊公子若是愿意的话,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呢?”
谢启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转了好几转,试图摒除杂念,好不容易攒下一点睡意,小厮就咚咚咚的在门外敲了起来。
“少爷少爷,兵部的方尚书来了。”
兵部的人来做什么?谢启一边穿衣一边心里有了数猜到了答案,方大人大概是来游说他的。
欠人人情总是难以还清,恐怕迁都派的人就是知道这点,才叫方尚书过来。谢启大步走进主厅时,方尚书正坐在椅上喝茶,动作闲适又文雅,一派名流风范。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寒暄半晌,谢启以前求过人办过事,现在总是拉不下脸面来冷颜以对,他假意不知对方来意,问道:“不知方大人今日来,是有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对了――”方尚书忽然转口,微笑道:“我来谢兄府上的时候,路上碰到了一位熟人。”
谢启正用盖子轻轻拨着清茶,手顿了一下,“哦?”
“真没想到是原来的樊家公子。”
谢启不做声,掀了掀唇当做回答。
“原先我以为谢兄与樊公子有什么过节,不然也不会数次阻止他入军,却没想到谢兄与樊公子交情不浅,谢兄也知道现在京城缺兵乏粮,稍微过得去的将士都被挑走了,国家危难之际就应该不拘一格将人才,既然之前樊公子有心参军,于是我便问他愿不愿意接受我的引荐。”
谢启心里冷淡到了极点,只怕引荐是假,来他这里赚人情是真,他事不关已的应着:“不知方大人为他引荐什么职位?”
“委署前锋校,从八品,领三千人马。”方尚书叹气道:“这么好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京城里头的精兵良所剩无几,比起其他世家子弟,樊林好歹也带过兵,拿来当献死前锋绰绰有余啊。
谢启面无表情:“那他答应了?”
方尚书眨眨眼,遗憾的挥挥手:“他说要考虑几日再做答复,年轻人啊――就是喜欢意气用事,机会这种东西是随时随地都会送上门的吗?我想他还是记恨着皇上,不懂珍惜,不知道往前看啊,过去的事哪有以后的前途重要呢。”
谢启笑出了声:“的确,过去的事比不上以后,方大人消消火。”
“谢兄若是与他相熟,就劝劝吧。”男人改了用词,把话说得更有余地些:“谢兄……不像是为私心而误大事的人。”
“方大人谬赞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拐弯抹角。”方大人放下手中端着的茶杯,正声道:“谢兄为何不赞成让皇上离京暂避风头?”
“理由我之前说过,皇上离京不仅动摇军心而且――”谢启极少这样咄咄逼人,严苛冷峻的不近人情,“皇上若是一走,京城势必被破,然后只能选择迁都,运气若好,乞求来一段苟延残喘的和平,若对方根本不接受你们提出的条件呢?这一步根本就是死棋。”
“那谢大人就眼睁睁看着皇上被困死在京师?”方尚书也动怒了,“能为皇家留下血脉,那就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谢启面上一片死寂,话如冰刀:“国若不在,留血脉有何用。”
方大人重哼一声,唯有拂袖离去,谢启没去相送,他一动不动的坐在椅间,保持着一开始的姿势,表情晦暗不定。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历史充满戏剧性,谁知道他今日这个决定,是可笑固执还是英明先见?
夕阳西下的时候,青年回来了。
“在等我吗?”
青年愉悦的上前,弯腰亲昵的拍了拍谢启的脸:“送信的人刚刚一直不在,我便等了会,你应该先吃饭的。”
在这样粮食紧缺的情况下,能一起吃顿家常饭是无上享受,于是谢启暂压下心里头要说的话,等一顿饭快到尾声的时候,才开口:“兵部的方大人,你今天碰到了吧?”
“哦,是。”樊林勾起嘴角笑:“他升官了,官腔更浓,我们聊了一会。”
谢启笃定方大人是不会将之前青年屡试不入的原因告诉对方的,他无须担心这点,私心而讲,他还是不愿意樊林再与朝廷有任何牵连,即便青年这次有机会小小翻身一下,那也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这种小恩小惠又有什么大用途?
即便是以后政局稳定下来,青年也不会有大的发展,这是注定的事。
旁观者虽清,但当一个机会实实在在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不抓住似乎又真的是很可惜。
他不能替青年做这个主。
“谢启,他说举荐我做从八品的委署前锋校。”
谢启咳了声,青年乌亮的眼睛满是对他的信赖,干净年轻的脸,就算没有锦缎华服,也依旧耀眼非常。
不想折他理想损他自尊,他得想一个万全的法子,谢启问的不徐不疾,这会显得他并不急迫:“你想去吗?机不再来你要好好考虑一下。”
“那你想我去吗?”
樊林发问,顺势按住谢启放在膝上的手,慢慢摩挲着,谢启背脊一紧,热气立刻窜上他的脸皮上。
青年逼视着他,微笑问:“你觉得怎么样呢?”
为对方做了决定,比为自己做艰难多了,谢启沉吟许久,樊林非要逼他表个态,他避不过,只好道:“我觉得……你最好不要去。”
然后听到一声愉快的笑声,眉眼略弯,樊林是在笑,如负重担的:“对啊,你觉得怎么样说出来就好了,你想我怎么样,不想怎么样,你不说我很难猜得到的。”
“谢启,你不表态,我会猜的好辛苦。”
“是……是么。”
他的狐疑换来对方坚定地数下点头。
“当然我没有当面拒绝他,说先考虑一下,现在时局那么乱,不看着你不行。”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骨络都似在作响。
“不想再分开了。”
吠吼第五十三声
谢启静候在皇帝寝宫外头,等待的时光沉长而乏味,他对着门对面的小太监发呆许久,对方也冲他笑笑,表情空洞而缺乏生气。
好不容易见几位太医提着药箱从殿内缓步走出,谢启急忙上前:“皇上可醒了?”
太医面有愁色:“醒了,皇上宣谢大人进去呢。”
“有劳太医了。”
“谢大人请千万留心,陛下精神不好,莫要……耽误太久。”
皇帝半卧在床,脸白如纸,病色入骨,真是病来如山倒,半点不留情面,皇帝见谢启进殿,咳了几声后便赐座,让谢启坐近。
“皇上今日身体可好些?”
皇帝摆摆手,一副不谈也罢的神情:“好与不好现在并不重要,爱卿看看这个。”
谢启疑惑着,捧过皇上手里递来的一纸书信,在皇上眼神示意下,打了开来。
顿时脸上神情骤变,龟裂成无数块碎渣子。
“不……不可能。”
谢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中所见,手抖不止,惶恐浮现上脸,憋成一片惨白,竟比重病中的皇帝脸色还要糟糕。
“爱卿不必担心消息是否可靠。”皇帝握拳在唇边,干咳起来:“这是真的。”
“……”
“秦敛与蒙古新可汗早已暗中结盟,他们这是唱了出双簧,蒙古人假意进犯,秦敛便可借此机会……蒙古人自然是乐意的,他们自古游牧,居无定所,能有抢夺一番的机会,何乐而不为?若成事,秦敛便许诺送上边疆五城作为答谢,若不成事,他们也不亏。”
“臣不解。”谢启定下心神,又仔仔细细的将手中秘信反复看了几次:“如此大的事,怎会一点风声也没有,秦敛虽为丞相,但要制住军队总不可能一点声响也没有。”
皇帝阖上了眼,“一开始……是朕同意的。”
有很多事情,其实并不用说出来彼此都心知肚明,但谢启就是要问个清楚,要对方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他不敢去做什么猜测,也不想去。他们在刑部的人就是这样,就算杀人的理由是如何凄婉动人,感人肺腑,但杀人就是杀人,你可以为他们怅惋,为他们惋惜,甚至为他们伤心流泪,但结果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
结果是怎么样,一开始就注定了。
就像皇上为了铲除樊家,默许了秦敛了某些动作一样,种了什么样的因,就得了什么果,没法说谁是罪魁祸首,你有你的不甘无奈,我有我的雄心报复,就算判断出了对错,又能有什么办法?
谢启觉得这些事已经让他越发麻木了,回头看去,比之前在京城十年间所有受过的委屈艰辛加起来,更加让人难以承受,以前他是有盼头的,虽然自己不得意,但看着周边的人,看着与他一同中举,但早已位极人臣的秦敛,他不甘不忿,也会自怨自艾,但在心里头,即便是最颓废无助的时候,也总是有个微小的声音在不断提醒督促着他,前面并不是没有希望的,你看别人可以,为什么偏偏你不行呢?
但现在似乎所有人的命运都搅合在了一起,成了一滩沼泽,大家同在里头挣扎,美好的愿景一夕间全数崩坍,没有奔头了,心麻木似石,一被扔下湖中就毫无知觉的沉死下去,再大的波涛都掀不起来。
“皇上很信任他。”
这个时候说这种话,可以算得上是某种讽刺了,皇帝却苦笑一声,摆摆手:“朕从未信任过秦敛。”
“从他初初入朝的时候,朕就知道这个人有野心,朕从不讨厌有野心的,朕很想看看他的野心能到哪步,能帮朕做些什么,一把利刃固能伤人,但若用不当,就伤己。”
“皇上您在放纵他。”
“是啊,他是个没有背景的人,这点让朕很欢喜。”皇帝用不高不低的声音沙哑道:“这么多年,朝中势力多被几个大家族所瓜分,表面上是好,内地里早已烂如朽木,朕若不下定决心除掉他们,皇族早晚会被这帮人架空吃净。”
“您太急了。”
谢启隐隐觉得今天,他问出口的问题,似乎皇上都会一一解答,或许是面前的人今天恰好也有倾诉的念头。
“朕是急了,朕一想到自己时日无多,太子又如此无能……朕就日夜心急如焚。”
谢启都要怜悯起皇帝了,他试过夜不能安眠的滋味,睁着眼睛想睡也一直无法入睡,那很难捱。要考虑那么多东西,要顾及这个牵制那个,算计来算计去,到头来自己的继承人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秦敛就是想过这种生活?坐在这个高位上,日夜重复着如今皇上的生活,换个国号,换个年号,然后一切照旧,又能有什么新意?
以谢启的脑袋,是完全想不出这种生活有什么闪光点值得他去争取。
“若庆国这次……真的迈不过这道坎,朕也不能丢了祖宗的颜面,朕是绝对不会走的,朕生在这儿,一辈子就这儿了,哪里也不会去。”
“陛下安心,不会这样的。”谢启一听这种话心里头就惶惶然的很,他低声安慰道:“藩王们不会袖手旁观的,再过些时日援兵来了,叛军也坚持不了多久,他们名不正言不顺,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叛军首领们似乎颇为团结,但底下的将士们大多都是迫不得已,大人物们做大事,分得天大的利益又关这些小兵们何事?
军心会乱是迟早的,他们急,那边也并不是无忧无虑。
皇帝之后又吩咐了谢启几件其他事,谢启记着太医的话,劝皇帝好好休养莫要忧心难过,皇帝背靠在软枕上,眼睛闭上,呼吸轻浅,谢启正准备告退,但心里莫名的升起一股焦灼,让他步调微乱,他觉得若是自己这个时候不问,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陛下。”谢启胆子大了起来,皇帝其实并未睡着,只是没抬眼,鼻音重重的嗯了声。
“臣不明,您今日……为何要告诉臣这些。”
殿中安神香味稠密似胶,气派非常的殿宇中此时只有君臣二人,只听皇帝平静道:“朕是在为你解惑。”
谢启诧然:“为臣解什么惑?”
“爱卿在刑部立功无数,但十年间少有升迁,爱卿一定没少怨过朕,是吧?”皇帝微笑了一下,略略挑眉,削了几分病色,似又回到从前金殿上爱开玩笑的时候:“爱卿但说无妨,朕不会恼你的。”
不光怨皇上,还在怨生活,怨周围的人,只是自己心摆不正,看什么都是歪斜的。
“臣以前是怨过。”谢启如实道:“可臣现在大概明白了。”
“爱卿明白什么?将来给朕听听。”
心里面有许多的想法其实都是没有章法头绪的,一天一天积累起来,汇集成海,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是不同的,他想通了以前看不开的事,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但要将一招一式写进书谱里,又不知如何动笔,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谢启向来讷言,舌灿莲花这种事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他呐呐道:“臣只是觉得……侍郎与尚书对臣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管的杂事多了,人多了,奉银多了,见面给他行礼的人多了。
但是他能办的案子却少了。
可是他的成就感,满足感,却恰恰是需要这些一桩桩的案件来支撑的,他可以再年老后自己慢慢回味从前办理解破的案子,从头到尾都有根有据,倾注的汗水可以为他证实,他还可以一桩一桩的讲给年轻人听,那些惊悚的,可怕的,缠绵的过去,没错,他的青春,他的过去。
谢启不想在暮暮老矣的时候,能为年轻人诉说的,都是那些虚幻的一纸荣华。
“朕还记得,当年你与秦敛一起中举,在琼林宴那时候爱卿你说过的话。”皇帝仰头呼了口长气,现在说那么多话,其实已经很是疲惫:“也真奇怪,每年琼林宴上这么多孩子,说过的话几乎一模一样,朕偏偏记得你说过的。”
谢启还没到荣辱不惊的地步,脸微微燥热:“臣,臣当年说什么了?”
“爱卿说,愿意为朕肝脑涂地,你说你为了这天,已经等了很多年,你一直都在等待为国效力。”皇帝回忆着往昔,露出怀念的神色:“每年,每个人都会这样说,但没人能坚持很久,其实朕也不需要他们坚持很久,为国所用的,不能全是君子,水至清则无鱼,只要能为朕所用的就可以了。可是爱卿说了,朕就觉得你可信,朕对自己的眼光很自负,所以朕对爱卿,抱了很大的期望。”
“朕当年重用秦敛,并不表示朕信任他,喜欢他。”
皇帝至今记得,当年琼林宴下青年的身上无需压抑的激情,明明只是一个书生,说出肝脑涂地四个字的时候,竟会让他也到了心悸到眼眶发热的地步,那种迸发的光彩是要怀抱着巨大的梦想的人才会拥有,不经伪装,不被收买,刚硬似坚石,不会因为时间的冲刷而磨损自己的理想。
皇帝也年轻过,冲动过,在最为天真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理想,并相信那是极为美好的事,直到现在,皇帝也迷恋着自己年幼时候曾有过,但早已消失无踪的激情。
所以这个年轻人,只有这个年轻人,皇帝想从这个人身上,续留住一个可贵的梦想。
谢启双膝落地,轻声道:“臣自知资质有限,非帅才之能……当年的话,陛下竟还记得……”他心口似有潮水涌动,以致身躯微微颤动:“能为民做事,为国效力,为君尽忠,已是臣上辈子修来的福分,臣死而无憾。”
他跪了许久,久久不见有回音,慢慢抬头看的时候,皇帝还是半靠软枕间,面容疲倦,却是睡着了。
吠吼第五十四声
一个月后,叛军派遣来了使者,是求和?还是下最后的战书?朝中众人心里头都没底,但无论怎么说,能谈判,就是表示还有回转的余地,前来的使者长了张极具欺骗意义的脸,眉慈而目善,然后不吭不卑的对着满朝堂的人说出了一个和谈前的条件。
这个条件其实很简单,简单到皇帝都觉得小题大做了,皇帝咳了几声,皇冠上的玉旒随声晃动。
“谢卿,既然如此,这次就你去好了。”
谢启楞了半晌,抬眼看去的时候正好对上使者眼含深意的笑,打了个寒颤,不容他多想就跪下谢恩。
“臣领旨,必当不负皇命。”
要他去?蛇窟虎穴他都不会惧怕,何况这些只是乱臣贼子,他绝对不会退让半分。
秦敛再也不是从前,会与他通宵畅谈未来,一起苦读诗书的那个人了,谢启忍不住就这样小心眼的猜测起来,若是对方想利用私情,那就真是大错特错了,自己虽时常软弱,但在这种问题上,他是不可能退让的。
樊林的反应倒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了,镇定的让谢启咂舌,怎么说呢,谢启虽僵僵硬硬的独身过很长一段日子,但心里头还是滞留着一点风花雪月的残影,在这种可能面临生死别离的时候,就不免文人意气一番,偏偏他逞面子,观察樊林许久后,才长叹几口气,话语苦涩:“这次我去,都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果然青年看向他,停下手头上的事然后把他的手抓在自己手掌里:“不会有事的,不要担心。”
谢启得寸进尺,继续一脸苦涩:“你怎么知道?你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虽说两军交手不斩来使,你也知道我不讨喜,万一口上得罪人了……”
青年打断他的话,微笑道:“你怎么不讨喜了,哪里不讨喜?”
谢启被这句话搔得浑浑噩噩,青年忍着笑伸出双手,搓了几下他渐红的耳垂,神色就微妙起来:“我就怕你太讨喜,被人扣着不给回来了。”
“我有当人质的资本?”
“嗯……”青年假意皱眉,卖关子道:“能让我举手投降。”
谢启连咳好几声,等独自离开房后才四下张望,才谨慎的摸了一下耳朵,身为一个三十好几粗皮糙肉的男人,唯一柔软的大概就只有耳朵这一小点地方,这种陌生的柔软和滚烫的触感交织在一起,不由得就让人心头泛热,全灭之前的沮丧焦虑,举目越是萧索悲凉,心里的火越是噼里啪啦的烧的厉害。
他不惧千斤重担,只怕身侧无人。
三日后谢启率使团,在五百将士护送下,浩浩荡荡的冲往狼窝。
深入敌营不是个好差事,责任重大,多数情况下吃力不讨好,谢启一路都在琢磨着各种的可能,藩王们总不可能一直坐以待毙下去,只怕这些地方军早就时刻准备好,就等着老大看准风向标下赌注了。
使团马车驶入敌营,谢启在马车里用手挑高了帘子,只看到一派尚算温和的军旅景象,此时正值正午,营帐边上正在分派食物,还是冒着气的饼――谢启不由就叹起气来。
饼子,竟然有饼可吃,许多京城百姓已经到了寻嫩树根吃的地步了。
谢启忽然感受到一阵陌生的视线,他当然不是武林高手,只是出于本能的看了过去,马车刚刚经过的帐篷边上半蹲着一个年轻士兵,看起来十分年幼,身上的衣服都似不是自己的,领子太大歪露出一片肉,眼大而空,却似讨命的鬼怪似的盯住谢启马车离去的方向。
难道是认识的人?谢启记性好,却没从脑海中搜刮出这样一个人。
容不得他多想,马车很快就离开了,到了地方后也没有稍作休息,气都不多喘一口,直接就带着人前往了叛贼的主帐,隔着老远他就见帐前密密麻麻的站着一堆人。
谢启眼尖,一眼就认出了叛贼的头头,狼窝的老大。
秦敛一身肃黑长袍,俊眉修目,轮廓漂亮,神色冷凝,却是气色极好――好,好的很,谢启顿时怒得牙齿都在打颤,他以为自己能控制住愤怒,显然他太高估自己的城府了。
“一路辛苦了。谢尚书里面请。”
秦敛微笑着,神色平静,与招待来自远方的友人无甚区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谢启冷哼一声,不假思索的大步迈前,斜视都不屑给予一个。
副使在后提醒他:“大人……请以大局为重。”
本来就不该找他来,既然秦敛指名道姓要他过来,就不会猜不到他的态度,对这样一帮叛臣贼子,的确他是连话都不屑讲的。
多少无辜百姓因此而死,若是死在外族人手上,他们还可以有个报复的理由,但是这种窝里反――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同胞,本来又关这些人什么事呢?大家规规矩矩的生活,权贵的事他们又知道什么?
一己之私,可恨的一己之私!
两方的位置安排是面对面的,谢启身为主使就难免要跟秦敛相对,秦敛面对谢启不加掩饰的怒意,深深一笑,眼睛就显得特别深邃,这是一种可怕的假象。
多似温柔啊。
谢启一下子就冷静下来了,面前的人,他从前敬过,爱过,并视他为最为美好的愿景,现在梦醒时分,瞧对方多么的清醒,潇洒自在,谁死谁活根本不入他的眼。
放在膝上的手就猛地松了开来,谢启抬眼,冷冷淡淡的道了句:“这些日子,秦相过得可好?”
他这是故意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了这个称号,秦敛抬了抬眼,静静看着他,神情是极为柔软:“不算太好,但也不差,还算顺心,有劳谢大人费心了。”
谢启笑容里就不免带了悲凉,道:“好,那当真是好得很。”
他们现在还处于被动的状态,但又不是毫无胜算,只要藩国肯来救兵,或者京城再死守多几月,叛军内里自然会滋生事端。
要争取时间,只要拖长一天,他们的反击的胜算就越多一分。
谢启接过了对方侍者捧上的文书,看完后一言不发的冷凝着脸,倒是刚刚还劝谢启多多冷静的副使在看后第二眼就开始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指秦敛:“叛贼!你们休要欺人太甚――”
谢启先一步站起阻住副使的动作,挡在人前,手握文书,眼里抹过受辱的怒意:“秦敛,既然是你们先提出要和谈,那至少也要拿出一些诚意才行,不是吗?”
秦敛依旧跪坐,姿势半分也没改变,道:“谢大人不满意现在的议和条件?”
谢启将手头的东西扔下地,怒斥:“你这是羞辱我们!”
“议和总要付出代价的,不是吗?”对面的人一摆手,接着说:“以南江为界,南江以北归我军,南江以南的十六州全归你大庆,如何?”
南江十六州地远人稀,荒无人烟又鸟不生蛋,打的好响的算盘,不光要他们偏安一方,还得对他们俯首称臣以后年年上贡,谢启逼视对方,如同在看一个贪得无厌令人厌恶的怪物:“这不可能。”
此刻的气氛沉重的让人几乎都要窒息而死。
秦敛十分扼腕的扬了下眉,语气里甚至带着一点怜悯感,好像正在面对一群不知情势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既然这样,那你们认真考虑一下,这是大事,也急不得。”
庆使们脸上皆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愤怒,大庆立国两百五十八年,从来都是周边弹丸小国向他们俯首进贡,从未有一人想过竟有人敢朝他们开出这样的价码,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而如今叛军却敢提出这样荒唐的条件,庆使中不禁有人惴惴不安,叛军这般的狮子开大口,难道真是胸有成竹了么?
谢启对这次的议和本就不抱希望,唯一的盼头不过是想多争取些许时间,而且他从来都是铁血的主战派,比起瓦全,他宁可就此玉碎。
幸而在同僚中动摇的人并不多,这让谢启觉得既欣慰又心酸,议和肯定是没可能的了,要离开也要等明天,谢启在招待自己的帐篷里洗了把脸,外头传来侍卫雄赳赳的声音,原来是进来送晚饭的。
篷中烛光昏暗,谢启看清了提着食盒的那个年轻士兵,恰巧是来这儿的时候,在路上的军营里见过的那个。
年轻人依旧脸色灰白,眉毛下耸,像具行走却没生气的尸体,年轻人轻轻放下食盒,然后阵阵的看着谢启,谢启被盯得全身发毛,不禁直起背脊,坐在椅上抬眼问:“你……可是有事找我?”
年轻人扑通一声跪下,声音沙哑,似多日没讲过话一般:“您……您可是刑部的谢,谢大人?”
“正是。”
“大人您可记得……前年,京城巨商王富贵的儿子,奸……奸辱民女的事?”年轻人抖抖索索,讲话的时候闭紧了眼,似是不忍回忆:“就是……住在祥福胡同的那户人家。”
谢启一下子就记起来了:“那户人家姓胡。”
那家的姑娘在前年正好是十六岁,是平常女孩要出嫁的年岁了,却没想到被王家那个纨绔子弟看上,不但奸辱,还杀掉了前来阻止的胡老爹,按大庆律法,那纨绔子弟早被他秋后问斩了。
年轻人呜咽一声,头磕到了地上:“她……是我的亲妹妹,我们本来以为……官官相护,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没法伸冤的,多亏大人……帮我们逃讨回一个公道,小的,小的知道您是好官,小的求大人一件事,求求大人……”
谢启不由分说的将年轻人强行拉起,做了个嘘声的动作,安抚道:“你有什么事慢慢说,我能帮你的,绝不会推脱。”
年轻人仓促抹了把脏脸,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掀开,捧在手心:“大人,这是前些日子我们攻破湘城,一个富商求我放他们出城送给我的,求您帮我带给我妹妹和我娘,卖掉买米也好。”
谢启看那玉佩,虽然看起来好大一块,但一摸就知道是低劣的玉石,卖不了什么好价格,多半是对方看年轻人出生不好不识货,拿些假货骗了这孩子。
“好,我会回去交给她们。”
“那,那就太好了。”年轻人像卸了心头大石,眼里也渐渐有了生气:“我妹子已经疯疯癫癫的了,没人肯要她,我娘也老了看不了她多久,万一打起仗来,她们是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如果我回不去了,就请大人……对她们稍加照料。”
谢启点头:“这不是难事。”
“只希望她不再……受人欺侮。”
谢启默然,按住对方肩头:“不会的。”
吠吼第五十五声
年轻人提着空的食盒走的时候,又朝谢启规规矩矩磕了三下头,十分虔诚,虔诚的让谢启顿感无力,本来路途疲惫就提不起食欲,如今更是全无胃口,他想着这样一个疯疯癫癫的小姑娘究竟要怎么安置才能不让人再欺辱。
他随便吃了几口菜便草草了事,刚刚停筷,外头就来人请谢启等会出去一趟,这时间掐的刚刚好,好像算准了似的。
上吊也要让人喘口气啊。
秦敛的帐篷里布置的跟他的那间差不多,只是要稍微大些,书桌旁的架子上还挂着一个鸟笼子,谢启进去的时候那只鸟正扑着翅膀叫得欢畅,一见有生人来了,马上挺胸翘尾摆出矜贵的样子,用鸟喙慢慢梳理起自己的翠绿色羽毛来。
秦敛手里还拿着一根细长,并且垂头丧气的野草,这草前头被鸟咬得破破碎碎的。
“秦相真是好风雅。”谢启见状,半讽道。
“只是找点乐子而已。”秦敛用手帕擦干净手,笑道:“这鸟是养的有些娇气了,怕见人。”
这鸟是娇气逼人还是豪气冲天都不管他的事,谢启很不耐烦的说道:“如果没其他事我就先告辞了,你若是有话就请直说。”
秦敛将手头里的帕子放回盆中,回头看了眼谢启,谢启笔直的站在门前,不愿再踏前一步。
“叙旧也不行?”
谢启眼眸流怒,提醒他:“你若是念旧情的人,不说多了,稍稍念点旧情,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这是两码事。”秦敛摇头,很不认同的:“你觉得我做错了只是你拿自己那套标准要求我,我又做错了什么?”
谢启被秦敛的话震得牙齿打颤:“做错什么?叛国叛君,置天下人于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