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三十九章 赵丹教子(第一更)
夏天的邯郸,很热。
在这种天气下外出,老实说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如果可以的话,想必大部分贵族会更加愿意呆在家里,让手持蒲扇的侍女们为自己扇来丝丝凉风,顺便再美美的喝上一杯冰镇美酒或者酸梅汤。
对于赵国的臣子们来说,即便是再忙碌的大臣,都在这般炎热夏日的白天时情不自禁的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偷懒的理由。
但对于赵丹来说,懈怠是一种不能够忍受的行为。
统一尚未成功,寡人还需努力啊。
赵丹此刻坐在一辆看上去颇不起眼的马车之中,和他同坐的则是赵国的太子赵恒。
赵丹所告诉赵恒的,正是一些关于“天下一统”的知识和东西,一些基本上只有统治者才会去了解的东西。
统一,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想要统一整个华夏世界,让所有的华夏人民凝聚在一起,单单靠武力的征服是不行的,秦朝和元朝就是两个很好的负面例子。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让赵丹仅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来思考这么宏大的话题,那么肯定是不能够得出任何答案的。
好在,赵丹还能够“以史为镜”,能够站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去看待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赵丹看问题的角度就高了很多,看问题的深度自然也就深入了不少。
说起来,赵丹这一次准备利用秦汉两个朝代作为自己用来参考的镜子。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汉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超过一百年的朝代。
秦朝代表的是开创和进取,而汉朝所代表的则是持久和稳定。
对于统一这个事业,秦始皇的开创其实不少,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钱币等等等等,都是这位千古一帝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做出来的努力。
依照秦始皇的想法,只要整个华夏大地上全部人的衣食住行统统都遵照着同样的、统一的标准,那么大家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国人了,完全统一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但这位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还是忽略了一个东西的重要性。
那就是民心。
作为秦国乃至是秦朝的奠基理论,法家更重视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认为诸如思想、文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只是浪费时间。
在这样的思想方针指导下,法家门徒们往往更注重实干,而对喜欢研究天地、研究哲学之类的其他诸子百家嗤之以鼻。
这就是法家思想的局限性,它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但是却并没有与时俱进去创立一个足以稳固大一统局面的思想体系来保证秦朝统治的延续性。
所以秦朝就这么崩了。
秦亡并不是亡于所谓的暴政,而是亡于民心。
从公元前221年六国覆亡秦朝统一开始,直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结束,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秦朝虽然征服了六国的土地,但是却并没有征服六国的民心。
像后世,许多人会自称是东北人、西北人、江南人、关中人等等,但他们同时也都认可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他们都是“汉族人”,都是华夏文明的子孙后代。
而对于秦朝来说,被征服的那些六国土地上的子民们可能会认同自己是赵人、齐人、楚人,但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秦族人”。
既然我不是秦族人,那么我为什么要认可秦人的统治,为什么要认可秦国这个国家?
只要有机会,那肯定就只有一个结果反了。
反他娘的!
于是秦朝就这么亡了。
没有陈胜吴广,也会有李胜张广,周胜刘广。
秦朝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落了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个问题在汉朝的时候得到了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朝用了整整三代皇帝的实践,直到第四代汉武帝的时候,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汉武帝之时,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然后被汉武帝察觉到了这种理论的重要性,将其用来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有了这个大一统的思想体系之后,汉王朝这才真正的将整个华夏大地之中所有子民们融合到了一起,让他们真正的成为了同样的一种人汉人。
赵丹说到这里,正色用十分严肃的口吻道:“恒儿,汝现在应当明白思想这种东西是如何的重要了吧?”
坐在赵丹身边的赵恒瞪大了眼睛,十分不解的看着赵丹:“可是父王,儿从小亦是读了不少书籍,更被许多先生学者所教授,为何却从未听说过这秦朝和汉朝呢?”
赵丹咳嗽一声,正色道:“吾儿有所不知,此并非阳间之事也,乃是天界之事。”
“天界?”
“正是。”赵丹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继续忽悠:“人死后若是有功劳于阳间,则可升入天界;无功无过者可入冥界;犯下罪孽者则入地狱。”
“那么父王又是如何知道这天界之事的呢?”
赵丹的谎言还在继续:“武灵王、惠文王两代先王殡天之后皆已经飞升天界,此天界之事便是先王们托梦于寡人。”
连托梦这种神神道道的事情都搬出来了。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赵丹总不能够跟赵恒说“你爹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你爹,而是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穿越者”吧?
说了也没人信啊。
那么说鬼神、说这种托梦就有人信了吗?
真有。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除了赵丹这个穿越者之外,恐怕全天下的人们对于鬼神之说都是非常相信的,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贵族们都是如此。
信到什么程度呢?
在这个年代有专门的卜筮者,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就是那种专门替王室举行祭祀活动的祭司,而普通一点的就叫做“日者”。
无论是祭祀还是日者,那地位都是很高的,因为人们觉得他们是在和神灵打交道,对于他们十分的尊重。
在很多地方,如果一个小孩出生之时被日者说是命里带煞,那么这个小孩绝对会第一时间被他的亲生父母直接扔进河里淹死,而且小孩所有的亲人都不会对此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反而会发自内心的恭喜这对父母抛掉了一个煞星。
除此之外,日者们所编写的《日书》,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必备的一本书。
这个《日书》可以看做是上古时代的黄历,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籍,上面对于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有着很详细的记载。
《日书秦除》便曾经有言:“平日,可以娶妻、入人、起事。”“定日,可以藏,为官府、室祠。”“除日,臣妾亡,不得。有重病,不死。攻盗,不可以执。”
所以以此看来的话,如果一名穿越者想要用什么来忽悠这些战国时代老祖宗们的话,鬼神之说绝对是最靠谱的当然了,前提是绝对不能够和日书相违逆。
这对于后世的人看来似乎有些不能够理解,但事实上,已经是迈入高科技时代的后世,不也同样有人认为神是真实存在,并且甘愿为了信仰、为了心中的神祗而献出性命么?
在这个信息沟通出了村口就等于没有的年代,对于鬼神之说的信服和敬畏绝对是主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所以当赵丹搬出这个“托梦”的大杀器之后,赵国少年太子赵恒就立刻接受了这个说法,一点都没有怀疑。
在非常费劲的思考了好一会之后,赵恒才开口道:“若是依照父王之言,那么这所谓的大一统思想要去实现的话,又该如何去着手呢?”
赵丹微微一笑,突然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一座颇具规模的小城:“恒儿,答案其实便在这里。”
赵恒顺着赵丹的手指看去,十分惊讶的开口道:“华夏学宫?”
“正是!”赵丹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恒儿啊,思想这种东西,从来都是掌握在最顶尖的知识分子手中。但是我们作为君王,不应该被这些知识分子抛出来的思想所影响,而应该反过来利用他们,将他们的思想作为工具,从而达到巩固我们统治、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赵恒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努力的理解着自家父王话语之中的深奥意思,好一会才道:“所以父王让儿臣前往华夏学宫就读,便是为此?但是……孩儿又应该如何去利用这些先生和先生们的思想呢?”
赵丹笑了起来,轻轻的摇了摇头。
“不,利用他们那是以后的事情。这一次寡人让汝来华夏学宫,就是让汝亲自来观察并且了解到这些学派的思想和本质。然后思考一个问题究竟哪一些学派可以被汝未来所利用,能够融合入大一统思想之中,最终巩固汝的江山和统治?”
赵丹盯着面前的长子,严肃无比的说道:“等到汝及冠之时,寡人希望汝能够给寡人一个答案。”
在这种天气下外出,老实说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如果可以的话,想必大部分贵族会更加愿意呆在家里,让手持蒲扇的侍女们为自己扇来丝丝凉风,顺便再美美的喝上一杯冰镇美酒或者酸梅汤。
对于赵国的臣子们来说,即便是再忙碌的大臣,都在这般炎热夏日的白天时情不自禁的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偷懒的理由。
但对于赵丹来说,懈怠是一种不能够忍受的行为。
统一尚未成功,寡人还需努力啊。
赵丹此刻坐在一辆看上去颇不起眼的马车之中,和他同坐的则是赵国的太子赵恒。
赵丹所告诉赵恒的,正是一些关于“天下一统”的知识和东西,一些基本上只有统治者才会去了解的东西。
统一,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想要统一整个华夏世界,让所有的华夏人民凝聚在一起,单单靠武力的征服是不行的,秦朝和元朝就是两个很好的负面例子。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让赵丹仅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来思考这么宏大的话题,那么肯定是不能够得出任何答案的。
好在,赵丹还能够“以史为镜”,能够站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去看待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赵丹看问题的角度就高了很多,看问题的深度自然也就深入了不少。
说起来,赵丹这一次准备利用秦汉两个朝代作为自己用来参考的镜子。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汉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超过一百年的朝代。
秦朝代表的是开创和进取,而汉朝所代表的则是持久和稳定。
对于统一这个事业,秦始皇的开创其实不少,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钱币等等等等,都是这位千古一帝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做出来的努力。
依照秦始皇的想法,只要整个华夏大地上全部人的衣食住行统统都遵照着同样的、统一的标准,那么大家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国人了,完全统一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但这位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还是忽略了一个东西的重要性。
那就是民心。
作为秦国乃至是秦朝的奠基理论,法家更重视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认为诸如思想、文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只是浪费时间。
在这样的思想方针指导下,法家门徒们往往更注重实干,而对喜欢研究天地、研究哲学之类的其他诸子百家嗤之以鼻。
这就是法家思想的局限性,它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但是却并没有与时俱进去创立一个足以稳固大一统局面的思想体系来保证秦朝统治的延续性。
所以秦朝就这么崩了。
秦亡并不是亡于所谓的暴政,而是亡于民心。
从公元前221年六国覆亡秦朝统一开始,直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结束,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秦朝虽然征服了六国的土地,但是却并没有征服六国的民心。
像后世,许多人会自称是东北人、西北人、江南人、关中人等等,但他们同时也都认可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他们都是“汉族人”,都是华夏文明的子孙后代。
而对于秦朝来说,被征服的那些六国土地上的子民们可能会认同自己是赵人、齐人、楚人,但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秦族人”。
既然我不是秦族人,那么我为什么要认可秦人的统治,为什么要认可秦国这个国家?
只要有机会,那肯定就只有一个结果反了。
反他娘的!
于是秦朝就这么亡了。
没有陈胜吴广,也会有李胜张广,周胜刘广。
秦朝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落了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个问题在汉朝的时候得到了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朝用了整整三代皇帝的实践,直到第四代汉武帝的时候,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汉武帝之时,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然后被汉武帝察觉到了这种理论的重要性,将其用来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有了这个大一统的思想体系之后,汉王朝这才真正的将整个华夏大地之中所有子民们融合到了一起,让他们真正的成为了同样的一种人汉人。
赵丹说到这里,正色用十分严肃的口吻道:“恒儿,汝现在应当明白思想这种东西是如何的重要了吧?”
坐在赵丹身边的赵恒瞪大了眼睛,十分不解的看着赵丹:“可是父王,儿从小亦是读了不少书籍,更被许多先生学者所教授,为何却从未听说过这秦朝和汉朝呢?”
赵丹咳嗽一声,正色道:“吾儿有所不知,此并非阳间之事也,乃是天界之事。”
“天界?”
“正是。”赵丹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继续忽悠:“人死后若是有功劳于阳间,则可升入天界;无功无过者可入冥界;犯下罪孽者则入地狱。”
“那么父王又是如何知道这天界之事的呢?”
赵丹的谎言还在继续:“武灵王、惠文王两代先王殡天之后皆已经飞升天界,此天界之事便是先王们托梦于寡人。”
连托梦这种神神道道的事情都搬出来了。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赵丹总不能够跟赵恒说“你爹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你爹,而是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穿越者”吧?
说了也没人信啊。
那么说鬼神、说这种托梦就有人信了吗?
真有。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除了赵丹这个穿越者之外,恐怕全天下的人们对于鬼神之说都是非常相信的,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贵族们都是如此。
信到什么程度呢?
在这个年代有专门的卜筮者,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就是那种专门替王室举行祭祀活动的祭司,而普通一点的就叫做“日者”。
无论是祭祀还是日者,那地位都是很高的,因为人们觉得他们是在和神灵打交道,对于他们十分的尊重。
在很多地方,如果一个小孩出生之时被日者说是命里带煞,那么这个小孩绝对会第一时间被他的亲生父母直接扔进河里淹死,而且小孩所有的亲人都不会对此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反而会发自内心的恭喜这对父母抛掉了一个煞星。
除此之外,日者们所编写的《日书》,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必备的一本书。
这个《日书》可以看做是上古时代的黄历,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籍,上面对于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有着很详细的记载。
《日书秦除》便曾经有言:“平日,可以娶妻、入人、起事。”“定日,可以藏,为官府、室祠。”“除日,臣妾亡,不得。有重病,不死。攻盗,不可以执。”
所以以此看来的话,如果一名穿越者想要用什么来忽悠这些战国时代老祖宗们的话,鬼神之说绝对是最靠谱的当然了,前提是绝对不能够和日书相违逆。
这对于后世的人看来似乎有些不能够理解,但事实上,已经是迈入高科技时代的后世,不也同样有人认为神是真实存在,并且甘愿为了信仰、为了心中的神祗而献出性命么?
在这个信息沟通出了村口就等于没有的年代,对于鬼神之说的信服和敬畏绝对是主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所以当赵丹搬出这个“托梦”的大杀器之后,赵国少年太子赵恒就立刻接受了这个说法,一点都没有怀疑。
在非常费劲的思考了好一会之后,赵恒才开口道:“若是依照父王之言,那么这所谓的大一统思想要去实现的话,又该如何去着手呢?”
赵丹微微一笑,突然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一座颇具规模的小城:“恒儿,答案其实便在这里。”
赵恒顺着赵丹的手指看去,十分惊讶的开口道:“华夏学宫?”
“正是!”赵丹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恒儿啊,思想这种东西,从来都是掌握在最顶尖的知识分子手中。但是我们作为君王,不应该被这些知识分子抛出来的思想所影响,而应该反过来利用他们,将他们的思想作为工具,从而达到巩固我们统治、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赵恒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努力的理解着自家父王话语之中的深奥意思,好一会才道:“所以父王让儿臣前往华夏学宫就读,便是为此?但是……孩儿又应该如何去利用这些先生和先生们的思想呢?”
赵丹笑了起来,轻轻的摇了摇头。
“不,利用他们那是以后的事情。这一次寡人让汝来华夏学宫,就是让汝亲自来观察并且了解到这些学派的思想和本质。然后思考一个问题究竟哪一些学派可以被汝未来所利用,能够融合入大一统思想之中,最终巩固汝的江山和统治?”
赵丹盯着面前的长子,严肃无比的说道:“等到汝及冠之时,寡人希望汝能够给寡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