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章 舆论之力
京师的人们现在已经很习惯《京师日报》的存在。
这份报纸出得比较早了,从鹭州开始搞报纸时,夏侯荻接到鹭州周捕头的汇报之后就同步开始做准备,亲自挂了总编之名,小艾做副总编主持实际工作,百花苑的妹子也由此转为记者和编辑。在薛牧赴剑州的时候,《京师日报》就已经发行了第一期,并且由于京师的市井文化极其浓郁,导致这个日报是真日报,每日一期的,比灵州的销路大多了。
实际上夏侯荻知道报纸的文宣阵地作用,当初薛牧曾经和周捕头点过一次,打算在适当的时候打破无咎寺的佛教宣传垄断。她也举一反三,京师日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引导舆论的作用,比如某某传闻五花八门,她借着日报疏导让大家知道正确信息,或者是六扇门想让大家知道的信息,这么做已经很久了。
但这归根结底还只是早年《大事记》的方式延续,还局限于新闻传播的“正本清源”方向。
文化的局限性,使得夏侯荻和小艾都觉得报纸只是娱乐性的东西,并没有考虑过单独开辟一个时政版块,去塞政治方向的私货,就算偶尔闪过这念头,也以为这会影响销量才对。
事实证明,京师毕竟是京师。
当人们发现新一期的《京师日报》多了时政版,有朝廷御史开专栏,大谈时政。小艾第一期刚做,尺度拿捏不好,这一期的尺度特别大,居然在那儿详细分析各党组成,评价谁上位希望比较大,连薛牧看了都抖了一下,暗道这就太跨时代了……这年头的党争能这么摆在面上论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湾湾竞选呢……
不过猛药效果当真是好,这一期的日报在半个时辰内卖得脱销,卖报的小童都差点被人挤扁了。
政事堂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要不要禁止这种过了尺度的时评,结果第二天报纸出炉,本想讨论的政事堂忽然就鸦雀无声,每个人拿着一张报纸,眼睛从报纸角落透出来,悄悄观察夏侯荻。
夏侯荻呆愣愣地看着,脸色阵红阵白。
其实也没别的,就是时评里说了说近期热点议论的铺路事宜,大体介绍了一下这事的始末,政事堂大佬们各自的意见,大约会在开春找个试点先铺一个路段云云。并附上专栏评论,表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等。
这是很正常的评论,实际上这几天京师也在风传铺路的消息,人人都在讨论的,放在报纸上无非也只是增加了确信度,没什么问题。要说有区别,也只是往常这类消息只是说事件,而这次的附加了评论,仅此而已。
但有趣的是,这个消息里提到各方大佬对此事的态度时,用的是“苏相国”“李公公”“李门主”“荻公主”。
荻公主……
虽然这份报纸一发行就立刻被刊物司紧急叫停,改版为“夏侯总捕”重新发行,但初始的“荻公主”笔误,已经传遍了京师。
整个京师都乐不可支。
事实上夏侯荻的“私生公主”身份,都传了三年多了,从她坐上六扇门总捕之位起,就被一些不服气的人——不得不说其中有很多宣哲部下,恶意传谣,然后到处都在私议。就连当初薛牧初临贵地,就听过这个谣传了,京师民众没听过那是不可能的。
而夏侯荻确实很容易让人怀疑是私生公主,毕竟她出自宫中,来历本就很容易很让人往这儿想,加上她可以出入宫禁,和祁王唐王甚至更多皇子的关系也一直都很亲密,她的性格并不会刻意避嫌掩饰。几个疑点佐证,这个谣传相当有市场。
只是姬青原态度暧昧,始终对此不置一词,也就没有证据,终究只能是个“捕风捉影”的谣言。一些比较古板方正的人并不愿意信这种无证无据的猜疑,就连苏端成这种重量级大佬都表示只是谣传。
而夏侯荻本人也从来都在极力否认公主谣传,甚至为此和人动过刀子翻过脸,每个人都知道夏侯荻很讨厌别人说她坐上总捕之位是因为公主身份,只希望人们看见她做的六扇门功绩。
久而久之,谣言也就慢慢淡了下去,也没什么人再提了,甚至有新的谣传冒出来,表示那是给某些皇子准备的童养媳,早晚完婚。
这个谣传也有一定的市场,和夏侯荻的来历与表现能对得上号,加上祁王唐王都是至今未婚的,这个谣传的力度甚至有盖过私生女的意思了。
很多人都表示,以夏侯荻和皇子们的关系,哪天嫁给哪位皇子也不稀奇,公主的传说还是歇歇吧。
这或许就是姬青原一直在打的主意。
但这一天,京师日报公然写着:荻公主。
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夏侯荻自己搞的,她都否认多少年了,为此刀都动过,态度很明显。而且作为重臣,她的个人势力不是开玩笑的,真要搞也有很多朝堂手段慢慢来,而不会用这种突兀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全京师市井议论之下,架在火上烤。
那这多半是写专栏的御史自己的内心戏,笔误暴露在外面,而审稿编辑不知是故意呢,还是没注意到,竟让这篇时评发出去了……
这见了报的东西,可就不是一个“谣言”解释了,最少可以证明有一部分官员认为夏侯荻就是公主,都笔误至此了……
与此同时,引起了民间热议:夏侯荻到底是不是公主?
整个京师街头巷尾都在谈这件事,热火朝天,终于把事件逼到不得不做个应对的时候。
有不少官员坐不住了,很多人跑去宗人府要求一个答复,相关奏折雪片般飞上朝堂,主要观点就是一个:天家无小事,不管是不是公主,你得给个说法,是就册封,不是就官方辟谣,总之不能放任这样不明不白的情况继续下去。
政事堂一片沉默,夏侯荻半晌不做声,她心里很清楚,这不是什么笔误,这就是故意的,一定是薛牧在操作,他为什么要这么操作?
她想起那夜和老仆的对话:
——如果薛牧为了自己,是不会希望她做公主的。因为有了公主的身份枷锁,他就更难拥有她。
——而如果是为了她,那就希望她正名。因为不会有人想背负一辈子的野种之名。
夏侯荻长长叹了口气,淡淡道:“诸位怎么看?”
一片沉默之后,李应卿道:“还是要给个说法的好,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其实早就该搞明白了,堂堂总捕,总是被市井议论是不是私生女、是不是童养媳,实在太难看。本座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时至今日总该给个说法了。”
苏端成也叹了口气,对李公公道:“毕竟是皇家内事,是或不是,除了陛下本人也没人能定论。烦请李公公把诸位同僚的意见转达陛下,让陛下考虑吧。”
夏侯荻没有心思继续开会,提前退场而去,一路直奔百花苑。
卓青青和小艾正在谈事呢,夏侯荻直闯而入,揪着小艾道:“你们总管什么意思!”
小艾还没回答,卓青青在身边悠悠道:“公子说,你拔刀为他争侯,他还你一个公主。”
夏侯荻怒道:“还个屁!这么做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卓青青摇摇头:“别人议论归议论,做决定的终究是你父皇,要说架在火上,烤的也是他。就算他还是压着,只要把这风向继续吹下去,人们心中当你是公主的想法会慢慢凝固,所谓童养媳之说慢慢就不会再有人提。”
夏侯荻怒道:“也就是说我还要被议论很久?”
卓青青笑了笑:“难道总捕头忘了,明天就是朝廷大祭?”
这份报纸出得比较早了,从鹭州开始搞报纸时,夏侯荻接到鹭州周捕头的汇报之后就同步开始做准备,亲自挂了总编之名,小艾做副总编主持实际工作,百花苑的妹子也由此转为记者和编辑。在薛牧赴剑州的时候,《京师日报》就已经发行了第一期,并且由于京师的市井文化极其浓郁,导致这个日报是真日报,每日一期的,比灵州的销路大多了。
实际上夏侯荻知道报纸的文宣阵地作用,当初薛牧曾经和周捕头点过一次,打算在适当的时候打破无咎寺的佛教宣传垄断。她也举一反三,京师日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引导舆论的作用,比如某某传闻五花八门,她借着日报疏导让大家知道正确信息,或者是六扇门想让大家知道的信息,这么做已经很久了。
但这归根结底还只是早年《大事记》的方式延续,还局限于新闻传播的“正本清源”方向。
文化的局限性,使得夏侯荻和小艾都觉得报纸只是娱乐性的东西,并没有考虑过单独开辟一个时政版块,去塞政治方向的私货,就算偶尔闪过这念头,也以为这会影响销量才对。
事实证明,京师毕竟是京师。
当人们发现新一期的《京师日报》多了时政版,有朝廷御史开专栏,大谈时政。小艾第一期刚做,尺度拿捏不好,这一期的尺度特别大,居然在那儿详细分析各党组成,评价谁上位希望比较大,连薛牧看了都抖了一下,暗道这就太跨时代了……这年头的党争能这么摆在面上论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湾湾竞选呢……
不过猛药效果当真是好,这一期的日报在半个时辰内卖得脱销,卖报的小童都差点被人挤扁了。
政事堂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要不要禁止这种过了尺度的时评,结果第二天报纸出炉,本想讨论的政事堂忽然就鸦雀无声,每个人拿着一张报纸,眼睛从报纸角落透出来,悄悄观察夏侯荻。
夏侯荻呆愣愣地看着,脸色阵红阵白。
其实也没别的,就是时评里说了说近期热点议论的铺路事宜,大体介绍了一下这事的始末,政事堂大佬们各自的意见,大约会在开春找个试点先铺一个路段云云。并附上专栏评论,表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等。
这是很正常的评论,实际上这几天京师也在风传铺路的消息,人人都在讨论的,放在报纸上无非也只是增加了确信度,没什么问题。要说有区别,也只是往常这类消息只是说事件,而这次的附加了评论,仅此而已。
但有趣的是,这个消息里提到各方大佬对此事的态度时,用的是“苏相国”“李公公”“李门主”“荻公主”。
荻公主……
虽然这份报纸一发行就立刻被刊物司紧急叫停,改版为“夏侯总捕”重新发行,但初始的“荻公主”笔误,已经传遍了京师。
整个京师都乐不可支。
事实上夏侯荻的“私生公主”身份,都传了三年多了,从她坐上六扇门总捕之位起,就被一些不服气的人——不得不说其中有很多宣哲部下,恶意传谣,然后到处都在私议。就连当初薛牧初临贵地,就听过这个谣传了,京师民众没听过那是不可能的。
而夏侯荻确实很容易让人怀疑是私生公主,毕竟她出自宫中,来历本就很容易很让人往这儿想,加上她可以出入宫禁,和祁王唐王甚至更多皇子的关系也一直都很亲密,她的性格并不会刻意避嫌掩饰。几个疑点佐证,这个谣传相当有市场。
只是姬青原态度暧昧,始终对此不置一词,也就没有证据,终究只能是个“捕风捉影”的谣言。一些比较古板方正的人并不愿意信这种无证无据的猜疑,就连苏端成这种重量级大佬都表示只是谣传。
而夏侯荻本人也从来都在极力否认公主谣传,甚至为此和人动过刀子翻过脸,每个人都知道夏侯荻很讨厌别人说她坐上总捕之位是因为公主身份,只希望人们看见她做的六扇门功绩。
久而久之,谣言也就慢慢淡了下去,也没什么人再提了,甚至有新的谣传冒出来,表示那是给某些皇子准备的童养媳,早晚完婚。
这个谣传也有一定的市场,和夏侯荻的来历与表现能对得上号,加上祁王唐王都是至今未婚的,这个谣传的力度甚至有盖过私生女的意思了。
很多人都表示,以夏侯荻和皇子们的关系,哪天嫁给哪位皇子也不稀奇,公主的传说还是歇歇吧。
这或许就是姬青原一直在打的主意。
但这一天,京师日报公然写着:荻公主。
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夏侯荻自己搞的,她都否认多少年了,为此刀都动过,态度很明显。而且作为重臣,她的个人势力不是开玩笑的,真要搞也有很多朝堂手段慢慢来,而不会用这种突兀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全京师市井议论之下,架在火上烤。
那这多半是写专栏的御史自己的内心戏,笔误暴露在外面,而审稿编辑不知是故意呢,还是没注意到,竟让这篇时评发出去了……
这见了报的东西,可就不是一个“谣言”解释了,最少可以证明有一部分官员认为夏侯荻就是公主,都笔误至此了……
与此同时,引起了民间热议:夏侯荻到底是不是公主?
整个京师街头巷尾都在谈这件事,热火朝天,终于把事件逼到不得不做个应对的时候。
有不少官员坐不住了,很多人跑去宗人府要求一个答复,相关奏折雪片般飞上朝堂,主要观点就是一个:天家无小事,不管是不是公主,你得给个说法,是就册封,不是就官方辟谣,总之不能放任这样不明不白的情况继续下去。
政事堂一片沉默,夏侯荻半晌不做声,她心里很清楚,这不是什么笔误,这就是故意的,一定是薛牧在操作,他为什么要这么操作?
她想起那夜和老仆的对话:
——如果薛牧为了自己,是不会希望她做公主的。因为有了公主的身份枷锁,他就更难拥有她。
——而如果是为了她,那就希望她正名。因为不会有人想背负一辈子的野种之名。
夏侯荻长长叹了口气,淡淡道:“诸位怎么看?”
一片沉默之后,李应卿道:“还是要给个说法的好,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其实早就该搞明白了,堂堂总捕,总是被市井议论是不是私生女、是不是童养媳,实在太难看。本座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时至今日总该给个说法了。”
苏端成也叹了口气,对李公公道:“毕竟是皇家内事,是或不是,除了陛下本人也没人能定论。烦请李公公把诸位同僚的意见转达陛下,让陛下考虑吧。”
夏侯荻没有心思继续开会,提前退场而去,一路直奔百花苑。
卓青青和小艾正在谈事呢,夏侯荻直闯而入,揪着小艾道:“你们总管什么意思!”
小艾还没回答,卓青青在身边悠悠道:“公子说,你拔刀为他争侯,他还你一个公主。”
夏侯荻怒道:“还个屁!这么做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卓青青摇摇头:“别人议论归议论,做决定的终究是你父皇,要说架在火上,烤的也是他。就算他还是压着,只要把这风向继续吹下去,人们心中当你是公主的想法会慢慢凝固,所谓童养媳之说慢慢就不会再有人提。”
夏侯荻怒道:“也就是说我还要被议论很久?”
卓青青笑了笑:“难道总捕头忘了,明天就是朝廷大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