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红楼之庶子风流

正文 第五百三十三章 权势无双

    天下知府,多从四品,唯京兆府尹,为正三品。

    满朝三品大员,皆用铜印,唯独顺天府尹,官印为银。

    与天下疆臣总督同。

    由此可见,顺天府尹之贵。

    太守天下人口最多,最雄伟威壮之神京城,顺天府知府的确不比寻常封疆差多少。

    然而身为如此贵重之城的顺天府知府周昌义,原本官威极盛,喜怒不形于色,心藏十足深的城府与地位相匹。

    但此刻,他一张方正的脸上,却满是惊怒恐惧之色!

    再不讲什么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

    他看着府堂上距他十步之外那俊秀淡然,相貌气度都出类拔萃到令人自惭形秽的少年,如同在看一恶魔。

    周昌义惨白着脸,紧握起无法控制颤栗的双手,看着对面之人,切齿道:“本府,不信!”

    他自束发读书以来,寒窗苦读十数载,又在宦海沉浮几十年,花费了多少心力,熬过多少磨难,才坐在今天这个位置上。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他这样寒门子弟走到今天这步,付出的努力和血汗,又岂是对面那出身国公门第倚仗祖荫一步登天的黄口小儿能够理解?他怎甘心,只听人一言,就束手就擒,自此沉沦狱中?

    这小儿,凭何只一言,就要锁拿他入天牢?!

    紫金冠下,身着金丝蟒服的贾琮翩翩绝世,然而一双眼睛,却是那样的冷淡漠然,轻声道:“顺天府通判傅试投案自首,检举顺天府官仓亏空八成。河套罹患水难,朝廷就要自顺天府官仓中调拨粮食西去赈济。周大人,你为顺天府掌印官,出了这样的漏子,还有何面目狡辩?”

    贾琮说罢,一直候在府堂门槛外的一队锦衣校尉立刻入内。

    一双双眼睛目光森然的看着官台后面无人色的周昌义。

    “周昌义,还请给自己留些体面。”

    贾琮垂下眼帘,淡淡的说了句。

    这平淡的一言,却让周昌义眼泪都流了下来,满面惨然的起身,摇摇晃晃的走下衙堂来。

    看他如此形容,贾琮暗自摇头。

    从始至终,这周昌义连一声冤都未喊,只不信朝廷会突然就拿下他这样一位三品大员,连廷议都无。

    他大概忘了,军机处成立之后,天子自此执掌天下军政权柄,名义上的集权,已经达到了自始皇帝以来,近两千年来的巅峰水平。

    莫说拿下他一个三品官,便是之前拿下军机大臣赵青山,都未曾开过廷议,问过百官意见。

    而周昌义未喊冤,显然证明了,他不冤!

    也是,仅凭一个傅试,又岂有这般大的能量,将能装二十万石的顺天府官仓,卖空一大半。

    要知道,这不是一年的买卖啊……

    念及此,贾琮对崇康帝生出了钦佩之心。

    到底不是长于妇人手的帝王,连查都未查,便一眼看破了这大案的肮脏。

    这顺天府从上到下,或许会有冤屈。

    但这冤屈不会超过三人,也多半只是小喽啰。

    在这个讲究和光同尘的官场上,如果一处衙门内大部分人都烂了,那么没有异类能待的长远。

    “韩涛,带回去上刑,问出他们粮食究竟卖给了谁,还有何人藏在幕后,深挖到底。”

    听闻贾琮之言,北镇抚司镇抚使韩涛面色微变,看着贾琮小声提醒道:“大人,此案一旦牵扯开,怕涉及之人极广。这个时候……大人,卑职斗胆谏言,天下不可能一夜之间清平廉政。再者,这是天子脚下,大乾神京,终究还是稳定要紧。”

    贾琮并没有一意孤行,他想了想,道:“往上,挑出三四人来,往下深挖广掘。最主要的,是问出他们与哪些粮商勾结,这是重点要处。河套出了这样大的事,朝廷急需用粮用银,离夏收还早,国库里也没多少压仓银子了。若不多杀些硕鼠,陛下那里要作难了。”

    “大人果然忠心……”

    “不要啰嗦,去办事罢。”

    韩涛走后,贾琮对沈浪道:“抄家。”

    沈浪看了贾琮一眼后,点点头,垂下眼帘道了声:“是!”

    沈浪知道,这半月来,锦衣卫在京急速扩张中。

    吸取了许多贾琮曾经布下的暗手,也让韩涛、姚元二人重建神京一百零八坊锦衣所。

    这些力量的扩张,没有一处不需要银子的。

    若再不开张,贾琮很快就要犯愁了……

    ……

    崇康十四年,二月十三日夜。

    冠军侯,锦衣卫指挥使贾琮带兵奇袭顺天府衙门。

    自顺天府知府周昌义始,同知晏文阳、府丞吕广明并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及司狱司等知府属官,悉数锁拿入诏狱。

    同时,将顺天府官仓仓大使、库大使及各司官,一锅端。

    至此,终于有消息传出,原来是顺天府官仓出了事。

    这个消息,让京城诸多大粮商差点没从梦中笑醒。

    顺天府官仓出了事,这个消息一经传开,毫无疑问,明早粮价不涨三成都是怪事。

    人无横财不富,发财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下令给各家掌柜,宣布明早米粮涨价,就传来京城最大的十大粮商中实力最强的四位,祝氏、米氏、许氏、何氏,被锦衣卫抄家拿问。

    甚至,祝氏家主三子的脑袋,被锦衣卫当场砍了下来,只因他妄图抵挡天兵。一座冰山砸在脑袋上,再无人敢轻动……

    同时,祝、米、许、何四家家财悉数被抄,四家存粮粮仓中堆积如山的米粮,连夜被搬往顺天府官仓。

    而后方传来消息,竟是这四家,与顺天府勾结,连年倒卖了顺天府官仓中的存粮。

    也正是靠着这份横财,才让这四家成为十大粮商中实力最强的四家。

    一时间,各种骂声喊声杀声四起。

    尤其是当人们发现,仅与祝氏粮仓不过数百步之遥的李家粮仓和孙家粮仓,经过一夜之后,依旧完好无损。锦衣卫秋毫无犯时,这才彻底放心下来,又再度骂起顺天府和这四家来,以缓解心中惊悸……

    然而,真正明目之人,却看出了另一层深意。

    能在京城位列十大粮商者,哪一家背后会没人?

    譬如这十大粮商之首祝氏,背后便是宗人府大宗令,宗室中唯一位列军机的义忠亲王刘孜!

    若非仗着如此权势,祝氏子焉敢阻挡锦衣卫?

    除此之外,米家背后站着的,则是叶家。

    京城姓叶的很多,但能支撑起十大粮商其二者,除了永兴坊的那个叶家,还有哪个叶家?

    如今叶家家主叶文道乃太后亲侄儿,太后满门当初因相助太上皇而亡,只余此独枝。

    和当今天子是正经的血亲表兄弟。

    叶文道倒是不怎么贪财,也不好权势名利,但据说他与米家家主感情甚厚……

    至于许家和何家背后,则站着军机大臣宋广先和靖安候徐忠……

    前者三年前之封疆,去岁之内阁阁臣,今日之军机大臣!

    至于靖安候徐忠,原先倒并不显眼,然而如今却是执掌十二团营之敢勇营的武侯!

    无不炙手可热,权柄滔天!

    可是,纵是如此,锦衣卫依旧说拿人就拿人,说抄家就抄家,说杀头便杀头!!

    丝毫不顾及这四家背后站着何方神圣。

    尤其是米家,背后站着的叶家那位,和锦衣卫指挥使的关系……

    京城早有下作书坊,将二人的故事写成了极艳的话本儿,四处传开。

    多年之后,必有人以此野史为正史,深信不疑。

    但以这般深厚的关系,锦衣卫也丝毫未留体面。

    这一夜,锦衣卫便踩踏着顺天府上下,还有宗室、后族、勋贵及军机大臣的颜面,一步步踏上了无双权威的宝座,俯视天下群雄!

    直到这一刻,锦衣卫才算真正的王者归来!

    ……

    大明宫,养心殿。

    东暖阁内,义忠亲王刘孜、靖安候徐忠及军机大臣宋广先三人跪在殿内,无不灰头土脸。

    冠军侯,锦衣卫指挥使贾琮,面色漠然垂着眼帘,静静的站在御案东下角。

    他的年纪之轻,身上金丝蟒袍之耀眼,在一群老人堆里,显得格外突出。

    已经大发了一阵雷霆之怒的崇康帝目光扫过贾琮笔直的身形后,问道:“贾琮,那四家国贼粮仓抄出多少粮食来?可够还朕顺天府官仓内存粮的?”

    贾琮不疾不徐,缓缓道:“回陛下,一夜之间,尚无法完全统计清楚。不过,若各家账目显示不差的话,四家相合,虽还不够完全补足顺天府官仓存粮,但若加上从四家抄没的家财来说,应该差不了太多。若还差些的话……合银大概十万之数吧。”

    听闻此言,跪在地上的四人差点没吐血。

    就算顺天府官仓满仓,也不过二十万存粮,合算下来总共也就二十万两银子。

    当然,想从各省将粮食运至京,再贮存起来,一路上的损耗,大概也值二十多万两。

    但官仓存粮考虑更多的是政治意义,不是经济意义。

    只按市价,顺天府官仓内的存粮就只值二十万两。

    且依四人所知,只祝米何许四家存粮差不多就有十万石。

    而这四家哪一家不是富逾王侯?

    抄没这四家所得的银子,只会比二十万两多的多,不会少。

    可还说什么缺额十万两……

    这摆明着是在落井下石!

    果不其然,就听崇康帝瘆人的声音传来:“朕姑且相信四位爱卿不至于如此下作,做这等腌臜混帐事。但既然你们替他们四家张目,做人家的靠山,这些年必然也受了不少好处,这十万两银子,就由你们三人出了。有异议否?”

    三人差点没哭出来,他们有个锤子问题啊!

    自己掏出来,总好过让那坏孙去抄家!

    等三人垂头丧气走后,崇康帝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厌恶,纵然他万般不喜,恨不得将这些混帐斩尽杀绝,可他现在还是用人之时,不得不强忍心中的杀意,暂且容了这几人。

    冷哼了声后,余光看到了依旧静静站在那候命的贾琮,崇康帝面色渐渐和缓下来,不过忽地又眯起眼睛,审视起贾琮来,问道:“抄家过程中,锦衣卫截留了多少?”

    贾琮躬身道:“回陛下,原本当截留三成,不过臣念及陛下眼下就要救灾赈济灾民,所以只截留了一成半。”

    崇康帝看他说的坦坦荡荡,差点气笑,眼睛中闪过一抹玩味,问道:“缺银子了?”

    贾琮点点头,道:“原本臣还想在江南做些生意,贴补一下,不过没想到紧急回京了……锦衣卫正在补充人员,嚼用太大,臣……快数着米粒儿下锅了。”

    崇康帝闻言,终于忍不住了,笑骂道:“你还数米粒下锅?你以为朕不知沁香苑香皂的勾当……罢了,截留一成半就一成半吧,总共抄出多少银子来?”

    贾琮道:“四大粮商是大头,只现银就合计九十八万两,另外宅子、园子、田契、商铺、古董家俬等大头,至少在四百万两以上。再加上顺天府上下,还有受波及的其他官员,还有几家中等粮铺,共查抄出现银一百四十五万七千六百万两。若加上大头,当有六百甚至七百万两之数。除此之外,另有一些中等粮铺,还未来得及查抄。且许多做米粮生意的人,并不只做米粮生意。”

    崇康帝闻言,倒吸了口凉气,一旁的戴权更是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如今,国库中才有多少银子?

    每年税银虽然能收上三四千万两,可只军费,就要支出四成去。

    再加上各处官员的俸禄,城池的修缮,河工银子等等开支,一年到头来,国库里能盈余五百万两,就算是丰年。

    这还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才行。

    若是起了战事,或是有个天灾,那户部出现赤字是极寻常的事。

    谁能想到,只查抄了四家粮商,和一些贪官的家财,就能得到比现在国库存银还多的财物?

    一瞬间,崇康帝几乎快压抑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了……

    不过,贾琮却又泼了盆凉水:“陛下,这些固定财产短时间很难出手。尤其是最值钱的宅子和园子,买得起的人,也多半嫌晦气。一二年内,几乎难以出手。”

    崇康帝闻言,眼中的失望简直遮掩不住。

    不过,他到底心智坚韧,想想除了捞回被蠹虫贪墨去的粮食外,还净落了一百四十多万两银子,也算是意外之财了。

    崇康帝眼睛眯了眯,对贾琮道:“你截留的现银退回来,挑几处门铺宅子拿去抵,卖出去算你的,卖不出去也别怨朕。朕现在短银子使!”

    贾琮闻言,看着崇康帝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目光有些茫然……

    见他如此,崇康帝竟又忍不住笑了出来,虽然笑的很冷,不过确实在笑了,让一旁的戴权侧目不已。

    崇康帝似于心不忍,道:“罢了,朕准你多选些,自己想办法出手吧。另外,那些中等粮商还要再狠抓一抓,敢贪朕的粮食,岂能轻易放过?”

    贾琮还能有什么法子,只好躬身道:“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