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名震天下
“……故胡虏皆贪鄙狡诈不可信,可加之以刀兵而不可施之以仁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周繁华,亿兆百姓,必遣良将猛士安守四方;若有来犯,必尽杀之以绝后患,悬胡首于青天之上,垒京观于紫塞之旁,明示万里,告曰: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房间内。
写完这篇《石头城战记》,周鸣收笔而立,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长长伸了个腰。
这篇《石头城战记》,全文两万余字,详细描写了从烽烟升起,到聚将出征、长途行军,再到艰难守城直至击溃顽敌的整个过程。
这篇文章,将战役全程,叙述的详尽易懂、跌宕起伏。战争场面,描写的精彩生动,凡是阅读此文的人,都如同观赏一部好莱坞3D特效大片,金戈铁马,画面感十足,如身临其境,极其震撼。
当然,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关于自己的描写,周鸣也着墨不少,包括他百发百中、射杀了上百吐番勇士的“光辉事迹”;和手持银枪,与老将军并肩作战,誓死保卫残破城池的“英勇表现”……相信都会在读者心里,给自己加分不少。
不过,对于具体杀敌人数,周鸣没用明确透露,用“连射百矢,发发毙敌”形容自己的表现,已是妖孽非凡了,再夸张,就有些非人了。
他也没说自己是什么了不得英雄,而是把那些驻守边关的平凡士卒,描写成一位位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大英雄后,动情写道:“能与这些英雄并肩作战,此生幸甚!”
……
天圣廿五年,九月。
石头城之战,结束后半个月。
随着报奏大捷的信使快马进入帝都洛京,传来斩杀吐番六万、俘虏两万的大胜捷报后,大周朝堂大振,君臣尽欢。
那篇附在报捷奏文中间的《石头城战记》,端坐于凤辇之上、头戴凤冠的天后伍媚,目不转睛地看完这篇文章后,在群臣诧异的目光中,突然抚掌大笑:“好一句‘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好好,此文甚好!”
又看到殿内群臣,一副茫然不解的样子,天后伍媚将文章递给一旁那位容貌清艳的年轻女官,说道:“玉儿,给诸位臣工,念念这篇文章吧。”
“诺。”
清艳女官接过文章,目光一扫,先是一愣,好字啊!便是书圣王右军的字,也比不上这篇文章上的字吧?
她也只是失神片刻,捧起文章,清了清嗓子,开口念了起来,不一会,不止是她,殿中文武群臣,也纷纷陷入到文章述写的金戈铁马的故事之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眉头紧蹙、深为担忧;时而神采焕发、大声喝彩;听到最后,更是脸色涨红、激动不已。
念到最后,清艳女官清脆的声音里,带着颤音道:
“故胡虏皆贪鄙狡诈不可信,可加之以刀兵而不可施之以仁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周繁华,亿兆百姓,必遣良将猛士安守四方;若有来犯,必尽杀之以绝后患,悬胡首于青天之上,垒京观于紫塞之旁,明示万里,告曰: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彩!大彩!”
“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好好好!”
“写的好!大周天威,岂容那蛮夷宵小轻犯之,若有来犯,必尽诛之!”
“这篇雄文,是何人所写?有大才如此,为何不为国效力,入朝为官?”
“著此文者,乃青州人士田建田子华,二十岁,人称‘海平文仙’,以文才闻名于世,据说他正在游历天下,行踪不定,没成想,他竟去了西域,还写出了如此雄文。”一官员介绍道。
“二十岁便能写出如此文章,上阵杀敌,连射百矢、发发毙敌,文武双全如此,不知可曾婚配否?”一李姓官员忽然问道。
听到这话,旁边一高大魁梧的武将眼睛一亮,兴奋道:“我有虎女十八,当配此子!此子能文能武,与吾女乃天作之合也!”
想到激动处,他上前一步,跪在地上,拱手对天后伍媚道:“请天后殿下,为末将之女巧珍赐婚,将她许配给那田建田子华,此子乃吾女良配,请天后殿下许之!”
这位武将刚说完,几位文官冰冷嘲讽的话语,马上把他气的七窍生烟,都想拔刀杀人。
“魏将军,你女儿巧珍痴肥二百余斤,善使八十八斤的大刀,与子华先生,哪里算得上天作之合?”
“人贵有自知之明,魏将军,文武殊途,你那虎女,还是另寻良配吧!”
“我也有女十六,窈窕淑静,女红刺绣,最为精通,那田子华见了,定会叫老夫一声岳父!”
“子华先生乃天下名士,怎可做粗鄙武人之婿,辱没斯文?”
“你们这些穷酸措大!我要揍死你们!”
武将魏元忠大怒,撸起袖子,沙钵大的拳头,就要往这几位文官身上打去,若不是被一旁同僚拉住,恐怕会在这肃然朝堂之上,制造伤残流血事故。
天后伍媚也凤眉大皱,重咳一声:“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她丹凤眼一扫,对视者无不低下头颅,恭立不动。
不过,听群臣热烈讨论田子华的婚配话题,她忽然想到:自己最小的女儿,安平公主,年有十六,贤淑乖巧,聪慧善文,眼界颇高,而这位子华先生,文才了得,就是不知其真人相貌……
殿内安静了一会,宰相娄师德持笏站出来道:“天后殿下,野有遗贤,朝廷不用,他日效仿者必会群之,田子华此人,文才无双,武艺不凡,名动天下,朝廷当下旨征召之,驱使其为国效力,方显朝廷爱才用才之心,也免得其蹉跎荒废,四处游历,叫人扼腕。”
“可!”
伍媚点了点头,同意了宰相的提议。
……
芙蓉苑。
位于曲池江南岸的一座皇家御苑,紧靠洛京城郭,占地五百余亩,四周筑起高高的城墙,御苑内有回廊十七里。并在曲水边的南岸高地,建有紫云楼、紫霞亭等仙山阁楼般的宏伟建筑群,苑内,还有占地上百亩的芙蓉花园,春夏秋冬,种种胜景,美不胜收。
这里,也是大周皇帝李知长期养病的地方。
“朕的头不痛了,朕的头不痛了!”
这天,原本整日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一到热天就头痛欲裂的李知,此刻竟坐直了身体,头痛症状全消,目光清明,神清气爽。
“太好了父皇,您的头不痛就太好了!”
坐在床榻边的那位宫装少女,手里的那纸文卷放了下去,喜极而泣,趴在李知的怀里呜呜哭了起来。
“朕的乖女儿,朕头痛些没关系,这些时日,倒是苦了你了。”
李知用手在女儿鬓发上摩挲着,一脸慈爱地说着,现在的他,与其说是一位主宰亿万生民的皇帝,倒不如说是一位普通的慈祥父亲。
李知十分感慨,自己这个最小也最懂事的女儿,在他头晕目眩、痛苦不堪期间,一直陪伴在他床头,在药石无效的情况下,还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缓解他的头痛症状,这份孝心,至真至诚,其他子女,没一位比的了。
或许是心诚则灵,这个女儿,还真找到了一个效果显著的办法,多次缓解了他的头晕目眩之症。
这个办法,便是听女儿诵读她最喜欢的那位子华先生所作的诗文,这些诗词文章,都散发着一股神奇魔力,无论是《登太衍记》、《登泰山赋》、《人间天堂赋》,还是《天涯赋》、《烟波赋》……无不令人心生神往,陷入一种特殊的意境之中,甚至让他也产生了游历天下,去看看这些美景的想法。
还有一些诗词,甚至只听了一两首,就能让头维持半天不痛,李知大为慨叹:“如此才俊,何不入朝为官?朕愿将宰相之位授之。”
女儿安平,更是对这位子华先生极为推崇,通过种种渠道,收集了他的全部著作不说,他写的一些诗词文章,倒背如流,谈起子华先生,便一脸崇拜,被突然问及“可愿嫁给这位子华先生时”,女儿那双腮晕红、俏目含春、支吾不能言语的表现,李知哈哈大笑道:“等这位子华先生到了洛京,朕必赐下大婚,招他做你的驸马!”
“父皇就知道取笑安平,安平不理你了!”
嘴上虽是这么说,安平公主脸上却无半点不乐意的意思,眼里,反而闪过一丝莫名期盼。
这又惹得李知哈哈大笑。
父女俩对子华先生的了解越来越多,却也没想到,这位子华先生,自今年五六月份,传回几十首边塞诗后,沉寂两个多月的他,通过甘州的快马军报,竟传来了一篇《石头城战记》。
这篇文章,没有山水美景,反而详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边境战争,里面描写的战争场面,着实叫人难以平静。
那句“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更是让李知弹坐而起,连呼三声“彩!彩!彩!”,头晕目眩之症,顷刻全消。
“田子华,天下奇才也,朕,很想亲眼见他一面。”
一旁的太监马德喜闻言,立马出了个注意,说道:“陛下何不下诏书一封,诏那田子华进京面圣,他不就过来了么?”
“好!那便圣旨诏他前来一见!”
……
天圣廿五年,十月中旬。
遍布大周全国十州的千余家子华书屋,发行的最新一期的《子华文集》上,近三个月没发表什么诗文著作的子华先生,这次发布的作品数量,竟占了这期《子华文集》篇幅的一大半。
包括那篇两万余字的文章《石头城战记》,和《破阵子?夜行军》、《渔家傲?秋思》、《出塞诗》等上百首诗词。
这些作品一经问世,不久,便引起文坛震动、朝廷震动、天下震动!
“子华先生,恨不能与你一同前往石头城,恨不能与苏老将军一同杀敌报国!”
“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必诛!我大周万岁!”
“男儿何不带吴钩,征服西域五十国?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我也欲携那三尺青锋,与子华先生一道,踏马边关,杀尽胡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将军白发生!苏老将军一片赤胆忠心,老骥伏枥,叫人敬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吾亦愿做那龙城飞将,永守边关,戮尽胡寇,保我周道永昌!”
“不读书了,参军报国去也!”
这些文章诗词,令无数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弃文从武,投身军中,在将来,这些青年,有的成了一代名将,有的血洒战场,有的成了大周脊梁……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通过子华先生在边塞创作的这些诗文,无数人的命运轨迹,发生了改变。
这些边塞诗词,也给大周国,注入了一股尚武之魂。
自此以后,大周寸土,大周百姓,再未陷于任何异族之手。
而子华先生之名,举世闻名,天下皆知。
房间内。
写完这篇《石头城战记》,周鸣收笔而立,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长长伸了个腰。
这篇《石头城战记》,全文两万余字,详细描写了从烽烟升起,到聚将出征、长途行军,再到艰难守城直至击溃顽敌的整个过程。
这篇文章,将战役全程,叙述的详尽易懂、跌宕起伏。战争场面,描写的精彩生动,凡是阅读此文的人,都如同观赏一部好莱坞3D特效大片,金戈铁马,画面感十足,如身临其境,极其震撼。
当然,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关于自己的描写,周鸣也着墨不少,包括他百发百中、射杀了上百吐番勇士的“光辉事迹”;和手持银枪,与老将军并肩作战,誓死保卫残破城池的“英勇表现”……相信都会在读者心里,给自己加分不少。
不过,对于具体杀敌人数,周鸣没用明确透露,用“连射百矢,发发毙敌”形容自己的表现,已是妖孽非凡了,再夸张,就有些非人了。
他也没说自己是什么了不得英雄,而是把那些驻守边关的平凡士卒,描写成一位位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大英雄后,动情写道:“能与这些英雄并肩作战,此生幸甚!”
……
天圣廿五年,九月。
石头城之战,结束后半个月。
随着报奏大捷的信使快马进入帝都洛京,传来斩杀吐番六万、俘虏两万的大胜捷报后,大周朝堂大振,君臣尽欢。
那篇附在报捷奏文中间的《石头城战记》,端坐于凤辇之上、头戴凤冠的天后伍媚,目不转睛地看完这篇文章后,在群臣诧异的目光中,突然抚掌大笑:“好一句‘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好好,此文甚好!”
又看到殿内群臣,一副茫然不解的样子,天后伍媚将文章递给一旁那位容貌清艳的年轻女官,说道:“玉儿,给诸位臣工,念念这篇文章吧。”
“诺。”
清艳女官接过文章,目光一扫,先是一愣,好字啊!便是书圣王右军的字,也比不上这篇文章上的字吧?
她也只是失神片刻,捧起文章,清了清嗓子,开口念了起来,不一会,不止是她,殿中文武群臣,也纷纷陷入到文章述写的金戈铁马的故事之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眉头紧蹙、深为担忧;时而神采焕发、大声喝彩;听到最后,更是脸色涨红、激动不已。
念到最后,清艳女官清脆的声音里,带着颤音道:
“故胡虏皆贪鄙狡诈不可信,可加之以刀兵而不可施之以仁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周繁华,亿兆百姓,必遣良将猛士安守四方;若有来犯,必尽杀之以绝后患,悬胡首于青天之上,垒京观于紫塞之旁,明示万里,告曰: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
“彩!大彩!”
“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好好好!”
“写的好!大周天威,岂容那蛮夷宵小轻犯之,若有来犯,必尽诛之!”
“这篇雄文,是何人所写?有大才如此,为何不为国效力,入朝为官?”
“著此文者,乃青州人士田建田子华,二十岁,人称‘海平文仙’,以文才闻名于世,据说他正在游历天下,行踪不定,没成想,他竟去了西域,还写出了如此雄文。”一官员介绍道。
“二十岁便能写出如此文章,上阵杀敌,连射百矢、发发毙敌,文武双全如此,不知可曾婚配否?”一李姓官员忽然问道。
听到这话,旁边一高大魁梧的武将眼睛一亮,兴奋道:“我有虎女十八,当配此子!此子能文能武,与吾女乃天作之合也!”
想到激动处,他上前一步,跪在地上,拱手对天后伍媚道:“请天后殿下,为末将之女巧珍赐婚,将她许配给那田建田子华,此子乃吾女良配,请天后殿下许之!”
这位武将刚说完,几位文官冰冷嘲讽的话语,马上把他气的七窍生烟,都想拔刀杀人。
“魏将军,你女儿巧珍痴肥二百余斤,善使八十八斤的大刀,与子华先生,哪里算得上天作之合?”
“人贵有自知之明,魏将军,文武殊途,你那虎女,还是另寻良配吧!”
“我也有女十六,窈窕淑静,女红刺绣,最为精通,那田子华见了,定会叫老夫一声岳父!”
“子华先生乃天下名士,怎可做粗鄙武人之婿,辱没斯文?”
“你们这些穷酸措大!我要揍死你们!”
武将魏元忠大怒,撸起袖子,沙钵大的拳头,就要往这几位文官身上打去,若不是被一旁同僚拉住,恐怕会在这肃然朝堂之上,制造伤残流血事故。
天后伍媚也凤眉大皱,重咳一声:“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她丹凤眼一扫,对视者无不低下头颅,恭立不动。
不过,听群臣热烈讨论田子华的婚配话题,她忽然想到:自己最小的女儿,安平公主,年有十六,贤淑乖巧,聪慧善文,眼界颇高,而这位子华先生,文才了得,就是不知其真人相貌……
殿内安静了一会,宰相娄师德持笏站出来道:“天后殿下,野有遗贤,朝廷不用,他日效仿者必会群之,田子华此人,文才无双,武艺不凡,名动天下,朝廷当下旨征召之,驱使其为国效力,方显朝廷爱才用才之心,也免得其蹉跎荒废,四处游历,叫人扼腕。”
“可!”
伍媚点了点头,同意了宰相的提议。
……
芙蓉苑。
位于曲池江南岸的一座皇家御苑,紧靠洛京城郭,占地五百余亩,四周筑起高高的城墙,御苑内有回廊十七里。并在曲水边的南岸高地,建有紫云楼、紫霞亭等仙山阁楼般的宏伟建筑群,苑内,还有占地上百亩的芙蓉花园,春夏秋冬,种种胜景,美不胜收。
这里,也是大周皇帝李知长期养病的地方。
“朕的头不痛了,朕的头不痛了!”
这天,原本整日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一到热天就头痛欲裂的李知,此刻竟坐直了身体,头痛症状全消,目光清明,神清气爽。
“太好了父皇,您的头不痛就太好了!”
坐在床榻边的那位宫装少女,手里的那纸文卷放了下去,喜极而泣,趴在李知的怀里呜呜哭了起来。
“朕的乖女儿,朕头痛些没关系,这些时日,倒是苦了你了。”
李知用手在女儿鬓发上摩挲着,一脸慈爱地说着,现在的他,与其说是一位主宰亿万生民的皇帝,倒不如说是一位普通的慈祥父亲。
李知十分感慨,自己这个最小也最懂事的女儿,在他头晕目眩、痛苦不堪期间,一直陪伴在他床头,在药石无效的情况下,还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缓解他的头痛症状,这份孝心,至真至诚,其他子女,没一位比的了。
或许是心诚则灵,这个女儿,还真找到了一个效果显著的办法,多次缓解了他的头晕目眩之症。
这个办法,便是听女儿诵读她最喜欢的那位子华先生所作的诗文,这些诗词文章,都散发着一股神奇魔力,无论是《登太衍记》、《登泰山赋》、《人间天堂赋》,还是《天涯赋》、《烟波赋》……无不令人心生神往,陷入一种特殊的意境之中,甚至让他也产生了游历天下,去看看这些美景的想法。
还有一些诗词,甚至只听了一两首,就能让头维持半天不痛,李知大为慨叹:“如此才俊,何不入朝为官?朕愿将宰相之位授之。”
女儿安平,更是对这位子华先生极为推崇,通过种种渠道,收集了他的全部著作不说,他写的一些诗词文章,倒背如流,谈起子华先生,便一脸崇拜,被突然问及“可愿嫁给这位子华先生时”,女儿那双腮晕红、俏目含春、支吾不能言语的表现,李知哈哈大笑道:“等这位子华先生到了洛京,朕必赐下大婚,招他做你的驸马!”
“父皇就知道取笑安平,安平不理你了!”
嘴上虽是这么说,安平公主脸上却无半点不乐意的意思,眼里,反而闪过一丝莫名期盼。
这又惹得李知哈哈大笑。
父女俩对子华先生的了解越来越多,却也没想到,这位子华先生,自今年五六月份,传回几十首边塞诗后,沉寂两个多月的他,通过甘州的快马军报,竟传来了一篇《石头城战记》。
这篇文章,没有山水美景,反而详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边境战争,里面描写的战争场面,着实叫人难以平静。
那句“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更是让李知弹坐而起,连呼三声“彩!彩!彩!”,头晕目眩之症,顷刻全消。
“田子华,天下奇才也,朕,很想亲眼见他一面。”
一旁的太监马德喜闻言,立马出了个注意,说道:“陛下何不下诏书一封,诏那田子华进京面圣,他不就过来了么?”
“好!那便圣旨诏他前来一见!”
……
天圣廿五年,十月中旬。
遍布大周全国十州的千余家子华书屋,发行的最新一期的《子华文集》上,近三个月没发表什么诗文著作的子华先生,这次发布的作品数量,竟占了这期《子华文集》篇幅的一大半。
包括那篇两万余字的文章《石头城战记》,和《破阵子?夜行军》、《渔家傲?秋思》、《出塞诗》等上百首诗词。
这些作品一经问世,不久,便引起文坛震动、朝廷震动、天下震动!
“子华先生,恨不能与你一同前往石头城,恨不能与苏老将军一同杀敌报国!”
“明犯大周天威者,虽远必诛!必诛!我大周万岁!”
“男儿何不带吴钩,征服西域五十国?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我也欲携那三尺青锋,与子华先生一道,踏马边关,杀尽胡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将军白发生!苏老将军一片赤胆忠心,老骥伏枥,叫人敬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吾亦愿做那龙城飞将,永守边关,戮尽胡寇,保我周道永昌!”
“不读书了,参军报国去也!”
这些文章诗词,令无数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弃文从武,投身军中,在将来,这些青年,有的成了一代名将,有的血洒战场,有的成了大周脊梁……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通过子华先生在边塞创作的这些诗文,无数人的命运轨迹,发生了改变。
这些边塞诗词,也给大周国,注入了一股尚武之魂。
自此以后,大周寸土,大周百姓,再未陷于任何异族之手。
而子华先生之名,举世闻名,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