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九尸迎客(二)
暗黑大宋 作者:午后方晴
第二四八章 九尸迎客(二)
张玉这边王巨并没有担心,柔远寨兵力虽不多,但莫要忘了还有业乐镇与五交镇等各砦堡的兵力。然而现在张玉真的不能动手,一是打草惊蛇了,二是一旦有变,叶悖麻这两万兵马赶去汇合,那么反过来西夏人兵力又占据优势。
那边不头痛,甚至叶悖麻这两万兵马也不头痛,头痛的是金汤城方向的三千兵马。
“子深兄,兵力多就是好啊。”
“子安,这个很难,”葛少华道。就算王巨以后能担任一路长官,能调动的不过是一路兵马,就象现在蔡挺这样,那又能调动多少兵马?将强人加到一起,也不过几万兵马,那能象西夏这么奢侈的用兵?
王巨笑了笑,未必那样了,以后还真不大好说。
他又盯着地图上平戎镇方向,然后说道:“子深兄,你将叶指使喊来吧。”
葛少华一会将叶指使请来。
王巨说道:“现在西夏人从金汤城调来三千兵马,快要接近平戎镇,但因为是山路,他们所带粮草不多,平戎镇各族百姓主要集结于平戎镇以及周边六个大村寨里。你各派数队,带着一些武器过去分别支援,同时对各寨百姓颁发一道命令,凡是能击杀一名西夏士兵者,奖励三十匹绢。”
“好。”
“此外你必须力保所有村寨不失。”
“这个有点难。”
“我那边派了几十名踏白兵士替你送达情报,能让你能提前有备,此外,我只要你坚守三天。”
“若是这样,三天我能守下来,但华池镇留下多少官兵?”
“一个不留!”
“这太危险了,如果敌人分兵华池,那怎么办?”黄姓太监在边上说道。据他所知,整个华池就是这一营兵力了,其他兵力一起调走了,甚至提前组织的一千多名强人,也调到荔原堡去。
“那个不碍事,另外你再带一些铁蒺藜过去,若是百姓家中有一些捕兽夹之类的工具,也将它们搜集过去,然后如此这般……”王巨做一些吩咐。
“如果敌人不上当呢?”
“他们必然上当,荔原堡那么好攻打的?除非大顺城突然失守,那么所有的布置全部不起作用了。”
“那我就去了,”叶指使乐道。这世间没有不能破的城池,可想在这几天就攻破大顺城,那除非太阳得从西边出来。王巨比他更放心,大顺城不仅有种诊,还有章楶,章楶还没成长起来,否则十个种诊也不及一个章楶,但就是此时的章楶,也不弱于种诊了,有章楶相助,一种一章,一万大军,即便西夏攻一个月,也休想攻下大顺城。除非李谅祚真不顾士兵死活,硬用人去推,那么最少得堆四五万兵马,才能将大顺城堆下去。李谅祚会这么做么?
叶指使带着兵马下去。
王巨再次给陆诜写了一封信,一是催促他快点派出援兵,二是提醒他金汤城派出三千兵力来到平戎镇,想来金汤城兵力不会太多了,但因为大顺城下堆集了无数西夏将士,西夏必然从后方运输大量物资到前线,就是现在还在陆续运送着,金汤城作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城中一定会有许多物资。
所以请陆诜务必要出兵。
机会错过了,以后就没有了。
“是啊,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黄内侍,不仅是一个好机会,只要陆公敢这么做,不仅夺下保安军一座重要的铁门,并且也扼住了西夏重要的一条退路。如果我军击不败西夏那也罢了,如果能击败,西夏人只好从白豹城方向撤军了,或者从十二盘撤军,那么我军从后方追击,敌人就会死伤无数。”
“击败他们?”
“为什么不能击败?”王巨说道,现在他就有一个主意,但有些冒险,也要说服蔡挺同意,不然仅是他手中兵力,是办不到的。所以这时候他眼巴巴地盼望延州方向的援兵到来。
…………
西夏入侵大顺城,消息迅速送到京城。
这时候没有隐瞒必要了,赵曙立召大臣商议。
大臣聚集,赵曙发问:“朕对西夏不薄,西夏为何寇大顺城?”
大伙都不敢回答,当然各自心思不同,例如司马光很想说一句,这一切乃是庆州官员将士多事引起的,比如王巨那几战,若无那几战,西夏人如何愤怒地入侵?但他前面刚刚弹劾程勘孙长卿孙沔等人又老又无能又昏庸又懦弱,现在又说王巨多事,那等于是打自己耳光,因此不能作声了。
有的激进官员想说一句,宋朝太软弱了,所以才能欺负,但怕说出来,这个滚肉刀官家会不高兴,因此也不说。
赵曙便看向一人,刘几,问:“刘卿,你久在边陲,可知原因?”
以前是抄掠,那也罢了,现在是十万大军入侵。
并且蔡挺奏章上写得很清楚,这是满员十万。
何为满十万?就象曹操下江南,赤壁之战,有人说八十万,有人说二三十万,有人说三四十万,但肯定没有八十万,打着那个旗号的。
再比如三川口一战,有人说李元昊是十万打八千,有人说李元昊没有十万,只有八万,有人却说李元昊不止十万,为何,他是只带来了八万兵马,可三川口一战前,已将李士彬手下的叛变各寨的战士整编起来了。但这个又何必较真?无论八万还是十万,相比刘平可怜的几千兵马,又有何区别?
现在庆州一样,无论西夏有没有满员十万兵马,环庆州五十营官兵都不足,十万好,八万好,又有何区别?
刘几怎么回答呢,难道说皇上,是你太软弱了?所以开始胡说八道了:“陛下,大顺天险,非夏人可得近,恐怕是夏人与赵明有仇。”
老蕃将赵明乃是宋朝的死忠,不亚于当初的李士彬,因此每次打西夏人,赵明最积极。所以刘几有此回答。
当然,这也不算坏话,并且刘几本人也算是一个激进分子,从狄青平南有功,后来在西北,西夏抄掠周家堡,刘几请求陈述古派援兵,陈述古不听,两人结仇,于是朝廷替两人调解,先是将刘几调知鄜州,后来又调回京城判三班院。
若无王巨,这一战乃是匆匆忙忙地发起反击的,赵明的儿子率先应战,不敌,退回大顺城,因此赵曙真相信了,立即授刘几为秦凤路总管。
这也无所谓,相比于孙沔来说,刘几那不知强了几倍。
主要这一说传出去,当真不带来消积的影响?至少赵明会心想,难道我死忠大宋还做错了吗?忠于大宋不对,那么就首鼠两端吧。甚至后来梁氏银弹政策得逞,正是朝廷对这些死忠蕃子奖励不足造成的。
不过有了王巨,就有了一面照妖镜。
再说,也没有赵明之子匆匆忙忙应战的故事了。
赵曙便有些失望,不仅对刘几失望,对大家一起失望,于是说道:“将王巨的奏章找来。”
各地官员重要的奏章,劄子,札子,公文,都会存档。
这个存档有三个作用,第一个辨别人才,一件事即将发生前,各个官员看法不同,有人上书,将上书存档,当事情发生后,再拿出来辨别,就能看出那个官员有眼光。这条作用用得少,不过偶尔也会派上用场,当然,不会载于史册了。
第二个是防止官员胡说八道,上书可以,不得乱说,否则存档起来,一旦乱说后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以后就是处罚最好的凭证。但某些时候也成了攻讦对手最好的凭证。
第三个作用就是利于编史书,比如宋朝的各个实录,一是参照起居官记录的皇帝言行,二就是参照这些存档,所以无论史官如何摘抄,认真看史册,还是能看到王钦若对宋朝的某些贡献,若是再认真分析,那么王钦若也不能算是一个奸臣,至少不是李林甫那样的奸臣。但再往后去就不行了,大家伙看着存档上的记录,依然胡乱纂改,使是整个宋史面目皆非,不能参考。
不过现在存档就起了作用。
太监从存档里找到王巨的奏章,赵曙让太监朗读。
王巨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不要说什么赵明,也不要说什么生事,与赵明无关,与王巨也无关,李谅祚必然入侵庆州。所以王巨去年才在华池县强军备战。
刘几尴尬了,只好改口道:“陛下,若此,请下诏让永兴军立派大军援救。毕竟环庆州可用的兵力太少了。”
整个陕西兵力最多的地方,不是前线四路,而是永兴军,包括河中府,解州,同州,华州,总驻兵达到了八十多营。
这样的安置,一是就食方便,至少后勤花费不大,二就是策应前线四路,那一路有警,可以立即从永兴军调派兵将。
所以刘几这个说法立即得到赵曙认可,反正问也问不出所以然,于其看着大家哑口无言生闷气,不如想办法将这次危机迅速化解。
因此立即用快马下诏知永兴军王举元派兵,增援庆州。应当时间还来得及,就在赵曙与大臣商议时,西夏人才兵临大顺城下,诏书下到长安时间也很快,不足一天。那么只要王举元立即派兵,正好赶上大会战。
但第二面照妖镜出来了。r1152
varwosoadnfig={cid:”23130”,aid:”1036”};
第二四八章 九尸迎客(二)
第二四八章 九尸迎客(二)
张玉这边王巨并没有担心,柔远寨兵力虽不多,但莫要忘了还有业乐镇与五交镇等各砦堡的兵力。然而现在张玉真的不能动手,一是打草惊蛇了,二是一旦有变,叶悖麻这两万兵马赶去汇合,那么反过来西夏人兵力又占据优势。
那边不头痛,甚至叶悖麻这两万兵马也不头痛,头痛的是金汤城方向的三千兵马。
“子深兄,兵力多就是好啊。”
“子安,这个很难,”葛少华道。就算王巨以后能担任一路长官,能调动的不过是一路兵马,就象现在蔡挺这样,那又能调动多少兵马?将强人加到一起,也不过几万兵马,那能象西夏这么奢侈的用兵?
王巨笑了笑,未必那样了,以后还真不大好说。
他又盯着地图上平戎镇方向,然后说道:“子深兄,你将叶指使喊来吧。”
葛少华一会将叶指使请来。
王巨说道:“现在西夏人从金汤城调来三千兵马,快要接近平戎镇,但因为是山路,他们所带粮草不多,平戎镇各族百姓主要集结于平戎镇以及周边六个大村寨里。你各派数队,带着一些武器过去分别支援,同时对各寨百姓颁发一道命令,凡是能击杀一名西夏士兵者,奖励三十匹绢。”
“好。”
“此外你必须力保所有村寨不失。”
“这个有点难。”
“我那边派了几十名踏白兵士替你送达情报,能让你能提前有备,此外,我只要你坚守三天。”
“若是这样,三天我能守下来,但华池镇留下多少官兵?”
“一个不留!”
“这太危险了,如果敌人分兵华池,那怎么办?”黄姓太监在边上说道。据他所知,整个华池就是这一营兵力了,其他兵力一起调走了,甚至提前组织的一千多名强人,也调到荔原堡去。
“那个不碍事,另外你再带一些铁蒺藜过去,若是百姓家中有一些捕兽夹之类的工具,也将它们搜集过去,然后如此这般……”王巨做一些吩咐。
“如果敌人不上当呢?”
“他们必然上当,荔原堡那么好攻打的?除非大顺城突然失守,那么所有的布置全部不起作用了。”
“那我就去了,”叶指使乐道。这世间没有不能破的城池,可想在这几天就攻破大顺城,那除非太阳得从西边出来。王巨比他更放心,大顺城不仅有种诊,还有章楶,章楶还没成长起来,否则十个种诊也不及一个章楶,但就是此时的章楶,也不弱于种诊了,有章楶相助,一种一章,一万大军,即便西夏攻一个月,也休想攻下大顺城。除非李谅祚真不顾士兵死活,硬用人去推,那么最少得堆四五万兵马,才能将大顺城堆下去。李谅祚会这么做么?
叶指使带着兵马下去。
王巨再次给陆诜写了一封信,一是催促他快点派出援兵,二是提醒他金汤城派出三千兵力来到平戎镇,想来金汤城兵力不会太多了,但因为大顺城下堆集了无数西夏将士,西夏必然从后方运输大量物资到前线,就是现在还在陆续运送着,金汤城作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城中一定会有许多物资。
所以请陆诜务必要出兵。
机会错过了,以后就没有了。
“是啊,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黄内侍,不仅是一个好机会,只要陆公敢这么做,不仅夺下保安军一座重要的铁门,并且也扼住了西夏重要的一条退路。如果我军击不败西夏那也罢了,如果能击败,西夏人只好从白豹城方向撤军了,或者从十二盘撤军,那么我军从后方追击,敌人就会死伤无数。”
“击败他们?”
“为什么不能击败?”王巨说道,现在他就有一个主意,但有些冒险,也要说服蔡挺同意,不然仅是他手中兵力,是办不到的。所以这时候他眼巴巴地盼望延州方向的援兵到来。
…………
西夏入侵大顺城,消息迅速送到京城。
这时候没有隐瞒必要了,赵曙立召大臣商议。
大臣聚集,赵曙发问:“朕对西夏不薄,西夏为何寇大顺城?”
大伙都不敢回答,当然各自心思不同,例如司马光很想说一句,这一切乃是庆州官员将士多事引起的,比如王巨那几战,若无那几战,西夏人如何愤怒地入侵?但他前面刚刚弹劾程勘孙长卿孙沔等人又老又无能又昏庸又懦弱,现在又说王巨多事,那等于是打自己耳光,因此不能作声了。
有的激进官员想说一句,宋朝太软弱了,所以才能欺负,但怕说出来,这个滚肉刀官家会不高兴,因此也不说。
赵曙便看向一人,刘几,问:“刘卿,你久在边陲,可知原因?”
以前是抄掠,那也罢了,现在是十万大军入侵。
并且蔡挺奏章上写得很清楚,这是满员十万。
何为满十万?就象曹操下江南,赤壁之战,有人说八十万,有人说二三十万,有人说三四十万,但肯定没有八十万,打着那个旗号的。
再比如三川口一战,有人说李元昊是十万打八千,有人说李元昊没有十万,只有八万,有人却说李元昊不止十万,为何,他是只带来了八万兵马,可三川口一战前,已将李士彬手下的叛变各寨的战士整编起来了。但这个又何必较真?无论八万还是十万,相比刘平可怜的几千兵马,又有何区别?
现在庆州一样,无论西夏有没有满员十万兵马,环庆州五十营官兵都不足,十万好,八万好,又有何区别?
刘几怎么回答呢,难道说皇上,是你太软弱了?所以开始胡说八道了:“陛下,大顺天险,非夏人可得近,恐怕是夏人与赵明有仇。”
老蕃将赵明乃是宋朝的死忠,不亚于当初的李士彬,因此每次打西夏人,赵明最积极。所以刘几有此回答。
当然,这也不算坏话,并且刘几本人也算是一个激进分子,从狄青平南有功,后来在西北,西夏抄掠周家堡,刘几请求陈述古派援兵,陈述古不听,两人结仇,于是朝廷替两人调解,先是将刘几调知鄜州,后来又调回京城判三班院。
若无王巨,这一战乃是匆匆忙忙地发起反击的,赵明的儿子率先应战,不敌,退回大顺城,因此赵曙真相信了,立即授刘几为秦凤路总管。
这也无所谓,相比于孙沔来说,刘几那不知强了几倍。
主要这一说传出去,当真不带来消积的影响?至少赵明会心想,难道我死忠大宋还做错了吗?忠于大宋不对,那么就首鼠两端吧。甚至后来梁氏银弹政策得逞,正是朝廷对这些死忠蕃子奖励不足造成的。
不过有了王巨,就有了一面照妖镜。
再说,也没有赵明之子匆匆忙忙应战的故事了。
赵曙便有些失望,不仅对刘几失望,对大家一起失望,于是说道:“将王巨的奏章找来。”
各地官员重要的奏章,劄子,札子,公文,都会存档。
这个存档有三个作用,第一个辨别人才,一件事即将发生前,各个官员看法不同,有人上书,将上书存档,当事情发生后,再拿出来辨别,就能看出那个官员有眼光。这条作用用得少,不过偶尔也会派上用场,当然,不会载于史册了。
第二个是防止官员胡说八道,上书可以,不得乱说,否则存档起来,一旦乱说后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以后就是处罚最好的凭证。但某些时候也成了攻讦对手最好的凭证。
第三个作用就是利于编史书,比如宋朝的各个实录,一是参照起居官记录的皇帝言行,二就是参照这些存档,所以无论史官如何摘抄,认真看史册,还是能看到王钦若对宋朝的某些贡献,若是再认真分析,那么王钦若也不能算是一个奸臣,至少不是李林甫那样的奸臣。但再往后去就不行了,大家伙看着存档上的记录,依然胡乱纂改,使是整个宋史面目皆非,不能参考。
不过现在存档就起了作用。
太监从存档里找到王巨的奏章,赵曙让太监朗读。
王巨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不要说什么赵明,也不要说什么生事,与赵明无关,与王巨也无关,李谅祚必然入侵庆州。所以王巨去年才在华池县强军备战。
刘几尴尬了,只好改口道:“陛下,若此,请下诏让永兴军立派大军援救。毕竟环庆州可用的兵力太少了。”
整个陕西兵力最多的地方,不是前线四路,而是永兴军,包括河中府,解州,同州,华州,总驻兵达到了八十多营。
这样的安置,一是就食方便,至少后勤花费不大,二就是策应前线四路,那一路有警,可以立即从永兴军调派兵将。
所以刘几这个说法立即得到赵曙认可,反正问也问不出所以然,于其看着大家哑口无言生闷气,不如想办法将这次危机迅速化解。
因此立即用快马下诏知永兴军王举元派兵,增援庆州。应当时间还来得及,就在赵曙与大臣商议时,西夏人才兵临大顺城下,诏书下到长安时间也很快,不足一天。那么只要王举元立即派兵,正好赶上大会战。
但第二面照妖镜出来了。r1152
varwosoadnfig={cid:”23130”,aid:”1036”};
第二四八章 九尸迎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