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357 章
大唐万户侯 作者:高月
第 357 章
“发生这么大事。你竟敢隐瞒于我。”怒不可遏用中指关节狠狠敲着桌子:“你自己看看!你看看!”
高力士战战兢兢拾起奏折。首先落入眼帘是此奏折的上奏人:安禄山,他再翻一页。看到了‘李献忠’三个字,他大脑里‘嗡!’得一声,这几个月最害怕之事终于被揭出来了。
李献忠,原名阿布思,铁勒九姓胡(不是昭武九姓)的首领,开元初年被突厥默啜可汗打败。内附唐朝,天宝元年正式投降大唐。在李林甫全力保举之下,被封为朔方节度副使,天宝六年,李隆基本想升他为河东节度使,却被安禄山挤掉,从此与安禄山结仇,二个月前,他奉命与安禄山共讨契丹,但安禄山却按兵不动,李献忠无援大败,因害怕朝廷责难,便归逃漠北,其手下数万逃散的精兵皆被安禄山收编。
李献忠叛逃,事情虽大,但还不至于到让高力士压下不报的程度,关键此事涉及到了右相李林甫,李林甫不仅全力推荐他,而且私交甚密,李林甫儿子也在其手下为官,如果李隆基追究此案,李林甫把柄便出来了。
高力士是深知李隆基的心思,天宝,还有军费,这几年自己手上批出的军费有多少。数都数得过来。
关键是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理政,他更关心的是他皇位,越到晚年。他警惕性越高,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甚至自己父皇,哪个晚年不出事?这仿佛是他李氏皇族的宿命,他大半精力在杨贵妃身上。而剩下精力也只能全部防在如何防止宿命重演之上。
他不仅要防子嗣夺位,现在还要考虑权臣篡位,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之人,更要加倍防范。本以为一切在握。但今天李献忠之事却让他意想不到,看来,自己是太掉以轻心了,必须得多留一些神才是。李隆基暗暗打定了主意。
至于北逃李献忠。罪不可恕,须派一员合适大将将其捉回,李隆基略微想了想,便提笔在安禄山的奏折上写下了‘程千里’三个字。
“皇上,老奴在!”
轻柔的应答声打
隆基的思路,他抬起头,眼前出现一张又黑又瘦脸干裂。仿佛被风干的茄子,李隆基霍然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不由自主揉了揉眼睛,半天才从此人脸上看出一点边令诚从前的影子。
数年未见,他竟成了这副模样,原本对他的满腔怒火,一时烟消云散,毕竟是自己的家奴,对自己忠心耿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贪财怕死这些小节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李隆基默默看着他,半天才和颜悦色问道:“朕来问你,你对高仙芝与李清怎么看?”
边令诚一愣,他原以为皇上会因为自己两次大战都躲在后方不前而大发雷霆,心中紧张而焦虑,不料皇上似乎并不打算追究自己责任,他心中异常感动,慢慢跪倒在,低声泣道:“老奴有负圣恩,特来领罪!”
李隆基摆了摆手,略有些不耐烦道:“你有没有罪朕很清楚,先回答问题。”
“是!”边令诚抹去眼泪,他想了一想道:“在老奴看来,这二人在行事手段上并无区别,高仙芝屠拓折城、李清杀尽葛逻禄人,皆是一般的果断狠辣,对待下属也是恩威并施,以收其心,但二人在两个方面确实又大不相同。”
“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西域诸国与大食的态度,高仙芝对西域诸国是以主待仆,以征服者的姿态向下俯视,而从不考虑他们感受,老奴与他呆了多年,了解他甚深,他从来都蔑视大食,在他眼里大食不过是另一个康国或石国罢了。”
说到此,边令诚的眼中闪出一丝敬佩,他道:“李清的眼光却比他看得远,从一开始他便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和一个什么样的对手作战,他似乎很清楚大食的底细,老奴几个月前曾在他的大帐里见过一个沙盘,大食诸多城市,与罗斯的距离,大食现在的主要目标或是对手是谁?大食军作战的特点,皆在沙盘上标注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备战非常充分,仅箭矢就打造了五十万支,知己知彼,老奴以为这是李清能以少击多,最后战胜大食人的最重要原因。”
李隆基微微点了点头笑道:“说得不错,看来你还是有点眼光,那他们的另一个不同是什么?”
“另一个不同.
边令诚忽然有些迟疑,他眼角余光向两边一扫,除高力士坐在下首研墨,再无他人,他一咬牙,凑近李隆基低声道:“此二人另一个不同便是在对皇上的态度。”
“哦!”李隆基忽然有了十分的兴趣,他微微瞥了一眼高力士,忽然想起刚才那本奏折,便对他道:“你去给贵妃说一声,就说朕中午不回去用膳,晚上再陪她。”
“是!老奴这就去。”房间。
“你说吧!他们二人对朕态度怎么不同?”
边令诚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从表面看,高仙芝嚣张跋扈,擅自在龟兹接受小国朝贡,而李清却事事克制,并勒令西域小国每年来长安向陛下朝贡,谁忠谁奸似乎一目了然,但老奴与他二人相交皆深,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说下去!”李隆基眼睛渐渐冷了起来。
“老奴以为此二人表现迥异的原因,其实是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高仙芝长期驻守边陲,从未在朝中为官,官场上那一套他知之不多,所以很多小节上不注意,率性而为,让人诟病;而李清则不同,从太子舍人到户部侍郎,他是在官场上打滚的人,怎会不懂得可为可不为,所以老奴以为,高仙芝是什么人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但李清心中的真实想法,老奴至今也看不透,这才是可怕之处。”
“你是说,李清心口不一吗?”李隆基有点不相信追问道,毕竟李清在他身边多年,他还是对其了解一、二,否则也不会让他做安西节度使。
“老奴倒不是那个意思!”边令诚敏感察觉到了李隆基口气有些不善,急忙进一步说明道:“皇上只让我对比李清与高仙芝,所以只是将两人相比较罢了,两人其实都不错,但如果一定要将他二人对朝廷、对陛下的忠心程度比个高下,老奴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高仙芝。”
边令诚的话使李隆基心中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边令诚对李清与高仙芝孰忠孰奸的评价,但今天和边令诚的一席谈话却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他,那就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他想起了李献忠的叛逃,之前根本就没有半点征兆,却突然发生了。
李隆基慢慢走到窗前,凝望着远空,他想到了那些手握重军的大将: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李清、封常清,他们会不会也象李献忠一样,突然做出让他完全预想不到之事呢?
过了良久,他低低问边令诚道:“你在边疆多年,有没有想到过什么办法,可以防止边关大将的造反。”
“老奴不好说。”
“说!”李隆基霍然转身,眼睛紧紧盯着边令诚厉声令道:“此时不说,更待何时?”
边令诚叹了口气,无奈说道:“其实老奴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轮换制,边关大将三年换一个方任职,千万不能让他在某一个方做得太久了。”
李隆基一呆,他忽然想起了安禄山,他做范阳节度使竟不知不觉已经十几年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客栈疑云
龟兹东行,关山万里,李清归心若疾云,这一日,一翔,再往前便是咸阳界,从天宝八年离京,一晃已近三年,此番回京,一是为了述职,二却是探亲,去年李清升为安西节度使没多久,一纸诏书便将其家人召回了长安,这一点上李清倒很通达,身既为一镇诸侯,掌管万千之兵,其家人焉能不留京为质,这是自古定制,岂能因他而始坏,只可怜自己妻女这些年居无定所,因他而颠沛流离,想到此,李清的心中愈加内疚,自己的女儿也快七岁了,想当初她尚未出生时在西域遇到马贼,仿佛还是昨日的事,可回首再看竟已经过了七年。
想着,天色便渐渐暗了下来,前方咸阳城已隐隐可见,“大伙儿加快速度,进城歇息!”一声令下,亲兵纷纷策马扬鞭,蹄声如雷,激起滚滚黄尘,片刻,三百余名安西铁骑便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咸阳是京畿赤县,虽只是县治,但城池规模宏大、人口密集,比起那西域大郡也不知繁华了多少倍去,进了城门,或许是新年将至的缘故,天已黑但行人依旧往来如织,众人不敢再驰马,只的牵马缓行,
虽然咸阳驻军不少,大街上也常见一群群士兵走过,但这群从安西来的军人与他们却大不相同,个个一样的皮肤黝黑、脸庞削瘦,闪亮的目光中透出刚毅与自信,三百多人在街头出现,他们的气势吸引了大部分人视线,行人纷纷闪到一旁,给他们让路,眼光中却是畏惧多于崇敬。
一行人走了不到百步,便见街边有一座极大的客栈,能容下三百人及马。李清向一名亲兵嘱咐两句。亲兵得令,跑进客栈探路,自罗斯之战后,李清的心腹纷纷将军;而荔非元礼升为大宛镇兵马使、宜威将军;段秀实迁中郎将、壮武将军;李嗣业封右威卫将军、镇西侯,而其他等,都得封厚爵,不过这样一来,李清的亲兵队长倒一时缺了合适的人。只有几名从南诏便跟他的老兵当他们的头。
片刻功夫,客栈掌柜便笑呵呵跑来,虽然这群军爷个个凶神恶煞,但亲兵给了他十两黄金定金,可是黄金啊!按市价可值五百贯,看在钱的份上,就算李清是阎王爷来住店。他也会待若上宾。
第 357 章
恋耽美
第 357 章
“发生这么大事。你竟敢隐瞒于我。”怒不可遏用中指关节狠狠敲着桌子:“你自己看看!你看看!”
高力士战战兢兢拾起奏折。首先落入眼帘是此奏折的上奏人:安禄山,他再翻一页。看到了‘李献忠’三个字,他大脑里‘嗡!’得一声,这几个月最害怕之事终于被揭出来了。
李献忠,原名阿布思,铁勒九姓胡(不是昭武九姓)的首领,开元初年被突厥默啜可汗打败。内附唐朝,天宝元年正式投降大唐。在李林甫全力保举之下,被封为朔方节度副使,天宝六年,李隆基本想升他为河东节度使,却被安禄山挤掉,从此与安禄山结仇,二个月前,他奉命与安禄山共讨契丹,但安禄山却按兵不动,李献忠无援大败,因害怕朝廷责难,便归逃漠北,其手下数万逃散的精兵皆被安禄山收编。
李献忠叛逃,事情虽大,但还不至于到让高力士压下不报的程度,关键此事涉及到了右相李林甫,李林甫不仅全力推荐他,而且私交甚密,李林甫儿子也在其手下为官,如果李隆基追究此案,李林甫把柄便出来了。
高力士是深知李隆基的心思,天宝,还有军费,这几年自己手上批出的军费有多少。数都数得过来。
关键是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理政,他更关心的是他皇位,越到晚年。他警惕性越高,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甚至自己父皇,哪个晚年不出事?这仿佛是他李氏皇族的宿命,他大半精力在杨贵妃身上。而剩下精力也只能全部防在如何防止宿命重演之上。
他不仅要防子嗣夺位,现在还要考虑权臣篡位,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之人,更要加倍防范。本以为一切在握。但今天李献忠之事却让他意想不到,看来,自己是太掉以轻心了,必须得多留一些神才是。李隆基暗暗打定了主意。
至于北逃李献忠。罪不可恕,须派一员合适大将将其捉回,李隆基略微想了想,便提笔在安禄山的奏折上写下了‘程千里’三个字。
“皇上,老奴在!”
轻柔的应答声打
隆基的思路,他抬起头,眼前出现一张又黑又瘦脸干裂。仿佛被风干的茄子,李隆基霍然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不由自主揉了揉眼睛,半天才从此人脸上看出一点边令诚从前的影子。
数年未见,他竟成了这副模样,原本对他的满腔怒火,一时烟消云散,毕竟是自己的家奴,对自己忠心耿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贪财怕死这些小节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李隆基默默看着他,半天才和颜悦色问道:“朕来问你,你对高仙芝与李清怎么看?”
边令诚一愣,他原以为皇上会因为自己两次大战都躲在后方不前而大发雷霆,心中紧张而焦虑,不料皇上似乎并不打算追究自己责任,他心中异常感动,慢慢跪倒在,低声泣道:“老奴有负圣恩,特来领罪!”
李隆基摆了摆手,略有些不耐烦道:“你有没有罪朕很清楚,先回答问题。”
“是!”边令诚抹去眼泪,他想了一想道:“在老奴看来,这二人在行事手段上并无区别,高仙芝屠拓折城、李清杀尽葛逻禄人,皆是一般的果断狠辣,对待下属也是恩威并施,以收其心,但二人在两个方面确实又大不相同。”
“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西域诸国与大食的态度,高仙芝对西域诸国是以主待仆,以征服者的姿态向下俯视,而从不考虑他们感受,老奴与他呆了多年,了解他甚深,他从来都蔑视大食,在他眼里大食不过是另一个康国或石国罢了。”
说到此,边令诚的眼中闪出一丝敬佩,他道:“李清的眼光却比他看得远,从一开始他便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和一个什么样的对手作战,他似乎很清楚大食的底细,老奴几个月前曾在他的大帐里见过一个沙盘,大食诸多城市,与罗斯的距离,大食现在的主要目标或是对手是谁?大食军作战的特点,皆在沙盘上标注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备战非常充分,仅箭矢就打造了五十万支,知己知彼,老奴以为这是李清能以少击多,最后战胜大食人的最重要原因。”
李隆基微微点了点头笑道:“说得不错,看来你还是有点眼光,那他们的另一个不同是什么?”
“另一个不同.
边令诚忽然有些迟疑,他眼角余光向两边一扫,除高力士坐在下首研墨,再无他人,他一咬牙,凑近李隆基低声道:“此二人另一个不同便是在对皇上的态度。”
“哦!”李隆基忽然有了十分的兴趣,他微微瞥了一眼高力士,忽然想起刚才那本奏折,便对他道:“你去给贵妃说一声,就说朕中午不回去用膳,晚上再陪她。”
“是!老奴这就去。”房间。
“你说吧!他们二人对朕态度怎么不同?”
边令诚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从表面看,高仙芝嚣张跋扈,擅自在龟兹接受小国朝贡,而李清却事事克制,并勒令西域小国每年来长安向陛下朝贡,谁忠谁奸似乎一目了然,但老奴与他二人相交皆深,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说下去!”李隆基眼睛渐渐冷了起来。
“老奴以为此二人表现迥异的原因,其实是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高仙芝长期驻守边陲,从未在朝中为官,官场上那一套他知之不多,所以很多小节上不注意,率性而为,让人诟病;而李清则不同,从太子舍人到户部侍郎,他是在官场上打滚的人,怎会不懂得可为可不为,所以老奴以为,高仙芝是什么人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但李清心中的真实想法,老奴至今也看不透,这才是可怕之处。”
“你是说,李清心口不一吗?”李隆基有点不相信追问道,毕竟李清在他身边多年,他还是对其了解一、二,否则也不会让他做安西节度使。
“老奴倒不是那个意思!”边令诚敏感察觉到了李隆基口气有些不善,急忙进一步说明道:“皇上只让我对比李清与高仙芝,所以只是将两人相比较罢了,两人其实都不错,但如果一定要将他二人对朝廷、对陛下的忠心程度比个高下,老奴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高仙芝。”
边令诚的话使李隆基心中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边令诚对李清与高仙芝孰忠孰奸的评价,但今天和边令诚的一席谈话却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他,那就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他想起了李献忠的叛逃,之前根本就没有半点征兆,却突然发生了。
李隆基慢慢走到窗前,凝望着远空,他想到了那些手握重军的大将: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李清、封常清,他们会不会也象李献忠一样,突然做出让他完全预想不到之事呢?
过了良久,他低低问边令诚道:“你在边疆多年,有没有想到过什么办法,可以防止边关大将的造反。”
“老奴不好说。”
“说!”李隆基霍然转身,眼睛紧紧盯着边令诚厉声令道:“此时不说,更待何时?”
边令诚叹了口气,无奈说道:“其实老奴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轮换制,边关大将三年换一个方任职,千万不能让他在某一个方做得太久了。”
李隆基一呆,他忽然想起了安禄山,他做范阳节度使竟不知不觉已经十几年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客栈疑云
龟兹东行,关山万里,李清归心若疾云,这一日,一翔,再往前便是咸阳界,从天宝八年离京,一晃已近三年,此番回京,一是为了述职,二却是探亲,去年李清升为安西节度使没多久,一纸诏书便将其家人召回了长安,这一点上李清倒很通达,身既为一镇诸侯,掌管万千之兵,其家人焉能不留京为质,这是自古定制,岂能因他而始坏,只可怜自己妻女这些年居无定所,因他而颠沛流离,想到此,李清的心中愈加内疚,自己的女儿也快七岁了,想当初她尚未出生时在西域遇到马贼,仿佛还是昨日的事,可回首再看竟已经过了七年。
想着,天色便渐渐暗了下来,前方咸阳城已隐隐可见,“大伙儿加快速度,进城歇息!”一声令下,亲兵纷纷策马扬鞭,蹄声如雷,激起滚滚黄尘,片刻,三百余名安西铁骑便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咸阳是京畿赤县,虽只是县治,但城池规模宏大、人口密集,比起那西域大郡也不知繁华了多少倍去,进了城门,或许是新年将至的缘故,天已黑但行人依旧往来如织,众人不敢再驰马,只的牵马缓行,
虽然咸阳驻军不少,大街上也常见一群群士兵走过,但这群从安西来的军人与他们却大不相同,个个一样的皮肤黝黑、脸庞削瘦,闪亮的目光中透出刚毅与自信,三百多人在街头出现,他们的气势吸引了大部分人视线,行人纷纷闪到一旁,给他们让路,眼光中却是畏惧多于崇敬。
一行人走了不到百步,便见街边有一座极大的客栈,能容下三百人及马。李清向一名亲兵嘱咐两句。亲兵得令,跑进客栈探路,自罗斯之战后,李清的心腹纷纷将军;而荔非元礼升为大宛镇兵马使、宜威将军;段秀实迁中郎将、壮武将军;李嗣业封右威卫将军、镇西侯,而其他等,都得封厚爵,不过这样一来,李清的亲兵队长倒一时缺了合适的人。只有几名从南诏便跟他的老兵当他们的头。
片刻功夫,客栈掌柜便笑呵呵跑来,虽然这群军爷个个凶神恶煞,但亲兵给了他十两黄金定金,可是黄金啊!按市价可值五百贯,看在钱的份上,就算李清是阎王爷来住店。他也会待若上宾。
第 357 章
恋耽美