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 快穿之神棍风范

正文 第52节

    快穿之神棍风范 作者:孟秋七月

    第52节

    而且,重生而已,又不是重新投胎,女主的智商怎么就蹭蹭蹭地上去了呢?真心不明白,这里面的逻辑在那里。沈月茹在帮渣男争皇位、斗皇子的时候,也应该见过不少血腥之事,也应该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怎么就一点警惕性都没有呢?连自己的丈夫和庶姐搅和在一起都不清楚。不过,令谢安歌心生安慰的是,这些破事应该跟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毕竟,他这命,生来便寡亲缘。第一世,祖父出于仁义收养了战友之孙——也就是他,一直当作亲生孙子养,他也是无意间才得知了真相,所以父母冷淡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第二世倒是父慈母爱了,但都早早的就死了。他就合该是个方外之人。书中与主角有联系的方外之人,唯有事故高发地的皇家寺庙里面的僧人,跟神经病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可喜可贺。谢安歌算是看出来了,他没那么容易死的。   第27章 和尚2(修改)自前朝的大一统结束后,中原大地以长江为界,分为南梁、北齐。南梁太宗梁河乃前朝一将军,曾被法华寺主持批命,言其紫气东来,聚气于顶,有帝王命。果不其然,三年之后,前朝崩塌,南梁太宗于建康称帝,令法华寺为皇家寺庙,尊佛教为国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室尊崇佛道,民间信佛之风日益旺盛。登基十年,梁太宗下诏令全民奉佛,因此全盛时期,南梁的佛寺达二千多座,僧尼有六十万余人。梁太宗甚至身体力行,带头礼佛敬佛,钻研佛法,讲解经书。除此之外,他还建佛塔,造佛寺,塑金像。故而,有诗人曾作诗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谢安歌到达新世界的时候,大时代的背景就是如此充满了宗教的味道,一座座ji,ng美恢宏的佛塔伫立在都城,环绕皇宫而立。佛香与梵音交织,在产房里面缠绵。法华寺的方丈匆匆而来,请求收谢安歌为徒。这个时候,梁太宗已经五十多岁了,儿孙满堂,就同意了。于是,谢安歌才出生就离开了家人,踏入了寺庙。至于生下他的女子,没多久就产后抑郁而亡。梁太宗早年无后,过继侄子为太子,后来一心向佛,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倍加推崇佛教,几次舍身入庙,每次都是由朝廷用重金赎回,因此荒废了朝政。这时,北齐大将卢迪投降南梁,被封为异姓王,他利用皇室的矛盾,挑动蠢蠢欲动的诸皇子,发动叛乱。叛乱过后,梁太宗活活气死,皇室梁氏一族子嗣凋零,卢迪被腰斩,并诛九族。嫡枝一脉只剩下了年轻的九皇子和早已出家的谢安歌,九皇子登基称帝,大封后宫。在风雨飘摇的帝国中,法华寺如同一把巨伞为谢安歌遮风挡雨。“方丈,师叔,九皇子派人来找师叔。”一个小沙弥急匆匆地跑来方丈室,额头冒出了一点点细汗。方丈室内十分俭朴素静,里面只有一老一小两人。“慧如,不必慌张。”脸上皱纹深深、笑容和蔼的方丈安抚道,“将事情仔细说来。”小沙弥喘了一会儿,才双手合十,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道来。原来是新帝登基前还要将先帝下葬,如今皇室子嗣凋零,起灵摔盆时只有新帝一人,场面未免难看,因此请谢安歌回去奔丧。方丈听后,眯了眯眼睛,问道:“了然,你怎么看呢?”谢安歌在此世没有名字,没有姓氏,不上皇室玉碟,只有法号了然,这时也不过五六岁,圆圆的脑袋,手里拈着佛珠,神情很是淡然。“佛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心地观经》有言,第一重恩,父母恩。第二重恩,众生恩。第三重恩,国王恩。第四重恩,三宝恩。父母生我,予我身躯,今父亲山崩,弟子自当一尽孝道。”事实上,寡亲缘的谢安歌甚至有理由怀疑,他是否是梁太宗的亲生子,毕竟梁太宗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不过,这事跟他的关系太紧密了,反而无法掐算,谢安歌干脆地放下了,反正也并不要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方丈口念佛号。“师父,弟子先行一步。”大凡皇帝葬礼,总是要极尽隆重奢华,出灵那天,法华寺的和尚必定是要到场的,方丈也不例外。

    第52节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