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89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作者:未知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89部分阅读
沈玉妙没有听明白,看了朱宣过了一会儿,又说了一句:“他喜欢的人,他现在娶不了。可能今生也娶不了。”
沈玉妙啊了一声,道:“表哥帮着问一问,为什么娶不了?”沈玉妙心里已经转了好几个念头了,是成过了亲的,还是和人订过了亲的?
朱宣看了妙姐儿清灵灵的大眼睛看了自己,也觉得难以回答,不愿意背地里说徐从安,可是妙姐儿坐在了怀里看了自己等答案。
朱宣想了想,才委婉地道:“徐先生喜欢的是一位吐蕃贵妇。”沈玉妙又啊了一声,更是吃惊了,急着追问了:“她有丈夫了,是怎么遇上徐先生的?”
朱宣再想了想,再回答了:“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沈玉妙又啊了第三声。朱宣笑道:“啊什么,不想听了就睡觉去。”
沈玉妙忙闭了嘴,看了朱宣,等了他说话。朱宣才慢慢告诉她:“十年以前,我派了他去吐蕃有事情去,一不小心就遇上了,那贵夫人死了丈夫,但是两国交战,不能通婚。”朱宣下一句话还没有说出来,照这个样子打下去,只怕到老死了也没有办法通婚。
沈玉妙很是难过,道:“那徐先生不是太苦了。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年了也没有人陪。”
朱宣抱了玉妙哄她:“妙姐儿又难过了,妙姐儿不孤单就行了,有表哥陪你呢。下一次生孩子,表哥一定在你身边。”
沈玉妙还是为了徐先生揪然不乐,朱宣就岔开话题:“今天下雪了,和两位弟妹一起玩得如何?
妙姐儿这才有些高兴了,想了方氏今天那么开心 ,喝了点酒借了酒兴起来拜谢了自己:“多谢大嫂带了我们玩,今天真是高兴。”
想到了这里,沈玉妙微笑了,方氏完全明白自己是有为她庆贺的意思,想到了这里,她幽幽看了朱宣,不知道该不该感激表哥,我眼前并没有别人。
她微笑看了朱宣,难得吐露一次情意:“多谢表哥。”朱宣笑道:“谢什么?谢表哥的酒还是谢表哥的菜?”
“不,”沈玉妙微笑道:“谢表哥让我眼前至少清静了。”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窗(一)
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窗(一)
朱宣心里一跳,自己要与淮阳郡主联姻,家里一定是瞒得紧的,他认真看了玉妙,看了她是认真的说了这句话。
才笑了一笑,抱了她笑道:“表哥最疼你。有没有人有什么打紧。”沈玉妙无奈的看了朱宣,这种洗脑要洗到几时,一提起这个就是表哥最疼你,她不想再同他说下去了,满心的情意冲淡了不少。
沈玉妙这一次没有放过去,现坐在表哥怀里,看了他喝多了酒,一直是笑着,沈玉妙拉了他,笑道:“表哥最疼我,家里有没有人就不打紧了吗?”
朱宣喝了多酒,头晕乎乎的,再被妙姐儿抓了一晃,头更晕了,笑着低了头就去亲她。看了妙姐儿躲了酒气,才笑道:“再倒茶去,今天真被徐从安灌多了酒。”
沈玉妙倒了茶来给他,又让丫头们拧了热手巾,接了来也亲手递给他,看了表哥半躺了,有些心疼他道:“喝这么多做什么。”你不喝难道还有人敢灌你不成。
朱宣笑道:“问你师父去,他今天有什么心事一样,就冲了我来。”沈玉妙笑道:“学生能过问师父去,就是表哥,我也问不了。”
朱宣听了象抱怨,重又坐了起来,笑道:“你想问什么?不问不是也天天疼你。”沈玉妙笑道:“真的能问?”
灯下嫣然的沈玉妙眉横春水,朱宣笑道:“那就让你问一次,你想问什么?”朱宣不相信妙姐儿会知道自己要与淮阳郡主联姻。家里瞒得铁紧,有谁敢先说出来,朱宣已经说了,乱棍打死。
再说只有几个送东西的管事的才知道。
沈玉妙笑一笑,过了一会儿才道:“表哥不会又生气吧?”朱宣心里有了疑惑了,道:“你说出来听听。”
沈玉妙笑着想了想,过了一会儿道:“还是不问了吧,反正也过了这么久了。”她指的是每个月给五两银子的人,朱禄说的和管事说的不一样,一看就有诈。
果然,朱宣脸就沉了下来,眼睛在妙姐儿脸上看了看,淡淡道:“能在心里放得住也行,那就放着吧。”真是难得,妙姐儿什么话都放不住,有什么心思都有脸上。这一次算长进了还是。。。。。。
沈玉妙低了头坐着,朱宣半躺了,脸色就有些不豫。过了一会儿,如音进了来送了一个锦盒进来,道:“朱喜送来的,说王爷忘在了书房里了。”
朱宣接过来拿在手上,沈玉妙早就看到了,又是一件首饰,见表哥拿在了手里只是看了自己,笑着开了一个玩笑:“难道不是给我的?”
朱宣哼了一声,递给了她,沈玉妙打开了来,先看了朱宣笑一笑,又是一串明珠,比上次的还要大要圆,她笑看了朱宣,表哥还是脸色不高兴。
拿了明珠出来,坐了过去:“表哥给我戴。”朱宣给她戴好了,才抱了她柔声道:“什么事情放在心里,瞒了表哥还那么久?”
沈玉妙扑哧一笑,表哥不高兴原来是为了这个。她说的过了这么久了,是看到了那五两银子给了好几年了。是表哥接了自己以前就给的。
不想表哥会错了意,她笑道:“是。。。。。。”手抚了明珠,不知道该不该计较这五两银子。
过了一会儿才笑道:“就是表哥你,外面象是养了人吧?”朱宣一笑道:“真是胡说八道,我外面养谁去。”谁也不养。
沈玉妙笑道:“账目上有一笔每月五两银子,说是给一对母女,给了好几年了,表哥你不会说没有吧?”
朱宣哈的一声笑了起来,一个月五两银子养谁谁会同意,笑到了一半,突然想了起来,不笑了,自己已经把那一对母女忘了,今天妙姐儿又提了出来。
沈玉妙看了他表情变化,就贴了他,撒娇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宣尴尬了,就这么一件亏心事,被妙姐儿翻了出来。
朱宣抱了玉妙哄:“这件事情啊,表哥明天问一问去。”然后笑道:“一个月五两银子养谁,谁会同意?”
沈玉妙想想也是,表哥打赏幕僚也不会只给这么点钱。可是又不能完全放心,一个月五两银子是不多,养那些贵夫人是不够一天用的,可是养一对母女,还是衣食无忧。
朱宣看了妙姐儿还在想,笑着抚了她,道:“等表哥弄明白了,再来告诉你。”然后就开始哄她:“昨天外面看了一件好首饰,明天给你换了来。妙姐儿戴上最好看。”
沈玉妙无心同他再计较了,夜已经更深,笑道:“让人打水来,咱们洗洗去睡吧。”睡在了床上,突然又一笑。
朱宣问她:“又笑什么?”沈玉妙笑道:“表哥别再去打猎了。”这一次回来,几头鹿不见了踪影,全被太夫人做了肉脯了。
朱宣抚了她的肩,说了一句:“傻丫头。”
第二天上朝去,皇上让众人散了,冷冷说了一句:“南平王留下。”
等了百官散去,皇上把一叠纸张摔在了朱宣脚下,怒目道:“不想朕身边有这样贪婪的人”
出其不意的,朱宣心里吓了一跳,赶快捡了起来拿了一、两张,立即就跪了下来。
皇上看了他跪下来捡了那些账目在手里,冷笑道:“朕今天还给你留点脸面,你有什么话说?”
朱宣忙回话道:“这都是臣管教不严,才有此事,求皇上治臣之罪。”这些账目上的店铺来往管事的,都与朱宣府里的管事的有关联。
而且这些管事的名字上都用红笔圈了起来,注明了是南平王府的人。
皇上愤愤的走了两步,骂道:“看了你精明强干,没有想到也是蛀虫一个。哼,这是你的管事的是不是?这明明就是你南平王”
朱宣这一次无可抵赖了,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自己一向做事谨慎,就算把所有管事的都扯进去了,也只能怀疑是自己幕后所指使。
眼前一句话也不能辨,他就只是在地上连连叩头。皇上指了他痛骂了:“几十万银子而已,朕不信你没有。朕觉得这账目一定不止这么多,”皇上咆哮了:“朕已经派人,去你的军中查去了,骄兵悍将,都是朕一直包庇着你,纵容了你,你才给朕脸上抹了这一道黑。”
朱宣连连叩头:“臣该死,臣有罪臣愿意缴议罪银子。”话还没有说完,皇上拿起来桌上一个纸镇就砸了过来,顺了朱宣额头就飞了出去,重重摔在了殿上。
这一次才真的把朱宣吓倒了,听了皇上跺了脚大怒:“朕知道你有钱,多少人说你富可敌国,说你们三个异姓王都比朕还要富呢,朕一年多少军费银子就养你们这三个蛀虫出来。”
不由得皇上不生气,三个异姓王好象三把剑,一想想就觉得雪刃闪亮。
朱宣听了又把三个人一起都怪上了,心里反倒小小松了一口气,原以为只是冲了自己来,现在看来皇上并没有证据自己幕后指使了,不过还是时时的敲打。
“你不用叩了,抬起头来吧,让朕好好看看你。”皇上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看了南平王抬起头来,一脸的悔恨害怕的样子,皇上心里才出了一口气,这种东西,居然让晋王呈上来了,等于小小的看了皇上一个笑话。
这就是你即位以后提起来的得力人皇上眼前闪过了朱宣一系列的战功,边境仍然不稳,他气稍稍平了,看了南平王额头上已经是一片红了,映了他那张英俊面庞,又有些滑稽。
“你缴议罪银子,把这些大胆的奴才,参与了军需物质买卖的奴才都送到刑部去。你闭门思过吧,等朕想好了再发落你。”皇上冷笑了:“只怕这几天里又要有新的证据出来了。。。。。。”
朱宣跪在地下,已经泣不成声:“臣有负皇上教诲,请皇上重重治臣之罪。”
皇上听了这话,看了看地上的证据,又激动了,大声斥责道:“滚,给朕滚出去,朕不想看到你。”
朱宣跌跌撞撞出了大殿,脸色阴冷了下来,刑部的袁大人竟然藏了我的证据,这些日期上看来,只能是他去年查出来的。
去年不呈上去,想来是怕扳不倒我,今年呈上来,一定是为章严之报仇呢。朱宣心里盘算了走出了宫门,宫门外朱明朱辉已经得到了消息,担心的迎上来:“大哥。”
朱宣面色如常,淡淡说了一句:“回去再说。”
幕僚们都已经得了消息,候在书房里。徐从安书房外迎了王爷,先打消了他一个疑惑:“袁大人私下里来找了我,说这件事情是晋王弄出来。”
朱宣冷冷道:“他现在才说,有些晚了吧。”徐从安也这么看,道:“难怪自从章大人流放了,他一直就称病了。看来他早就知道了。”
朱宣哼了一声,走进了书房,里面幕僚们都站了起来,齐声道:“王爷。”朱宣摆摆手,一面惭愧的说了一句:“出了这样的事情,我有负圣恩呐。”
一副唏嘘的样子。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八章,东窗(二)
第四百一十八章,东窗(二)
房外北风呼呼,房内温暖如春,沈玉妙灯下坐了,不时往房外看了,风声过耳,有时听了就象表哥的脚步声。
真是自己太迟钝了,难怪今天在太夫人房里抱了朱睿说笑,说了:“过百天来了那么些人,抓周要是人太多了,只怕熏了睿儿。”
太夫人微微一笑道:“只怕是不会来太多人的,只是自己亲戚罢了。”现在想想,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就是自己亲戚也未必都会来,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表哥当自己是个孩子,天大的事情放心里不对自己说,母亲也不对自己说,还是蒋家两位舅母提前来送抓周礼儿,看了有些异样。可是她们也没有说。
然后跟脚卫夫人到了,两位舅母对了卫夫人使了个眼色就走了。当时还以为是舅母们与卫夫人还是不和洽,一向就是如此。
没有想到卫夫人说了出来,坐下来就问了:“王爷最近心情如何?”听了妙姐儿回答:“象是忙的很。”天天晚上回了房里还不停的写信,然后一封封打上火漆印,不管写得再晚,朱福朱喜朱寿都门外候了,接了信才走。
沈玉妙微微脸红了,天天晚上帮了表哥揉手腕,他写完了就把手送到自己面前来了。这会子看了卫夫人,问道:“出了什么事吗?”
卫夫人看了妙姐儿象是不知道,就直接把话说了出来,然后道:“这两天里象是有了转折,新封的淮王殿下为王爷说了不少的好话,蜀地的小蜀王也赶到京里来,认了去年帮了他的军费银子。
我听了皇后说,皇上大怒,让王爷在家里闭门思过,你们家的管事有不少都在刑部下了大狱了。”
沈玉妙大吃了一惊,家里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居然一点儿也不知道。自己不出门会人的时候,几乎就不出二门。
现在想想,这几天里是有一些管事的没有见到,可是以前也是几天才见到一次,所以不会怀疑。
表哥这几天居然如常,还是自己太粗心了,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出来他有什么心情不好,他平时也就是面无表情的多。
听了卫夫人又继续道:“王爷去蜀地的时候,刑部里就有人去了军中查账了,我听说,军中有些将军们也牵扯进来了,不日都将拿到军中审问。你问一问王爷去,有什么要亲戚们做的,也要说一声儿才好。我急得不行,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问。”
沈玉妙脸色苍白了,嗯了一声,表哥有心事居然不对我说一个字,沈玉妙气结。
候了朱宣进来,迎了他。朱宣抱了她亲一亲,抚了她肩头往里面走,笑道:“怎么还不睡?”在外面与幕僚们会议到现在,这会儿看了玉妙才有些放松。
南平王朱宣也觉得遇到了自己政治生涯中最严峻的时刻。
梳洗了以后抱了玉妙上了床,怀里妙姐儿搂了脖子,笑道:“表哥又回来的这么晚,天天为了一家人这么辛苦。”
朱宣听完了不能说不受用,一脑门子的烦心事,这会儿才消散一点儿。在妙姐儿笑脸迎人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笑道:“今天真是乖。”
两个人貌似闲闲地说了后天睿儿抓周的事情,最后说了一句:“后天人不会来的太多。”现在有了事情,不会有太多闲杂的人上门了。趋炎附势者,更是不会来了。
沈玉妙忙笑道:“少些人也很好,就是自己家里人办了还要亲热一些呢。”然后就对朱宣一一说了方氏申氏送了什么样的礼物来,外家,卫夫人送了什么东西来。
看了表哥听了自己絮语,不一会儿就闭上了眼睛,沈玉妙伏在了他臂弯,还是先进入了梦乡。
朱宣听到了身边妙姐儿鼻息沉沉,才睁开了眼睛,在她脸上轻轻亲了一下,放了她下来,起身来又去写信,这是几封重要的信,他要一个人写了才安心。
写完了才回床上去,妙姐儿伏在绫被里,轻轻抱了怀里,嘤咛一声,习惯性的就往自己怀里贴过来,朱宣微微一笑,把她抱好了,才闭了眼睛睡去。
朱睿抓周那天,卫夫人和沈居安是早早的来了。两个人下了马车,看了南平王府张灯结彩,挂了红绸子,卫夫人才有几许放心。
南平王最近有些晦气,现在看来他应该是能应付。卫夫人一想到马上要见朱睿,就对了沈居安笑道:“几天不见世子,不知道又长胖了多少。上次见了我要走了,就不乐意了。今年过年,不知道太夫人让不让走亲戚。”
沈居安一提起来外孙,也是喜不自胜,管事的迎了两个人往里走,卫夫人一面问:“亲戚们来了谁?王妃现在哪里?”
管事的笑道:“族里的亲戚们都到了,蒋大夫家也到了。”卫夫人就看了沈居安笑道:“咱们倒落在了他们后面了。”沈居安也是一笑,每一次见了蒋大夫,就会想起来往事,其实心里并不舒服。
听了管事的又道:“王妃还在书房里跟了徐先生念书,还要过一刻钟才过来。”卫夫人就笑道:“今天还要念书呀,王爷可真是上心。”
与沈居安又是一笑,王爷独断,时时都表现出来。卫夫人又是一种想法,看了王府里一切如常,只是今天客人少一些,卫夫人日日盼,天天盼,盼了南平王安然过了这一关。
到了厅上,果然是亲朋满座,亲戚们都靠了王爷,当然要来。厅下堆满了礼物,堆积如山。这都是将军们,封地上的官员提前送的。看了还是一片繁花似锦。
卫夫人环视了一圈,再也没有别人来了。世子过百天那天,朝中官员尽集了,今天这些人还是热闹,可是与过百天时是不能比了。
坐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有人说了:“王爷王妃带了世子来了。”就有人开了厅门,远处,一群人簇拥了王爷王妃,王妃怀里抱了世子,笑吟吟地往这里来。
一进了来,就有人喊了:“小寿星来了。”朱睿打扮象金童一样,在母亲怀里,亲戚们一一看过了,世子越长越象王爷了。
厅上亲戚们不下百人,都笑了还坐在原地,并不围了紧,怕薰了世子。看了沈王妃抱了世子坐下来,大家就都笑了起哄:“拿了东西来,看世子爷抓什么。”
外面管事的急忙奔了进来:“王爷,宫里有旨意来了。”朱宣站了起来随了他出去,大家面色都一滞,宫里今天有旨意,不知道又有什么事情。
没一会儿,朱禄喜气盈盈奔了进来回话:“世子今天抓周,宫里赏了东西下来。”从太夫人起,这才重新喜上眉梢了。
不一会儿,朱宣回来了,身后跟了朱喜,手捧了一盘子东西,有色彩斑斓的小刀剑,也有笔锭等东西。
蒋大夫人抚须想了,最近几天朝堂之上攻击外孙女婿攻击的很凶,现在看来这凶是凶了,却未必险。
他这样想了,仍是一脸喜色的看了世子,宫里赏东西,有刀剑,对别人来说不好,对南平王世子来说,这是好彩头,外孙女婿是战功才权重了,皇上的圣眷还是不错的。
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世子,蒋大夫年迈人,看了世子朱睿,什么都往朱睿身上扯。再看了外孙女儿得意,世子是外孙女儿所出。
等到朱宣让人捧出了抓周所准备的东西,大家一起忍不住哄笑了。一盘子小刀剑,王爷的意思是世子爷不管怎么抓,都是刀剑。
沈玉妙忍住笑,看了表哥,问了一句:“这。。。。。。”这让儿子抓什么,没有挑拣。
朱宣催了她:“快抱了睿儿来。”宫里赏的刀剑也放在了里面。朱睿想当然抓来抓去的只是小刀剑,他相中了一把镶了亮晶晶宝石的小刀剑,有些重,抓不起来,看了父亲拿了就放在母亲怀里,一只手摸了上面的亮晶晶的装饰品。
另一只手却看了母亲,伸着小手抓来抓去的啊啊的叫。大家就当然喝彩了:“世子爷以后也是大将军。”
朱宣满意的不行,抓周不过是讨个口彩,还真的是抓什么就成什么,那倒简单了。也不用教导成|人,也不用再花功夫了,随他长去就行了。
他最近晦气,要的就是彩头。大家只是喝彩,怀里的朱睿却撇了嘴,冲了母亲继续张了小手乱舞,一边啊啊的叫。
沈玉妙不明白,就亲了他的小手,笑道:“对母亲说什么?”朱宣看了倒有几分明白,从妙姐儿头上取下玉簪,递到儿子手里。
果然朱睿不再闹了,一只手伏了母亲怀里的小刀剑,一只手拿了玉簪,乐呵呵的自己玩的很开心。
堂上又是一片哄笑声,一手刀剑,一手玉簪,世子爷抓的还真是不错。朱宣更是得意,这是我的儿子,没给他准备脂粉钗环,他也照抓不误。
太夫人和蒋太夫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让抱了朱睿过来,轮流喊他:“我的小祖宗,抓的好。”
女眷们忍住笑,又不能不笑,沈王妃惊愕得不行,看了王爷再看了世子。沈玉妙心里想,太随了表哥了,难道长大了,又是一个哄女人眼泪不费事的风流孟浪鬼不成。
看了表哥得意,妙姐儿就只看了他,朱宣抚了她肩头,当了众人夸奖了她:“好儿子,你生了一个好儿子。”沈玉妙就瞪了眼睛看了他。
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东窗(三)
第四百一十九章,东窗(三)
接下来是酒宴,男女分开了坐。里面太夫人带了女眷们,不时看了世子笑。外面老侯爷朱宣陪了男人们。
酒至半酣时,蒋大夫与朱宣来到了书房里,屏退了众人。
室内汉玉香炉内香烟袅袅,蒋大夫正侃侃而谈:“王爷可以丢卒保帅,刚抄来的单子上,军中十几位将军都名列其上,王爷战功多矣,边境不宁,烽烟一起,可保无事。只是眼前这太平时节里,出了这种事情,眼前是棘手的。”
多年的老吏官蒋大夫在朱宣没有回京之前就把他的罪状都抄了回来,张琳,苏南都名列其上,幸好朱大人无恙。
朱宣却是另一种想法,他冷笑了一声道:“哼,查,我让他们好好的军中查去。说我贪污的银子不过数十万两,如果动用了大批人手军中盘查,这笔费用也是不低。”
这账目是与去年查了自己有关,不然不会只查了出来这么一点儿,数十万两银子,还不如我给妙姐儿一年的零用多。
朱宣对蒋大夫道:“昨天按了上面金额,已经如数上缴了请罪银子。一个骄兵的罪名,抓住军中将领们不放,我已经致信他们来京中配合盘查。前后三批,来了不少。”
蒋大夫欣然,道:“吐蕃虽败,更是不服。达玛王爷盘踞南疆数十年,又败在你手上,只怕更不会善罢甘休。南诏小国,更是看了风向行事。你军中防务一动,他们就会知觉。王爷只要挺过去这段时间,再作商议。”
蒋大夫看了朱宣,一向年青的原因,有仇必报,这一次朝里多少人都落井下石,也与他以前得罪的人太多,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关。
朱宣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不语。贪污的罪名,骄兵的罪名,张琳还是去年春意告了他被翻了出来,这件事情还不能告诉妙姐儿去,不然她又担心张将军对那个送去的丫头不好。
苏南向来骄横,一向到哪里都是横冲直闯;另外就是将军们今天打了胜仗,或有滋事的,这种事情也太多了。朱宣向来不管。
晋王自己的门下,也有这种事情,而且不比我少。
没过多久,就要出一件事情,朱宣收了冷笑,面沉如水,再看了蒋大夫:“世子今天抓周,宫里赏赐了,估计这会儿晋王应该知道了。我还没有那么容易倒。”不过就损失了点钱。
蒋大夫看了朱宣浓眉下的两道眼眸,遇到了这种事情除了朝堂上面圣时惶恐了,别的时候见了他,竟然是若无其事。
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有底气,蒋大夫心里还是欣赏他。外孙女儿跟了他,只要不担惊受怕就行了。
他不知道朱宣日夜与幕僚们商议对策,夜夜都是更深才回。还有一件事情蒋大夫要问清楚了:“说去年军中害死了一名幕僚,这又是什么原故?”
那个早就该死的辛文,也值得一提。朱宣把事情说了一遍:“混战中逃跑,是军中大忌。把他拉下马的士兵马五,一向是个愣头青,他也战死了,我还要请圣命为他追封呢。可惜了这个兵,大冬天赤膊敢冲了我叫板,当了众将问我:马五还能战,王爷还能否?死的我心疼死了。”
原来是这样的汉子蒋大夫也赞叹了一声,道:“追封的事情过一程子再说吧。现在讨封只怕不是时候。”
朱宣眼中闪过一道光泽,徐徐道:“现在讨封,正是时候。”祖孙两人过了一时,都浮起了一丝微笑。
蒋大夫心里盘算了,南平王贪污军需,另外两位异姓王就那么干净?这股邪风该往哪里引。。。。。。
朱宣手指轻叩了桌面,心里盘算,是该韬光隐晦了,太招风了也不行,只是处于风口,现在想了也有些晚。
厅外朱明朱辉陪了老侯爷陪了客人,一一的看过来,有哪些人居然敢不来世子过百天时,来的人礼单都还在呢。
晋王把一个粉窑的茶碗用力摔在了地上,骂道:“滚,一群废物”丫头们赶快低了头捡了碎片走开。
晋王妃冷笑了看了他发无名火,道:“刚从宫里出来,你发的是哪一门火。听说你又和南平王闹起来了,满朝中的人都佩服你好胆量。可我只奇怪一点儿,你扳倒了他吗?”
听了这样的风凉话,晋王回头怒视了:“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这还是夫妻吗?
晋王妃冷笑道:“你与西昌侯夫人做的好事,当我不知道。以前说为了钱和她周旋,今年呢,钱在哪里?哼,别说我不提醒你,你以为现在是太平时节吗?你还以为告南平王功高震主能扳倒了他。就是你当了皇帝,你不要能打仗的人?”
晋王赶快噤声了,往门外看了看没有人,才小声跺脚道:“祖宗,这话也能说。”晋王妃也后悔失言了,犹自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就是扳人也不是这个扳法。”然后坐了冲了晋王不住冷笑:
“你还是想想正经事吧,梁王皇叔又打咱们的主意了,一群乡下人竟然敢越过了界,赶了咱们封地上的猪走,与这些皇叔们相邻了,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这要过年了,还让不让咱们过年。”
看了晋王这会儿没了脾气,只是不说话,好奇地问了一句:“你怎么了,今天发这么大的火?”
晋王长长叹了一口气道:“我哪里敢扳倒他南平王?”不过是想分散他的人,往他军中插人罢了。
辛文一死,竟然没有人敢去了。晋王想了恨得不行:“这些天朝堂之上,淮王一力相帮,就是小蜀王那个脓包,也星夜赶来了京中,为南平王认了一部分军费银子。那些看风向的人,一看风向不对头,又有些转风向了。”
可恨刑部的袁大人,与南平王有灭师之仇,还是一个琉璃蛋,装聋作哑不说话。这些证据不是你去年查出来的吗?你心里应该最清楚从哪里下手才是。
晋王妃皱了眉:“淮王,人都说他去年进了藩王多得南平王之力,而且我还听说了,他今年逢年过节就与南平王走动的勤。”
晋王不以为意:“逢年过节与南平王走动的勤的人太多了。梁王皇叔今年也这样了,这都是昭阳郡主天天去拜南平王妃的功劳。”他看了晋王妃:“你好象也去过几次?”
晋王妃一笑道:“那个小丫头,见人一脸笑,就会傻笑,看了她可乐。你说我,南平王世子抓周,你朝堂上告了他,那礼物你不是也送了去,居然他也收了。”晋王妃弄不明白,你们这些男人们。
晋王一时坐了无话,站起来往外走,晋王妃只问了一句:“你又去哪里?”晋王回身说了一句:“心里闷,外面逛逛去。”
晋王妃这才站住了,冷笑道:“有的是秦楼楚馆,只怕你去的是那贵族的秦楼楚馆。”
晋王果然来到了西昌侯府上,慕容夫人看了他也有一番抱怨,她穿了一件刺绣梅蝶的绿色长衣,见了晋王就怪他:“你就是要告他,也等等,商队刚刚起行,全数被南平王拦在了运河上。对了装了瓷器的箱子摔来敲去的,敲成一堆碎片还能卖钱吗?”
晋王笑着安慰她:“我知道,你说的那个将军叫苏南不是吗?告诉你吧,过几天就给你出气去,他呀,就要下诏狱了。”
慕容夫人也象晋王妃一样冷笑了:“哼,诏狱里下的都是官员,没定了死罪,都是有吃有喝看待的好。你可怜他带兵辛苦,让他来京里享受一下闲暇不成?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苏南,有一回,马踹了商队走,就是他了。”
晋王只能强安慰了她:“这一次让他有来无回。你看我的好了。”慕容夫人看了他,全无一点儿气概,这才笑了道:“我看着好了。”然后又问晋王:“听说南平王世子抓周,宫里也有赏赐,看来圣眷还好。”
对了自己的这位皇兄,晋王一提起来只是微笑了,他又是一脸的微笑道:“圣眷好是好事,你就不用为南平王担心了。”
慕容夫人娇声笑骂了:“我为他担心,我怕他不早死。”她想起来了昨夜接到的密信,林重将军不告而别,随行带走了数十人,这些人都是达玛王爷大公子与兄弟相争的得力人手。
现在大公子正急得不行呢,也才想起来了或许这是个j细。
想到了这里,慕容夫人对了晋王道:“南平王身边的钟林,倒是好久没有见过他。”晋王笑着在她手上拧了一下道:“那不是有名的影子将军,能轻易让人看到了。你放心我明白,我小心防备着他呢,我身边也有死士。”
慕容夫人见他会错了意,就将错就错了,笑道:“这样我就放心了,南平王向来不是个好东西,只许他一个人搂钱,别人商队从他境里过了,就百般盘查。你做了这件事情,我很趁心,你要钱用,我还有一些给你。”
晋王笑道:“这会儿我只要你。”两个人笑着并肩携了手往房里走去。。。。。。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东窗(四)
第四百二十章,东窗(四)
一身青衣的朱禄匆匆在院里子走过,身后有人喊住了他:“朱禄哥哥。”回头一看,竹子下面站了红衣绿裙的一个丫头,冲了自己笑脸相迎,是二夫人方氏房里的丫头青桃。
青桃是找朱禄有事的:“这几个月里,我又积了一点银子,请朱禄哥哥拿了去,帮我换成了银票好放着。”
她把一个小小的绣了花卉的荷包递了过来,然后红了脸:“荷包做的不好,你留下来权当贺礼了,只是银票早些帮我换了来。”
朱禄不是第一次帮她换了,换了过来就取笑她:“你还真节省,一个月几百钱的省着,这才四,五个月,又是二两银子了。”荷包却是不稀罕,她要给就留着吧。
青桃深深的道了谢,不想王府里比家里强百倍,一切日用充盈,也比家里的要好。她的月钱每个月省了不少下来,为了方便放,就托了朱禄出去换成银票。
朱禄实在是个宝,王妃的管家,王爷的亲随,朱福朱喜朱寿无事不到内宅里来,只有朱禄要王妃房里侍候,来去自如。
青桃自从在王府里碰过一次钉子,就花了一点儿心思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个清楚。
青桃刚走了,如音从夹道里走了出来,看了朱禄就没有好脸色了,朱禄看她又是一副要找事情的表情,先警惕的问了一句:“你在这里做什么?”
如音冷笑了一声道:“看你收了什么好东西,朱禄哥哥,真是好听吧。”朱禄立即就嘻笑了,让如音看了更生气。
如音气道:“有人给你做好东西了,把我的东西还我。”朱禄看了看自己身上,一条腰带是如音手绣的,这会儿不能还,道:“现在还了你,我系什么。我有话要进去回呢,别无理取闹。”
甩了如音大步往王妃院子里来,站在房外的青芝对了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王妃房里还没有说完话。朱禄就坐在了廊下等了,看了如音也随后跟了来,只是不理她。
王妃房里的人是朱禄刚才送进来的,几个月前送给张琳将军的丫头春意。
春意正跪在王妃面前哭着说话:“听人说张将军进了京就要进诏狱问罪的,是为了我去年上京告了他。我吓得不行,急忙也跟了来了。请王妃救护了他,张将军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肚子的孩子可怎么办?”
一身妇人打扮的春意,紧跟了上京定罪的张琳身后上了京。
沈玉妙先是高兴:“你有了孩子了,恭喜恭喜,快起来坐了吧。”春意执意不起来:“请王妃救护了他。”然后就是叩下头去。
沈玉妙微笑了,看来表哥这亲事许的不错,她对了站在一旁的卉儿笑道:“快扶了起来,倒热茶来。”
卉儿搬了小杌子来,扶了春意坐下来,因为以前在房里呆过认识,过来凑趣给春意请了个安:“恭喜王姨娘了。”春意姓王。
春意红了脸,一想到了张琳,又哀哀哭了起来。沈玉妙眉梢带了笑意,让卉儿:“拧了热手巾把子来,给王姨娘擦擦脸。”
候了春意哭声稍停,沈玉妙才徐徐问了春意:“几时有的身孕,张将军待你好不好?”春意红了脸,慢慢回话:“过去了第二个月就有了,”只是不回答张将军待自己好不好。
沈玉妙看了她的脸色,慢慢的柔声问了她:“难道张将军不好,听人说他性子也还罢了。”
春意是来为张琳求情的,不想再为他生事,怕王妃会错了意,忙回话道:“好是好的,只是喝多酒也打人,有时骂人,说不是王爷赏了的,才不会这样看待了。倒是谢谢王爷王妃赏赐了出身。”
沈玉妙微笑了,喜欢就喜欢了,这位张将军还要把表哥拖出来。就笑道:“打人也不好,你有了身孕,等我见了王爷,让他对张将军说了,让他不要打你。”
春意慢慢吐了一句出来:“没有打过肚子。”沈玉妙语凝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无奈的笑了笑道:“听起来,还是个懂事的人。”
这么一句讽刺的话,春意却听进去了,抬了脸带了羞涩的笑道:“可不是。”沈玉妙想了一想,这才明白了,问了一句:“春绵好吗?张将军待她如何?”
春意微笑了道:“象是不太高兴。”沈玉妙盘问了再三,春意才回答了:“自从去了,张将军只去过她房里两次,张将军喜欢外面逛院子。”嫖完了回来就自得了:我风流不次于王爷。这一句话春意当然不回,而且她也不知道王爷喜不喜欢嫖院子。
沈玉妙更是笑了,果然是喜欢春意的。一样送了去的,看了表哥赏的,对了春绵不也一般,想想有些后悔,不如只把春意给她,何必再耽误了春绵。
可是再问了春意,也只能释然了,再纠结也无法改变现实。春绵一心只想了衣食无忧,到了这样的境地也算是衣食无忧了。
春意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春绵比自己长的好的多,而且主动讨好张将军,张琳性子不好,全然不是朱宣对了妙姐儿说的,比表哥脾气要好。
听了王妃再盘问:“春绵想来没有讨好张将军?”春意就如实回答了:“春绵实在比奴婢更知礼,有一次将军酒后夜深了才回来,春绵是一直等了的,看将军酒醉过去扶他,被张将军一个巴掌打得脸肿了几天,再也不敢上前去了。”春意也可怜春绵。
沈玉妙轻轻叹了口气,对春意道:“想来张将军不喜欢她,你回去对她说我的话,衣食无忧了,让她好生着陪了你也就是了。”
春意答应了,过了一会儿又回了一句自己心里的疑惑:“只要不吃醉酒,张将军待我还好,只是吃醉了酒,就要看了我骂,不要我,跑到了天边,也没有跑出去。”春意总觉得这句话不象是对了自己说的。
沈玉妙心知肚明,不知道张将军以前的心上人是如何抛弃了他。只安慰春意:“等他出了诏狱,我让他不要再打你。”
又往外面问了:“朱禄来了没有?”朱禄赶快进来了,回话道:“王爷让这会儿带了王姨娘过去,王爷要见她。”
沈玉妙道:“对表哥说了,王姨娘想见一见张将军,她才能安心,能让她见见,就送了她去见见吧。”?br /gt;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89部分阅读
欲望文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89部分阅读
沈玉妙没有听明白,看了朱宣过了一会儿,又说了一句:“他喜欢的人,他现在娶不了。可能今生也娶不了。”
沈玉妙啊了一声,道:“表哥帮着问一问,为什么娶不了?”沈玉妙心里已经转了好几个念头了,是成过了亲的,还是和人订过了亲的?
朱宣看了妙姐儿清灵灵的大眼睛看了自己,也觉得难以回答,不愿意背地里说徐从安,可是妙姐儿坐在了怀里看了自己等答案。
朱宣想了想,才委婉地道:“徐先生喜欢的是一位吐蕃贵妇。”沈玉妙又啊了一声,更是吃惊了,急着追问了:“她有丈夫了,是怎么遇上徐先生的?”
朱宣再想了想,再回答了:“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沈玉妙又啊了第三声。朱宣笑道:“啊什么,不想听了就睡觉去。”
沈玉妙忙闭了嘴,看了朱宣,等了他说话。朱宣才慢慢告诉她:“十年以前,我派了他去吐蕃有事情去,一不小心就遇上了,那贵夫人死了丈夫,但是两国交战,不能通婚。”朱宣下一句话还没有说出来,照这个样子打下去,只怕到老死了也没有办法通婚。
沈玉妙很是难过,道:“那徐先生不是太苦了。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年了也没有人陪。”
朱宣抱了玉妙哄她:“妙姐儿又难过了,妙姐儿不孤单就行了,有表哥陪你呢。下一次生孩子,表哥一定在你身边。”
沈玉妙还是为了徐先生揪然不乐,朱宣就岔开话题:“今天下雪了,和两位弟妹一起玩得如何?
妙姐儿这才有些高兴了,想了方氏今天那么开心 ,喝了点酒借了酒兴起来拜谢了自己:“多谢大嫂带了我们玩,今天真是高兴。”
想到了这里,沈玉妙微笑了,方氏完全明白自己是有为她庆贺的意思,想到了这里,她幽幽看了朱宣,不知道该不该感激表哥,我眼前并没有别人。
她微笑看了朱宣,难得吐露一次情意:“多谢表哥。”朱宣笑道:“谢什么?谢表哥的酒还是谢表哥的菜?”
“不,”沈玉妙微笑道:“谢表哥让我眼前至少清静了。”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窗(一)
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窗(一)
朱宣心里一跳,自己要与淮阳郡主联姻,家里一定是瞒得紧的,他认真看了玉妙,看了她是认真的说了这句话。
才笑了一笑,抱了她笑道:“表哥最疼你。有没有人有什么打紧。”沈玉妙无奈的看了朱宣,这种洗脑要洗到几时,一提起这个就是表哥最疼你,她不想再同他说下去了,满心的情意冲淡了不少。
沈玉妙这一次没有放过去,现坐在表哥怀里,看了他喝多了酒,一直是笑着,沈玉妙拉了他,笑道:“表哥最疼我,家里有没有人就不打紧了吗?”
朱宣喝了多酒,头晕乎乎的,再被妙姐儿抓了一晃,头更晕了,笑着低了头就去亲她。看了妙姐儿躲了酒气,才笑道:“再倒茶去,今天真被徐从安灌多了酒。”
沈玉妙倒了茶来给他,又让丫头们拧了热手巾,接了来也亲手递给他,看了表哥半躺了,有些心疼他道:“喝这么多做什么。”你不喝难道还有人敢灌你不成。
朱宣笑道:“问你师父去,他今天有什么心事一样,就冲了我来。”沈玉妙笑道:“学生能过问师父去,就是表哥,我也问不了。”
朱宣听了象抱怨,重又坐了起来,笑道:“你想问什么?不问不是也天天疼你。”沈玉妙笑道:“真的能问?”
灯下嫣然的沈玉妙眉横春水,朱宣笑道:“那就让你问一次,你想问什么?”朱宣不相信妙姐儿会知道自己要与淮阳郡主联姻。家里瞒得铁紧,有谁敢先说出来,朱宣已经说了,乱棍打死。
再说只有几个送东西的管事的才知道。
沈玉妙笑一笑,过了一会儿才道:“表哥不会又生气吧?”朱宣心里有了疑惑了,道:“你说出来听听。”
沈玉妙笑着想了想,过了一会儿道:“还是不问了吧,反正也过了这么久了。”她指的是每个月给五两银子的人,朱禄说的和管事说的不一样,一看就有诈。
果然,朱宣脸就沉了下来,眼睛在妙姐儿脸上看了看,淡淡道:“能在心里放得住也行,那就放着吧。”真是难得,妙姐儿什么话都放不住,有什么心思都有脸上。这一次算长进了还是。。。。。。
沈玉妙低了头坐着,朱宣半躺了,脸色就有些不豫。过了一会儿,如音进了来送了一个锦盒进来,道:“朱喜送来的,说王爷忘在了书房里了。”
朱宣接过来拿在手上,沈玉妙早就看到了,又是一件首饰,见表哥拿在了手里只是看了自己,笑着开了一个玩笑:“难道不是给我的?”
朱宣哼了一声,递给了她,沈玉妙打开了来,先看了朱宣笑一笑,又是一串明珠,比上次的还要大要圆,她笑看了朱宣,表哥还是脸色不高兴。
拿了明珠出来,坐了过去:“表哥给我戴。”朱宣给她戴好了,才抱了她柔声道:“什么事情放在心里,瞒了表哥还那么久?”
沈玉妙扑哧一笑,表哥不高兴原来是为了这个。她说的过了这么久了,是看到了那五两银子给了好几年了。是表哥接了自己以前就给的。
不想表哥会错了意,她笑道:“是。。。。。。”手抚了明珠,不知道该不该计较这五两银子。
过了一会儿才笑道:“就是表哥你,外面象是养了人吧?”朱宣一笑道:“真是胡说八道,我外面养谁去。”谁也不养。
沈玉妙笑道:“账目上有一笔每月五两银子,说是给一对母女,给了好几年了,表哥你不会说没有吧?”
朱宣哈的一声笑了起来,一个月五两银子养谁谁会同意,笑到了一半,突然想了起来,不笑了,自己已经把那一对母女忘了,今天妙姐儿又提了出来。
沈玉妙看了他表情变化,就贴了他,撒娇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宣尴尬了,就这么一件亏心事,被妙姐儿翻了出来。
朱宣抱了玉妙哄:“这件事情啊,表哥明天问一问去。”然后笑道:“一个月五两银子养谁,谁会同意?”
沈玉妙想想也是,表哥打赏幕僚也不会只给这么点钱。可是又不能完全放心,一个月五两银子是不多,养那些贵夫人是不够一天用的,可是养一对母女,还是衣食无忧。
朱宣看了妙姐儿还在想,笑着抚了她,道:“等表哥弄明白了,再来告诉你。”然后就开始哄她:“昨天外面看了一件好首饰,明天给你换了来。妙姐儿戴上最好看。”
沈玉妙无心同他再计较了,夜已经更深,笑道:“让人打水来,咱们洗洗去睡吧。”睡在了床上,突然又一笑。
朱宣问她:“又笑什么?”沈玉妙笑道:“表哥别再去打猎了。”这一次回来,几头鹿不见了踪影,全被太夫人做了肉脯了。
朱宣抚了她的肩,说了一句:“傻丫头。”
第二天上朝去,皇上让众人散了,冷冷说了一句:“南平王留下。”
等了百官散去,皇上把一叠纸张摔在了朱宣脚下,怒目道:“不想朕身边有这样贪婪的人”
出其不意的,朱宣心里吓了一跳,赶快捡了起来拿了一、两张,立即就跪了下来。
皇上看了他跪下来捡了那些账目在手里,冷笑道:“朕今天还给你留点脸面,你有什么话说?”
朱宣忙回话道:“这都是臣管教不严,才有此事,求皇上治臣之罪。”这些账目上的店铺来往管事的,都与朱宣府里的管事的有关联。
而且这些管事的名字上都用红笔圈了起来,注明了是南平王府的人。
皇上愤愤的走了两步,骂道:“看了你精明强干,没有想到也是蛀虫一个。哼,这是你的管事的是不是?这明明就是你南平王”
朱宣这一次无可抵赖了,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自己一向做事谨慎,就算把所有管事的都扯进去了,也只能怀疑是自己幕后所指使。
眼前一句话也不能辨,他就只是在地上连连叩头。皇上指了他痛骂了:“几十万银子而已,朕不信你没有。朕觉得这账目一定不止这么多,”皇上咆哮了:“朕已经派人,去你的军中查去了,骄兵悍将,都是朕一直包庇着你,纵容了你,你才给朕脸上抹了这一道黑。”
朱宣连连叩头:“臣该死,臣有罪臣愿意缴议罪银子。”话还没有说完,皇上拿起来桌上一个纸镇就砸了过来,顺了朱宣额头就飞了出去,重重摔在了殿上。
这一次才真的把朱宣吓倒了,听了皇上跺了脚大怒:“朕知道你有钱,多少人说你富可敌国,说你们三个异姓王都比朕还要富呢,朕一年多少军费银子就养你们这三个蛀虫出来。”
不由得皇上不生气,三个异姓王好象三把剑,一想想就觉得雪刃闪亮。
朱宣听了又把三个人一起都怪上了,心里反倒小小松了一口气,原以为只是冲了自己来,现在看来皇上并没有证据自己幕后指使了,不过还是时时的敲打。
“你不用叩了,抬起头来吧,让朕好好看看你。”皇上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看了南平王抬起头来,一脸的悔恨害怕的样子,皇上心里才出了一口气,这种东西,居然让晋王呈上来了,等于小小的看了皇上一个笑话。
这就是你即位以后提起来的得力人皇上眼前闪过了朱宣一系列的战功,边境仍然不稳,他气稍稍平了,看了南平王额头上已经是一片红了,映了他那张英俊面庞,又有些滑稽。
“你缴议罪银子,把这些大胆的奴才,参与了军需物质买卖的奴才都送到刑部去。你闭门思过吧,等朕想好了再发落你。”皇上冷笑了:“只怕这几天里又要有新的证据出来了。。。。。。”
朱宣跪在地下,已经泣不成声:“臣有负皇上教诲,请皇上重重治臣之罪。”
皇上听了这话,看了看地上的证据,又激动了,大声斥责道:“滚,给朕滚出去,朕不想看到你。”
朱宣跌跌撞撞出了大殿,脸色阴冷了下来,刑部的袁大人竟然藏了我的证据,这些日期上看来,只能是他去年查出来的。
去年不呈上去,想来是怕扳不倒我,今年呈上来,一定是为章严之报仇呢。朱宣心里盘算了走出了宫门,宫门外朱明朱辉已经得到了消息,担心的迎上来:“大哥。”
朱宣面色如常,淡淡说了一句:“回去再说。”
幕僚们都已经得了消息,候在书房里。徐从安书房外迎了王爷,先打消了他一个疑惑:“袁大人私下里来找了我,说这件事情是晋王弄出来。”
朱宣冷冷道:“他现在才说,有些晚了吧。”徐从安也这么看,道:“难怪自从章大人流放了,他一直就称病了。看来他早就知道了。”
朱宣哼了一声,走进了书房,里面幕僚们都站了起来,齐声道:“王爷。”朱宣摆摆手,一面惭愧的说了一句:“出了这样的事情,我有负圣恩呐。”
一副唏嘘的样子。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八章,东窗(二)
第四百一十八章,东窗(二)
房外北风呼呼,房内温暖如春,沈玉妙灯下坐了,不时往房外看了,风声过耳,有时听了就象表哥的脚步声。
真是自己太迟钝了,难怪今天在太夫人房里抱了朱睿说笑,说了:“过百天来了那么些人,抓周要是人太多了,只怕熏了睿儿。”
太夫人微微一笑道:“只怕是不会来太多人的,只是自己亲戚罢了。”现在想想,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就是自己亲戚也未必都会来,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表哥当自己是个孩子,天大的事情放心里不对自己说,母亲也不对自己说,还是蒋家两位舅母提前来送抓周礼儿,看了有些异样。可是她们也没有说。
然后跟脚卫夫人到了,两位舅母对了卫夫人使了个眼色就走了。当时还以为是舅母们与卫夫人还是不和洽,一向就是如此。
没有想到卫夫人说了出来,坐下来就问了:“王爷最近心情如何?”听了妙姐儿回答:“象是忙的很。”天天晚上回了房里还不停的写信,然后一封封打上火漆印,不管写得再晚,朱福朱喜朱寿都门外候了,接了信才走。
沈玉妙微微脸红了,天天晚上帮了表哥揉手腕,他写完了就把手送到自己面前来了。这会子看了卫夫人,问道:“出了什么事吗?”
卫夫人看了妙姐儿象是不知道,就直接把话说了出来,然后道:“这两天里象是有了转折,新封的淮王殿下为王爷说了不少的好话,蜀地的小蜀王也赶到京里来,认了去年帮了他的军费银子。
我听了皇后说,皇上大怒,让王爷在家里闭门思过,你们家的管事有不少都在刑部下了大狱了。”
沈玉妙大吃了一惊,家里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居然一点儿也不知道。自己不出门会人的时候,几乎就不出二门。
现在想想,这几天里是有一些管事的没有见到,可是以前也是几天才见到一次,所以不会怀疑。
表哥这几天居然如常,还是自己太粗心了,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出来他有什么心情不好,他平时也就是面无表情的多。
听了卫夫人又继续道:“王爷去蜀地的时候,刑部里就有人去了军中查账了,我听说,军中有些将军们也牵扯进来了,不日都将拿到军中审问。你问一问王爷去,有什么要亲戚们做的,也要说一声儿才好。我急得不行,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问。”
沈玉妙脸色苍白了,嗯了一声,表哥有心事居然不对我说一个字,沈玉妙气结。
候了朱宣进来,迎了他。朱宣抱了她亲一亲,抚了她肩头往里面走,笑道:“怎么还不睡?”在外面与幕僚们会议到现在,这会儿看了玉妙才有些放松。
南平王朱宣也觉得遇到了自己政治生涯中最严峻的时刻。
梳洗了以后抱了玉妙上了床,怀里妙姐儿搂了脖子,笑道:“表哥又回来的这么晚,天天为了一家人这么辛苦。”
朱宣听完了不能说不受用,一脑门子的烦心事,这会儿才消散一点儿。在妙姐儿笑脸迎人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笑道:“今天真是乖。”
两个人貌似闲闲地说了后天睿儿抓周的事情,最后说了一句:“后天人不会来的太多。”现在有了事情,不会有太多闲杂的人上门了。趋炎附势者,更是不会来了。
沈玉妙忙笑道:“少些人也很好,就是自己家里人办了还要亲热一些呢。”然后就对朱宣一一说了方氏申氏送了什么样的礼物来,外家,卫夫人送了什么东西来。
看了表哥听了自己絮语,不一会儿就闭上了眼睛,沈玉妙伏在了他臂弯,还是先进入了梦乡。
朱宣听到了身边妙姐儿鼻息沉沉,才睁开了眼睛,在她脸上轻轻亲了一下,放了她下来,起身来又去写信,这是几封重要的信,他要一个人写了才安心。
写完了才回床上去,妙姐儿伏在绫被里,轻轻抱了怀里,嘤咛一声,习惯性的就往自己怀里贴过来,朱宣微微一笑,把她抱好了,才闭了眼睛睡去。
朱睿抓周那天,卫夫人和沈居安是早早的来了。两个人下了马车,看了南平王府张灯结彩,挂了红绸子,卫夫人才有几许放心。
南平王最近有些晦气,现在看来他应该是能应付。卫夫人一想到马上要见朱睿,就对了沈居安笑道:“几天不见世子,不知道又长胖了多少。上次见了我要走了,就不乐意了。今年过年,不知道太夫人让不让走亲戚。”
沈居安一提起来外孙,也是喜不自胜,管事的迎了两个人往里走,卫夫人一面问:“亲戚们来了谁?王妃现在哪里?”
管事的笑道:“族里的亲戚们都到了,蒋大夫家也到了。”卫夫人就看了沈居安笑道:“咱们倒落在了他们后面了。”沈居安也是一笑,每一次见了蒋大夫,就会想起来往事,其实心里并不舒服。
听了管事的又道:“王妃还在书房里跟了徐先生念书,还要过一刻钟才过来。”卫夫人就笑道:“今天还要念书呀,王爷可真是上心。”
与沈居安又是一笑,王爷独断,时时都表现出来。卫夫人又是一种想法,看了王府里一切如常,只是今天客人少一些,卫夫人日日盼,天天盼,盼了南平王安然过了这一关。
到了厅上,果然是亲朋满座,亲戚们都靠了王爷,当然要来。厅下堆满了礼物,堆积如山。这都是将军们,封地上的官员提前送的。看了还是一片繁花似锦。
卫夫人环视了一圈,再也没有别人来了。世子过百天那天,朝中官员尽集了,今天这些人还是热闹,可是与过百天时是不能比了。
坐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有人说了:“王爷王妃带了世子来了。”就有人开了厅门,远处,一群人簇拥了王爷王妃,王妃怀里抱了世子,笑吟吟地往这里来。
一进了来,就有人喊了:“小寿星来了。”朱睿打扮象金童一样,在母亲怀里,亲戚们一一看过了,世子越长越象王爷了。
厅上亲戚们不下百人,都笑了还坐在原地,并不围了紧,怕薰了世子。看了沈王妃抱了世子坐下来,大家就都笑了起哄:“拿了东西来,看世子爷抓什么。”
外面管事的急忙奔了进来:“王爷,宫里有旨意来了。”朱宣站了起来随了他出去,大家面色都一滞,宫里今天有旨意,不知道又有什么事情。
没一会儿,朱禄喜气盈盈奔了进来回话:“世子今天抓周,宫里赏了东西下来。”从太夫人起,这才重新喜上眉梢了。
不一会儿,朱宣回来了,身后跟了朱喜,手捧了一盘子东西,有色彩斑斓的小刀剑,也有笔锭等东西。
蒋大夫人抚须想了,最近几天朝堂之上攻击外孙女婿攻击的很凶,现在看来这凶是凶了,却未必险。
他这样想了,仍是一脸喜色的看了世子,宫里赏东西,有刀剑,对别人来说不好,对南平王世子来说,这是好彩头,外孙女婿是战功才权重了,皇上的圣眷还是不错的。
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世子,蒋大夫年迈人,看了世子朱睿,什么都往朱睿身上扯。再看了外孙女儿得意,世子是外孙女儿所出。
等到朱宣让人捧出了抓周所准备的东西,大家一起忍不住哄笑了。一盘子小刀剑,王爷的意思是世子爷不管怎么抓,都是刀剑。
沈玉妙忍住笑,看了表哥,问了一句:“这。。。。。。”这让儿子抓什么,没有挑拣。
朱宣催了她:“快抱了睿儿来。”宫里赏的刀剑也放在了里面。朱睿想当然抓来抓去的只是小刀剑,他相中了一把镶了亮晶晶宝石的小刀剑,有些重,抓不起来,看了父亲拿了就放在母亲怀里,一只手摸了上面的亮晶晶的装饰品。
另一只手却看了母亲,伸着小手抓来抓去的啊啊的叫。大家就当然喝彩了:“世子爷以后也是大将军。”
朱宣满意的不行,抓周不过是讨个口彩,还真的是抓什么就成什么,那倒简单了。也不用教导成|人,也不用再花功夫了,随他长去就行了。
他最近晦气,要的就是彩头。大家只是喝彩,怀里的朱睿却撇了嘴,冲了母亲继续张了小手乱舞,一边啊啊的叫。
沈玉妙不明白,就亲了他的小手,笑道:“对母亲说什么?”朱宣看了倒有几分明白,从妙姐儿头上取下玉簪,递到儿子手里。
果然朱睿不再闹了,一只手伏了母亲怀里的小刀剑,一只手拿了玉簪,乐呵呵的自己玩的很开心。
堂上又是一片哄笑声,一手刀剑,一手玉簪,世子爷抓的还真是不错。朱宣更是得意,这是我的儿子,没给他准备脂粉钗环,他也照抓不误。
太夫人和蒋太夫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让抱了朱睿过来,轮流喊他:“我的小祖宗,抓的好。”
女眷们忍住笑,又不能不笑,沈王妃惊愕得不行,看了王爷再看了世子。沈玉妙心里想,太随了表哥了,难道长大了,又是一个哄女人眼泪不费事的风流孟浪鬼不成。
看了表哥得意,妙姐儿就只看了他,朱宣抚了她肩头,当了众人夸奖了她:“好儿子,你生了一个好儿子。”沈玉妙就瞪了眼睛看了他。
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东窗(三)
第四百一十九章,东窗(三)
接下来是酒宴,男女分开了坐。里面太夫人带了女眷们,不时看了世子笑。外面老侯爷朱宣陪了男人们。
酒至半酣时,蒋大夫与朱宣来到了书房里,屏退了众人。
室内汉玉香炉内香烟袅袅,蒋大夫正侃侃而谈:“王爷可以丢卒保帅,刚抄来的单子上,军中十几位将军都名列其上,王爷战功多矣,边境不宁,烽烟一起,可保无事。只是眼前这太平时节里,出了这种事情,眼前是棘手的。”
多年的老吏官蒋大夫在朱宣没有回京之前就把他的罪状都抄了回来,张琳,苏南都名列其上,幸好朱大人无恙。
朱宣却是另一种想法,他冷笑了一声道:“哼,查,我让他们好好的军中查去。说我贪污的银子不过数十万两,如果动用了大批人手军中盘查,这笔费用也是不低。”
这账目是与去年查了自己有关,不然不会只查了出来这么一点儿,数十万两银子,还不如我给妙姐儿一年的零用多。
朱宣对蒋大夫道:“昨天按了上面金额,已经如数上缴了请罪银子。一个骄兵的罪名,抓住军中将领们不放,我已经致信他们来京中配合盘查。前后三批,来了不少。”
蒋大夫欣然,道:“吐蕃虽败,更是不服。达玛王爷盘踞南疆数十年,又败在你手上,只怕更不会善罢甘休。南诏小国,更是看了风向行事。你军中防务一动,他们就会知觉。王爷只要挺过去这段时间,再作商议。”
蒋大夫看了朱宣,一向年青的原因,有仇必报,这一次朝里多少人都落井下石,也与他以前得罪的人太多,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关。
朱宣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不语。贪污的罪名,骄兵的罪名,张琳还是去年春意告了他被翻了出来,这件事情还不能告诉妙姐儿去,不然她又担心张将军对那个送去的丫头不好。
苏南向来骄横,一向到哪里都是横冲直闯;另外就是将军们今天打了胜仗,或有滋事的,这种事情也太多了。朱宣向来不管。
晋王自己的门下,也有这种事情,而且不比我少。
没过多久,就要出一件事情,朱宣收了冷笑,面沉如水,再看了蒋大夫:“世子今天抓周,宫里赏赐了,估计这会儿晋王应该知道了。我还没有那么容易倒。”不过就损失了点钱。
蒋大夫看了朱宣浓眉下的两道眼眸,遇到了这种事情除了朝堂上面圣时惶恐了,别的时候见了他,竟然是若无其事。
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有底气,蒋大夫心里还是欣赏他。外孙女儿跟了他,只要不担惊受怕就行了。
他不知道朱宣日夜与幕僚们商议对策,夜夜都是更深才回。还有一件事情蒋大夫要问清楚了:“说去年军中害死了一名幕僚,这又是什么原故?”
那个早就该死的辛文,也值得一提。朱宣把事情说了一遍:“混战中逃跑,是军中大忌。把他拉下马的士兵马五,一向是个愣头青,他也战死了,我还要请圣命为他追封呢。可惜了这个兵,大冬天赤膊敢冲了我叫板,当了众将问我:马五还能战,王爷还能否?死的我心疼死了。”
原来是这样的汉子蒋大夫也赞叹了一声,道:“追封的事情过一程子再说吧。现在讨封只怕不是时候。”
朱宣眼中闪过一道光泽,徐徐道:“现在讨封,正是时候。”祖孙两人过了一时,都浮起了一丝微笑。
蒋大夫心里盘算了,南平王贪污军需,另外两位异姓王就那么干净?这股邪风该往哪里引。。。。。。
朱宣手指轻叩了桌面,心里盘算,是该韬光隐晦了,太招风了也不行,只是处于风口,现在想了也有些晚。
厅外朱明朱辉陪了老侯爷陪了客人,一一的看过来,有哪些人居然敢不来世子过百天时,来的人礼单都还在呢。
晋王把一个粉窑的茶碗用力摔在了地上,骂道:“滚,一群废物”丫头们赶快低了头捡了碎片走开。
晋王妃冷笑了看了他发无名火,道:“刚从宫里出来,你发的是哪一门火。听说你又和南平王闹起来了,满朝中的人都佩服你好胆量。可我只奇怪一点儿,你扳倒了他吗?”
听了这样的风凉话,晋王回头怒视了:“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这还是夫妻吗?
晋王妃冷笑道:“你与西昌侯夫人做的好事,当我不知道。以前说为了钱和她周旋,今年呢,钱在哪里?哼,别说我不提醒你,你以为现在是太平时节吗?你还以为告南平王功高震主能扳倒了他。就是你当了皇帝,你不要能打仗的人?”
晋王赶快噤声了,往门外看了看没有人,才小声跺脚道:“祖宗,这话也能说。”晋王妃也后悔失言了,犹自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就是扳人也不是这个扳法。”然后坐了冲了晋王不住冷笑:
“你还是想想正经事吧,梁王皇叔又打咱们的主意了,一群乡下人竟然敢越过了界,赶了咱们封地上的猪走,与这些皇叔们相邻了,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这要过年了,还让不让咱们过年。”
看了晋王这会儿没了脾气,只是不说话,好奇地问了一句:“你怎么了,今天发这么大的火?”
晋王长长叹了一口气道:“我哪里敢扳倒他南平王?”不过是想分散他的人,往他军中插人罢了。
辛文一死,竟然没有人敢去了。晋王想了恨得不行:“这些天朝堂之上,淮王一力相帮,就是小蜀王那个脓包,也星夜赶来了京中,为南平王认了一部分军费银子。那些看风向的人,一看风向不对头,又有些转风向了。”
可恨刑部的袁大人,与南平王有灭师之仇,还是一个琉璃蛋,装聋作哑不说话。这些证据不是你去年查出来的吗?你心里应该最清楚从哪里下手才是。
晋王妃皱了眉:“淮王,人都说他去年进了藩王多得南平王之力,而且我还听说了,他今年逢年过节就与南平王走动的勤。”
晋王不以为意:“逢年过节与南平王走动的勤的人太多了。梁王皇叔今年也这样了,这都是昭阳郡主天天去拜南平王妃的功劳。”他看了晋王妃:“你好象也去过几次?”
晋王妃一笑道:“那个小丫头,见人一脸笑,就会傻笑,看了她可乐。你说我,南平王世子抓周,你朝堂上告了他,那礼物你不是也送了去,居然他也收了。”晋王妃弄不明白,你们这些男人们。
晋王一时坐了无话,站起来往外走,晋王妃只问了一句:“你又去哪里?”晋王回身说了一句:“心里闷,外面逛逛去。”
晋王妃这才站住了,冷笑道:“有的是秦楼楚馆,只怕你去的是那贵族的秦楼楚馆。”
晋王果然来到了西昌侯府上,慕容夫人看了他也有一番抱怨,她穿了一件刺绣梅蝶的绿色长衣,见了晋王就怪他:“你就是要告他,也等等,商队刚刚起行,全数被南平王拦在了运河上。对了装了瓷器的箱子摔来敲去的,敲成一堆碎片还能卖钱吗?”
晋王笑着安慰她:“我知道,你说的那个将军叫苏南不是吗?告诉你吧,过几天就给你出气去,他呀,就要下诏狱了。”
慕容夫人也象晋王妃一样冷笑了:“哼,诏狱里下的都是官员,没定了死罪,都是有吃有喝看待的好。你可怜他带兵辛苦,让他来京里享受一下闲暇不成?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苏南,有一回,马踹了商队走,就是他了。”
晋王只能强安慰了她:“这一次让他有来无回。你看我的好了。”慕容夫人看了他,全无一点儿气概,这才笑了道:“我看着好了。”然后又问晋王:“听说南平王世子抓周,宫里也有赏赐,看来圣眷还好。”
对了自己的这位皇兄,晋王一提起来只是微笑了,他又是一脸的微笑道:“圣眷好是好事,你就不用为南平王担心了。”
慕容夫人娇声笑骂了:“我为他担心,我怕他不早死。”她想起来了昨夜接到的密信,林重将军不告而别,随行带走了数十人,这些人都是达玛王爷大公子与兄弟相争的得力人手。
现在大公子正急得不行呢,也才想起来了或许这是个j细。
想到了这里,慕容夫人对了晋王道:“南平王身边的钟林,倒是好久没有见过他。”晋王笑着在她手上拧了一下道:“那不是有名的影子将军,能轻易让人看到了。你放心我明白,我小心防备着他呢,我身边也有死士。”
慕容夫人见他会错了意,就将错就错了,笑道:“这样我就放心了,南平王向来不是个好东西,只许他一个人搂钱,别人商队从他境里过了,就百般盘查。你做了这件事情,我很趁心,你要钱用,我还有一些给你。”
晋王笑道:“这会儿我只要你。”两个人笑着并肩携了手往房里走去。。。。。。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东窗(四)
第四百二十章,东窗(四)
一身青衣的朱禄匆匆在院里子走过,身后有人喊住了他:“朱禄哥哥。”回头一看,竹子下面站了红衣绿裙的一个丫头,冲了自己笑脸相迎,是二夫人方氏房里的丫头青桃。
青桃是找朱禄有事的:“这几个月里,我又积了一点银子,请朱禄哥哥拿了去,帮我换成了银票好放着。”
她把一个小小的绣了花卉的荷包递了过来,然后红了脸:“荷包做的不好,你留下来权当贺礼了,只是银票早些帮我换了来。”
朱禄不是第一次帮她换了,换了过来就取笑她:“你还真节省,一个月几百钱的省着,这才四,五个月,又是二两银子了。”荷包却是不稀罕,她要给就留着吧。
青桃深深的道了谢,不想王府里比家里强百倍,一切日用充盈,也比家里的要好。她的月钱每个月省了不少下来,为了方便放,就托了朱禄出去换成银票。
朱禄实在是个宝,王妃的管家,王爷的亲随,朱福朱喜朱寿无事不到内宅里来,只有朱禄要王妃房里侍候,来去自如。
青桃自从在王府里碰过一次钉子,就花了一点儿心思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个清楚。
青桃刚走了,如音从夹道里走了出来,看了朱禄就没有好脸色了,朱禄看她又是一副要找事情的表情,先警惕的问了一句:“你在这里做什么?”
如音冷笑了一声道:“看你收了什么好东西,朱禄哥哥,真是好听吧。”朱禄立即就嘻笑了,让如音看了更生气。
如音气道:“有人给你做好东西了,把我的东西还我。”朱禄看了看自己身上,一条腰带是如音手绣的,这会儿不能还,道:“现在还了你,我系什么。我有话要进去回呢,别无理取闹。”
甩了如音大步往王妃院子里来,站在房外的青芝对了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王妃房里还没有说完话。朱禄就坐在了廊下等了,看了如音也随后跟了来,只是不理她。
王妃房里的人是朱禄刚才送进来的,几个月前送给张琳将军的丫头春意。
春意正跪在王妃面前哭着说话:“听人说张将军进了京就要进诏狱问罪的,是为了我去年上京告了他。我吓得不行,急忙也跟了来了。请王妃救护了他,张将军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肚子的孩子可怎么办?”
一身妇人打扮的春意,紧跟了上京定罪的张琳身后上了京。
沈玉妙先是高兴:“你有了孩子了,恭喜恭喜,快起来坐了吧。”春意执意不起来:“请王妃救护了他。”然后就是叩下头去。
沈玉妙微笑了,看来表哥这亲事许的不错,她对了站在一旁的卉儿笑道:“快扶了起来,倒热茶来。”
卉儿搬了小杌子来,扶了春意坐下来,因为以前在房里呆过认识,过来凑趣给春意请了个安:“恭喜王姨娘了。”春意姓王。
春意红了脸,一想到了张琳,又哀哀哭了起来。沈玉妙眉梢带了笑意,让卉儿:“拧了热手巾把子来,给王姨娘擦擦脸。”
候了春意哭声稍停,沈玉妙才徐徐问了春意:“几时有的身孕,张将军待你好不好?”春意红了脸,慢慢回话:“过去了第二个月就有了,”只是不回答张将军待自己好不好。
沈玉妙看了她的脸色,慢慢的柔声问了她:“难道张将军不好,听人说他性子也还罢了。”
春意是来为张琳求情的,不想再为他生事,怕王妃会错了意,忙回话道:“好是好的,只是喝多酒也打人,有时骂人,说不是王爷赏了的,才不会这样看待了。倒是谢谢王爷王妃赏赐了出身。”
沈玉妙微笑了,喜欢就喜欢了,这位张将军还要把表哥拖出来。就笑道:“打人也不好,你有了身孕,等我见了王爷,让他对张将军说了,让他不要打你。”
春意慢慢吐了一句出来:“没有打过肚子。”沈玉妙语凝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无奈的笑了笑道:“听起来,还是个懂事的人。”
这么一句讽刺的话,春意却听进去了,抬了脸带了羞涩的笑道:“可不是。”沈玉妙想了一想,这才明白了,问了一句:“春绵好吗?张将军待她如何?”
春意微笑了道:“象是不太高兴。”沈玉妙盘问了再三,春意才回答了:“自从去了,张将军只去过她房里两次,张将军喜欢外面逛院子。”嫖完了回来就自得了:我风流不次于王爷。这一句话春意当然不回,而且她也不知道王爷喜不喜欢嫖院子。
沈玉妙更是笑了,果然是喜欢春意的。一样送了去的,看了表哥赏的,对了春绵不也一般,想想有些后悔,不如只把春意给她,何必再耽误了春绵。
可是再问了春意,也只能释然了,再纠结也无法改变现实。春绵一心只想了衣食无忧,到了这样的境地也算是衣食无忧了。
春意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春绵比自己长的好的多,而且主动讨好张将军,张琳性子不好,全然不是朱宣对了妙姐儿说的,比表哥脾气要好。
听了王妃再盘问:“春绵想来没有讨好张将军?”春意就如实回答了:“春绵实在比奴婢更知礼,有一次将军酒后夜深了才回来,春绵是一直等了的,看将军酒醉过去扶他,被张将军一个巴掌打得脸肿了几天,再也不敢上前去了。”春意也可怜春绵。
沈玉妙轻轻叹了口气,对春意道:“想来张将军不喜欢她,你回去对她说我的话,衣食无忧了,让她好生着陪了你也就是了。”
春意答应了,过了一会儿又回了一句自己心里的疑惑:“只要不吃醉酒,张将军待我还好,只是吃醉了酒,就要看了我骂,不要我,跑到了天边,也没有跑出去。”春意总觉得这句话不象是对了自己说的。
沈玉妙心知肚明,不知道张将军以前的心上人是如何抛弃了他。只安慰春意:“等他出了诏狱,我让他不要再打你。”
又往外面问了:“朱禄来了没有?”朱禄赶快进来了,回话道:“王爷让这会儿带了王姨娘过去,王爷要见她。”
沈玉妙道:“对表哥说了,王姨娘想见一见张将军,她才能安心,能让她见见,就送了她去见见吧。”?br /gt;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89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