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太上皇的野望
太上皇的话让司马刺心微微沉吟了下后道:“太上皇,如今大宋变革已经逐渐完善,大宋冗兵冗官和冗财的问题得到解决,百姓安康,当今陛下更是收复了大理、安南等地,西夏和女真人也愿称臣,年年进贡,只要改革完成,我大宋就可以恢复汉唐盛世,出兵平灭西夏和女真,再显我华夏盛世。”司马刺心避重就轻的回到了问题,对于改革的一些措施和引起士大夫不满的事情直接压了下去。
大宋的变革有一大半是从这些士大夫身上抽血,这些士大夫心中不满,但是当今陛下雄才大略,这些人也不得不臣服,如今太上皇回到大宋,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动荡,士林中开始酝酿归政与太上皇的行动,如何能够将这些事情告诉太上皇。
虞允文看着太上皇,语气也微微有些冷淡,虽然这位太上皇也算是雄才大略,可是对治国之道却不足,导致大宋弊病越来越重,如今陛下迎回太上皇,已经让陛下的地位尴尬,如果这位太上皇再有心参与朝政,过问大宋的政治,那么整个大宋就真的会出现动荡,刚刚中兴的苗头很可能会被遏制而陷入内乱。
虞允文年纪虽小,但是也明白,这位帝皇如何会甘心在壮年的时候,就归隐朝政,担任太上皇,即便他愿意,以前跟随太上皇的大臣又如何甘心权柄他落。
当下便不言语,赵佶担任皇帝多年,岂能看不出两人心中的意思,只是他如何不想亲手振兴这大宋,被女真人关押这些年,他做梦都想要亲手指挥大军毁灭了这些蛮人。
尤其是见到无数的文人士大夫任然怀念自己,让他也不由动了心思。
只是这种心思一旦动了,对整个大宋来说危险之极,太上皇代表的就是世家大族,文人世家为主导的旧派势力,而赵枢为首的则是代表商人、武人、诸子百家、农民、工匠的利益,为了这些人的利益,赵枢大幅度的从世家大族和文人士大夫手中掘起利益,甚至以武力开路,虽然目前稳稳的占据了上风,但是却难以掩盖文人和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一旦太上皇动了心思,说不得就会出现二皇争雄的局面,大宋如今的局面必乱无疑。
见到这两人的态度,太上皇轻轻的掩下了心思,对着两人问道:“如今朝廷上是谁主政?李纲、宗泽还是王黼等人?”
“如今朝廷设有内阁、都督府和麒麟阁,内阁有姜阁老、苏致远和宇文化中三位,都督府有韩大都督、吴阶大将军和毕进将军,毕进将军和龙伯坐镇南疆。麒麟阁中有北上长儒、宗泽和李纲三位大臣。”对于这些朝政设置,司马刺心详细的讲解着。
听完这些后,赵佶心中微微一黯:“朝廷三大机构之中,麒麟阁负责监督之责吧,没有想到这些老臣只要几个在位,难道那些人都不堪大用么?”
虞允文看着这位太上皇,知晓他想要询问什么,便上前笑道:“如今大宋风云变幻,乃是积极进取和开拓的时代,那些老臣抱残守缺,早已不适合如今的朝廷了。”
虞允文的话带着几分少年的锐气,话语中自然有些不敬,这让太上皇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后道:“朕回燕京后,居于何地?此地又是何处?”
虞允文就要回答,司马刺心淡淡的笑了下,恭恭敬敬道:“此地叫做安龙镇,内阁三位阁老已经令天工部在燕京城郊为陛下建造了一座延福宫,完全仿照汴梁城内的构造。”
“安龙镇?延福宫?我那个好儿子不打算将我送回汴梁了么?”太上皇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冷冷的看着司马刺心和虞允文。
“这并非陛下决定的,乃是三衙共同决断,朝中的那些老臣也没有反对。”
“是不是朝廷之中还有人主张杀了朕,才逼的李纲不得不在行宫前坐了一夜!”
赵佶的脸色越发阴沉起来,几乎是苛责两人,面对发怒的太上皇,司马刺心和虞允文互相看了一眼后,司马刺心淡淡的道:“李大人只是想要阻拦其他人前来拜见陛下,那些人若见了太上皇,反而不美,若是他们强闯,自然性命不保,李大人只是慈悲为怀罢了!”
司马刺心说完后,上前恭敬道:“太上皇请起驾,我们将会前往延福宫,那里已经准备好一切,陛下也为太上皇准备了丹药、功法,帮助陛下恢复修为!”
“呵呵!”赵佶口中发出长长的讥讽笑声,抖了抖身上的长袍,径直走了出去,他做了二十载的帝王,自有一股帝王风度,只是这行走之中,却显得有些落寞,对于他而言,这燕京也是异域,只有汴梁和江南之地才是他熟悉的地方,在心中这延福宫与那昏德公府没有任何差别,唯一的差别只是一个被异域之人囚禁,一个是被自己的族人软禁。
看着径直走出外面的太上皇,司马刺心和虞允文也是一脸的忧虑,太上皇的回归怕是陛下唯一的一个污点,若是想让帝位,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大好局面说不定就会崩溃,大宋刚刚兴盛的势头就会被遏制。
可将太上皇放到延福宫,那么一个不孝的名头就会按在陛下的头上,那些被陛下打压的士子文人还不知道会编排什么样的罪名。
即便是将太上皇放到汴梁,也会引起朝野的动荡。
“其实将太上皇放在金朝或者在榆关外没有接到太上皇是最好的选择!”司马刺心淡淡的说道,虞允文微微一愣,看着司马刺心,默然不语,脸上却是一副惊慌和认可的态度。
“走吧!”
司马刺心说道一声,四周的锦衣卫立刻簇拥在太上皇四周,外面的大军也立刻护卫四周。
太上皇一走出行宫,登上了马车,一时间无数遗老遗少涌到了跟前,一边跪拜,一边哭嚎着。
不过这些人一旦试图接近,就会被锦衣卫直接驱赶,四周的人群涌动,大量手持盾牌的甲士从四面八方涌出来,阻拦住这些人。
“缘何如此对待我的臣民?这些都是忠臣贤民啊!难道十三就容不得这些人的存在么?”赵佶看着下方人群涌动的人,不由长长叹息道,一副悲天悯人的姿态。
司马刺心站在马车旁边冷冷道:“太上皇所说的这些忠臣很多人都曾经勾结过女真人,有些欺压百姓,还有一些趁着陛下西征的时候,发动叛乱,若非陛下仁慈,不愿意株连九族,这些人早就被斩杀了。请陛下不要再逗留了,朝臣们还在延福宫等待陛下!”司马刺心的话语声中,直接将太上皇掀开的帘子拉了下来,转身对着四周的锦衣卫和士卒喝道:“谁敢阻拦太上皇车驾,视同谋逆,杀无赦!”
司马刺心冷冷的言语声中,四周的士卒直接震开心怀不轨的人群,甚至还有杀戮的惨呼声,马车内的太上皇正襟危坐,眼神之中带着浓浓的精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宋的变革有一大半是从这些士大夫身上抽血,这些士大夫心中不满,但是当今陛下雄才大略,这些人也不得不臣服,如今太上皇回到大宋,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动荡,士林中开始酝酿归政与太上皇的行动,如何能够将这些事情告诉太上皇。
虞允文看着太上皇,语气也微微有些冷淡,虽然这位太上皇也算是雄才大略,可是对治国之道却不足,导致大宋弊病越来越重,如今陛下迎回太上皇,已经让陛下的地位尴尬,如果这位太上皇再有心参与朝政,过问大宋的政治,那么整个大宋就真的会出现动荡,刚刚中兴的苗头很可能会被遏制而陷入内乱。
虞允文年纪虽小,但是也明白,这位帝皇如何会甘心在壮年的时候,就归隐朝政,担任太上皇,即便他愿意,以前跟随太上皇的大臣又如何甘心权柄他落。
当下便不言语,赵佶担任皇帝多年,岂能看不出两人心中的意思,只是他如何不想亲手振兴这大宋,被女真人关押这些年,他做梦都想要亲手指挥大军毁灭了这些蛮人。
尤其是见到无数的文人士大夫任然怀念自己,让他也不由动了心思。
只是这种心思一旦动了,对整个大宋来说危险之极,太上皇代表的就是世家大族,文人世家为主导的旧派势力,而赵枢为首的则是代表商人、武人、诸子百家、农民、工匠的利益,为了这些人的利益,赵枢大幅度的从世家大族和文人士大夫手中掘起利益,甚至以武力开路,虽然目前稳稳的占据了上风,但是却难以掩盖文人和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一旦太上皇动了心思,说不得就会出现二皇争雄的局面,大宋如今的局面必乱无疑。
见到这两人的态度,太上皇轻轻的掩下了心思,对着两人问道:“如今朝廷上是谁主政?李纲、宗泽还是王黼等人?”
“如今朝廷设有内阁、都督府和麒麟阁,内阁有姜阁老、苏致远和宇文化中三位,都督府有韩大都督、吴阶大将军和毕进将军,毕进将军和龙伯坐镇南疆。麒麟阁中有北上长儒、宗泽和李纲三位大臣。”对于这些朝政设置,司马刺心详细的讲解着。
听完这些后,赵佶心中微微一黯:“朝廷三大机构之中,麒麟阁负责监督之责吧,没有想到这些老臣只要几个在位,难道那些人都不堪大用么?”
虞允文看着这位太上皇,知晓他想要询问什么,便上前笑道:“如今大宋风云变幻,乃是积极进取和开拓的时代,那些老臣抱残守缺,早已不适合如今的朝廷了。”
虞允文的话带着几分少年的锐气,话语中自然有些不敬,这让太上皇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后道:“朕回燕京后,居于何地?此地又是何处?”
虞允文就要回答,司马刺心淡淡的笑了下,恭恭敬敬道:“此地叫做安龙镇,内阁三位阁老已经令天工部在燕京城郊为陛下建造了一座延福宫,完全仿照汴梁城内的构造。”
“安龙镇?延福宫?我那个好儿子不打算将我送回汴梁了么?”太上皇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冷冷的看着司马刺心和虞允文。
“这并非陛下决定的,乃是三衙共同决断,朝中的那些老臣也没有反对。”
“是不是朝廷之中还有人主张杀了朕,才逼的李纲不得不在行宫前坐了一夜!”
赵佶的脸色越发阴沉起来,几乎是苛责两人,面对发怒的太上皇,司马刺心和虞允文互相看了一眼后,司马刺心淡淡的道:“李大人只是想要阻拦其他人前来拜见陛下,那些人若见了太上皇,反而不美,若是他们强闯,自然性命不保,李大人只是慈悲为怀罢了!”
司马刺心说完后,上前恭敬道:“太上皇请起驾,我们将会前往延福宫,那里已经准备好一切,陛下也为太上皇准备了丹药、功法,帮助陛下恢复修为!”
“呵呵!”赵佶口中发出长长的讥讽笑声,抖了抖身上的长袍,径直走了出去,他做了二十载的帝王,自有一股帝王风度,只是这行走之中,却显得有些落寞,对于他而言,这燕京也是异域,只有汴梁和江南之地才是他熟悉的地方,在心中这延福宫与那昏德公府没有任何差别,唯一的差别只是一个被异域之人囚禁,一个是被自己的族人软禁。
看着径直走出外面的太上皇,司马刺心和虞允文也是一脸的忧虑,太上皇的回归怕是陛下唯一的一个污点,若是想让帝位,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大好局面说不定就会崩溃,大宋刚刚兴盛的势头就会被遏制。
可将太上皇放到延福宫,那么一个不孝的名头就会按在陛下的头上,那些被陛下打压的士子文人还不知道会编排什么样的罪名。
即便是将太上皇放到汴梁,也会引起朝野的动荡。
“其实将太上皇放在金朝或者在榆关外没有接到太上皇是最好的选择!”司马刺心淡淡的说道,虞允文微微一愣,看着司马刺心,默然不语,脸上却是一副惊慌和认可的态度。
“走吧!”
司马刺心说道一声,四周的锦衣卫立刻簇拥在太上皇四周,外面的大军也立刻护卫四周。
太上皇一走出行宫,登上了马车,一时间无数遗老遗少涌到了跟前,一边跪拜,一边哭嚎着。
不过这些人一旦试图接近,就会被锦衣卫直接驱赶,四周的人群涌动,大量手持盾牌的甲士从四面八方涌出来,阻拦住这些人。
“缘何如此对待我的臣民?这些都是忠臣贤民啊!难道十三就容不得这些人的存在么?”赵佶看着下方人群涌动的人,不由长长叹息道,一副悲天悯人的姿态。
司马刺心站在马车旁边冷冷道:“太上皇所说的这些忠臣很多人都曾经勾结过女真人,有些欺压百姓,还有一些趁着陛下西征的时候,发动叛乱,若非陛下仁慈,不愿意株连九族,这些人早就被斩杀了。请陛下不要再逗留了,朝臣们还在延福宫等待陛下!”司马刺心的话语声中,直接将太上皇掀开的帘子拉了下来,转身对着四周的锦衣卫和士卒喝道:“谁敢阻拦太上皇车驾,视同谋逆,杀无赦!”
司马刺心冷冷的言语声中,四周的士卒直接震开心怀不轨的人群,甚至还有杀戮的惨呼声,马车内的太上皇正襟危坐,眼神之中带着浓浓的精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