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明末大权臣

正文 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

    又是这一套说滥了的陈词滥调。

    江南富庶粮米无缺,人烟稠密披甲百万,小小的建虏不过是跳梁小丑,根本就不值一提。更有滚滚长江作为不可逾越的天险,除非建虏的辫子兵全都长出翅膀飞过来,否则的话,他们连长江都过不了。

    “上天眷顾”“百万控弦”等等这些说法完全就是不着边际的套话,说了千百遍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真正有点内容的还是那句“长江天险”。

    纵观史书,所有偏安江南的政权都极度依赖长江天险,都会把长江当做是最大的安全保障。但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个江南政权可以依靠长江做长时间的防御,几乎无一例外都被北方的势力给消灭掉了。

    长江天险最大的价值就在一种心理安慰,似乎只要滚滚长江还在,就能保得住一世平安。

    “长江天险不可依靠,”钱于谦益钱老大人无奈的说道:“如今建虏气势汹汹,携平推横扫之势虎视江南,仅凭长江天险如何能让人心安?唯有调兵遣将积极备战才是正途……”

    调兵遣将准备应击清军,大家都知道这是最靠谱最现实的做法,问题是兵从何来!

    江南所谓的“百万控弦猛士”,不过是自我安慰的说法而已,弘光新朝能够调动的兵马极其有限,能够控制的地盘也不过是淮扬以及江下之地而已。

    浙西的潞王、闽浙的唐王,全都和弘光朝面和心不合,两浙、两广以及福建的人马根本就指挥不动,能维持表面上的统一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调集各处的军队?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能够派上用场的也就是江北四镇以及中都凤阳的那点人马了。

    凤阳是马士英的根基之地,他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嫡系人马去和清军死磕。至于江北四镇……全都是拥立弘光的军阀,全都存着拥兵自重的心思,虽然已经组建起了所谓的江北防线,却骄横跋扈不听调度,连挂着兵部尚书衔儿的江北督师史可法都调不动他们……

    “唯今之计,只有调宁南侯的军马过来,才能确保江南深固不摇之势……”

    宁南侯左良玉,号称大明第一名将,至少在以钱谦益钱老大人为首的东林人士心目当中,左大将军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号。

    左良玉,从崇祯初年就和闯军交战,经验丰富的很。尤其是在前几年的中原大战当中,和李自成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至于战绩嘛……还是不要说什么战绩了吧。

    作为李自成的老对手,左良玉和闯军交战十来年,说的好听一点叫做互有胜负,真实情况则是败多胜少,之所以能够名动天下,主要是同行衬托的好。

    这么多年以来,负责征剿李闯的带兵将领大多陨灭,左良玉却活的好好的,而且声势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河南大战当中,带着百万军队和李自成反复厮杀,彻底打出了自己的名号。

    在这样的年月里,只要能够保证不被闯军消灭,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更何况左良玉的军队越打越多,竟然滚雪球一般达到了百万这个吓死人的数字。

    在河南一地,就存在着两支百万级别的军队,而且还翻翻滚滚厮杀了好几个来回,这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小小的河南怎么容得下两百万军队的厮杀?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所谓的“百万大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左良玉的所作所为和李自成完全一样,二人虽互为对手,其实根本就一个路数:胁裹百姓。

    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强拉丁壮屠灭村落,军队会象吹气球一样规模迅速膨胀,至于这百万大军当中究竟有多少能上战场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虽然左良玉总是不停的报捷,却被闯军从河南打到了湖广,明明的一路败退却宣称是在高歌猛进。左良玉虽然挡不住李自成,却也没有李自成消灭,军队数量反而越打越多,俨然已成为大明第一军了。

    左良玉左大将军和东林党人合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这是全天下都是知道的事情。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钱谦益钱老大人再次谈起调左良玉进江南的老旧调门,用意已昭然若揭了!

    阮大钺虽然不是个合格的军事家,但却一点都不傻,尤其是在涉及到自己利益的问题上,简直精明到家了。

    你钱谦益调左良玉真的是为了护卫江南朝廷吗?这样的话语连三岁的娃娃都骗不过。

    这分明就是为了东林党人的私利。

    崇祯皇帝殉国之后,东林党人急欲拥立潞王,而弘光新朝是马士英和江北四镇的军阀们建立起来的,阮大钺是马士英的死党,大家根本就是两个派系。

    要是把左良玉的人马调来江南,到时候百万大军兵临城下,谁还能控制得住他?这江南的半壁河山还不是你们东林党人说了算?我们这些人岂不是白忙活了?

    为了是不是调集左部人马进江南的问题上,阮大钺和钱谦益再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种争吵一直延续到了次日的朝会之上。

    作为江南小朝廷真正意义上的实权人物,隐然已经是内阁首辅大臣的马士英毫不犹豫的否决了钱谦益的观点。

    和阮大钺这个醉心于文娱工作的家伙不一样,老谋深算的马士英不会直指钱谦益的为了东林党人的利益,而是指出一个最现实的问题:“若是调左部人马东进江南,湖广谁来守护?岂不是把荆襄之地拱手送给了李闯?若是贼军衔尾而动,流窜到了江南,这个责任谁来担负?”

    左部为江南朝廷之侧翼是既定的根本国策,绝对不可轻动。

    马士英的意思就是让左良玉留在湖广,继续和撤退下来的闯军死磕,最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拼个两败俱伤才好。

    “此城为太祖洪武皇帝进去天下的根基,是我大明的国本,固若金汤,就算是闯贼来了,也是不惧……”

    马士英确实不怕闯军打到江南,他害怕的是左良玉的军队过来。

    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武力拥立了名声非常糟糕的福王登基称帝建立弘光朝,不就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嘛!左良玉的百万大军一旦过来,就真没他马士英什么事儿了。

    崇祯朝覆灭,大行皇帝殉国,江南四镇怀着私心的军头们强行拥立了福王为天下之主,改元弘光。

    弘光帝沉溺酒色,绝非英主,关于这一点马士英早就看的很清楚了。

    这江南小朝廷根本就没有光复大明故土的意思,弘光帝本人也没有奋发图强的姿态,这个小朝廷长久不了,迟早会弄个熄火塌架。

    马士英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但却听之任之甚至在暗地里推波助澜,所求所图者当然不是家国天下,也不是为了收复故土光复大明,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利。

    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哪里还管得了那么许多?

    江南再怎么保不住,怎么也能维持一百年吧?就算是维持不了一百年,三五十年总是能够支撑下去的吧……

    只要为维持住局面,必然就会形成东晋、南宋的格局,和北方的建虏划江而治。

    历朝历代,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从来就没有长久过,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但马士英一点都不关心这些,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只要偏安江南的局面能够维持几十年,这就足够了。

    好不容易才拥立了一个肥猪般的弘光帝,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抓紧一切机会敛财揽权,享受一辈子的富贵荣华,至于以后的情形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