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 静
,为您。
水溶与五皇子刘升走后,荣庆堂内一片静谧。
似都还在回味北静王转述的那番恩威并存的口谕……
也有不少人的目光,悄然落在了贾琮的身上。
上回王子腾夫人李氏及忠靖侯夫人赵氏建议贾琮从军的话,还在众人耳畔旋绕着。
没想到,今日贾家就到了这个地步。
上一次贾母断然拒绝了,却不知这一回……
是否还能坚持。
对于各种目光,贾琮浑然不觉,他躬身道:“老太太,东府先珍大哥不能再停灵了,先送入铁槛寺吧。尤大嫂子、秦氏和在东府管家的二嫂子是不是先接到这边来?东府现在人心惶惶,只留她们在那里,着实不妥。”
贾母闻言,深深的看了眼贾琮,道:“难得你还有这番心思,你去让人安排吧,先送去铁槛寺,就说是我的意思,哪个不听,直接撵走……”不知想到了什么,她又改口道:“罢了,让琏儿去吧。你若去,他们又欺你年幼。”
贾琏忙领命而去,未几便回,禀道:“已让林之孝安排人将贾珍装入棺栋,抬上车先送入铁槛寺了。”
虽嫌草草,此刻却也没人在意这些了……
因贾珍之祸,贾家遭受百年来最大厄难,虽因死者为大无人说什么,但每个人心里都认为……
他死有余辜。
又过片刻,几个嬷嬷引着尤氏、王熙凤和秦氏进来,少不得又是一番痛哭。
等哭罢,连薛姨妈并贾家姊妹们听闻动静一起出来。
贾母看了眼王熙凤,顿了顿,没有说什么,问道:“这西海子到底在哪处?”
旁人皆不知,贾琮道:“回老太太,贞元十八年间所修《大乾一统志》称:榜葛刺、拂菻、古里、柯枝、锡兰山及西洋琐里等国位处于西海。这些国皆为大乾属国,岁岁上贡,奉大乾为天朝上国。本国西北百姓常称其为‘西海沿子’。”
贾母听的迷糊,道:“我这听着晕乎,怎么还到别的国去了,这到底有多远哪?”
贾琮想了想,道:“这些国本就为大乾当年从蒙古国手中打下来的,因远离华夏,所以未收入版图中,只扶立心向大乾之人立国,如今也有少许大乾驻军仍在彼处。
至于多远,应有万里之遥。”
用后世的说法,西海子中除拂菻国位于地中海西北岸一带外,其余数国均在南亚,傍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与印度洋。如古里国、柯枝国便在后世印度西南沿海的科泽科德与柯钦一带,均为东西交通重要港口所在,而锡兰山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
前世红楼中薛宝琴随父亲为买洋货而到“西海沿子”,大概就是指此处。
听闻此言,贾母等不知该说什么。她们虽听不明白别的,但明白万里之遥是什么意思,都绝了这辈子再见贾敬、贾蓉爷孙俩的心思……
尤氏、秦氏也都再次哭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女人依附男人存活的世道。
即使贾敬和贾蓉爷孙再不堪,他们也是宁国最后的两个男人,他们没了,尤氏和秦氏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所依存。
见此,贾母叹息一声,道:“你们不必哭,往后就到西府来过活罢,难道还能让你们活不下去?”
尤氏和秦氏闻言忙感激不尽,旁人则罢,唯宝玉看着艳丽的尤氏和绝美的秦氏,想到日后能常相见,顿时觉得世界都美好起来……
说罢,贾母又对贾琏道:“明儿你带人去铁槛寺,安葬了珍哥儿。”
贾琏虽觉晦气,不过看了眼尤氏后,还是点点头道:“是,应该的。”
这没头没脑的话,让贾母等人微微皱眉。
贾琏自觉失言,忙补救道:“我是说,这事本是应该的,只是蓉哥儿不在,如今选哪个作孝子?”
一旁王熙凤却将方才那一幕看在眼里,丹凤眼狐疑的看了眼面色不自然的尤氏,又看了眼目光中隐隐慌乱的贾琏,心中刺痛。
贾母等人此刻却没这些心思想这些,不疑有他,问道:“蔷儿呢?”
贾琏忿然道:“老太太快别提那个小畜生了,之前他不知轻重,仗着敬大伯的势,阴阳怪气的将三弟挤走。老爷本让他当孝子,可宗人府来人后,他竟比哪个都跑的快,让贾家出了好大一个笑话……”
贾母闻言一滞,亦是一脸的晦气,骂道:“好个没出息的下流孽障!”
身为孝子,便是人子。
关键时候不护着亡父遗体,落荒而逃,孝道何存?
这样做是自己堵死了自己的路子。
可除了贾蔷,贾母也想不出让何人去当这个孝子。
贾蔷好歹还是宁国嫡脉,其他人却都是旁支庶出……
宁国虽然除爵,可毕竟没有抄家,还有偌大一份家业在。
见众人束手无策,贾琮想了想,前世读红楼时,贾敬死金丹,尤氏独艳理亲丧,直接送往铁槛寺三日便下葬,也没什么孝子不孝子的。
如今贾珍毕竟死于歹命,实不必大办。
他将这番意思说出后,贾母等人寻思片刻,也只能如此了。
贾母对贾政、贾琏道:“虽西海子远去万里,但蓉哥儿到底还小,未尝没有回来的一日,所以那边若是哪个惦记着什么,告诉他们少痴心妄想。”
宁府银库中,怕还存有十数万两金银,甚至更多。
又有那么多田庄园子,宁国一脉中惦记这份家业的,不知多少。
贾母提前定下规矩,免得再生出是非来。
安排完东府,贾母最后看向王熙凤,数月未见,见她清瘦成这般,叹息一声道:“凤丫头往后还是到这边来罢,当日的事情都过去了,日后哪个都不许再提。只是你自己也要注意了,不可再向往常那般行事。如今家里,不比从前了……”
“老祖宗……”
王熙凤闻言,悲呼一声,跪下磕头。
听她哭的凄凉,贾母并贾家姊妹们,多有陪着落泪者。
贾母让人劝了起来……
至此,其他琐事都告一段落,只剩下最后一议。
贾家,到底该不该再派人入军中,夺取军功。
若该,又该选哪个去从军,再为贾家以命搏富贵?
荣庆堂内,忽然陷入了一片宁静中……
……
大明宫,归极门内。
军机阁。
开国公李道林,宣国公赵崇,成国公蔡勇,宋国公刘志,郑国公屠尤及信国公左崇,此六大国公于贞元年间,追随武王南征北战,纵横万里无敌。
从南到北,自东到西,凡日月所照,凡马蹄踏出,皆为大乾国土。
提三尺剑,立不世功。
因功得封六大军机,掌天下十八省兵马。
位高权重,地位稳如磐石。
因大乾自开国以来便立下铁律,军方不得干政。
虽极大限制了军头们的权利,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军机阁由此而从不被卷入政堂风波,因为无论是哪个文官,都不希望这些武勋将门在朝堂权利中分一杯羹。
所以在历年斗争中,军机阁竟都平稳无波。
纵然天下人人皆知,崇康帝一直在寻机会,想将这武王的六大干将清除出军机阁,可是,却始终寻不到好机缘……
这一日午后,军机阁内,气氛稍显怪异。
除却在外巡视天下兵马的郑国公和宋国公外,其余四大国公,难得聚在一起,喝些茶,闲聊几句。
公堂上门窗大开,但内中并无勤务兵侍候。
只四个衣蟒大汉,静静的坐在公堂交椅上喝茶。
沉默许久后,香茗饮尽,成国公蔡勇忽地冷笑一声,意味深长。
其余三人淡淡看了他一眼后,并无人开口。
蔡勇性子火爆,当年在战场上,便如火霹雳般,令敌人闻风丧胆。
这么多年过去,其性子依旧未改。
这一会儿,他见其他三个老友都装深沉不开口,一拍桌几,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也不理其他三人石头一样无动于衷的神色,咬牙道:“这算什么?竟要将官场那套拿到军中来?就是咱们几家的子弟,哪一个想要晋身,也要在九边苦熬上十年八年,待兵马娴熟,军阵更烂熟于心后,才能带兵上战场得军功。如今倒好,生生要往黑辽塞一个狗屁娃娃书生进去镀金。这将军中规矩都要弃之不顾了?这到底是为甚?”
为甚?
呵呵,又有哪个不知?
可是知道又能怎样?
有君臣大义在,纵然他们军功盖世,也不敢轻举妄动,甚至都不能心存怨望。
高处本就不胜寒。
开国公李道林为六大军机之首,他看了眼蔡勇,淡淡道:“你又何必这般动怒?雅克萨之战虽然动用兵马过万,但大半皆为辅兵。瑷珲城往北,人烟稀少,沿途粮草运输不能依赖百姓,所以真正能战之兵,不过两千人,厄罗斯罗刹鬼也只千余人。这等规模战役,又有几分军功可分?况且……”
李道林面色愈发淡漠,道:“军机阁只答允安排一人去宁古塔大营,至于去了做什么,只会按规矩来。军功也只分与作战者,他想分军功,便只有去雅克萨城头攻城。他若果真有此敢勇,能活着下来,分他一点军功又有何妨?”
宣国公赵崇在军机阁地位仅次于李道林,在军中的势力,也只略略逊色一丝,虽然这些年来,由于种种缘由,两人渐渐不睦,但到底多年袍泽情义,远不到撕破脸的地步。
相较于李道林的威重如山,赵崇则温润的多,身上有几分儒雅之气。
他颔首微笑道:“李公所言极是,既然宫里开口了,我等也不好强拗,毕竟是做臣子的……且这个要求,也谈不上太过分。只送人过去,但并不干预如何安排。
那位若果真有乃祖遗风,斩几颗罗刹鬼的首级,分他一点军功也不是不可。”
正当气氛渐渐缓和时,信国公左崇却忽然开口道:“那若是,他战死了呢?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
公堂上,蓦地一静。
……
om,。
水溶与五皇子刘升走后,荣庆堂内一片静谧。
似都还在回味北静王转述的那番恩威并存的口谕……
也有不少人的目光,悄然落在了贾琮的身上。
上回王子腾夫人李氏及忠靖侯夫人赵氏建议贾琮从军的话,还在众人耳畔旋绕着。
没想到,今日贾家就到了这个地步。
上一次贾母断然拒绝了,却不知这一回……
是否还能坚持。
对于各种目光,贾琮浑然不觉,他躬身道:“老太太,东府先珍大哥不能再停灵了,先送入铁槛寺吧。尤大嫂子、秦氏和在东府管家的二嫂子是不是先接到这边来?东府现在人心惶惶,只留她们在那里,着实不妥。”
贾母闻言,深深的看了眼贾琮,道:“难得你还有这番心思,你去让人安排吧,先送去铁槛寺,就说是我的意思,哪个不听,直接撵走……”不知想到了什么,她又改口道:“罢了,让琏儿去吧。你若去,他们又欺你年幼。”
贾琏忙领命而去,未几便回,禀道:“已让林之孝安排人将贾珍装入棺栋,抬上车先送入铁槛寺了。”
虽嫌草草,此刻却也没人在意这些了……
因贾珍之祸,贾家遭受百年来最大厄难,虽因死者为大无人说什么,但每个人心里都认为……
他死有余辜。
又过片刻,几个嬷嬷引着尤氏、王熙凤和秦氏进来,少不得又是一番痛哭。
等哭罢,连薛姨妈并贾家姊妹们听闻动静一起出来。
贾母看了眼王熙凤,顿了顿,没有说什么,问道:“这西海子到底在哪处?”
旁人皆不知,贾琮道:“回老太太,贞元十八年间所修《大乾一统志》称:榜葛刺、拂菻、古里、柯枝、锡兰山及西洋琐里等国位处于西海。这些国皆为大乾属国,岁岁上贡,奉大乾为天朝上国。本国西北百姓常称其为‘西海沿子’。”
贾母听的迷糊,道:“我这听着晕乎,怎么还到别的国去了,这到底有多远哪?”
贾琮想了想,道:“这些国本就为大乾当年从蒙古国手中打下来的,因远离华夏,所以未收入版图中,只扶立心向大乾之人立国,如今也有少许大乾驻军仍在彼处。
至于多远,应有万里之遥。”
用后世的说法,西海子中除拂菻国位于地中海西北岸一带外,其余数国均在南亚,傍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与印度洋。如古里国、柯枝国便在后世印度西南沿海的科泽科德与柯钦一带,均为东西交通重要港口所在,而锡兰山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
前世红楼中薛宝琴随父亲为买洋货而到“西海沿子”,大概就是指此处。
听闻此言,贾母等不知该说什么。她们虽听不明白别的,但明白万里之遥是什么意思,都绝了这辈子再见贾敬、贾蓉爷孙俩的心思……
尤氏、秦氏也都再次哭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女人依附男人存活的世道。
即使贾敬和贾蓉爷孙再不堪,他们也是宁国最后的两个男人,他们没了,尤氏和秦氏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所依存。
见此,贾母叹息一声,道:“你们不必哭,往后就到西府来过活罢,难道还能让你们活不下去?”
尤氏和秦氏闻言忙感激不尽,旁人则罢,唯宝玉看着艳丽的尤氏和绝美的秦氏,想到日后能常相见,顿时觉得世界都美好起来……
说罢,贾母又对贾琏道:“明儿你带人去铁槛寺,安葬了珍哥儿。”
贾琏虽觉晦气,不过看了眼尤氏后,还是点点头道:“是,应该的。”
这没头没脑的话,让贾母等人微微皱眉。
贾琏自觉失言,忙补救道:“我是说,这事本是应该的,只是蓉哥儿不在,如今选哪个作孝子?”
一旁王熙凤却将方才那一幕看在眼里,丹凤眼狐疑的看了眼面色不自然的尤氏,又看了眼目光中隐隐慌乱的贾琏,心中刺痛。
贾母等人此刻却没这些心思想这些,不疑有他,问道:“蔷儿呢?”
贾琏忿然道:“老太太快别提那个小畜生了,之前他不知轻重,仗着敬大伯的势,阴阳怪气的将三弟挤走。老爷本让他当孝子,可宗人府来人后,他竟比哪个都跑的快,让贾家出了好大一个笑话……”
贾母闻言一滞,亦是一脸的晦气,骂道:“好个没出息的下流孽障!”
身为孝子,便是人子。
关键时候不护着亡父遗体,落荒而逃,孝道何存?
这样做是自己堵死了自己的路子。
可除了贾蔷,贾母也想不出让何人去当这个孝子。
贾蔷好歹还是宁国嫡脉,其他人却都是旁支庶出……
宁国虽然除爵,可毕竟没有抄家,还有偌大一份家业在。
见众人束手无策,贾琮想了想,前世读红楼时,贾敬死金丹,尤氏独艳理亲丧,直接送往铁槛寺三日便下葬,也没什么孝子不孝子的。
如今贾珍毕竟死于歹命,实不必大办。
他将这番意思说出后,贾母等人寻思片刻,也只能如此了。
贾母对贾政、贾琏道:“虽西海子远去万里,但蓉哥儿到底还小,未尝没有回来的一日,所以那边若是哪个惦记着什么,告诉他们少痴心妄想。”
宁府银库中,怕还存有十数万两金银,甚至更多。
又有那么多田庄园子,宁国一脉中惦记这份家业的,不知多少。
贾母提前定下规矩,免得再生出是非来。
安排完东府,贾母最后看向王熙凤,数月未见,见她清瘦成这般,叹息一声道:“凤丫头往后还是到这边来罢,当日的事情都过去了,日后哪个都不许再提。只是你自己也要注意了,不可再向往常那般行事。如今家里,不比从前了……”
“老祖宗……”
王熙凤闻言,悲呼一声,跪下磕头。
听她哭的凄凉,贾母并贾家姊妹们,多有陪着落泪者。
贾母让人劝了起来……
至此,其他琐事都告一段落,只剩下最后一议。
贾家,到底该不该再派人入军中,夺取军功。
若该,又该选哪个去从军,再为贾家以命搏富贵?
荣庆堂内,忽然陷入了一片宁静中……
……
大明宫,归极门内。
军机阁。
开国公李道林,宣国公赵崇,成国公蔡勇,宋国公刘志,郑国公屠尤及信国公左崇,此六大国公于贞元年间,追随武王南征北战,纵横万里无敌。
从南到北,自东到西,凡日月所照,凡马蹄踏出,皆为大乾国土。
提三尺剑,立不世功。
因功得封六大军机,掌天下十八省兵马。
位高权重,地位稳如磐石。
因大乾自开国以来便立下铁律,军方不得干政。
虽极大限制了军头们的权利,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军机阁由此而从不被卷入政堂风波,因为无论是哪个文官,都不希望这些武勋将门在朝堂权利中分一杯羹。
所以在历年斗争中,军机阁竟都平稳无波。
纵然天下人人皆知,崇康帝一直在寻机会,想将这武王的六大干将清除出军机阁,可是,却始终寻不到好机缘……
这一日午后,军机阁内,气氛稍显怪异。
除却在外巡视天下兵马的郑国公和宋国公外,其余四大国公,难得聚在一起,喝些茶,闲聊几句。
公堂上门窗大开,但内中并无勤务兵侍候。
只四个衣蟒大汉,静静的坐在公堂交椅上喝茶。
沉默许久后,香茗饮尽,成国公蔡勇忽地冷笑一声,意味深长。
其余三人淡淡看了他一眼后,并无人开口。
蔡勇性子火爆,当年在战场上,便如火霹雳般,令敌人闻风丧胆。
这么多年过去,其性子依旧未改。
这一会儿,他见其他三个老友都装深沉不开口,一拍桌几,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也不理其他三人石头一样无动于衷的神色,咬牙道:“这算什么?竟要将官场那套拿到军中来?就是咱们几家的子弟,哪一个想要晋身,也要在九边苦熬上十年八年,待兵马娴熟,军阵更烂熟于心后,才能带兵上战场得军功。如今倒好,生生要往黑辽塞一个狗屁娃娃书生进去镀金。这将军中规矩都要弃之不顾了?这到底是为甚?”
为甚?
呵呵,又有哪个不知?
可是知道又能怎样?
有君臣大义在,纵然他们军功盖世,也不敢轻举妄动,甚至都不能心存怨望。
高处本就不胜寒。
开国公李道林为六大军机之首,他看了眼蔡勇,淡淡道:“你又何必这般动怒?雅克萨之战虽然动用兵马过万,但大半皆为辅兵。瑷珲城往北,人烟稀少,沿途粮草运输不能依赖百姓,所以真正能战之兵,不过两千人,厄罗斯罗刹鬼也只千余人。这等规模战役,又有几分军功可分?况且……”
李道林面色愈发淡漠,道:“军机阁只答允安排一人去宁古塔大营,至于去了做什么,只会按规矩来。军功也只分与作战者,他想分军功,便只有去雅克萨城头攻城。他若果真有此敢勇,能活着下来,分他一点军功又有何妨?”
宣国公赵崇在军机阁地位仅次于李道林,在军中的势力,也只略略逊色一丝,虽然这些年来,由于种种缘由,两人渐渐不睦,但到底多年袍泽情义,远不到撕破脸的地步。
相较于李道林的威重如山,赵崇则温润的多,身上有几分儒雅之气。
他颔首微笑道:“李公所言极是,既然宫里开口了,我等也不好强拗,毕竟是做臣子的……且这个要求,也谈不上太过分。只送人过去,但并不干预如何安排。
那位若果真有乃祖遗风,斩几颗罗刹鬼的首级,分他一点军功也不是不可。”
正当气氛渐渐缓和时,信国公左崇却忽然开口道:“那若是,他战死了呢?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
公堂上,蓦地一静。
……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