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即日为君 作者:小山重叠金明灭
分卷阅读23
这个皇帝处境如何你也心知肚明,我总该绑些人在我这条船上不是吗?”如果石锵够敏锐,大概就能感觉到我身上微妙的气场改变吧,相对过去而言,我在心态上的确改变了很多。
做皇帝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更难的是还要尽可能吧这个皇帝做好,压力和隐忧一直在影响着我,共同等待着爆发的一天。
这日的朝会注定了不会平静。不知道张丞相是如何同三省斡旋,次日,朝堂上就颁布了成立秘书监的诏令,点李勉为秘书监监长,并令其即日起组建好队伍,执行辅助各部门领导人处理各项事务的任务。
从我提议到政令出台不过短短一天,这一切能这么顺利,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拿出我的提案给张玉立也是抱了一次不成就再试几次,多磨一磨的想法,我确实没想到没想到张玉立动作能这么快。
此召一出,群臣皆惊,不管是惊讶还是惊奇,大臣们巨厚都在片刻的镇静后一同卷入了混乱的漩涡。刚开始还是窃窃私语,发展到后来,朝堂之上的嗡嗡声就像菜市场般热闹。
我看着堂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朝臣们沉默了很长时间。感受过课堂上十分吵闹,然后讲台上的老师半晌没有说话,慢慢的整个班都像被调低了音量一样,逐渐鸦雀无声的气氛吗?现在大概就是这个效果。
大臣们像是突然间找回了理智,惊恐的发觉自己居然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顿时噤若寒蝉,缩着脑袋顶着莫名的压力乖乖站好。刚才还愈演愈烈的讨论声就好像从没有存在过。
这时候我才开口:“诸位爱卿求知欲很旺盛嘛,但关于秘书监的问题,直接问朕,不是更方便快捷吗?”
大臣们听见我的话,吓的大气都不敢喘,我心里好笑,也懒得追究他们的小小过失:“秘书监到是做什么的,之后你们亲自了解一番不就知道了吗?李勉留下,还有张丞相,各部尚书,中书令,门下侍中,朕有事同你们商量,退朝吧。”
陈福一声退朝,大部分官员行礼后麻溜的走了,一些与留下的几位肱骨之臣关系好的也只是脚步踌躇了一点,最终只剩包括李勉在内的示意个人。
六个尚书,两个门下侍中,一个中书令,这些都是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加上群臣之首的丞相,和问题的当事人李勉,看着她们即期盼又忐忑的眼神,我一摆手:“行了,都跟朕去勤政阁吧。”
秘书这个辞作为现代人并不陌生,而这个岗位更是历史悠久。中国很早的时候就有秘书这类官职,像“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这样的职位,就承担了相当部分的秘书工作,这样的官职在大殷自然也有。
但既然有类似官职,我又为什么要重复设置呢?很简单因为我要搞事情啊。
在现代社会是与领导伴生的岗位,好比红花旁的绿叶,密不可分。而古时候政府机构的秘书与现代社会的秘书最大的不同在于,组织结构的不同。古时候的秘书,只属于各部门本身,而现代社会的秘书,自己就是一个部门。
想想吧,我要求专门成立一个秘书监,那监内的官员们哪里来?无论从那个角度烤炉,都应该是从各部抽调本来就做着相关工作的人员,毕竟已经有了工经验。然后结果就很明显了。从相对稳定的结构中抽取出一部分,去搭建另一个结构,必然使得旧有的结构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就是打破旧规则,建立新秩序的最好时机。
简单点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至于这或到底能不能烧好,眼前这些毕恭毕敬的大臣怕是心里也没底。
“朕留下你们是为了商讨如何在最小的影响内,把秘书监组建好,各位有什么建议?”不论他们的内心是否忐忑,我的态度一定要保持强硬,否则这事就更做不下去了。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推了丞相出来发言:“陛下,昨日我与诸位大人已经就您提案仔细探讨过了。您所提出的,将处理辅助性事务的官员独立出各部之外,统一管理同意调度,又隶属与各部之中,参与各部的日常作业。这道理我们动了,可是应当如何执行?执行过程中又要如何避免影响朝政的正常运转呢?”
食指轻敲座椅扶手,我有些无语:“既然你们连应该怎么做都不明白,又为何如此仓促通过这项提案?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陛下,您给出的计划十分详尽,可行性非常大,足见陛下之用心,如此自然要通过此项提议,让陛下的设想得以践行。”张丞相的回答差点没把我给气死。
意思是反正不会伤筋动骨,又难得皇帝想干点事,就随他去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在之前摆出一副坚决反对的样子?你演戏呢?这种被轻视,被当成孩子玩闹的感觉,让我非常想跳起打这些“大人”的膝盖啊。
我好不容易憋下一口气,说:“既然如此,李勉你也不必客气了,我要你准备的名册准备好了吗?”
“回陛下,臣已经准备还好了。”李勉连忙回道。
“好,拿出来几位大人看看,要什么人你直说,朕相信几位大人一定不会吝惜人才。”
李勉在我的指挥下,将一张张写满名字的纸发到了对应部门长官的手里。然后我意料之中的目睹了大臣们的变脸,像是培育了很久的大白菜居然要拱手送人的纠结。
“陛下,这名册是否不妥?名册上的人可都在礼部担任要职,这一下把人给调出去了,那工作该交由谁来做?”礼部郑尚书苦着脸问。
“是啊,陛下,邓飞霜几个都是臣的左膀右臂,时常与臣出谋划策,这一下调去什么秘书监,我们户部的政务该怎么办?”户部王尚书也叫苦连天。
我一看,这几个人的表情都差不多,都是显而易见的不情愿。如此我说:“看俩诸位并未彻底了解朕成立秘书监的目的。秘书监只是各部的附属机构,综合处理部门各项事务,并辅助决策。对下并没有决策指挥权,对上也只能行使辅助工作的权利。归于一个机构内更是为了加强各部间的联系,提高讯息收集整理的效率,带动提升政务效率。这和你们又有实质利益上的冲突吗?”
“朕一没要你们删减人员,二没斩了几位臂膀,朕也记得,秘书监的职责和特点,都在那册提案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们同朕说,你们到底是想看个笑话,随意扒拉几个下级官员充当入监人员,还是真的将朕的命令放在了心里?”我拍桌子喊。
反正我这股火气是压抑不下去了。腾的就冒出来烧了对面一头一脸,大臣们都傻了,然后慌了神,诚惶诚恐的跪下。
“陛下息怒!”
这股邪火来的快去的也快,我看着阶前下跪的大臣们,一个个平均下来都是
分卷阅读23
分卷阅读23
这个皇帝处境如何你也心知肚明,我总该绑些人在我这条船上不是吗?”如果石锵够敏锐,大概就能感觉到我身上微妙的气场改变吧,相对过去而言,我在心态上的确改变了很多。
做皇帝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更难的是还要尽可能吧这个皇帝做好,压力和隐忧一直在影响着我,共同等待着爆发的一天。
这日的朝会注定了不会平静。不知道张丞相是如何同三省斡旋,次日,朝堂上就颁布了成立秘书监的诏令,点李勉为秘书监监长,并令其即日起组建好队伍,执行辅助各部门领导人处理各项事务的任务。
从我提议到政令出台不过短短一天,这一切能这么顺利,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拿出我的提案给张玉立也是抱了一次不成就再试几次,多磨一磨的想法,我确实没想到没想到张玉立动作能这么快。
此召一出,群臣皆惊,不管是惊讶还是惊奇,大臣们巨厚都在片刻的镇静后一同卷入了混乱的漩涡。刚开始还是窃窃私语,发展到后来,朝堂之上的嗡嗡声就像菜市场般热闹。
我看着堂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朝臣们沉默了很长时间。感受过课堂上十分吵闹,然后讲台上的老师半晌没有说话,慢慢的整个班都像被调低了音量一样,逐渐鸦雀无声的气氛吗?现在大概就是这个效果。
大臣们像是突然间找回了理智,惊恐的发觉自己居然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顿时噤若寒蝉,缩着脑袋顶着莫名的压力乖乖站好。刚才还愈演愈烈的讨论声就好像从没有存在过。
这时候我才开口:“诸位爱卿求知欲很旺盛嘛,但关于秘书监的问题,直接问朕,不是更方便快捷吗?”
大臣们听见我的话,吓的大气都不敢喘,我心里好笑,也懒得追究他们的小小过失:“秘书监到是做什么的,之后你们亲自了解一番不就知道了吗?李勉留下,还有张丞相,各部尚书,中书令,门下侍中,朕有事同你们商量,退朝吧。”
陈福一声退朝,大部分官员行礼后麻溜的走了,一些与留下的几位肱骨之臣关系好的也只是脚步踌躇了一点,最终只剩包括李勉在内的示意个人。
六个尚书,两个门下侍中,一个中书令,这些都是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加上群臣之首的丞相,和问题的当事人李勉,看着她们即期盼又忐忑的眼神,我一摆手:“行了,都跟朕去勤政阁吧。”
秘书这个辞作为现代人并不陌生,而这个岗位更是历史悠久。中国很早的时候就有秘书这类官职,像“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这样的职位,就承担了相当部分的秘书工作,这样的官职在大殷自然也有。
但既然有类似官职,我又为什么要重复设置呢?很简单因为我要搞事情啊。
在现代社会是与领导伴生的岗位,好比红花旁的绿叶,密不可分。而古时候政府机构的秘书与现代社会的秘书最大的不同在于,组织结构的不同。古时候的秘书,只属于各部门本身,而现代社会的秘书,自己就是一个部门。
想想吧,我要求专门成立一个秘书监,那监内的官员们哪里来?无论从那个角度烤炉,都应该是从各部抽调本来就做着相关工作的人员,毕竟已经有了工经验。然后结果就很明显了。从相对稳定的结构中抽取出一部分,去搭建另一个结构,必然使得旧有的结构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就是打破旧规则,建立新秩序的最好时机。
简单点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至于这或到底能不能烧好,眼前这些毕恭毕敬的大臣怕是心里也没底。
“朕留下你们是为了商讨如何在最小的影响内,把秘书监组建好,各位有什么建议?”不论他们的内心是否忐忑,我的态度一定要保持强硬,否则这事就更做不下去了。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推了丞相出来发言:“陛下,昨日我与诸位大人已经就您提案仔细探讨过了。您所提出的,将处理辅助性事务的官员独立出各部之外,统一管理同意调度,又隶属与各部之中,参与各部的日常作业。这道理我们动了,可是应当如何执行?执行过程中又要如何避免影响朝政的正常运转呢?”
食指轻敲座椅扶手,我有些无语:“既然你们连应该怎么做都不明白,又为何如此仓促通过这项提案?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陛下,您给出的计划十分详尽,可行性非常大,足见陛下之用心,如此自然要通过此项提议,让陛下的设想得以践行。”张丞相的回答差点没把我给气死。
意思是反正不会伤筋动骨,又难得皇帝想干点事,就随他去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在之前摆出一副坚决反对的样子?你演戏呢?这种被轻视,被当成孩子玩闹的感觉,让我非常想跳起打这些“大人”的膝盖啊。
我好不容易憋下一口气,说:“既然如此,李勉你也不必客气了,我要你准备的名册准备好了吗?”
“回陛下,臣已经准备还好了。”李勉连忙回道。
“好,拿出来几位大人看看,要什么人你直说,朕相信几位大人一定不会吝惜人才。”
李勉在我的指挥下,将一张张写满名字的纸发到了对应部门长官的手里。然后我意料之中的目睹了大臣们的变脸,像是培育了很久的大白菜居然要拱手送人的纠结。
“陛下,这名册是否不妥?名册上的人可都在礼部担任要职,这一下把人给调出去了,那工作该交由谁来做?”礼部郑尚书苦着脸问。
“是啊,陛下,邓飞霜几个都是臣的左膀右臂,时常与臣出谋划策,这一下调去什么秘书监,我们户部的政务该怎么办?”户部王尚书也叫苦连天。
我一看,这几个人的表情都差不多,都是显而易见的不情愿。如此我说:“看俩诸位并未彻底了解朕成立秘书监的目的。秘书监只是各部的附属机构,综合处理部门各项事务,并辅助决策。对下并没有决策指挥权,对上也只能行使辅助工作的权利。归于一个机构内更是为了加强各部间的联系,提高讯息收集整理的效率,带动提升政务效率。这和你们又有实质利益上的冲突吗?”
“朕一没要你们删减人员,二没斩了几位臂膀,朕也记得,秘书监的职责和特点,都在那册提案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们同朕说,你们到底是想看个笑话,随意扒拉几个下级官员充当入监人员,还是真的将朕的命令放在了心里?”我拍桌子喊。
反正我这股火气是压抑不下去了。腾的就冒出来烧了对面一头一脸,大臣们都傻了,然后慌了神,诚惶诚恐的跪下。
“陛下息怒!”
这股邪火来的快去的也快,我看着阶前下跪的大臣们,一个个平均下来都是
分卷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