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狮子大开口
这李义府、杜正伦退下之后,许敬宗就站了出来,轮装逼,论倚老卖老,他可是高手中的高手,心中暗笑,就知道你们两个不行。颇有高人风范的说道:“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这该救得还是得救,但是粮食不宜多也不宜少,既要当地的胡人感受到朝廷是真心帮助他们,又不能让他们觉得可以对朝廷予取予求,而且朝廷也应该量力而行,灾难难免会死人,相信他们也会谅解的。”
拿生命去谅解,敢情胡人都是圣人来得。韩艺暗自一笑,双目微合,开始养精蓄锐。
其实李治心里早有打算,但也得枢要大臣点头,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好像挺有道理的,又朝着李勣问道:“不知司空有何看法?”
李勣永远是最贴心的了,而且是一只老狐狸,道:“陛下难道忘记,当初皇家特派使曾在那边颁布不少政令,而且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陛下何不询问他的建议。”
韩艺眼一睁,这么快就轮到我了。
李治的打算就是韩艺的政策,但是他们就商量过,而且李治反复思考过韩艺的策略,觉得这的确是可行的,而且韩艺已经先斩后奏,他没有多余的选择,但由于中间出了很多意外,这事一直搁置没有谈,其实苏定方的来信里面都提到了韩艺在草原上的许诺,明显就是催促朝廷赶紧兑现,只是没有明说而已,因此这事非韩艺莫属。
“韩艺!”
“臣在!”
韩艺赶紧站了出来。
李治道:“你最了解那边的情况,你对此有何看法?”
韩艺道:“回禀陛下,方才李侍郎、杜侍郎、许大学士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许敬宗一听韩艺说话,就各种不爽,总觉得韩艺不尊重他,殊不知韩艺当年连褚遂良都不尊重,又岂会尊重他,阴阳怪气道:“是吗?那老夫倒真要愿闻其详!”
李治瞧了眼许敬宗,心里不免都在想,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就这么喜欢自取其辱了,韩艺的才能都摆在你面前了,你如何就看不到。
韩艺微微笑道:“敢问许大学士,如果洛阳发生了灾难,朝廷该当如何?”
许敬宗立刻道:“洛阳是东都,怎能拿来跟西突厥旧地相提并论。”
“抱歉!”
韩艺又道:“那就扬州吧!”
许敬宗道:“扬州百姓乃是我大唐百姓---!”
不等他说完,韩艺就道:“大学士的意思是,北边的胡人就不是我大唐百姓呢?”
“老夫可没有这么说,你这是断章取义。”许敬宗慌道。
“那就请你明说,安西四镇和扬州、太原、凤翔这些地方有何不同?”
许敬宗嗫嚅着不做声了,其实不只是他,基本上朝中大臣都是区别对待中原与北边,朝廷对于东突厥的政策也跟对中原不一样,何况是更远的西突厥。但是现在李治已经将这些地方纳为大唐版图,当地的百姓肯定就是李治的子民,因此话不能明说。
韩艺又道:“陛下以仁政治天下,如今陛下的子民有困难,朝廷怎么视若不顾,亦或者聊表心意,这可是一条条人命啊!”
杜正伦腰板一挺,不屑的看了眼李义府,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后生都比你明白事理一些。
李义府立刻不服,道:“特派使,若能救那当然也无妨,可是那里有着不少人,难不成让朝廷掏空国库去救援他们呢?而且胡人善变,不可信也,万一将他们养肥了,养壮了,他们就会拿起他们的武器来对付我们。”
韩艺道:“不知李侍郎可有听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李义府微微皱眉道:“愿闻高见。”
“高见就不敢当了,毕竟司空、杜侍郎、高尚书都坐在这里的。”韩艺摆摆手,故意恶心了李义府一番,又朝着李治道:“陛下莫不是忘记,微臣曾代表朝廷答应,会在当地修建驿站和道路,如果我大唐要控制住那片土地,就必须要这么做。如今正是大好时机,朝廷可以派人去那边雇佣当地百姓修建驿站,扩建道路,如此便可以给当地百姓带去生计。”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这法子好啊!既救助了当地百姓,但也没有白给,朝廷还是得到了远通西域的道路。”
许敬宗道:“陛下,还请慎重呀,如果要修建通往西域的路,这可不是小事,想当初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弄得百姓民不聊生,直接导致隋朝灭亡,因此我朝一直不敢大兴土木,如果朝廷这么做的话,只会是火上浇油,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今年最佳队友莫过于这老家伙了!韩艺大喜,立刻道:“许大学士言之有理呀!”说着又向李治道:“因此微臣奏请陛下,由朝廷出钱投资,让商人去修路修驿站。”
许敬宗愣了下,道:“这有何区别,商人要更加奸诈可恶。”说到后面,那是咬牙切齿,摆明就是指桑骂槐。
事业爱情双丰收的韩艺完全不在意,笑道:“这区别可大了,隋炀帝是朝廷直接出面修建大运河,那就是直接面对百姓,百姓不反隋朝反谁,如果朝廷只是拿钱出来的话,那百姓要反也是反商人,而且朝廷还可以帮百姓做主,监督商人,竖立朝廷良好的形象,形成一个三角关系,三者各司其职。商人雇佣百姓,百姓依仗朝廷,朝廷监督商人,监督本就是朝廷的职责,朝廷要是做买卖,那才是不务正业。”
高履行听得眼中一亮,暗道,这小子真是聪明呀!
“说得好!”
李治立刻拍案叫绝,其实他是知道的,故意装成激动万分的样子,道:“这主意真是好,有时候大兴土木也是迫不得已,但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主要原因就是朝廷直接面对百姓,与百姓交易,而不是在一旁监督,这是不行的,韩艺之言,深得朕心啊!”
许敬宗一看,你把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那我还怎么说呀。
李义府见许敬宗不行了,急忙站出来道:“陛下,可是商人那是无利不起早的,他们得赚钱呀,这只会增加财政的负担。”
李治点点头,又向韩艺问道:“韩艺,你认为这需要多少钱?”
“不多!”韩艺手一伸,五指一张,道:“陛下只需要给微臣五十万贯,微臣便可将这事办妥了。”
在坐的所有人同时一颤,这些人可是皇帝、宰相,能让他们颤抖的事,还真是不多。
五十万贯!
对于小农经济的大唐,真是一笔巨款,要知道如今的大唐可还没有达到顶峰时期,开元之治才是巅峰,现在还是发展期。
李治也没有想到韩艺会这么狠,张口就要五十万贯,这立刻让他有些骑虎难下了。
许敬宗恨不得用唾沫淹死韩艺,这还不多,你干脆将国库搬你家去算了,你要贪点那也就罢了,可你一口气贪这么还多,咱们汤都没得喝了,这可不行,立刻站出来道:“陛下,韩艺分明就是在信口开河,五十万贯这可不是小数目呀,而且老臣认为根本用不着这么多钱。”
韩艺立刻道:“那不知道许大学士认为多少钱可以搞定?不不不,我先问一下许大学士,你可知道我们要修多少段路,盖多少驿站么?”
许敬宗道:“再怎么也用不着这么多钱。”
韩艺点头道:“那行,我五十万贯包给你,你带人去修,多得都算是你赚的,少了你自己往里面填,我只要求两点,道路要按照规矩修,百姓的工薪要按我的要求给,如果压迫百姓去修的话,那不是成心逼迫那些百姓造反么。”
许敬宗对此一无所知,不免有些被韩艺给吓到了。
李治皱眉道:“可是这钱也太多了。”
韩艺道:“陛下,账不能这么算,我大唐当初征伐东突厥,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人,这几年征伐西突厥,又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人,折算起来,五十万贯并不多,而且朝廷投资的话,是不是应该派人去督察,我们大唐的制度就可以借此推广到西突厥旧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掌控那片土地,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面蕴含着多少的财富,如此算下来,这只能说是以小博大。”
李义府道:“话虽如此,但是你凭何说你可以保证一切都能如你所说。”
韩艺笑道:“我的保证,能够拿出五十万贯吗?”
李义府道:“你若是有信心的话,可立军令状。”
tmd,老子的命就直五十万贯?五年之后,老子的财产就不止这点钱了!韩艺道:“我本是为了国家着想,为陛下分忧,如此大事,又怎能意气相争,可是这军令状我倒也愿意立,不是要跟李侍郎斗气,而是表现我对此的信心。”
李治当然不想这么做,韩艺是他的得力助手,道:“什么军令状,简直就是胡闹,韩艺是为朝廷效力,又不是为自己着想。”
李义府心想,五十万贯,这小子至少得弄一半到自己口袋里面,不是为自己着想,难道是为我着想么。
这谈钱就伤感情,况且感情本也就这样。
李治现在也拿捏不准了,道:“不知你们认为韩艺之策是否可行?”
杜正伦立刻站出来道:“老臣觉得特派使之策,大为可行,我大唐几番征伐西突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远不止这个数。”
李勣也道:“当初太宗圣上也是恩威并施,还冒非常大的危险将数百万突厥人迁徙到中原来,如此才安抚住了东突厥,直到现在都相安无事,可见此远胜于汉朝时对于匈奴的政策。而西突厥旧地比东突厥的地理位置还要关键,它西临西域,南边是吐蕃,朝廷对于当地应该要彻底掌控,不容有失,那么延续太宗圣上之策,可能无法达到目的,因此老臣认为韩艺之策可以一试。”
东突厥的威胁就是在于他是大唐的敌人,就这么简单,但是唐朝征伐西突厥,不仅仅是为了消灭西突厥,还有稳定东突厥,压制吐蕃,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因为唐帝国就是一个扩张性国家,西突厥地理位置对于大唐对外政策非常重要。
六个枢要大臣,崔义玄没有来,目前是三比二。
高履行很本分,他觉得李治不信任他们关陇集团了,他也没有必要发言,听听就好了,免得惹祸上身。
可是这事关钱,而李治目前唯一的顾虑也就是这钱,那总得问问他这个户部尚书吧,道:“高尚书,你认为如何?”
韩艺立刻道:“这五十万贯不是一次性拿出来,可以分三年支出。”
高履行道:“回禀陛下,这五十万贯的确小数目,但国库倒是拿得出,若是还照特派使之言,还分三年支出,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言下之意,就是支持韩艺。
李治心想分三年支出,一年十几万贯,万一不行,还是可以及时收手的,权衡一番之后,道:“既然大家都赞成的话,那朕就准奏,此事就交给户部去办,由韩艺全权负责。”
李义府、许敬宗二人很是郁闷,我们没有赞成啊!
李义府眼珠一转,心里暗自盘算着,中枢会议我方寡不敌众,何不让陛下开殿议,好歹也是巨款呀,那样的话,人多嘴杂,拖也要将这计划给拖死。正欲开口时,李治两道杀气腾腾的目光射来,李义府吓得一怔,到嘴边的话都给吞了回去。
看来李治也爱赢者通吃的规则。
韩艺突然道:“陛下,臣还不是户部侍郎。”
李治眨了眨眼,道:“朕可是一早就任命你为户部侍郎了。”
韩艺道:“但是这诏令没有下来。”
李治很不爽的望向李义府。
李义府冒着汗道:“回禀陛下,这---这前几日发生不少事,因此任命诏令还---还在门下省。”
大家对韩艺升迁都不满,因此有意卡住,然后请求李治收回成命,李义府当然乐意如此,故意当做没有看见,可中间又出了佃农那一档子事,大家一看韩艺似乎快要犯错了,甚至可以说是马上就要不行了,那就更加不发了,可哪知道最后韩艺大获全胜,但是大家也就忘记这事了。
李治眼中闪烁着怒火,道:“要是今日之前,关于韩艺的任命诏令还没有送到韩艺手里,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官员就不要再来了。”到了门下省,那么就预示着中书省已经起草,李治当然不会怪中书省。
李义府立刻道:“微臣遵命。”
韩艺眼眸一转,道:“陛下,此乃最高机密,不宜过早传出去。”
这五十万贯都答应了,这点要求算得了什么。李治点点头道:“今日之事,除韩艺之外,谁也不能乱说,倘若谁走露了风声,休怪朕不讲情面。”
“臣等遵命!”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未完待续。)
拿生命去谅解,敢情胡人都是圣人来得。韩艺暗自一笑,双目微合,开始养精蓄锐。
其实李治心里早有打算,但也得枢要大臣点头,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好像挺有道理的,又朝着李勣问道:“不知司空有何看法?”
李勣永远是最贴心的了,而且是一只老狐狸,道:“陛下难道忘记,当初皇家特派使曾在那边颁布不少政令,而且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陛下何不询问他的建议。”
韩艺眼一睁,这么快就轮到我了。
李治的打算就是韩艺的政策,但是他们就商量过,而且李治反复思考过韩艺的策略,觉得这的确是可行的,而且韩艺已经先斩后奏,他没有多余的选择,但由于中间出了很多意外,这事一直搁置没有谈,其实苏定方的来信里面都提到了韩艺在草原上的许诺,明显就是催促朝廷赶紧兑现,只是没有明说而已,因此这事非韩艺莫属。
“韩艺!”
“臣在!”
韩艺赶紧站了出来。
李治道:“你最了解那边的情况,你对此有何看法?”
韩艺道:“回禀陛下,方才李侍郎、杜侍郎、许大学士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许敬宗一听韩艺说话,就各种不爽,总觉得韩艺不尊重他,殊不知韩艺当年连褚遂良都不尊重,又岂会尊重他,阴阳怪气道:“是吗?那老夫倒真要愿闻其详!”
李治瞧了眼许敬宗,心里不免都在想,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就这么喜欢自取其辱了,韩艺的才能都摆在你面前了,你如何就看不到。
韩艺微微笑道:“敢问许大学士,如果洛阳发生了灾难,朝廷该当如何?”
许敬宗立刻道:“洛阳是东都,怎能拿来跟西突厥旧地相提并论。”
“抱歉!”
韩艺又道:“那就扬州吧!”
许敬宗道:“扬州百姓乃是我大唐百姓---!”
不等他说完,韩艺就道:“大学士的意思是,北边的胡人就不是我大唐百姓呢?”
“老夫可没有这么说,你这是断章取义。”许敬宗慌道。
“那就请你明说,安西四镇和扬州、太原、凤翔这些地方有何不同?”
许敬宗嗫嚅着不做声了,其实不只是他,基本上朝中大臣都是区别对待中原与北边,朝廷对于东突厥的政策也跟对中原不一样,何况是更远的西突厥。但是现在李治已经将这些地方纳为大唐版图,当地的百姓肯定就是李治的子民,因此话不能明说。
韩艺又道:“陛下以仁政治天下,如今陛下的子民有困难,朝廷怎么视若不顾,亦或者聊表心意,这可是一条条人命啊!”
杜正伦腰板一挺,不屑的看了眼李义府,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后生都比你明白事理一些。
李义府立刻不服,道:“特派使,若能救那当然也无妨,可是那里有着不少人,难不成让朝廷掏空国库去救援他们呢?而且胡人善变,不可信也,万一将他们养肥了,养壮了,他们就会拿起他们的武器来对付我们。”
韩艺道:“不知李侍郎可有听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李义府微微皱眉道:“愿闻高见。”
“高见就不敢当了,毕竟司空、杜侍郎、高尚书都坐在这里的。”韩艺摆摆手,故意恶心了李义府一番,又朝着李治道:“陛下莫不是忘记,微臣曾代表朝廷答应,会在当地修建驿站和道路,如果我大唐要控制住那片土地,就必须要这么做。如今正是大好时机,朝廷可以派人去那边雇佣当地百姓修建驿站,扩建道路,如此便可以给当地百姓带去生计。”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这法子好啊!既救助了当地百姓,但也没有白给,朝廷还是得到了远通西域的道路。”
许敬宗道:“陛下,还请慎重呀,如果要修建通往西域的路,这可不是小事,想当初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弄得百姓民不聊生,直接导致隋朝灭亡,因此我朝一直不敢大兴土木,如果朝廷这么做的话,只会是火上浇油,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今年最佳队友莫过于这老家伙了!韩艺大喜,立刻道:“许大学士言之有理呀!”说着又向李治道:“因此微臣奏请陛下,由朝廷出钱投资,让商人去修路修驿站。”
许敬宗愣了下,道:“这有何区别,商人要更加奸诈可恶。”说到后面,那是咬牙切齿,摆明就是指桑骂槐。
事业爱情双丰收的韩艺完全不在意,笑道:“这区别可大了,隋炀帝是朝廷直接出面修建大运河,那就是直接面对百姓,百姓不反隋朝反谁,如果朝廷只是拿钱出来的话,那百姓要反也是反商人,而且朝廷还可以帮百姓做主,监督商人,竖立朝廷良好的形象,形成一个三角关系,三者各司其职。商人雇佣百姓,百姓依仗朝廷,朝廷监督商人,监督本就是朝廷的职责,朝廷要是做买卖,那才是不务正业。”
高履行听得眼中一亮,暗道,这小子真是聪明呀!
“说得好!”
李治立刻拍案叫绝,其实他是知道的,故意装成激动万分的样子,道:“这主意真是好,有时候大兴土木也是迫不得已,但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主要原因就是朝廷直接面对百姓,与百姓交易,而不是在一旁监督,这是不行的,韩艺之言,深得朕心啊!”
许敬宗一看,你把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那我还怎么说呀。
李义府见许敬宗不行了,急忙站出来道:“陛下,可是商人那是无利不起早的,他们得赚钱呀,这只会增加财政的负担。”
李治点点头,又向韩艺问道:“韩艺,你认为这需要多少钱?”
“不多!”韩艺手一伸,五指一张,道:“陛下只需要给微臣五十万贯,微臣便可将这事办妥了。”
在坐的所有人同时一颤,这些人可是皇帝、宰相,能让他们颤抖的事,还真是不多。
五十万贯!
对于小农经济的大唐,真是一笔巨款,要知道如今的大唐可还没有达到顶峰时期,开元之治才是巅峰,现在还是发展期。
李治也没有想到韩艺会这么狠,张口就要五十万贯,这立刻让他有些骑虎难下了。
许敬宗恨不得用唾沫淹死韩艺,这还不多,你干脆将国库搬你家去算了,你要贪点那也就罢了,可你一口气贪这么还多,咱们汤都没得喝了,这可不行,立刻站出来道:“陛下,韩艺分明就是在信口开河,五十万贯这可不是小数目呀,而且老臣认为根本用不着这么多钱。”
韩艺立刻道:“那不知道许大学士认为多少钱可以搞定?不不不,我先问一下许大学士,你可知道我们要修多少段路,盖多少驿站么?”
许敬宗道:“再怎么也用不着这么多钱。”
韩艺点头道:“那行,我五十万贯包给你,你带人去修,多得都算是你赚的,少了你自己往里面填,我只要求两点,道路要按照规矩修,百姓的工薪要按我的要求给,如果压迫百姓去修的话,那不是成心逼迫那些百姓造反么。”
许敬宗对此一无所知,不免有些被韩艺给吓到了。
李治皱眉道:“可是这钱也太多了。”
韩艺道:“陛下,账不能这么算,我大唐当初征伐东突厥,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人,这几年征伐西突厥,又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人,折算起来,五十万贯并不多,而且朝廷投资的话,是不是应该派人去督察,我们大唐的制度就可以借此推广到西突厥旧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掌控那片土地,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面蕴含着多少的财富,如此算下来,这只能说是以小博大。”
李义府道:“话虽如此,但是你凭何说你可以保证一切都能如你所说。”
韩艺笑道:“我的保证,能够拿出五十万贯吗?”
李义府道:“你若是有信心的话,可立军令状。”
tmd,老子的命就直五十万贯?五年之后,老子的财产就不止这点钱了!韩艺道:“我本是为了国家着想,为陛下分忧,如此大事,又怎能意气相争,可是这军令状我倒也愿意立,不是要跟李侍郎斗气,而是表现我对此的信心。”
李治当然不想这么做,韩艺是他的得力助手,道:“什么军令状,简直就是胡闹,韩艺是为朝廷效力,又不是为自己着想。”
李义府心想,五十万贯,这小子至少得弄一半到自己口袋里面,不是为自己着想,难道是为我着想么。
这谈钱就伤感情,况且感情本也就这样。
李治现在也拿捏不准了,道:“不知你们认为韩艺之策是否可行?”
杜正伦立刻站出来道:“老臣觉得特派使之策,大为可行,我大唐几番征伐西突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远不止这个数。”
李勣也道:“当初太宗圣上也是恩威并施,还冒非常大的危险将数百万突厥人迁徙到中原来,如此才安抚住了东突厥,直到现在都相安无事,可见此远胜于汉朝时对于匈奴的政策。而西突厥旧地比东突厥的地理位置还要关键,它西临西域,南边是吐蕃,朝廷对于当地应该要彻底掌控,不容有失,那么延续太宗圣上之策,可能无法达到目的,因此老臣认为韩艺之策可以一试。”
东突厥的威胁就是在于他是大唐的敌人,就这么简单,但是唐朝征伐西突厥,不仅仅是为了消灭西突厥,还有稳定东突厥,压制吐蕃,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因为唐帝国就是一个扩张性国家,西突厥地理位置对于大唐对外政策非常重要。
六个枢要大臣,崔义玄没有来,目前是三比二。
高履行很本分,他觉得李治不信任他们关陇集团了,他也没有必要发言,听听就好了,免得惹祸上身。
可是这事关钱,而李治目前唯一的顾虑也就是这钱,那总得问问他这个户部尚书吧,道:“高尚书,你认为如何?”
韩艺立刻道:“这五十万贯不是一次性拿出来,可以分三年支出。”
高履行道:“回禀陛下,这五十万贯的确小数目,但国库倒是拿得出,若是还照特派使之言,还分三年支出,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言下之意,就是支持韩艺。
李治心想分三年支出,一年十几万贯,万一不行,还是可以及时收手的,权衡一番之后,道:“既然大家都赞成的话,那朕就准奏,此事就交给户部去办,由韩艺全权负责。”
李义府、许敬宗二人很是郁闷,我们没有赞成啊!
李义府眼珠一转,心里暗自盘算着,中枢会议我方寡不敌众,何不让陛下开殿议,好歹也是巨款呀,那样的话,人多嘴杂,拖也要将这计划给拖死。正欲开口时,李治两道杀气腾腾的目光射来,李义府吓得一怔,到嘴边的话都给吞了回去。
看来李治也爱赢者通吃的规则。
韩艺突然道:“陛下,臣还不是户部侍郎。”
李治眨了眨眼,道:“朕可是一早就任命你为户部侍郎了。”
韩艺道:“但是这诏令没有下来。”
李治很不爽的望向李义府。
李义府冒着汗道:“回禀陛下,这---这前几日发生不少事,因此任命诏令还---还在门下省。”
大家对韩艺升迁都不满,因此有意卡住,然后请求李治收回成命,李义府当然乐意如此,故意当做没有看见,可中间又出了佃农那一档子事,大家一看韩艺似乎快要犯错了,甚至可以说是马上就要不行了,那就更加不发了,可哪知道最后韩艺大获全胜,但是大家也就忘记这事了。
李治眼中闪烁着怒火,道:“要是今日之前,关于韩艺的任命诏令还没有送到韩艺手里,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官员就不要再来了。”到了门下省,那么就预示着中书省已经起草,李治当然不会怪中书省。
李义府立刻道:“微臣遵命。”
韩艺眼眸一转,道:“陛下,此乃最高机密,不宜过早传出去。”
这五十万贯都答应了,这点要求算得了什么。李治点点头道:“今日之事,除韩艺之外,谁也不能乱说,倘若谁走露了风声,休怪朕不讲情面。”
“臣等遵命!”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