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190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作者:未知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190部分阅读
传出来,足以证明江秀雅在淮王府上还没有完全拿权,几乎是一点儿也没有。
看着窗外雨丝飘,妙姐儿回答如音道:“我看过这信再走,倒是重新取一件衣服来给我换上,这衣服在雨地里行走,真是可惜了。”这件朝霞最是适合在明媚光下去春游,不是件淋雨的衣服。
如音还没有接话,房外传来一声:“妙姐儿在心疼东西呢,表哥给你带回来一领好蓑衣。”朱宣离开的这几天,妙姐儿在心里一会儿想他,一会儿埋怨朱宣,丢手一走,还真是放心,可怜的妙姐儿上午理家务,下午就理公事,把自己忙得不行,百忙之中再抽出时间来抱怨朱宣,想一会儿朱宣。
此时听到房外是朱宣的声音,双手一提衣裾就从榻上下来往外面奔几步,朱宣笑吟吟走进来,高打帘子的是朱寿。
“表哥,”妙姐儿扑到朱宣怀里,如音也垂下头退出去。“来,”朱宣抱起妙姐儿如掬婴儿,重新坐回到锦榻上,亲亲她的小脸问妙姐儿:“是想表哥的多,还是抱怨表哥的多?”妙姐儿又穿这件衣服,朱宣觉得回来的是时候,再饱一次眼神
看着一身红衣灿然的妙姐儿认真想一想才回答:“一样多,”然后再详细解释清楚:“想你一回,再埋怨你一回。所以是一样多。”
朱宣喊朱寿进来:“把王妃批的公事拿来给我看。”朱寿也是低着头,低下头也能看路看清楚桌子,不会放错地方,一抬头就会看到王妃贴在王爷身上。
小桌子上本来就有笔墨,朱宣一件一件看过,不合适的就提起笔来改过来,然后对妙姐儿再解释一下,最后问她:“知道了没有?”
妙姐儿笑眯眯,在这样的时候就亲一下朱宣,这样的方式来考验人,我没有弄砸已经很不错。这样一想觉得自己很累,懒懒打一个哈欠。
有如一只猫咪一样在朱宣怀里缩起身子,缠绵欲睡的样子,这会儿是妙姐儿卖乖:“我不想走了,抱我回去吧。”
房外传来喝斥声,朱宣和妙姐儿一起往外看,朱宣不悦地问一声:“是什么事情?”
朱福走进来回话道:“是王妃房里的两个丫头春兰明波,在书房外探头探脑的,以前并没有跟着王妃来过书房,是以小厮们去斥责几句,不想惊扰到王爷王妃。”
又是这两个人,妙姐儿也有几分不高兴,对朱福道:“问问有什么事情,要到这里来。”朱福出去再进来,是和如音一起起来的:“是祝妈妈让她们来看一下王妃晚上是在书房用饭还是回去用饭?”
这倒也罢了,妙姐儿和朱宣一起不说话,朱宣道:“回去用饭,再交待她们一下规矩,这里不是乱来的。”
朱寿这个时候又送进东西来,全都是朱宣在路上买的小玩意儿,虽然不值钱,妙姐儿很开心地拿起一个小小的竹子根做的盒子在手里摩挲,可见一路上也没有把自己给丢到脑后。
还有两把纸扇,却是新画的美人与猫,朱宣打开来道:“这画匠画得不错,有几分象你抱着猫。”然后丢给妙姐儿,一只手抱着她在怀里,另外一只手重新拿起笔,继续改妙姐儿批过的公文。
雨丝在窗外轻拂,房里只有朱宣翻开公文的纸张声音和毛笔落在纸上的细碎声音,一只手握着扇子的妙姐儿这一会儿心怀大放,慢慢地在朱宣怀里睡着了。
再醒来时,头上是油纸伞,打伞的是朱寿,自己在朱宣怀里已经走过小桥,朱宣看着手臂里的妙姐儿睁开大眼睛,低声问她:“表哥给你买的扇子,上面画的是什么?”
妙姐儿揉一揉眼睛,才重新回想起来,慵懒一笑回话道:“抱着猫呢。”朱宣唇边也是一抹笑意,抱着妙姐儿的双手掂一掂,低声道:“可不是在抱着猫。”
在自己的院门前,妙姐儿才下来,这副样子总不能再让儿子看到,”眼睛在找儿子,毅将军在廊下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正在捅燕子窝,后面跟着朱禄在劝:“回来了还能不出来?捅破了窝更看不到燕子了。”
毅将军看着父母亲一起进来,才把竹竿往小丫头手里一放,迎上来接父母亲。妙姐儿用手指在儿子额头上轻点一下,才对朱禄道:“以后不要把竹竿给他,”然后看着毅将军:“你越大越淘气。”
进房间问有没有人都是先敲一下门,毅将军一到下雨担心燕子不回来,就问朱禄要一根长竹竿去“敲”燕子家的人门,足够有创意,可是那窝会不会被捅破,毅将军从来不管。
一时晚饭送上来,房里不时有星星笑声传出来,王爷出去几天这一次回来,想来和王妃是小别胜新婚,当然是笑声不断。
朱宣正在对着一桌子菜说自己这几天出去的见闻,妙姐儿对面坐着手执着素三彩的酒壶殷殷在劝酒,小脸儿上红扑扑的,眼睛有若晨星一样,正听得正是起劲。
而且不时的追问:“又去了哪里,还去了哪里?给我的这些东西都是哪里买来的?”坐在榻上吃饭的毅将军吃一口饭看一眼父亲给自己带来的泥人儿,涂得花花绿绿的鬼神面具,一包酥糖,心里只是盘算着一会儿怎么分这酥糖,每到这个时候毅将军就很是纠结:为什么总是要给冰晶留着,我喜欢给薛宝绢,或者是给姚雪慧。
小小的毅将军往外看一眼黑暗下来的天色,又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要是哥哥朱睿在这里,一定会帮着自己去看看燕子回不回来的。
还有三弟,可以一起戴这面具,我是红脸鬼,三弟可以是绿脸鬼,而这一包酥糖,端慧看到,一定会要走一多半,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雨停了以后,园子杏花更是如烟蒸霞腾一样的开得灿烂无比,早花的花瓣落尽后,小丫头淘气天天去看青果子什么时候出来再回来报信。
朱宣每天去他的书房去,妙姐儿每天在偏厅上理自己的家务,一切象是如常。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门房上的人先是看到乌珍走出来,手里牵着两匹马,一匹是白马,一匹是黄|色的马,是乌珍的座骑。
“乌珍姑娘,你今天一个人要遛两匹马不成?”门房上的人一看是王妃房里的人也是格外的客气。
每天遛马是乌珍的主要事情,白马虽然神骏,再好的千里马不经常去遛他,日日不跑也就会慢下来。
乌珍一张黑脸上咧开一嘴白牙,笑一笑并不答话就出来了。马背上的马搭子上鼓鼓的,门上的人却没有看出来。
只是看到乌珍这一会儿只在门口站着,不象平时一样一出府门就上马走了。看着乌珍只是在车马甬道上的大槐树下面站着,果然不一会儿,又一个人从府门里面走出来。
门房上的人吓一跳,赶快招呼道:“王妃。”沈王妃一身男装,一个跟的人也没有,就这么出来了。
妙姐儿对着门房上的人点点头,走出房门就从乌珍手上接过马,两个人一起上马,消失在街口的人流中。
门房上的人刚坐好,朱寿大跑小跑地跑过来,还没有站住脚就问门房上的人:“王妃刚才出去过?”
门房上的人赶快回答道:“和乌珍姑娘一起骑马出去。走了刚一会儿。”朱寿拔腿就往回跑,一直跑到书房门口才慢下来,走进去回禀王爷道:“王妃是乌珍陪着,刚走没一会儿。”
朱宣坐在书案后道:“我知道了。”面前也是一封信,比自己留给妙姐儿的要简单多了。上面只有妙姐儿四个秀气的字:“表哥辛苦。”
这丫头也偷跑出去逛了,朱宣在额头上拍一拍,怎么不学点儿表哥好的地方,表哥刚回来没几天,轮到妙姐儿跑出去了。
这信本来是交待如音晚上才送给朱宣的,是毅将军临时想起来要东西,让人来问父亲要。朱宣问一声王妃呢,就听到朱禄的回话:“王妃交待过毅将军有事情就找王爷,她说要出去。”
朱宣在房里看着妙姐儿的信,朱寿坐在房里,过一会儿,看着四门上的巡城游击将军们都来到,赶快引他们一起进到房里,自己坐在外面候着等。
一脑门子绮思的朱寿正在想跟着王爷出去时,路上遇到的一个农家丫头,在那家里避雨,就遇到这样一个妙人儿。
给自己放几天风的妙姐儿带着乌珍走到十字路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突然发现没有方向,不知道往哪里去。
出城去乱逛当然好,不过还是不要这样,这几天看着铁将军缉捕司报上的案子,路上坏人是不少,这一点儿警惕心总要有,不然有什么事情以后难回来见表哥,也难以再出门。
早知道应该把朱禄也带出来,带上朱禄再出门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看一看自己,从没有一个人出过门,再看一看乌珍,半吊子汉话说得还行;妙姐儿再想一想,对乌珍道:“我们去薛将军家去。”
诸事都已安排的还行,家务这几天里不会有大事情,表哥在书房里,妙姐儿决定给自己也放几天假,找个地方玩一玩去。
从街上一家有名气的点心铺子里买了点心,交待伙计送到薛将军家去,妙姐儿和乌珍一行在街上逛着慢慢来到薛将军家里。
在门口先问一声,薛将军不在家,是件不错的事情。对引自己进去的门房又多问一句,薛名时却是到王府去了。
妙姐儿不能不嘻嘻一笑,表哥一定满城风雨地在找我,一直坐在薛夫人房里,妙姐儿还在笑。
这笑容一直维持到见到薛名时的姨娘。
对着这两个,薛夫人安排来送茶上来的姨娘,妙姐儿才想起来,自己一时为好玩,和表哥逗乐子跑出来,也是贪图外面一定有好景致,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偷跑出来,家里还有两个天天盼着表哥去的姨娘。
笑容收了七分的妙姐儿吃着自己让铺子里送来的点心,听着薛夫人在调侃:“王妃微服私行,私行到我家里来了。也是来看看我家的民情,还是来看什么的。”
妙姐儿回一句道:“看你们家的民生,你们家晚上吃什么,明天早上又吃什么?”为了面子也好,为了已经出来了也好,妙姐儿想过,还是在薛夫人家里住两天再回去,也算是给自己一次小小的休假。
妙姐儿抿嘴儿一笑:“我住哪里?”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二章,治家(四)
第五百四十二章,治家(四)
朱宣觉得自己又清静地过一个晚上,一大早起来,站在廊下深吸一口气,院子里毅将军已经在了。
看到父亲过来,毅将军走过来行礼,对着父亲恭敬地问道:“父亲起来的早。”朱宣板着脸嗯一声,对儿子道:“你起来的时候倒也罢了,去吧。”
“是,”毅将军答应过,还是偷眼往房里看一眼,又恭敬地问父亲道:“母亲,今天会回来吧?”
院中一阵蔷薇芬芳随风而来,朱宣看一看这院子里春色几许,小丫头还要往外溜,真是不象话。
但是对着儿子的问话,朱宣淡淡道:“晚上你陪着我去接去,在薛将军家里做客呢。”从昨天晚上,毅将军就开始问母亲去了哪里?
小丫头不想表哥倒也算了,难道不想儿子不成。
毅将军这才有一丝喜色,对着父亲恭敬地答应道:“是。”然后这才走过去做自己的晨练。朱宣立于廊下只是看着儿子,天色一天比一天亮得早,刚才起身的时候是蒙蒙亮,这一会儿天光大亮。
丫头们手捧着漱洗的东西过来给王爷,朱宣就在廊下漱洗过后,把巾帛丢入盆中,这才吩咐朱禄:“让毅将军过来用饭吧。”
父子两个人对坐吃早饭,并没有做母亲的在。这还是第一次,朱宣看着毅将军一面吃饭一面想心思,就问上一句:“想什么呢?”
毅将军这才从心思中醒过来,对父亲道:“是,儿子在想母亲去薛将军,儿子也想去。”朱宣一晒,过上一会儿才道:“见天就请人,还嫌没有人陪吗?”
看着毅将军这才不说话,低头吃饭,朱宣自己倒寻思上,昨儿一夜在薛将军家里,想来是样样不习惯的,幸好还算乖,没有跑到城外去,一个单身的女子上路,哪有那么容易,偏又带的是乌珍这个汉话都说不好的服侍人。
饭后,父子两个人一个人去上学,一个人去书房,漫步行到书房去的朱宣,看到不少好春景,准备等妙姐儿回来,再好好的带着她赏玩,表哥玉石小楼藏娇,还要往外乱跑。
在书房里到近中午的时候,朱寿进来回话:“薛名时将军求见王爷。”书案后后的朱宣哦一声道:“让他进来。”
人还没有进来,一阵点心香气先传过来,这才看到薛名时手里捧着一个食盒,在书房外就打开食盒盖,所以香气先进到房里。
朱宣失笑,这点心应该是妙姐儿做的,这是表哥最喜欢的。看着薛名时双手捧着呈上来,果然回的话是:“王妃和尹夫人,我夫人一起在做点心,听厨娘们说,王妃说,这一盘子是要带回来给毅将军的。。。。。。”
下面的话薛名时没有说出来,只是恭敬地把点心呈上来。朱宣已经明白,是带回来给表哥的,当着人却说是带给毅将军的,这个死要面子不要表哥的妙姐儿,表哥不是打算晚上去接你。
拈起一块点心放在嘴里吃一口,朱宣更要乐,这分明是给表哥的。如果是给毅将军,应该会多放糖;只有给自己的,妙姐儿会另外单独再做一份,糖会少放。
一旁的薛名时当然是猜出来王妃这种只要面子不要王爷的话,所以无事来献殷勤,趁着王妃做好点心和夫人们去花园子里逛的时候,把点心送到王府里来。
书房窗外绿色的蔓藤探入窗内来,朱宣慢慢把手里的点心吃完,这才吩咐朱寿:“备马来,再请毅将军也来。”然后对一旁侍立的薛名时道:“你前面带路。”
王爷和小王爷又一次要到家里来,薛名时答应一声先走出房外,吩咐跟自己的人:“赶快回去准备招待,不要惊动夫人们。”
朱宣马上坐着毅将军,一起来到薛家,问一声夫人们都在花园子里荷花池边看荷叶,此时也只有荷叶可看。
妙姐儿和薛夫人,尹夫人坐在池边,长天碧水中一带绿油油的荷叶,三位夫人坐在池边正在笑语,有如一幅仕女图。
朱宣和毅将军来到池畔的一株冬青树后站定,微微含笑看着一天不见的妙姐儿,一件淡淡象牙色的衣服,坐在水边发丝随风几番起舞。
还是薛家的小姐宝绢先看到毅将军,很是高兴地道:“毅将军。”站在父亲膝旁的毅将军仰起脸看一看父亲,得到首肯,这才跑过去,先是喊一声:“母亲,”
对着母亲行过礼,这才对薛宝绢开始说话:“你在家里只是做什么,后日我还请客呢,你记得一定要来。”
薛夫人和尹夫人赶快行礼跪下来,只有妙姐儿脸庞含笑,眼睛只是看着朱宣的眼睛,一步一步含羞走过来,在朱宣身前盈盈拜下来,轻声道:“表哥。”
也是含笑扶起妙姐儿的南平王,握住她的两只小手在手上,温柔低声道:“表哥来接你,”顺手拂一拂妙姐儿腮边发丝,又柔声问道:“昨儿晚上睡得好不好?”
“好,”夫妻两个人一夜没有见,彼此情意绵绵,一旁长天碧水有风吹过,把荷叶香气一直带到两个人身边来。
朱宣又柔声对妙姐儿道:“咱们回去吧,临来的时候,让人做好吃的等你回去吃饭。”妙姐儿微红着脸,点头轻轻答应一声:“嗯。”
众人一起送王爷王妃和小王爷出门,看着上马离去,薛名时才对家人道:“请尹勇将军来,我准备了东西,王爷也没有留下来用饭。”
颇为遗憾的薛名时道:“请尹将军一起来吧,我和他喝几杯去。”
南平王府里,朱宣和妙姐儿对坐在窗下的锦榻上,一起往窗外看着细细爬高的蔓藤,沿着绿窗这就爬上来,在纱窗外驻足,几片绿叶微动一下,仿佛是在敲窗欲入而不得进来。
朱宣挟一筷子妙姐儿爱吃的,看着她张开嘴吃了,这才笑道:“你看表哥,果然是等着你用饭的吧。”然后又是微笑:“你这个孩子,又让表哥担心一次,我听到你去薛将军家里,心才放下来。”
“表哥,”妙姐儿则是眼泛秋水,面有红霞,回想自己这一夜的跷家过程,不好意思地道:“人家想着表哥呢,所以不想出城去。”这么现成的一句恭维话被自己随手拈来,妙姐儿也有三分得意。
果然朱宣是笑起来,伸出手臂在妙姐儿头上拍拍道:“表哥出去也想着妙姐儿呢,”然后答应妙姐儿道:“以后表哥出去,带着妙姐儿一起。”
“嗯,”妙姐儿心满意足,然后再卖一次乖:“这一次从家里跑出去,还算是有成效的。”南平王笑着哼两声。
眼前绿窗绿叶中一个妙人儿,朱宣与妙姐儿都是眼睛发亮互相看着对方。饭后犹不下榻。如音进来送水洗手,倒茶进来,垂下头也能看到王爷和王妃依偎在一起,往院子里看。
朱宣慢条斯理地在找妙姐儿开溜的理由:“想来是这院子不好,妙姐儿才跑出去,不过表哥看一看薛将军家,也不过如此?”
妙姐儿就吃吃的笑,对朱宣道:“这院子里我也要好好收拾呢,看那一角新搭的花架子,这才十几天,就开得这么好。”
朱宣低下头在妙姐儿小脸上亲一口,又想起来在京里方氏摘花的事情,取笑妙姐儿道:“这里的花,妙姐儿可以随意上梯子摘,只是自己小心不要摔下来才是。”
取笑一回,朱宣与妙姐儿一起步出房门来,吩咐丫头们取一个小小竹篮来,走到花架下。妙姐儿看着朱宣笑:“要上面那一朵。”
朱宣抱着妙姐儿的腰,把她举高,然后在下面很是得意一回道:“还是带着表哥的好吧,是不是?”
一枝高占枝头的花被妙姐儿采下来,丢到自己的小竹篮子里去,然后再吃吃笑着指挥下面抱着自己的朱宣:“再往左边来一点儿。”这样的一个人梯真的是好用之极。
乌珍站在院子里也在看着笑的时候,衣衫被人拉一下,回头来看时,却是脸色不怎么好的如音。
如音示意乌珍道:“跟我来,我和你说句话儿。”看看院子里王爷王妃当着丫头们也这样缠绵,乌珍这一时还舍不得走。
衣角又被如音拉一下,乌珍这才有几分无奈的跟着如音,一直走到廊上一角如音这才停下来,这里是几棵树,可以遮挡一下声音。
“你,”如音这才慢吞吞的开始抱怨乌珍道:“怎么王妃出门不带上我,反正要带上你呢?”这一夜想着妙姐儿的,并不是只有朱宣和毅将军父子,如音也是在想着王妃,百思不得其解,王妃怎么不带上我出去呢?
原来是为这个,乌珍黑脸上是嘻嘻笑容,直接三个字给如音道:“你傻蛋。”多么干脆的三个字,看到两个人一起走过来,随后跟着的朱禄也听到笑起来,果然是个傻蛋。
如音轻轻跺一脚,埋怨乌珍道:“你只会说三个字吗,有没有四个字的?”在朱禄的猜测中,乌珍又笑嘻嘻说出来四个字的话:“你是傻蛋。”
身后这才传来朱禄忍不住的哈哈笑声,在这笑声中,乌珍又说出来五个字的话,对朱禄如音一起道:“你们是傻蛋。”然后一溜烟跑走,再怎么喊我,也不回来。
“这个丫头,”如音只是跺脚,朱禄看着好笑道:“你自找骂,不要怪别人。”然后对如音道:“和你说正经话呢。”
如音立即板下脸来道:“你有什么正经话,不就是毅将军要东西,你现管着毅将军那一份儿呢,你去要就是。”然后也跟在乌珍后面走了,正经话就来找我,不是正经话找你也找不到。
还是去看王爷王妃摘花儿吧。
摘下满满的一篮子花,南平王夫妻一起回到房里,都是意犹未尽的看着对方,沈玉妙第一次有几分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受到朱宣的宠爱,而且朱宣的眼中,有情意在。
“表哥,”随意地拿起一枝花,一瓣一瓣地撕着玩,在榻上丢着,妙姐儿道:“昨天看到铁将军呈上来的一个案子,说是念秧,什么是念秧?”
朱宣想一想道:“就是骗子。”
瑞雪从房外轻手轻脚走开去找如音去道喜:“恭喜姐姐,王妃和王爷正在谈论姐姐的亲事呢。”不是说到年底,如音也赶快跑到房外去听。
果然房里王妃和王爷在说这件事情:“我们再出去,朱禄和如音倒是成亲以后才更方便。”王爷也是同意:“说的是,我听说你又在收拾房子,想来是给这两个奴才的。”
妙姐儿轻叹一口气道:“还有朱寿。”看一眼朱宣毫不奇怪,妙姐儿道:“想来表哥也是知道。我说把明波给朱寿的时候,朱寿还不同意,背地里就偷上了。”
听到背地里就偷上这一句话,朱宣觉得有几分是在影射自己,赶快对妙姐儿道:“既然如何,你就快些准备吧。还有那个叫春兰,不是让你早一些打发出去。”
明波占了一个便宜,就是王妃只想着早一点儿给她找一门亲事,不然的话,府里这么多丫头都是和朱寿有首尾,怎么偏就明波一个人对着王妃哭诉过后,这亲事就成了。
朱禄这一次没有太大的反应,这几年来已经快成习惯,从房里给王爷王妃叩过头出来,朱禄很是傲气地说上一句道:“以后要好好服侍我才是。”
如音不客气地道:“你再这样对我,不给你生儿子。”新婚前夕,两个人都丢下一句话,然后各自分开扬长而去。
相对于朱禄,朱寿更是不满意这门亲事,兄弟们都知道明波是准备给王爷的,王爷不见怪倒也罢了,只是明波的出身,朱寿早就问一个一清二楚。
被喊来说亲事的朱寿跪在地上,只是说一句话:“小的能不能先纳妾?”妙姐儿愕然,再看看朱宣,这就是表哥最亲信的奴才。
决定死命一拼的朱寿又叩头道:“如果她生个男孩下来,奴才才能立她为妻。”这个招三暮四的朱寿还是非常的挑剔。
朱宣勉强掌住不笑,下榻来虚踢朱寿一脚,骂道:“王妃赏你亲事,难道不好,还不快出去准备去。”
一语喝出去朱寿,朱宣这才坐到妙姐儿对面,看着揉着嫣红花瓣的妙姐儿道:“你只管准备就是,凡事有表哥在。”
对于这一对主仆,妙姐儿只能答应一声:“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表哥这座上梁曾经太不正,现在封地上还好,一到京里就不一样。
对于这下梁是歪的,妙姐儿也只能答应一声是。
福禄寿喜在王府里赏的都有房子,是夜除了朱喜不在,朱福朱禄一起跑到朱寿住的地方来道喜。
看朱寿一脸鼻子歪的样子,朱禄这一会儿成了无事人,袖手劝道:“迟早还不是要成亲,成亲也是正经事。。。。。。”
只说一句,就被朱寿骂一句:“我桌子上的镜子可是好镜子。”朱福笑个不行,自己拈起酒来没有喝两杯,门外就有人来说话了:“爹爹,母亲让你回来。”
朱显站在门外找来了。朱寿朱禄一起大笑,相与鼓掌道:“福哥快和朱喜并肩了。”
一通闷酒喝得朱寿心里烦闷,朱福和朱禄这才告辞出去,一面走一面说话:“不长眼的丫头才看上朱寿呢。”
朱禄颇为标榜自己一句:“象我这样清身自好的人哪里有?”然后低声对朱福戏谑一句道:“王爷在封地上,向是也洁身自好,前儿有一起官儿请王爷出去翠云楼,王爷也是坐坐就回来了。”
两个人走开,黑影儿走出来一个人,却是明波,自从订亲的消息出来,就一直心里喜悦,想和朱寿单独说一句话。
无意中听到“不长眼睛的人才嫁给朱寿,”让明波心里又波澜几下,看着朱寿住房里并没有别的人影,明波这才走过去敲门。
“半夜三更的,是谁?”朱寿吼一声。明波道:“是我。”然后低声道:“你开开门,我想和你说两句话。”
门一下子拉开了,朱寿一把拉着明波拖进房里,明波不由得吃惊了,房里是没有看到有人进去,可是这一会儿枕上一头青丝,人虽然没有看到,却明显房里有一个女人。
不由得明波不踉跄而去。
原来是偷着出来的,回到院门时,给等门的妈妈们一点儿碎银子,这才悄悄走回房里大哭起来。
正房里妙姐儿还没有睡,正带着祝妈妈杜妈妈和如音瑞雪在说丫头们成亲的事情,对祝妈妈道:“如音的衣服是早就备好的,再给她加一件,比着春暖若花的例子,摆设要一样的。”
小丫头银文从外面走进来,对着王妃行一个礼:“明波已经回来了,想是在房里哭。”妙姐儿让瑞雪赏她钱,和气地交待银文:“去吧,有什么事情再来说。”
这里不动声色继续说如音的亲事。朱寿的亲事当然是样样按照朱禄的例子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妙姐儿才和朱宣学毅将军的话:“儿子说如果我们不去,他要坐首席。”朱宣觉得可以满足,对妙姐儿道:“老子主完婚,让儿子坐首席。”
夫妻两个人绝口不提朱寿,朱宣怕一提朱寿,妙姐儿就要继续说不好,怎么听怎么象在影射自己;妙姐儿怕一提朱寿,自己就要忍不住影射朱宣两句,都是表哥教出来的好奴才。
朱宣只是说出门的事情:“赶快给两个奴才成亲,我们还要赶着出去呢。今年事情象是特别的多。”
一提起正经事,妙姐儿也不再说丫头们成亲的事情,反而安慰朱宣道:“有表哥在,就什么都好。”
朱宣只是沉思:“只是不想打仗,倒是下半年再打的好。上半年我们先要安内才是。几个钦犯押到京里去,回音一时还没有回来;苗寨让他们乱去,这样打下去,不供奉,他们也没有多少钱余下来,天天打。”
自己又想一会儿,对妙姐儿道:“两个奴才以后再休息吧,他们成了亲我们就先去申大人那里看一看,你不是还要帮三弟妹送钱。”
提起这件事情,真真是无奈,妙姐儿道:“三弟妹在家里,母亲也算是宠爱的。倒不是说我一定抬举小星,”妙姐儿对着朱宣俏皮的一笑,古人的规矩就是嫡庶有规矩。
继续道:“只是去几次人去往申家送东西,一次都没有见到董姨娘。”银子送不过去,妙姐儿来了脾气,回来以后十天就往申家送一次东西去。
有一次去的是位知道王妃心思的管事妈妈,特意提一句:“怎么不见董姨娘,”还是没有见到。
朱宣对妙姐儿还是指点的多,只是笑:“你和母亲对三弟妹越好,申夫人越发的要自己挡住这体面才是。”
这倒也是,想一想申夫人在京里,出去的时候少,只是和申氏处感情的时候多。直到申夫人离京,申氏才和大嫂单独说一句:“我倒想清静一下,又不能不让人看着我和母亲和睦。”真是累死人。
一向会抓住机会的南平王,抓住这样说话的机会对着妙姐儿适时的说一句自己一直担心地事情,朱宣手轻轻抚着妙姐儿的头发,柔声道:“家里的这两个人,你平时就待的不错。只是让她们呆着吧,表哥总是疼你的。”
妙姐儿会意地答应道:“我会好好待她们的。”然后紧紧搂住朱宣的腰,把小脸儿埋在朱宣怀里,娇娇嗲嗲地喊上一声:“表哥。”
其实自己心里在发笑,表哥怕我再把姨娘嫁出去。朱宣拍着怀里的这个孩子,总算是把自己这句话说出来,一直想说,苦于找不到机会。
留着两个人给妙姐儿装装体面不是很好,一成亲,姨娘一个一个的打发出去,朱宣觉得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
轻轻拍着怀里的妙姐儿,过一会儿就没有声音了,这么快就睡着,不象平时总要再说上一会儿,侧耳听一听窗户根下竹子沙沙响。妙姐儿这孩子,总是要在窗户下面种上竹子,听那细碎的声音。
不管朱寿朱禄情愿与否,这门亲事还是成了,一成了亲,就要赶快收拾王爷王妃的出行。朱宣背地里安慰过朱寿:“你要再有喜欢的,我给你作主就是。”
不过朱寿对王爷这句话觉得可信度不高,跟随王爷以来,第一次有不高的可信度,全是因为沈王妃实在太得宠。
王爷自己是逛惯花丛,也许会有厌倦时,我朱寿还正当青年,正是玩乐的好时光。毅将军对于出门只是让母亲记得提醒自己:“我以后买东西,也要有宝绢一份。”
出了城门妙姐儿对着朱宣还在笑:“是不是订亲以后都会这样,不订下来的都是好的。”如果不给毅将军和顾冰晶订亲,或许毅将军也会热乎乎的给冰晶留一份,不象是现在苦着脸给冰晶留,倒象是为了母亲的话才留的。
朱宣看一看跟在后面的朱寿朱禄如音乌珍,毅将军这一次是坐在马上,是以马速不快,本来南平王就不着急。
要跟老子打仗是不是?苗人也好,夷人也好,你们候着好了,等老子七月农收以后再和你们理论。你叫我打我就要去打,能这样做的左贤王达玛已经在地底下呆着呢。
眼前教妻训子比什么都重要,一想起来留在京里的世子朱睿,朱宣心里就要疼一下,我的长子,却不在我眼前。
妙姐儿这一会儿又在和儿子说话:“你拿着个弹弓又要打鸟不是,那鸟让它鸣叫吧,路上还添行色。”
如音满面春风,朱禄一如平时,一个是成亲了,我要和你成亲果然就成亲了,这几年的时间不是白白耗的,朱禄则是搔头,抱着一个人象是挺香,如音用的香粉一向是家里采买的,当然也是好的。朱禄只是觉得这身子香软。
朱寿对着乌珍,大眼瞪小眼,给我娶一个不能出门侍候的丫头,朱寿一想就要眼泪花花的流,朱禄这小子晚上有人睡,我还没有呢。
主仆几人各自心思,在春末初夏里算是悠游地上了路,最为高兴最为没有心思的当然独数毅将军,毅将军唯一的遗憾就是:“哥哥不在身边,不能帮我打鸟。”
妙姐儿在柳枝旁停下马来,随手摘下一两枝柳条,这应该不算破坏公物吧,这都是我家的。编成一个柳树花环,先给了毅将军。
朱宣就板起脸来:“嗯,只是和儿子玩上了。”前方有马蹄声响,奔马上一个大大的头先看到,铁将军马没有停稳就翻身下马来,对王爷马前回禀道:“王爷,末将迎接来迟。”
这样的马术,朱宣也是眼中有笑意,此人可以当将军。原以为只是一个捕快头子。朱宣对铁将军道:“不要惊动他们,我和王妃一起去看看去。”
又走一程,前面是十里长亭,沈玉妙总算是看到什么是念秧的人了,不过这个人生得真是不错。
朱宣和男装的妙姐儿已经是两棵玉树,再加上这个人,长亭内是三棵玉树,让多出来的那一棵玉树身边的人眼睛都直了。
多出来的那一棵玉树当然是娇嗔的,这一位通名却是姓金。念秧实是一种骗局,一个长的漂亮的男人和人勾搭,然后被人捉j诈财物。
南平王为了防止自己的小王妃无事就乱跑出去,生动活香的给妙姐儿上了一堂课。
这是在入夜时分了,朱宣怀里抱着妙姐儿,是背对自己,妙姐儿则是拍着毅将军沉沉入睡以后,才转过身来,还在想着刚才的喧闹声。
是吃吃的笑:“表哥,刚才的声音是捉j吧?”毅将军刚刚入睡,差一点儿就要被吵醒。手拍着儿子的妙姐儿对着朱宣取笑:“表哥你是安排好让我看这个的。”
朱宣格外的柔声,低声道:“看到没有,一个人跑出来不是好玩的,这些人都是一伙的,里面有一个是生得格外好的,可以迷惑人。要是入了港,与他同榻而眠,就有人要来捉j了。这样就可以诈财物。”
书生们来赶考,算是螳螂捕蝉,这里面行骗的人就很多,人多的地方好行骗。沈王妃活色生香的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当然明白自己的丈夫 ,南平王朱宣只有一个用意,一个女子单独出门不是好玩的。
既然又提起来书生,妙姐儿格外怜惜:“表哥,大多数的人都是可惜的。”朱宣当然知道,只是哄着妙姐儿不要难过道:“人受挫折,未必就是坏事情。”
房外一个声音朗声接话道:“人受挫折,未必就是坏事情,先生说的是。”窗外一个人一纵而入。
进到房里来,随身而来的风势刮得油灯有几分扑闪,只有房里睡着的两个人却是没有什么惊吓。
缩在朱宣怀里的妙姐儿只是睁大眼睛,大侠呀,就这么从窗子就进来了,不请自入,嗯,算是侠盗还是毛贼?
朱宣则是手在被子里安抚着妙姐儿,只是略带惊异,象是觉得这人打碎自己的鸳梦一样,慢慢才问一句:“你是谁?”
那个人黑衣蒙面,嘎嘎一声笑声:“今晚我的同伴被人抓走,我却还是不能忘掉你们这两只肥羊。”却原来是同念秧骗人的是一伙的。
这句话说完,只听到一声轻笑,却是妙姐儿发出来的,朱宣两个人睡姿都没有改变,只是说一声:“送客。”
房门打开,朱寿朱禄仗剑冲进来,窗下等候的又是铁将军。房中重新恢复平静,南平王颇为悠然地说一句:“妙姐儿,你看到了,一个人跑出来是不行的。”
沈玉妙嘻嘻而笑:“表哥,我知道了。”然后由衷地夸奖一声:“表哥真厉害,想有什么的例子就手到擒来。”
朱宣无声笑一下,表哥么,当然是看好才带你出来。不然你这个小丫头没事就觉得出门挺好玩。
这样的一场活生生的场面,让妙姐儿彻底死了没事就出走的心,再上路时只是怏怏的,朱宣心里倒有几分担心:“妙姐儿,你这个孩子,表哥在呢,难道又吓到了。”
昨儿晚上进来的那个梁上君子,看来不应该让他进来才是。
妙姐儿在光中也是没精打采的回话:“表哥,没有吓倒,只是觉得没精神。”沈玉妙在心里窃笑,那么多出门的人都没有事情,独我出门就看到这样的事情,表哥又是好安排,以后难道只有表哥可以乱跑出来,我就不行。
夫妻两个人在这里你一招我一招地过着没完,朱宣倒是信以为真,自己的妙姐儿是多么娇弱的一个人。
“到表哥马上来吧。”朱宣只是心疼地道,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妻子全然不是象自己想象中一样,那么柔弱。
沈玉妙还是没精打采:“不用了,表哥,我不想总是缠着你。”可见人要是心眼儿太多,是会遭报应的。
过一会儿,天色暗下来,朱寿先说一声:“王爷,只怕是有雨。”初夏时分,暴雨时常不期而至,这话刚落音,大雨滂沱而至。
眼前是一处堤岸,连个歇凉的大树也没有,看着王爷把王妃抱下马来,解下自己的外衣给王妃顶在头上,朱寿朱禄都赶快解下外衣来,一个给王妃顶在头上,一个是紧紧裹起毅将军来。
一阵风吹过来,人人都觉得凉风刺骨,朱宣看一看这雨,象是要下一会儿的样子,而衣服下面的妙姐儿,虽然淋的雨太少,可是面白如纸,已经在打寒噤。
就是说话声音也是抖抖的:“表。。。。。。哥,我。。。。。。冷的很。”坐在房内看瓢泼大雨,院内落红阵阵或许是景致,自己在这瓢泼大雨中淋一回就是两回事了。
“找避雨地方,朱禄你飞马前面去,朱寿,”朱宣沉声吩咐道:“快去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190部分阅读
欲望文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190部分阅读
传出来,足以证明江秀雅在淮王府上还没有完全拿权,几乎是一点儿也没有。
看着窗外雨丝飘,妙姐儿回答如音道:“我看过这信再走,倒是重新取一件衣服来给我换上,这衣服在雨地里行走,真是可惜了。”这件朝霞最是适合在明媚光下去春游,不是件淋雨的衣服。
如音还没有接话,房外传来一声:“妙姐儿在心疼东西呢,表哥给你带回来一领好蓑衣。”朱宣离开的这几天,妙姐儿在心里一会儿想他,一会儿埋怨朱宣,丢手一走,还真是放心,可怜的妙姐儿上午理家务,下午就理公事,把自己忙得不行,百忙之中再抽出时间来抱怨朱宣,想一会儿朱宣。
此时听到房外是朱宣的声音,双手一提衣裾就从榻上下来往外面奔几步,朱宣笑吟吟走进来,高打帘子的是朱寿。
“表哥,”妙姐儿扑到朱宣怀里,如音也垂下头退出去。“来,”朱宣抱起妙姐儿如掬婴儿,重新坐回到锦榻上,亲亲她的小脸问妙姐儿:“是想表哥的多,还是抱怨表哥的多?”妙姐儿又穿这件衣服,朱宣觉得回来的是时候,再饱一次眼神
看着一身红衣灿然的妙姐儿认真想一想才回答:“一样多,”然后再详细解释清楚:“想你一回,再埋怨你一回。所以是一样多。”
朱宣喊朱寿进来:“把王妃批的公事拿来给我看。”朱寿也是低着头,低下头也能看路看清楚桌子,不会放错地方,一抬头就会看到王妃贴在王爷身上。
小桌子上本来就有笔墨,朱宣一件一件看过,不合适的就提起笔来改过来,然后对妙姐儿再解释一下,最后问她:“知道了没有?”
妙姐儿笑眯眯,在这样的时候就亲一下朱宣,这样的方式来考验人,我没有弄砸已经很不错。这样一想觉得自己很累,懒懒打一个哈欠。
有如一只猫咪一样在朱宣怀里缩起身子,缠绵欲睡的样子,这会儿是妙姐儿卖乖:“我不想走了,抱我回去吧。”
房外传来喝斥声,朱宣和妙姐儿一起往外看,朱宣不悦地问一声:“是什么事情?”
朱福走进来回话道:“是王妃房里的两个丫头春兰明波,在书房外探头探脑的,以前并没有跟着王妃来过书房,是以小厮们去斥责几句,不想惊扰到王爷王妃。”
又是这两个人,妙姐儿也有几分不高兴,对朱福道:“问问有什么事情,要到这里来。”朱福出去再进来,是和如音一起起来的:“是祝妈妈让她们来看一下王妃晚上是在书房用饭还是回去用饭?”
这倒也罢了,妙姐儿和朱宣一起不说话,朱宣道:“回去用饭,再交待她们一下规矩,这里不是乱来的。”
朱寿这个时候又送进东西来,全都是朱宣在路上买的小玩意儿,虽然不值钱,妙姐儿很开心地拿起一个小小的竹子根做的盒子在手里摩挲,可见一路上也没有把自己给丢到脑后。
还有两把纸扇,却是新画的美人与猫,朱宣打开来道:“这画匠画得不错,有几分象你抱着猫。”然后丢给妙姐儿,一只手抱着她在怀里,另外一只手重新拿起笔,继续改妙姐儿批过的公文。
雨丝在窗外轻拂,房里只有朱宣翻开公文的纸张声音和毛笔落在纸上的细碎声音,一只手握着扇子的妙姐儿这一会儿心怀大放,慢慢地在朱宣怀里睡着了。
再醒来时,头上是油纸伞,打伞的是朱寿,自己在朱宣怀里已经走过小桥,朱宣看着手臂里的妙姐儿睁开大眼睛,低声问她:“表哥给你买的扇子,上面画的是什么?”
妙姐儿揉一揉眼睛,才重新回想起来,慵懒一笑回话道:“抱着猫呢。”朱宣唇边也是一抹笑意,抱着妙姐儿的双手掂一掂,低声道:“可不是在抱着猫。”
在自己的院门前,妙姐儿才下来,这副样子总不能再让儿子看到,”眼睛在找儿子,毅将军在廊下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正在捅燕子窝,后面跟着朱禄在劝:“回来了还能不出来?捅破了窝更看不到燕子了。”
毅将军看着父母亲一起进来,才把竹竿往小丫头手里一放,迎上来接父母亲。妙姐儿用手指在儿子额头上轻点一下,才对朱禄道:“以后不要把竹竿给他,”然后看着毅将军:“你越大越淘气。”
进房间问有没有人都是先敲一下门,毅将军一到下雨担心燕子不回来,就问朱禄要一根长竹竿去“敲”燕子家的人门,足够有创意,可是那窝会不会被捅破,毅将军从来不管。
一时晚饭送上来,房里不时有星星笑声传出来,王爷出去几天这一次回来,想来和王妃是小别胜新婚,当然是笑声不断。
朱宣正在对着一桌子菜说自己这几天出去的见闻,妙姐儿对面坐着手执着素三彩的酒壶殷殷在劝酒,小脸儿上红扑扑的,眼睛有若晨星一样,正听得正是起劲。
而且不时的追问:“又去了哪里,还去了哪里?给我的这些东西都是哪里买来的?”坐在榻上吃饭的毅将军吃一口饭看一眼父亲给自己带来的泥人儿,涂得花花绿绿的鬼神面具,一包酥糖,心里只是盘算着一会儿怎么分这酥糖,每到这个时候毅将军就很是纠结:为什么总是要给冰晶留着,我喜欢给薛宝绢,或者是给姚雪慧。
小小的毅将军往外看一眼黑暗下来的天色,又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要是哥哥朱睿在这里,一定会帮着自己去看看燕子回不回来的。
还有三弟,可以一起戴这面具,我是红脸鬼,三弟可以是绿脸鬼,而这一包酥糖,端慧看到,一定会要走一多半,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雨停了以后,园子杏花更是如烟蒸霞腾一样的开得灿烂无比,早花的花瓣落尽后,小丫头淘气天天去看青果子什么时候出来再回来报信。
朱宣每天去他的书房去,妙姐儿每天在偏厅上理自己的家务,一切象是如常。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门房上的人先是看到乌珍走出来,手里牵着两匹马,一匹是白马,一匹是黄|色的马,是乌珍的座骑。
“乌珍姑娘,你今天一个人要遛两匹马不成?”门房上的人一看是王妃房里的人也是格外的客气。
每天遛马是乌珍的主要事情,白马虽然神骏,再好的千里马不经常去遛他,日日不跑也就会慢下来。
乌珍一张黑脸上咧开一嘴白牙,笑一笑并不答话就出来了。马背上的马搭子上鼓鼓的,门上的人却没有看出来。
只是看到乌珍这一会儿只在门口站着,不象平时一样一出府门就上马走了。看着乌珍只是在车马甬道上的大槐树下面站着,果然不一会儿,又一个人从府门里面走出来。
门房上的人吓一跳,赶快招呼道:“王妃。”沈王妃一身男装,一个跟的人也没有,就这么出来了。
妙姐儿对着门房上的人点点头,走出房门就从乌珍手上接过马,两个人一起上马,消失在街口的人流中。
门房上的人刚坐好,朱寿大跑小跑地跑过来,还没有站住脚就问门房上的人:“王妃刚才出去过?”
门房上的人赶快回答道:“和乌珍姑娘一起骑马出去。走了刚一会儿。”朱寿拔腿就往回跑,一直跑到书房门口才慢下来,走进去回禀王爷道:“王妃是乌珍陪着,刚走没一会儿。”
朱宣坐在书案后道:“我知道了。”面前也是一封信,比自己留给妙姐儿的要简单多了。上面只有妙姐儿四个秀气的字:“表哥辛苦。”
这丫头也偷跑出去逛了,朱宣在额头上拍一拍,怎么不学点儿表哥好的地方,表哥刚回来没几天,轮到妙姐儿跑出去了。
这信本来是交待如音晚上才送给朱宣的,是毅将军临时想起来要东西,让人来问父亲要。朱宣问一声王妃呢,就听到朱禄的回话:“王妃交待过毅将军有事情就找王爷,她说要出去。”
朱宣在房里看着妙姐儿的信,朱寿坐在房里,过一会儿,看着四门上的巡城游击将军们都来到,赶快引他们一起进到房里,自己坐在外面候着等。
一脑门子绮思的朱寿正在想跟着王爷出去时,路上遇到的一个农家丫头,在那家里避雨,就遇到这样一个妙人儿。
给自己放几天风的妙姐儿带着乌珍走到十字路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突然发现没有方向,不知道往哪里去。
出城去乱逛当然好,不过还是不要这样,这几天看着铁将军缉捕司报上的案子,路上坏人是不少,这一点儿警惕心总要有,不然有什么事情以后难回来见表哥,也难以再出门。
早知道应该把朱禄也带出来,带上朱禄再出门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看一看自己,从没有一个人出过门,再看一看乌珍,半吊子汉话说得还行;妙姐儿再想一想,对乌珍道:“我们去薛将军家去。”
诸事都已安排的还行,家务这几天里不会有大事情,表哥在书房里,妙姐儿决定给自己也放几天假,找个地方玩一玩去。
从街上一家有名气的点心铺子里买了点心,交待伙计送到薛将军家去,妙姐儿和乌珍一行在街上逛着慢慢来到薛将军家里。
在门口先问一声,薛将军不在家,是件不错的事情。对引自己进去的门房又多问一句,薛名时却是到王府去了。
妙姐儿不能不嘻嘻一笑,表哥一定满城风雨地在找我,一直坐在薛夫人房里,妙姐儿还在笑。
这笑容一直维持到见到薛名时的姨娘。
对着这两个,薛夫人安排来送茶上来的姨娘,妙姐儿才想起来,自己一时为好玩,和表哥逗乐子跑出来,也是贪图外面一定有好景致,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偷跑出来,家里还有两个天天盼着表哥去的姨娘。
笑容收了七分的妙姐儿吃着自己让铺子里送来的点心,听着薛夫人在调侃:“王妃微服私行,私行到我家里来了。也是来看看我家的民情,还是来看什么的。”
妙姐儿回一句道:“看你们家的民生,你们家晚上吃什么,明天早上又吃什么?”为了面子也好,为了已经出来了也好,妙姐儿想过,还是在薛夫人家里住两天再回去,也算是给自己一次小小的休假。
妙姐儿抿嘴儿一笑:“我住哪里?”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二章,治家(四)
第五百四十二章,治家(四)
朱宣觉得自己又清静地过一个晚上,一大早起来,站在廊下深吸一口气,院子里毅将军已经在了。
看到父亲过来,毅将军走过来行礼,对着父亲恭敬地问道:“父亲起来的早。”朱宣板着脸嗯一声,对儿子道:“你起来的时候倒也罢了,去吧。”
“是,”毅将军答应过,还是偷眼往房里看一眼,又恭敬地问父亲道:“母亲,今天会回来吧?”
院中一阵蔷薇芬芳随风而来,朱宣看一看这院子里春色几许,小丫头还要往外溜,真是不象话。
但是对着儿子的问话,朱宣淡淡道:“晚上你陪着我去接去,在薛将军家里做客呢。”从昨天晚上,毅将军就开始问母亲去了哪里?
小丫头不想表哥倒也算了,难道不想儿子不成。
毅将军这才有一丝喜色,对着父亲恭敬地答应道:“是。”然后这才走过去做自己的晨练。朱宣立于廊下只是看着儿子,天色一天比一天亮得早,刚才起身的时候是蒙蒙亮,这一会儿天光大亮。
丫头们手捧着漱洗的东西过来给王爷,朱宣就在廊下漱洗过后,把巾帛丢入盆中,这才吩咐朱禄:“让毅将军过来用饭吧。”
父子两个人对坐吃早饭,并没有做母亲的在。这还是第一次,朱宣看着毅将军一面吃饭一面想心思,就问上一句:“想什么呢?”
毅将军这才从心思中醒过来,对父亲道:“是,儿子在想母亲去薛将军,儿子也想去。”朱宣一晒,过上一会儿才道:“见天就请人,还嫌没有人陪吗?”
看着毅将军这才不说话,低头吃饭,朱宣自己倒寻思上,昨儿一夜在薛将军家里,想来是样样不习惯的,幸好还算乖,没有跑到城外去,一个单身的女子上路,哪有那么容易,偏又带的是乌珍这个汉话都说不好的服侍人。
饭后,父子两个人一个人去上学,一个人去书房,漫步行到书房去的朱宣,看到不少好春景,准备等妙姐儿回来,再好好的带着她赏玩,表哥玉石小楼藏娇,还要往外乱跑。
在书房里到近中午的时候,朱寿进来回话:“薛名时将军求见王爷。”书案后后的朱宣哦一声道:“让他进来。”
人还没有进来,一阵点心香气先传过来,这才看到薛名时手里捧着一个食盒,在书房外就打开食盒盖,所以香气先进到房里。
朱宣失笑,这点心应该是妙姐儿做的,这是表哥最喜欢的。看着薛名时双手捧着呈上来,果然回的话是:“王妃和尹夫人,我夫人一起在做点心,听厨娘们说,王妃说,这一盘子是要带回来给毅将军的。。。。。。”
下面的话薛名时没有说出来,只是恭敬地把点心呈上来。朱宣已经明白,是带回来给表哥的,当着人却说是带给毅将军的,这个死要面子不要表哥的妙姐儿,表哥不是打算晚上去接你。
拈起一块点心放在嘴里吃一口,朱宣更要乐,这分明是给表哥的。如果是给毅将军,应该会多放糖;只有给自己的,妙姐儿会另外单独再做一份,糖会少放。
一旁的薛名时当然是猜出来王妃这种只要面子不要王爷的话,所以无事来献殷勤,趁着王妃做好点心和夫人们去花园子里逛的时候,把点心送到王府里来。
书房窗外绿色的蔓藤探入窗内来,朱宣慢慢把手里的点心吃完,这才吩咐朱寿:“备马来,再请毅将军也来。”然后对一旁侍立的薛名时道:“你前面带路。”
王爷和小王爷又一次要到家里来,薛名时答应一声先走出房外,吩咐跟自己的人:“赶快回去准备招待,不要惊动夫人们。”
朱宣马上坐着毅将军,一起来到薛家,问一声夫人们都在花园子里荷花池边看荷叶,此时也只有荷叶可看。
妙姐儿和薛夫人,尹夫人坐在池边,长天碧水中一带绿油油的荷叶,三位夫人坐在池边正在笑语,有如一幅仕女图。
朱宣和毅将军来到池畔的一株冬青树后站定,微微含笑看着一天不见的妙姐儿,一件淡淡象牙色的衣服,坐在水边发丝随风几番起舞。
还是薛家的小姐宝绢先看到毅将军,很是高兴地道:“毅将军。”站在父亲膝旁的毅将军仰起脸看一看父亲,得到首肯,这才跑过去,先是喊一声:“母亲,”
对着母亲行过礼,这才对薛宝绢开始说话:“你在家里只是做什么,后日我还请客呢,你记得一定要来。”
薛夫人和尹夫人赶快行礼跪下来,只有妙姐儿脸庞含笑,眼睛只是看着朱宣的眼睛,一步一步含羞走过来,在朱宣身前盈盈拜下来,轻声道:“表哥。”
也是含笑扶起妙姐儿的南平王,握住她的两只小手在手上,温柔低声道:“表哥来接你,”顺手拂一拂妙姐儿腮边发丝,又柔声问道:“昨儿晚上睡得好不好?”
“好,”夫妻两个人一夜没有见,彼此情意绵绵,一旁长天碧水有风吹过,把荷叶香气一直带到两个人身边来。
朱宣又柔声对妙姐儿道:“咱们回去吧,临来的时候,让人做好吃的等你回去吃饭。”妙姐儿微红着脸,点头轻轻答应一声:“嗯。”
众人一起送王爷王妃和小王爷出门,看着上马离去,薛名时才对家人道:“请尹勇将军来,我准备了东西,王爷也没有留下来用饭。”
颇为遗憾的薛名时道:“请尹将军一起来吧,我和他喝几杯去。”
南平王府里,朱宣和妙姐儿对坐在窗下的锦榻上,一起往窗外看着细细爬高的蔓藤,沿着绿窗这就爬上来,在纱窗外驻足,几片绿叶微动一下,仿佛是在敲窗欲入而不得进来。
朱宣挟一筷子妙姐儿爱吃的,看着她张开嘴吃了,这才笑道:“你看表哥,果然是等着你用饭的吧。”然后又是微笑:“你这个孩子,又让表哥担心一次,我听到你去薛将军家里,心才放下来。”
“表哥,”妙姐儿则是眼泛秋水,面有红霞,回想自己这一夜的跷家过程,不好意思地道:“人家想着表哥呢,所以不想出城去。”这么现成的一句恭维话被自己随手拈来,妙姐儿也有三分得意。
果然朱宣是笑起来,伸出手臂在妙姐儿头上拍拍道:“表哥出去也想着妙姐儿呢,”然后答应妙姐儿道:“以后表哥出去,带着妙姐儿一起。”
“嗯,”妙姐儿心满意足,然后再卖一次乖:“这一次从家里跑出去,还算是有成效的。”南平王笑着哼两声。
眼前绿窗绿叶中一个妙人儿,朱宣与妙姐儿都是眼睛发亮互相看着对方。饭后犹不下榻。如音进来送水洗手,倒茶进来,垂下头也能看到王爷和王妃依偎在一起,往院子里看。
朱宣慢条斯理地在找妙姐儿开溜的理由:“想来是这院子不好,妙姐儿才跑出去,不过表哥看一看薛将军家,也不过如此?”
妙姐儿就吃吃的笑,对朱宣道:“这院子里我也要好好收拾呢,看那一角新搭的花架子,这才十几天,就开得这么好。”
朱宣低下头在妙姐儿小脸上亲一口,又想起来在京里方氏摘花的事情,取笑妙姐儿道:“这里的花,妙姐儿可以随意上梯子摘,只是自己小心不要摔下来才是。”
取笑一回,朱宣与妙姐儿一起步出房门来,吩咐丫头们取一个小小竹篮来,走到花架下。妙姐儿看着朱宣笑:“要上面那一朵。”
朱宣抱着妙姐儿的腰,把她举高,然后在下面很是得意一回道:“还是带着表哥的好吧,是不是?”
一枝高占枝头的花被妙姐儿采下来,丢到自己的小竹篮子里去,然后再吃吃笑着指挥下面抱着自己的朱宣:“再往左边来一点儿。”这样的一个人梯真的是好用之极。
乌珍站在院子里也在看着笑的时候,衣衫被人拉一下,回头来看时,却是脸色不怎么好的如音。
如音示意乌珍道:“跟我来,我和你说句话儿。”看看院子里王爷王妃当着丫头们也这样缠绵,乌珍这一时还舍不得走。
衣角又被如音拉一下,乌珍这才有几分无奈的跟着如音,一直走到廊上一角如音这才停下来,这里是几棵树,可以遮挡一下声音。
“你,”如音这才慢吞吞的开始抱怨乌珍道:“怎么王妃出门不带上我,反正要带上你呢?”这一夜想着妙姐儿的,并不是只有朱宣和毅将军父子,如音也是在想着王妃,百思不得其解,王妃怎么不带上我出去呢?
原来是为这个,乌珍黑脸上是嘻嘻笑容,直接三个字给如音道:“你傻蛋。”多么干脆的三个字,看到两个人一起走过来,随后跟着的朱禄也听到笑起来,果然是个傻蛋。
如音轻轻跺一脚,埋怨乌珍道:“你只会说三个字吗,有没有四个字的?”在朱禄的猜测中,乌珍又笑嘻嘻说出来四个字的话:“你是傻蛋。”
身后这才传来朱禄忍不住的哈哈笑声,在这笑声中,乌珍又说出来五个字的话,对朱禄如音一起道:“你们是傻蛋。”然后一溜烟跑走,再怎么喊我,也不回来。
“这个丫头,”如音只是跺脚,朱禄看着好笑道:“你自找骂,不要怪别人。”然后对如音道:“和你说正经话呢。”
如音立即板下脸来道:“你有什么正经话,不就是毅将军要东西,你现管着毅将军那一份儿呢,你去要就是。”然后也跟在乌珍后面走了,正经话就来找我,不是正经话找你也找不到。
还是去看王爷王妃摘花儿吧。
摘下满满的一篮子花,南平王夫妻一起回到房里,都是意犹未尽的看着对方,沈玉妙第一次有几分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受到朱宣的宠爱,而且朱宣的眼中,有情意在。
“表哥,”随意地拿起一枝花,一瓣一瓣地撕着玩,在榻上丢着,妙姐儿道:“昨天看到铁将军呈上来的一个案子,说是念秧,什么是念秧?”
朱宣想一想道:“就是骗子。”
瑞雪从房外轻手轻脚走开去找如音去道喜:“恭喜姐姐,王妃和王爷正在谈论姐姐的亲事呢。”不是说到年底,如音也赶快跑到房外去听。
果然房里王妃和王爷在说这件事情:“我们再出去,朱禄和如音倒是成亲以后才更方便。”王爷也是同意:“说的是,我听说你又在收拾房子,想来是给这两个奴才的。”
妙姐儿轻叹一口气道:“还有朱寿。”看一眼朱宣毫不奇怪,妙姐儿道:“想来表哥也是知道。我说把明波给朱寿的时候,朱寿还不同意,背地里就偷上了。”
听到背地里就偷上这一句话,朱宣觉得有几分是在影射自己,赶快对妙姐儿道:“既然如何,你就快些准备吧。还有那个叫春兰,不是让你早一些打发出去。”
明波占了一个便宜,就是王妃只想着早一点儿给她找一门亲事,不然的话,府里这么多丫头都是和朱寿有首尾,怎么偏就明波一个人对着王妃哭诉过后,这亲事就成了。
朱禄这一次没有太大的反应,这几年来已经快成习惯,从房里给王爷王妃叩过头出来,朱禄很是傲气地说上一句道:“以后要好好服侍我才是。”
如音不客气地道:“你再这样对我,不给你生儿子。”新婚前夕,两个人都丢下一句话,然后各自分开扬长而去。
相对于朱禄,朱寿更是不满意这门亲事,兄弟们都知道明波是准备给王爷的,王爷不见怪倒也罢了,只是明波的出身,朱寿早就问一个一清二楚。
被喊来说亲事的朱寿跪在地上,只是说一句话:“小的能不能先纳妾?”妙姐儿愕然,再看看朱宣,这就是表哥最亲信的奴才。
决定死命一拼的朱寿又叩头道:“如果她生个男孩下来,奴才才能立她为妻。”这个招三暮四的朱寿还是非常的挑剔。
朱宣勉强掌住不笑,下榻来虚踢朱寿一脚,骂道:“王妃赏你亲事,难道不好,还不快出去准备去。”
一语喝出去朱寿,朱宣这才坐到妙姐儿对面,看着揉着嫣红花瓣的妙姐儿道:“你只管准备就是,凡事有表哥在。”
对于这一对主仆,妙姐儿只能答应一声:“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表哥这座上梁曾经太不正,现在封地上还好,一到京里就不一样。
对于这下梁是歪的,妙姐儿也只能答应一声是。
福禄寿喜在王府里赏的都有房子,是夜除了朱喜不在,朱福朱禄一起跑到朱寿住的地方来道喜。
看朱寿一脸鼻子歪的样子,朱禄这一会儿成了无事人,袖手劝道:“迟早还不是要成亲,成亲也是正经事。。。。。。”
只说一句,就被朱寿骂一句:“我桌子上的镜子可是好镜子。”朱福笑个不行,自己拈起酒来没有喝两杯,门外就有人来说话了:“爹爹,母亲让你回来。”
朱显站在门外找来了。朱寿朱禄一起大笑,相与鼓掌道:“福哥快和朱喜并肩了。”
一通闷酒喝得朱寿心里烦闷,朱福和朱禄这才告辞出去,一面走一面说话:“不长眼的丫头才看上朱寿呢。”
朱禄颇为标榜自己一句:“象我这样清身自好的人哪里有?”然后低声对朱福戏谑一句道:“王爷在封地上,向是也洁身自好,前儿有一起官儿请王爷出去翠云楼,王爷也是坐坐就回来了。”
两个人走开,黑影儿走出来一个人,却是明波,自从订亲的消息出来,就一直心里喜悦,想和朱寿单独说一句话。
无意中听到“不长眼睛的人才嫁给朱寿,”让明波心里又波澜几下,看着朱寿住房里并没有别的人影,明波这才走过去敲门。
“半夜三更的,是谁?”朱寿吼一声。明波道:“是我。”然后低声道:“你开开门,我想和你说两句话。”
门一下子拉开了,朱寿一把拉着明波拖进房里,明波不由得吃惊了,房里是没有看到有人进去,可是这一会儿枕上一头青丝,人虽然没有看到,却明显房里有一个女人。
不由得明波不踉跄而去。
原来是偷着出来的,回到院门时,给等门的妈妈们一点儿碎银子,这才悄悄走回房里大哭起来。
正房里妙姐儿还没有睡,正带着祝妈妈杜妈妈和如音瑞雪在说丫头们成亲的事情,对祝妈妈道:“如音的衣服是早就备好的,再给她加一件,比着春暖若花的例子,摆设要一样的。”
小丫头银文从外面走进来,对着王妃行一个礼:“明波已经回来了,想是在房里哭。”妙姐儿让瑞雪赏她钱,和气地交待银文:“去吧,有什么事情再来说。”
这里不动声色继续说如音的亲事。朱寿的亲事当然是样样按照朱禄的例子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妙姐儿才和朱宣学毅将军的话:“儿子说如果我们不去,他要坐首席。”朱宣觉得可以满足,对妙姐儿道:“老子主完婚,让儿子坐首席。”
夫妻两个人绝口不提朱寿,朱宣怕一提朱寿,妙姐儿就要继续说不好,怎么听怎么象在影射自己;妙姐儿怕一提朱寿,自己就要忍不住影射朱宣两句,都是表哥教出来的好奴才。
朱宣只是说出门的事情:“赶快给两个奴才成亲,我们还要赶着出去呢。今年事情象是特别的多。”
一提起正经事,妙姐儿也不再说丫头们成亲的事情,反而安慰朱宣道:“有表哥在,就什么都好。”
朱宣只是沉思:“只是不想打仗,倒是下半年再打的好。上半年我们先要安内才是。几个钦犯押到京里去,回音一时还没有回来;苗寨让他们乱去,这样打下去,不供奉,他们也没有多少钱余下来,天天打。”
自己又想一会儿,对妙姐儿道:“两个奴才以后再休息吧,他们成了亲我们就先去申大人那里看一看,你不是还要帮三弟妹送钱。”
提起这件事情,真真是无奈,妙姐儿道:“三弟妹在家里,母亲也算是宠爱的。倒不是说我一定抬举小星,”妙姐儿对着朱宣俏皮的一笑,古人的规矩就是嫡庶有规矩。
继续道:“只是去几次人去往申家送东西,一次都没有见到董姨娘。”银子送不过去,妙姐儿来了脾气,回来以后十天就往申家送一次东西去。
有一次去的是位知道王妃心思的管事妈妈,特意提一句:“怎么不见董姨娘,”还是没有见到。
朱宣对妙姐儿还是指点的多,只是笑:“你和母亲对三弟妹越好,申夫人越发的要自己挡住这体面才是。”
这倒也是,想一想申夫人在京里,出去的时候少,只是和申氏处感情的时候多。直到申夫人离京,申氏才和大嫂单独说一句:“我倒想清静一下,又不能不让人看着我和母亲和睦。”真是累死人。
一向会抓住机会的南平王,抓住这样说话的机会对着妙姐儿适时的说一句自己一直担心地事情,朱宣手轻轻抚着妙姐儿的头发,柔声道:“家里的这两个人,你平时就待的不错。只是让她们呆着吧,表哥总是疼你的。”
妙姐儿会意地答应道:“我会好好待她们的。”然后紧紧搂住朱宣的腰,把小脸儿埋在朱宣怀里,娇娇嗲嗲地喊上一声:“表哥。”
其实自己心里在发笑,表哥怕我再把姨娘嫁出去。朱宣拍着怀里的这个孩子,总算是把自己这句话说出来,一直想说,苦于找不到机会。
留着两个人给妙姐儿装装体面不是很好,一成亲,姨娘一个一个的打发出去,朱宣觉得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
轻轻拍着怀里的妙姐儿,过一会儿就没有声音了,这么快就睡着,不象平时总要再说上一会儿,侧耳听一听窗户根下竹子沙沙响。妙姐儿这孩子,总是要在窗户下面种上竹子,听那细碎的声音。
不管朱寿朱禄情愿与否,这门亲事还是成了,一成了亲,就要赶快收拾王爷王妃的出行。朱宣背地里安慰过朱寿:“你要再有喜欢的,我给你作主就是。”
不过朱寿对王爷这句话觉得可信度不高,跟随王爷以来,第一次有不高的可信度,全是因为沈王妃实在太得宠。
王爷自己是逛惯花丛,也许会有厌倦时,我朱寿还正当青年,正是玩乐的好时光。毅将军对于出门只是让母亲记得提醒自己:“我以后买东西,也要有宝绢一份。”
出了城门妙姐儿对着朱宣还在笑:“是不是订亲以后都会这样,不订下来的都是好的。”如果不给毅将军和顾冰晶订亲,或许毅将军也会热乎乎的给冰晶留一份,不象是现在苦着脸给冰晶留,倒象是为了母亲的话才留的。
朱宣看一看跟在后面的朱寿朱禄如音乌珍,毅将军这一次是坐在马上,是以马速不快,本来南平王就不着急。
要跟老子打仗是不是?苗人也好,夷人也好,你们候着好了,等老子七月农收以后再和你们理论。你叫我打我就要去打,能这样做的左贤王达玛已经在地底下呆着呢。
眼前教妻训子比什么都重要,一想起来留在京里的世子朱睿,朱宣心里就要疼一下,我的长子,却不在我眼前。
妙姐儿这一会儿又在和儿子说话:“你拿着个弹弓又要打鸟不是,那鸟让它鸣叫吧,路上还添行色。”
如音满面春风,朱禄一如平时,一个是成亲了,我要和你成亲果然就成亲了,这几年的时间不是白白耗的,朱禄则是搔头,抱着一个人象是挺香,如音用的香粉一向是家里采买的,当然也是好的。朱禄只是觉得这身子香软。
朱寿对着乌珍,大眼瞪小眼,给我娶一个不能出门侍候的丫头,朱寿一想就要眼泪花花的流,朱禄这小子晚上有人睡,我还没有呢。
主仆几人各自心思,在春末初夏里算是悠游地上了路,最为高兴最为没有心思的当然独数毅将军,毅将军唯一的遗憾就是:“哥哥不在身边,不能帮我打鸟。”
妙姐儿在柳枝旁停下马来,随手摘下一两枝柳条,这应该不算破坏公物吧,这都是我家的。编成一个柳树花环,先给了毅将军。
朱宣就板起脸来:“嗯,只是和儿子玩上了。”前方有马蹄声响,奔马上一个大大的头先看到,铁将军马没有停稳就翻身下马来,对王爷马前回禀道:“王爷,末将迎接来迟。”
这样的马术,朱宣也是眼中有笑意,此人可以当将军。原以为只是一个捕快头子。朱宣对铁将军道:“不要惊动他们,我和王妃一起去看看去。”
又走一程,前面是十里长亭,沈玉妙总算是看到什么是念秧的人了,不过这个人生得真是不错。
朱宣和男装的妙姐儿已经是两棵玉树,再加上这个人,长亭内是三棵玉树,让多出来的那一棵玉树身边的人眼睛都直了。
多出来的那一棵玉树当然是娇嗔的,这一位通名却是姓金。念秧实是一种骗局,一个长的漂亮的男人和人勾搭,然后被人捉j诈财物。
南平王为了防止自己的小王妃无事就乱跑出去,生动活香的给妙姐儿上了一堂课。
这是在入夜时分了,朱宣怀里抱着妙姐儿,是背对自己,妙姐儿则是拍着毅将军沉沉入睡以后,才转过身来,还在想着刚才的喧闹声。
是吃吃的笑:“表哥,刚才的声音是捉j吧?”毅将军刚刚入睡,差一点儿就要被吵醒。手拍着儿子的妙姐儿对着朱宣取笑:“表哥你是安排好让我看这个的。”
朱宣格外的柔声,低声道:“看到没有,一个人跑出来不是好玩的,这些人都是一伙的,里面有一个是生得格外好的,可以迷惑人。要是入了港,与他同榻而眠,就有人要来捉j了。这样就可以诈财物。”
书生们来赶考,算是螳螂捕蝉,这里面行骗的人就很多,人多的地方好行骗。沈王妃活色生香的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当然明白自己的丈夫 ,南平王朱宣只有一个用意,一个女子单独出门不是好玩的。
既然又提起来书生,妙姐儿格外怜惜:“表哥,大多数的人都是可惜的。”朱宣当然知道,只是哄着妙姐儿不要难过道:“人受挫折,未必就是坏事情。”
房外一个声音朗声接话道:“人受挫折,未必就是坏事情,先生说的是。”窗外一个人一纵而入。
进到房里来,随身而来的风势刮得油灯有几分扑闪,只有房里睡着的两个人却是没有什么惊吓。
缩在朱宣怀里的妙姐儿只是睁大眼睛,大侠呀,就这么从窗子就进来了,不请自入,嗯,算是侠盗还是毛贼?
朱宣则是手在被子里安抚着妙姐儿,只是略带惊异,象是觉得这人打碎自己的鸳梦一样,慢慢才问一句:“你是谁?”
那个人黑衣蒙面,嘎嘎一声笑声:“今晚我的同伴被人抓走,我却还是不能忘掉你们这两只肥羊。”却原来是同念秧骗人的是一伙的。
这句话说完,只听到一声轻笑,却是妙姐儿发出来的,朱宣两个人睡姿都没有改变,只是说一声:“送客。”
房门打开,朱寿朱禄仗剑冲进来,窗下等候的又是铁将军。房中重新恢复平静,南平王颇为悠然地说一句:“妙姐儿,你看到了,一个人跑出来是不行的。”
沈玉妙嘻嘻而笑:“表哥,我知道了。”然后由衷地夸奖一声:“表哥真厉害,想有什么的例子就手到擒来。”
朱宣无声笑一下,表哥么,当然是看好才带你出来。不然你这个小丫头没事就觉得出门挺好玩。
这样的一场活生生的场面,让妙姐儿彻底死了没事就出走的心,再上路时只是怏怏的,朱宣心里倒有几分担心:“妙姐儿,你这个孩子,表哥在呢,难道又吓到了。”
昨儿晚上进来的那个梁上君子,看来不应该让他进来才是。
妙姐儿在光中也是没精打采的回话:“表哥,没有吓倒,只是觉得没精神。”沈玉妙在心里窃笑,那么多出门的人都没有事情,独我出门就看到这样的事情,表哥又是好安排,以后难道只有表哥可以乱跑出来,我就不行。
夫妻两个人在这里你一招我一招地过着没完,朱宣倒是信以为真,自己的妙姐儿是多么娇弱的一个人。
“到表哥马上来吧。”朱宣只是心疼地道,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妻子全然不是象自己想象中一样,那么柔弱。
沈玉妙还是没精打采:“不用了,表哥,我不想总是缠着你。”可见人要是心眼儿太多,是会遭报应的。
过一会儿,天色暗下来,朱寿先说一声:“王爷,只怕是有雨。”初夏时分,暴雨时常不期而至,这话刚落音,大雨滂沱而至。
眼前是一处堤岸,连个歇凉的大树也没有,看着王爷把王妃抱下马来,解下自己的外衣给王妃顶在头上,朱寿朱禄都赶快解下外衣来,一个给王妃顶在头上,一个是紧紧裹起毅将军来。
一阵风吹过来,人人都觉得凉风刺骨,朱宣看一看这雨,象是要下一会儿的样子,而衣服下面的妙姐儿,虽然淋的雨太少,可是面白如纸,已经在打寒噤。
就是说话声音也是抖抖的:“表。。。。。。哥,我。。。。。。冷的很。”坐在房内看瓢泼大雨,院内落红阵阵或许是景致,自己在这瓢泼大雨中淋一回就是两回事了。
“找避雨地方,朱禄你飞马前面去,朱寿,”朱宣沉声吩咐道:“快去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190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