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隆王朝一锅炖第43部分阅读
干隆王朝一锅炖 作者:未知
干隆王朝一锅炖第43部分阅读
了起来。虽然他故意要装得老成,但是他的年龄显然是无法达到那样的嗓音。正处于变声期的少年嗓音总是让人无法忽视。
“十五爷。”其实陈进忠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永琰。
虽然永琰在乾隆面前很得宠,但是乾隆很明显是将永琰当小儿子在宠,同样因此而得宠的还有十七阿哥永璘。只是因为永琰岁数大了点,开始仗着乾隆的宠爱在下面做一些事情,这才让人有了错觉,似乎乾隆属意的是永琰。但是这些在乾隆身边伺候的人如何不知道乾隆到底希望谁继位?别说八阿哥了,也别说四阿哥、六阿哥这些成年阿哥了,连十一阿哥他们都比十五阿哥有希望。如果非要说永琰比谁有优势的话,那就是那个彻底被圈了的五阿哥。
“皇阿玛可好?”永琰脸上的笑容淡淡的。
陈进忠心中却无比厌恶起来,虽然他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面临站队问题,但是这不代表他能容许旁人在乾隆还未殡天的时候就挑战其威严。永琰这般问话,随时都可以扣一个罪名圈禁起来,别忘了康熙朝的二阿哥是因为什么被圈禁到死的。
“十五爷,这话不该你问的,奴才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陈进忠不软不硬地回了句话。
永琰脸上一僵,到底是个少年,被人刺激了下,便有些不喜。“陈公公,如今你我同在一艘船上,我若是没个好下场,您只怕也会落得个身首异处吧?”
陈进忠现在心中只怕杀了永琰的心思都有了,他忽然接受永琰的邀请无非是念在令妃的面子上罢了。不得不说,令妃的确是个很会做人的人,对于需要讨好的人,她一点都不含糊。当年令妃在震怒的乾隆面前保下了陈进忠,故而陈进忠选择在一定情况下帮助永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永璇忽然被“软禁”在乾清宫偏殿,这不得不让陈进忠起了别的心思。毕竟历史上为了得宠的儿子能上位,皇帝杀掉能干儿子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
但是很快陈进忠发现自己似乎理解错了,在乾清宫偏殿里,永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禁”,他依旧处理着俄国的军务,同时也开始处理国内的一些政务。除了没有自由之外,和不能与外臣交谈国事之外的事情以外,永璇几乎跟一个“监国阿哥”差不多了。陈进忠开始怀疑,乾隆真的是要圈禁永璇么?
此处暂且不提永琰与陈进忠交谈什么,只见两人见面分开后没多久,二人谈话的记录便在乾隆的案前。乾隆脸色变了几变,随后抚着胸口道:“吴书来,朕对你们不好么?”
吴书来脸色大变,乾隆这话明显是不相信他们这些伺候的老人了。对于太监们来说,主子的宠爱就是一切。主子宠信你,你就是翻了天也没事;主子如果不再宠信你,米粒大的过失都能丢了命。
吴书来忙地一跪,“皇上,这全是陈进忠那个狗奴才一人干的好事!惹得皇上如此恼怒,奴才这就将那杀才抓来给皇上。”
“不必了。”乾隆淡淡地说,“吴书来,朕这次怕是真的不行了。”
“皇上千万不要这样说,这让奴才可如何是好啊!”吴书来这会是真的要哭了,没了乾隆,下一个皇帝会如何对他呢?他这样的太监显赫一时,知道太多皇家的秘密,新皇是一定不会留下他的。若是自己识趣点,还能落下个殉主的好名声。可问题是,吴书来真的不想死,他还有那么多财富没有享受完呢。
“狗奴才,你无非是害怕朕归天之后落不下个好下场吧?”乾隆笑了笑,其实他心中忽然变得很落寞起来,无论自己多么宠信这些奴才,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自己而去死,这真的是做人失败。“罢了,念在你忠心耿耿的份上,朕也为了寻个好出路。以后,你去给朕守灵吧!”
虽然自己日后会被圈在皇陵附近,但好歹能留下自己一条命,吴书来心里这才好过许多,然后又说了一大堆感恩戴德的话。乾隆摆摆手阻止他继续拍马屁下去,“你将老八给朕叫来,有些话必须说了,再不说只怕日后就没时间说了。”
乾隆其实清楚自己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了,但是他还是有很多事情必须交代下去。在他养病的这段时间里,他回顾了永璇的很多理念,同时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和法国的翻译作品,他承认永璇的很多想法其实是很好的,但问题是能不能在这个封闭的时代实现呢?乾隆也有些诧异自己,如果是以前,自己觉得会将这些东西视为离经叛道。可问题是,在永璇打开大航海时代之后,乾隆就知道有很多事情就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论对西方科学的态度,乾隆不如康熙。可乾隆比康熙的长处在于他身边有个永璇,长期润物细无声地将很多西方价值观输出给了乾隆。更重要的是,永璇对西方的东西不是全盘接受,他更乐于在东方价值观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可问题在于,永璇的想法还是有些太激进了。乾隆担心最后会落下个两不讨好的局面,最后身败名裂。
乾隆的这次召见自然没有瞒着军机大臣们,而且从太医院传来的消息,这很有可能是乾隆要交代后事了。故而所有的军机大臣都在军机处候着,内阁几位翰林更是在乾清宫旁的偏殿里等着,若是有什么旨意下来,他们需要尽快草诏并让乾隆用玺。
“老八啊,朕想知道,若是朕将这江山交给你,你会如何待它?”乾隆待永璇请安之后,便让他坐到了一旁。乾隆其实对永璇还是很满意的,这些日子,永璇处理政务也是非常不错。
只是乾隆的这话让永璇心中一惊,以为乾隆又想试探什么,便道:“皇阿玛身子骨依旧硬朗,虽说如今感染风寒,但是在众位太医的调养下必能康复,还请皇阿玛不要多想。”
乾隆听完这话,笑道:“你这话里有多少是真心的呢?”说罢,乾隆话锋一转,“永璇你要知道,若是朕好了,朕必定容不下你。天无二日,朕若是这般走了,你顺利继位便是皆大欢喜;但若是朕真的康复了,你能放下你手中的权势吗?朕能容下你这样权势滔天的王爷么?你是朕的儿子,但同时也是朕的臣子,朕日后不会杀你,但是你断无机会再入朝廷!”
永璇被乾隆的话弄得心中一惊,但随后他想起了乾隆的体检报告。心中不由得苦笑道,果然自己这个穿越人士是最没有王霸之气的,在清朝呆久了,心底也有了各种等级观念。乾隆这番话一说,居然自己被吓得不轻。
乾隆似乎很满意永璇这般作态,虽然他知道这天下迟早要交给永璇,而且他也不怀疑永璇会比他出色,但是他会惧怕自己的权威,这让乾隆很满意。
“老八,朕只怕是不行了。”乾隆闭上眼睛,稍微平复了下胸中的闷感,“朕不是在试探你,朕已经没时间了。朕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留下的是你的名字,这道旨意在你牧守江南之前就定下来了。老五已经不行了,你也不必去在意他了,他身边已经没什么人了,你若是过意不去,就将他移出去,横竖理密亲王留下的宅子还是能用的。六阿哥已经出继出去,三阿哥身子骨已经不行了,你也无须再担心什么。你与四阿哥交好,四阿哥倒是一个能臣,独独十一阿哥,他的心思只怕也是大了,不过你若弹压不住的话,朕也算看错人了。”乾隆顿了会,“十五阿哥啊!是朕错了,朕不该给他画个不切实际的大饼,让他生出诸多心思。”
“儿臣定当善待众位兄弟。”永璇道。
“这倒不必了!”乾隆道,“你先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其次才是他们的兄弟。若是他们威胁到了这江山,威胁到了你的帝位,手足之情又岂能绊住你?你是可以给帝国带来新希望的人,朕不希望你被人赶下去!——其实你说得对,皇位这东西让人生出太多邪念了。你是个能干的皇帝,也许你还能教出过不错的儿子来继承大统,可以后呢?你那‘君主立宪’的法子倒是不错,皇帝超然物外,不用担心有个不成器的后世子孙毁了这江山,也断了日后兄弟反目。只是,这时机不对!若是你将权力交给内阁或者军机处,难保日后不会有权臣来推翻这江山!你想通过资政局和议政局来限制内阁的想法不错,可是,若是没有一个强势的帝王支持,他们如何去限制?最后是相权独大,最后王莽篡位的事情又会重演。”
“儿臣深知此事断不是一时可以成的,儿臣只是希望十年之后能迈出第一步。”
“到底是年纪大了,处事也稳重了。”乾隆点点头,“俄国人之后,你打算怎么办?”
“留下西伯利亚地区,肢解俄国。与英国媾和,牵制欧洲诸列强。”
“听说你将德意志和意大利促成统一了,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乾隆笑了笑。
“德意志与意大利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统一,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起码是十年的经营才有效果。届时不用我们去挑拨什么,英国和法国也不会容忍他们的。况且还有奥地利与匈牙利这两个世仇在旁边,儿臣在想,要不要促使奥地利和匈牙利统一起来制衡德意志与意大利。”
“你想得倒是不错!苏秦张仪他们那一套手法你是越来越成熟了。——印度、南洋、澳大利亚,你准备怎么办?”
“南洋必须归华夏,就如西伯利亚一样,这里是日后我们的经济命脉所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在时机的成熟后可以让他们独立成国,但是必须成为我们的小跟班。”
“永璇啊,你说你的这些奇思妙想是怎么想出来的?”乾隆的声音越来越小。
“皇阿玛,我为你讲一个故事,或许那是我的前世,也有可能是我的后世。”永璇将自己穿越的故事娓娓道来。
乾隆起初露出一丝惊讶,但随后只是安静地听着,最后呼吸慢慢地小了下去。当呼吸彻底停下来的时候,永璇停住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觉得心中空了许多,而莫名涌现出一丝痛感。是的,这一世他的父亲走了……
147 世界大战?柒
乾隆驾崩并没有引发朝堂大规模的动荡,毕竟军机处跟内阁是早就知道乾隆身子骨不大好了,而且朝堂里一些权臣贵戚自然也是有各自的消息渠道,乾隆驾崩的事情估计已经在大家伙的预计当中了。至于乾隆死后的权力真空,自然是由永璇来接替。招商系与恭王府系人马可谓是把持了大半个朝廷,尤其是江南、两广全在招商系的控制下,旁人就算有想法也是有心无力。君不见,最后可能继位的五阿哥与六阿哥,一个被变相圈禁,一个被出继。拱卫京城的西山大营和北洋衙门都已经交到八阿哥手上,再加上他所拥有的节制远东军马的调令,当初的八王爷可谓是手握天下兵马,如此以来,他不继位还能由谁继位。
“皇上,就这么走了?”皇后那拉氏似乎还没有从噩耗里清醒过来。即便乾隆对她是敬而非爱,但是对于那拉皇后来说,乾隆是她的丈夫,是她的天。
“娘娘,”容嬷嬷劝解了几句,“大行皇帝已经走了,娘娘若是不撑起身子骨来,只怕十二阿哥会被那起子小人排揎了去。”
“十二阿哥?”那拉皇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来,“我为他挣了那么多,最后还是比不过那嘉妃!她已经是皇贵妃了,这会子只怕又要加皇太后了吧?”
“那又如何?”容嬷嬷道,“即便淑嘉皇贵妃成了皇太后,她的位分还是要在娘娘之下。您是大行皇帝拜过祖宗的皇后,她不过是母凭子贵罢了。况且娘娘如今过得好好的,只要娘娘一日还在宫里,凭谁能低看了十二阿哥去?”
“移宫的日子怕是要到了吧?”那拉氏略带眷念地看了看这坤宁宫。她现在已经晋升为皇太后,自然是不能再在坤宁宫里住着了。
“内务府已经来过几次了。”容嬷嬷道,“只是如今太皇太后还在,故而慈宁宫还是由太皇太后住着,娘娘怕是只能去寿康宫了。”
“不妨事。”那拉皇后想清楚之后,对住哪倒是没什么想法了。“寿康宫倒是安静,虽说常年没住人,但是我想新皇也不好意思让我们这群老太婆去马圈里住着罢?”
那拉氏的话语带酸味,容嬷嬷不敢接下去。毕竟这话那拉氏说了,永璇是无法发作的,但若是从自己嘴里出来,只怕是合族的性命都要搭进去。那拉氏见容嬷嬷不出声,便也晓得如今已经是永璇的天下,若是毁谤君上的话,就算自己身为皇太后,也少不得会被训斥。
后宫的琐事且不谈,内阁如今正在为永璇的新年号而烦恼,拟了好几个上去,都被永璇驳了回来。无论是吉祥喜庆的,还是积极进取的,都被永璇封驳了回来。弄得几个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不知道新皇的心思到底是如何。
如今金镛虽然还未入阁,但是隐约有以他为首的态势。虽然金镛是打算退休了事的,但是定年号这样的大事还是必须要劝永璇早日定下来。毕竟这象征着一个皇权的交替,如果没有定下年号,那么很多事情都将无法开启。
但是金镛没有料到的是,永璇笑着道:“先生,为何我们不能使用黄帝纪年?”
金镛一愣,但是随即也明白了。黄帝纪年其实民间一直在用,只是没有人敢摊开来说罢了。毕竟皇帝的年号是象征着皇帝的一种权威,表示皇帝统御天下。而永璇拒绝使用年号,并将黄帝纪年公开化,无疑与永璇一直推行削弱皇帝的做法是相符的。与此同时,金镛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公开缓和满汉矛盾的一个最佳契机。汉人将黄帝视为直系祖先,若是满清朝廷采用黄帝纪年,那意味着满清将汉人视为兄弟,而非被统治者。
金镛苦笑道:“皇上,只怕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若是容易就不会为难老先生了。”永璇见金镛苦笑便猜到他已经明白,“满汉之间的矛盾自大清入关以来就未断绝,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还有豪格在四川的大屠杀,让汉人对满人是戒心是从未平息过。虽然顺治爷试图修补满汉关系,无奈被朝中大臣掣肘,况且孝庄太后也并不是很喜欢汉人。”
听到永璇说出这些秘辛的时候,金镛额头上冒出密密的细汗,虽然他很清楚这些事,但是听到这些事从皇帝嘴中说出来却是很不一般的事情。
而永璇似乎并没有打算停止揭疮疤。“康熙朝的时候,圣祖爷对汉人的提防更是到了一个极致,毕竟三藩之乱让他忧心不已。即便到了圣祖后期,汉人在朝堂里也无多少权力。除了那些包衣奴才,朝堂之上又有几个汉臣?雍正爷时候,若不是满臣的根子已经坏了,汉臣就没有出头之日。再到大行皇帝,对汉臣那是又用又防的,累!朕不想这般了,这天下是中国人的天下,无论汉人、满人,皆是中国人,何苦来哉?”
“皇上能如此想,乃是天下人的福气。”金镛其实当然希望满汉之防能消失,但是他深知满人对所谓的“祖宗家法”是极其看重的,“只是如今时机并不对,皇上皇位未稳,若是有人借此生事,只怕横生变故。如今大军在外,朝廷内断不可乱。故,还请皇上赐下年号为佳。”
“那就‘嘉庆’吧。”永璇略带恶作剧的道。
“嘉庆?”金镛略一沉思,“这个年号倒是喜庆,若是皇上决意如此,便这般定下来吧。”
永璇首肯了年号之后,内阁跟军机处便放下心来,开始全力操持其乾隆的丧事来。首先是劝进永璇登基,按规矩永璇得与众臣三劝。虽然永璇觉得这个很矫情,无奈规矩如此也只得按部就班下去。永璇正式登基之后,丧礼便是正式开始。因为清朝有“以日代月”的先例,丧礼便是二十七日便能完成。永璇也不愿意在这些俗礼上挑剔群臣,故而乾隆的丧礼上倒也没什么累倒大臣的事情出现。
随着乾隆的灵柩移出紫禁城,乾隆的嫔妃们则纷纷跟着那拉皇后搬往寿康宫。若是有子嗣的妃子还有点盼头,好歹过段日子就能出宫跟儿子去过了。但是有子嗣活下来的妃子不过那拉皇后、令妃与豫妃三人,相对于乾隆宠幸过的女人来说,那实在是太小的比例。那拉皇后自然是不能出宫,她已经被册封为孝仪皇太后,日后自然只能在寿康宫终老。而豫妃的儿子十七阿哥永璘岁数还小,还未到开府的年岁,豫妃自然还没需要再呆些日子。况且永璇对这位蒙古出生的庶母还是非常看重,毕竟蒙古人如今在前线冲锋,永璇无论如何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于是永璘小小年纪便得了贝勒的爵位,豫妃也成贵太妃。似乎是被人遗忘,令妃并没有按照惯例升一等,永琰也同样没有得到爵位。这让令妃十分不满,但无奈如今自己是跟着皇太后住在寿康宫,一举一动都让大家看得仔细,让她十分郁闷。
十二阿哥终究是得了郡王的位分,出去开府建牙。而四阿哥与十一阿哥都有了亲王的爵位,同时四阿哥被派往宗人府,十一阿哥则开始接手内务府。虽然和亲王一脉就此退出皇家内务,但毕竟得了北洋衙门,和亲王一系也无甚怨言。
而章佳氏终究是等来自己丈夫平安的消息,同时也等到了自己丈夫登基的喜讯。一时间府里众人纷纷磕头贺喜,这章佳氏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而伴随永璇最长的王氏得封淑贵妃,另外便是诞有一子的那拉氏封了如妃,其余众女不过是贵人、常在。
永璇正式大朝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启了内阁,只是内阁的人数得到了更大的扩充,同时更名为资议局。资议局成员可以是皇族中选派三分之一,翰林朝臣中选拔三分之一,同时再从各地士绅中挑选三分之一。他们为永璇提供朝政咨询,同时审议军机处的报告,与军机处形成制衡。
金镛对永璇的这个创举非常欣赏,看上去资议局再度分去了皇权,但实际上资议局与军机处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同时资议局是对皇帝负责,又没有实际执行的权利,所以资议局势必要维护皇权,故而与军机处所代表的相权形成了互相制约的局面。与此同时,这些政治上的肮脏事情无须皇帝再度出面,皇帝显得更加超然。
待国内事情渐渐平稳之后,中华军队对俄国发起了总攻,与此同时和珅在上海秘密接触英国特使,商谈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可能性。现在的英国和中国都明白了一点,单凭他们中的一个或几个国家是无法控制世界的,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列强俱乐部,通过这个俱乐部来控制世界。
148世界大战?捌
对于波将金来说,最近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他不像在克里米亚战场那般无往不胜,反而是在西伯利亚战场上越陷越深。哥萨克叛兵已经开始出现在顿河流域,而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彻底丢掉。如果不是希望西伯利亚遍布的沼泽和让人胆颤的寒冬,中国人可能就已经彻底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但是现在的局势对俄国来说是非常的不利,中国人已经占领了勒拿河,并且将战线已经推到普托拉纳山附近。南部的贝尔加夫至阿尔泰山脉的广大地区则早就被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中国骑兵给占领,而且临近的中亚地区优势哥萨克叛兵的大本营。波将金不由得闭上眼睛,只觉得帝国的形势已经非常地严峻了。波将金第一次感觉到无力,但是他又不愿让远方的女皇伤心。为了让波将金放心打仗,叶卡捷琳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让他升到了将军的位置上,而出人意料的是与叶卡捷琳娜一直不对盘的贵族们这一次统统保持了沉默。
“将军,”一个上尉走了进来,“您应该吃饭了。”
“还不急。”波将金挥挥手,“情报处那边有新的情报了吗?中国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出现?远东局势如何了?哥萨克叛军呢?”
上尉看着波将金将军熬红的眼睛,内心深处不由地叹了口气,“情报处刚刚收到了几份情报,哥萨克叛军已经有小股的骑兵出现在莫斯科附近,但是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来说,莫斯科的守卫非常严密,这些马蚤扰的骑兵并没有对我们造成麻烦。唐努乌梁海地区的骑兵已经南撤,他们的目标是清理中亚帕米尔高原附近的战场,那里刚刚发生了一系列冲突,漠西蒙古与哥萨克骑兵大本营发生了冲突,漠西蒙古人输得很惨,被迫向清国发出了求救。但是据说清国的伊犁将军在漠西蒙古几乎快灭族的时候才出现,然后趁机占领了这个地区。”
“他们真是算得准确啊!根据我们所有的情报结合来看,中国人为了这场战争至少准备了五年!而最让我觉得恐惧的是,他们居然在准备对我们一战的时候,还同时与英国人在南洋至印度洋地区海战。这是俄罗斯帝国都不敢去想的事情,而他们做到了。”波将金叹息了一句,“可笑帝国的那些老将军们还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富庶但却没有作战能力的古老帝国,还宣称只要三个骑兵师就可以征服的国家。现在看看吧!耗费了帝国将近一半的兵力,我们也只能在这里阻拦他们罢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没有能力战胜我们,只能说帝国的天气拯救了我们!”
“将军,另外还有一份情报,清国的皇帝驾崩了。”
“死了?”波将金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上帝保佑,我终于听到了这一年多来最好的消息。”
“为什么?”
“上尉,按照中国人的习俗,皇帝去世之后,整个国家都要为他哀悼,其中包括不能用兵。”为了打败中国,波将金倒是真的下了功夫去研究中国,“他们的士兵将不得不退回国内,而下一次作战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好的准备。因为他们将撤退三年?”
“是的。”波将金脸上的微笑是不容掩饰的,“三年,他们将为他们的皇帝三年不用兵。三年的时间足够帝国缓过劲来,我们可以先收拾了奥斯曼,然后我想北欧那几个海盗也会知道该怎么做了。三年一过,我想我们与中国的大决战将未必是我们输。”
“可是将军,如果真的要撤兵并且保持三年不出兵的话,那么为什么他们还没有撤退。清国老皇帝驾崩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据说老皇帝的葬礼是非常奢华,许多驻华使节都去祭拜了。如果将军所说的礼仪是真实的话,那么此时前线的将军应该都收到了情报。他们没有撤退的话,那就表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遵守这个礼仪。”
波将金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表情,然后吩咐道:“你让情报处的人查一查,看看这些远征军们是什么样的意见?”
其实波将金并没有猜错,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皇帝去世后三年,是不能用兵的。但是永璇却没有将前线的远征军撤回来,甚至连一道旨意都没有下达,这让军机处的大臣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作为一直反对八阿哥的先锋,左都御史阿思哈说:“圣上,国丧期间兴兵那是大忌!还望圣上早日颁下旨意,让远征军一干人等回来。”
“那西伯利亚不要了?”永璇淡淡地说了句,语气中听不出喜怒来。
那阿思哈本就是个守旧之人,对他来说西伯利亚就是个遥远的地方,他只在乎的是京城这一亩三分地。而且他对于永璇开海禁就有一肚子怨言,“士农工商”,如今海禁一开商人就成了社会的主流,无数人放弃土地去经商,这在阿思哈看来简直是人心不古。最让阿思哈觉得愤怒的是,在招商系控制下的江南、两广、两湖以及南洋诸地,开始有了什么参政院,很多商人居然进入到参政院里对官员指手画脚。听说新皇还打算在西直门附近新建国会山庄,然后分成什么参议院和众议院,商人也可以加入其中对国事评点一二。而且据说日后官员行事必须有国会的同意,否则将不能执行。这在阿思哈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区区弹丸之地,要了有何用?”阿思哈冷冷地说道。
“弹丸之地?”永璇冷哼了一说,“老大人,你可知道如今国家经济发展,各类矿石需求颇为庞大,虽然我堂堂中华也盛产这些东西,但是为何我们不用别人的,非将自己的地盘挖得乱七八糟?”
其实永璇还是很感谢乾隆在最后几年对他的支持,虽然乾隆对永璇的改革一直控制得恨死,但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听之任之。故而在永璇的推动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本国业已完成,并且向欧洲和美洲扩散。永璇相信在他的有生之年,应该可以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毕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是电,现在蒸汽机正大行其道,永璇要折腾出个发电机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罢了,但是永璇不想过快地对整个人类科技拔苗助长,故而还是在折腾蒸汽机。只是饱受后世环境污染之苦的永璇对环境保护还是有所控制。首先是对黄河流域开始植树造林,将山西、陕西富裕的农民或北迁到远东,或南移到南洋,虽然说黄河清可能是很难实现了,但是后世的沙尘暴什么的,还是要防范于未然。最重要的是,永璇非常无耻地将一些重工业都放在了印度、印尼等地,这些地方日后是会考虑让他们独立的,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理,永璇加快了南洋的重工业开发进程。
阿思哈没有听出永璇的不满,或者他听出来了,但是却不愿意妥协。“奴才管着都察院,自然要管着天下的风气。即便是皇上,奴才也是要管一管的。”
“哼,好大的口气!”永璇其实对都察院早就不满了,虽然说都察院有监管官员的作用,但是都察院一个所谓的“风闻奏事”就是祸害无穷。
首先都察院没有实际证据就可以弹劾官员,这无形中就让一些被诬蔑的官员为了避嫌不得不称病不朝,这势必影响国家的办事效率。其次永璇在乾隆的支持下,其实已经开始完善起法院、检察院、警察局的现代公检法系统,同时永璇还保留了审计局这个拥有经济调查大权的准公检法机关,而且永璇还在考虑要不要组建情报局、安全局、廉政公署等机关。可以说,都察院已经完全失去了他的历史作用,永璇正在找机会将都察院关门了事。
今天见阿思哈这般说话,永璇便冷笑道:“我看都察院也该管一管了。自乾隆三十年起,检察院开始负责诉讼以来,都察院究竟做了什么?贪官污吏没有抓到一个,倒是将一批清官逼得要么称病,要么读书,真是好大的威风啊!我看这都察院不如就关门了事,阿思哈,你那个左都御史的职位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听闻此话,领班的于敏中立刻急出了一头汗。于敏中早就知道阿思哈与永璇不对盘,但是于敏中没有料到阿思哈居然会借乾隆的丧事来干涉永璇的远东计划。对于永璇来说,远东计划和南洋计划是两个不能触碰的逆鳞。其实应该来说,远东计划和南洋计划就是一体,那就是中华帝国的扩张计划。于敏中不止一次听到永璇游说乾隆,要用我们的大炮和火枪,为我们的子民创造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而乾隆也在事实上承认了永璇的计划,甚至因为这些计划,无论是皇室还是权贵们,都收益丰厚。这些既得利益者如何会放弃支持永璇,而却支持因循守旧的阿思哈?更重要的是,永璇手上还握着虎视眈眈的招商系人马和潜邸幕僚,他们无时不刻地想取而代之。阿思哈这一说胡话,等于是给了永璇大肆改革的借口。
于敏中一想到这,忙跪道:“臣以为,因循守旧并非国家幸事。可是皇上这般疾风骤雨下去,只怕让臣等也无法禁受住。和风细雨亦能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损害,还望皇上三思。”
永璇当然不会借这个地方大肆改革,毕竟招商系人马资历还不够,虽然在地方是有声有色,可是尚不能支撑整个中枢。而潜邸的幕僚们也才陆续放出去累积经验,估计也要至少四五年才堪大用。所以,永璇笑道:“于爱卿多虑了,朕从未想过要大肆改革。朕只是觉得既然检察院等机构业已设立,且确实有做出了应有的成绩。既然如此,留着都察院做什么?浪费公帑,不如剩下点钱,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于敏中知道阿思哈这次是真的惹到了永璇,况且永璇已经答应不大肆改革,他也不好意思强求保住阿思哈,便安静地退到了一遍。阿思哈看了看,没有人愿意出来为他说话,大笑三声,便将官服除下,离了军机处。
出了紫禁城之后,阿思哈禁不住泪流满面。他想了想,为今之计只有去找五阿哥方能有一线生机,这五阿哥本来就是阿思哈的半个弟子,两人相处还算和睦,所以阿思哈内心深处是希望五阿哥登基的。同时三阿哥已经病倒不能视事,四阿哥、十一阿哥乃是永璇的亲兄弟,六阿哥出继,十二阿哥已经断了心思,十五、十七阿哥年岁还小,想来想去,大清朝的希望就在那五阿哥身上了。
因为五阿哥一直是被乾隆要求念书,所以府门外并没有内务府圈禁的士兵。阿思哈通报了一声便进了五阿哥的宅子,与此同时五阿哥也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波将金并没有得到清军后撤的好消息,相反他收到的情报显示,清军在加固防线的同时已经准备好在西伯利亚过冬。根据他所知道的消息,清军的装备要明显优于俄军,甚至在防寒衣物上,那个新出的羽绒服以及改进后的供暖设备,让清军的军营可谓是暖如春天。他们的探子回报,因为水泥和玻璃的大量应用,同时通过地道和封闭走廊的连接,军营里没有冻死的士兵。而且水泥的军营可以禁受俄军火枪的攻击,与此同时,火攻也是对水泥军营无效的。波将金脸色变幻了好几次之后,下令道:“全军准备,后撤回叶卡捷琳堡!”
这个时代的叶卡捷琳堡比后世的叶卡捷琳堡要西移了许多,这是俄国在东方征途上的最后一个大型城市,波将金必须撤回到那里才能确保全军的生存。他没有水泥,无法在极短的时间里修建起封闭保暖且固若金汤的军营,回到叶卡捷琳堡才是上策。
“将军,难道我们要丢掉阵地吗?”
“不妨事,中国人同样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这个冬天将是我们休整的机会。等五月的时候,才是我们最后决战的时候。”
参谋们不再反对,军令下达之后,大家纷纷收拾起自己的行囊准备回到叶卡捷琳堡去。对于士兵来说,那里有温暖的营房,还有城中的烈酒和美女。他们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到这西伯利亚,为的就是每个月几十卢布的军饷。这些军饷足够他们在酒吧里喝上一个月的伏特加,再找酒吧的姑娘好好地乐上几回。
就这样,波将金带领他的士兵往回撤,而这一切自然落到了对面的清军严重。
“将军,我们要去追吗?”
“不用了!这中鬼天气,杀不了几个敌人还会赔上咱们自己兄弟的命。”
“真不知道朝廷要这破地方做什么?”
“嘿嘿,小子,我告诉你,这土地下面埋着无数的宝贝,皇上的心思就是将这里的宝贝都挖掉。”
149世界大战?玖
其实从永璇开始对西山大营换装的时候,乾隆也在利用这个时候组建新军。乾隆并不是个笨蛋,他不会像康熙那样对八旗无条件信任,况且乾隆时代的八旗比起康熙更加堕落。虽然乾隆是个保守的皇帝,但是不代表他能对关系自己皇位的军队无动于衷。所以从永璇整顿西山大营开始,乾隆也在依葫芦画瓢地组建起几支新军。当西山大营初见成效之后,乾隆便从西山大营抽调出大量中下级军官填充到各大新军中区,于是后世中国陆军中颇具影响力的“西山系”就此出现。
“西山系”军队对永璇有着盲目的崇拜感,再加上永璇已经是这个帝国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故而整个西山系军队对永璇是高度服从。可笑阿思哈居然还想通过永琪来策反八旗反对永璇,如果永璇得知整个计划的话,他一定会鼓掌。毕竟永璇正愁没有借口整顿八旗士兵,“叛国”无疑是个最好的借口,不仅可以将八旗的军权收回还能顺带整顿下八旗的旗务。
八旗对于满清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早期满清还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之前,这种全民皆兵的方法的确是个不错的构想。毕竟后世的瑞士也是依靠全民皆兵将自己变成一只难以下嘴的刺猬,才逼得希特勒在二战中不得不选择性无视掉瑞士。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八旗的战斗力是直线下降,留在东北的八旗还算有一战之力,但是入了关的八旗完全是摆设,除了遛鸟扯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擅长的事情了。雍正皇帝对此是深恶痛绝,可惜只有执政十余年的雍正没有办法彻底断绝祸根,而乾隆为了好名声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但是永璇却不在乎,他手上捏着新军,盛京八旗和蒙八旗早就改造完成,仅仅依靠京城里那些做摆设的八旗能有何用?当永璇手上看着情报局送来的谋反情报的时候,他差点就想要大笑三声。不过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毕竟八旗还是帝国名义上的统治基础,为了让高层们的脸面好看些,永璇不得不做出一些痛心疾首的样子,“朕对待他们不薄,奈何他们竟存了这般心思?”
军机大臣和几位权贵重臣被宣召到东暖阁,看到永璇递给他们的情报,他们也是满头大汗。阿思哈早前的做法虽然不讨永璇的喜欢,但是在臣子眼中那是有“气节”的谏臣形象。可如今阿思哈居然游说永琪称帝,并串联在京的八旗,那这就是叛臣了!
虽然于敏中是领班军机大臣,但无奈自己是汉臣,且这是牵扯到满臣和八旗,于敏中只得保持沉默。而永琨却冷笑道:“此等无视军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虽然因为和亲王弘昼的去世,和亲王一系早早就退出了朝廷的中枢。可因为早年永璇与弘昼一直在合作,故而新军中一直有“西山系”和“和亲王系”的区分,不过好在“西山系”重在陆军,“和亲王系”重在海军,而两系人马对永璇又是马首是瞻。所以永琨这句话似乎就代表了军界的立场,而且永琨的确也有这般资格。他大哥永璧乃是海军衙门大臣,四哥永瑸乃是北洋协管军务大臣,八弟永璔乃是这次西伯利亚远征军的将军之一。永琨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让在场的文臣都莫名后背一凉。
永璇对永琨的嚣张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个军人如果没有热血,不敢嚣张,那么这个国家就没希望了。虽然宋朝的文臣都非常有气节,无奈他们将自己的军人都阉割了,最后还是被人给灭了。文臣有气节当然是好的,可是问题在于,打战的事情本来就该交给军人去处理。几个文臣在那指手画脚算什么?如果懂点军事还好,不懂的话那就完全是瞎指挥。可以说,宋朝的军队不是丢给了辽国、金国和蒙古,而是丢在自己人手里。
“朕并不惧这些宵小,只是朕不忍百姓遭殃。但若是他们冥顽不灵的话,就别怪朕狠心了!”永璇冷冷地说完后,东暖阁的群臣们就知道了,该有人倒霉了。
查尔斯?沃森踏上这个被称为“远东明珠”的土地时,他才知道英国人对这个国家的不了解程度已经到了个让人发指的地步。与曼彻斯特、利物浦一样,上海是一个建立在港口的城市,但是他又与邻近的江?br /gt;
干隆王朝一锅炖第43部分阅读
欲望文
干隆王朝一锅炖第43部分阅读
了起来。虽然他故意要装得老成,但是他的年龄显然是无法达到那样的嗓音。正处于变声期的少年嗓音总是让人无法忽视。
“十五爷。”其实陈进忠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永琰。
虽然永琰在乾隆面前很得宠,但是乾隆很明显是将永琰当小儿子在宠,同样因此而得宠的还有十七阿哥永璘。只是因为永琰岁数大了点,开始仗着乾隆的宠爱在下面做一些事情,这才让人有了错觉,似乎乾隆属意的是永琰。但是这些在乾隆身边伺候的人如何不知道乾隆到底希望谁继位?别说八阿哥了,也别说四阿哥、六阿哥这些成年阿哥了,连十一阿哥他们都比十五阿哥有希望。如果非要说永琰比谁有优势的话,那就是那个彻底被圈了的五阿哥。
“皇阿玛可好?”永琰脸上的笑容淡淡的。
陈进忠心中却无比厌恶起来,虽然他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面临站队问题,但是这不代表他能容许旁人在乾隆还未殡天的时候就挑战其威严。永琰这般问话,随时都可以扣一个罪名圈禁起来,别忘了康熙朝的二阿哥是因为什么被圈禁到死的。
“十五爷,这话不该你问的,奴才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陈进忠不软不硬地回了句话。
永琰脸上一僵,到底是个少年,被人刺激了下,便有些不喜。“陈公公,如今你我同在一艘船上,我若是没个好下场,您只怕也会落得个身首异处吧?”
陈进忠现在心中只怕杀了永琰的心思都有了,他忽然接受永琰的邀请无非是念在令妃的面子上罢了。不得不说,令妃的确是个很会做人的人,对于需要讨好的人,她一点都不含糊。当年令妃在震怒的乾隆面前保下了陈进忠,故而陈进忠选择在一定情况下帮助永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永璇忽然被“软禁”在乾清宫偏殿,这不得不让陈进忠起了别的心思。毕竟历史上为了得宠的儿子能上位,皇帝杀掉能干儿子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
但是很快陈进忠发现自己似乎理解错了,在乾清宫偏殿里,永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禁”,他依旧处理着俄国的军务,同时也开始处理国内的一些政务。除了没有自由之外,和不能与外臣交谈国事之外的事情以外,永璇几乎跟一个“监国阿哥”差不多了。陈进忠开始怀疑,乾隆真的是要圈禁永璇么?
此处暂且不提永琰与陈进忠交谈什么,只见两人见面分开后没多久,二人谈话的记录便在乾隆的案前。乾隆脸色变了几变,随后抚着胸口道:“吴书来,朕对你们不好么?”
吴书来脸色大变,乾隆这话明显是不相信他们这些伺候的老人了。对于太监们来说,主子的宠爱就是一切。主子宠信你,你就是翻了天也没事;主子如果不再宠信你,米粒大的过失都能丢了命。
吴书来忙地一跪,“皇上,这全是陈进忠那个狗奴才一人干的好事!惹得皇上如此恼怒,奴才这就将那杀才抓来给皇上。”
“不必了。”乾隆淡淡地说,“吴书来,朕这次怕是真的不行了。”
“皇上千万不要这样说,这让奴才可如何是好啊!”吴书来这会是真的要哭了,没了乾隆,下一个皇帝会如何对他呢?他这样的太监显赫一时,知道太多皇家的秘密,新皇是一定不会留下他的。若是自己识趣点,还能落下个殉主的好名声。可问题是,吴书来真的不想死,他还有那么多财富没有享受完呢。
“狗奴才,你无非是害怕朕归天之后落不下个好下场吧?”乾隆笑了笑,其实他心中忽然变得很落寞起来,无论自己多么宠信这些奴才,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自己而去死,这真的是做人失败。“罢了,念在你忠心耿耿的份上,朕也为了寻个好出路。以后,你去给朕守灵吧!”
虽然自己日后会被圈在皇陵附近,但好歹能留下自己一条命,吴书来心里这才好过许多,然后又说了一大堆感恩戴德的话。乾隆摆摆手阻止他继续拍马屁下去,“你将老八给朕叫来,有些话必须说了,再不说只怕日后就没时间说了。”
乾隆其实清楚自己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了,但是他还是有很多事情必须交代下去。在他养病的这段时间里,他回顾了永璇的很多理念,同时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和法国的翻译作品,他承认永璇的很多想法其实是很好的,但问题是能不能在这个封闭的时代实现呢?乾隆也有些诧异自己,如果是以前,自己觉得会将这些东西视为离经叛道。可问题是,在永璇打开大航海时代之后,乾隆就知道有很多事情就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论对西方科学的态度,乾隆不如康熙。可乾隆比康熙的长处在于他身边有个永璇,长期润物细无声地将很多西方价值观输出给了乾隆。更重要的是,永璇对西方的东西不是全盘接受,他更乐于在东方价值观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可问题在于,永璇的想法还是有些太激进了。乾隆担心最后会落下个两不讨好的局面,最后身败名裂。
乾隆的这次召见自然没有瞒着军机大臣们,而且从太医院传来的消息,这很有可能是乾隆要交代后事了。故而所有的军机大臣都在军机处候着,内阁几位翰林更是在乾清宫旁的偏殿里等着,若是有什么旨意下来,他们需要尽快草诏并让乾隆用玺。
“老八啊,朕想知道,若是朕将这江山交给你,你会如何待它?”乾隆待永璇请安之后,便让他坐到了一旁。乾隆其实对永璇还是很满意的,这些日子,永璇处理政务也是非常不错。
只是乾隆的这话让永璇心中一惊,以为乾隆又想试探什么,便道:“皇阿玛身子骨依旧硬朗,虽说如今感染风寒,但是在众位太医的调养下必能康复,还请皇阿玛不要多想。”
乾隆听完这话,笑道:“你这话里有多少是真心的呢?”说罢,乾隆话锋一转,“永璇你要知道,若是朕好了,朕必定容不下你。天无二日,朕若是这般走了,你顺利继位便是皆大欢喜;但若是朕真的康复了,你能放下你手中的权势吗?朕能容下你这样权势滔天的王爷么?你是朕的儿子,但同时也是朕的臣子,朕日后不会杀你,但是你断无机会再入朝廷!”
永璇被乾隆的话弄得心中一惊,但随后他想起了乾隆的体检报告。心中不由得苦笑道,果然自己这个穿越人士是最没有王霸之气的,在清朝呆久了,心底也有了各种等级观念。乾隆这番话一说,居然自己被吓得不轻。
乾隆似乎很满意永璇这般作态,虽然他知道这天下迟早要交给永璇,而且他也不怀疑永璇会比他出色,但是他会惧怕自己的权威,这让乾隆很满意。
“老八,朕只怕是不行了。”乾隆闭上眼睛,稍微平复了下胸中的闷感,“朕不是在试探你,朕已经没时间了。朕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留下的是你的名字,这道旨意在你牧守江南之前就定下来了。老五已经不行了,你也不必去在意他了,他身边已经没什么人了,你若是过意不去,就将他移出去,横竖理密亲王留下的宅子还是能用的。六阿哥已经出继出去,三阿哥身子骨已经不行了,你也无须再担心什么。你与四阿哥交好,四阿哥倒是一个能臣,独独十一阿哥,他的心思只怕也是大了,不过你若弹压不住的话,朕也算看错人了。”乾隆顿了会,“十五阿哥啊!是朕错了,朕不该给他画个不切实际的大饼,让他生出诸多心思。”
“儿臣定当善待众位兄弟。”永璇道。
“这倒不必了!”乾隆道,“你先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其次才是他们的兄弟。若是他们威胁到了这江山,威胁到了你的帝位,手足之情又岂能绊住你?你是可以给帝国带来新希望的人,朕不希望你被人赶下去!——其实你说得对,皇位这东西让人生出太多邪念了。你是个能干的皇帝,也许你还能教出过不错的儿子来继承大统,可以后呢?你那‘君主立宪’的法子倒是不错,皇帝超然物外,不用担心有个不成器的后世子孙毁了这江山,也断了日后兄弟反目。只是,这时机不对!若是你将权力交给内阁或者军机处,难保日后不会有权臣来推翻这江山!你想通过资政局和议政局来限制内阁的想法不错,可是,若是没有一个强势的帝王支持,他们如何去限制?最后是相权独大,最后王莽篡位的事情又会重演。”
“儿臣深知此事断不是一时可以成的,儿臣只是希望十年之后能迈出第一步。”
“到底是年纪大了,处事也稳重了。”乾隆点点头,“俄国人之后,你打算怎么办?”
“留下西伯利亚地区,肢解俄国。与英国媾和,牵制欧洲诸列强。”
“听说你将德意志和意大利促成统一了,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乾隆笑了笑。
“德意志与意大利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统一,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起码是十年的经营才有效果。届时不用我们去挑拨什么,英国和法国也不会容忍他们的。况且还有奥地利与匈牙利这两个世仇在旁边,儿臣在想,要不要促使奥地利和匈牙利统一起来制衡德意志与意大利。”
“你想得倒是不错!苏秦张仪他们那一套手法你是越来越成熟了。——印度、南洋、澳大利亚,你准备怎么办?”
“南洋必须归华夏,就如西伯利亚一样,这里是日后我们的经济命脉所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在时机的成熟后可以让他们独立成国,但是必须成为我们的小跟班。”
“永璇啊,你说你的这些奇思妙想是怎么想出来的?”乾隆的声音越来越小。
“皇阿玛,我为你讲一个故事,或许那是我的前世,也有可能是我的后世。”永璇将自己穿越的故事娓娓道来。
乾隆起初露出一丝惊讶,但随后只是安静地听着,最后呼吸慢慢地小了下去。当呼吸彻底停下来的时候,永璇停住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觉得心中空了许多,而莫名涌现出一丝痛感。是的,这一世他的父亲走了……
147 世界大战?柒
乾隆驾崩并没有引发朝堂大规模的动荡,毕竟军机处跟内阁是早就知道乾隆身子骨不大好了,而且朝堂里一些权臣贵戚自然也是有各自的消息渠道,乾隆驾崩的事情估计已经在大家伙的预计当中了。至于乾隆死后的权力真空,自然是由永璇来接替。招商系与恭王府系人马可谓是把持了大半个朝廷,尤其是江南、两广全在招商系的控制下,旁人就算有想法也是有心无力。君不见,最后可能继位的五阿哥与六阿哥,一个被变相圈禁,一个被出继。拱卫京城的西山大营和北洋衙门都已经交到八阿哥手上,再加上他所拥有的节制远东军马的调令,当初的八王爷可谓是手握天下兵马,如此以来,他不继位还能由谁继位。
“皇上,就这么走了?”皇后那拉氏似乎还没有从噩耗里清醒过来。即便乾隆对她是敬而非爱,但是对于那拉皇后来说,乾隆是她的丈夫,是她的天。
“娘娘,”容嬷嬷劝解了几句,“大行皇帝已经走了,娘娘若是不撑起身子骨来,只怕十二阿哥会被那起子小人排揎了去。”
“十二阿哥?”那拉皇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来,“我为他挣了那么多,最后还是比不过那嘉妃!她已经是皇贵妃了,这会子只怕又要加皇太后了吧?”
“那又如何?”容嬷嬷道,“即便淑嘉皇贵妃成了皇太后,她的位分还是要在娘娘之下。您是大行皇帝拜过祖宗的皇后,她不过是母凭子贵罢了。况且娘娘如今过得好好的,只要娘娘一日还在宫里,凭谁能低看了十二阿哥去?”
“移宫的日子怕是要到了吧?”那拉氏略带眷念地看了看这坤宁宫。她现在已经晋升为皇太后,自然是不能再在坤宁宫里住着了。
“内务府已经来过几次了。”容嬷嬷道,“只是如今太皇太后还在,故而慈宁宫还是由太皇太后住着,娘娘怕是只能去寿康宫了。”
“不妨事。”那拉皇后想清楚之后,对住哪倒是没什么想法了。“寿康宫倒是安静,虽说常年没住人,但是我想新皇也不好意思让我们这群老太婆去马圈里住着罢?”
那拉氏的话语带酸味,容嬷嬷不敢接下去。毕竟这话那拉氏说了,永璇是无法发作的,但若是从自己嘴里出来,只怕是合族的性命都要搭进去。那拉氏见容嬷嬷不出声,便也晓得如今已经是永璇的天下,若是毁谤君上的话,就算自己身为皇太后,也少不得会被训斥。
后宫的琐事且不谈,内阁如今正在为永璇的新年号而烦恼,拟了好几个上去,都被永璇驳了回来。无论是吉祥喜庆的,还是积极进取的,都被永璇封驳了回来。弄得几个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不知道新皇的心思到底是如何。
如今金镛虽然还未入阁,但是隐约有以他为首的态势。虽然金镛是打算退休了事的,但是定年号这样的大事还是必须要劝永璇早日定下来。毕竟这象征着一个皇权的交替,如果没有定下年号,那么很多事情都将无法开启。
但是金镛没有料到的是,永璇笑着道:“先生,为何我们不能使用黄帝纪年?”
金镛一愣,但是随即也明白了。黄帝纪年其实民间一直在用,只是没有人敢摊开来说罢了。毕竟皇帝的年号是象征着皇帝的一种权威,表示皇帝统御天下。而永璇拒绝使用年号,并将黄帝纪年公开化,无疑与永璇一直推行削弱皇帝的做法是相符的。与此同时,金镛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公开缓和满汉矛盾的一个最佳契机。汉人将黄帝视为直系祖先,若是满清朝廷采用黄帝纪年,那意味着满清将汉人视为兄弟,而非被统治者。
金镛苦笑道:“皇上,只怕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若是容易就不会为难老先生了。”永璇见金镛苦笑便猜到他已经明白,“满汉之间的矛盾自大清入关以来就未断绝,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还有豪格在四川的大屠杀,让汉人对满人是戒心是从未平息过。虽然顺治爷试图修补满汉关系,无奈被朝中大臣掣肘,况且孝庄太后也并不是很喜欢汉人。”
听到永璇说出这些秘辛的时候,金镛额头上冒出密密的细汗,虽然他很清楚这些事,但是听到这些事从皇帝嘴中说出来却是很不一般的事情。
而永璇似乎并没有打算停止揭疮疤。“康熙朝的时候,圣祖爷对汉人的提防更是到了一个极致,毕竟三藩之乱让他忧心不已。即便到了圣祖后期,汉人在朝堂里也无多少权力。除了那些包衣奴才,朝堂之上又有几个汉臣?雍正爷时候,若不是满臣的根子已经坏了,汉臣就没有出头之日。再到大行皇帝,对汉臣那是又用又防的,累!朕不想这般了,这天下是中国人的天下,无论汉人、满人,皆是中国人,何苦来哉?”
“皇上能如此想,乃是天下人的福气。”金镛其实当然希望满汉之防能消失,但是他深知满人对所谓的“祖宗家法”是极其看重的,“只是如今时机并不对,皇上皇位未稳,若是有人借此生事,只怕横生变故。如今大军在外,朝廷内断不可乱。故,还请皇上赐下年号为佳。”
“那就‘嘉庆’吧。”永璇略带恶作剧的道。
“嘉庆?”金镛略一沉思,“这个年号倒是喜庆,若是皇上决意如此,便这般定下来吧。”
永璇首肯了年号之后,内阁跟军机处便放下心来,开始全力操持其乾隆的丧事来。首先是劝进永璇登基,按规矩永璇得与众臣三劝。虽然永璇觉得这个很矫情,无奈规矩如此也只得按部就班下去。永璇正式登基之后,丧礼便是正式开始。因为清朝有“以日代月”的先例,丧礼便是二十七日便能完成。永璇也不愿意在这些俗礼上挑剔群臣,故而乾隆的丧礼上倒也没什么累倒大臣的事情出现。
随着乾隆的灵柩移出紫禁城,乾隆的嫔妃们则纷纷跟着那拉皇后搬往寿康宫。若是有子嗣的妃子还有点盼头,好歹过段日子就能出宫跟儿子去过了。但是有子嗣活下来的妃子不过那拉皇后、令妃与豫妃三人,相对于乾隆宠幸过的女人来说,那实在是太小的比例。那拉皇后自然是不能出宫,她已经被册封为孝仪皇太后,日后自然只能在寿康宫终老。而豫妃的儿子十七阿哥永璘岁数还小,还未到开府的年岁,豫妃自然还没需要再呆些日子。况且永璇对这位蒙古出生的庶母还是非常看重,毕竟蒙古人如今在前线冲锋,永璇无论如何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于是永璘小小年纪便得了贝勒的爵位,豫妃也成贵太妃。似乎是被人遗忘,令妃并没有按照惯例升一等,永琰也同样没有得到爵位。这让令妃十分不满,但无奈如今自己是跟着皇太后住在寿康宫,一举一动都让大家看得仔细,让她十分郁闷。
十二阿哥终究是得了郡王的位分,出去开府建牙。而四阿哥与十一阿哥都有了亲王的爵位,同时四阿哥被派往宗人府,十一阿哥则开始接手内务府。虽然和亲王一脉就此退出皇家内务,但毕竟得了北洋衙门,和亲王一系也无甚怨言。
而章佳氏终究是等来自己丈夫平安的消息,同时也等到了自己丈夫登基的喜讯。一时间府里众人纷纷磕头贺喜,这章佳氏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而伴随永璇最长的王氏得封淑贵妃,另外便是诞有一子的那拉氏封了如妃,其余众女不过是贵人、常在。
永璇正式大朝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启了内阁,只是内阁的人数得到了更大的扩充,同时更名为资议局。资议局成员可以是皇族中选派三分之一,翰林朝臣中选拔三分之一,同时再从各地士绅中挑选三分之一。他们为永璇提供朝政咨询,同时审议军机处的报告,与军机处形成制衡。
金镛对永璇的这个创举非常欣赏,看上去资议局再度分去了皇权,但实际上资议局与军机处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同时资议局是对皇帝负责,又没有实际执行的权利,所以资议局势必要维护皇权,故而与军机处所代表的相权形成了互相制约的局面。与此同时,这些政治上的肮脏事情无须皇帝再度出面,皇帝显得更加超然。
待国内事情渐渐平稳之后,中华军队对俄国发起了总攻,与此同时和珅在上海秘密接触英国特使,商谈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可能性。现在的英国和中国都明白了一点,单凭他们中的一个或几个国家是无法控制世界的,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列强俱乐部,通过这个俱乐部来控制世界。
148世界大战?捌
对于波将金来说,最近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他不像在克里米亚战场那般无往不胜,反而是在西伯利亚战场上越陷越深。哥萨克叛兵已经开始出现在顿河流域,而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彻底丢掉。如果不是希望西伯利亚遍布的沼泽和让人胆颤的寒冬,中国人可能就已经彻底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但是现在的局势对俄国来说是非常的不利,中国人已经占领了勒拿河,并且将战线已经推到普托拉纳山附近。南部的贝尔加夫至阿尔泰山脉的广大地区则早就被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中国骑兵给占领,而且临近的中亚地区优势哥萨克叛兵的大本营。波将金不由得闭上眼睛,只觉得帝国的形势已经非常地严峻了。波将金第一次感觉到无力,但是他又不愿让远方的女皇伤心。为了让波将金放心打仗,叶卡捷琳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让他升到了将军的位置上,而出人意料的是与叶卡捷琳娜一直不对盘的贵族们这一次统统保持了沉默。
“将军,”一个上尉走了进来,“您应该吃饭了。”
“还不急。”波将金挥挥手,“情报处那边有新的情报了吗?中国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出现?远东局势如何了?哥萨克叛军呢?”
上尉看着波将金将军熬红的眼睛,内心深处不由地叹了口气,“情报处刚刚收到了几份情报,哥萨克叛军已经有小股的骑兵出现在莫斯科附近,但是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来说,莫斯科的守卫非常严密,这些马蚤扰的骑兵并没有对我们造成麻烦。唐努乌梁海地区的骑兵已经南撤,他们的目标是清理中亚帕米尔高原附近的战场,那里刚刚发生了一系列冲突,漠西蒙古与哥萨克骑兵大本营发生了冲突,漠西蒙古人输得很惨,被迫向清国发出了求救。但是据说清国的伊犁将军在漠西蒙古几乎快灭族的时候才出现,然后趁机占领了这个地区。”
“他们真是算得准确啊!根据我们所有的情报结合来看,中国人为了这场战争至少准备了五年!而最让我觉得恐惧的是,他们居然在准备对我们一战的时候,还同时与英国人在南洋至印度洋地区海战。这是俄罗斯帝国都不敢去想的事情,而他们做到了。”波将金叹息了一句,“可笑帝国的那些老将军们还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富庶但却没有作战能力的古老帝国,还宣称只要三个骑兵师就可以征服的国家。现在看看吧!耗费了帝国将近一半的兵力,我们也只能在这里阻拦他们罢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没有能力战胜我们,只能说帝国的天气拯救了我们!”
“将军,另外还有一份情报,清国的皇帝驾崩了。”
“死了?”波将金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上帝保佑,我终于听到了这一年多来最好的消息。”
“为什么?”
“上尉,按照中国人的习俗,皇帝去世之后,整个国家都要为他哀悼,其中包括不能用兵。”为了打败中国,波将金倒是真的下了功夫去研究中国,“他们的士兵将不得不退回国内,而下一次作战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好的准备。因为他们将撤退三年?”
“是的。”波将金脸上的微笑是不容掩饰的,“三年,他们将为他们的皇帝三年不用兵。三年的时间足够帝国缓过劲来,我们可以先收拾了奥斯曼,然后我想北欧那几个海盗也会知道该怎么做了。三年一过,我想我们与中国的大决战将未必是我们输。”
“可是将军,如果真的要撤兵并且保持三年不出兵的话,那么为什么他们还没有撤退。清国老皇帝驾崩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据说老皇帝的葬礼是非常奢华,许多驻华使节都去祭拜了。如果将军所说的礼仪是真实的话,那么此时前线的将军应该都收到了情报。他们没有撤退的话,那就表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遵守这个礼仪。”
波将金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表情,然后吩咐道:“你让情报处的人查一查,看看这些远征军们是什么样的意见?”
其实波将金并没有猜错,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皇帝去世后三年,是不能用兵的。但是永璇却没有将前线的远征军撤回来,甚至连一道旨意都没有下达,这让军机处的大臣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作为一直反对八阿哥的先锋,左都御史阿思哈说:“圣上,国丧期间兴兵那是大忌!还望圣上早日颁下旨意,让远征军一干人等回来。”
“那西伯利亚不要了?”永璇淡淡地说了句,语气中听不出喜怒来。
那阿思哈本就是个守旧之人,对他来说西伯利亚就是个遥远的地方,他只在乎的是京城这一亩三分地。而且他对于永璇开海禁就有一肚子怨言,“士农工商”,如今海禁一开商人就成了社会的主流,无数人放弃土地去经商,这在阿思哈看来简直是人心不古。最让阿思哈觉得愤怒的是,在招商系控制下的江南、两广、两湖以及南洋诸地,开始有了什么参政院,很多商人居然进入到参政院里对官员指手画脚。听说新皇还打算在西直门附近新建国会山庄,然后分成什么参议院和众议院,商人也可以加入其中对国事评点一二。而且据说日后官员行事必须有国会的同意,否则将不能执行。这在阿思哈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区区弹丸之地,要了有何用?”阿思哈冷冷地说道。
“弹丸之地?”永璇冷哼了一说,“老大人,你可知道如今国家经济发展,各类矿石需求颇为庞大,虽然我堂堂中华也盛产这些东西,但是为何我们不用别人的,非将自己的地盘挖得乱七八糟?”
其实永璇还是很感谢乾隆在最后几年对他的支持,虽然乾隆对永璇的改革一直控制得恨死,但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听之任之。故而在永璇的推动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本国业已完成,并且向欧洲和美洲扩散。永璇相信在他的有生之年,应该可以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毕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是电,现在蒸汽机正大行其道,永璇要折腾出个发电机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罢了,但是永璇不想过快地对整个人类科技拔苗助长,故而还是在折腾蒸汽机。只是饱受后世环境污染之苦的永璇对环境保护还是有所控制。首先是对黄河流域开始植树造林,将山西、陕西富裕的农民或北迁到远东,或南移到南洋,虽然说黄河清可能是很难实现了,但是后世的沙尘暴什么的,还是要防范于未然。最重要的是,永璇非常无耻地将一些重工业都放在了印度、印尼等地,这些地方日后是会考虑让他们独立的,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理,永璇加快了南洋的重工业开发进程。
阿思哈没有听出永璇的不满,或者他听出来了,但是却不愿意妥协。“奴才管着都察院,自然要管着天下的风气。即便是皇上,奴才也是要管一管的。”
“哼,好大的口气!”永璇其实对都察院早就不满了,虽然说都察院有监管官员的作用,但是都察院一个所谓的“风闻奏事”就是祸害无穷。
首先都察院没有实际证据就可以弹劾官员,这无形中就让一些被诬蔑的官员为了避嫌不得不称病不朝,这势必影响国家的办事效率。其次永璇在乾隆的支持下,其实已经开始完善起法院、检察院、警察局的现代公检法系统,同时永璇还保留了审计局这个拥有经济调查大权的准公检法机关,而且永璇还在考虑要不要组建情报局、安全局、廉政公署等机关。可以说,都察院已经完全失去了他的历史作用,永璇正在找机会将都察院关门了事。
今天见阿思哈这般说话,永璇便冷笑道:“我看都察院也该管一管了。自乾隆三十年起,检察院开始负责诉讼以来,都察院究竟做了什么?贪官污吏没有抓到一个,倒是将一批清官逼得要么称病,要么读书,真是好大的威风啊!我看这都察院不如就关门了事,阿思哈,你那个左都御史的职位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听闻此话,领班的于敏中立刻急出了一头汗。于敏中早就知道阿思哈与永璇不对盘,但是于敏中没有料到阿思哈居然会借乾隆的丧事来干涉永璇的远东计划。对于永璇来说,远东计划和南洋计划是两个不能触碰的逆鳞。其实应该来说,远东计划和南洋计划就是一体,那就是中华帝国的扩张计划。于敏中不止一次听到永璇游说乾隆,要用我们的大炮和火枪,为我们的子民创造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而乾隆也在事实上承认了永璇的计划,甚至因为这些计划,无论是皇室还是权贵们,都收益丰厚。这些既得利益者如何会放弃支持永璇,而却支持因循守旧的阿思哈?更重要的是,永璇手上还握着虎视眈眈的招商系人马和潜邸幕僚,他们无时不刻地想取而代之。阿思哈这一说胡话,等于是给了永璇大肆改革的借口。
于敏中一想到这,忙跪道:“臣以为,因循守旧并非国家幸事。可是皇上这般疾风骤雨下去,只怕让臣等也无法禁受住。和风细雨亦能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损害,还望皇上三思。”
永璇当然不会借这个地方大肆改革,毕竟招商系人马资历还不够,虽然在地方是有声有色,可是尚不能支撑整个中枢。而潜邸的幕僚们也才陆续放出去累积经验,估计也要至少四五年才堪大用。所以,永璇笑道:“于爱卿多虑了,朕从未想过要大肆改革。朕只是觉得既然检察院等机构业已设立,且确实有做出了应有的成绩。既然如此,留着都察院做什么?浪费公帑,不如剩下点钱,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于敏中知道阿思哈这次是真的惹到了永璇,况且永璇已经答应不大肆改革,他也不好意思强求保住阿思哈,便安静地退到了一遍。阿思哈看了看,没有人愿意出来为他说话,大笑三声,便将官服除下,离了军机处。
出了紫禁城之后,阿思哈禁不住泪流满面。他想了想,为今之计只有去找五阿哥方能有一线生机,这五阿哥本来就是阿思哈的半个弟子,两人相处还算和睦,所以阿思哈内心深处是希望五阿哥登基的。同时三阿哥已经病倒不能视事,四阿哥、十一阿哥乃是永璇的亲兄弟,六阿哥出继,十二阿哥已经断了心思,十五、十七阿哥年岁还小,想来想去,大清朝的希望就在那五阿哥身上了。
因为五阿哥一直是被乾隆要求念书,所以府门外并没有内务府圈禁的士兵。阿思哈通报了一声便进了五阿哥的宅子,与此同时五阿哥也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波将金并没有得到清军后撤的好消息,相反他收到的情报显示,清军在加固防线的同时已经准备好在西伯利亚过冬。根据他所知道的消息,清军的装备要明显优于俄军,甚至在防寒衣物上,那个新出的羽绒服以及改进后的供暖设备,让清军的军营可谓是暖如春天。他们的探子回报,因为水泥和玻璃的大量应用,同时通过地道和封闭走廊的连接,军营里没有冻死的士兵。而且水泥的军营可以禁受俄军火枪的攻击,与此同时,火攻也是对水泥军营无效的。波将金脸色变幻了好几次之后,下令道:“全军准备,后撤回叶卡捷琳堡!”
这个时代的叶卡捷琳堡比后世的叶卡捷琳堡要西移了许多,这是俄国在东方征途上的最后一个大型城市,波将金必须撤回到那里才能确保全军的生存。他没有水泥,无法在极短的时间里修建起封闭保暖且固若金汤的军营,回到叶卡捷琳堡才是上策。
“将军,难道我们要丢掉阵地吗?”
“不妨事,中国人同样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这个冬天将是我们休整的机会。等五月的时候,才是我们最后决战的时候。”
参谋们不再反对,军令下达之后,大家纷纷收拾起自己的行囊准备回到叶卡捷琳堡去。对于士兵来说,那里有温暖的营房,还有城中的烈酒和美女。他们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来到这西伯利亚,为的就是每个月几十卢布的军饷。这些军饷足够他们在酒吧里喝上一个月的伏特加,再找酒吧的姑娘好好地乐上几回。
就这样,波将金带领他的士兵往回撤,而这一切自然落到了对面的清军严重。
“将军,我们要去追吗?”
“不用了!这中鬼天气,杀不了几个敌人还会赔上咱们自己兄弟的命。”
“真不知道朝廷要这破地方做什么?”
“嘿嘿,小子,我告诉你,这土地下面埋着无数的宝贝,皇上的心思就是将这里的宝贝都挖掉。”
149世界大战?玖
其实从永璇开始对西山大营换装的时候,乾隆也在利用这个时候组建新军。乾隆并不是个笨蛋,他不会像康熙那样对八旗无条件信任,况且乾隆时代的八旗比起康熙更加堕落。虽然乾隆是个保守的皇帝,但是不代表他能对关系自己皇位的军队无动于衷。所以从永璇整顿西山大营开始,乾隆也在依葫芦画瓢地组建起几支新军。当西山大营初见成效之后,乾隆便从西山大营抽调出大量中下级军官填充到各大新军中区,于是后世中国陆军中颇具影响力的“西山系”就此出现。
“西山系”军队对永璇有着盲目的崇拜感,再加上永璇已经是这个帝国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故而整个西山系军队对永璇是高度服从。可笑阿思哈居然还想通过永琪来策反八旗反对永璇,如果永璇得知整个计划的话,他一定会鼓掌。毕竟永璇正愁没有借口整顿八旗士兵,“叛国”无疑是个最好的借口,不仅可以将八旗的军权收回还能顺带整顿下八旗的旗务。
八旗对于满清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早期满清还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之前,这种全民皆兵的方法的确是个不错的构想。毕竟后世的瑞士也是依靠全民皆兵将自己变成一只难以下嘴的刺猬,才逼得希特勒在二战中不得不选择性无视掉瑞士。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八旗的战斗力是直线下降,留在东北的八旗还算有一战之力,但是入了关的八旗完全是摆设,除了遛鸟扯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擅长的事情了。雍正皇帝对此是深恶痛绝,可惜只有执政十余年的雍正没有办法彻底断绝祸根,而乾隆为了好名声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但是永璇却不在乎,他手上捏着新军,盛京八旗和蒙八旗早就改造完成,仅仅依靠京城里那些做摆设的八旗能有何用?当永璇手上看着情报局送来的谋反情报的时候,他差点就想要大笑三声。不过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毕竟八旗还是帝国名义上的统治基础,为了让高层们的脸面好看些,永璇不得不做出一些痛心疾首的样子,“朕对待他们不薄,奈何他们竟存了这般心思?”
军机大臣和几位权贵重臣被宣召到东暖阁,看到永璇递给他们的情报,他们也是满头大汗。阿思哈早前的做法虽然不讨永璇的喜欢,但是在臣子眼中那是有“气节”的谏臣形象。可如今阿思哈居然游说永琪称帝,并串联在京的八旗,那这就是叛臣了!
虽然于敏中是领班军机大臣,但无奈自己是汉臣,且这是牵扯到满臣和八旗,于敏中只得保持沉默。而永琨却冷笑道:“此等无视军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虽然因为和亲王弘昼的去世,和亲王一系早早就退出了朝廷的中枢。可因为早年永璇与弘昼一直在合作,故而新军中一直有“西山系”和“和亲王系”的区分,不过好在“西山系”重在陆军,“和亲王系”重在海军,而两系人马对永璇又是马首是瞻。所以永琨这句话似乎就代表了军界的立场,而且永琨的确也有这般资格。他大哥永璧乃是海军衙门大臣,四哥永瑸乃是北洋协管军务大臣,八弟永璔乃是这次西伯利亚远征军的将军之一。永琨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让在场的文臣都莫名后背一凉。
永璇对永琨的嚣张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个军人如果没有热血,不敢嚣张,那么这个国家就没希望了。虽然宋朝的文臣都非常有气节,无奈他们将自己的军人都阉割了,最后还是被人给灭了。文臣有气节当然是好的,可是问题在于,打战的事情本来就该交给军人去处理。几个文臣在那指手画脚算什么?如果懂点军事还好,不懂的话那就完全是瞎指挥。可以说,宋朝的军队不是丢给了辽国、金国和蒙古,而是丢在自己人手里。
“朕并不惧这些宵小,只是朕不忍百姓遭殃。但若是他们冥顽不灵的话,就别怪朕狠心了!”永璇冷冷地说完后,东暖阁的群臣们就知道了,该有人倒霉了。
查尔斯?沃森踏上这个被称为“远东明珠”的土地时,他才知道英国人对这个国家的不了解程度已经到了个让人发指的地步。与曼彻斯特、利物浦一样,上海是一个建立在港口的城市,但是他又与邻近的江?br /gt;
干隆王朝一锅炖第4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