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农门小娘子 作者:星河鹭/溜溜猪
分卷阅读131
这本就是陋习,是人父母皆疼爱自己的儿女,好在世人不像罗君令一般愚孝,真正为父母挣功业而舍弃性命的,传到如今也就只有一个罗君令而已。
随着时间推移,世人也不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好赞叹的,况且继母之于继子,怎会有真心,当朝皇帝亦是批判过这种行为,令天下之人知道,守孝道不能如此。
这种事情自然传不到秦氏耳朵里面去,山野乡民,能听到外间几十年前的传说,就当做掌握了天下大事一般。秦氏心中有谋划,若是李有胜做了“孝子”,他的儿,他的孙,受益无穷,哪知道李有胜也不是罗君令那般迂腐之人,框他死他都不肯赴死,还别说令他死了。
这不一纸状子投到县衙,大过年的,县令大人也搅得很不安生。
李有胜情况特殊,是上头降下来的县尉,本县两个县尉,一个管县城及周边治安,一个管刑事断案,刚好这管刑事的县尉年老辞官了,县令本是想运作一番,把自己的大舅子抬上来,里外一家亲,办事也方便,谁知道上头凭空派出来这样一个人。
老太太一纸状子刚好合了县令大人的心意,若是李有胜不孝,如何堪当县尉?
县令大人周敞简直要叫上一声好。
毕竟李有胜是有功于朝的,哪怕他再不愿意,也得好好跟他处着,说不定这该死的游击将军,哪天用擒金人的那股子劲头把他的脖子砍下来那就不好看了。
想到这里,周敞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脖子上面的头颅他很喜爱,还是不要分家为好。
李有胜回来以后大概也知道了秦氏与亲生母亲当年那点子事,本来不想管秦氏了的,奈何于氏劝,本朝崇尚孝道,若是哪天秦氏醒转过来倒打一耙说李有胜不孝,到时候满身长满嘴巴也说不清楚。
于氏毕竟经历过风风雨雨,虽是看着可柔弱的女子,平时倚靠丈夫儿女,关键时刻却能想得周全。
继母也是娘,若没有明显的过错,是不允许继子撕开这层皮,断绝母子关系的。
家里已经是风风雨雨了,若是李有胜摊上个不孝的罪名,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大家不想住一起搬则搬,冬天用的木炭,大人们的吃食,过年过节要吃的肉,全都留好在李家村老屋之中,连老二李有才也挑不出半句岔子来。
其实自打李有胜从王家把雪娟接回来,李有才就念上哥哥的好了,这些年若不是占了老大家的便宜,自己哪有那么多好日子过,所以这趟浑水,连亲儿子都不陪着老太太淌,他借故要看着雪娟,怕她又犯疯魔,死活不肯陪老太太上公堂。
孙氏则不然,她一贯见不得老大家过的比自己好,老大这一家人搬去了镇上,她却要受着个疯女儿瘫婆子,生生要累死,左右老太太也醒来了,用不孝之名告得老大做不了官最好!
所以公堂上只有孙氏陪着秦氏。
四喜赶到公堂时,李有胜还没来,却见秦氏精神抖擞,虽是坐在堂下,这会儿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已经满血复活了。
第74章
县衙审案, 像这种民风民俗之案都是开堂公审, 是个人都可以来听。
大源县入了冬以后再也没有比这更热闹的事情,窝在家里都要发霉了的人纷纷出来凑个热闹, 哪怕听到个耳风也好, 是以公堂一下挤得满满当当, 比赶集还热闹,县衙怕出乱子, 又着了□□个衙役在下面守着。
都快年关,老婆子状告儿子不孝, 听起来挺悲惨的,堂下听审之人都在啧啧议论, 继子始终是继子啊,再掏心掏肺的养,长大后也别想享一丁点福。
稍微有眼力价的都说, 老太太这把年纪了,皮肤光滑,身厚肉多,虽说是中了阴风那么久, 脸色却是红润着,加上那一双斜眼吊眉,怎么看都不像是儿子虐待继母,倒像是继母故意找茬的。
毕竟孝不孝全在人一张嘴, 她若说不孝就是不孝了, 可要治罪, 却要经过县里。
万万没想到,四喜夫妇刚进公堂,堂上的那个青天大老爷吓得舌头抖了抖,打了个结。
他或许不认识青天大老爷周敞,可周敞却至死都认识台下的那个小青年。
他是先天二年的进士,虽未进士及第,可好歹也是入过三甲之人,当年的主考官便是时任礼部侍郎,赐爵永王的皇次子永王殿下。
主考官自不会去记忆三甲提名之人,可不管哪个考生,都会把主考官记在心里。
自严铁柱进了大堂,堂上的那位老爷,脑子里面充斥着浆糊,屁股底下长了针,眼睛只看到秦氏嘴巴一张一合诉说着她的冤屈,而酷似永王殿下的那个年轻人,一言不发的站在堂下听审。
堂下的人自然也看到秦氏悲惨的诉讼,养子三十余年,等到她阴风一扯,人瘫倒在床只是,这大儿子跟没事人一样搬来镇上住了,试问世上有没有这个道理。
农村妇人扯皮,分数个段位,最低者就是泼妇,大嗓门子一拉,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那点丑事似的,骂人是骂得越难听越好,越腌臜越爽快,段位略高者是会装可怜的,不论对方错与对,只要她祭出可怜巴巴的样子,谁都会心疼三份,似秦氏这般属于段位最高的那种。
秦氏一边装着可怜,一边数落着长子的不孝之处,桩桩件件似乎在情在理,偏生捡那些不好的说,好的一应不提,若是好坏掺杂的,也尽量变成不好的那庄说出来。
分卷阅读131
分卷阅读131
这本就是陋习,是人父母皆疼爱自己的儿女,好在世人不像罗君令一般愚孝,真正为父母挣功业而舍弃性命的,传到如今也就只有一个罗君令而已。
随着时间推移,世人也不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好赞叹的,况且继母之于继子,怎会有真心,当朝皇帝亦是批判过这种行为,令天下之人知道,守孝道不能如此。
这种事情自然传不到秦氏耳朵里面去,山野乡民,能听到外间几十年前的传说,就当做掌握了天下大事一般。秦氏心中有谋划,若是李有胜做了“孝子”,他的儿,他的孙,受益无穷,哪知道李有胜也不是罗君令那般迂腐之人,框他死他都不肯赴死,还别说令他死了。
这不一纸状子投到县衙,大过年的,县令大人也搅得很不安生。
李有胜情况特殊,是上头降下来的县尉,本县两个县尉,一个管县城及周边治安,一个管刑事断案,刚好这管刑事的县尉年老辞官了,县令本是想运作一番,把自己的大舅子抬上来,里外一家亲,办事也方便,谁知道上头凭空派出来这样一个人。
老太太一纸状子刚好合了县令大人的心意,若是李有胜不孝,如何堪当县尉?
县令大人周敞简直要叫上一声好。
毕竟李有胜是有功于朝的,哪怕他再不愿意,也得好好跟他处着,说不定这该死的游击将军,哪天用擒金人的那股子劲头把他的脖子砍下来那就不好看了。
想到这里,周敞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脖子上面的头颅他很喜爱,还是不要分家为好。
李有胜回来以后大概也知道了秦氏与亲生母亲当年那点子事,本来不想管秦氏了的,奈何于氏劝,本朝崇尚孝道,若是哪天秦氏醒转过来倒打一耙说李有胜不孝,到时候满身长满嘴巴也说不清楚。
于氏毕竟经历过风风雨雨,虽是看着可柔弱的女子,平时倚靠丈夫儿女,关键时刻却能想得周全。
继母也是娘,若没有明显的过错,是不允许继子撕开这层皮,断绝母子关系的。
家里已经是风风雨雨了,若是李有胜摊上个不孝的罪名,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大家不想住一起搬则搬,冬天用的木炭,大人们的吃食,过年过节要吃的肉,全都留好在李家村老屋之中,连老二李有才也挑不出半句岔子来。
其实自打李有胜从王家把雪娟接回来,李有才就念上哥哥的好了,这些年若不是占了老大家的便宜,自己哪有那么多好日子过,所以这趟浑水,连亲儿子都不陪着老太太淌,他借故要看着雪娟,怕她又犯疯魔,死活不肯陪老太太上公堂。
孙氏则不然,她一贯见不得老大家过的比自己好,老大这一家人搬去了镇上,她却要受着个疯女儿瘫婆子,生生要累死,左右老太太也醒来了,用不孝之名告得老大做不了官最好!
所以公堂上只有孙氏陪着秦氏。
四喜赶到公堂时,李有胜还没来,却见秦氏精神抖擞,虽是坐在堂下,这会儿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已经满血复活了。
第74章
县衙审案, 像这种民风民俗之案都是开堂公审, 是个人都可以来听。
大源县入了冬以后再也没有比这更热闹的事情,窝在家里都要发霉了的人纷纷出来凑个热闹, 哪怕听到个耳风也好, 是以公堂一下挤得满满当当, 比赶集还热闹,县衙怕出乱子, 又着了□□个衙役在下面守着。
都快年关,老婆子状告儿子不孝, 听起来挺悲惨的,堂下听审之人都在啧啧议论, 继子始终是继子啊,再掏心掏肺的养,长大后也别想享一丁点福。
稍微有眼力价的都说, 老太太这把年纪了,皮肤光滑,身厚肉多,虽说是中了阴风那么久, 脸色却是红润着,加上那一双斜眼吊眉,怎么看都不像是儿子虐待继母,倒像是继母故意找茬的。
毕竟孝不孝全在人一张嘴, 她若说不孝就是不孝了, 可要治罪, 却要经过县里。
万万没想到,四喜夫妇刚进公堂,堂上的那个青天大老爷吓得舌头抖了抖,打了个结。
他或许不认识青天大老爷周敞,可周敞却至死都认识台下的那个小青年。
他是先天二年的进士,虽未进士及第,可好歹也是入过三甲之人,当年的主考官便是时任礼部侍郎,赐爵永王的皇次子永王殿下。
主考官自不会去记忆三甲提名之人,可不管哪个考生,都会把主考官记在心里。
自严铁柱进了大堂,堂上的那位老爷,脑子里面充斥着浆糊,屁股底下长了针,眼睛只看到秦氏嘴巴一张一合诉说着她的冤屈,而酷似永王殿下的那个年轻人,一言不发的站在堂下听审。
堂下的人自然也看到秦氏悲惨的诉讼,养子三十余年,等到她阴风一扯,人瘫倒在床只是,这大儿子跟没事人一样搬来镇上住了,试问世上有没有这个道理。
农村妇人扯皮,分数个段位,最低者就是泼妇,大嗓门子一拉,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那点丑事似的,骂人是骂得越难听越好,越腌臜越爽快,段位略高者是会装可怜的,不论对方错与对,只要她祭出可怜巴巴的样子,谁都会心疼三份,似秦氏这般属于段位最高的那种。
秦氏一边装着可怜,一边数落着长子的不孝之处,桩桩件件似乎在情在理,偏生捡那些不好的说,好的一应不提,若是好坏掺杂的,也尽量变成不好的那庄说出来。
分卷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