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32 穿云破雾
剑南道的官场正在狄仁杰的处置下进行着大洗牌动作,岭南道的杨思俭在大型祭祀过后,也开始了着手六诏之地的吏治。
细奴逻表现的不单让李弘刮目相看,就连林士翎这个善于揣摩人心的阴谋家,也对细奴逻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
而细奴逻对李弘的一番话,则是完全解开了几人心中的疑惑,无怪乎在于细奴逻比已经死去的四诏王,更有长远的眼光。
他比任何人都早清楚的意识到,李弘这一次的到来,就是想要在六诏复制另外一个土蕃,所以在劫走真腊三王子的同时,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加上一开始六诏王的会谈,让他意识到六诏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已经完全被人模糊分化,特别是浪穹诏紧挨土蕃,跟林士翎给他带来的压力,以及越析诏、施浪诏在篝火晚宴上,与太子李弘之间的密切交谈,都让他不得不开始在心里倾向于无条件的投降。
权利无疑是让人迷恋的,荣华富贵同样也是让人迷恋不舍的,但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你得有命去享受这一切。
细奴逻阴险狡诈、心狠手辣,那些不过都是他对别人,一旦当危险危及到他自己时,他则就是表现的不再像是对别人那般心狠手辣了。
就像是在上一世的伊拉克总统一样,战争开始前,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会溃败的如此彻底,没有人相信一世枭雄竟然最后会以投降终结这一场战争,更想不到最终自己被他藐视的法律送上了绞刑台上。
但那一切都在人们大跌眼镜中,在世人的错愕惊叹中,就那么自然的发生了。
枭雄往往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活着的意义,所以一旦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看似心狠手辣之辈,往往是最容易投降的那一部分人。
六诏之地的兵府与大唐改制前一样,施行的都是府兵制,拿起刀枪便是兵士,放下刀枪便是百姓,所以李弘想要稳住自己前往真腊时的大后方,势必要依靠一个军事将领来此坐镇。
单单依靠一个杨思俭,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剑南道当初被房陵公主等人控制的折冲府兵士,狄仁杰毫不犹豫的就给派遣了过来镇守六诏。
同样,一些剑南道官场原本该下狱的官吏,也因为吏部、刑部、大理寺的决策,最终给他们选择了流放岭南,将功赎罪。
狄仁杰如今出长安进成都府不过七八个月有余,这与太子殿下给他的三年之期还有着很长的时间差,所以镇守六诏的将领,在暂时无合适人选可用的情况下,狄仁杰不得不毛遂自荐,来兼任镇守六诏的将领之职,与杨思俭一同搭班治理六诏。
至于剑南道之事儿,自然是不需要再用他这个大理寺卿来操心了。
近两万人的剑南道兵士,浩浩荡荡的到达龙口城时,迎接他的只有杨思俭以及暂时留下的林士翎,权毅则已经赶回了土蕃,敬辉一个人估计已经独自受够戴至德老古董的唠叨了。
“太子殿下已经沿蜀身毒道继续南下,前往岭南都护府刘延佑那里了。”杨思俭手牵一匹战马的缰绳,与风尘仆仆的狄仁杰说道。
“殿下可有留下什么旨意?”狄仁杰同样牵着战马,与杨思俭走在管道上,身后则是两万骑兵。
“殿下的意思是,云南都督府形势比土蕃还要复杂,无论是细奴逻还是老舍龙,则都是保证民心不乱的基础,如今细奴逻被殿下任命为云南都督府的副都督,也希望狄大人您在安置好兵力后,能够给予细奴逻一个副将的职位。”杨思俭笑着说道。
“军政全兼?剑南道我倒是清楚一些爨族人的习俗,那些祭祀、长老、巫师用来稳固民心,给太子提供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倒是不错,但如果……细奴逻兼任副将,殿下就没有顾虑过细奴逻贼心不死?毕竟一代枭雄,当年能够隐忍老舍龙,而后又逼其退位,此人城府必定极深,这样会不会动摇军心啊?”狄仁杰有些忧虑的说道。
这刚踏入龙口城,就先面临太子殿下给留下的这么一道难题,这让他狄仁杰不由得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比他想象的还要重上很多。
“殿下让您便宜行事,任命也好,不任命也罢,殿下只要一个稳固的云南都督府的大后方,至于方式方法,就看您自己拿捏了。不过首先说好,我杨思俭文治云南,您武镇六诏,您可不能因为您的决策,而把我陷入两难之地才是。”杨思俭走马上任后,终于再一次找到了臣子为君解忧、为国效忠的成就感。
看着有些意气风发、精神奕奕的杨思俭,与在长安被闲置府邸时,有着天壤之别的气质,狄仁杰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殿下给狄某扔下一个难题而后继续南征,你杨思俭这是在狄某刚刚到达六诏……哦,现在该叫云南都督府了,就给狄某一个下马威,狄某这个云南守将不好干啊。”
“哈哈……互不干涉,相互协作,这是殿下以土蕃为模子,给云南都督府定下的规矩,文不触武、武不涉文,身为臣子的你我,不管如何都得遵守啊。”杨思俭大笑两声,心情很是舒畅的说道。
“云南都护府是沿袭我大唐府兵制而来,我猜测殿下让我任命细奴逻为副将,怕是还有效仿土蕃权毅将军之意吧?据说土蕃守军中,就有不少土蕃人在我大唐军中效力,林大人可是如此?”狄仁杰略微抬起头,视线越过马脖子,看着另外一边,一直陪着他们步行不说话的林士翎问道。
“土蕃守军中确实有很多土蕃人,而且如今还在增加之中,这倒是事实。至于……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狄大人如果想要请教,就得问戴至德戴大人了,因为据权毅所说,这些都是戴大人的功劳。”林士翎笑了笑,一边说一边还不忘略过狄仁杰,看向另外一边摇头苦笑的杨思俭。
如果不出所料,接下来这个问题,又是狄仁杰跟自己之间要讨论、合作的话题了,而且以狄仁杰的性格,怕是这个苦差事儿,自己是推脱不掉了。
毕竟自己身为云南都督府的都督,同样身兼着戴至德在土蕃一样的作用,那就是把儒家文化尽最大可能的在这里扎根传播下去,所以如此一来,既然云南都督府要效仿土蕃,那么这个把爨族人编入大唐军营中,就得自己亲力亲为的去说服六诏百姓了。
不过好在,殿下倒是应下了细奴逻为副将的事情,所以如此一来,云南都督府的文武两位大员,就不得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势,无论二人私人关系是和还是不和,在治理云南都督府上,两人都必须相互理解、合作。
而这也最大限度的制约了因为文武不和,而影响对云南都督府的安稳,所以有了土蕃这个成功的例子后,狄仁杰与杨思俭之间,倒是并没有太多需要两人共同克服的难题。
穿梭在云贵高原的深山密林中,湿滑的道路往往是阻止行军速度主要因素,近半个月的行军时间,李弘率领的五千浮屠营兵士,一直在感受着各种大自然的奇妙魅力,以及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种种行军难题。
甚至有时候,当五千人的兵马如同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行军时,便会突如其来的被大自然降临的大雨扰乱的无法前行。
要么是行军队伍的前方下雨,行军队伍的后方却是艳阳高照,从而使得在信息运转不畅的同时,造成了如同上一世堵车似的堵塞。
后方人催促着前方的兵士赶紧前行,前方的人却因为更前方的兵士停下步伐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为奇异的是,走在中间行军队伍的兵士,甚至可以一边享受着艳阳高照的温暖,突然一回头,却看见半空之中雾蒙蒙的一片,后方的行军队伍竟然被落下好大一截距离。
而等前方的行军将领下令停止前进,等候后方的行军部队时,他们往往能够惊讶的看到一群落汤鸡,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们,为什么你们没有被雨淋湿?
难道真有山神保佑不成?还是说我们身后的队伍中了巫术?让山神只独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好在这样疑神疑鬼的声音并不是很多,也并没有给整整五千人的队伍造成不安的骚动。
看似不高的山脉,山头就像是藏在了仙境中一般,每当队伍翻山越岭时,就像是乘云驾雾般的行走在云朵之上。
从一开始以为是烟瘴之气造成的恐慌,再到由袁恕己、郭侍奉,甚至无法无天的强制性命令,才使得浮屠营在翻山越岭、穿破云雾缭绕的山岭时,没有出现担惊受怕的情景。
安定的军心带来的便是,行走在狭窄、艰难的山径上时,因为云雾的遮挡视线,并没有发生过一起有人掉入悬崖的事情。
细奴逻表现的不单让李弘刮目相看,就连林士翎这个善于揣摩人心的阴谋家,也对细奴逻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
而细奴逻对李弘的一番话,则是完全解开了几人心中的疑惑,无怪乎在于细奴逻比已经死去的四诏王,更有长远的眼光。
他比任何人都早清楚的意识到,李弘这一次的到来,就是想要在六诏复制另外一个土蕃,所以在劫走真腊三王子的同时,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加上一开始六诏王的会谈,让他意识到六诏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已经完全被人模糊分化,特别是浪穹诏紧挨土蕃,跟林士翎给他带来的压力,以及越析诏、施浪诏在篝火晚宴上,与太子李弘之间的密切交谈,都让他不得不开始在心里倾向于无条件的投降。
权利无疑是让人迷恋的,荣华富贵同样也是让人迷恋不舍的,但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你得有命去享受这一切。
细奴逻阴险狡诈、心狠手辣,那些不过都是他对别人,一旦当危险危及到他自己时,他则就是表现的不再像是对别人那般心狠手辣了。
就像是在上一世的伊拉克总统一样,战争开始前,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会溃败的如此彻底,没有人相信一世枭雄竟然最后会以投降终结这一场战争,更想不到最终自己被他藐视的法律送上了绞刑台上。
但那一切都在人们大跌眼镜中,在世人的错愕惊叹中,就那么自然的发生了。
枭雄往往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活着的意义,所以一旦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看似心狠手辣之辈,往往是最容易投降的那一部分人。
六诏之地的兵府与大唐改制前一样,施行的都是府兵制,拿起刀枪便是兵士,放下刀枪便是百姓,所以李弘想要稳住自己前往真腊时的大后方,势必要依靠一个军事将领来此坐镇。
单单依靠一个杨思俭,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剑南道当初被房陵公主等人控制的折冲府兵士,狄仁杰毫不犹豫的就给派遣了过来镇守六诏。
同样,一些剑南道官场原本该下狱的官吏,也因为吏部、刑部、大理寺的决策,最终给他们选择了流放岭南,将功赎罪。
狄仁杰如今出长安进成都府不过七八个月有余,这与太子殿下给他的三年之期还有着很长的时间差,所以镇守六诏的将领,在暂时无合适人选可用的情况下,狄仁杰不得不毛遂自荐,来兼任镇守六诏的将领之职,与杨思俭一同搭班治理六诏。
至于剑南道之事儿,自然是不需要再用他这个大理寺卿来操心了。
近两万人的剑南道兵士,浩浩荡荡的到达龙口城时,迎接他的只有杨思俭以及暂时留下的林士翎,权毅则已经赶回了土蕃,敬辉一个人估计已经独自受够戴至德老古董的唠叨了。
“太子殿下已经沿蜀身毒道继续南下,前往岭南都护府刘延佑那里了。”杨思俭手牵一匹战马的缰绳,与风尘仆仆的狄仁杰说道。
“殿下可有留下什么旨意?”狄仁杰同样牵着战马,与杨思俭走在管道上,身后则是两万骑兵。
“殿下的意思是,云南都督府形势比土蕃还要复杂,无论是细奴逻还是老舍龙,则都是保证民心不乱的基础,如今细奴逻被殿下任命为云南都督府的副都督,也希望狄大人您在安置好兵力后,能够给予细奴逻一个副将的职位。”杨思俭笑着说道。
“军政全兼?剑南道我倒是清楚一些爨族人的习俗,那些祭祀、长老、巫师用来稳固民心,给太子提供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倒是不错,但如果……细奴逻兼任副将,殿下就没有顾虑过细奴逻贼心不死?毕竟一代枭雄,当年能够隐忍老舍龙,而后又逼其退位,此人城府必定极深,这样会不会动摇军心啊?”狄仁杰有些忧虑的说道。
这刚踏入龙口城,就先面临太子殿下给留下的这么一道难题,这让他狄仁杰不由得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比他想象的还要重上很多。
“殿下让您便宜行事,任命也好,不任命也罢,殿下只要一个稳固的云南都督府的大后方,至于方式方法,就看您自己拿捏了。不过首先说好,我杨思俭文治云南,您武镇六诏,您可不能因为您的决策,而把我陷入两难之地才是。”杨思俭走马上任后,终于再一次找到了臣子为君解忧、为国效忠的成就感。
看着有些意气风发、精神奕奕的杨思俭,与在长安被闲置府邸时,有着天壤之别的气质,狄仁杰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殿下给狄某扔下一个难题而后继续南征,你杨思俭这是在狄某刚刚到达六诏……哦,现在该叫云南都督府了,就给狄某一个下马威,狄某这个云南守将不好干啊。”
“哈哈……互不干涉,相互协作,这是殿下以土蕃为模子,给云南都督府定下的规矩,文不触武、武不涉文,身为臣子的你我,不管如何都得遵守啊。”杨思俭大笑两声,心情很是舒畅的说道。
“云南都护府是沿袭我大唐府兵制而来,我猜测殿下让我任命细奴逻为副将,怕是还有效仿土蕃权毅将军之意吧?据说土蕃守军中,就有不少土蕃人在我大唐军中效力,林大人可是如此?”狄仁杰略微抬起头,视线越过马脖子,看着另外一边,一直陪着他们步行不说话的林士翎问道。
“土蕃守军中确实有很多土蕃人,而且如今还在增加之中,这倒是事实。至于……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狄大人如果想要请教,就得问戴至德戴大人了,因为据权毅所说,这些都是戴大人的功劳。”林士翎笑了笑,一边说一边还不忘略过狄仁杰,看向另外一边摇头苦笑的杨思俭。
如果不出所料,接下来这个问题,又是狄仁杰跟自己之间要讨论、合作的话题了,而且以狄仁杰的性格,怕是这个苦差事儿,自己是推脱不掉了。
毕竟自己身为云南都督府的都督,同样身兼着戴至德在土蕃一样的作用,那就是把儒家文化尽最大可能的在这里扎根传播下去,所以如此一来,既然云南都督府要效仿土蕃,那么这个把爨族人编入大唐军营中,就得自己亲力亲为的去说服六诏百姓了。
不过好在,殿下倒是应下了细奴逻为副将的事情,所以如此一来,云南都督府的文武两位大员,就不得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势,无论二人私人关系是和还是不和,在治理云南都督府上,两人都必须相互理解、合作。
而这也最大限度的制约了因为文武不和,而影响对云南都督府的安稳,所以有了土蕃这个成功的例子后,狄仁杰与杨思俭之间,倒是并没有太多需要两人共同克服的难题。
穿梭在云贵高原的深山密林中,湿滑的道路往往是阻止行军速度主要因素,近半个月的行军时间,李弘率领的五千浮屠营兵士,一直在感受着各种大自然的奇妙魅力,以及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种种行军难题。
甚至有时候,当五千人的兵马如同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行军时,便会突如其来的被大自然降临的大雨扰乱的无法前行。
要么是行军队伍的前方下雨,行军队伍的后方却是艳阳高照,从而使得在信息运转不畅的同时,造成了如同上一世堵车似的堵塞。
后方人催促着前方的兵士赶紧前行,前方的人却因为更前方的兵士停下步伐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为奇异的是,走在中间行军队伍的兵士,甚至可以一边享受着艳阳高照的温暖,突然一回头,却看见半空之中雾蒙蒙的一片,后方的行军队伍竟然被落下好大一截距离。
而等前方的行军将领下令停止前进,等候后方的行军部队时,他们往往能够惊讶的看到一群落汤鸡,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们,为什么你们没有被雨淋湿?
难道真有山神保佑不成?还是说我们身后的队伍中了巫术?让山神只独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好在这样疑神疑鬼的声音并不是很多,也并没有给整整五千人的队伍造成不安的骚动。
看似不高的山脉,山头就像是藏在了仙境中一般,每当队伍翻山越岭时,就像是乘云驾雾般的行走在云朵之上。
从一开始以为是烟瘴之气造成的恐慌,再到由袁恕己、郭侍奉,甚至无法无天的强制性命令,才使得浮屠营在翻山越岭、穿破云雾缭绕的山岭时,没有出现担惊受怕的情景。
安定的军心带来的便是,行走在狭窄、艰难的山径上时,因为云雾的遮挡视线,并没有发生过一起有人掉入悬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