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
太和殿的御座之上,顺治小皇帝正襟危坐,但却面无表情,就好像是一座没有生命的泥塑雕像。
下面的文武百官却是一副凄惨悲切的模样,一个个全都低着头不说话。
不管是朝中重臣还是宗室的王爷贝勒,虽然一大杆子人,其实谁也没有想明白,他们甚至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局面竟然会崩坏的如此之快。
萨哈林在黄河边上的那场大败,让大清国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周密有效的防御,只能被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旗军打到就在哪里被动防御。
这才几天呐?大旗军的前锋就到了顺德(想想也不可能是广东的那个顺德,而是顺德府,现在的邢台)。匆忙之间,朝廷只能极可能的调动四周的人马,准备利用坚固城池进行打一场防御战,就算是打不过至少也得拖延一阵子吧。结果呢,根本就没有等到大旗军正式攻打,仅仅只是一个支前锋部队挑着军旗露了一小脸儿,包含六千多战兵在内的一万多清军就“举义”了,直接把上至提督大人下至普通旗人在内的两千多口子当做了“投名状”,挂起大明的旗号,就这么直截了当的把脸一抹,竟然投降了。
顺德是府治之地呀,不是一般的小县城,就这么直接投降了,在李吴山“未发一矢”的情况下重新归入大明版图。
府治重地都毫不犹豫的投降了,下面的州县村镇会是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的了。
事实上,自从过了黄河,打败了萨哈林之后,这天下大势就已经成了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就算是瞎子也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这大清国是真的没救了!
“这里要调兵,那里要增援,哪个为我大清出力死战了?”太后的声音愈发尖利,还带着点声嘶力竭的意思:“哀家原本还以为,咱们大清国终究会有那么一个两个的忠义血性之臣,总能够挽狂澜于既倒之大厦之将倾。堂堂的府治之地,竟然不动刀兵的降了,朝廷的体面何存呐?”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时候朝廷的体面?
“哀家知道那大旗军能打,但他们也不是三头六臂的金刚罗汉,怎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太后的调门儿陡然提高了很多:“有谁?还有谁能去为国御敌的?事到如今哀家也不奢求他能力挽狂澜了,只要能把那李吴山挡住,就是大清国的恩人,封王封侯什么的随便他选……”
已经到了这步田地,还想着挡住大旗军,无异于白日做梦。
就算是真的有那么一两个能够逆转乾坤的奇才,终究也无力回天了!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之下,指望奇才和奇迹来扭转败局,根本就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大清国早就无兵可用了。
大清国立国的基础就是八旗战兵,但是现在的八旗战兵……除了阿济格和豪格手里的那部分之外,还有吗?
八旗的总人口才有多少?所谓的八旗战兵又能有多少?打到现在早就不剩下几个了。就算是还残存着一些,也好像撒胡椒面一样撒的到处都是,根本无法形成强大的力量。
各地的军事力量,大多是新附军,他们本就是前明的军队投靠过来的。现如今大清国的局势已经糟糕到了这种程度,那些新附军们早就不把朝廷当回事儿了。只等着大旗军一到就争先恐后的“举义反正”呢。
眼瞅着大清国这条破船已经四下漏水,马上就要沉没下去了,谁会傻乎乎的还死抱着不放?真要是派遣朝廷重臣或者是宗室贝勒去统领这些个新附军的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他们当成是送给李吴山的“见面礼”,顺德府的提督大人就是前车之鉴啊!
现如今这局势,所有都知道已无法挽回,却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局势一天比一天更加恶化。很多人已经在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渠道给自己安排后路了……
就算是太后本人,也知道时局崩坏如此,肯定是无力回天了,但她却不晓得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一统天下的局面就会瞬间变成这个样子。
若是摄政王多尔衮还在的话……若是当初多尔衮不死,说不准就能维持下去,至少不会出现这雪崩一般的情形。现在的太后真的后悔了,后悔当初不该干掉多尔衮,让大清国这艘破船少了一块极具分量的压舱石。
奈何世间根本就没有后悔药,现在再考虑这些早已毫无意义。
“让英亲王去打李吴山,让吴三桂去打李吴山,只要他们能保住大清国,哀家就许他们与国同休,与我大清同始终……”
这样话语只能算是一句牢骚,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阿济格是怎么离开湖广的?那是被李吴山打出来的呀。李吴山到底有多么厉害,恐怕也就只有他阿济格最清楚不过了。这个时候让他去李吴山拼命,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至于说吴三桂,那就更加的不用指望了,反而还要格外的提防着他。
吴三桂和的关宁军距离京畿这么近,赖在那里不动,打的什么算盘就这的值得怀疑了。天知道他会不会把脸一抹再去做会大明的臣子,要是他这么有这个想法的话,第一个打到京城的很有可能不是李吴山而是他吴三桂了。
“局势崩坏至此,都是那萨哈林不肯力战的缘故,当初若是能够守住黄河以北,趁大旗军立足未稳之际把他们推回去,阻敌于黄河一线,局面尚可维持。请皇上速速发一道旨意,将他正法于军前。唯有如此才能鼓舞军心重振士气,事情尚有可为……”
到了这个时候,出什么主意的都有。竟然还有人在说黄河一线的事,甚至还有不少人纷纷附和,同时下意识的把目光朝着代善这边撇过来……
用萨哈林的脑袋来提振军心士气,真亏他们能想得出来。漫说这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就算是真的有用代善也绝对不会断送了自己儿子的性命不是吗。
重重的咳嗽了一声之后,代善朝着那些满嘴胡言乱语的家伙们狠狠的瞪了一眼:“万岁,太后,以臣愚见,应付当今的局面不外有二……”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代善还有应对之法,而且还是两个办法,足见姜还是老的辣呀!
虽然太后和代善之间早已经貌合神离,这个时候也不得倚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亲王了。
“其一,调关外之兵进京入卫,先巩固京畿为要。”
关外不仅是大清国的根本之地,还是龙兴之所,他们原本就是从关外过来,眼看着关内守不住了,直接从关外调集精锐过来显然就是最直接的办法。
这个办法太后不是没有想过,她甚至想过要从蒙古各部调集人马过来,但是这有用吗?
在多尔衮入关之前,为了击败李自成的闯军,把吃奶的力量都使出来了。对包括八旗在内的满人做了最大程度的动员: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必须从军出战。
这样的动员程度,对于人口基础和当地的民生完全就是灾难性的,好在一片石大战清军打胜了,这场豪赌他们赌赢了,得到了万里河山。
当年的多尔衮完全就把满清的潜力抽干了,这才有机会打败李自成。入关之后,这天下就是大清国的了,谁不想到繁华富庶的关内来享福?谁不想享用铁杆庄稼?谁不想跑马圈地当主子?
这几年来,关外的人口大量流入,本就人口稀少的关外真的不剩下多少人了。(在真实的历史上,一直到了乾隆年间关外的人口才出现了正增长,在这之前清朝统治的一百年间,关外的实际人口数量从来就没有恢复到皇太极时代的规模……)
本就是地广人稀的关外还怎么抽调?就算能抽调出三五只阿猫阿狗有能管多大的作用?
更主要之处还在于,大旗军的进展太快,连就地组织防御都来不及,还怎么从遥远的关外临时抽调人马?根本就是缓不济急嘛!
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这是个极度不现实的做法,所以太后更加的注重代善的第二个方略。
“这其二么……就是和议了!”
和议,这个想法其实早就有了。
明明打不过,那还打个屁呀?内忧外患的大清国要是不想灭亡,就只能和议,哪怕是接受丧权辱国的条件,也得先把战争停止下来,要不然的话就真的连和议的机会都没有了。
历朝历代,言和者都是卖国贼,只有强力主战者才是血忠之臣。而且这江山是满人的,不是汉人的。汉人奢谈言和,误国误民的大帽子肯定会扣在脑袋上。
虽然大家都想言和,但这个“和”字却始终不敢说出口来,唯恐触怒了满朝的宗室和众多的王爷贝勒。
现在代善亲口说出这句话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代善开了这个口子,众人顿时附和,纷纷跪拜下去,做出一副为国筹谋的样子:“万岁,太后,和吧,和了吧……”
下面的文武百官却是一副凄惨悲切的模样,一个个全都低着头不说话。
不管是朝中重臣还是宗室的王爷贝勒,虽然一大杆子人,其实谁也没有想明白,他们甚至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局面竟然会崩坏的如此之快。
萨哈林在黄河边上的那场大败,让大清国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周密有效的防御,只能被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旗军打到就在哪里被动防御。
这才几天呐?大旗军的前锋就到了顺德(想想也不可能是广东的那个顺德,而是顺德府,现在的邢台)。匆忙之间,朝廷只能极可能的调动四周的人马,准备利用坚固城池进行打一场防御战,就算是打不过至少也得拖延一阵子吧。结果呢,根本就没有等到大旗军正式攻打,仅仅只是一个支前锋部队挑着军旗露了一小脸儿,包含六千多战兵在内的一万多清军就“举义”了,直接把上至提督大人下至普通旗人在内的两千多口子当做了“投名状”,挂起大明的旗号,就这么直截了当的把脸一抹,竟然投降了。
顺德是府治之地呀,不是一般的小县城,就这么直接投降了,在李吴山“未发一矢”的情况下重新归入大明版图。
府治重地都毫不犹豫的投降了,下面的州县村镇会是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的了。
事实上,自从过了黄河,打败了萨哈林之后,这天下大势就已经成了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就算是瞎子也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这大清国是真的没救了!
“这里要调兵,那里要增援,哪个为我大清出力死战了?”太后的声音愈发尖利,还带着点声嘶力竭的意思:“哀家原本还以为,咱们大清国终究会有那么一个两个的忠义血性之臣,总能够挽狂澜于既倒之大厦之将倾。堂堂的府治之地,竟然不动刀兵的降了,朝廷的体面何存呐?”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时候朝廷的体面?
“哀家知道那大旗军能打,但他们也不是三头六臂的金刚罗汉,怎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太后的调门儿陡然提高了很多:“有谁?还有谁能去为国御敌的?事到如今哀家也不奢求他能力挽狂澜了,只要能把那李吴山挡住,就是大清国的恩人,封王封侯什么的随便他选……”
已经到了这步田地,还想着挡住大旗军,无异于白日做梦。
就算是真的有那么一两个能够逆转乾坤的奇才,终究也无力回天了!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之下,指望奇才和奇迹来扭转败局,根本就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大清国早就无兵可用了。
大清国立国的基础就是八旗战兵,但是现在的八旗战兵……除了阿济格和豪格手里的那部分之外,还有吗?
八旗的总人口才有多少?所谓的八旗战兵又能有多少?打到现在早就不剩下几个了。就算是还残存着一些,也好像撒胡椒面一样撒的到处都是,根本无法形成强大的力量。
各地的军事力量,大多是新附军,他们本就是前明的军队投靠过来的。现如今大清国的局势已经糟糕到了这种程度,那些新附军们早就不把朝廷当回事儿了。只等着大旗军一到就争先恐后的“举义反正”呢。
眼瞅着大清国这条破船已经四下漏水,马上就要沉没下去了,谁会傻乎乎的还死抱着不放?真要是派遣朝廷重臣或者是宗室贝勒去统领这些个新附军的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他们当成是送给李吴山的“见面礼”,顺德府的提督大人就是前车之鉴啊!
现如今这局势,所有都知道已无法挽回,却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局势一天比一天更加恶化。很多人已经在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渠道给自己安排后路了……
就算是太后本人,也知道时局崩坏如此,肯定是无力回天了,但她却不晓得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一统天下的局面就会瞬间变成这个样子。
若是摄政王多尔衮还在的话……若是当初多尔衮不死,说不准就能维持下去,至少不会出现这雪崩一般的情形。现在的太后真的后悔了,后悔当初不该干掉多尔衮,让大清国这艘破船少了一块极具分量的压舱石。
奈何世间根本就没有后悔药,现在再考虑这些早已毫无意义。
“让英亲王去打李吴山,让吴三桂去打李吴山,只要他们能保住大清国,哀家就许他们与国同休,与我大清同始终……”
这样话语只能算是一句牢骚,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阿济格是怎么离开湖广的?那是被李吴山打出来的呀。李吴山到底有多么厉害,恐怕也就只有他阿济格最清楚不过了。这个时候让他去李吴山拼命,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至于说吴三桂,那就更加的不用指望了,反而还要格外的提防着他。
吴三桂和的关宁军距离京畿这么近,赖在那里不动,打的什么算盘就这的值得怀疑了。天知道他会不会把脸一抹再去做会大明的臣子,要是他这么有这个想法的话,第一个打到京城的很有可能不是李吴山而是他吴三桂了。
“局势崩坏至此,都是那萨哈林不肯力战的缘故,当初若是能够守住黄河以北,趁大旗军立足未稳之际把他们推回去,阻敌于黄河一线,局面尚可维持。请皇上速速发一道旨意,将他正法于军前。唯有如此才能鼓舞军心重振士气,事情尚有可为……”
到了这个时候,出什么主意的都有。竟然还有人在说黄河一线的事,甚至还有不少人纷纷附和,同时下意识的把目光朝着代善这边撇过来……
用萨哈林的脑袋来提振军心士气,真亏他们能想得出来。漫说这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就算是真的有用代善也绝对不会断送了自己儿子的性命不是吗。
重重的咳嗽了一声之后,代善朝着那些满嘴胡言乱语的家伙们狠狠的瞪了一眼:“万岁,太后,以臣愚见,应付当今的局面不外有二……”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代善还有应对之法,而且还是两个办法,足见姜还是老的辣呀!
虽然太后和代善之间早已经貌合神离,这个时候也不得倚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亲王了。
“其一,调关外之兵进京入卫,先巩固京畿为要。”
关外不仅是大清国的根本之地,还是龙兴之所,他们原本就是从关外过来,眼看着关内守不住了,直接从关外调集精锐过来显然就是最直接的办法。
这个办法太后不是没有想过,她甚至想过要从蒙古各部调集人马过来,但是这有用吗?
在多尔衮入关之前,为了击败李自成的闯军,把吃奶的力量都使出来了。对包括八旗在内的满人做了最大程度的动员: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必须从军出战。
这样的动员程度,对于人口基础和当地的民生完全就是灾难性的,好在一片石大战清军打胜了,这场豪赌他们赌赢了,得到了万里河山。
当年的多尔衮完全就把满清的潜力抽干了,这才有机会打败李自成。入关之后,这天下就是大清国的了,谁不想到繁华富庶的关内来享福?谁不想享用铁杆庄稼?谁不想跑马圈地当主子?
这几年来,关外的人口大量流入,本就人口稀少的关外真的不剩下多少人了。(在真实的历史上,一直到了乾隆年间关外的人口才出现了正增长,在这之前清朝统治的一百年间,关外的实际人口数量从来就没有恢复到皇太极时代的规模……)
本就是地广人稀的关外还怎么抽调?就算能抽调出三五只阿猫阿狗有能管多大的作用?
更主要之处还在于,大旗军的进展太快,连就地组织防御都来不及,还怎么从遥远的关外临时抽调人马?根本就是缓不济急嘛!
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这是个极度不现实的做法,所以太后更加的注重代善的第二个方略。
“这其二么……就是和议了!”
和议,这个想法其实早就有了。
明明打不过,那还打个屁呀?内忧外患的大清国要是不想灭亡,就只能和议,哪怕是接受丧权辱国的条件,也得先把战争停止下来,要不然的话就真的连和议的机会都没有了。
历朝历代,言和者都是卖国贼,只有强力主战者才是血忠之臣。而且这江山是满人的,不是汉人的。汉人奢谈言和,误国误民的大帽子肯定会扣在脑袋上。
虽然大家都想言和,但这个“和”字却始终不敢说出口来,唯恐触怒了满朝的宗室和众多的王爷贝勒。
现在代善亲口说出这句话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代善开了这个口子,众人顿时附和,纷纷跪拜下去,做出一副为国筹谋的样子:“万岁,太后,和吧,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