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7 文成公主
芒松芒赞跟嘎尔赞卓满脸不可思议,呆呆的看着李弘搂着圣救度佛母的肩膀,站在红宫的广场上感叹道:“啧啧,这布达拉宫真是不错啊,那边就是传说中的金顶群吗?这里是不是真的跟迷宫一样,走进去没个熟人带着,就会迷失方向,然后就走不出来了?”
“如果真能让人迷失方向,我就先把你扔进去,把你这个小魔王困在里面,让你无法祸害我吐蕃百姓。”文成公主任由李弘搂着自己的肩膀,没好气的说道。
看着自己的孙子芒松芒赞跟吐蕃大相,战战兢兢,谨慎小心的站在那里,等待着胜利者的发问,心头更是堵得难受。
李弘毫不为意,他才不会在乎文成说的话,依然站在红宫的上方,打量着整个逻些城。
整个逻些城仿佛都被他踩在了脚下,一排排房屋整齐的排列着,但与之相悖的是,城中的百姓正在慌乱的奔走,甚至是开始往城中的几个地方聚拢着。
“看来还不错,咱们唐人的进驻,并没有引起太多慌乱。”李弘微笑着说道,丝毫不在乎被他炸毁的那边城墙处,不时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你是聋子吗?听不见我吐蕃百姓在那里哭喊?”文成公主甩开李弘搂着她肩膀的手臂,伸出手像武媚一样,揪着李弘的耳朵往那炸毁的城门处望去。
“战争就是这样,对吧。”李弘理直气壮,见文成公主松开手后,缓缓走到了芒松芒赞跟前。
吐蕃的赞普,在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后,就开始请大唐的皇帝为吐蕃的新赞普册命。
而芒松芒赞被立为吐蕃赞普,还是李治为其册命,册封为吐蕃赞普的。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一个形式,真正说了算得,还是人家吐蕃。大唐得到的,不过就是一个荣誉上的册命形式。
如果真的能够像上一世那样,或者像吐蕃的神权一样,对于吐蕃赞普的册封,有着绝对的权利跟影响力,那才叫真正的控制了吐蕃。
而这,也是他李弘,想要在攻入逻些城后,希望能够做到的,立一个傀儡般的赞普为大唐所用。
但他也知道,如今这样的想法并不现实,因为文成公主绝对不会答应。
这个在吐蕃享有着至高无上声誉的大唐皇室宗亲,如今可是一心都在吐蕃上。
作为吐蕃的圣救度佛母,她是绝对不会答应自己的。
太宗皇帝病逝后的第二年,松赞干布也便跟着魂归极乐。
这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两个在各自国家,都有着非凡功绩的英明君主,像是相约好了一样,各自留下了一个前程似锦的国家,前后相隔不到一年,便一同进入了极乐世界。
“当初我父皇册命你为吐蕃赞普,可没有想过你会违抗我大唐的旨意,不顾大唐反对而侵入吐谷浑。此事儿,身为赞普的你,是不是应该给大唐一个说法儿?”李弘看着芒松芒赞,胜利者的姿态一览无余。
芒松芒赞跟他的父亲一样,都很高大、威猛。
芒松芒赞咬了咬嘴唇,艰涩的开口道:“当初是吐谷浑犯我吐蕃在先,并不是臣有意挑起事端。”
李弘低头笑了笑,叹口气说道:“当初我皇爷爷拒绝了你们求亲我文成姑姑,于是你们便认为是吐谷浑从中作梗,从此怀恨在心,并开始对吐谷浑用兵。”
李弘踱步在红宫广场,嘴里轻轻的继续说道:“贞观十四年,弘化姑姑下嫁吐谷浑,贞观十五年,文成姑姑下嫁你吐蕃。到如今已有三十年的时间,文成姑姑的下嫁,我大唐为其置办了丰富的嫁妆:释迎佛像、金玉书橱、各类经卷、食物烹计、绸缎垫被,各种工匠跟技术,包括我们大唐的医术,还有我大唐适合你吐蕃栽种的蔬菜等等。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文成姑姑,为你吐蕃带来了这些大唐的先进文明,恐怕你们吐蕃百姓,一逢天灾人祸,你都得领着你的子民吃土了吧?”
李弘杀人诛心般,每一字每一句,都不光戳在了芒松芒赞的心上,让其脸上阵阵青红,极为尴尬。
更是让嘎尔赞卓跟文成公主,同样是一脸的难堪,神色阴晴不定。
“我大唐有句俗话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说,在人为难的时候,我给人很小的帮助,助其解燃眉之急,人家会感激我。但如果我一直继续这样帮助下去,当我有一次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帮助他时,他就会记恨我,并且记恨一辈子。再直白一点儿,就是我养了一头白眼狼!与其这样,不如扼杀!免得到时候记恨我,背后捅我刀子!”李弘云淡风轻的说道,但却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杀意。
“嗷呜……。”白起跑到李弘跟前,轻咬了下李弘抚摸它头颅的手,以示抗议。
刚一跑上来就听见有人拿自己做比喻,而且还是反面典型,这必须得反驳。
立在广场上的众吐蕃大臣、还是嘎尔赞卓、或者是芒松芒赞,此时被人指着鼻子骂其乃不懂感恩的小人,但却无法反驳,不由得都尴尬的低下了头颅。
文成公主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从容不迫、一身霸气的李弘侃侃而谈。
大唐有此太子,真是大唐的福气啊。此子之雄才大略,要比他那父皇强上不知道多少,直指先帝当年的齐天霸业。
“所以说,人要懂得知足,更要懂得感恩。当年皇爷爷能够力排众议,同意下嫁文成姑姑,给你们吐蕃带来经久不息的繁荣昌盛。那么……我李弘也照样可以违天背地,凭借我大唐的铁骑,让你们继续回到吃草的时代!”
“李弘,你真当老身不存在如何?这里是吐蕃,并不是你大唐的长安城,岂能任由你在此大放厥词!”文成公主寒着脸,冷冷的说道。
虽然李弘说的都是事实,但事情的缘由,真如李弘所说的那么简单吗?
自己进入吐蕃已经三十余年,如今早已经是与吐蕃共存亡。
当年为何自己被下嫁吐蕃?说白了,自己不过就是吐蕃与大唐之间,两者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的牺牲品!
而如今吐蕃兴盛,自己被吐蕃人膜拜、封神。
确实是当年自己从大唐带来的一切,改变了吐蕃贫穷的局面,奠定了自己在吐蕃人心里的尊贵地位。
但经过李弘的嘴里说出来,不知不觉的却变了味道,仿佛这些人都是一些猪狗不如的反复小人。
“大放厥词?难道我说错了吗?如果不是您的下嫁,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他们懂得如何烧炭?他们懂得如何冶铁?他们懂得如何毛织?而他们非但不知道感恩,却拿着我大唐的文明,用来伤害我大唐的百姓!侵占我大唐的国土!我又有何不可站在这里质问你们!”李弘豁然扭身,看着颤抖的文成公主,大声的吼道。
“你到底想干什么?如今你也为你的百姓复仇了,吐谷浑也还给你们了!而我吐蕃死在了你手里多少人?四十万的生命,被你在吐蕃一年多的时间,由西向东,由东向西的杀了一个来回,死伤近三十万人,还不够赔偿这几年吐蕃犯的错误?”文成公主看起来楚楚可怜,神情之间有些哀伤。
不知道是因为吐蕃百姓的死亡而哀伤,还是因为她的大好年华,付诸给了极西、极高之地的吐蕃。
如今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在吐蕃与大唐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自己作为一个政治牺牲品,进蕃、住蕃、守蕃。
这一辈子,有太多的哀怨。而今,因为城破,又要面对自己皇室亲人。
她望着李弘的眼神,隐约猜测到了这个大唐太子殿下的野心。
这是一个可怕的少年,可怕到能够让她害怕,让她发自内心的感到惊惧。
李弘静静的看着她,一字一顿:“请文成姑姑回大唐。”
“不可能。”
“不行!”
“绝对不可!”
文成公主、芒松芒赞、嘎尔赞卓三人同时反对道,干涩的嗓音,越发暴露了他们三人心里的惊恐。
圣救度佛母,在松赞干布死后,她就是吐蕃百姓的精神支柱,如果她回大唐,抛弃了吐蕃,那么吐蕃将迎来何种混乱的局面,没有人能够想象。
这一点儿上,无论是芒松芒赞还是嘎尔赞卓,还是文成公主本人,他们都明白的一清二楚。
大唐太子殿下之意,就是想让吐蕃陷入内乱之中,而后彻底的破坏吐蕃如今平和的局面。
让吐蕃陷入四分五裂,如此他才有机会,慢慢的把吐蕃分而化之,最终把整个吐蕃纳入大唐的版图。
“那好,那就另立赞普,需我大唐认可的赞普!而不是你们所认可的赞普!由我大唐为你们选拔赞普!”李弘深邃的目光扫视过赤都松杰等几人,缓缓的说道。
“不可能。”
“一派胡言!”
“绝无可能!”
三人又是强调一致的反对道,不过这一次,三人神情都充满了愤怒。
(ps:推荐票、月票啥的,别藏着了呗。)
“如果真能让人迷失方向,我就先把你扔进去,把你这个小魔王困在里面,让你无法祸害我吐蕃百姓。”文成公主任由李弘搂着自己的肩膀,没好气的说道。
看着自己的孙子芒松芒赞跟吐蕃大相,战战兢兢,谨慎小心的站在那里,等待着胜利者的发问,心头更是堵得难受。
李弘毫不为意,他才不会在乎文成说的话,依然站在红宫的上方,打量着整个逻些城。
整个逻些城仿佛都被他踩在了脚下,一排排房屋整齐的排列着,但与之相悖的是,城中的百姓正在慌乱的奔走,甚至是开始往城中的几个地方聚拢着。
“看来还不错,咱们唐人的进驻,并没有引起太多慌乱。”李弘微笑着说道,丝毫不在乎被他炸毁的那边城墙处,不时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你是聋子吗?听不见我吐蕃百姓在那里哭喊?”文成公主甩开李弘搂着她肩膀的手臂,伸出手像武媚一样,揪着李弘的耳朵往那炸毁的城门处望去。
“战争就是这样,对吧。”李弘理直气壮,见文成公主松开手后,缓缓走到了芒松芒赞跟前。
吐蕃的赞普,在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后,就开始请大唐的皇帝为吐蕃的新赞普册命。
而芒松芒赞被立为吐蕃赞普,还是李治为其册命,册封为吐蕃赞普的。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一个形式,真正说了算得,还是人家吐蕃。大唐得到的,不过就是一个荣誉上的册命形式。
如果真的能够像上一世那样,或者像吐蕃的神权一样,对于吐蕃赞普的册封,有着绝对的权利跟影响力,那才叫真正的控制了吐蕃。
而这,也是他李弘,想要在攻入逻些城后,希望能够做到的,立一个傀儡般的赞普为大唐所用。
但他也知道,如今这样的想法并不现实,因为文成公主绝对不会答应。
这个在吐蕃享有着至高无上声誉的大唐皇室宗亲,如今可是一心都在吐蕃上。
作为吐蕃的圣救度佛母,她是绝对不会答应自己的。
太宗皇帝病逝后的第二年,松赞干布也便跟着魂归极乐。
这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两个在各自国家,都有着非凡功绩的英明君主,像是相约好了一样,各自留下了一个前程似锦的国家,前后相隔不到一年,便一同进入了极乐世界。
“当初我父皇册命你为吐蕃赞普,可没有想过你会违抗我大唐的旨意,不顾大唐反对而侵入吐谷浑。此事儿,身为赞普的你,是不是应该给大唐一个说法儿?”李弘看着芒松芒赞,胜利者的姿态一览无余。
芒松芒赞跟他的父亲一样,都很高大、威猛。
芒松芒赞咬了咬嘴唇,艰涩的开口道:“当初是吐谷浑犯我吐蕃在先,并不是臣有意挑起事端。”
李弘低头笑了笑,叹口气说道:“当初我皇爷爷拒绝了你们求亲我文成姑姑,于是你们便认为是吐谷浑从中作梗,从此怀恨在心,并开始对吐谷浑用兵。”
李弘踱步在红宫广场,嘴里轻轻的继续说道:“贞观十四年,弘化姑姑下嫁吐谷浑,贞观十五年,文成姑姑下嫁你吐蕃。到如今已有三十年的时间,文成姑姑的下嫁,我大唐为其置办了丰富的嫁妆:释迎佛像、金玉书橱、各类经卷、食物烹计、绸缎垫被,各种工匠跟技术,包括我们大唐的医术,还有我大唐适合你吐蕃栽种的蔬菜等等。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文成姑姑,为你吐蕃带来了这些大唐的先进文明,恐怕你们吐蕃百姓,一逢天灾人祸,你都得领着你的子民吃土了吧?”
李弘杀人诛心般,每一字每一句,都不光戳在了芒松芒赞的心上,让其脸上阵阵青红,极为尴尬。
更是让嘎尔赞卓跟文成公主,同样是一脸的难堪,神色阴晴不定。
“我大唐有句俗话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说,在人为难的时候,我给人很小的帮助,助其解燃眉之急,人家会感激我。但如果我一直继续这样帮助下去,当我有一次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帮助他时,他就会记恨我,并且记恨一辈子。再直白一点儿,就是我养了一头白眼狼!与其这样,不如扼杀!免得到时候记恨我,背后捅我刀子!”李弘云淡风轻的说道,但却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杀意。
“嗷呜……。”白起跑到李弘跟前,轻咬了下李弘抚摸它头颅的手,以示抗议。
刚一跑上来就听见有人拿自己做比喻,而且还是反面典型,这必须得反驳。
立在广场上的众吐蕃大臣、还是嘎尔赞卓、或者是芒松芒赞,此时被人指着鼻子骂其乃不懂感恩的小人,但却无法反驳,不由得都尴尬的低下了头颅。
文成公主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从容不迫、一身霸气的李弘侃侃而谈。
大唐有此太子,真是大唐的福气啊。此子之雄才大略,要比他那父皇强上不知道多少,直指先帝当年的齐天霸业。
“所以说,人要懂得知足,更要懂得感恩。当年皇爷爷能够力排众议,同意下嫁文成姑姑,给你们吐蕃带来经久不息的繁荣昌盛。那么……我李弘也照样可以违天背地,凭借我大唐的铁骑,让你们继续回到吃草的时代!”
“李弘,你真当老身不存在如何?这里是吐蕃,并不是你大唐的长安城,岂能任由你在此大放厥词!”文成公主寒着脸,冷冷的说道。
虽然李弘说的都是事实,但事情的缘由,真如李弘所说的那么简单吗?
自己进入吐蕃已经三十余年,如今早已经是与吐蕃共存亡。
当年为何自己被下嫁吐蕃?说白了,自己不过就是吐蕃与大唐之间,两者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的牺牲品!
而如今吐蕃兴盛,自己被吐蕃人膜拜、封神。
确实是当年自己从大唐带来的一切,改变了吐蕃贫穷的局面,奠定了自己在吐蕃人心里的尊贵地位。
但经过李弘的嘴里说出来,不知不觉的却变了味道,仿佛这些人都是一些猪狗不如的反复小人。
“大放厥词?难道我说错了吗?如果不是您的下嫁,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他们懂得如何烧炭?他们懂得如何冶铁?他们懂得如何毛织?而他们非但不知道感恩,却拿着我大唐的文明,用来伤害我大唐的百姓!侵占我大唐的国土!我又有何不可站在这里质问你们!”李弘豁然扭身,看着颤抖的文成公主,大声的吼道。
“你到底想干什么?如今你也为你的百姓复仇了,吐谷浑也还给你们了!而我吐蕃死在了你手里多少人?四十万的生命,被你在吐蕃一年多的时间,由西向东,由东向西的杀了一个来回,死伤近三十万人,还不够赔偿这几年吐蕃犯的错误?”文成公主看起来楚楚可怜,神情之间有些哀伤。
不知道是因为吐蕃百姓的死亡而哀伤,还是因为她的大好年华,付诸给了极西、极高之地的吐蕃。
如今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在吐蕃与大唐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自己作为一个政治牺牲品,进蕃、住蕃、守蕃。
这一辈子,有太多的哀怨。而今,因为城破,又要面对自己皇室亲人。
她望着李弘的眼神,隐约猜测到了这个大唐太子殿下的野心。
这是一个可怕的少年,可怕到能够让她害怕,让她发自内心的感到惊惧。
李弘静静的看着她,一字一顿:“请文成姑姑回大唐。”
“不可能。”
“不行!”
“绝对不可!”
文成公主、芒松芒赞、嘎尔赞卓三人同时反对道,干涩的嗓音,越发暴露了他们三人心里的惊恐。
圣救度佛母,在松赞干布死后,她就是吐蕃百姓的精神支柱,如果她回大唐,抛弃了吐蕃,那么吐蕃将迎来何种混乱的局面,没有人能够想象。
这一点儿上,无论是芒松芒赞还是嘎尔赞卓,还是文成公主本人,他们都明白的一清二楚。
大唐太子殿下之意,就是想让吐蕃陷入内乱之中,而后彻底的破坏吐蕃如今平和的局面。
让吐蕃陷入四分五裂,如此他才有机会,慢慢的把吐蕃分而化之,最终把整个吐蕃纳入大唐的版图。
“那好,那就另立赞普,需我大唐认可的赞普!而不是你们所认可的赞普!由我大唐为你们选拔赞普!”李弘深邃的目光扫视过赤都松杰等几人,缓缓的说道。
“不可能。”
“一派胡言!”
“绝无可能!”
三人又是强调一致的反对道,不过这一次,三人神情都充满了愤怒。
(ps:推荐票、月票啥的,别藏着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