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34 章
女子有行 作者:虹影
第 34 章
盘子里的方糖被我统统扔进冒着热气的咖啡里,糖块的白正一秒一分地转换成红,溶化,整杯咖啡色泽非常红艳,我必然尝尝甜咖啡是什么味,苦咖啡喝够了,不能再继续喝了。
两个警察不时朝咖啡厅仰视几眼,他们抽着烟。位于火车站大厅仅有一层楼高、侧面的咖啡厅,绿色植物不少,可客人并不多,每个人脸上都是深深的倦意和疲惫。
咖啡红,真像蜜。我敢说,恐怕就我一人是在全心全意品尝这咖啡的滋味,在规定的一刻钟时间里,在这特别的时间里,我什么都没想。侍者在咖啡桌椅间走来走去,端咖啡、糕点,收拾杯盘。
递过一张大钞票——只不过是今晚数百份的小费之一。我说,不用找了。便离开座位,手将肩上的皮包带子拉在适当的位置,走下台阶。
六
月台上人走散了,两个警察也渐渐放松,他们看出我是真心离去,不会留下来。
慢速的车轮,逐渐加快、加快,然后保持稳定的疾驰的速度。
一个个写着英文站名的小站不断出现,不断有人下,也不断有人上,但下的人比上的人多,车厢似乎在我眨眼间变得出奇地空。窗外黑暗夹着凶恶、狠劲,如此惶遽,到了尖利的程度。
两个警察开始打盹,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火车铿锵激越地喧响,隔一会就透出一两声长长的嘶叫,这嘶叫在被坚硬的器具捣成零散、细碎的余音。也许相隔自己这儿四五节车厢不到,那里也有警察,心地好心地坏,警察就是警察,尤其是曼哈顿的警察,有几个不收贿赂,公正廉洁的?我随时都可以改变路线。当然,首先得解决这些警察。
我的手从皮包里抓住那把微型自动手枪,拿在手里端详。我来到这城市,其实是为了邂逅一个叫桑二的男人,差一步我就做了大法师的母亲,我能相信吗?如果说我是为了邂逅这个男人,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我这只纤弱柔软的手,只配握笔舞文弄墨的手,命定得拿起一支货真价实、装满子弹的枪。
我逆行朝车厢连接门走去,推开一个门,又推开一个门——没有一个旅客。我再推开一道门,发现自己已来到最后一节车厢里。我的目光巡视着这个使自己止步的车厢的每一处角落,椅、抓柄、扶手、窄长的过廊,车厢的顶、墙——漂亮精致的广告,人和物品都洋溢着一种假扮的欢悦。我想起有一件东西,我始终未打开,先是忘了,后是为了某种心理,现在,或许是该打开它的时候了。摸摸短风衣口袋,没有。手再伸入挎包,搜索着,感觉到是它,便抽了出来:一封皱巴巴的信——桑二给我的。小心启开信,用毛笔写的字透过纸背:
天色已晚。我来此寻找那株花,开花时像个圣徒倒悬着死去。此刻,黑色在草丛中聚集,我手脚伏在地上。那花叫什么名字?
桑二把后佛教仪式中合唱的经典名曲歌词写了下来。他曾在做爱时吟唱过,我当然记得这位姓李的诗人,雅加达出生的华人,现在是南曼哈顿的桂冠艺术家。
小妹妹,我的蓝靛花,
我的阴道性的、甜蜜的秘密,
你不含羞地伸展
对着地面。你燃烧。你有一阵子
同时生活在
两个世界里。
如果时光倒转回来,那个紧紧拥着我的男人,整个身体覆盖着我的男人,低沉浑厚的声音,这么对我倾诉,我会和所有读了这首诗的人一样全身发抖、灵魂震颤。我会的,会和这时一样:憎恶自己心中曾有过的残忍和轻蔑。
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这首诗,我不用看都能背诵的诗啊,以我毫无觉察的形式,轻而易举就否定了我刚才的思想,我来到这城市,并不仅仅是,绝对不是为了使用一支装满子弹的手枪。
响着汽笛的火车向我不愿知晓的目的地飞快地驶去,抛下一段枕木和两条冰凉的钢轨。偶尔出现的信号灯映射着模糊不清的树丛、房屋、荒野。为保持身体的平衡,我的双脚间隔着一尺永恒的距离。
在铁轨的碰撞声中,另有一种声音从车厢一端传来,我感到起码有一连的人在朝我追过来。警察,全他妈的是警察。
慢慢地,我的双手举起枪。猛然掉头对准车厢那头,我却看到一队打着伞障,举着法器、佛像的长袍人,在鼓、号、钹合奏的音乐声中从远远的车厢中朝我走来。身披黄麻色袈裟的桑托巴本图克走在最前头,一轮光环绕在他们四周,把黑暗隔得远远的。我的桑二,他就站在我面前。
我朝玻璃车门靠近,玻璃门窗在飞散,如洁白的羽毛飘扬,铺成一条无限循环的道。几乎是同时,我意识到自己任何时候都可进入生死皆同的时间轨道,只要我愿意,高墙也会就此崩溃,镣铐也会就此脱落;只要我愿意,死也会就此复活。无论以前我有过多少恋人,以后将有多少我可能会爱上的人,但惟有面前这不死的精神,以柔克刚的力量才会真正进入我的血肉、骨髓;只要我愿意,我,即使已经无家可归、无路可去、无可记忆的过去、无可期待的将来,任何时刻,只要听从心的呼唤,我就能进入理想和信仰的宁静。
我垂下了手里的手枪,在离得最近的一个座位,安静地坐下来。火车的轰隆、汽笛的呜咽,以及向我靠近的一切声音,逐渐消退,逐渐圆融,成为弥天漫地的祥光。
第三部 布拉格:城市的陷落
一
那声音在说,孩子不应该到世界上来,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怀善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在,丝毫帮不上;父母亡,孩子孤零零,得不到些微的安慰,哪怕廉价的安慰;孩子的一生要忍受多少失败、挫折,再强悍,也强不过这个世界,仅是一股风,就可把孩子架向彼岸的一座座桥截断。
那声音又说,那些真正见到了魔王面孔的孩子,没有回来;即使回来,也无语。
多难呀!多难呀!那声音说。让我越过短暂的生命所经历的一切,停留在未出世、尚在母亲子宫中的那刻,对即将面对的这个世界还充满惊愕和希冀。或许这些感觉都不如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是惟一的武器、无可奈何的武器。
我终于被一块磁铁——要流落就流落到布拉格这座城市的想法所吸住,我注视自己,像一粒尘土,在空气之中飘浮。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多少年前,在这个城市,卡夫卡对所有的孩子说: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就让我贴紧离我最近的城堡钟楼,看冰凉尖锐的铁针划出时间。岁月沧桑真实的一面,转向历史轮回虚妄的一面。好吧,只要一身在,就能把终极变为开端,只要一心在,就可以把开端视为顶点。
二
荣格曼诺娃大街上都是圆圆胖胖的汽车,本是九十年代中期西欧的流行样式,圆尾圆头,像光闪闪的萝卜。不错,我已到了贵妃醉餐馆古朴的黑褐色门前。高大美貌的捷克女郎穿着贴身裙,长长的薄纱手套,礼貌地夹道迎送客人。
“去贵妃醉看看。”花穗子在电话里这么交代。她公司下属全世界跨国的中式系列餐馆,一流的风情,一流的舒适,一流的色香味。我坐了下来,在一个半敞开的单间。我走进这餐馆,绅士盛气凌人,淑女端庄典雅,有一大半是扁鼻子平胸脯的黄种人,在彼此交锋的一语一笑一点头一抬手中,有某种似曾相识的不同寻常。
我本能地感到应当机立断,拔腿就走,花穗子不会来,她又会让我空等,她玩这一套已经好几次,让我在感激和不安之间不知以什么样的心情对待她才好,我一到布拉格,就有人接,旅馆已经包好,桌上已经放着华信公司的无限额信用卡。
我刚站起身,恰好遇到金发侍者的目光,他对我嫣然一笑,像个害羞的女孩。我一阵飘飘然,真不明白身在何处。这一恍惚过后,我才知多少世纪便悄然擦肩逝过。
我坐下,接过侍者递过来的菜单,慢悠悠地浏览着久违的中餐名称。我不知道花穗子会不会又派她手下一个小秘书来致歉。不管真假,我得领情:她有权拿捏拿捏我这个流落者,人在难中充不了好汉。我正在这么想来思去时,突然,“哗”的一声响,十来个戴着各式面具的人,端着九毫米冲锋枪冲进餐馆,关上门。响起了女人小孩的尖叫、哭声。在烛火映照下,正在品尝桌上一盘盘美味的男女中,也有好些人立即带上相同的面具,手里握着像儿童玩具的手枪。
第 34 章
恋耽美
第 34 章
盘子里的方糖被我统统扔进冒着热气的咖啡里,糖块的白正一秒一分地转换成红,溶化,整杯咖啡色泽非常红艳,我必然尝尝甜咖啡是什么味,苦咖啡喝够了,不能再继续喝了。
两个警察不时朝咖啡厅仰视几眼,他们抽着烟。位于火车站大厅仅有一层楼高、侧面的咖啡厅,绿色植物不少,可客人并不多,每个人脸上都是深深的倦意和疲惫。
咖啡红,真像蜜。我敢说,恐怕就我一人是在全心全意品尝这咖啡的滋味,在规定的一刻钟时间里,在这特别的时间里,我什么都没想。侍者在咖啡桌椅间走来走去,端咖啡、糕点,收拾杯盘。
递过一张大钞票——只不过是今晚数百份的小费之一。我说,不用找了。便离开座位,手将肩上的皮包带子拉在适当的位置,走下台阶。
六
月台上人走散了,两个警察也渐渐放松,他们看出我是真心离去,不会留下来。
慢速的车轮,逐渐加快、加快,然后保持稳定的疾驰的速度。
一个个写着英文站名的小站不断出现,不断有人下,也不断有人上,但下的人比上的人多,车厢似乎在我眨眼间变得出奇地空。窗外黑暗夹着凶恶、狠劲,如此惶遽,到了尖利的程度。
两个警察开始打盹,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火车铿锵激越地喧响,隔一会就透出一两声长长的嘶叫,这嘶叫在被坚硬的器具捣成零散、细碎的余音。也许相隔自己这儿四五节车厢不到,那里也有警察,心地好心地坏,警察就是警察,尤其是曼哈顿的警察,有几个不收贿赂,公正廉洁的?我随时都可以改变路线。当然,首先得解决这些警察。
我的手从皮包里抓住那把微型自动手枪,拿在手里端详。我来到这城市,其实是为了邂逅一个叫桑二的男人,差一步我就做了大法师的母亲,我能相信吗?如果说我是为了邂逅这个男人,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我这只纤弱柔软的手,只配握笔舞文弄墨的手,命定得拿起一支货真价实、装满子弹的枪。
我逆行朝车厢连接门走去,推开一个门,又推开一个门——没有一个旅客。我再推开一道门,发现自己已来到最后一节车厢里。我的目光巡视着这个使自己止步的车厢的每一处角落,椅、抓柄、扶手、窄长的过廊,车厢的顶、墙——漂亮精致的广告,人和物品都洋溢着一种假扮的欢悦。我想起有一件东西,我始终未打开,先是忘了,后是为了某种心理,现在,或许是该打开它的时候了。摸摸短风衣口袋,没有。手再伸入挎包,搜索着,感觉到是它,便抽了出来:一封皱巴巴的信——桑二给我的。小心启开信,用毛笔写的字透过纸背:
天色已晚。我来此寻找那株花,开花时像个圣徒倒悬着死去。此刻,黑色在草丛中聚集,我手脚伏在地上。那花叫什么名字?
桑二把后佛教仪式中合唱的经典名曲歌词写了下来。他曾在做爱时吟唱过,我当然记得这位姓李的诗人,雅加达出生的华人,现在是南曼哈顿的桂冠艺术家。
小妹妹,我的蓝靛花,
我的阴道性的、甜蜜的秘密,
你不含羞地伸展
对着地面。你燃烧。你有一阵子
同时生活在
两个世界里。
如果时光倒转回来,那个紧紧拥着我的男人,整个身体覆盖着我的男人,低沉浑厚的声音,这么对我倾诉,我会和所有读了这首诗的人一样全身发抖、灵魂震颤。我会的,会和这时一样:憎恶自己心中曾有过的残忍和轻蔑。
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这首诗,我不用看都能背诵的诗啊,以我毫无觉察的形式,轻而易举就否定了我刚才的思想,我来到这城市,并不仅仅是,绝对不是为了使用一支装满子弹的手枪。
响着汽笛的火车向我不愿知晓的目的地飞快地驶去,抛下一段枕木和两条冰凉的钢轨。偶尔出现的信号灯映射着模糊不清的树丛、房屋、荒野。为保持身体的平衡,我的双脚间隔着一尺永恒的距离。
在铁轨的碰撞声中,另有一种声音从车厢一端传来,我感到起码有一连的人在朝我追过来。警察,全他妈的是警察。
慢慢地,我的双手举起枪。猛然掉头对准车厢那头,我却看到一队打着伞障,举着法器、佛像的长袍人,在鼓、号、钹合奏的音乐声中从远远的车厢中朝我走来。身披黄麻色袈裟的桑托巴本图克走在最前头,一轮光环绕在他们四周,把黑暗隔得远远的。我的桑二,他就站在我面前。
我朝玻璃车门靠近,玻璃门窗在飞散,如洁白的羽毛飘扬,铺成一条无限循环的道。几乎是同时,我意识到自己任何时候都可进入生死皆同的时间轨道,只要我愿意,高墙也会就此崩溃,镣铐也会就此脱落;只要我愿意,死也会就此复活。无论以前我有过多少恋人,以后将有多少我可能会爱上的人,但惟有面前这不死的精神,以柔克刚的力量才会真正进入我的血肉、骨髓;只要我愿意,我,即使已经无家可归、无路可去、无可记忆的过去、无可期待的将来,任何时刻,只要听从心的呼唤,我就能进入理想和信仰的宁静。
我垂下了手里的手枪,在离得最近的一个座位,安静地坐下来。火车的轰隆、汽笛的呜咽,以及向我靠近的一切声音,逐渐消退,逐渐圆融,成为弥天漫地的祥光。
第三部 布拉格:城市的陷落
一
那声音在说,孩子不应该到世界上来,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怀善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在,丝毫帮不上;父母亡,孩子孤零零,得不到些微的安慰,哪怕廉价的安慰;孩子的一生要忍受多少失败、挫折,再强悍,也强不过这个世界,仅是一股风,就可把孩子架向彼岸的一座座桥截断。
那声音又说,那些真正见到了魔王面孔的孩子,没有回来;即使回来,也无语。
多难呀!多难呀!那声音说。让我越过短暂的生命所经历的一切,停留在未出世、尚在母亲子宫中的那刻,对即将面对的这个世界还充满惊愕和希冀。或许这些感觉都不如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是惟一的武器、无可奈何的武器。
我终于被一块磁铁——要流落就流落到布拉格这座城市的想法所吸住,我注视自己,像一粒尘土,在空气之中飘浮。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多少年前,在这个城市,卡夫卡对所有的孩子说: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就让我贴紧离我最近的城堡钟楼,看冰凉尖锐的铁针划出时间。岁月沧桑真实的一面,转向历史轮回虚妄的一面。好吧,只要一身在,就能把终极变为开端,只要一心在,就可以把开端视为顶点。
二
荣格曼诺娃大街上都是圆圆胖胖的汽车,本是九十年代中期西欧的流行样式,圆尾圆头,像光闪闪的萝卜。不错,我已到了贵妃醉餐馆古朴的黑褐色门前。高大美貌的捷克女郎穿着贴身裙,长长的薄纱手套,礼貌地夹道迎送客人。
“去贵妃醉看看。”花穗子在电话里这么交代。她公司下属全世界跨国的中式系列餐馆,一流的风情,一流的舒适,一流的色香味。我坐了下来,在一个半敞开的单间。我走进这餐馆,绅士盛气凌人,淑女端庄典雅,有一大半是扁鼻子平胸脯的黄种人,在彼此交锋的一语一笑一点头一抬手中,有某种似曾相识的不同寻常。
我本能地感到应当机立断,拔腿就走,花穗子不会来,她又会让我空等,她玩这一套已经好几次,让我在感激和不安之间不知以什么样的心情对待她才好,我一到布拉格,就有人接,旅馆已经包好,桌上已经放着华信公司的无限额信用卡。
我刚站起身,恰好遇到金发侍者的目光,他对我嫣然一笑,像个害羞的女孩。我一阵飘飘然,真不明白身在何处。这一恍惚过后,我才知多少世纪便悄然擦肩逝过。
我坐下,接过侍者递过来的菜单,慢悠悠地浏览着久违的中餐名称。我不知道花穗子会不会又派她手下一个小秘书来致歉。不管真假,我得领情:她有权拿捏拿捏我这个流落者,人在难中充不了好汉。我正在这么想来思去时,突然,“哗”的一声响,十来个戴着各式面具的人,端着九毫米冲锋枪冲进餐馆,关上门。响起了女人小孩的尖叫、哭声。在烛火映照下,正在品尝桌上一盘盘美味的男女中,也有好些人立即带上相同的面具,手里握着像儿童玩具的手枪。
第 34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