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朱序(上)
暗黑大宋 作者:午后方晴
第二六四章 朱序(上)
天终于亮了起来,还未大亮,不过东方开始出现一道红色。—{2}{3}{w}{x}
斥候将消息也带到延州,离得有些远,但不算太远,加上王巨修葺了华敷道后,来往也变得方便了一些,又是从三更时就开始发起的攻击,因此斥候也打探到大会战打响的消息。
“大顺城?”陆诜讶然地问。
“是大顺城,昨天傍晚时分,各堡砦兵力陆续涌入到柔远寨下,二更时分环庆路兵力又从荔原堡与柔远寨各自出发,然后在大顺城东边的乌川一个坡岭上会合,三军停下,三更时分开始派军队攻击西夏人,连大顺城内也派出了兵力。”斥候消息暂时就打探到这里了,并且也准确,都是宋军嘛,直接亮出兵牌,不用打探,直接询问就是。
“会战?”
“可能会是大会战。”那名斥候说道。
“西夏还有多少兵马?”
“不清楚,这次他们出兵很多,即便折了大量人马,大顺城下仍有很多兵力,满山遍野,一眼都望不到边际。不过小的想,大约是前夜那一战,西夏人损失惨重,蔡公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我知道了,你们继续打探。”陆诜让斥候下去,又将王文谅喊来。
陆诜将情况一说,道:“你说蔡挺能不能打胜?”
王文谅哪里能想清楚,想了好一会才说:“如果按照忽里堆一战,蔡公九成会因骄兵败。”
这个主以后很坑……
但宋吉也坑,王巨虽然知道叶悖麻这个人。然而详细的情况仍不大清楚。包括叶悖麻的具体性格。不过宋吉他清楚。反正宋吉得到了叶悖麻的重用,而且汉奸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攻击自己的祖国。张元如此,宋吉也如此,后来的余桂圆的什么,不怕汉奸,就怕汉奸有文化。所以王巨推断出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这个汉奸必然会蛊惑西夏人分兵攻击华池县。因为他在自己手中吃了好几次亏,还会劝西夏人出重兵。
这么一推。青溪川埋伏战计划便出现了。
等于是变相地坑了西夏人。
实际这些人最好的作用,是从他们嘴中得知对方的情报,想要重用,那就得看情况行事了,这是王文谅,弄不好就成了符坚重用朱序,那才叫真正的坑。
现在就开始坑了。
王文谅也参加了忽里堆一战,但那个能当真吗?
首先先说郭恩这个将,很勇敢,宁死不屈。但能算是名将么?
王巨与姚兕还曾刻意评价过郭恩、王珪这些勇将,一样的勇将。但他们与杨业相比,军事水平那会差得很远。
人家杨业是算到的,可是潘美与王侁将他当成炮灰留下孤军奋战,才壮烈牺牲的,但郭恩呢?
只问一条,是中了西夏人埋伏,但斥候在哪儿?
肯定有斥候与探子,但肯定没有用好斥候与探子。当然,就是用好了斥候与探子,说不定也会失败,也会被对方利用,比如叶悖麻这次没有用好斥候吗?
但用好斥候与探子,才是一个名将的基本条件,比如王韶,甚至连大和尚的攻心术都利用上了,章楶在史上对斥候的利用同样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岳飞更是组织了一支强大的踏白军。再如张岊,他为了打听消息,居然孤身犯险,这个做得太过了……
因此这些人虽牺牲了,也不算冤枉,因为他们本身只能算是勇将,不能算是名将。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所谓的名将勇将,还不如王巨呢。
陆诜未想明白啊,以为王文谅参加过那场大会战,能对西夏军队与宋军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他本想派出兵力立即支援,又开始打退堂鼓了。
但陆大先生,难道你真不看兵书,不看兵书也得看史书吧。
这种大会战不是僵持战,一杠能扛个数年之久,虽然它们往往也会进行很长时间,长者赤壁之战,短者官渡之战与淝水之战,短者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那是战前的准备,调兵遣将,各方面的谋划,真到了决战之时,实际时间很短的,只有几个时辰,例如赤壁之战,黄盖一把火将曹操的战船烧起,周瑜攻击,胜负就在那么短的时间决出。刘备起的作用不过是划水罢了。
当然也有作用,战前的牵制作用,但这样说,延州也有作用,多少起一点儿牵制作用。可那能相同么?人家孙刘是不是一个国家的军队?
淝水之战更是如此,东晋军队半渡,朱序在后方大叫,东晋军队乘借秦军混乱,发起攻击,胜决就在那么短时间决出。
不过就是现在他派出军队支援,也赶不上了,但能划划水。
其实这时候还有一个大好的机会,那就是立即派出大军,不去支援大顺城,而是兵发金汤城,那起的作用不亚于曹操拿袁绍的乌巢。
然而陆诜也敏锐地感到这样下去不大好,最后怎么交朝廷交差呢,败了蔡挺责任更大,自己有责任,胜了,自己同样有责任。毕竟蔡挺提前就写信说了救兵,王巨又搬了两次援兵。
…………
陆诜这边还好一点,无论蔡挺与王巨,从开始时就未指望过陆诜能派出多少兵力,能派一个五六营官兵,蔡王二人就会开心死了,甚至战后报捷,花花轿子大家一起抬,会给陆诜报上一个大功。
并且也会起作用,比如说刚才,若是派来五六营官兵,可以做为一支人马,再冲一冲,随后王巨再冲一冲。
这个是正面交战,优势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劣势也是一点一滴形成的,那么说不定就会起大作用了。
但最可惜的是王举元手中的兵力。赵曙下了诏书。让他立即调拨兵马援助。没有说调多少兵马。时间太急了,有的军营离得远,不易调,有的军营战斗力差,不能调,因此得根据京兆府各营的实际情况调拨。
然而诏书这么紧急,若是稍稍果断一点,京兆府兵力最多啊。那么最少可以调拨十几营官兵吧。
想一想,十几营官兵刚才放在蔡挺手中,一下子增派上去,将会发威多大作用?可王举元倒很好,派斥候打听,然后派两将控制要道,防守长安……
现在王举元也听到消息,但是昨夜那一战的消息。
不是尸体,尸体是随着水流飘的,现在河水相对要平缓。每秒流速不过一米,可能前面的少量尸体飘得很远。但后面大团尸体仍卡在河面上,才刚刚正式到达直罗县地界。
直罗县知县也头痛了,继续下令打捞吧,并且补了一令,能捞上来多少是多少,捞不上来,让下游各县头痛去,俺手中没有那么多人力,况且前面在开战,后面人心也惶恐不安。
不过王举元派出了斥候,打听到胜利的消息,王举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得意洋洋地说:“某说过,西夏贼寇必败。”
反正他不出兵,左也是理由,右也是理由。
但不用急,有一个人亲眼目睹着,黄公公来到荔原堡。
前线开战,与他无关,他就呆在了荔原堡。
前线所有兵力尽出,蔡挺也担心后方有失,因此立即从后方调来几营厢兵,让他们先行分别各自驻扎荔原堡、柔远寨与淮安镇这些要塞。
指望厢兵上战场,那不大可能了,未必会起作用,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甚至会因害怕逃跑产生溃败。
但让他们勉强先守一下城池,大约还行。
三更时分,号角齐鸣,黄公公睡不着了,四更时分,战场上的嘈杂声继续隐隐传到荔原堡,喊杀声是听不到的,但能听到一些隐隐的鼓声,号角声,爆炸声。
黄公公睡不着了,那营厢兵同样也睡不着了,于是黄公公喊来两胆色壮厢兵去前线打探。
天快要亮时,厢兵过来禀报,说正在打,不过西夏粮草被烧掉了。
“咦,有大胜希望,”黄公公立即来了兴趣,然后将他带来的两个侍卫叫起来,骑着马奔向前线。
他来华池县是带“私信”过来的,没有通知蔡挺。不过蔡挺也知道黄公公来了,原来不知道他来做什么的,不过昨天他与王巨商议完毕,立即下达各道命令,下完了命令后便好奇地问了一句。
王巨简单地做了解释,蔡挺没有表态,赵顼问,王巨答,这可以,但没有问自己,自己没有必要发表议论,说不定到了朝堂后,会被一些人再三的曲解。
而且这一战若是大胜的话,最好的做法,切莫张扬啦,必须得闷声大发财。俺胜了,是如何打胜的,再者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击毙了多少敌人,那些将士立下大功,这些禀报一下就可以了。
说多了反而不好,本来就会有很多人眼红,自己得意扬扬,大家高兴吗?但一个低调的态度,大家就是想说也不大好意思说了,可它是大大捷唉,皇上能不清楚吗?
然后王巨立即休息,他也休息,晚上还有一夜得熬着呢。
因此蔡挺看到他,也没有太在意,然后继续盯着战场。
天色蒙蒙亮了,他们站在高处,能看到战场的大约情况。
不过黄公公看得稀里糊涂,便问:“蔡公,现在我军情况如何?”
“略占优势,”蔡挺简单地答道。可是他眼中略有些忧虑,士气上现在宋军肯定占据优势,不过僵持下去,这个优势将会慢慢消失。体力上大家彼此,三更半夜,西夏人睡得正香时,就被一起惊动了,不过昨天白天许多宋军军士经过急行军,一半还参加了柔远寨与华池县一战,因此体力上看似差不多,实际宋军稍稍占据了下风。还有兵力呢。
如果再不出现转机,天光大亮,形势就很不好了,于是蔡挺又看着余下几营官兵,琢磨着要不要也将他们投放到战场上。(
第二六四章 朱序(上)
第二六四章 朱序(上)
天终于亮了起来,还未大亮,不过东方开始出现一道红色。—{2}{3}{w}{x}
斥候将消息也带到延州,离得有些远,但不算太远,加上王巨修葺了华敷道后,来往也变得方便了一些,又是从三更时就开始发起的攻击,因此斥候也打探到大会战打响的消息。
“大顺城?”陆诜讶然地问。
“是大顺城,昨天傍晚时分,各堡砦兵力陆续涌入到柔远寨下,二更时分环庆路兵力又从荔原堡与柔远寨各自出发,然后在大顺城东边的乌川一个坡岭上会合,三军停下,三更时分开始派军队攻击西夏人,连大顺城内也派出了兵力。”斥候消息暂时就打探到这里了,并且也准确,都是宋军嘛,直接亮出兵牌,不用打探,直接询问就是。
“会战?”
“可能会是大会战。”那名斥候说道。
“西夏还有多少兵马?”
“不清楚,这次他们出兵很多,即便折了大量人马,大顺城下仍有很多兵力,满山遍野,一眼都望不到边际。不过小的想,大约是前夜那一战,西夏人损失惨重,蔡公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我知道了,你们继续打探。”陆诜让斥候下去,又将王文谅喊来。
陆诜将情况一说,道:“你说蔡挺能不能打胜?”
王文谅哪里能想清楚,想了好一会才说:“如果按照忽里堆一战,蔡公九成会因骄兵败。”
这个主以后很坑……
但宋吉也坑,王巨虽然知道叶悖麻这个人。然而详细的情况仍不大清楚。包括叶悖麻的具体性格。不过宋吉他清楚。反正宋吉得到了叶悖麻的重用,而且汉奸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攻击自己的祖国。张元如此,宋吉也如此,后来的余桂圆的什么,不怕汉奸,就怕汉奸有文化。所以王巨推断出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这个汉奸必然会蛊惑西夏人分兵攻击华池县。因为他在自己手中吃了好几次亏,还会劝西夏人出重兵。
这么一推。青溪川埋伏战计划便出现了。
等于是变相地坑了西夏人。
实际这些人最好的作用,是从他们嘴中得知对方的情报,想要重用,那就得看情况行事了,这是王文谅,弄不好就成了符坚重用朱序,那才叫真正的坑。
现在就开始坑了。
王文谅也参加了忽里堆一战,但那个能当真吗?
首先先说郭恩这个将,很勇敢,宁死不屈。但能算是名将么?
王巨与姚兕还曾刻意评价过郭恩、王珪这些勇将,一样的勇将。但他们与杨业相比,军事水平那会差得很远。
人家杨业是算到的,可是潘美与王侁将他当成炮灰留下孤军奋战,才壮烈牺牲的,但郭恩呢?
只问一条,是中了西夏人埋伏,但斥候在哪儿?
肯定有斥候与探子,但肯定没有用好斥候与探子。当然,就是用好了斥候与探子,说不定也会失败,也会被对方利用,比如叶悖麻这次没有用好斥候吗?
但用好斥候与探子,才是一个名将的基本条件,比如王韶,甚至连大和尚的攻心术都利用上了,章楶在史上对斥候的利用同样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岳飞更是组织了一支强大的踏白军。再如张岊,他为了打听消息,居然孤身犯险,这个做得太过了……
因此这些人虽牺牲了,也不算冤枉,因为他们本身只能算是勇将,不能算是名将。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所谓的名将勇将,还不如王巨呢。
陆诜未想明白啊,以为王文谅参加过那场大会战,能对西夏军队与宋军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他本想派出兵力立即支援,又开始打退堂鼓了。
但陆大先生,难道你真不看兵书,不看兵书也得看史书吧。
这种大会战不是僵持战,一杠能扛个数年之久,虽然它们往往也会进行很长时间,长者赤壁之战,短者官渡之战与淝水之战,短者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那是战前的准备,调兵遣将,各方面的谋划,真到了决战之时,实际时间很短的,只有几个时辰,例如赤壁之战,黄盖一把火将曹操的战船烧起,周瑜攻击,胜负就在那么短的时间决出。刘备起的作用不过是划水罢了。
当然也有作用,战前的牵制作用,但这样说,延州也有作用,多少起一点儿牵制作用。可那能相同么?人家孙刘是不是一个国家的军队?
淝水之战更是如此,东晋军队半渡,朱序在后方大叫,东晋军队乘借秦军混乱,发起攻击,胜决就在那么短时间决出。
不过就是现在他派出军队支援,也赶不上了,但能划划水。
其实这时候还有一个大好的机会,那就是立即派出大军,不去支援大顺城,而是兵发金汤城,那起的作用不亚于曹操拿袁绍的乌巢。
然而陆诜也敏锐地感到这样下去不大好,最后怎么交朝廷交差呢,败了蔡挺责任更大,自己有责任,胜了,自己同样有责任。毕竟蔡挺提前就写信说了救兵,王巨又搬了两次援兵。
…………
陆诜这边还好一点,无论蔡挺与王巨,从开始时就未指望过陆诜能派出多少兵力,能派一个五六营官兵,蔡王二人就会开心死了,甚至战后报捷,花花轿子大家一起抬,会给陆诜报上一个大功。
并且也会起作用,比如说刚才,若是派来五六营官兵,可以做为一支人马,再冲一冲,随后王巨再冲一冲。
这个是正面交战,优势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劣势也是一点一滴形成的,那么说不定就会起大作用了。
但最可惜的是王举元手中的兵力。赵曙下了诏书。让他立即调拨兵马援助。没有说调多少兵马。时间太急了,有的军营离得远,不易调,有的军营战斗力差,不能调,因此得根据京兆府各营的实际情况调拨。
然而诏书这么紧急,若是稍稍果断一点,京兆府兵力最多啊。那么最少可以调拨十几营官兵吧。
想一想,十几营官兵刚才放在蔡挺手中,一下子增派上去,将会发威多大作用?可王举元倒很好,派斥候打听,然后派两将控制要道,防守长安……
现在王举元也听到消息,但是昨夜那一战的消息。
不是尸体,尸体是随着水流飘的,现在河水相对要平缓。每秒流速不过一米,可能前面的少量尸体飘得很远。但后面大团尸体仍卡在河面上,才刚刚正式到达直罗县地界。
直罗县知县也头痛了,继续下令打捞吧,并且补了一令,能捞上来多少是多少,捞不上来,让下游各县头痛去,俺手中没有那么多人力,况且前面在开战,后面人心也惶恐不安。
不过王举元派出了斥候,打听到胜利的消息,王举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得意洋洋地说:“某说过,西夏贼寇必败。”
反正他不出兵,左也是理由,右也是理由。
但不用急,有一个人亲眼目睹着,黄公公来到荔原堡。
前线开战,与他无关,他就呆在了荔原堡。
前线所有兵力尽出,蔡挺也担心后方有失,因此立即从后方调来几营厢兵,让他们先行分别各自驻扎荔原堡、柔远寨与淮安镇这些要塞。
指望厢兵上战场,那不大可能了,未必会起作用,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甚至会因害怕逃跑产生溃败。
但让他们勉强先守一下城池,大约还行。
三更时分,号角齐鸣,黄公公睡不着了,四更时分,战场上的嘈杂声继续隐隐传到荔原堡,喊杀声是听不到的,但能听到一些隐隐的鼓声,号角声,爆炸声。
黄公公睡不着了,那营厢兵同样也睡不着了,于是黄公公喊来两胆色壮厢兵去前线打探。
天快要亮时,厢兵过来禀报,说正在打,不过西夏粮草被烧掉了。
“咦,有大胜希望,”黄公公立即来了兴趣,然后将他带来的两个侍卫叫起来,骑着马奔向前线。
他来华池县是带“私信”过来的,没有通知蔡挺。不过蔡挺也知道黄公公来了,原来不知道他来做什么的,不过昨天他与王巨商议完毕,立即下达各道命令,下完了命令后便好奇地问了一句。
王巨简单地做了解释,蔡挺没有表态,赵顼问,王巨答,这可以,但没有问自己,自己没有必要发表议论,说不定到了朝堂后,会被一些人再三的曲解。
而且这一战若是大胜的话,最好的做法,切莫张扬啦,必须得闷声大发财。俺胜了,是如何打胜的,再者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击毙了多少敌人,那些将士立下大功,这些禀报一下就可以了。
说多了反而不好,本来就会有很多人眼红,自己得意扬扬,大家高兴吗?但一个低调的态度,大家就是想说也不大好意思说了,可它是大大捷唉,皇上能不清楚吗?
然后王巨立即休息,他也休息,晚上还有一夜得熬着呢。
因此蔡挺看到他,也没有太在意,然后继续盯着战场。
天色蒙蒙亮了,他们站在高处,能看到战场的大约情况。
不过黄公公看得稀里糊涂,便问:“蔡公,现在我军情况如何?”
“略占优势,”蔡挺简单地答道。可是他眼中略有些忧虑,士气上现在宋军肯定占据优势,不过僵持下去,这个优势将会慢慢消失。体力上大家彼此,三更半夜,西夏人睡得正香时,就被一起惊动了,不过昨天白天许多宋军军士经过急行军,一半还参加了柔远寨与华池县一战,因此体力上看似差不多,实际宋军稍稍占据了下风。还有兵力呢。
如果再不出现转机,天光大亮,形势就很不好了,于是蔡挺又看着余下几营官兵,琢磨着要不要也将他们投放到战场上。(
第二六四章 朱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