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名门妾室

分卷阅读240

    名门妾室 作者:鸿影长空

    谢皇后在宫中沉吟,武帝昏迷不醒。

    若按原来安排,此时应该趁机拿下王丹阳。

    她刚想下令,殿外禀告说文国公求见。

    文国公一走进大殿,下跪行礼,“臣要求见圣上!”

    “圣上刚才不适,正在偏殿让太医行针,文国公有何事?”谢皇后拦在正殿。

    “臣有政事启禀圣上,万望娘娘让人通禀。”文国公重重说了政事二字,暗示谢皇后僭越了。

    他在宫门等到了天女仪驾,也听到了天书之事,急得进宫求见武帝。刚才听到殿内慌乱,他不知武帝如今如何了,对着谢皇后倒不敢太失礼。

    谢皇后此时自然不会说武帝昏迷之事,只转头对王彬说,“王大人,圣上刚才的交代,你先去办吧。”

    王彬明白谢皇后的意思,躬身说了一句“微臣领旨”。

    文国公在边上急忙说道,“臣斗胆敢问王大人是领了何旨意?”又转向谢皇后说道,“娘娘,今日城中有人假造天书,诬陷国师。臣怀疑王大人就是主谋,求娘娘让臣见驾!”

    说到后面,文国公声音提起,偏殿中都能听见。

    “文国公你好大胆子,太医正在为圣上看诊,你大呼小喝,目的何在?”谢皇后厉声喝止,“来人,将文国公押下!”

    “臣不服!”文国公一副拼命架势,“圣上,臣眼见圣上!”

    “娘娘,圣上醒了!”文国公还在喊叫时,太医出来,说了这消息。

    很快,康顺出来,传达了武帝的旨意,“王大人,圣上命你将王丹阳拿下,查个究竟。文国公,圣上让你将天女安置天女宫。”

    为了迎接天女,也为了表明自己不是惑于美色,武帝在宫中云天观后辟出一地改为天女宫,作为天女入宫后的修炼之地。

    文国公听说要拿王丹阳,大声喊道,“圣上,臣有本要奏!”

    可康顺进去半日,再没出来。原来武帝醒了那片刻工夫,交代了两句又晕过去了。

    文国公等了片刻未见回应,边上王彬已经大声领命离宫去拿人了。文国公心中一急,只好跟着王彬之后应声,赶出去安排玉秀进宫。

    王彬进宫前已经安排差役守在高台四周。

    这高台搭得够高,站在上面时挺威风。而高台只有一边可上,仅供一人行走的楼梯通往上方,上方除了供桌贡品、帷幕桌椅外,再无其他。

    原本庄重肃穆的高台,现在却成了戏台。

    王彬走时吩咐看好人,没吩咐准备炭盆之物。

    台上的炭盆熄了后,台上一下冷了,高台风又大,王丹阳开始还撑着颜面,摆出仙风道骨、不惧风寒的样子。

    过了会儿,要炭火无望后,静虚等撑不住,拆找了帷幕布幔裹身。

    王丹阳连打了三个喷嚏后,抱着肩膀在台上找御寒之物。

    台下百姓们看上面一群人缩头缩脑,哈哈大笑,“国师不是半仙吗?变盆火就好了,躲什么啊?”

    “不对,半仙应该不怕冷才是。怎么还要找东西盖啊?”

    百姓们说的热闹,王丹阳冻得可怜,是在受不了看看只有供桌上的桌布还没人拆,赶紧一把去抢过来。

    一群道人,披着帷幕、桌布等物,缩在高台边。听到下面百姓们的调笑,王丹阳拿起袖子擦了擦冻出的鼻涕,恨声道,“王……王彬,等本国师见到圣上,非让圣上严惩不可。”

    可惜寒风中他说出的话都是打着颤的,听着威慑力不足。

    又等了一会儿,有人受不了往台下冲,被下面的差役们拿着竹竿往回捅,王彬终于来了。

    “圣上有旨,将王丹阳一干人等拿下!”

    不等差役们拿人,台上一群人冲下来,“抓我,先抓我!”

    就连王丹阳都佝偻着缩到边上。

    百姓们就见往日威风八面的国师和国师府徒弟们,一个个耷拉着鼻涕、抱肩搂背,被差役们拉往大理寺。

    文国公从宫门后赶过来,看到这一幕,面色铁青,却已经无力回天。

    任谁看到王丹阳现在的样子,都不会再信这人有什么神童的。

    他气的凌空挥了下马鞭,暗恨王丹阳不争气,竟然不知忍耐。

    眼看台上人都下来了,他让人四处查看,若能找出天书一事的漏洞,也好解了这局。

    可是这处街道四面没有高楼,人如何抛下纸张?

    查找了半个时辰,还是徒劳无功。大理寺的差役们却又回来,带人来拆高台了。

    文国公只能打发人回宫向文太后报信。

    他们想速战速决,快点将天女送入宫中。

    偏偏武帝这种时候病了,这颜玉秀待在宫里也没用啊。

    他回到国公府,李承恩居然在府中等候。

    “二公子怎么这时候来了?”

    “我听说王丹阳被抓了,此人只怕已经没用了。不知道后面是如何安排的?”李承恩等了很久,看到文国公回来,不耐烦地问道。

    这些日子,他也受够了文国公的安排,什么二公子只要等着即位即可,他觉得文家是拿自己当傻子哄。

    原本他只好耐着性子等,可现在,静虚给他的消息,让他不安。

    昨日静虚说,文国公和王丹阳商议,要将给武帝的好东西,给他也备一份。

    这让李承恩心中不满又不安,他要是做皇帝,可不想做个受制于人的傀儡。

    今日听说王丹阳之事后,他就来国公府等人了。

    文峥看到李承恩,心下有些不耐,“二公子不用担心,我已经给宫中太后娘娘送信……”

    “文国公,太后娘娘

    “一个妇道人家,她能知道的事,本公子不能知道吗?”

    李承恩拍了一下桌子,喊声问道。

    “二公子,王丹阳被抓去大理寺,这事只怕要牵连到文家,到时二公子也会受牵扯……”文峥看他发怒,想着还是得安抚为主,就想慢慢分陈厉害。

    李承恩哼了一声,“王丹阳之事,本公子可不知晓,都是国公爷您安排的。”

    文国公气了个仰倒,人都说“过河拆桥”,李承恩这河还没过呢,就忙着撇清了?

    ☆、422章 九爷的主意

    文国公怒不可遏,他们文家对李承恩,如此尽心尽力,这人却在撇清关系?

    如今还只是倒下王丹阳就如此了,那要是自己被拿,他是不是要休妻?

    文峥想起金元宗的下场,忽然觉得兔死狐悲之感。

    他心里闪过的念头,就是幸好二娘已经有了身孕。文太后所做的安排,对文家果然是最好的。

    李承恩看到文峥发怒,并未出言安抚。

    他心中却另有算计。他已经得到消息,武帝昏迷了。若武帝就此驾崩,那以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储君必是自己无疑。

    若是武帝苏醒,那他处置王丹阳时,自己必须置身事外,不受波及。

    至于文家,除了自己,他们还能保谁?既然文家还想让自己做傀儡,趁着现在的机会拿捏一下,也好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随他们捏扁搓圆的。

    “文国公,文家打的主意,我也不是不知道,本公子可不是圣上,不信僧道。”李承恩慢慢说道,“我许了二娘后位,可不是为了让你来做太上皇的。”

    这话说得太过直白,文国公吓了一跳,“二公子,文家对您忠心耿耿,老臣更是忠心一片……”

    “哼,既然你不见棺材不落泪,那本公子就直说吧。你和王丹阳的话,我都知道了。”

    “本公子也不是只等着文家的,若文家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哼。未免太小瞧我了。”

    李承恩冷哼一声,转身告辞。

    这一番话摸不着头脑,文国公只觉得自己脑袋发疼。就算文家有所打算,现在二娘又未生子,这打算也只是空想。

    再说,他能和王丹阳说什么?

    “二公子,可是有什么误会?”他连忙问道。

    “是不是误会,你自己心中清楚。我先告辞了。”李承恩一甩袍袖,转身就走。

    李承恩来去匆匆,文国公目瞪口呆。他还未摆平王丹阳之事,这边李承恩竟然来警告自己了?

    看着他走出院门,文峥气的一把将桌上的杯盏摔在地上,“竟敢……竟敢……如此无礼!”

    他坐在椅子上呼哧呼哧喘气,文九爷施施然走进门,“大哥,怎么气成这样?”

    文峥看到文九爷进来,却未起身相迎。他与这小弟,一向是不对盘。

    文峥觉得文峻游手好闲,文峻觉得文峥胆小无能。兄弟两个在外人看来还算和睦,私底下却很少平心静气地能坐一起谈话。

    所以,文国公看到文九爷,有些讶异,“你怎么来了?”

    “哥,刚被李承恩训了?”

    “我还有事,你到底为何而来?”文国公避而不谈。

    文峻嗤笑一声,“你说你这岳父当的,天天被女婿训儿子一样训,不难过啊?”

    李承恩刚娶了文家女儿时,还算恭敬。等靖王和刘氏一回明州,他少了约束,又自觉优势已定,态度上就轻慢起来。

    “你若是为了取笑我,那我不奉陪了。”文国公起身要走。

    “大姐和你打的主意,我也知道。只是既然形势危机,你们为何不当机立断?”

    “什么意思?”

    “一样打算弑君,不如换个法子啊。”文九爷满不在乎地说道,“圣上刚登基时还算励精图治,后来却越来越昏聩,尤其这两年,朝中大臣天天死,除了王丹阳,谁不自危?”

    “有大姐引导着,李承恩还算得了人望。可这两年他得意忘形,狐狸尾巴露太早了。我可告诉你,六部里有人说,他要是登基,就是圣上第二。这是怕了如今的日子啊。”

    “这些日子,有人已经耐不住走动,商议着等靖王大公子回来,就要上折子。我看圣上虽然病歪歪的,再撑两年可能都撑得过去。”

    “那天女的事,你们别想了,圣上再醒过来,嘿嘿,有没有力气爬上女人肚子都是个事儿。”

    “你怎么知道拥立的事?”文峻轻描淡写地说弑君,让文国公有点接受不了。

    “我跟人儿子喝花酒听说的。大姐图谋长远,要你好好做事,让我花天酒地。我们兄弟也算交游满京城了吧。”文峻自嘲一笑,无端端让人觉得伤感。

    他幼时聪慧过人,大姐亲自教导,本打算有一番作为,可文太后要他做了纨绔。

    对文家来说自是好安排,但他满腔抱负尽负流水。

    文太后答应他等新君即位,就让他走入仕途大展拳脚。这一等已经三年,他还能再等几年?

    反正要弄死,何必用水磨工夫?

    若是等李承允回京,那些满心惶恐的大臣们觉得捞到根救命稻草,不是更添变数?为今之计,得趁着京中只有李承恩在时,将他拱上那位置。

    “你胡闹!”文国公训斥了一句,“你以为天下就我们文家一家?若被人知晓,来个起兵清君侧……”

    “你是说周家?全天下就数他们忠心,谁坐龙椅他们就是谁的狗。”文九爷不屑地说了一声,“再说全天下就周家会打仗?收了他兵权,还怕什么?”

    没人知道,文家文峻,自小倾慕看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