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36章 内阁首相
♂!
钦州。
太子和李超率领着护法军驶入钦州港的时候,钦州刺史率领钦州官吏在码头迎接,还有钦州议会的议员们也基本上都来了。
钦州港城依然繁忙热闹,似乎并没有受到这场变故的影响。
“殿下,我们坚决守护新法!”
钦州议长高声说道。
在码头上,承乾向本地的官民商人,还有士兵们讲话。钦州的几千府兵,此时也都转入护法军,甚至许多本地汉豪和俚酋,以及商会,都招募了许多人手,组成了乡兵民团。
“人心可用!”承乾从码头前往城中的时候,惊喜的说道。
在交州开始时的茫然,委屈,再到后来的愤怒,然后是如今的坚定,承乾也在迅速的变化着。
钦州刺史衙门。
承乾、李超、马周还有杨师道等一群人在议事。
“殿下,臣以为眼下我们应当组建一个总领议事的机构,既方便指挥北伐,也利于管理岭南地方。”马周提出建议。
承乾表示赞成。
李超说现在不宜称帝,承乾心里其实还松了口气,他并没有想过称帝,那似乎是太遥远的事情,也是一步难以跨越的大步。
马周建议按东宫官制,任命官员。
比如太子三师三少和太子宾客等,还有詹事府,左右春坊,以及太子家令寺、率更寺,还有东宫六率。
东宫的各府坊寺,其实就是仿朝廷原来的三省六部诸寺各卫,是一套精简的小朝廷。比如太子詹事府是仿中央的尚书省,左春坊是仿中书省,右春坊是仿门下省。六率是仿十二卫等。
既兵了,既要北伐,更要统领岭南,没有一套机构是不行的。
任命官职,明确事权,也有利于管理调度。
承乾问李超的意见,李超表示支持。
如今朝廷已不是过去的三省六部制,过去尚书省权重,如今则移到了中书门下,更还有翰林院和枢密院分相权。
马周则提议还是恢复过去三省中枢制,不过以中书和门下为重。
“殿下,臣以为原来的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机构设置,并不太适合如今局势。而朝廷的三院中枢制也有些宰辅太多,事权太散。”李超这个时候却并没有马上同意马周的提议。
马周是打算直接用原来东宫那套机构,但李超有自己的另外考虑。
“老师有什么更好的提议吗?”承乾问。
“臣提议设立一个内阁!”
“内阁?”
“这个内阁,就如同是过去的政事堂,以及后来的中书门下,或者是如今朝廷的三院御前会议。内阁有一名首相,还有一名次相,再设立五到七名辅相。”李超缓缓道来。
各种机构的设立和废除、改变、调整,都是有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就如李世民十几年来,让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不断变化一样,他是为的平衡,以及握权。
而李超现在提议设立另外的一套中枢,设立内阁,当然也是为了长远打算。
要君主立宪,削弱皇权是必然,但相权其实也是中央集权的一种,也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对于相权,也是要适当的加以控制的。
而且李超确实觉得李世民搞的三院,有些太复杂了。二十七个宰相,每次开大会一样。
“詹事府、左右春坊、六率、诸寺等机构依然保留,但最终决策机构为内阁,首相总领内阁以及诸府坊,次相与辅相们辅佐。”
这相当于把三院并到了一起,宰辅人数大减。
翰林院和枢密院也保留,但翰林学士和枢密使不再是宰相。
内阁拟票,翰林院批红。不过翰林院学士只是皇帝的工作秘书,是按皇帝的旨意代批,虽然权责也还有,但已经不过原来可以草诏和参议军机大事的翰林学士可比了。
特别设立这个翰林批红,也是考虑到太子年青,就算不年轻,他也未必一个人能处理的了所有政事,毕竟内阁有七八个宰相。哪怕奏章都经过内阁给出建议,皇帝一个个看也忙不过来。
有一群翰林学士做为助手,帮助处理,给予建议以及按皇帝意见给出批阅结果,这也大有帮助。
至于翰林学士有了批红之权,以后会不会专权,这个难说。没有哪个制度是完美的,但内外相衡,也是必须的。
至于枢密院,不再为宰相,为内阁统领之下。专门负责的是军事方面,枢密院握调兵权,兵部握统兵权,而太子拥有发兵权和选将权。
“请老师出任内阁首相!”承乾起身向李超拜首。
马周和杨师道等人,也觉得李超的这个内阁制听起来,比如今朝廷的三院要好些。表面看,内阁制好像就是过去中书门下制,但细思又不同,毕竟内阁的票拟虽然重要,但皇帝还有一票否决权,对于内阁宰相们处理意见不同的,可以退回内阁重拟,或者直接批红给出不同决定。
这个首相,除了李超,自然没有其它人更适合。
李超推辞了几下,便也顺理成章的接下来了。
于是乎,李超现在就是太师、内阁首相、赵王。
“殿下,太师。”马周提出了一个意见,“我认为既然设立内阁之后,就没必须再保留詹事府、和左右二春坊。可以直接由内阁统领诸部、寺、监、台。”
杨师道则同意不再设詹事府和左右二春坊,但认为御史台不应当纳入内阁之下。
“御史台为言官谏臣,是监督百官百官,应当在内阁统领之外。”
李超觉得这个说法不错,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臣也赞成杨公之议。”
马周也不反对。
于是内阁统领了几乎中央各部寺监,而御史台和大理寺这两个司法机构被置于外面。
“孤授马周为太子太师、内阁次相。”
“授杨师道为太子太傅、御史大夫。”
“授褚亮为太子少师、翰林院承旨学士。”
设立内阁,罢去詹事府左右春坊,机构职能全面调整。
也不叫东宫了,改称监国朝廷。
承乾是监国太子,李超是监国内阁首相,马周是次相。
枢密院的枢密使,授给的是去南洋的张仲坚。
“殿下,取消左右春坊之后,虽有御史台监督百官,但臣以为,封驳审核之权,现在却还空缺着。”新任翰林承旨学士说道。
过去的三省制,其实职责分明,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而现在的内阁,相当于决策和执行一体,若是再把审核封驳的权也给他们,那就不合理了。而御史台,是监督百官,与审核封驳其实是两回事。
李超微微一笑。
正好,杨师道不提,他也要提这事的。
“殿下,臣以也为,审核封驳非常重要,臣以为可以将此权交给议会。”
过去,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也就是说,现在内阁是一个决策中枢,下面的各个部寺监是执行机构。
内阁做出的决策,皇帝有权否决,并让修改或者皇帝直接提出另外意见。
但是,在原来的三省制里,门下省其实比皇帝拥有更高的否决权。所有的中枢决策,以及皇帝的诏令旨意,最终都要送到门下省,经过他们的审核,若是他们反对,则可以封回诏令。
退回去后,就必须修改,或者放弃。要不然,没有门下省的签名,根本就不拥有合法性。皇帝的旨意也是一样,门下不签名,那就是中旨,官员们有权不执行。
当然,若是皇帝顶牛,拒不修改,直接再把诏令打回门下。
那最终就成了严重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门下省妥协,签名通过。要么皇帝把门下省官员解职,再任命其它人。不过这也有风险,万一新上任的人也不通过,这可就真的非常严重了。
不过一般来说,发生这种事情的机率较小,都会妥协相商。
如今,李超要把这个封驳大臣,交给议会。
如果议会拿到这个权力,那可就不再是一个摆设了,那会非常有实权。
“议会人数众多,若事事交给他们封驳审核,只怕耽误时间。”杨师道说。
“其实这个好解决,可以在议员之中,设立一个代表团或者是评审会。选出数人到十余人,组成这个评审会,专门负责审议封驳。”
“又或者,可以在议院设立六科。每一科选出数人或十余人组成一个科评审会,一科评审会对口内阁下六部中的一部。专门审议与该部,相关的奏章、旨意、决策等。”
李超说的这个,其实是后世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制度。
明朝设立了六科给事中,对应六部。
明朝六科的官员品级很低,最高不过七品。但权力非常大,有封驳之权,辅助皇帝处理奏章。还有科抄和科参之权,即稽查六部事务。以及注销之权,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的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最后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
在议会里设置六科,这就相当于后世国会里的各个委员会了。
内阁有六部,议会有六科,内阁有决策和行政大权,议会有监督和封驳之权。如此一来,议会可就和内阁齐驱并驾了。
“是否单独设立科院?”杨师道指出。
李超却不容反对,“我觉得六科就设在议会,由议员中选出科议员就好。”
承乾想了想,“也好,那就按太师所提,议院中设立六科,每科选任科议员,掌握封驳职权。”
钦州。
太子和李超率领着护法军驶入钦州港的时候,钦州刺史率领钦州官吏在码头迎接,还有钦州议会的议员们也基本上都来了。
钦州港城依然繁忙热闹,似乎并没有受到这场变故的影响。
“殿下,我们坚决守护新法!”
钦州议长高声说道。
在码头上,承乾向本地的官民商人,还有士兵们讲话。钦州的几千府兵,此时也都转入护法军,甚至许多本地汉豪和俚酋,以及商会,都招募了许多人手,组成了乡兵民团。
“人心可用!”承乾从码头前往城中的时候,惊喜的说道。
在交州开始时的茫然,委屈,再到后来的愤怒,然后是如今的坚定,承乾也在迅速的变化着。
钦州刺史衙门。
承乾、李超、马周还有杨师道等一群人在议事。
“殿下,臣以为眼下我们应当组建一个总领议事的机构,既方便指挥北伐,也利于管理岭南地方。”马周提出建议。
承乾表示赞成。
李超说现在不宜称帝,承乾心里其实还松了口气,他并没有想过称帝,那似乎是太遥远的事情,也是一步难以跨越的大步。
马周建议按东宫官制,任命官员。
比如太子三师三少和太子宾客等,还有詹事府,左右春坊,以及太子家令寺、率更寺,还有东宫六率。
东宫的各府坊寺,其实就是仿朝廷原来的三省六部诸寺各卫,是一套精简的小朝廷。比如太子詹事府是仿中央的尚书省,左春坊是仿中书省,右春坊是仿门下省。六率是仿十二卫等。
既兵了,既要北伐,更要统领岭南,没有一套机构是不行的。
任命官职,明确事权,也有利于管理调度。
承乾问李超的意见,李超表示支持。
如今朝廷已不是过去的三省六部制,过去尚书省权重,如今则移到了中书门下,更还有翰林院和枢密院分相权。
马周则提议还是恢复过去三省中枢制,不过以中书和门下为重。
“殿下,臣以为原来的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机构设置,并不太适合如今局势。而朝廷的三院中枢制也有些宰辅太多,事权太散。”李超这个时候却并没有马上同意马周的提议。
马周是打算直接用原来东宫那套机构,但李超有自己的另外考虑。
“老师有什么更好的提议吗?”承乾问。
“臣提议设立一个内阁!”
“内阁?”
“这个内阁,就如同是过去的政事堂,以及后来的中书门下,或者是如今朝廷的三院御前会议。内阁有一名首相,还有一名次相,再设立五到七名辅相。”李超缓缓道来。
各种机构的设立和废除、改变、调整,都是有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就如李世民十几年来,让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不断变化一样,他是为的平衡,以及握权。
而李超现在提议设立另外的一套中枢,设立内阁,当然也是为了长远打算。
要君主立宪,削弱皇权是必然,但相权其实也是中央集权的一种,也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对于相权,也是要适当的加以控制的。
而且李超确实觉得李世民搞的三院,有些太复杂了。二十七个宰相,每次开大会一样。
“詹事府、左右春坊、六率、诸寺等机构依然保留,但最终决策机构为内阁,首相总领内阁以及诸府坊,次相与辅相们辅佐。”
这相当于把三院并到了一起,宰辅人数大减。
翰林院和枢密院也保留,但翰林学士和枢密使不再是宰相。
内阁拟票,翰林院批红。不过翰林院学士只是皇帝的工作秘书,是按皇帝的旨意代批,虽然权责也还有,但已经不过原来可以草诏和参议军机大事的翰林学士可比了。
特别设立这个翰林批红,也是考虑到太子年青,就算不年轻,他也未必一个人能处理的了所有政事,毕竟内阁有七八个宰相。哪怕奏章都经过内阁给出建议,皇帝一个个看也忙不过来。
有一群翰林学士做为助手,帮助处理,给予建议以及按皇帝意见给出批阅结果,这也大有帮助。
至于翰林学士有了批红之权,以后会不会专权,这个难说。没有哪个制度是完美的,但内外相衡,也是必须的。
至于枢密院,不再为宰相,为内阁统领之下。专门负责的是军事方面,枢密院握调兵权,兵部握统兵权,而太子拥有发兵权和选将权。
“请老师出任内阁首相!”承乾起身向李超拜首。
马周和杨师道等人,也觉得李超的这个内阁制听起来,比如今朝廷的三院要好些。表面看,内阁制好像就是过去中书门下制,但细思又不同,毕竟内阁的票拟虽然重要,但皇帝还有一票否决权,对于内阁宰相们处理意见不同的,可以退回内阁重拟,或者直接批红给出不同决定。
这个首相,除了李超,自然没有其它人更适合。
李超推辞了几下,便也顺理成章的接下来了。
于是乎,李超现在就是太师、内阁首相、赵王。
“殿下,太师。”马周提出了一个意见,“我认为既然设立内阁之后,就没必须再保留詹事府、和左右二春坊。可以直接由内阁统领诸部、寺、监、台。”
杨师道则同意不再设詹事府和左右二春坊,但认为御史台不应当纳入内阁之下。
“御史台为言官谏臣,是监督百官百官,应当在内阁统领之外。”
李超觉得这个说法不错,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臣也赞成杨公之议。”
马周也不反对。
于是内阁统领了几乎中央各部寺监,而御史台和大理寺这两个司法机构被置于外面。
“孤授马周为太子太师、内阁次相。”
“授杨师道为太子太傅、御史大夫。”
“授褚亮为太子少师、翰林院承旨学士。”
设立内阁,罢去詹事府左右春坊,机构职能全面调整。
也不叫东宫了,改称监国朝廷。
承乾是监国太子,李超是监国内阁首相,马周是次相。
枢密院的枢密使,授给的是去南洋的张仲坚。
“殿下,取消左右春坊之后,虽有御史台监督百官,但臣以为,封驳审核之权,现在却还空缺着。”新任翰林承旨学士说道。
过去的三省制,其实职责分明,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而现在的内阁,相当于决策和执行一体,若是再把审核封驳的权也给他们,那就不合理了。而御史台,是监督百官,与审核封驳其实是两回事。
李超微微一笑。
正好,杨师道不提,他也要提这事的。
“殿下,臣以也为,审核封驳非常重要,臣以为可以将此权交给议会。”
过去,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也就是说,现在内阁是一个决策中枢,下面的各个部寺监是执行机构。
内阁做出的决策,皇帝有权否决,并让修改或者皇帝直接提出另外意见。
但是,在原来的三省制里,门下省其实比皇帝拥有更高的否决权。所有的中枢决策,以及皇帝的诏令旨意,最终都要送到门下省,经过他们的审核,若是他们反对,则可以封回诏令。
退回去后,就必须修改,或者放弃。要不然,没有门下省的签名,根本就不拥有合法性。皇帝的旨意也是一样,门下不签名,那就是中旨,官员们有权不执行。
当然,若是皇帝顶牛,拒不修改,直接再把诏令打回门下。
那最终就成了严重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门下省妥协,签名通过。要么皇帝把门下省官员解职,再任命其它人。不过这也有风险,万一新上任的人也不通过,这可就真的非常严重了。
不过一般来说,发生这种事情的机率较小,都会妥协相商。
如今,李超要把这个封驳大臣,交给议会。
如果议会拿到这个权力,那可就不再是一个摆设了,那会非常有实权。
“议会人数众多,若事事交给他们封驳审核,只怕耽误时间。”杨师道说。
“其实这个好解决,可以在议员之中,设立一个代表团或者是评审会。选出数人到十余人,组成这个评审会,专门负责审议封驳。”
“又或者,可以在议院设立六科。每一科选出数人或十余人组成一个科评审会,一科评审会对口内阁下六部中的一部。专门审议与该部,相关的奏章、旨意、决策等。”
李超说的这个,其实是后世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制度。
明朝设立了六科给事中,对应六部。
明朝六科的官员品级很低,最高不过七品。但权力非常大,有封驳之权,辅助皇帝处理奏章。还有科抄和科参之权,即稽查六部事务。以及注销之权,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的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最后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
在议会里设置六科,这就相当于后世国会里的各个委员会了。
内阁有六部,议会有六科,内阁有决策和行政大权,议会有监督和封驳之权。如此一来,议会可就和内阁齐驱并驾了。
“是否单独设立科院?”杨师道指出。
李超却不容反对,“我觉得六科就设在议会,由议员中选出科议员就好。”
承乾想了想,“也好,那就按太师所提,议院中设立六科,每科选任科议员,掌握封驳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